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百科分类 >> 博客中国相关板块 >> 宗教新百科 >> 各种宗教 >> 佛教
佛教
中国佛教人士(376)
佛教术语(532)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返回首页>>
 
"佛教" 分类下的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三身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1
标签: 三身
摘要:【三身】  梵语trayah! Ka^ya^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dharma -ka^ya ),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sam!bhoga-ka^ya ),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nirma^n!a -ka^ya )。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佛报佛化佛、法佛报佛应化佛、真身报身应身、自性身满资用身化身、自性身应身化身、法身应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00次
三贤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1
标签: 三贤
摘要:概述 【三贤】 【出仁王护国经疏】 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也。一十住会理之心安住不动。名之为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二十行行即进趣之义。谓行此行。则能进向于果。名之为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违逆行。四无屈挠行。五无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三十回向回因向果。名为回向。一救诸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50次
三谛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1
标签: 三谛
摘要:三谛 正文  见谛。 配图 相关连接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96次
三语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0
标签: 三语
摘要:  词语 【词语】:三语【注音】:sān yǔ 释义 【释义】:1.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2.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78次
三论宗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0
标签: 三论宗
摘要:三论宗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因据印度龙树 《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 《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后秦鸠摩罗什传译《三论》,盛倡龙树、提婆之学,为创立三论宗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弟子僧肇撰《不真空论》等,阐发万物缘生性空的理论,进一步确立了三论宗义。后来,南朝刘宋时僧朗将鸠摩罗什、僧肇的学说传入江南。僧朗弟子僧诠,僧诠门人法朗,数代相传,教义渐趋成熟。法朗门人吉藏集鸠摩罗什、僧肇、僧诠、法朗等人的三论学说的大成,创立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73次
三论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0
标签: 三论
摘要:三论 拼音: sān lùn 解释: 1.指所论三事。 2.《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3.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p《百论》?p《十二门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98次
三解脱门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0
标签: 三解脱门
摘要:  简介 【三解脱门】 【出法界次第】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   内容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一空解脱门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中空解脱门。(我者。众生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我所者。众生妄执五阴之身。及男女资生等物。皆名我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二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36次
三觉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0
标签: 三觉
摘要:  释义 【三觉】 【出翻译名义】 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唯妙觉果佛。具足三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故名自觉。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三觉行圆满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圆。故名觉行圆满。(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 参考 百度百科、雅虎百科、GG百科、114百科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78次
三衣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9
标签: 三衣
摘要:【三衣】 概述 三衣(梵文trinl civarani)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samghati)、郁多罗僧(uttarasanga)、安陀会(梵antarvasa)。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civara)。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浊色,即袈裟色)布料制成,故又称为袈裟(kasaya)。   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因此在个人物品方法,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  相关记载《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65次
三行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9
标签: 三行
摘要:名词解释 【三行】 【亦名三种业出大智度论并正法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修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修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念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报生畜生饿鬼地狱。责罪受苦。故名罪行。(五逆者。一杀父母。二破和合僧。三出佛身血。四杀阿罗汉。五破羯磨僧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也。)三无动行(亦名不动行。)谓修世间禅定。报生色界无色界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31次
三藐三菩提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9
标签: 三藐三菩提
摘要:三藐三菩提 拼音: 解释: 1.佛教语。梵文Samyaksambodhi的音译。指佛陀所证的"等正觉"。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75次
三藏法师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8
标签: 三藏法师
摘要:  三藏法师由来 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印度、西域佛典,从事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 解说 但“唐僧”、“唐三藏”用在一个人身上却是错误的。唐是当时我国的国号,这两个名词现代语来说就是中国僧人,中国的三藏法师。对佛教中人,这本来是常识问题,但社会上误解的人太多了,不能不解释一下。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451次
三菩提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8
标签: 三菩提
摘要:  解释 【三菩提】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菩提。华言道。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三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具体 【三菩提】 【出出生菩提经】 梵语菩提。华言道。经云。婆罗门白佛言。若巳发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心已。则无退失。当知有三种菩提。(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596次
三苦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8
标签: 三苦
摘要:苦苦,  因为寒、热、饥、渴等原因造成的苦; 坏苦,   乐境坏时所生之苦,比如肚子饿时,想吃馒头,但等馒头一个一个地吃下去後,原先乐的事情,却慢慢变成了苦因; 行苦,   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如四季更替、寒暑易节、迁流变化。 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13次
三般若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8
标签: 三般若
摘要:  简介 【三般若】 【出金光明经玄义】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即此一觉。有三种德。故名三般若。   内容 一实相般若谓本觉之体。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一切种智者。谓知一切诸佛之道。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二观照般若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照谓照明。谓理本非照。因观而照。以显观照之德也。一切智者。谓能知一切内法内名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91次
三自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8
标签: 三自性
摘要:      三自性:指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如来藏真如所具有的三种体性。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末那又名意根,处处作主,分分秒秒刹那刹那不断作主,乃至睡而无梦时亦复随处作主。祂是一切众生之所以会执着世间诸法有无知根本,又名我执识;祂利用意识——恒而不断地、 并且普遍地执着一切诸法;凡此皆因虚妄分别而起,名为遍计所执性。遍计执性之与末那相应者名为俱生相续我执法执,与意识相应者名为俱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00次
三聚净戒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7
标签: 三聚净戒
摘要:简介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聚净戒这个名称最初见于陈、隋之际天台家等有关著述,但其内容早已见诸译籍。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举的不亲近国王、王子、外道、梵志、凶戏、相扑等十项“不亲近处”,可说是大乘菩萨的最初戒相,但尚没有菩萨戒的名称。《涅槃经·师子吼品》开始把戒律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它说: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名为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的名为声闻戒。这只是从志愿和行果的浅深而区别声闻戒和菩萨戒而已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71次
三聚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7
标签: 三聚
摘要:【三聚】 【出显宗论】 一正性定聚谓断贪嗔痴等烦恼皆尽。心无邪伪。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正性定聚。 介绍 二邪性定聚谓四恶趣及一切边邪等见。不信正法。皆名邪性。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邪性定聚。(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坡。地狱趣也。)三不定性聚谓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定非一向。是名不定性聚。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10次
三缚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6
标签: 三缚
摘要:简介【三缚】 【出华严孔目】 一贪缚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众生于五尘可意之境。贪染生着。起诸惑业。因被缠系。不得解脱。故名贪缚。(五尘者。色尘。声尘。香法。味尘。触尘也。)二嗔缚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众生于五尘违意之境。忿怒生嗔。起诸惑业。因被缠缚。不得解脱。故名嗔缚。三痴缚迷惑之心名为痴。谓众生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明了。妄生邪见。起诸邪行。缠绵不息。故名痴缚。相关条目宗教,佛学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08次
三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46
标签: 三经
摘要:三经 拼音: 解释: 1.谓天时?p地利?p人和。 2.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p《诗》?p《春秋》。 3.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p《书》?p《周礼》。王安石曾撰《毛诗义》?p《尚书义》?p《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4.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p《论语》?p《孟子》。《宋史.艺文志一》有刘元刚《三经演义》,清黄丕烈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5.指《诗》六义中的赋?p比?p兴。《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p比?p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p《雅》?p《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