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19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史进
史进
卢慧
卢慧
刘茜蒙
刘茜蒙
刘湛
刘湛
刘少文
刘少文
刘养志
刘养志
刘万富
刘万富
冯明
冯明
内田有纪
内田有纪
兰迪·奎德
兰迪·奎德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片名:
  1. Such Dreams I Have Dreamed
  2. Konna yume wo mita
  3. I Saw a Dream Like This
  4. Dreams
  5. Akira Kurosawa's Dreams
  6. Yume
主演:
  1. 倍赏美津子 Mitsuko Baisho
  2. 寺尾聪 Akira Terao
  3. 根岸季衣 Toshie Negishi
片长: 119 分钟
类型: 奇幻 剧情
地区: 日本
导演: 1.黑泽明
2.本多猪四郎
年份: 1990年5月10日
语言: 日语
《梦》

电影海报
影片简介:

  本片是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对梦的勾画,全片共有八个梦境,分别是: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这八个梦几乎贯穿了人类生活的所有主题,战争和平社会人生。在不同的梦境里有着不同的场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类所面对的所有主题一一呈现。
  本片不愧是大师级作品,在故事的整体构架上已经完全脱离了情节性因素而转入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之中,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配合卓越的视觉特效表现了梦境中的不同世界。所有的梦似乎都表现出人类迷失和不确定的主题,但本身又充满了一种绝望的缅怀。美国大导演马丁·斯克西斯相当崇拜黑泽明的影片,在本片中也担任了角色,可以说是好莱坞大导演和黑泽明一起为观众谱出的华美乐章

 

目录

[显示全部]

幕后花絮编辑本段回目录

残篇,“立此存记”
   “在这部影片中,包括了我对当今社会的全部看法……如今美丽的大自然正在消失……与此同时,人类美好心灵当然也会消失。我只想自然地描写我对大自然及美好心灵的怀念。”——黑泽明
   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实在很复杂,原因是居然在网上看到那么多对《梦》表示批评,甚至是诋毁的文章。什么“黑泽明真的不是那种会拍梦的导演”,什么“就象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因为结婚而化一种浓的让人恶心的妆一样”,什么“黑泽明已经江郎才尽”……
  

 《梦》
说白了,讲出这样的话的人大多实在是厚颜无耻之徒,这话或许重了,但绝不过分。什么是梦?谁是会拍梦的导演?谁敢说自己做的梦都像《穆荷兰道》一样匪夷所思?谁敢说自己做的梦会是达利画的那副模样?难道拍梦就一定要拍成《一条安达卢狗》那样叫人无从解释才叫梦么?不要自作聪明以为另类吧,你们以为你们批评大师就和大师比肩了么?那不过是矫饰的空虚,不过是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狮子后的自得,可悲而可鄙。这便如二三十年代高长虹辈之批评鲁迅,实在不是鲁迅写得不好,乃是批鲁迅容易引人注意……
   追根究底,“梦”实在是一个极私人的东西,某种意义来说每个人的梦都有其不同的模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想象中梦应有的姿态。我自己很喜欢夏加尔的画,那么纯净而和谐,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自己的梦会是那样。但毕竟那不可能,说实话自己的梦实在是平庸的可以,有时候甚至很惭愧:“怎么会作这么无聊的梦呢?”就是这样。和我交往的朋友们,(除了一位朋友,她倒是经常做些匪夷所思的梦,而且居然每次都能完整记住,点滴不漏地告诉我,当然也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梦)大都和我一样每天做的都是和日常一样平庸的梦。既然如此,从情感上来说黑泽明想做怎样的梦都未尝不可嘛,不是么?
   其实黑泽明已经很明白的在片子一开始的时候告诉我们:“曾经作过这样的梦……”。显然是在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姿态,将一切缓缓道来。这第一个梦是关于传说的,实际上也就是黑泽明对民俗和传统的反思。天空突然下起了太阳雨,林木苍天的森林里,狐狸在进行秘密的婚礼。黑泽明用了很大的笔墨细细描写狐狸的婚礼队伍如何小心地前进,结果还是被懵懂的少年看见。把狐狸们的煞有介事和她们小心翼翼的动作放在一起,颇为怪异,我以为是黑泽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繁文缛节的一种讽刺。然而更为怪异的是吓的跑回家的少年竟被自己的母亲拒之门外,原因是他看到了狐狸的婚礼,触犯了禁忌,必须向狐狸道歉,甚至准备自裁!这种事乍看之下颇难置信,但是在日本却是真实发生着。不仅仅成年的武士在犯错之后会切腹,未成年的孩子也会被要求切腹谢罪。我曾今读到过左近、内记和八磨三兄弟的故事。左近、内记因为刺杀家康未遂被捕。家康赏识他们的勇气,赐他们全家男子自裁,包括当时年仅八岁的八磨。两个哥哥怕弟弟年纪太小没有办法完成切腹,想让他先切。但八磨从未见过切腹,他们便演示给他看。看过哥哥们切腹之后,小八磨毫无惧色,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切腹,这个故事在日本传为美谈。关于自杀,很多日本作家导演都有过深刻的思考,比如三岛由纪夫和小林正树。曾在世谷宅中,割腕二十一处企图自杀的黑泽明显然也是对自杀情有独衷的日本人之一。影象告诉我们当孩子带着匕首来到狐狸的故乡,山花怒放,彩虹如拱……这意味着什么呢?何以去自杀的孩子会看到这般天堂般的美景呢?黑泽明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提示。
   我猜想,那美丽乃是死后的风景!
  “死去,睡去……
  在死的沉睡中可能有梦。
  啊,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何梦将来?”
   这是莎翁的《生与死》。翻译得很僵硬,离原诗的风采极远,但相信谙熟莎士比亚的黑泽明对此绝不会陌生。
   第二个梦是关于桃花的,其实仍旧涉及日本民俗。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儿节,因为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又称为“桃花节”。在这天女孩们大都会采摘桃花来庆祝,还会接到雏偶人作为礼物。雏偶人在雏坛上大约摆饰一个月后,才被小心翼翼地收存起来,等到第二年时再拿出来重新摆饰。因此凡是诸侯大名的世家,雏偶人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雏坛上不仅有天子与太后,第二阶以下还有女官、负责奏乐的五雏童、侍从听差等,家具日用品也不能少。桃花和雏偶人也就是这第二个梦的主角。少年看到的女孩,是桃花林里唯一没有被砍伐的桃树的精灵。之所以免遭砍伐,是因为她太还太小,不适合砍伐来装饰。同样是女儿节,人类的女孩享受种种的祝福,而桃树的女儿却要忍受丧亲的痛苦。桃树的女儿很羡慕人类女孩,却也控诉人类的罪行。他领少年到桃林里倾听桃树家族的申诉。作为八十多岁的老头,黑泽明的想象力还是蛮丰富的。他将雏偶人和能乐结合起来,将桃林想象成雏坛,打造了这极有日本味道的一幕,也显示了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向往。少年的形象应该是个先知,只有他看到了桃树的女儿,他想告诉其他人,可身边的人却视而不见。他很痛苦,因为他希望留住满圆春色,却无法阻止人们砍伐桃林;他梦见桃花盛开,睁开眼,看到的却是断臂残枝……这是先知的苦恼,也是人类全体的罪!所以少年哭了,黑泽明哭了。老人希望少年能代表人类的新一代,不再漠视自然,能够珍惜它们,不让美丽自然在身边消失……
 《梦》

   第三个梦,剑锋急转,一改前面的明亮多彩,画面变得阴沉寒冷。伴随沉重的喘息,近景镜头逐渐拉至中景,暴风中的压迫感透过银幕,令人窒息。极度的寒冷和这种窒息感冲决了登山队员的心理底线,大家开始怀疑、争吵、指责……领队是唯一仍保有一丝清醒的人,他努力排除大家的疑惑,鼓励大家继续前进,他知道在暴风雪中休息一下,就将永远休息下去。但是艰难维系的执着精神并不能缓解身体的疲乏和寒冷,队员们一个个倒下,领队也终于松开了手中的绳索。到这里,梦的主题已经显露无疑,这是个关于意志的梦。黑泽明说:“我喜欢这样的天气,不是烈日盛夏,就是严冬酷寒,不是倾盆大雨,就是风雪交加。”他是位充满阳刚之气的导演,再强的风雪也绝不会将他打倒。迷蒙的意识中一位白衣女子翩然而至,她温柔的安抚早已困乏不堪的肌肤,“雪是温的冰是烫的”的声音一遍遍在耳畔重复,领队也快昏迷了。“蔑视死是勇敢的行为,然而在生比死更可怕的情况下,敢于活下去才是真的勇敢!”他最终推开温柔的死亡,从死手中夺回了生。人其实是很脆弱的动物,我们的肌体较之其他的动物猛禽远为虚弱,但我们有意志。突然想起《乞利马扎罗的雪》,乞利马扎罗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山上有座为上帝修建的庙宇,而在庙宇旁,有只已经冻僵风干的豹子。海明威说:“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其实没有豹子会真的在山峰上冻死,因为他们不会来这没有食物,不能生存的地方。来了,并且征服这些高峰的,只有人。他们最终会留下一些冻僵风干的丰碑,带走别样的风景和征服的快乐……
   看到第四个梦时,我脑海里闪过了普希金的一句诗,诗的名字也叫《梦》——“梦对他不是喜悦,而是痛苦。梦神没有在他疲倦的眼皮,以沉重的手指洒下罂粟
   ……
  
   (文章没有连续写完,当时的感悟如今已经淡忘了。本想写完再贴出来的念头,恐怕不能实现,很遗憾……现在先把残篇留在这里,以免连这文章本身都忘记了。这就是所谓“立此存记”了。) 

媒体报道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毛的鱼----关于《黑泽明的梦》 
 
 文章发布时间:2004年12月1日 作者:灰土豆  
  《黑泽明的梦》是一个大梦。这个梦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黑泽明自己。
    读一个人的梦也可以有惊异的感觉。梦这样的主观意象成为客观画面,这句话如果让一个电影理论家来分析,他会搬出电影心理学,说明实际上这就是电影的运作方式。影院安静下来,灯光关闭,画面开始,于是观众便开始入境,入了电影的境,就像入了梦的境。随后便是观者与电影的同化,这梦仿佛变成了观影者自己的梦。

    把梦变成画面,这句话交给黑泽明,黑泽明就把自己的梦拿出来,放到胶片上,梦的载体不再是熟睡的大脑,而是人的眼睛了。《黑泽明的梦》一共讲述了八个,彼此联系,彼此呼应。
    我曾在做了很奇怪的梦之后,有把梦记下来的冲动,但终是没有行动。太懒惰了吧,我想,过了一些时候,这些梦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只能记得自己以前常做梦做到自己跑到楼顶,然后就飞起来,飞的很缓慢,很有诗意。看到那个大卫的一个魔术,就是他可以随意让自己在舞台上飞行的魔术,我突然感到那很像我的梦。但我没法把我的梦以魔术的形式真实的感受一遍。

    黑泽明却可以用电影来实现他自己的梦,虽然电影不过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梦。

    电影里的梦有两个是小时候的梦,梦里虽然有诡异的事情,有让孩子产生些许害怕的事情,但那梦的结果却是很美好的画面,那是指向美好的。剩下的六个梦是大人的梦,是悲剧的梦,是令人心颤的梦,是让人反思的梦。梦的意思实际上很明白的指示了一个个关于人生,生命,死亡,战争,人性,人与自然的主题。实际上电影史上已经有很多影片分别的讨论过这些主题了。震撼力比这些梦强的影片也有很多。只是这梦的形式,让人觉得新奇,却有似曾相识。
    其实望着四周的世界,就可以发现这世界是在怎样一天天的被腐蚀,被摧毁。就像黑泽明的梦:核爆炸,战争中战死士兵的冤魂,核辐射的世界,已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这一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梦。黑泽明把主题表述的很清楚,以至于这不像一个个梦,而像一篇一篇充满悲剧哲理的散文。于是有评论家说“这场梦太实,不够梦味,老黑的功力全用在很实的节奏处理上了”,按照这些评论者的想法,黑泽明的梦应该更加虚幻,主题应该更加深刻艰涩,不应该如此浅显明白。我想似乎梦并非都是虚幻莫名的,梦的意象实际是来自现实世界影像的折射,只有这几场主题明白的梦,才值得拿出来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阅读。人类整天在现实中阅读着人类的大悲剧,于是在梦中折射出这些深藏在人类心底的悲哀和无可奈何。黑泽明把这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梦魇像画一样展现出来。于是梦的色彩虽然很鲜艳,但仍然是黑色的梦,是扭曲的现实。
    像那个食人魔的梦里,食人魔说,那个被核辐射摧残殆尽的世界里,那个所有生物都被核辐射弄得基因突变的世界里,只能偶尔看到两个脸的兔子,独眼的鸟,和长毛的鱼。
    这个梦就像长毛的鱼,是被完全异化是世界,却透着这世界真正的悲哀,真正的痛苦所在。这个世界就像长毛的鱼,基因突变,畸形发展,像梦中变异的比人还高大的蒲公英,颜色依然鲜艳,但畸形的大,体内充满毒素。这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世界。后来的几个梦的主题重复得厉害,形式不同,但叙述着同样的悲哀。

  

 《梦》
  黑泽明所表现的那两个儿时的梦和那个关于凡高的梦,应该算是比较个人化的梦。儿时的梦挺天真,就像孩子的幻想。和神话交织,却没有大道理,讲述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同情心。
    让我眼睛一亮的是那个关于凡高的梦。我希望我也可以有那样一个梦。那个梦里没有关乎世界生死的大主题,只是黑泽明与凡高的亲切对话。黑泽明借梦中凡高说出了一些他对艺术的见解,那是我很欣赏的一种见解,也是我一直同意的见解,就是画画儿是要与自然亲近的,凡高可以从一草一木中看出美得动人的东西,自然中无处不包含着美,这是艺术应当追求的理想和应当抓住的灵感。当然不是自然主义,那是照相机的工作,而是见到自然的美,然后表达出来,表达到画布上。凡高就是这样,凡高画儿的主题,一直都是很普通人和景,凡高从不为贵族化那种做作的画像。梦里的凡高还给被自己割掉的耳朵作了一个奇怪的解释,黑泽明梦中的凡高说他为自己画自画像时,总是画不好那只耳朵,一气之下,就把自己的耳朵割掉了。我听了这话,笑了笑,不相信,却也不反对,这梦中的解释,倒也道出了凡高疯狂的执著。黑泽明在梦中,在凡高的画里游历,最后看见凡高消失在《麦田里的乌鸦》那幅画里的小路尽头。《麦田里的乌鸦》是凡高将逝之前一幅充满恐惧的画,凡高最终也真的像在画里那样的气氛中死去。这是梦,也不是梦。

    梦是奇异的,是悲剧的,尽管黑泽明想象着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最后一个梦仍然说出这美好的本质:欢乐的葬礼
    梦里梦外的世界,在这个疯狂的像长了毛的鱼的世界,已经分不清楚。

精彩剧照编辑本段回目录

 《梦》

相关评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梦》:黑泽明式回望
夢 / 梦的评论   

  大卫·马梅说,电影的机制与梦的机制是一样的。梦中看似不相关的影象并置,到了电影里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蒙太奇。黑泽明在80岁高龄拍出了他自己做过的《梦》,美妙的色彩,舒缓的长镜头,淡化了情节,却强调了影象世界中的一切可能性。八个梦,八个短片,八个不同的主人公,八个不同的主题。看似互不相关,却都隐秘而微妙地表现了作者——也是梦的主人对生命的回望和眷恋,也许只有在衰老的过程中,才能愈加沉静地凝视即将到来的死亡,才会比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更加珍视生命,正如他的另一部影片《活下去》所诉说的主题——死亡给我们的启示,是睁大眼睛好好生活。
  
  太阳雨和桃园之梦:最唯美的两个梦境。孩子眼中的世界永远是美好而神秘的。狐狸结婚和桃树精灵的舞蹈都可圈可点。孩子即使遇到了悲惨的事情,但结局总有一线希望或生机——向狐狸谢罪的孩子看到的彩虹,以及被砍伐得一棵不剩的桃园里出现的小桃树。童年多好,做的梦也如此美妙。
  
  风雪和士兵之梦:直面生与死的两个梦。当我们长大成人,足够承担起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当死神离我们如此之近,甚至带着慈善的笑容,当死去的人重新站在你面前,带着顽固的表情和不甘心的哭泣……于是我们惊愕,惶恐,反思生命。我们确认我们想要活下去,就像那些死去的士兵也始终不肯承认他们已经死去。无论如何,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梵高之梦:大师的作品往往需要慢慢去领悟。小时候看梵高的《向日葵》,以为不过尔尔,而现在重看他的每一张画,却是前所未有的惊叹。油画特有的神奇张力,狂野而克制的色彩,纠缠在画布上,都是呼之欲出的力量。
  关于梵高的梦也是八个梦中唯一关于艺术的梦。梵高本身就是黑泽明的一个梦,以至于他要到梦里去追寻他。几乎与原画如出一辙的景象让那些油画突然活了,甚至我们也可以走进去,在实景和画作、在真实与臆想之间穿梭,探访,寻问。

 《梦》

  作者借梵高之口,道出自己时日无多,而这更成为他创作的动力。几个火车头的画面和音效并不显得突兀,而更添了几分急促的力量。正如该梦的最后一个镜头——青年脱下帽子——这是大师向大师致敬的一个梦。
  
  红色富士山及食人魔之梦:
  当标志着日本的富士山也染上鲜血一般的红色,充斥着画面的化学烟雾更显得张牙舞爪地狰狞。不甘接受死亡的家庭被逼到海边无路可走,男子脱下外套奋力驱赶向他们逼过来的烟雾,却显得如此无力而可笑。
  化学辐射使地球变成充斥异化生物的垃圾场,人类也没能幸免于难,于是大批由人类异化成的食人魔,不停地为自己多出来的角而痛苦、哀号、哭泣,并自相残杀。
  人类创造了化学武器,然后反过来被它们摧毁,对日本这个民族来说,更是一种直指人心的隐痛。这不仅是黑泽明的噩梦,也是日本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噩梦,在化学武器的威胁下,全人类的生命就像蚂蚁一样脆弱。在这里,与其说是梦,更像是对正在毁灭自己家园的人类的讽喻性预言,而说教意味也尤其强烈,是对人类愚行的控诉,也是直到最后一刻对生的执着。
  
  水车之梦:
  一个回归自然的梦,一种返璞归真式的生活愿望。喧嚣归于宁静,在垂暮之年,大师的心也得到安宁。现代化的社会,膨胀的欲望模糊着我们的原则,混沌着我们的视线,还能上哪去找这样一片清心寡欲的世外桃源。同样有关自然,与前面两个梦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老人的台词还是太多了些。实际上,那些道理不用过多的说明,人们也能充分领悟。那么,就揣着一颗平和的心,当是听一个老人惯常式的絮叨吧。
  “有些人说人生艰苦,他们是有口无心,事实上,活着真好,人生真精彩。”大师最后还是带着美好的梦走了,而这也是大师最后想说的吧。

阅读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