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70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5-08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西方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
西方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
国际互联网协会
国际互联网协会
全球影响力挑战赛
全球影响力挑战赛
雷德蒙网络犯罪研究中心
雷德蒙网络犯罪研究中心
FIRST机器人大赛
FIRST机器人大赛
拔掉电源日
拔掉电源日
亚特兰大电脑节
亚特兰大电脑节
平价互联网联盟
平价互联网联盟
2012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侧记
2012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侧记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财富》全球论坛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2005标志《财富》全球论坛由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财富》杂志1995年创办,每16—18个月在世界上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热门”地点举行一次,邀请全球跨国公司的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世界知名的政治家、政府官员和经济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目录

《财富》全球论坛的前世今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本80岁的杂志-《财富》。

 

一个56岁的排行榜-《财富》全球500强。

 

一个15岁的会议-《财富》全球论坛。

 

故事是从1930年开始的。那一年,《时代》周刊和《生活》画报的创办人、美国新闻业巨子亨利·鲁斯(Henry Luce先人一步认识到商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创办了一本深具持久影响力的商业杂志-《财富》(FORTUNE Magazine)。1954年,该杂志推出《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一举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用以判断自身实力、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经济状况权威性的晴雨表。自1995年起,该刊每1618个月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具吸引力的热门地点举行一次的《财富》全球论坛,旋即被视为世界政经巨头“脑力激荡”、“激发新思维”的思维盛宴。《财富》全球论坛与《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被并称为《财富》杂志的两张超级“名片”。

 

《财富》全球论坛旨在通力打造一本立体版、互动版和现场版的《财富》杂志,历届论坛都邀请全球各大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经济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道。迄今为止已分别在新加坡、西班牙巴塞罗那、泰国曼谷、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上海、法国巴黎、中国香港、美国华盛顿、中国北京、印度新德里举行了10次。第11次将于今年六月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把这11次论坛的主题、举办地、时间等关键元素串联下来本身就是一份世界经济发展轨迹的生动记录。

 

第一届《财富》全球论坛

新加坡

19953810

主题:同一个商业世界

议题:未来的市场、21世纪的资本市场等

 

第二届《财富》全球论坛

西班牙巴塞罗那

1996357

主题:全球竞争新秩序

议题:全球增长与公司的新定义、欧洲货币系统概览等

 

第三届《财富》全球论坛

泰国曼谷

199732426

主题:保持奇迹

议题:维持全球持续增长、建立全球网络等

 

第四届《财富》全球论坛

匈牙利布达佩斯

199892325

主题: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创造财富

议题:全球资本市场风险与回报、新的全球领导艺术等

 

第五届《财富》全球论坛

中国上海

199992729

主题:中国:未来的50

议题: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取得的教训、探索新的中国消费市场、确定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等

 

第六届《财富》全球论坛

法国巴黎

200061416

主题:电子--欧洲

议题:欧洲电子经济、无线革命等

 

第七届《财富》全球论坛

中国香港

20015810

主题:亚洲新一代

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科技发展与营商环境、中国新貌:西部兴起等

 

第八届《财富》全球论坛

美国华盛顿

2002111113

主题:领导者的力量--把握新的现实

议题:公司最高领导人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全球企业的转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新动力等

 

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

中国北京

200551618

主题: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

议题:中国与互联网、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超大城市:亚洲的都市化等

 

第十届《财富》全球论坛

印度新德里

20071029-31

主题:操控全球经济

议题:印度公司走向全球、《财富》全球500强:革新与分裂的影响力等

第十一届《财富》全球论坛

南非开普敦

将于2010626-28日举行

主题:新的全球机遇

议题:重启后的新增长策略与新商业模式、中国的新能量等

 

至于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将会在哪里举办、会不会在数年后第四度重返中国、主题是什么,也许无需太久答案就会揭晓。

聚焦: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留给我们什么?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闻回放——

  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16日至18日举行。这是该论坛第三次在中国举办,是历届论坛中规模较大的一次,与会中外代表共800多人,其中有包括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400多名国外大企业的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200多名中国内地、港澳台侨企业界人士,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据悉,会议期间,除了举办体育、文化两个圆桌会议外,还举办了23场大会和专题讨论会。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说,从参加论坛的中外企业家的对话现场看,较之1999年上海《财富》全球论坛,中国企业家水平提高很快,他们已经能够与世界顶级企业家在一个平台上从容、平等地对话。

  《财富》全球论坛爱上中国什么

  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财富》这个企业人的刊物,《财富》全球论坛这个企业家的聚会,代表全球的企业人和企业家看上的、爱上的,就是中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孕育于、产生于这个空间中的无数商机。

  现在的问题是,当世界在惊叹“中国奇迹”的时候,我们当如何面对伴随经济高增长、财富迅速集聚所产生的贫富差距扩大、诚信体系缺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在经济迅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甚至比较严重,是不足为怪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一方面是以上已经提到的,能否清醒地认识问题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另一方面,是深刻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应当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价值取向,丝毫不能有半点动摇。必须看到,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大多属于“成长的烦恼”,也只有在继续成长中才可能加以解决。(《文汇报》5月18日陈宪/文)

  《财富》论坛给中国带来什么

  相信这次《财富》全球论坛不仅仅给那些跨国企业领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平台,还为他们在中国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的20多位部级高官将会在第一时间里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具体阐述中国在金融领域、电信领域、能源开发领域等一些重要领域的商业政策和产业规划蓝图。世界顶尖的跨国公司将会在中国得到巨额的订单。

  本次《财富》全球论坛将亚洲视角作为论坛的主题,凸显出中国经济发展对整个亚洲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样一次十分宝贵的交流机会,充分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发表中国对亚洲未来发展的看法,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地位。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期。单纯依靠吸引外资扩大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在逐渐被科学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当今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继续吸引外资,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需要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保证国际投资者发展方向与中国的产业目标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财富》全球论坛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解放日报》5月19日)

  搭建财富沟通的平台

  在《财富》全球论坛上,到处闪烁着这种思想火花。与会者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探讨着亚洲的新世纪、新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能源与安全以及富裕与贫穷等问题。

  当初在上海《财富》论坛上,人们更多地是在讨论制造;香港《财富》论坛还是停留在讨论制度上。现在,我们的企业已经比较熟悉这些制度,所以更多地是在思想上的交流。

  的确,我们的企业发展到了今天,应该建立更高层次的战略理念。

  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所谓战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认识,即计划、计策、定位、模式与观念。而我们很多企业还在沿用定位的理论,忽视战略制定者的观念问题。

  另一位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C.K.普拉哈德教授在论坛上呼吁财富的拥有者们要对财富赤贫者们给予充分的关注。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平台,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对话,引发我们对现实与未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希望财富的拥有者们对我们中国有更多的认识。(《经济日报》5月18日徐二明/文)

  寻找回财富的社会使命

  本次《财富》全球论坛将焦点关注于财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财富的真正价值,其实并不完全在于这些财富究竟是怎么积累的,而在于这些财富是怎么使用的。财富能否真正投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并且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会群体和谐发挥作用,这才是应当真正关注的问题。财富并不意味着美酒佳肴或者是宝马香车,它的作用不仅在于能够让一部分人享受安逸的生活,更在于让广大多数的人通过财富的建立和社会的总资产增长,而实现自己的生活价值。从根本目的上说,财富实际上应当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树立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而不仅仅是成为少数人用以寻求更多享受与社会权力的工具。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财富拥有者更应当关注于努力缩小生产力鸿沟,减少贫富差距。

  全球财富对于中国提供的机会,其实不仅仅是资金的投注或者是消费,而且是一种如何选择有效的富裕模式,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分配方式的思考。在目前的中国财富议程中,我们仍然看到慈善事业的缺位,经济拉动力的不足,富而好礼还是富而好利的争论,这些缺憾其实都与未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也与经济发展之后,人们对于基本道德和社会价值的寻找有关。因此,如果论坛能够成长为中国生产力均衡发展,社会各阶层利益兼顾,重新塑造中国人理性的致富观和和谐的分配观的讨论空间,那么,世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然更加充满信心。(5月17日《新京报》)

  除了富翁,更需要公平的增长模式

  中国既往取得的经济成就,首先得益于在财富观念、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诸方面的重大改革。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面前,我们以大量吸收外资的方式,实现了国内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同时迅速积聚财富。

  然而,我们还不能说,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具有了国际水准的“财富创造力”。为了培育真正创造财富的能力,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大胆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学习。而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更为艰难的方面,就是我们要面对因为财富而来的社会分化。如果任由这样的分化继续扩大而不予弥合,它将不仅销蚀已有的财富,还将摧毁创造财富的意愿和能力。

  因此,培育财富的创造力,实际上需要有更为深刻的基础条件,就是要寻找甚至创造“推动公平的增长模式”。我们需要找到同时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方式。

  倘若中国能够在财富生产和社会整合两个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与成果,那么,中国将有可能成为亚洲崛起的推动力量和楷模。而这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全球眼光和宽容胸怀。全球化的最深刻的涵义之一是打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界线。如果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能够驾驭和善用财富,能够将全球化的冲击力引导至积极一面,那么,我们将不仅是有了一批富翁,我们将可以期望拥有富裕、民主和文明的中国和亚洲。(《南方都市报》5月19日)

参加上海《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後的思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99《财富》论坛年会于 9 月 27 日至 29 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国未来的 50 年”。会议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注意。

    笔者被邀请参加会议并在专题会上发言。此次会议没有任何决议,也没有任何会议文件,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家进行广泛的接触,人们还是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强烈震撼,得到了多方面的启示。

    思想交流与撞击的平台

    此次论坛年会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发言有近 120 人,都没有要求提供发言的文字稿。实际上会议只是建造了一个平台,为来自各国和中国的企业家、学者和官员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沟通的机会,使人们的思想观点在交流和撞击中得到启示和升华。这种做法与我国通常的研讨会有许多不同,因此论坛开会方式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引人注目的是,在论坛年会上官、产、学平等对话,充分交流。

    过去国内开研讨会,多数情况下由高级官员作报告,随后离开会场并不参加讨论。其实,在自由讨论和提问中,我们的领导者可以了解许多真实的信息,学习许多不懂或知之不多的新东西。

    此次论坛会上,曾培炎、吴基传、龙永图等部长在作了简短发言后也参与讨论。面对国内外企业家和学者的提问,他们都认真地作了回答。这种沟通,使外国和中国企业家了解了中国有关领导层的想法,与此同时,中国的高层官员也直接了解了企业和学术界所关心的问题,感受到会场真实的气氛。这种沟通,在没有记者参加和预定结论的情况下,大家都坦率地、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和阐述自己的看法,比我们通常见到的研讨会更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这种开会方式体现了一种开放和务实的精神。它也使外国企业家看到了对外开放后的中国思想活跃的真实情况。一些外国企业家反映,他们对上海年会能够开得如此活跃十分满意。他们认为,50 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不仅表现在高速公路、高楼大厦等建设成果上,也表现在这次会议所体现的务实开放的观念上。与会外国企业家普遍表示了继续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的信心。显然,在中国召开这种开放型的会议对于外国投资者的积极影响远比那些空洞的宣传效果要好得多。

    按照时代华纳集团(Time Warner)一位论坛的组织者的说法,此次论坛要把《财富》论坛提倡的会风带进中国,改变官员作报告企业家和学者听报告的中国式会风。无论是为了提高官员领导水平,还是为了加强领导与企业和学术界的沟通,我们都应当从此次《财富》论坛年会的做法和会风中得到借鉴。

    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与管理改革

    此次论坛会上,通过同与会的著名跨国公司总裁近距离地接触,听取他们的见解,人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跨国公司近年来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所进行的调整与改革。

    90 年代是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转折时期。随着冷战结束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加速推进。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改变了企业竞争的环境,也改变了企业竞争的规则。一般制造业呈现利润递减趋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呈现利润递增趋势;硬件产品利润越来越薄,软件产品特别是系统产品利润越来越丰厚。企业竞争的重点正在从产品制造转向为客户服务,从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统产品。21 世纪初将是工业化转向信息化的时代。

    对阻碍企业快速发展的官僚主义要坚决排除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面对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的变化,企业最重要的是适应潮流不断进行改革和变化。通用电气公司(GE)是美国最先进行战略调整和管理改革的企业。90 年代上半期,该公司就明确提出,经营重点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移,企业则从制造公司向服务性公司转变。该公司总裁杰克•伟尔奇(Jack Welch)在此次论坛全会上回答笔者提问时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我们的组织运转加快,适应世界潮流的新要求。要把使公司慢下来的东西排除掉。”企业内的官僚主义是阻碍变革的主要障碍,“我每天都要对抗官僚主义,要不停地同它斗争。要痛恨它、踢它、打它,不要让它存在。”

    坚决进行人事改革

    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极其重视组织更新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此次论坛会上,人们问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为保持通用电气的活力,如何管理员工。伟尔杰回答,员工分为三类。对于最优秀的 10%,应当给予更好的培训,给予高工资,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最差的 10% 或 15%,不要给他们任何东西,请他们离开公司,让他们到别的地方,适合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

    全球 24 小时生产、管理和创新

    宝洁公司(P&G)总裁德克•贾格(Durk I. Jager)先生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公司改组为按产品(专业)进行全球管理的体制,这样有利于更迅速地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公司要实现全球范围 24 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生产、管理和创新。

    跨国经营不仅要利用当地人力,而且要利用当地智力

    这些世界经济界的风云人物都强调了在信息经济时代智力开发的极端重要性。通用电气公司的韦尔奇认为,跨国经营已经从出口贸易、在国外建厂从事生产制造发展到开发当地的智力。他认为,跨国公司不但要利用当地人力,而且要利用当地智力。只有实现全球智慧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实现真正的跨国经营。由于十几年来不断改革和创新,通用电气公司成为领导世界潮流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市场价值从最初的 300 多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 3,000 多亿美元。

    著名跨国公司上述见解和做法,应当引起我国企业的高度重视。

    跨国公司在华经验发人深思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首先,它们从 1993 年以来的大规模进入,转向调整整顿已经投资项目,办好现有企业;第二,它们正在把投资重点从制造业转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目前,许多跨国公司都对在华投资和经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他们在华投资与经营活动将更加理智。

    此次论坛年会不少著名跨国公司谈到它们在中国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 全球战略与中国战略结合起来。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总裁司徒伯(Jürgen Strube)认为,巴斯夫的经验是总部有全球战略,在中国必须有中国的独特战略,要根据中国的时机情况现场作出决策。在各个地区的巴斯夫公司要执行统一的全球战略,但是要有各地的灵活性。

    ■ 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诺基亚公司(Nokia)的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认为,在中国经营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该公司早在 1982 年开始接触中国,开展中国业务。但是直到三四年前才取得成效(赢利)。目前年营业额达到 10 亿美元。他认为,应当把眼光放远,预测到 10 年到 15 年的中国市场状况。

    ■ 把在中国的竞争纳入全球竞争。宝洁公司总裁贾格认为,有人以为,在中国可以生产和销售比欧美国家质量低的产品,这是错误的。因为在信息化时代,顾客可以迅速了解世界范围的质量水平和价格水平。在中国也必须生产和销售高质量产品。

    ■ 企业形象的建立要与当地人的利益有关。可口可乐公司总裁道格拉斯•艾华士(M. Douglas Ivester)认为,可口可乐是世界品牌,进入中国后只有密切结合中国人的利益,才能为中国人接受。该公司经过研究,认为中国文化传统重视教育,因此公司积极参与中国的希望工程,建立希望学校。艾华士认为,使当地人感到与可口可乐公司有关,在其他国家可能是另外的问题,在中国是教育问题。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需要。

    ■ 要选择好的合作伙伴。三井物产公司的总裁上岛重二认为,一定要看到在中国投资的困难,才能避免失败。在华投资的主要困难是:“中国不是统一的市场”,各地政策不同,条块分割,而且政策多变。他认为,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在中国极其重要。三井物产在 80 年代就开展与中国四通公司合作,先后与四通合资合作近 10 个项目,都取得良好业绩。因此,上岛重二认为,选好伙伴是在华取得成功的关键。

    ■ 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家公司总裁在大会上总结经验教训时都认为,在中国投资或从事经营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论坛会上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对在华投资经验的总结,对于其他跨国公司今后在华投资和经营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和激励效应。与此同时,这些经验总结也体现了他们进入中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跨国公司已经开展经营活动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取得的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跨国公司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经营方式,换言之,必须重新学习。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与中国企业、部门或地方合作,是一个双向的相互学习过程。笔者在会议期间,同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上海汽车集团胡茂元总裁等交换意见,确实感到,我们中国有一批企业在这种相互学习过程中,成功地学习了外国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经验,使自己迅速成长壮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这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多数企业学习得太慢,学习的太少。当我们听到这些著名跨国公司在论坛上就其在华投资经验侃侃而谈时,我们应当冷静地扪心自问,我们在同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我们是否应当学得更快一些,学的更多一些?

    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西欧和日本韩国跨国公司在 90 年代初期、9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末相继展开了三波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空前规模的购并浪潮是 90 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跨国公司面向 21 世纪竞争而进行企业经营战略、经营业务和管理结构的全面改革。它们已经并将进一步改变 21 世纪世界经济竞争环境。美欧日跨国公司的动向应当引起中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中国企业的高度重视。

    此次论坛会上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阐述了自己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看法并讲述了采取的相应措施。他们通过总结在华投资和经营的经验和教训,将进一步提高在华的竞争力。跨国公司通过贸易、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已经把中国经济与其全球网络联系在一起,把中国经济纳入其全球战略。我国企业将面对经过战略调整的各国跨国公司更激烈的竞争。我国经济在没有最终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在没有完成市场化的情况下,又面临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我们不得不在完成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进行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的战略调整,将两大任务一起完成。

    对 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进行的三波改革,我们应当有充分的认识。我们应当抓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的时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主动进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尽可能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提升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尽可能减少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策

    中国内地一批比较优秀的企业家或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财富》论坛年会。他们认真地听取跨国公司在会上的讲演和讨论。他们了解了跨国公司一些战略考虑和在华经营的打算。

    但是人们也注意到,不少中国企业家或负责人首次参加这种国际论坛会议,他们还不适应,还很不活跃。不少人不会外语,难以利用会议提供的机会与国外企业巨头充分交换意见。他们对跨国公司不了解,例如他们不知道,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是什么人,为什么他的演讲和答问会吸引那么多其他跨国公司总裁的关注。他们很少在大会上提问。据笔者观察,在论坛 6 次全会上,我们的企业一共提了有数的几个问题,其中有的问题还由于过于简单,使人难以回答。显然,从论坛年会上的表现来看,中国企业与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更为严峻的事实是,中国企业面临欧美日跨国公司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战略调整和管理改革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欧美日跨国公司先后展开的调整和改革的实质是适应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以增强面向 21 世纪的竞争力。

    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过渡在 90 年代加速度进行。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一些企业审时度势,学习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合作,迅速适应这个潮流,成长为颇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我们更多的企业对于这个变化还知之不多,更谈不到采取相应的对策。

    当我们的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眼睛还盯着资金、设备、厂房等硬件生产要素时,欧美日跨国公司已经把目光转移到设计、研究开发、营销、售后服务等软件生产要素了;当我们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还在考虑自己的行政级别、权力和待遇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开发当地智力,开展中国人才争夺战了;当我们有的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还在拼命铺摊子、搞大而全的集团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了;当我们有些企业还在想方设法造假账,营私舞弊,蒙骗股东,坑害国家和股民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全面改革财务制度,增加透明度,规范企业经营了。

    积极促进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上海《财富》论坛年会集中反映了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关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跨国公司呢?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据最新发布的《1999 年世界投资报告》,目前全球共有 6 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有 50 万个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在所在国销售额达到 11 万亿美元,远远超过 7万亿美元的世界出口额。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必须向跨国公司学习,同跨国公司合作,与跨国公司竞争。

    从 1993 年以来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在短短 6 年时间里,数百家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著名跨国公司集中到一个国家投资,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就为中国企业的学习合作和竞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我们应当改变那种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心态,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与跨国公司合作与竞争。

    ■ 总体上看,目前我们的企业以及经济管理部门对跨国公司担心多,害怕多,对其了解少,研究少。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与研究跨国公司。例如,为什么 80 年代以来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再把跨国公司作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工具”加以反对,反而积极促进与跨国公司的合作?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为什么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和管理改革?这些调整与改革对企业竞争环境和规则带来那些影响?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对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以研究。

    ■ 我们的媒体应当客观、系统地有深度地对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中的巨大作用加以介绍,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经营与竞争的情况进行介绍。既要分析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冲击,更要从长远的发展前景介绍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改变人们在跨国公司问题上的过时观念,引导人们从中国长远经济利益出发,理智地而不是情绪化地对待跨国公司。

    ■ 我们的经济管理部门应当跟踪了解 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进行的战略调整和管理改革,研究我们如何抓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的时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中顺势而动,主动进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尽可能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挥“后进优势”,少走或不走弯路。

    我们应当扩大与跨国公司合作的领域,加大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力度。目前,应当积极研究和采取措施促进金融、流通和专业咨询等服务业对跨国公司的合作。90 年代初,我国采取措施促进外国跨国公司在制造业投资,推动了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如果我们促进金融、流通和专业咨询等服务业开放,必将带来 21 世纪初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高潮。这一轮发展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 企业是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的主体。仅有政府官员的努力,企业的积极性不调动起来,难以形成向跨国公司学习,同跨国公司合作竞争的良好局面。我们不应当仅局限于在中国国内观察和考虑中国企业的改革和竞争问题。我们应当从 90 年代美欧日企业进行的战略调整和改革看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国际竞争环境,从它们进行的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我们的企业改革。

    我们的企业应当考虑,如何像美欧日跨国公司那样重视股东利益,增加经营透明度,不断提高营业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如何通过选择和集中,加强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如何实现企业经营重点从制造向销售、服务转移,从硬件产品向系统产品转移;如何大力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和品质。特别重要的是,如何尽快使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成为同跨国公司学习、合作和竞争的主体。这是我们在 21 世纪头 10 年必须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app.fortunechina.com/weblog/index.php?uid-2096-action-viewspace-itemid-199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财富》全球论坛 财富全球论坛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