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45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生幼童化
大学生幼童化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大学官僚化
大学官僚化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电子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创建,为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并在1960年被确立为中国重点大学。经过五十年来的不懈努力,电子科技大学已由单一的电讯工程专业发展成为了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被江泽民同志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目录

[显示全部]

电子科技大学校徽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校徽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昔日的主楼
昔日的主楼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中国重点大学之一。创建于1956年9月。是在中国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高级通讯技术人才的急需,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按照国务院"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建立无线电工程学院"的战略部署建立起来的。建校40年以来,电子科大以由建校初期单一的电子学科,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管文协调发展,居于国内前列、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学。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党组织向周恩来总理呈送《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中提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建立无线电工程学院。"5月,国务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报告,并决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负责筹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会议室,召开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以及下属秘书、基建、教务三个组,并从即日起开始办公。 1955年9月19日,高等教育部以(55)工教字第1730号文通知三校及筹备委员会,业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校名定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学院院址设在成都市东北郊府青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基建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副院长王甲纲与老师们在主楼前搞绿化
副院长王甲纲与老师们在主楼前搞绿化
截止1956年9月初,教学主楼两翼和4幢教职工眷属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职工单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职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

1956年9月29日,主楼四周红旗招展,电讯园一片沸腾。下午3时,电子科技大学3000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沐浴在蓉城金秋的阳光里,在主楼东边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中国的科学巨匠,一代文学大师郭沫若手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名已经成为学校创建的象征载入史册。

1988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但学校的简称成电一直沿用至今。

2007年,8000余名同学正式入住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清水河校区,标志着电子科大正式翻开了新的一页。

教学条件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迈上了新的台阶,相继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1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计划)入选者53人,博士导师249人,教授294人,副教授471人。在校各类全日制普通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94人,硕士研究生7275人。学校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成都学院、中山学院,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以学生为本,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双专业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行“优秀主讲教师教学鉴定”和“专业基础课首席教授”制度,建立和完善以精品课程为重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2006年,53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多次参加国际和中国比赛并获殊荣,取得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第一的佳绩;在200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中成功夺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捧回IBM大型主机技术2006校园应用大赛最高奖;获得2006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历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中国深圳、美国硅谷……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一批以深圳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网易创始人丁磊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已成为中国IT行业的姣姣者,引领着当今中国信息产业的新潮流。

办学设施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实验中心  电子实验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健身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馆田径场  电子实验室

相关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校园学术氛围营造和科学技术研究也日趋深入,形成了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科学技术研究特色鲜明,始终保持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从材料元器件到整机系统,从软件硬件的整体综合优势。“十五”以来,学校科研经费以平均每年26%以上的速度不断递增,2006年达到3.3亿元。50年来,学校鉴定科技成果近千项,其中8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成果奖43项,申请专利400余项,部省级成果奖500余项,发表论文专著3万余篇(部)。在2005年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学校进入2004年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前10所高校,名列第八。2006年电子科技大学第二次通过质量体系监督审核,并成功地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二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取得军工科研生产“三证”的高校。2006年“985工程”预算通过教育部评估,“十五”“211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电子科大以其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和独特的专业优势,积极投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2001年首批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授牌,“国家集成电路成都设计产业化基地”也获得国家正式授牌。此外,学校还与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联系,同23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同IBM、INTEL、MOTOROLA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一流的联合实验室,多次成功主办颇具影响的大型国际会议,在2006年中国高校国际学术会议排名中名列第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经过2001年的充实调整和2005年的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大力倡导“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确立了“把学校建成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树立了将电子科技大学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为将学校办成研究型重点大学,电子科大的建设发展将分两步走:一是在2016年实现学校的第一个跨越式发展,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二是在2036年实现学校的第二个跨越式发展,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学校领导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胡树祥
胡树祥
党委书记: 胡树祥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主管干部和党的建设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组织部。
1952年11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共党员,教授。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4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进修访问。l987年后历任武汉大学学工部(处)长、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
2001年4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曾参编中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罗国杰主编),任中国重点推荐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的副主编、任湖北省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主编,在《中国高等教育》《青年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并参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指导工作,曾任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党委副书记: 王志强   罗佳慧   王亚非

电子科技大学王志强
王志强
王志强

党委副书记
主管宣传、人事工作和工会工作,分管宣传部、新闻中心、人事处、校工会。
1958年2月出生,陕西省洋县人。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四川省攀钢钢铁研究所、冶金部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工作。1991年调入国家教委,先后任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副处长,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主任。1998年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后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办公室主任。在国家教委和教育部工作期间,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了一些重要文件和法规的起草工作。1999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德州A&M大学、德州高教局、教育局研修半年。

电子科技大学罗佳慧
罗佳慧
罗佳慧

党委副书记
主持学校纪委工作,主管纪检、监察审计、统战、离退休、档案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档案馆
女,汉族,195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1982年元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后获工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3年8月以来,历任信息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2003年1月任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2007年1月任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先后承担十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部统编规划教材和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规划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王亚非

党委副书记
主管学生、保卫和共青团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处)、保卫部(处)、武装部、校团委
王亚非,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198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技术系激光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后分别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学位和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1995年以来,先后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技术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校人事处处长、校学生工作部部长。2007年6月任学校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电磁场与波、微波声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成都市高校优秀教师和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电子科技大学邹寿彬
邹寿彬
校长: 邹寿彬
邹寿彬
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财务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计划财务处。
江西省乐平县人,194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华中工学院毕业,1982年到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留学,1984年回国,在华中理工大学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
长期在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材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学校英才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林为干
中科院院士,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
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历任华南工学院系主任;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成都科协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微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后曾先后多次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大学讲学,并多次被以上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81年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电机电子系讲授研究生课程EE117及EE217。
林为干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50年来在此领域耕耘至今,其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在闭合场理论方面,他发表了“一腔多模拟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在开放场方面他提出了“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和“三角波导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现了有介质平面上双像的现象,对介质球的镜像理论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林为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集中在电磁场的数理方面,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五十年,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41号。

知名院士: 刘盛纲   林为干   李乐民   陈星弼   李小文   李朝义

著名博导: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毛玉明 邱昆 李乐民 李在铭 李少谦 陈福深 郭伟 周正中 彭启琮 胡光岷 李兴明 胡剑浩 李广军 唐友喜 文光俊 饶云江 吴诗其 冯钢 王晟

电子工程学院: 王蔚然 向敬成 刘 钊 刘宏伟 朱维乐 阮颖铮 陈天麒 何子述 汪学刚 吴正德 杨建宇 杨万麟 周正欧 林为干 唐小宏 唐宗熙 徐继麟 聂在平 潘锦 龚耀寰 廖晓峰 阮成礼 虞厥邦 黄香馥 张玉兴 杨晓波 马建国 李春光 文舸一 林昌禄 樊 勇 杨仕文 赵志钦 胡皓全 黄顺吉 肖先赐 解 梅 皮亦鸣 魏 平 王卫星 张晓玲 李立萍 唐 斌 万 群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邓龙江 卢豫曾 陈星弼 李平 李言荣 李肇基 张波 张树人 张怀武 杨传仁 杨邦朝 杨谟华 谢孟贤 陈艾 邓宏 兰中文 包生祥 杨仕清 秦会斌 王豪才 杨成韬 刘孝波

物理电子学院: 王秉中 王文祥 刘盛纲 杨中海 吴坚强 李家胤 胡渝 宫玉彬 徐军 梁正 谢文楷 熊彩东 李宏福 莫元龙 曾葆青 魏彦玉 余国芬 杨梓强 祖小涛 孙久勋 王清源 邬劭轶 滕保华 刘濮鲲 徐建华 罗 勇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卢显良 刘心松 孙世新 朱清新 杨国纬 周明天 秦志光 章毅 熊光泽 范明钰 吴跃 罗蕾 李建平 许春香 刘锦德 曾家智 舒兰

自动化工程学院: 王厚军 古天祥 朱宏 陈光踽 师奕兵 童 玲 田书林 秦开宇 徐红兵 陈东义 金建勋 黄显核 黄 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黄大贵 杜平安 徐利梅 黄洪钟

光电信息学院: 叶玉堂 成建波 刘永智 朱大勇 吴健 周晓军 蒋亚东 吴志明 李伟 谢康 张晓霞 饶海波 罗正祥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邹寿彬 尧德中 庞小峰 任正隆 饶妮妮 周 红 杨足君

应用数学学院: 唐应辉 黄廷祝 钟守铭 陈华富

管理学院: 李仕明 唐小我 曾勇 周宗放 鲁若愚 井润田 马永开 陈旭 邵培基 陈宏 银路 李永建 田益祥

人文社科学院: 祝小宁 邓淑华 胡树祥 戴钢书

录取规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以中国普通高考成绩为依据,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
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的考生。在学校第一志愿录取未满额的情况下,接收第二志愿考生,依次类推。
执行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降分政策。按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
对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实行专业分数级差办法,专业志愿间的分数级差不超过3分。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安排其他录取未满额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同等条件下,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以培养电子信息拔尖人才的“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将在四川省、重庆市高考录取中择优录取部分考生。招生条件:第一志愿报考电子科技大学(报考专业:电子信息科学类)且高出当地重点本科线90分以上(不含加分)。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国防生按相关体检标准执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凡体检不合格者或体检中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国防生的录取按教育部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的专业安排,以自主选拔录取实施方案为准。

通信与信息科学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李岚清视察学校
李岚清视察学校
通信与信息科学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在中国和全球以异乎寻常的速度高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由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宽带光纤传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集中了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优势力量,汇集了通信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电子通信和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内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地。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前身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初期的无线电零件系。学院现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教授领衔的包括12名博士生导师、26名教授在内的雄厚师资力量,与国内外相关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广泛的联系。

目前,学院设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拥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和“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单位。学院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四个博士点和“应用化学”硕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固体电子工程)、应用化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微电子学5个本科专业。

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目前,各类毕业生供不应求。

电子工程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学院。学院由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电子实验中心及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组成。

学院有属于国家重点学科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搏士点以及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博士点,并设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两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28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3人,90%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在校各类学生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46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0余人。学院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属于211工程建设的雷达探测与成像研究中心、电子侦察与干扰实验室、多媒体与HDTV技术实验室、军用微波毫米波及测量技术实验室、电子实验中心、微波工程实验中心等从事教学、研究、开发、设计的单位及多个教学实验室和捐赠实验室,现有价值7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由计算机工程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软件系、计算中心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技术研究所组成。她是国内高校首批创立计算机学科的单位之一,既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承担工程任务的重要实体。学院在西南地区,乃至中国计算机界享有盛誉。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电子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及应用四个专业。具有目前信息产业部和西南地区唯一的计算机的应用博士点和部级重点学科;设有两个博士点、四个硕士点,并建立了四川省第一个计算机学科重点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现有博导11人,教授2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及高级试验师)35人,在校博士生和研究生500余人,本专科学生2400余人,学校一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科技人才。在博士、硕士和本专科学生教学方面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综合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就业也人才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硕果累累。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大量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纵向科研项目,以及地方、行业性横向项目。多次荣获国家、部省级奖和国际博览会金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千余篇学术论文;编写学科专著、教材和书籍近百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主要的科研方向有:

开放系统及集成技术,实时系统技术多媒体技术,大型网络与通信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容错并行处理等。

学院实验设施精良,有完善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与网络环境。学院网络与校园网,国家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相连。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实验合眼就环境。除系,所实验室外,学院具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及通信重点实验室》,和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实时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虚拟现实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与IBM和Intel公司合作建立了IBM计算机科技中心,Intel教学开放实验室。计算机学院培训中心是Microsoft、Novell、SCO、Compaq、Imformix、IBM、Lotus、Cisco等全球著名公司授权的计算机技术高级培训中心,也是美国Sylvan Prometric授权的考试中心,是西南地区最具规模的计算机培训中心。

学院在学校向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指引下,团结奋进,努力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基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动化工程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工程学院重组于2001年,其前身为自动化系与高能物理研究所测控专业。学院办学实力雄厚,现有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4个硕士点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个博士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均为部重点学科。现有教职工100余名,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等各类在校生2300余名。学院下设八个实验室,其中与全球著名企业联合设立了电子科大-美国NI联合实验室、电子科大-日本三菱电机单片机实验室、电子科大-美国HP联合实验室:“211”工程重点投入近500万元建设了电磁测量学科基地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智能自动化实验室、智能传感器实验室和微机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电磁测量学科基地实验室和虚拟仪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自动化工程学院科研项目硕果累累,仅“九五”期间从事国防预研、军工型号、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企业横向技改项目等课题研究近40项,总经费达2000万元。近两年科研形势良好,每年科研经费到款均在1000万元以上。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机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均与社会主要的经济领域关系密切。已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工学硕士授位权和“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机械方向)工程硕士授位权。全系有教职工85人,其中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近30人,在校本科生800多人,研究生100余人。完成的项目中有50多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著书20余部,国际国内发表重要论文数百余篇,在机电一体化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光电信息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15日,是以原光电子技术系(始建于1956年)为主体,合并原应用物理研究所部分人员组成。光电信息学院现有4个专业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工作活跃,科研成果显著,学生工作有特色,毕业学生受欢迎,学院居于电子科大主力地位。

学院的前身光电子技术系始建于1956年,最初名为电真空系(电子器件系),1983年更名为光电子技术系。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 光电信息学院现已发展为两个系-光电子技术系、光信息科学与显示技术系。涵盖四个本科专业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含双学士学位专业)。横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物理化学光学等学科,以上学科均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电子科技大学多媒体图书馆
多媒体图书馆
光电信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4人、其中博士导师9人,副教授及高工28人、讲师及工程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8%。光电信息学院在四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不断突破传统领域,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素质教育,形成了治学严谨的教学作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学成果丰硕,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多人次在中国电子设计竞赛、数模竞赛和全国英语四级统考中取得优良成绩。学院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博士后5人、博士生50余人、硕士生400余人、本科生5000余人、专科生近2000人。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光电信息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科研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优势和高水平的特点,科研成果显著,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光通讯、光纤传感、激光技术与器件、光电测量与信息处理、新型显示、光电成像、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集成光学、微波声学等。在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新型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激光与光电工程、显示技术与光电成像、光纤通信、光集成技术等学科更具特色和水平。90年代以来,完成科研任务180余项,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部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2项。发表论文近1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0余本。

应用数学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应用数学学院是中国六个国家级工科数学基地之一,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学与科研基础设施。专业教学按理工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又着重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以及科研等应用型技能和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专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可从事基础数学理论的研究、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维护等较宽领域的工作。

本院现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三个硕士点,毕业研究生主要在IT行业供职或在大专院校任教。

管理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系1982年建立的管理工程系。经过近20年建设,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新兴技术管理、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等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硕士(MBA) 等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任职资格审定权,其中管理工程学科点是四川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招收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本科生,其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还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

人文社科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现设有三系两所六中心:行政与政治管理系,下设政治教育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法律系,下设行政法中心,民商法中心;信息管理系,下设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中心,电子传媒与艺术中心。政治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65人,教授8人,副教授25人,硕士18人,博士4人,教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

学院现设有三系两所六中心:行政与政治管理系,下设政治教育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法律系,下设行政法中心,民商法中心;信息管理系,下设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中心,电子传媒与艺术中心。政治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65人,教授8人,副教授25人,硕士18人,博士4人,教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经过十六年的建设,学院形成了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目前,学院中层干部平均年龄38岁,在院长祝小宁教授带领下,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努力开拓,共创人文社科学院新的辉煌。

外国语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设有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外语教育研究所、英语系、日语系、研究生外语教研室、大学外语部,面向全校开设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五个语种各层次、各类型外语课程。现有教职工近百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0人。

外国语学院设有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外语教育研究所、英语系、日语系、研究生外语教研室、大学外语部,面向全校开设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五个语种各层次、各类型外语课程。现有教职工近百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0人。新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2个,有近800个座位,有150台微机连网的网络外语教室和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本院自己的外语图书资料室。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包括:1.应用语言学与教育技术学研究;2.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理论研究;3.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4. 社会语言学与语用学研究。英语、日语本科专业培养外语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有一定创新能力,掌握科技、外贸、管理等方面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有较强择业竞争能力和从业适应能力的高级外语专门人才。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成果显著,曾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曾两次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外国语学院还办有第二学位英语本科专业、远程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成人教育英语本科和专科,以及英语高教自学考试助学班、对外汉语教学班等。 外国语学院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颇具特色,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电子课件开发、网络课程教研师资队伍,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大学英语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以及英语专业的多门课程教学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外国语学院学术空气浓厚,教师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承担教学科研项目,编写教材,从事翻译创作。近年来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编写出版教材和译著50余部,参与“九五”、“十五”重点国家级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出版大学英语电子教材1部。 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不懈努力,为电子科技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理电子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组建于2001年,是由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中国电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中心组成的学科群。

物理电子学院建院宗旨:当今世界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为了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物理电子学院将充分发挥各系所优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联合,加快提高物理电子学院学术研究水平,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形成和拓展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的背景下参与世界竞争,发展社会竞争力,进而实现民族的振兴。

物理电子学院位于电子科技大学著名的科研楼,是来校者必访之地,是电子科技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群体优势显著,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科研队伍。有以中科院院士刘盛纲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以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33人、副教授46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的强大师资阵容。形成了高水平的物理电子学科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特别是在相对论电子学、高功率微波电子学自由电子激光空间光通信及光信息处理,激光大气传输、计算机电磁学毫米波理论与技术、超宽带电磁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学院内学术气氛浓厚、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电子学院目前承担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计划项目、中央各部委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学院教授自行选择的创新研究项目。在多项重大项目支撑下,已取得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已取得重大成绩,现已成为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前沿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学院各系所一直与国内外保持着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交流,与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许多高校著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学术交流。目前已举办过四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多次主持召开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地位。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物理电子学院的学术实力和学术地位。

物理电子学院现设2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专业(光信息科学与光通信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有物理电子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有物理电子学、光学、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有物理电子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生源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很好。

21世纪是电子信息的时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正日益全面地深入到国民经济、国防和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并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既是发展和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历史机遇,也是电子科技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物理电子学院师生将继续发扬电子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为建设一流的电子科技大学、一流的物理电子学院而努力奋斗,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基础,整合校内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的相关师资,在2001年11月组建的一个新学院。当前,生命科学正展现出21世纪领头学科的风采,本学院的组建标示着电子科技大学在新领域的一个新起点。

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位权和生物物理学硕士授位权。开办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学士班。学院设有“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下辖3个实验室:神经信息科学研究室/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智能信息处理(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生物物理与生物电子技术(省)重点实验室。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科学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在中国和全球以异乎寻常的速度高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由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宽带光纤传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集中了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优势力量,汇集了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电子通信和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内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地。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2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25人,及一大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讲师,现有在校博士后3人,博士生63人,硕士生397人,本、专科生2248人。

多年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所属各单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完成了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的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相当数量的学术专著和教材,部分科研成果通过学院所属的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技术发展公司,转化为产品,为中国电子科技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电子科技大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