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876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2-2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Pandora
Pandora
倒戈Web2.0
倒戈Web2.0
Web 2.0狂欢结束
Web 2.0狂欢结束
WordPress
WordPress
Web 2.0宴席要散
Web 2.0宴席要散
2010年最值得关注5大Web2.0创业公司
2010年最值得关注5大Web2.0创业公司
Digg
Digg
遗言网站
遗言网站
Kayak
Kayak
2.0文化
2.0文化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digg是一个以科技为主的新闻站点,用户可提交新闻予digg,通过digg机制显示于digg首页上。

与一般新闻网站不同的是,在digg中用户可以提交新闻并订阅新闻,当订阅数达到一定数量后,digg算法将自动把新闻加入首页。文章分三种(首页发布的文章,列队等待投票文章和全部文章)保存在不同分类中,读者可以浏览所有的提交的文章,当一个文章得到足够多的票数,它将会显示到首页。文章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或者一定数量的读者报告这个提交有问题,它留在“全部文章里”,在设定的天数后会被系统删除。digg把文章筛选的权利交给了网民,筛选最受关注和有价值的文章。

2007年10月30日在中国大陆小部分地区发生访问困难,甚至无法访问,原因不明。

关于digg

digg是世界上第一个digg网站,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digg网站。在中国也同样有和digg形式类似的网站。而香港则在近期才出现比较类似于digg形式的网站 - Livdig。

页面分类

在目前版本中,文章可以分为6个大主题:科技、科学、世界新闻、影像、娱乐、游戏和体育。每个主题中也有小主题,例如科技可以分为苹果公司、软件、硬件、unix、编程和安全等。

digg采取的是用户驱动(user driven)的机制,它设置了一个新闻源的缓冲,用户提交的新闻首先进入这个缓冲,如果认同这一新闻的读者足够(digg通过一种类似民主投票的方式来表示对新闻的支持和认可,这一过程叫做digg),就会从缓冲中脱颖而出,出现在digg页面上,否则就逐渐被挤出新闻源缓冲。digg将权力下放给用户。

就是由用户挖新闻,

新闻的价值也由用户来判断,
认可度越高,在首页的位置就越靠前!

目录

[显示全部]

详解Digg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一个人用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可能穷其究竟。要想在成堆的新闻报道中挖掘出所需内容并将它们缩减到一个可管理的规模,可能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才能办到,此外还需要另一个团队来挑选出普通网络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之后,再由一个团队报告用户实际上对哪些内容真正感兴趣。除此模式之外,您是否访问过Digg.com网站呢?这是一个由用户推动的新闻网站,通过几十万人的共同努力来查找、提交、评论和撰写来自网络各个角落的新闻故事。

DiggSlashdot类似,它没有专门的编辑人员,是一个采用民主方式的新闻提交网站。在Digg,网站用户做出有关网站内容的所有决定。大多数时间里,这种方法看起来非常奏效。Kevin Rose曾经是TechTV的电视名人,他于2004年12月在Jay Adelson和Owen Byrne(现在分别担任Digg的首席执行官和资深软件工程师)的帮助下创立了Digg。他只花了1,000美元就开发并推出了Digg.com,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开源软件的功劳。六个月后,网站有了大约25,000名注册用户。短短一年后,Digg便拥有了80,000名注册用户和每天500,000次的不重复访问量。2006年5月,Digg的注册用户数量达到300,000,拥有每天100万次的不重复访问量,每天的新闻帖子数量则达到1500篇。

庞大的Digg社区由担任不同角色(这些角色经常发生重叠)的用户组成。新闻提交者负责张贴他们在博客、专业新闻网站和某些不知名的网络角落找到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都进入到Digg的内容序列中,临时评论员则在这些内容序列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把它“挖掘”出来——也就是单击一个按钮,让Digg.com知道他们认为这篇报道很出色。在文章得到足够的挖掘(并且满足一系列其他基本要求)之后,它会被提升到主页中。此外,还有一些真正的专职评论员,他们每天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梳理内容,并主动提升好的新闻并报告不好的新闻(如果有足够多的人报告说某篇新闻不好,则它最后会被删除)。实际上,这些人决定了哪些新闻能够出现在主页上从而得到数以千万人的点击和浏览。有时候访问量之大甚至会意外地使Web服务器崩溃。如果访问量从每天400人突然增长为两小时内5000人,小型网站和家庭服务器可能会变得不堪重负。而对于博闻网这样的网站(我们的服务器能够处理这样的流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我们何时被“挖掘”了。当我们的统计数据表明某篇文章超过了每小时数千次的正常点击量,我们便会检查一些主流的新闻汇总站点(Slashdot、Fark和Digg),看看是谁把它挖掘出来了。

最后,还有Digg的读者,他们大多是Digg的用户,享受着负责将最佳新闻提升到主页上的Digg志愿大军的辛勤劳动成果。作为报答,读者们帮助Digg保持良好的广告收入,让新闻提交者和挖掘者能够继续他们的劳动。

尽管某些人可能将此称作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但是网站自身的基本功能仍然非常简单和直观。使用Digg的过程很简单。当您访问Digg.com主页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当前一些最受欢迎的新闻报道,足够多的用户挖掘了这些报道并将它们提升到主页上。
digg主页截图

如果想做更多事情而不只是阅读主页新闻,可以在Digg.com上执行以下几类主要的操作:

注册Digg
只需花大约5秒钟的时间您就可以在Digg中创建一个帐户。注册帐户之后,便可以使用网站的所有功能,并在提交和挖掘新闻报道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注册Digg

浏览和挖掘Digg
浏览Digg的“Upcoming Stories”(即将发布的新闻)序列中的新闻,通过单击每篇新闻标题左侧的“Digg”(挖掘)按钮来让Digg知道哪些报道是您喜欢的。(您挖掘的每篇文章都会保存在您的帐户中以供今后查看,所以您最后可以得到一个包含曾经挖掘过的所有文章的动态列表。)某篇报道的挖掘次数越多,它就越有机会进入主页。此外,您还可以按类别浏览该序列,并且可以在“Story View”(新闻视图)和“Cloud View”(潜力新闻视图)中来回切换。

浏览和挖掘Digg
在“Story View”(新闻视图)中,内容序列以简单的垂直显示方式排列各篇新闻。可以按日期、挖掘量或者评论数量来对它们排序。在此视图中,我们正在浏览“All”(全部)类别。
在“Cloud View”(潜力新闻视图)中,内容序列以动态列表方式排列新闻,让您一眼便可以看到众多的新闻标题。新闻的挖掘量越大,它的标题就越大,颜色也越蓝。
在“Cloud View”(潜力新闻视图)中,内容序列以动态列表方式排列新闻,让您一眼便可以看到众多的新闻标题。新闻的挖掘量越大,它的标题就越大,颜色也越蓝。

评论
如果发现某篇新闻特别有趣并且想补充一些内容或与其他Digg用户讨论它,可以单击新闻简介下方的“comments”(评论)链接。可以在评论页面的底部添加您自己的意见。

埋葬
作为一名Digg用户,主动报告重复新闻(重复新闻是不允许的)、死链、错误新闻、过时新闻、缺陷新闻以及垃圾信息的工作将得到大家的赞赏,可以单击每篇新闻简介下方的“problem”(问题)下拉列表中的相应链接来报告相关信息。如果有足够多的用户报告说某篇新闻有问题,或者说希望“埋葬”它,它便会从Digg的新闻序列中消失,而且只会显示在搜索结果和用户档案中。

提交
最后,您自己也可以将新闻张贴到Digg序列中,希望其他用户发现它的有趣之处并将它挖掘到主页中。如果您的新闻做到了这一点,会给您带来很大的乐趣。您需要做的就是单击主页左上角的“Submit a Story”(提交新闻),进行关键词搜索或URL搜索,并提供所张贴新闻的标题、链接或简短介绍(如果系统显示您的新闻尚未提交)。

提交新闻页面
提交新闻页面

提交的新闻会立即出现在“Upcoming Stories”(即将发布的新闻)序列中,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它。

提交的新闻会立即出现在“Upcoming Stories”(即将发布的新闻)序列中

它要么由于得到足够的挖掘而进入主页,要么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挖掘(或者由于多位用户报告它存在问题)而最终消失。

上面介绍了Digg.com的大部分基本知识,但是您还可以在Digg.com上进行更多的操作。它是新闻网站、博客订阅程序和“社交书签”中心的集合体。可以在Digg中使用的部分其他功能包括:

  • Digg间谍:通过Digg间谍可实时了解Digg.com的活动。可以在新闻获得提交、提升、挖掘和报告时得到相关信息。
  • 社交书签:添加朋友并通过您自己的档案页面来跟踪他们在Digg上的活动。
  • 播客:订阅Diggnation播客视频,听Digg的创立人及其伙伴讨论每周Digg上最受欢迎的新闻和解决有关Digg的各种问题。(请参阅什么是播客来了解这种平民媒体。)
  • 博客连接:如果您的博客空间是由Typepad、Blogger、Live Journal、Moveable Type或Wordpress提供的,则可以在Digg上的任何新闻中通过一次单击将新闻添加到博客中。只需单击任何新闻简介下方的“blog story”(将新闻加入博客)链接即可。(还可以在您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添加一个“Digg this”(挖掘此文章)按钮,让您的读者将某篇文章快速提交给Digg。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由Digg.com开发或认可的功能,但是Digg看起来并不介意人们这样做。)
  • RSS 源:通过一个RSS源将Digg新闻添加到您自己的网站中,您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选择要提供的新闻——可以自动添加所有Digg主页文章、您挖掘或评论的所有文章以及您的朋友挖掘或评论的所有文章。
  • 用电子邮件发送新闻:通过单击新闻简介下方的“email this”(用电子邮件发送此文章)链接,可以用电子邮件将任何新闻发送给朋友。
  • 阻止/报告用户:如果发现您不喜欢某个人提交的文章或发表的评论,可以阻止该用户,使与该用户有关的任何信息都不再出现在您的Digg视图中。如果有足够多的Digg用户阻止了该用户,那么Digg会禁止该用户登录。

Digg网站的用户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表面上,是由志愿者群体来不断提供Digg主页上值得一看的新闻内容,但是如果试想一下要为执行相同工作的人支付多少薪水,您便会知道这是一种多么令人称道的业务战略!而在背后,Digg只有12名真正的员工和大约75台服务器。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使Digg得以顺利运转的一些幕后技术。

对于一个每月页面浏览量超过2亿次(2006年4月数据)的网站,Digg的技术框架显得相当简洁。与任何专有系统一样,Digg的技术部门不会将它的技术秘密全盘托出。但是我们还是多多少少探听到了一些信息,Digg的整个系统建立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Perl/Python)基础之上,其编程模型则将多个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PHP编写)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使用了MySQL数据库这样的东西。它允许系统架构中使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同时将因翻译转换工作而产生的停顿降到了最低。

在2006年6月14日录制的Diggnation播客视频中,凯文•罗斯谈到服务器的总数为75台。在博闻网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访谈中,Digg的CEO Jay Adelson确认服务器为Penguin Computing和Sun的服务器,并且说Web服务器运行PHP和Debian Linux操作系统,而数据库服务器则运行MySQL数据库管理软件。Digg实际上并不需要存储太多的数据,因为它处理的几乎都是文本数据,但是Adelson说当前的系统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在2005年12月的Mad Penguin访谈访谈中,Adelson称Digg的基础结构“每月都要翻一番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Digg的基本架构如以下所示:

Digg.com技术基础结构概览
Digg.com技术基础结构概览

现金

Digg.com在2005年11月从包括Omidyar Network(创建eBay的Pierre Omidyar和Marc Andreessen(Netscape的共同创立者)在内的一个高科技投资集团那里获得了28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在这个系统中,用户负责提交和挖掘新闻,并可利用Digg.com上提供的所有其他功能。Digg不使用Cookie,只在服务器端存储数据,所以您的用户数据(以前挖掘的文章、朋友、评论等)都保存在您的Digg档案中(该档案则存储在Digg数据库中)。在访问网站时,您需要进行登录,这实际是一种初步安全措施,确保用户每次访问网站时的合法性。在系统的各个位置上有许多被Digg称作“因果检查”的合法性检查:

  • 当用户尝试提交文章时,系统会检查提交的文章是否合法——是否是垃圾文章(由计算机自动提交的文章)以及用户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被禁止或者受到其他限制)。根据Adelson的说法,因果检查系统还会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包括某些“Digg的重要用户主体的唯一属性”。
  • 如果某篇提交的文章被顶上来并将进入某个类别主页或网站主页(这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文章的挖掘量和挖掘速度),系统会进行检查以确保挖掘是有效的。其中一项检查是查找仅为了提升某篇文章而创建的欺骗性帐户。Adelman说,“我们的因果检查系统知道如何区分仅为了挖掘某一篇文章而创建的用户和曾经与站点进行过交互的用户。”该系统还会查找自动挖掘现象,也就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文章挖掘,以将某篇文章通过欺骗方式提升到主页中的现象。
Adelman确认,Digg在幕后没有任何编辑控制,无论是文章的提交、提升还是埋葬(从Digg序列中删除某篇文章)均是如此。除了会让用户开启一个不文明用语过滤器以屏蔽某些不文明用词之外,提交文章时不存在任何审查机制。而且Digg管理“埋葬”的方式也与管理其他操作相同,采用了一种专有算法。系统会运行一个“取消提升算法”,它决定了用户报告的文章何时应该从网站主要页面中消失。

所有的这些听起来都十分民主和具有超前思维,Digg将我们带到了平民网络的道路之上,将普通大众变成了主编、记者、编辑、股票交易商和百科全书编撰者。但是在2006年中期,人们对于Digg是否真的完全由用户推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质疑——至少在少数人的脑子里和口头上是如此。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用户对Digg的看法。

科技博客网站ForeverGeek的麦吉弗在2006年4月曾说,“Digg的99%都是很出色的。”虽然在后来与Digg的创立人凯文•罗斯发生争吵之后,这位博客作家改变了他对Digg的看法,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最初的评价是正确的。在Digg上,人们争先恐后地张贴吸引人的文章,Digg也会经常提供一些未被发掘的精彩内容,引导人们发现那些不为人知但内容精彩的博客,大部分网站的用户都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提升好文章和埋葬差文章的工作。理论上,用户推动型网站的新闻立场是真实和难以被篡改的,至少难以被大公司和过于热心的编辑所改变。当然,某些人也许会不同意这一观点,尤其是最后一点——是否存在编辑控制是麦吉弗产生怨言的原因,我们过一会将谈到这个问题。

在任何基于Web的社区中,抱怨和不满都是正常的。对于Digg,长时间以来最大的怨言之一就是对文章的评论,这些评论经常是粗鲁或无聊的,并不能引起人的深思或就此展开讨论。但是通常的情况是,随着网站的成长,网站可能被滥用的顾虑也随之增长。这些顾虑大部分与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欺骗性Digg活动有关,例如:垃圾文章、欺骗性帐户和自动挖掘。其他可能的滥用包括:由于缺少编辑控制而利用网站进行产品推广的可能。没有道德的网站经营者可能会张贴一些看起来具有极大诱惑力的文章,让Digg用户点击和浏览他们的网站,从而产生页面浏览量并增加广告收入。2006年3月,一种十分不寻常的滥用引起了Digg的注意,当时有一系列的帖子都在散布一个谣言,称Google将收购Sun Microsystems,这样的收购可能会使Sun的股价迅速窜高。该文章的提交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每天至少有四篇,而且Digg的用户会将其中的几篇提升到主页上。每一次,都是由相同的Digg用户来挖掘这些文章。事实上,这仅仅是一个谣言,一些人怀疑这些文章的张贴者试图利用Digg散布虚假谣言来刺激Sun的股价以从中牟利。

那么,让我们回到“99%是出色的”这一评价上,也就是说Digg.com上还有另外的1%具有不可避免的错误并且需要改进,以便捕捉住所有垃圾信息、自动挖掘行为和对网站的其他恶意滥用。现在,网站每天要处理100万次访问和1500篇提交的新闻,但是麦吉弗最后的怨言(这引起了一场小型论战,几乎所有的科技博客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与上述所有内容都无关。

开始时争论是小范围的而且影响不大。麦吉弗经常向ForeverGeek和Digg提交文章,而他在Digg上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由同一用户提交的两篇文章都被提升到了主页中,它们的挖掘者和挖掘顺序几乎完全相同,而凯文•罗斯碰巧是这两篇文章的挖掘者之一。尽管麦吉弗无法从中得出任何结论,但是显而易见的一点是:Digg漏掉了一种自动挖掘的情况,而凯文•罗斯作为挖掘者之一则令此事件更加奇怪和难以解释,Macyger因此离开了Digg。他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发表在ForeverGeek的博客上。

更巧的是,一位ForeverGeek的读者(不是麦吉弗)将该博客文章提交到了Digg上。接下来,他们发现该文章是不可挖掘的(被迅速埋葬了)而且禁止了ForeverGeek的URL,用户无法再提交任何ForeverGeek上的文章。被埋葬的文章很快便从网站中彻底消失了。

麦吉弗接下来又张贴了一篇题为“Digg Corrupted:Editor's Playground, not User-Driven Website”(Digg的堕落:编辑的游戏场,而非用户驱动型网站)的文章,该文章迅速传播开来。在Digg的官方博客中,凯文•罗斯发表了一篇对论战的回应,简单表明这件事并没有值得探究的秘密。他说,他也同样会挖掘他认为有趣的文章,而且如果在那种情况下发生了自动挖掘,他也毫不知情。至于ForeverGeek被禁止,他说,这是因为ForeverGeek违反了Digg有关垃圾信息和欺骗性帐户的规定。

麦吉弗则不肯轻易罢手,他认为罗斯的回应没有回答任何实质性问题,并在ForeverGeek上使用专为本事件开辟的一个流动帐户继续质疑该网站的根本前提,即没有编辑控制这一问题。很快,没有任何解释,Digg.com解除了对ForeverGeek的禁止,可以随意提交它的任何文章。

除了这个未解决的小插曲,Digg似乎在流量和资金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它制定了一些计划。技术团队正在解决基础结构的扩容问题,以应付超出当前流量10倍的更大流量。最新版的Digg包括了一些新类别,囊括了所有新闻类型,而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新闻,并且增加了一个“Top Digg Users”(顶级Digg用户)功能,帮助您了解Digg网站上最活跃(也因此最有影响力)用户的活动。通过这种类型的跟踪,用户可以轻松查找要添加到朋友列表中的人员,使自己跟上他们的挖掘活动步伐。

商业周刊:Digg的2008年攻略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商业周刊》网站今天发表了对Digg首席执行官杰·阿德尔森(Jay Adelson)的专访。在访谈过程中,阿德尔森重点讨论了有关Digg即将出售的传闻,以及2008年发展计划。

  随着2007年接近尾声,有关互联网行业的传闻也开始减少。毕竟,大多数著名博客都开始休假。不过,作为最著名的社交新闻网站之一,Digg从来都不缺乏传闻,即使在假日期间。Digg允许用户发布和讨论文章、视频和图片,并根据用户投票结果确定相关内容的排序。

  今年以来,Digg一直是各种传闻的焦点。本月初,有消息称Digg首席执行官阿德尔森和创始人凯文·罗斯(Kevin Rose)正在寻求以超过3亿美元的价格将网站出售,并已经聘请投资银行Allen & Co.帮助其达成交易。就在圣诞节当天,有报道称Digg即将收购西班牙社交新闻网站Menéame,并可能收购内容共享网站coRank。

  那么,Digg明年的真正计划是什么呢?阿德尔森明确表示,Digg目前并没有进行收购。与此同时,Digg也没有于2008年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的计划,这可能会让那些预计2008年将成为网络公司IPO年的分析师感到失望。不过,阿德尔森透露Digg正在制定国际扩张计划,并将于2008年初推出大量新功能。他说:“2008年我们将继续、并更加专注于定制化和个性化。”

  2008年将推出新工具

  过去一年里,Digg一直致力于帮助用户定制使用体验。今年9月,Digg宣布加入新功能,允许用户开发更为完整的个人页面,以及更好地定位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对于Digg来说,这类个性化功能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该公司的用户群体正在由热衷于讨论最新电子产品和网络创业公司的技术爱好者向主流人群转型。根据Digg的内部记录,该网站每月的独立访问者人数约为2500万人。

  Digg计划于2008年推出一项“内容建议”功能,主要根据一名用户以前阅读、评论或共享的文章,向他推荐其它用户在Digg发布的大量文章和其它内容。阿德尔森表示:“随着Digg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推出这样的功能。随着这类个性化功能的推出,用户的个人页面将变得更加有趣。”

  Digg还计划推出一些可以吸引用户经常访问其网站的新工具。例如,Digg将加入一项“提醒”功能,提醒用户他们感兴趣的个人发布了新内容,或者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出现了更新。Digg还计划鼓励那些经常为网站做出贡献的用户,可能会加入一个类似于eBay卖家评估系统的评分系统。阿德尔森说:“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鼓励用户,并表明对他们的认可。创建新系统的目的并不是让用户互相作比较,而只是为了表明对用户的认可和鼓励。”

  阿德尔森表示,Digg开发者正在努力将自身发展成为领先的社交网站。与其它网络公司一样,Digg也在Facebook上设立了一个页面。他同时称,Digg将密切关注谷歌新推出的开放社交网站平台OpenSocial能否获得成功。OpenSocial可以帮助开发者为不同的社交网站打造应用,这将有助于Digg扩展至其它社交网站。

  目前,新闻集团旗下社交网站MySpace已经同谷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采用OpenSocial。阿德尔森说:“至少对我来说,OpenSocial和Facebook开放平台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是否出售或开展收购

  Digg是否准备出售,或者是否将收购其它公司,很多人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过去一段时间里,Digg一直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在寻找买家。阿德尔森曾经表示,考虑到当前的科技市场格局,以及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后面临的压力,很多新兴网络公司都将出售视为一种更好的退出战略,而不是IPO。

  阿德尔森表示,他目前正忙于推广Digg,以及帮助Digg赢利。在这一过程中,与微软签署的广告协议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在前几个月里,我们同微软的合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Digg的广告价格持续增长。微软完成对aQuantive的整合之后,Digg网站上的广告将更具针对性,并采用更有趣的技术。

  Digg是否会收购其它公司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阿德尔森表示,收购可能会成为Digg进军海外市场的一种途径,特别是那些非英语市场。他说:“我有很多喜欢的网站,Digg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机会。”不过,Digg目前并没有正在进行的收购交易。考虑到Digg通过融资获得了超过1100万美元,因此该公司有足够资金开展运营。但是,要完成大规模收购,这些钱还远远不够。(孟帆)

Digg CEO阿德尔森:互联网也上演驴象之战编辑本段回目录

科技时代_Digg CEO阿德尔森:互联网也上演驴象之战
阿德尔森因成功创办Digg而成为去年8月的《商业周刊》封面人物

  导语:北京时间5月30日,国外媒体近日发表了对Digg首席执行官杰·阿德尔森(Jay Adelson)的专访。在访谈中,阿德尔森披露了自己当初加盟Digg的原因,并就如何承担风险和平息“网络暴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Digg是一家新闻聚合网站,与其它新闻网站不同,Digg的要闻全部由用户投票评出。创办初期,Digg一直平稳发展。2005年2月,“豪门艳女”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手机被黑事件让Digg大红大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今年4月中旬,Digg的注册用户人数达到了100万人。从一定程度上讲,Digg已经改变了新闻媒体的基本特性和数百万人访问信息的方式。Digg和其它同类社交媒体网站推动了媒体的民主化,将一直由出版商和广播公司把持的内容控制权交给了广大读者。

  下面是阿德尔森访谈的主要内容:

  问:你如何成为了Digg的CEO?作为数据中心和互联网交换服务提供商Equinix的创始人,你最终却成为了Digg CEO,这让人多少有些难以理解。

  答:我一直非常关注应用技术或真正不同寻常的概念。因此,当好友凯文·罗斯(Kevin Rose)向我解释Digg的初步概念时,我立即被深深吸引。从某种意义上讲,Digg的概念同Equinix相似,它们都消除了中间人。创建之初,互联网全部由政府机构或大学支持和运营。1994年,互联网成为了一个商业化媒体,开始由电信公司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强大的阶层也就应运而生,它们是顶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一般情况下,全球排名前五位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为每一个流经互联网的数据包收取一定的费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由于所有网络都必须通过运营商运营的过时网络接入点互相连接。Equinix通过互联网业务交换改变了这一模式,它允许用户在一个中立场所与任何人交换数据包。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雅虎和谷歌等网站的力量才充分体现出来。在媒体领域,Digg发挥了类似的作用。我对于传播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我希望打破壁垒,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问:你曾经说过,“很多公司害怕触及自己最原始的技术,不愿重新审视创办企业的立足点”。你认为哪些公司是因为这一原因而失败?请举一些例子。

  答:纵览整个互联网的历史,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Friendster就是其中之一,它同Digg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互联网世界里,你必须勇于承担风险,而那些大媒体公司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它们大多是上市公司,采取的发展战略趋于保守,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Digg并不惧怕风险,我们敢于将新创意付诸实施。如果创意失败,我们就退回来重新开始。

  问:Digg遭遇了哪些风险?

  答:但Digg刚刚推出时,我们曾经创建了一个顶级用户列表,用于表彰那些推荐最多新闻到首页的用户。对于这一设定,我们最初感觉良好,因为它形成了竞争,并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晚些时候,我们决定取消这一设定,因为它可能会成为垃圾邮件发送者的目标。例如,垃圾邮件发送者可能会出钱收买我们的顶级用户,让他们推荐特定的新闻。如果长此以往,Digg推荐系统的公信力会受到影响。

  问:允许用户推荐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是一种民主,但这种民主也可能会被利用,导致网站上充斥不健康的内容。你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互联网上也上演着“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它们在每个问题上展开争论,哪个主题最终胜出取决于哪一派的用户更加热情。就你所说的情况,我们并不认为它是太大的问题。因为即使某个新闻被推荐到首页,另一派的用户也可以将它“埋葬”。事实上,用户之间总是会形成一种平衡,没有哪一派用户能在Digg占据主导地位。

  问:互联网泡沫与Web2.0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多数Web2.0公司都没有进行首次公开招股的计划,而是希望出售给大公司。Digg是否也会如此?

  答:我们不会那样做。Digg的目标是打造民主化的媒体,我们更乐于通过自己的力量做到这一点。当然,我们未来也可能会同其它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可能有一家公司收购Digg,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目标。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今年5月初,Digg管理人员删除了一些有关HD DVD密钥破解的文章,原因是收到了密钥所有者AACS协会发来的律师信。AACS援引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第1201款,称Digg刊载HD DVD密钥破解文章行为违反了法律。出人意料的是,Digg此举在用户中间引发了激烈的反应,他们开始以各种形式将相关内容提交到Digg,并且前仆后继,完全不惧怕Digg的“镇压”,这就是著名的Digg“用户暴乱”事件。最终,Digg选择了妥协,不再删除同HD DVD密钥破解相关的文章及评论,并承诺愿意维护用户的权益。下面的访谈内容同这一事件有关:

  问:“用户暴乱”是否改变了你对于网络民主潜在风险的看法?

  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用于保障用户自律的工具都能有效地阻止类似情况发生,Digg过去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不过,我们将仔细审视这次的“用户暴乱”事件,希望未来能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如何才能让持不同意见者也拥有话语权?我们应当关注所有的用户。我并不认为这一事件会改变我的态度,但我相信,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类似的情况。(摩尔)

Digg创始人专访:这个IT社区怎么火起来的编辑本段回目录

过去半年著名IT社区Digg.COM迅速成长,并很快成为与老牌IT社区Slashdot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Slashdot积聚了一大批IT行业各色的专家,内容由专职编辑挑选才能上网站的首页;Digg则不同,文章能否上首页完全由用户社区决定,依据是有多少数量的Digg用户阅读、评论、推荐该文章。

根植于所谓群众智慧,Digg.COM设计了一套看以来并不复杂、用户导向的内容管理机制。不过,自发的群众性行为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尤其是垃圾信息,在这方面,Digg远远不如Slashdot控制得好。不过,Digg的潜力仍是不可估量的。

最近,Digg的创始人Kevin Rose接受了专访。

Richard:Digg是何时、如何开始创业的?

Kevin:2004年10月开始设计、开发这个网站,此前就有关的主意来回琢磨了好几个月,到2004年10月才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正式发布的时间是2004年的11月5日。

Richard:Digg的冲击力和用户群迅速增长持续了多长时间,现在它非常受欢迎了,不过,它如何才能继续保持最初的创意点?

Kevin:我们从来没想到它会如此受到欢迎,我开始只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让用户释放能量的项目,一般来说技术类新闻网站都是编辑挑选文章,而挑选什么的默认标准是读者也许喜欢看,是不是真的喜欢看,那就不知道了,Digg是第一次让科技新闻的读者决定那些新闻是每天重要的,而不是编辑。

最初的几个月,用户也许糊涂,不知道这个网站大地是怎么运行的,怎么使用,大约2005年3月,网站开始真正实现起飞,因为用户上来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的用户和内容(diggs),不过,那个时候,用户还不怎么会用使用标签,也不大明白能获得什么便利,实际上每个用户的每个行为都以RSS的形式存储起来,并可以更好得与其他人分享,等于是说每个用户、每篇文章的价值是几何跌加的,由此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舆论。

实际上,2005年3月,网站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还是一次事件的引发出来的,那就是Paris Hilton在手机上自拍的裸照泄露出来(techweb备注:Paris Hilton是Hilton酒店集团的美女继承人,去年其在手机自拍的激情照片被泄露出来,掀起了轩然大波),用户首先在Digg上帖出来,然后是用户没日没夜地进行评论、跟帖,Digg由此排上了yahoo和google的搜索排行,这带来的大批量的新用户。Digg开始显示群众智慧的力量,用户开始自发将相关内容发布在Digg社区上,有个群聚效应。

Kevin:实际上,Digg后台有一套名为karma的系统,只要是堵塞垃圾以及欺诈信息。这是个自动的系统以甄别用户行为,判断用户是否违反我们的服务条款,用来提醒管理员采取恰当的措施。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发布新一代的网友评论系统,以便用户之间进行互相监督,作为社区,这是发动用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让用户自己去承担自我发布、自我管理,每个用户都是管理员。例如,用户可以埋掉某个报道,如果有足够多的用户支持这么做的话,不过,该报道不会从网站上删除。

Richard:看起来这不是单纯的诚信系统,而更象内容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对文章本身发表好坏与否的投票,但是不是对其他用户发起评论投票,是这样吗,这好吗?

Kevin:看起来这样还不错,评价其他的单个用户的确不是个容易的事情。Digg现在有16万注册用户,大多数互相都不认识,怎么能直接给予一个恰当的用户评价呢,是不是?Digg所做“朋友”系统,目的是以一种尽可能快速的方式发掘更新的新闻报道,这样你可以与同一个群体里其他可信的用户阅读彼此的文章,就象一个查看列表,用户自己收集、保存并发表评论,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特定文件佳,而网站通过提供feed把大家窜联起来。

Richard:下面问一个关于“集体思维”的问题,最近有一些讨论:Digg的用户是发表自己的观点、故事还是说只不过在社区里头人云亦云,你怎么看?而且还经常有一些错误的报道。

Kevin:Digg里头的内容更新相当得快,同样报纸等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报道了错误的事情但是已经来不及更改了。不同的是,Digg的用户在正反方都有相同的权利,而报纸通常将用户反馈淹没了。

关于Diggg出现不少虚假的报道,的确如此,我们正计划加强我们的对报道真伪的甄别能力,这样其他用户可以看到一些故事、文章被标记为“不准确”,Digg文章更新量极大,速度很快,用户可以不断修正最初的消息报道,同时可以通过评论系统也能了解其他人的发言,知道哪些文章是否是真实的。

Richard:Digg最近与垃圾信息作了不少斗争,我想知道Digg采取了哪些技术措施来控制垃圾信息,是不是Digg整个系统要作更达大的改进?

Kevin:与垃圾信息斗争作最大的努力,是为了让我们这个社区更可控,现在Digg每天大约有1200条信息,用户流量也比较大了,我们不得不让用户不断尝试或者戏弄我们的系统,产生虚假的用户和帖子,这很正常,但是,由于用户群已经足够大,用户可以自己发布东西,当然也可以屏蔽掉虚假的东西。我们实际是通过Digg Spy的工具来实现的,可以实时看到用户在帖什么、评论什么或者在埋葬什么帖子。

Web2.0网站列表:Digg类网站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信经常关注网络的人基本上都知道DiggDigg现在不仅是一个人气和新闻聚集的地方,也在成为新闻发布与传递的一个很主要的平台。所谓Digg类网站,就是通过用户发布或者提交一些相关信息,用户可以对所有相关内容进行投票或评论,而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Digg机制,会在首页显示。即用户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息的筛选者。这样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找到受欢迎的或者有用的信息。Digg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很好的吸引读者来参与到网站内容中来(可以参看:Digg.com:投票的动力因素分析),并且这种模式下可以很好的进行用户间的交流。
在Digg网站成功模式的激励下,再加上DiggClonePligg等开源Digg程序的成熟,目前涌现出了大量的Digg类网站。在这里和大分享一下天涯海阁以前介绍过的以及我了解的一些Digg类网站。

1.Digg: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基本上每天都会去看一下,目前Alex排名78,应该是做的最成功的Digg网站,应该也可以算是Digg网站的鼻祖吧。

2.Netscape.com:和Digg差不多,不同之处是网站编辑可以对内容进行干预。

3.Betamaker:一个beta软件Digg类网站,Betamaker为你每天提供最新的软件供你下载,并且你可以和他人分享你喜欢的软件。Betamaker中文版详细介绍

4.Listible:是一个列表形式来呈现内容的Digg网站。基于Web 2.0的特点如大众分类法的标签、共享元素如网络投票和留言评论和listible的列表分类法,信息来源可排列 成一类以便于摘要。详细介绍

5.Dzone.com: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一个Digg类网站,上面有很多关于软件开发相关内容。

6.Quotiki:是一个格言Digg网站,你可以在这提交你喜欢的格言,支持你自己喜欢的格言,可以收藏你自己喜欢的格言。详细介绍

7.Bizzbites:是一个商务新闻Digg网站。提供的功能和其他Digg类网站类似,不同之处是只专著于商务新闻相关内容。详细介绍

8.Livevideo是一个视频类Digg网站。Livevideo除了和其他视频分享网站一样上传和分享视频以外,Livevideo加入了Digg模式,你可以Digg你喜欢的Video,这样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受欢迎的Video,更有利于分享。详细介绍

9.Tutorialicio.us:是一个为爱好编程,网站设计,Photoshop等的人们分享优秀教程资源的Digg类网站。详细介绍

10.Lipstick.com:一个关于娱乐八卦新闻的Digg网站。

11.Hypediss:一个新闻讯息的公众评论Digg类网站。

12.Shoutback:是一个分享和推荐商品的Digg网站。Shoutback本身提供的服务类似于一个B2C或者C2C的平台 。任何用户都可以发布自己喜欢的商品,或者自己拥有的商品。而这种Digg机制的加入,更加有利于用户发现和分享物廉价美的商品。详细介绍

13.Diglog:国内的一个关于互联网,新鲜有趣东西的Digg网站,UI做的不错,是我自己的比较喜欢的一个Digg网站。和大家分享My Diglog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Digg类网站,在这仅列出我了解的一些,这里列出的Digg网站大多是国外的,国内其他Digg类网站可以参看窝窝网中国到底有多少Digg网站

其实Digg模式作为一种很好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很多新兴的Web2.0网站中去,并且很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我经常使用的抓虾:就是一种RSS阅读+Digg的模式。其实很多传统网站和Digg模式结合都可以产生出很多新的web2.0网站,希望Digg模式在国内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zh.wikipedia.org/wiki/Digg
http://computer.bowenwang.com.cn/digg.htm
http://www.techweb.com.cn/people/2006-02-05/39056.html 
http://www.web20share.com/2006/12/web20digg.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Digg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