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58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05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Enigma
Enigma
IT领域25大鲜为人知秘密
IT领域25大鲜为人知秘密
PowerPC
PowerPC
晶振
晶振
计算机多媒体发展史
计算机多媒体发展史
施乐公司
施乐公司
家酿俱乐部
家酿俱乐部
《竞技完美》
《竞技完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PowerPC是一种RISC架构的CPU,其基本的设计源自IBMPOWERPerformance Optimized With Enhanced RISC 的缩

(图)PowerPCPowerPC

写)架构。POWER是1991年,AppleIBMMotorola组成的AIM联盟所发展出的微处理器架构。PowerPC是整个AIM平台的一部分,并且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分。PowerPC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在1990年随RISC System/6000一起被介绍的IBM POWER架构。该设计是从早期的RISC架构(比如IBM 801)与MIPS架构的处理器得到灵感的。
 

目录

[显示全部]

详细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PowerPC 处理器有广泛的实现范围,包括从诸如 Power4 那样的高端服务器CPU 到嵌入式 CPU 市场(任天堂 Gamecube 使用了 PowerPC)。PowerPC 处理器有非常强的嵌入式表现,因为它具有优异的性能、较低的能量损耗以及较低的散热量。除了象串行和以太网控制器那样的集成 I/O,该嵌入式处理器台式机CPU 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别。例如,4xx 系列 PowerPC 处理器缺乏浮点运算,并且还使用一个受软件控制的 TLB 进行内存管理,而不是象台式机芯片中那样采用反转页表。
PowerPC 处理器有 32 个(32 位或 64 位)GPR(通用寄存器)以及诸如 PC(程序计数器,也称为 IAR/指令地址寄存器或 NIP/下一指令指针)、LR(链接寄存器)、CR(条件寄存器)等各种其它寄存器。有些 PowerPC CPU 还有 32 个 64 位 FPR(浮点寄存器)。
PowerPC 体系结构是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体系结构的一个示例。因此:
所有 PowerPC(包括 64 位实现)都使用定长的 32 位指令。 
PowerPC 处理模型要从内存检索数据、在寄存器中对它进行操作,然后将它存储回内存。几乎没有指令(除了装入和存储)是直接操作内存的。  

Motorola系列微处理器编辑本段回目录

Motorola的基于PowerPC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处理器芯片有MPC505、821、850、860、8240、8245、8260、8560等近几十种产品,其中MPC860是Power QUICC系列的典型产品,MPC8260是Power QUICC II系列的典型产品,MPC8560是Power QUICC III系列的典型产品。

PowerQUICC系列 编辑本段回目录

Power QUICC系列微处理器

Power QUICC系列微处理器一般有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嵌入式PowerPC核(EMPCC), 系统接口单元(SIU)以及通信处理器(CPM)模块,这三个模块内部总线都是32位。

嵌入式PowerPC核由嵌入式PowerPC核心、指令数据缓存(Cache)及其各自的存储器管理单元(MMU)组成,从功能上Power PC核可分为两个功能模块:整数模块和加载/存储模块。整数和加载/存储操作均由具有32位内部数据通道,支持32位整数操作及算术操作的硬件直接执行。PowerPC核中的整数模块使用32 X 32 bit定点通用寄存器,每时钟周期可以执行一条整数处理指令。整数模块中的单元仅在数据队列中的有效数据被传输时才被占用,这样使得PowerPC核一直处于低功耗工作模式。

系统接口单元SIU的功能是提供内部总线外部总线的接口,该接口单元具有32位微处理器的几乎所有的通用接口特性,尽管Power PC核内部总线为32位,但通过SIU可以将外部总线宽度动态地配置成8、16或32位,以兼容数据总线宽度为8、 16或32位的外设或存储器

SIU单元中的存储器控制器支持最多与高达8组存储器的无缝连接,每组的容量从32K字节到256M字节可变,数据总线宽度可由4个独立的使能信号控制为8bits, 16bits或32bits。支持的存储器类型包括SRAMSSRAMEPOMFlash ROMDRAM, SDRAM等。存储器控制器为每一组存储器分别提供了可选的0到15个的等待状态以适应不同速度的存储器。SIU也支持其它需要双时钟访问的外部SRAM 和用突发方式访问的外部设备。SIU单元还提供其它几种功能:总线监视、假中断监视、软件看门狗、定时中断、复位控制、不占用内部开销的片内总线仲裁、JTAG1149.1测试口等。

Power QUICC中除集成了PowerPC核,还集成了一个32位的RISC内核。Power PC核主要执行高层代码,而RISC则处理实际通信的低层通信功能,两个处理器内核通过高达8K字节的内部双口RAM相互配合,共同完成MPC854强大的通行控制和处理功能。CPM以RISC控制器为核心构成,除包括一个RISC控制器外,还包括七个串行DMA(SDMA)通道、两个串行通信控制器(SCC)、一个通用串行总线通道(USB)、两个串行管理控制器(SMC)、一个I2C接口和一个串行外围电路(SPI),可以通过灵活的编程方式实现对Ethemet、USB、T1/E1,ATM等的支持以及对UART, HDLC等多种通信协议的支持。

Power QUICC II系列微处理器

Power QUICCII 完全可以看作是Power QUICC的第二代,在灵活性、扩展能力、集成度等方面提供了更高的性能。Power QUICC II同样由嵌入式的PowerPC核和通信处理模块CPM两部分集成而来。这种双处理器器的结构由于CPM承接了嵌入式Power PC核的外围接口任务,所以较传统结构更加省电。CPM交替支持三个快速串行通信控制器(FCC),二个多通道控制器(MCC),四个串行通信控制器(SCC),二个串行管理控制器(SMC),一个串行外围接口电路(SPI)和一个12C接口。嵌入式的Power PC核和通信处理模块(CPM)的融和,以及Power QUICCII的其他功能、性能缩短了技术人员在网络和通信产品方面的开发周期。

Power QUICCIII系列微处理器

同Power QUICCII相比,Power QUICCIII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强大、具有更好的性能提升机制。Power QUICCIII中的CPM较Power QUICCII产品200MHz的CPM的运行速度提升了66%,达到333MHz,同时保持了与早期产品的向后兼容性。这使得客户能够最大范围的延续其现有的软件投入、简化未来的系统升级、又极大的节省开发周期。Power QUICCIII通过微代码具有的可扩展性和增加客户定制功能的特性,能够使客户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产品。这种从Power QUICC II开始就有的微代码复用功能,已经成为简化和降低升级成本的主要设计考虑。

PowerPC联盟三巨头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1年七月由苹果电脑、IBM、摩托罗拉三家公司,联合发表共组PowerPC联盟的声明。声明中强调联盟的目标是:

1 IBM与苹果电脑将致力发展,一套完全以物件导向技术的开放系统软件标准。

2 IBM与苹果电脑计划要合作,进一步整合麦金塔,使其成为主/从结构之环境。

3 苹果电脑将调整未来IBM RS/6000 POWER结构,称为PowerPC之单芯片,以用于未来苹果电脑的麦金塔个人电脑系统。

4 IBM及苹果电脑计划合作,创造一个广大工业发展的独立标准软件环境的证照。

5 通过摩托罗拉将协助联盟,建立软硬件结合的标准。

这个意欲打破由微特尔所垄断个人电脑市场的决定,立刻在华尔街股市引起相当的震荡。因为联盟的三大发起公司,英文名称是APPLE、IBM、MOTOROLA,因此也有人称做AMI PowerPC联盟。

就个人电脑的市场占有率来看,WINTEL已占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软硬双雄掌握电脑软硬件的核心,真是不可一世。PowerPC联盟要想进行仰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们从硬件结构、系统整合、操作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希望能以RISC的CPU、支援多种操作系统等崭新技术,重建新的电脑规范。

联盟的信心来自于,是软件推动着电脑工业前进,而决定软件未来的发展,就是物件导向技术。而该电脑工业得以发展无忧的关键因素,则是开放标准。而这两大武器,联盟都已齐备。

苹果电脑可说是微电脑的先行者。她以八位的微电脑起家,掳获了全球玩家的心。尤其是苹果二号在全球热卖,让苹果电脑成为微电脑的代名词。而这股微电脑的热潮,撼动了IBM。原本认为微电脑只不过是玩具的IBM高层,大吃一惊。于是下令所属研发微电脑技术,极其仓促地推出所谓个人电脑的结构,欲与苹果电脑争雄。

后来,苹果电脑输掉此役,王气于一夕之间黯然而收。因此苹果人长久以来,一直认定IBM是他们可恨的敌人。

然而苹果电脑在操作介面的优异表现,总令苹果迷惊艳不已。而与MOTOROLA长久以来的合作默契,也让苹果电脑在麦金塔系列的CPU,决定采用摩托洛勒所设计的68x系列,继续与微软对抗到底。

后来,苹果独力研发RISC芯片及相关的操作系统。由于费用庞大,难以支撑。而MOTOROLA的芯片仍然是CISC。也因此,才有了与IBM合作的契机。

IBM则是挟其威名,用十六位电脑击退了苹果小子,而成为个人电脑的系统规格制定者。当初IBM采行开放结构的政策,确实壮大了个人电脑的声势,并迅速拓展市场,最终引来各方菁英加入竞逐。但由IBM领衔制定的规格,并没有为IBM带来多少财富,甚至于连权杖都未能取得。譬如,个人电脑的硬件基本元件CPU,是英特尔的产品。操作系统则由微软把持至今。而组装后的个人电脑其全球市占率首位,早期是康百克,后来则是戴尔。

IBM向以强大的研发实力,称雄业界。他拥有坚强的硬件设计实力,如诸多专利、中大型主机,及RS-6000系列的CPU。就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而言,IBM则有OS/2。可是个人电脑的皇冠竟然落在别人头上,最后IBM连为人作嫁的系统组装都输给了后起之秀。这对蓝色巨人而言,正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摩托洛勒早期以八位的6502 CPU与苹果电脑合作愉快。在芯片设计也颇为自诩其功力,不料却败在英特尔手下,只得暂时放下个人电脑市场,转战无线通讯、数位讯号处理等领域。

做为苹果电脑唯一的CPU供应商,摩托洛勒不但要设法保住这仅有的市场,还必须求新、求变,设法做到更快、更好、更便宜。进入九十年代,麦金塔系列推出新一代的操作系统,其功能更强大,操作介面更亲和。同时也需要硬件提供更强而有力的支援。

IBM与英特尔,摩托洛勒拟扳倒后者的心甚于其他。经过仔细的评估,摩托洛勒认为跟IBM有合作空间,与英特尔则是死敌。

虽然三者过往有许多恩怨,然而,摩托洛勒之于英特尔,苹果电脑之于微软,IBM之于英特尔、微软,他们与WINTEL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实可载录成一册恩仇录。事实上,三者结盟是互蒙其利,又极具新闻的耸动性。最后三家公司,终于做出史无前例的决定:合组联盟。齐力制定工业标准,推动新一代个人电脑的软硬件结构。

结盟后,三家厂商确实是互蒙其利的。苹果电脑获得两大世界级的厂商,提供CPU技术不断更新的保证。因为摩托洛勒的68000芯片已后继乏力,88000芯片也宣告停止,要确保后续新款机型的发展,不是寻求新的奥援,就是加入英特尔阵营。虽然,苹果对此也表示兴趣,曾将麦金塔操作系统改成英特尔的处理器的版本。

而摩托洛勒加入联盟后,不但可以挥别芯片开发失败的阴影,获得传媒正面的青睐。还能在芯片制造分一杯羹,进一步获得IBM制程上的技术转移及芯片开发的强力支援。更重要的是,摩托洛勒能从协助开发芯片的过程,汲取必要的经验,为自己下一颗芯片铺路。

IBM则是通过这两大伙伴,重新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在这个市场里,IBM则享有绝对的发言权。虽然已经拥有OS/2,不过IBM对苹果电脑的物件导向操作系统还是很感兴趣。若这个市场能够成功,相关工作如芯片制造、硬件生产、系统整合与组装,也不是IBM一家公司就能吃得下来。因此,IBM也需要摩托洛勒在产能上的奥援。

虽然PowerPC芯片的核心来自IBM的RS-6000,但为了借重摩托洛勒在无线传输的芯片设计能力,PowerPC芯片的汇排流采用了摩托洛勒的设计。这么一来,不但能够拉拢摩托洛勒,也可确保苹果电脑在旧款麦金塔努力的成果。

1992年三月,三家公司进驻PowerPC所在基地,位于德州奥斯汀的山丘上,成立了索摩赛特(Somerset)设计中心。因为奥斯汀向来是IBM及摩托洛勒研发处理器的重镇,因此PowerPC芯片也选在这里。这个名字来自圆桌武士寻找圣杯的传奇故事。阿瑟王就是在索摩赛特(英国西南部的一郡)召集圆桌武士,共商寻找圣杯的大计。而这个字也有翻筋斗的意思,颇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翻转之意。

由于,该芯片来自IBM的大型电脑技术,基础工作已经完成。这个计划的工作人员,只要将处理器技术调整成个人电脑可用,提供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及原型机就可以了。

联盟运作编辑本段回目录

联盟三巨头,个个有来头,因此联盟采行的是松散制联盟。也就是说,联盟的目标一致,但彼此并没有隶属关系,运作时也难以强制成员遵行。不过联盟负责制定规格、进行授权与认证等相关工作。

分工方面,摩托洛勒主司芯片设计、制造。苹果电脑则是负责操作系统,还有组装及销售。IBM不愧是信息界的全能选手,他从上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到中游的系统整合、测试、操作系统,及下游的组装、销售,不但能全面参与,向来亦是个中好手。

当PowerPC联盟宣布成立时,台湾也立即由工研院电通所主导,成立了『台湾新个人电脑联盟(TNPC,Taiwan New PC Consortium)』。初期的成员包括大同、神达、大众、力捷、旭青、联电等厂商。

IBM与摩托洛勒向与台湾业界交好,为了宣示全力支援,两家公司联手在台湾成立『PowerPC技术中心』,以示支持的决心。IBM与摩托洛勒认为,若有台湾电脑厂商支持PowerPC,便很有机会拓展市场,并尽快压低制造成本。而要使厂商支持,垂手可得的技术资料、即时的技术支援,是消弥障碍的第一步。

不过,由于早期苹果二号在台湾遭到盗拷的不愉快经验,加上麦金塔在台湾的市场并不大,苹果电脑迟迟未选派人员进驻于此中心。使得TNPC的运作,只能以台湾较为熟悉的微软系统为主。

后来,WINTEL更施出『汉贼不两立』的策略。TNPC运作不畅,原始厂商纷纷退出,只有力捷一家投入制造麦金塔相容机种。

联盟力推的结构是『共用平台』。这个观念是希望做到,在同一个硬件结构上,可以同时执行多种操作系统。这与微软的目的不同,微软的新技术核心(就是NT命名的由来),则是希望同一个操作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硬件上执行。

PowerPC联盟承诺要做到:

1 CPU采用新一代RISC CPU,扬弃CISC的过时结构。

2 共用平台、开放环境。

3 操作系统采微核心为结构。

4 软件开发采物件导向。

5 应用软件以文件为导向。

6 以人为本的科技(HCT,Human Centric Technology)。它拟结合现有辨识技术、通讯、家电等。如语音、手写、视觉等辨识方式,通讯如电视、广播,甚至是具备智能的信息技术为人服务。

以上这些技术是较新的技术,多半曾在其他平台出现。但很少有那家的硬件平台,做出如此多的商业承诺。PowerPC联盟在三巨头的带领下,并在诸多协力厂商的支援,提出了这个全新的个人电脑结构。

IBM希望能够有一个开放的硬件环境,这个环境就是以PowerPC芯片为标准。硬件周边设备、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只要与这个标准相容,就可以在不同厂商组装出来的PowerPC机器上使用。

这个由IBM所公布的标准,包括了处理器、汇排流、存贮器、输入输出等。操作系统设计者,只要按照这个硬件规格来设计,操作系统就成顺利在符合规格的机器上执行。

而各家厂商只需要花钱购买硬件规格,毋需支付权利金给IBM或联盟就能生产。这就是第一代的硬件平台,称做PowerPC参考平台(PREP,Power PC Reference Platform)。而与之相容的操作系统有AIX、Windows NT。

不过由于缺乏苹果电脑的支援,Mac OS并没有被转移到PReP,后来连IBM一再宣称的OS/2也没能顺利移植过来。在缺乏两大主要操作系统的支援下,PReP只好宣告失败。

第二代的平台则称为共用硬件参考平台(CHRP,Common Hardware Reference Platform)。CHRP尽量使用业界的标准元件及开放式的设计,吸引了不少有兴趣的厂商投入。而苹果电脑也宣称将全力支援这个平台。然而整个的开发时程延宕许久,迄今仍在开发中。

在软件开发进度严重延宕的情形下,三大巨头只好不断宣示对CHRP的支持,以杜绝外界纷扰的流言。因为许多厂商担心这个平台会重蹈PReP的覆辙,这样一来会令他们的心血全部作废。CHRP初期以MacOS及WINNT为两大转移目标,希望能够一举攻下由两大操作系统主宰的市场。

PowerPC发展史 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0
IBM 发布了第一台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架构的原型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基于IBM 科学家 John Cocke的发明,RISC的理念大大简化了计算机操作指令,加快系统运行速度,使得计算机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如今,RISC架构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工作站和UNIX服务器系统中,并被看作是未来主流的计算架构。

1990

IBM 推出基于RISC系统、运行AIX V3的新产品线RS/6000(现在称为IBM eServer p系列)。该系统架构后来被称为POWER(POWER1),意为增强RISC性能优化(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架构。

1991

IBM和苹果、摩托罗拉公司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推出支持苹果 Macintosh个人电脑与IBM网络相连的全新产品;推出面向PC机和低成本工作站的RISC架构PowerPC处理器;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保证IBM AIX和苹果Macintosh软件程序在两家公司设计的RISC系统中都能运行。此外,开放的系统环境包括其他一些技术协议。

1993

IBM 推出可升级的POWER并行系统,这是第一款采用RS/6000技术,基于微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在该系统中,IBM 首次应用多处理器技术,可将复杂密集的任务进行分解,大大加快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开创了业界先河。

IBM和摩托罗拉公司推出PowerPC 601处理器,该处理器是与苹果共同开发的。PowerPC上集成280多万个晶体管,主频为50 MHz。

IBM 发布了66 MHz 的POWER2 处理器,首先应用于RS/6000系统。

1994

IBM 推出可升级的POWER并行系统 2 (Scalable POWERparallel,SP2)。美国康乃尔理论研究中心配备了SP2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高达1360亿次/秒。欧洲粒子物理学实验室(CERN)采用一款64节点、运行AIX系统的IBM SP2,速度位于欧洲前列。

IBM 成功研发出新一代PowerPC 604处理器,其强大的处理性能在批量生产的处理器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IBM 技术人员还推出了业内最快的“无损”数据压缩芯片,每秒钟能处理40 MB数据。7月,IBM 交付第一百万个PowerPC 601 处理器。

IBM发布首个基于Power 架构的嵌入式控制器PowerPC 403GA。

1995

PowerPC64位RISC处理器开始应用于IBM AS/400 操作系统中。

8月,苹果公司推出首款基于Power架构的笔记本电脑 PowerBook 500,它采用IBM的 PowerPC 603e 处理器。

1996

IBM 推出全新的32位POWER2超级芯片(P2SC),主频达135 MHz ,首先应用于RS/6000系统。基于POWER2 架构的P2SC采用了高密度CMOS技术,单个芯片上集成1500万个晶体管。

1997

IBM“深蓝”超级计算机在经过多局较量后,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Garry Kasparov。“深蓝”是一款32节点的IBM RS/6000 SP计算机,处理器采用32位P2SC,运行AIX操作系统。在比赛期间,“深蓝”的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2600万步。目前,这台超级计算机被安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国家博物馆内。

IBM 为美国国家宇航局提供一款32位的PowerPC微处理器,其运算速度可达每秒3500万次,主要用于火星探测计划。经过洛克希德马丁实验室改造后,最终形成可抗辐射的RAD 6000芯片,植入火星登陆车Sojourner Rover内部的计算机系统中。

1998

由IBM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共同研发的“蓝色太平洋”超级计算机问世。这台计算机采用PowerPC 604处理器,主频高达332 MHz,系统包含176个节点,最高运算速度为每秒3.9万亿次(比一般台式电脑快1.5万倍),存储容量超过 2.6 TB (是普通PC机的8万倍)。“蓝色太平洋”一秒钟内的计算量相当于一个人使用计算器连续计算6万3千年的总和。

IBM 推出世界上第一组基于铜的微处理器 PowerPC 740/750,工作频率为 400 MHz。由于使用了铜芯片技术,处理性能提高了近1/3。

全新64位POWER3 处理器将POWER2 架构(P2SC) 与PowerPC 架构相结合,并对技术应用进行了优化。POWER3 的最高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00万次,比“深蓝”所采用的POWER2 超级芯片快出一倍多。

IBM 公布了首个基于Power的嵌入式系统芯片(SoC)内核。不久之后,PowerPC 405 内核也将同其他IP相结合,形成嵌入式SoC微处理器和基于Power的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解决方案。

1999

IBM 研究院投资1亿美金开发一种新型的Power架构超级计算机。这种名为“蓝色基因”的计算机峰值速度超过1 Peta FLOP,比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高出500倍。它将被用来模拟复杂蛋白质的折叠。

自正式推出铜芯片一年后,IBM 交付了第一百万个铜技术PowerPC 芯片。

6月,IBM 发布了第一个基于405内核的系统芯片PowerPC 405GP。下半年,IBM 即推出了再下一代嵌入式PowerPC内核。

IBM与任天堂公司共同宣布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技术协议,IBM将为任天堂的下一代家庭游戏机GAMECUBE提供增强版PowerPC 芯片。新产品性能将超出任何其他家庭游戏系统,为玩家呈现更佳的图像效果和更逼真的动作画面。

2000

IBM 宣布将高速PowerPC 处理器与电视机顶盒(STB)组件一起整合到一个“单芯片系统”上,从而在系统性能、价格和设计等方面为机顶盒厂商带来竞争优势。该单芯片系统拥有众多的先进应用,并能帮助三星等公司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IBM 将RS/6000更名为IBM eServer p系列。

2001

IBM 新一代超机计算机“ASCI White”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投入使用,运算速度高达每秒12.3万亿次,主要用于模拟核爆炸试验。作为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 (NNSA)提高战略运算能力计划(ASCI)的组成部分,该系统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在不到1分钟时间内处理地球上每个人发出的一次互联网操作请求。

在经过5年潜心研发后,IBM推出世界上最强大的UNIX服务器—eServer p690(“Regatta”)。新系统基于先进的POWER4处理器,集成了多项主机技术。由多台p690服务器连接而成的超级计算机拥有1000多个 POWER4处理器,能够完成最为复杂的运算任务。

索尼、东芝和IBM宣布合作,共同开发一种用于宽带设备的高级芯片架构,这款代号为“CELL”的芯片将采用业界最先进的芯片研发和制造技术。应用该产品的设备性能将超过IBM“深蓝”超级计算机,并能以更低的功耗实现超高速宽带上网。

2002

IBM 推出64位PowerPC 970处理器, 这款高性能产品可应用于普通台式机、入门级服务器等多种环境中。64位的PowerPC 970芯片基于POWER4服务器架构,采用独特的单指令多数据流(SIMD)单元,拥有超强处理性能。此外,它还采用了“Elastic I/O”内部总线结构,这是业界最快的处理器总线之一。

IBM 推出速度更快的POWER4+ 。截至2003年,POWER4+ 已经应用于全部pSeries产品线。

IBM 推出32路eServer iSeries 890服务器,其处理性能为 i840的两倍,采用1.3 GHz POWER4 处理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1亿7400万个晶体管。

IBM 推出嵌入式PowerPC 440GP 和PowerPC 440GX 处理器,主要运行嵌入式网络和存储应用。PowerPC 440GX拥有TCP/IP负载加速功能,在全部的5项EEMBC基准测试中得分均高于任何其它的“单芯片系统”处理器。

2003

IBM 宣布一个有关32位嵌入式PowerPC 内核的公开授权计划。

IBM和苹果公司联手推出世界上第一款64位台式机处理器—PowerPC G5,工作频率达2.0 GHz。苹果公司称新的Power Mac G5电脑是“世界上最快的个人电脑”。

IBM 宣布推出划时代的“Blue Gene/L”原型机。这款超级计算机尺寸仅相当于30英寸彩电大小,它的问世将为科学界和IT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最终版“Blue Gene/L”超级计算机将于2005年诞生,占地面积相当于半个网球场,总共包含65536个节点(PowerPC)和64个机架,预计其峰值速度将达到360 Tera Flops。

IBM 宣布eServer pSeries 630将采用POWER4+ 处理器。等到eServer pSeriesp615发布后,POWER4+ 已经应用于全部pSeries产品线。

IBM 推出首款采用64位PowerPC技术的刀片服务器BladeCenter JS20,扩大了客户的选择范围,提高投资回报率,实现快速经济的计算性能扩展。

IBM 推出全新的PowerPC 750GX。与 PowerPC 750相比,新产品的二级缓存扩大了一倍,由原先的512KB变为1MB。

2004

IBM宣布开发出一种制造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的新方法,首次把绝缘硅(SOI)、应变硅和铜制程三种技术工艺结合在一起。64位PowerPC 970FX成为首款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处理器产品,并在业内评选中荣获大奖。

IBM 交付第4000台eServer p690服务器,该产品基于POWER 架构,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UNIX服务器。

IBM发布“Power Everywhere”战略,围绕POWER架构开展一系列合作计划,并建立POWER技术创新社区。从全球最强大的企业系统、超级计算机到普通游戏机、嵌入式设备,POWER架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

索尼公司宣布取得IBM Power处理器架构授权。索尼表示,POWER产品丰富的功能和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将使其成为客户设备的首选。

IBM 推出业界首款基于Power 架构的刀片服务器—eServer BladeCenter JS20。

IBM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Power架构中心,为客户设计POWER系统提供支持。

IBM 推出一项创新的软件技术,帮助客户开发先进的Power 架构处理器,并对设计流程进行整合,以实现更快速、更经济的研发目标。

IBM 正式发布新的eServer i5服务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POWER5处理器的服务器产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POWER5是IBM有史以来最强大的64位处理器。

IBM推出基于POWER 5处理器的OpenPower 720服务器,相对于HP和Sun的入门级 UNIX和Linux 系统而言,这款Linux专用服务器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

IBM在其developerWorks 网站上(www.ibm.com/developerWorks) 开辟了Power架构技术专区,为众多基于POWER平台的芯片设计人员、验证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及软件研发人员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源。

IBM 推出基于POWER 架构的TotalStorage DS6000 和 DS8000 存储系统。

IBM 推出三款全新的POWER5服务器,树立起高端计算领域的新标准。其中,IBM eServer p5 595、eServer i5 595拥有强大的处理性能和虚拟能力,而32路的IBM eServer p5 590和eServer pSeries p690相比,速度高出45%,价格则降低45%。

在网络设备市场上,Power架构服务器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自2004年4月以来,已有超过1400名研发人员加入了Power 架构团队。

IBM“Blue Gene/L”超越日本NEC公司的地球模拟器,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Linpack基准测试中,IBM“Blue Gene/L”系统的性能达到360Tera Flops,刷新了地球模拟器在2002年创造的35.86Tflop的世界记录。

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超级计算机中,共有5台采用了Power 架构,比第二位高出一倍。

IBM 预发布新的高密度POWER5服务器系统—IBM eServer p5 575。该产品可以通过简单的集群方式组成高性能超级计算机,为未来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IBM宣布,基于POWER5处理器、运行DB2通用数据库的IBM eServer服务器在TPC-C基准测试中突破了每分钟300万次的处理极限,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05

10月,IBM发布System p5产品线,采用基于POWER5处理器的增强版——POWER5+处理器,并提供一系列更优化功能。产品一经推出,就打破15项计算领域的世界纪录。

新的POWER5+处理器被称为“片上服务器”(server on a chip),它包括2个处理器,一个高带宽系统交换器,一个更大高速缓存和I/O界面。最新的POWER5+有1.5和1.9GHz两个主频选择,最大72MB板上高速缓存,支持逻辑分区技术,可使System p5为用户提供更强大性能,而占用面积更小。

发布QCM技术,即四处理器内核模块。

2006

2月,发布破多项记录的System p5中端产品,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产品不同定位的需求。System p5产品所取得的世界记录已经达到70余项,其动力主要来自以全新2.2GHz POWER5+处理器为代表的POWER处理器,和显著提高计算密度的QCM(4内核处理器模块)处理器封装技术,后者可使产品在紧凑空间中成倍增加了计算能力。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 瑞泰凯博 http://www.rtd.cn/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PowerPC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