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0399 次
  • 编辑次数: 4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5-01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全球变暖的争论
全球变暖的争论
变暖派PK反变暖派
变暖派PK反变暖派
碳补偿
碳补偿
电脑排碳说
电脑排碳说
碳排放帝国
碳排放帝国
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十个地区
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十个地区
全球变暖最糟情况
全球变暖最糟情况
《濒临绝境》
《濒临绝境》
全球暖化效应
全球暖化效应
全球变暖的效应
全球变暖的效应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十个地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组图: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十个地区编辑本段回目录

  全球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和环境,更是让很多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以下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十个地区:

    1、达尔富尔(Darfur),苏丹

(图)达尔富尔(Darfur)达尔富尔(Darfur)

    在这个地区陷入干旱之前,达尔富尔的牧民和农民一直相处和睦。在肥沃的农田间,牧民在岩石山上放牧自己的骆驼,并用收割后剩余的庄稼枝叶来饲养家畜。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达尔富尔持续干旱,这片土地已经没有能力同时供养牧民和农民了。于是,缺少牧草的牲畜开始蚕食农民的庄稼,而农民们开始在自己的田地边缘建起栅栏——农民和游牧群落之间的暴力冲突也随之爆发。

    2003年,达尔富尔地区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但这次冲突更多地被视为对苏丹政府的不满,而忽视了气候变化的因素。尽管这次武装叛乱最初寻求建立一种泛种族的联盟,但反对和支持政府双方的分歧,使这个所谓的联盟迅速分裂为不同的种族阵线。放牧骆驼的阿拉伯人非常嫉妒农民拥有的土地,因此成为了支持喀土穆的中坚力量。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干旱?气象学家对这场旱灾进行了研究,发现热带和南太平洋地区气温升高,而北大西洋的气温则有所下降,破坏了原有的非洲气候风——是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了达尔富尔地区的干旱。

    达尔富尔地区的危机也波及了乍得和中非共和国。由于干旱,苏丹的游牧部落纷纷离开达尔富尔,并深入到刚果的热带雨林。其他地区的人也担心自己的土地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2007年,当联合国安理会开始气候变化影响的辩论时,一位加纳代表站了起来,坚称安理会应重申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采取“及时、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在他的祖国,气候变化使撒哈拉沙漠不断蚕食草原和耕地,牧民们的牲畜不得不去农民的土地中争夺食物,而愤怒的农民则大量购买杀伤力强大的步枪——来射杀这些牲畜,保卫自己的粮食。

    2、墨西哥湾沿岸(The Gulf Coast)

(图)墨西哥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

    气象学家也许还在为气候变化是否会导致飓风更频繁、更猛烈而争论不休,但显然保险公司没有耐心等待他们的结论了。在2004年和2005年的飓风季节,包括卡特里娜在内的多场飓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陆,使该地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最终,佛罗里达州向保险公司提出的索赔超过了560万项,总金额达810亿美元。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聘请了三位气象学家,试图对未来的自然灾害作出预判。2004年飓风季节前,该公司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在此后十年里,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将使保险公司每年付出超过300亿美元的赔偿。

    随着卡特里娜飓风的到来,保险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保险业的基石是,基于过去,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判。”气候组织北美地区主任克丽丝·沃克表示。(气候组织是一家独立的国际非赢利机构,致力于推动企业和政府部门发挥领导作用应对全球变暖)。“如果保险业不因应气候变化而做出变化,它们就有麻烦了;但如果保险公司信任这些气候变化的相关数据,并将作出改变——那么,你怎么确定保险的价格?如何建立起新型的保险模型?”

    3、意大利

(图)意大利意大利

    2007年8月,一场流行病袭击了Castiglione di Cervia——意大利一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超过100人染上疾病,出现了发烧、发疹子等症状,骨头和关节也断裂般疼痛。一个不同寻常的暖冬,使得亚洲虎蚊(Asian tiger mosquitoes)在这一年提前产卵,蚊子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当一个意大利游客从印度返回时,也带回了基孔肯雅蚊症(chikungunya)——一种和登革热(dengue fever)非常相似的疾病,亚洲虎蚊也已经成为这种疾病的完美媒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的介绍,这是欧洲第一次暴发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热带流行病。

    气候变化加速了登革热和其他以蚊子为媒介的热带疾病的传播,例如疟疾。当它们所处的水域温度升高时,蚊子幼体的成熟速度大大加快了,雌蚊子吸血也更快、更频繁了。

    感染了疟疾的蚊子只能存活几个星期。而寄生的病原体是否存货,取决于它成熟时,它的宿主是否还活着。在20℃的环境下,疟原虫的生殖周期是26天;而在25℃的环境下,这一周期变成13天。“我们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蚊子以及它们传播疾病的变化,”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环境和健康中心的副主任保罗·爱泼斯坦(Paul Epstein)说。“那就是,它们的存在范围延伸了——包括纬度范围和季节范围。” 

    4、北欧

(图)北欧北欧

    迄今为止,全球变暖给世界葡萄酒酿造业带来的影响,还是正面的。因为气温上升让这种水果的枝蔓更丰满,成熟更快。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气象学家格利高里·琼斯领导了一项研究(琼斯的儿子就是一位葡萄酒酿造商,他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分析1950年到1999年间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对葡萄酒业的影响,而衡量葡萄酒质量的标准,是索斯比的丰收等级:以100分来评估葡萄酒的质量(当得分在90分以上,该地区的葡萄丰收等级为非常好;得分在40分以下,意味着灾难)。

    琼斯进行分析研究的27个葡萄酒产区,从1950年到1999年,气温平均上升了1.3℃,而葡萄酒的产量也相应有了较大提高——成熟周期更短,意味着丰收,有更多的葡萄用于发酵。全球变暖引起的最显著的变化,还是葡萄酒的分数——除了及少数例外,分数都大幅上升了。平均来说,气温上升1℃,葡萄酒的丰收等级会上升13分。德国葡萄酒商是气候变暖的最大受益者,这些地区原本比法国气温更低,但他们的丰收指数上升了20分。

    很明显,在经过这一系列快速增长的年份之后,未来不会再这样美好。2003年席卷欧洲的热浪,使葡萄种植者创下了收获葡萄最早的纪录,也导致当年的葡萄酒和葡萄干产量极大增长。

    经过对一个地区每年的气温和葡萄丰收等级的比较,琼斯能够确定这一地区最适合葡萄种植的气温。根据琼斯的研究,全球变暖使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部分葡萄种植区气温就达到了最适合的温度——使葡萄产量和品质达到峰值。

    随着气温继续上升,全球的葡萄种植者会发现自己的水果过快成熟,葡萄酒的最佳产区将不断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迁徙。事实也确实如此:葡萄酒的产区已经扩大到荷兰、比利时,甚至丹麦。在西班牙,葡萄园搬到了比利牛斯山上。和中世纪暖期(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结束时的12世纪(英格兰葡萄园的鼎盛时期)相比,英格兰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区将大大增加。

    5、大堡礁

(图)大堡礁大堡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大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有1/3左右被海洋吸收,它与海水起化学反应,形成碳酸。迄今为止,我们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已经太多,让海水的PH值从8.2降到了8.1。

    首先感受到海水变化的是海洋动物,它们用碳酸钙构成了自己的壳和外骨骼。酸性(或弱碱性)的水会腐蚀螃蟹、软体动物和海螺的壳。珊瑚礁则受到了双重冲击:海洋中化学成分不断增加和不寻常的海水升温带来的压力。

    在1998年到2002年之间,因大面积珊瑚白化,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至少损失了10%的珊瑚。珊瑚的颜色来自于寄生其体内的共生藻,但病毒的过度繁殖,使共生藻大量死亡,导致珊瑚变白、衰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计,到2050年,大堡礁97%的珊瑚将白化、死亡。

    大堡礁将成为全球变暖最早的受害者,而该地生物圈将受到的毁灭性打击也可以预期。澳大利亚海鸟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海鲜产业将是倒下的下一环——紧跟着珊瑚礁消失的,就是海里的鱼。

    6、海岛国家

(图)海岛国家海岛国家

    2007年夏天,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基里巴斯共和国(Kiribati)在世界上第一个宣布,全球变暖已经使得自己的岛屿不适合居住,请求国际社会帮助基里巴斯国民撤离。

    IPCC估计,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将使海平面在本世纪末平均上升1米。这将使该国33个岛屿的大部分被海水淹没。海水入侵,将使岛上的地下水无法饮用。

    就在基里巴斯等待世界上某个国家打开大门,接纳它的10万居民时,马尔代夫也遭到类似的威胁。唯一不同的,是马尔代夫的旅游业给它带来了较大财富,使它可能为自己的国民购买新的家园。2008年11月,马尔代夫的第一位民选总统纳希德宣布,他将成立专门基金,用于购买土地,以安置该国的30万居民。“我们不希望离开马尔代夫,”纳希德说,“但我们更不愿意成为气候变化难民,在帐篷里一住几十年。”尽管印度和斯里兰卡有着和马尔代夫相似的文化和气候,有着广阔土地的澳大利亚,也是马尔代夫迁移的另一个可能的目的地。

    海岛国家不是海平面上升的唯一受害者:海平面上升1米,意味着孟加拉国土的1/7将被淹没;荷兰也不得不筑高堤坝,增强抵御洪水的能力;全球各地的海滨城市也都将受到威胁。而许多旅游胜地将失去现有的风采:更高更猛的海浪意味着土壤侵蚀加剧、珊瑚白化严重、海滩盐碱化,以及更多的岩洞。

    7、美国华盛顿特区

(图)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华盛顿特区

    根据红十字会的统计,气候变化导致人们流离失所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战争。总部设在伦敦的基督教救援组织预计,到2050年,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干旱和饥荒,将导致超过2.5亿人背井离乡,远远超过目前战争和区域武装冲突、饥荒和生态灾难导致的1.63亿人。这2.5亿气候难民,几乎全部来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那些国家的政府和市民缺乏必要的资源来应对逐渐暖化的世界带来的威胁。

    “毫无疑问,在世界许多地区,气候变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滥伐森林,正在导致移民潮产生。”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布伦森·麦金利说。

    在富裕国家,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是政治性的。不断涌入的移民潮,给予了反移民组织发表其主张的语言环境。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移民研究中心主张,大量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来到美国,阻碍了世界遏制全球变暖的战争,因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移民进入美国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他们在祖国的4倍。

    “目前在美洲,大量移民从南向北迁徙,是导致美洲一些国全国性紧张的辩论主题。”2007年,11位美国退休海军将军联合撰写了一份分析报告,称:“目前的移民主要是经济落后和政治不稳定造成的”。“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移民很可能会几句增加,因为降水稀少和干旱导致该国水资源匮乏。不断增加的气候灾难,如飓风,将催生更多的墨西哥移民进入美国。”

    8、西北航道(The Northwest Passage)

(图)西北航道西北航道

    西北航道是从大西洋经欧亚两洲北部诸海到达太平洋的航道。

    北极海冰的融化,也引发了地缘政治意义上的竞争,俄罗斯、挪威、美国、加拿大和丹麦都不断重申对这一领域的主权。几国对这一领域的争夺,部分原因是由于海冰下可能存在的宝贵资源:矿藏、石油——随着海冰融化,冰盖下的宝贵资源正浮出水面。

    船舶从北美西海岸出发,通过西北航道抵达亚洲,比它们通过巴拿马运河,航程减少6400多公里。由于不必通过狭窄的运河水域,任何型号的船只都可以顺利通航。2007年11月,欧洲航天局宣布,自从有记录以来,西北航道第一次可以全程通航——至少是短期内可以全程通航。

    如果冰盖持续融化,西北航道将越来越适于通航。多年海冰和北极冰帽非常厚、非常坚固,厚达8米的冰层中富含盐,如同混凝土一样坚固。相反,刚形成的海冰非常薄和柔软,它们的厚度一般不会超过1.82米,更容易被破冰船或钻井船清除。

    “当发现北极出现了无冰的季节,就意味着北极不再有多年的海冰。”地球环境资源学家戴维·巴伯表示。“这意味着西北航道全年通航是可能的,”游船早就动身去尝试了。2008年11月,加拿大宣布商业船舶首次次成功穿越了西北航道——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出发,抵达努努瓦特西部。 

    9、阿尔卑斯山

(图)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

    根据经合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阿尔卑斯山正以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速度变暖,而且气温上升的速度可能还会加快。高山冰川正不断消融,而山上的植物正不断向高海拔地区迁徙。随着雪线的不断上移,阿尔卑斯的冬季运动——滑雪——这项运动每年吸引了600~800万游客,也遭到严重的打击。

    滑雪场已经率先应变。因为预计在一年中的降雪日子会越来越少,因此它们不得不铺设人造雪——从附近的冰川取回的碎屑。瑞士一个村庄以不到1美元的价格出售他们的滑雪场,仅要求滑雪场新主人修建两个铺满了雪的滑雪坡。

    其他的山顶景点或者关门,或者开始发掘全年无冰的旅游项目。那些以滑雪项目闻名的村镇,转而开发温泉项目。建造会议中心和豪华酒店能够吸引游客和商业人士到来,并前往高海拔地区。在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阿柯多姆( Aqua Dome)温泉的四星级酒店声称,他们拥有大量的室内和户外温泉浴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冲击下,阿尔卑斯旅游业保有的一线希望,或许是:在未来酷热的夏天,山区可能会成为一个避暑胜地——而不再是冬季的滑雪胜地。

    10、乌干达

(图)乌干达乌干达

    在一些地区,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带来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气候变化本身的影响。在乌干达东部的埃尔冈山国家公园(the Mount Elgon National Park)周边,一个荷兰非赢利组织正在努力造林以赚取碳排放信用额度,以抵消航空公司乘客造成的碳排放,而将获得的收益再投入到造林中。

    这原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计划:树木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游客们的内疚感也会因此减少,乌干达也拥有了更大的公园。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疏漏:一个在这个山丘发展养殖业的群落,对自己的领地被占领大感愤怒,他们用诉讼和弯刀赶走了这个荷兰组织——尽管他们也清楚,更多的树意味着捕获的二氧化碳更多。

    在这次冲突中,农民获得了胜利。但更多的冲突中,获胜的一方也是穷人。在厄瓜多尔,一个类似计划的团体负责人表示,他们白白为植树计划花费了巨资;在巴西和印度,植树捕获二氧化碳的努力同样导致了和当地居民的冲突。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谈判的条约,究竟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植被捕获二氧化碳方面,穷国和富国谁负有更大的责任?是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让这些地区继续处于极端贫困?    (来源:环球科学 方法编译)

全球变暖影响非洲南端 10年后好望角可能变荒漠 编辑本段回目录

  “好望角将变成荒漠”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南非开普半岛上的好望角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之一,那里成片的葡萄园、稀有的灌木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世界各地的游客。

  但南非科学家根据联合国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警告说,好望角的美景在10年之后就可能被荒凉的沙漠取代。

  将有5亿非洲人缺水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6日发表报告指出,非洲将是本世纪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

  报告说,气候变化会导致耕地退化,某些非洲国家的耕地数量甚至可能减少一半,由此将导致粮作物大量减产,使几十年后非洲饥饿人口增至2亿。

  报告认为,随着全球气温上升,非洲地区将有5亿人面临饮用水短缺的威胁。

  更糟糕的是,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和尼日尔河三角洲可能会受到洪水威胁,而非洲东部大湖区内的鱼产量将减少,沿海的水产品物种也会受到威胁。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野生动物中,有25%至40%将面临灭绝危险,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形成强大冲击。

  “全球变暖的重灾区”

  据南非科学家推测,气候变化将给位于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开普半岛带来更严峻的挑战,许多改变将是毁灭性的。

  据国际及南非科学家预测,开普半岛的好望角自然保护区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受此影响的地区。

  预计在10年之内,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好望角保护区内特有的地中海式珍稀灌木将会被淹没在海水之中。据了解,这种灌木经过上百万年的演变进化才存留至今,是全球不可多得的植物活化石,它们一旦灭绝将是非常巨大的损失。

  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在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将给非洲带来最严重的经济打击,其中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就是重灾区之一。

  他认为随着气候变暖,南非一些地区将出现异常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将使植被枯死,而雨季时又会导致山洪暴发,给当地农业造成重大打击,使更多人处于贫困状态。

  南非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监控组织的本尼博士认为,随着降雨量的减少,遍布开普半岛的农场、牧场都将迁至内陆,西开普省目前美丽的田园风光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荒漠。

全球十大自然景观将被“烤化”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自然基金会5日警告说,世界上一些最壮观的自然奇景正遭受全球变暖气候威胁。在全球10处地区,气候变化已产生相应负面后果,当地保持着微妙平衡的生态系统,正处于完全消失的危险中,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冰川和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森林栖居着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物种。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在1990年的基础上上升2至3摄氏度,60%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将变成半贫瘠的热带大草原。一些物种很可能在被人类识别前就遭灭绝。

  澳大利亚大堡礁以及其他珊瑚礁生态系统仅占海底表面的0.25%,却维持着25%的海洋生命。只要全球气温平均上升2摄氏度,就会导致地球上的珊瑚礁褪色,进而对依赖珊瑚礁生存的众多物种和地方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世界自然基金会“热点地区”名单上还包括:恒河与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交汇处的孟加拉湾地区(孟加拉虎的故乡)、濒临灭绝的玳瑁龟的栖息地加勒比海、北美洲最大的沙漠墨西哥奇瓦瓦沙漠以及智利和阿根廷的温带雨林,那里生长着一种别处没有的南美松树,寿命最长可达3000年。

  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对长江上游、白令海和东非沿海森林地带发出了警报。

全球变暖让北冰洋变宝藏 导致十大惊人后果 编辑本段回目录

秘鲁一名艺术家在北冰洋上制作的红色“冰山”,以显示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资料图片)

(图)红色“冰山”红色“冰山”

    北冰洋上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叫做汉斯岛。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加剧,北冰洋可能将成为一座新的能源宝库,北冰洋上诸如汉斯岛等岛屿的战略重要性也大大提高。目前,加拿大和丹麦对汉斯岛的主权争夺已进入了白热化。因为汉斯岛上拥有丰富的金刚石资源,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那里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海上交通枢纽。

    新的航线
    去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对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层影响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大。

    但冰层融化带来的影响并不全是负面的。首先,北冰洋洋面下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将变得较为便利;其次,没有了那些冰层,人们可能开辟新的航海线路。因此甚至有人将可能出现的北冰洋航线的意义与贯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相提并论。

    一份多国合作得出的北极气候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变暖将在不久的将来使北冰洋地区一年里有五个月适合航海。这样,从北欧到远东地区的航线也可以取道加拿大北部诸岛,大大减少了欧洲和东亚的海上运输路程。这一位于北冰洋的通道被称为“挪威走廊”,而它的起点正是汉斯岛。

    资源宝库
    据悉,北冰洋海底埋藏着占世界总储量25%的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报告则显示,仅在俄罗斯领海范围内的北冰洋所蕴藏的矿物价值就高达2万亿美元。因此,这片长期被人忽视的地区忽然之间成了无价之宝,北冰洋周边国家对像汉斯岛这样的小岛的主权争夺异常激烈。

    另外,人类对北冰洋油气资源开发也已经全面启动。挪威某石油公司计划12月开始开采其领海范围内的斯诺艾维特天然气田,这将是巴伦支海首个被开采的天然气田。

    领土争端
    汉斯岛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像楔子一样位于加拿大的埃斯密尔岛和丹麦的格陵兰岛之间。加拿大和丹麦这两个北约国家围绕汉斯岛的主权归属产生的争端已经持续了20多年。

    尽管两国的军舰现在还时常在汉斯岛周围巡逻,但目前两国并没有交火的危险。而全球变暖使汉斯岛附近海域成为新的海上交通要道,无疑更坚定了两国要争夺该岛的决心。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能源宝库北冰洋的资源开采将变得更加便利,这使得北冰洋上诸岛开始成为周边各国争夺的焦点。

(图)图为2006年8月葡萄牙森林大火的现场图为2006年8月葡萄牙森林大火的现场

  近日,有美国科技媒体排出了全球变暖导致的十大惊人后果。

    1.更多森林大火

    全球变暖除了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过去几十年中,在美国的西部各州,有更多森林大火发生,影响的区域更广。科学家发现,气温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关系。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带变得更干燥,而且干燥时间变长,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2.古迹彻底毁掉

    全球变暖很可能会令文明古迹彻底毁掉。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恶劣的天气都有可能破坏这些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破坏了有600年历史的素可泰古城,这里曾经是泰国古代王朝的首都。

    3.“回弹”的群山

    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于山顶的冰雪融化,阿尔卑斯山和其他山脉的高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都经历了缓慢的回弹过程。几千年来,这些冰山长期压着地表,导致地表受到压制。随着冰川融化,压在地面上的重量得以减轻,地表慢慢回弹。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这些山脉回弹的速度加快。

    4.运行更快的卫星

    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着大气电离层的密度,这对在该层运行的卫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不断上升,低空的二氧化碳分子相撞时释放热量,导致空气变暖,而在高空二氧化碳分子稀薄,相互撞击的机会不够频繁,所以热量就向四周辐射,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电离层气体的温度比低空要高)。随着更多二氧化碳到达高空,更多冷却过程发生,空气流动性变差,所以大气变得更加稀薄,对卫星的拉力更小,导致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5.改变动物基因图谱

    由于植物今年提早开花,那些按照以前的时间迁徙的动物或许会错过所有的食物。而那些能够调整自己的内部生物钟早早适应变化的动物更有机会生育有更强生存能力的子女,从而传递它们的基因信息,因此最终改变整个种类的基因图谱。

    6.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

    全球变暖使得永久冻土层解冻,导致地表收缩,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而对于高山来说,冻土层的融化甚至可能导致泥石流。

    7.湖泊消失

    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周边地区有125个湖泊消失。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于湖底永久冻结带解冻。由于这些永久冻结带解冻,湖水已经渗透到了土壤里。

    8.极地植物现生机

    北极冰层的融化为北极的生物带来了光明前景。研究发现,现在的北极土壤中叶绿素的浓度比古代土壤要高,显示了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的生物繁荣。

    9.动物向更高地势迁徙

    从19世纪初开始,花栗鼠、老鼠等动物就开始向高处迁徙。研究发现,这些动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迁徙,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栖息地环境的改变还威胁着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因为它们栖息的冰层在慢慢融化。

    10.过敏症加剧

    研究显示,空气中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量以及更高的气温也是导致过敏的因素之一。全球变暖令植物比以前早开花,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让植物制造出更多的花粉,令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加。过敏源早来,过敏季节又迟迟不走。过敏症就只能越来越严重了。

    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人人都可以背出来: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不过,地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些后果如加剧过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让北极湖泊消失等可能人们很少了解到。    (吕云)

科学家警告:全球变暖可能导致2100年北极融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科学家15日发表报告警告说,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北极冰面自2100年起在夏季完全融化,那时北极会季节性地成为一片汪洋。

  汪洋

  报告作者为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利用电脑制作了15种气候变化模型,结果其中约一半模型的推演结果预测,北极如今被冰雪覆盖的地方将于下个世纪出现季节性全面融化现象。高级研究员马克·塞尔茨还说:“这是保守说法。”

  塞尔茨和其他研究员均认为,随着北极冰盖融化数量的加大以及融化后形成海洋面积的增加,其融化速度也将越来越快。因为大面积的海水会吸收热量,导致更多冰块从下面开始融化。塞尔茨说:“冰雪越来越少,放出的热量却越来越多”,最终全球将变得更暖。

  数据证明了研究人员的说法。目前,北极冰面已经消融约9.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美国阿拉斯加的面积。由于浮冰之间的距离变大,北极熊觅食已受到影响,它们在海水中游的距离越来越远。

  研究人员说,北极地区海水中的冰块已显露出即使在北极寒冷、黑暗而又漫长的冬季里也不再冻结的迹象。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研究员朱利安娜·斯特洛夫16日说,今年的北极地区冰面冻结时间再次推后,冰面范围也比去年有所缩小,可见今年北极融化的冰面没能完全恢复。

  脆弱

  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引起大气、海洋和陆地等的显著变化。

  罗斯·弗吉尼亚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大学的环境学教授,同时也是14日在该州汉诺威举行的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弗吉尼亚14日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环境和气候息息相关,没人能真的逃掉。当它们发生变化时,我们会受到冲击,北极地区时首先发生变化的地方。”

  他还说,地球在过去130年里一直在升温,然而并非每个地区的温度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升高。

  升温多发生在赤道地区,但是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地球也将热量运送到南北两个半球。赤道地区不断升温对于本已炎热的赤道不算什么,但温度升高对两极所造成的影响却非同小可。

  弗吉尼亚说:“两极地区极为敏感,与赤道地区相比,它们正经历更大的变化。”

  拯救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北极“夏季融冰”的面积就以每10年7%的速度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大量北极浮冰就被风吹出北冰洋进入大西洋,随后又向南漂流最终融化。

  1979年起,人类开始使用卫星检监测北冰洋夏季冰面的面积,目前这一数字已低于多年来的平均值。2005年是有记录以来北极夏季冰面覆盖面积最小的一年,2006年位列倒数第二。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对海洋、气候、生态环境和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报告撰写者们也说,人们已经感受到北极冰面逐渐减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海岸线更易受到海浪的侵害,当地的耕作养殖方式也将面临新挑战。北极熊已经遭遇生存难题。而有关全球变暖最让人担心的预测是,浮冰融化并没有加高海平面。

  面对北极面临的诸多难题,来自英、美等国家的约200名代表参加了14日召开的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举行,将于20日闭幕。与会各国科学家呼吁加强北极科学研究,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并提出应对措施。(张竞文)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全球变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