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349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5-2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央视创业帮
央视创业帮
《纽约时报》推虚拟现实应用
《纽约时报》推虚拟现实应用
维亚康姆中年危机
维亚康姆中年危机
BBC全媒体战略
BBC全媒体战略
英法视听新媒体建设
英法视听新媒体建设
BBC媒体融合报告
BBC媒体融合报告
新型媒体集团
新型媒体集团
新闻客户端探索
新闻客户端探索
机器人编辑报纸
机器人编辑报纸
《新闻晚报》停刊
《新闻晚报》停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纽约时报》死亡倒计时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网络创业家呛声:《纽约时报》气数已尽、死亡倒数!编辑本段回目录

by Mr. 6 on March 4th, 2008

Netscape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互联网的知名老创业家Marc Andreessen最近在部落格宣布,「纽约时报,气数已尽!」,上周Fortune杂志记者Josh Quittner一篇专栏刚好访问到他,对他这句呛声交待来龙去脉。原来,他是在史丹佛旁边的Hobee’s餐厅发出这句惊人豪语的。

(图)网络金童大放厥词网络金童大放厥词

Andreessen虽然赫赫有名,但很少人知道他早已经成功的在Web 2.0时代「找到第二春」。他离开Netscape后还继续发威,开过的公司包括Loudcloud,后来变成Opsware,卖给大公司,海赚一笔。这个Andreessen在网络上的投资相当正确,最近的「作品」包括社群浏览器Flock、白牌社群网站产生器Ning,都是很成功的社群网络服务,突然被哪间大厂买下我也不会太惊。而这次Andreessen挟着这些神准眼光,对一个看起来跟他没什么关连的《纽约时报》的呛声,为何值得注意?因为文章指出,摊开他所投资的30间新创网络公司看看,大多数竟都是「媒体相关」的,可见他对「新媒体」的未来趋势,想必有一定的把握。

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位记者与一个对「新媒体」如此热中的Andreessen哪壶不开,聊到了「传统媒体」与《纽约时报》的种种,讲着讲着,他果真愈来愈激动,就在专栏作家的眼前,Andreessen打开计算机,开始写部落格──

「我现在正式为《纽约时报》成立一个『死亡倒数观测站』(Deathwatch)。」

「直到最后一位Sulzberger离开大楼为止。」他说的Sulzberger是纽约时报的大股东,目前掌控纽约时报董事会。

Andreessen对传统媒体提出意见,显然他还蛮了解里面的状况。他说,纽约时报的董事会,找来了很懂「动物生态」的专家,还有很会「卖零食饼干糖果」的专家,坐在董事会一起开会,但是,这一长串哩哩落落的董事名单中,竟然看不到任何一位有网络背景的人。这点,对于一个已经看到已证明被互联网所「害」而销量锐减的报纸来说,他只能觉得,有如老鼠投河自尽、「非常不可思议」。而纽约时报对抗互联网的「因应之道」,竟然是「提高报纸单价」,在Andreessen眼中也好像是在以纸糊洞,治标不治本。

目前两岸三地华人的传统报业媒体,虽然已伸出天线密切观察网络走势,但有几家,真的有找来目前仍和互联网极密切关注的人,不必坐在董事会,至少也请来作顾问的?看到这种事,你可以跟着Andreessen起哄,写文章讪笑。在网络这么多年「行走」,我认为,这件事不单纯只是「传统媒体无视于网络力量」这么简单:

一、和网络人讲话,总是起冲突:找一个网络人来坐董事会,只会「很烦」而已。网络的世界实在和实体世界太过不同。不用说坐董事会了,只要找来Andreessen去对纽约时报董事会演讲一场,只会看到台下满脸不屑,台上愈讲愈气,忍着怒气,最后来个笑笑握个手,西瓜甜不甜大合照,还没进电梯,一股烧焦的轻烟已经从耳朵袅袅冒出。两方都是一样。我想纽约时报一定有接触过网络相关的「专家」,只是听多了,他们表面会说「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私底下大骂「他整场都在唬烂」。听不懂就叫唬烂,人家也不会高兴到哪里去。

(图)事业生活双丰收事业生活双丰收

二、人人觉得自己很懂网络:网络是什么?就是那些弟弟妹妹们在Facebook上戳来戳去,或是侄子侄女从eBay买到的廉价的衣装饰品,还有邻居家那个混蛋小子每天打到半夜的世纪帝国在线游戏。网络有什么了不起?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网络无法赚钱!网络是虚的!有一派就这样听到「网络」,就当作拉保险直销的,直接喊「送客」推到门外,另一派则认为,由于网络目前只是小孩在玩的,创业家都不到三十岁呢,所以有机会「用成人的方式来把网络做得更好」。最后的结果是,Andreessen看到的纽约时报董事会「明明没有网络人」,但董事会自己看自己,却出现灵异现象,「哪有,大家都是网络人啊!」

三、人人都有点子:互联网是强大演算工具,直接通往每个人的眼睛,什么都可以做,想象空间也非常大,所以大家都有点子。当你没有点子时,你可以心胸空空的讨论并提供意见。当你心中有点子,不免就会倾向那些点子;当有人反对点子,却反就提出一个你认为不怎样的点子来取代你的点子,更是不容易欢喜起来的事。每个人都知道「点子」是网站决胜负的重要关键。所以在这点上坚持不已。纽约时报的董事们说不定早已经拟出自己的2008~2009年网络计划,兴奋地准备推出此计划,他们不需要另一位自大的「网络专家」来坏了这一锅即将煮好的粥。

不过,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的。网络上的事业家,依然分为强与弱。有些人自己投资自己做,惨败,从此转为极保守派,离开网络;每年都有人进来,也都有人出去,只有那些从求学时代就玩、已经一辈子注定玩网络的人们,看过了无数案例,至今天天都在看,跌倒过就知道怎么走才不会再跌一次。但,Andreessen的第一步就是呛声,显然无助于破解这个问题。我觉得,网络人有时也该自己检讨检讨,是不是就像喜莱莉自述的「缺点」一样,「太急着要拯救不懂网络的人?」应该将姿态放软一点,将耐心放长一点。这世界需要再加速往前走,冲突只会让脚步更慢。

这篇专栏有句话感动了我,中间一段形容Andreessen是「标准的网络创业家」的描述:「快速行动,从来不回头,所有的信念放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深信最合适的会击胜(prevail)一切。」这四句话不是励志语,而是网站从0~100万人的正确操作手法。当然啰,网络并不是只有创业家才能玩,但网络上目前成功的90%案例、数千亿美元的价值,显然都是由像Andreessen这样的创业家所创造出来的。Andreessen的呛声固然刺耳,传统媒体不一定要听进耳窝,但解铃仍需系铃人,如此的忽视或许应该开始被正视了。

纽约时报遭遇现金危机或卖大楼偿还4亿债务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8年北京时间11月1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着名IT博客网站TechCrunch日前发表文章称,纽约时报集团遭遇现金危机,该集团很可能需要通过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

文章称,纽约时报集团在明年5月需要向债权人偿还高达4亿美元的债务。可是,纽约时报集团目前手中仅有46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3。66亿美元的银行贷款额度。可是,3。66亿美元贷款额度是几年前的标准,如今早已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大幅的缩水。

目前,纽约时报集团正与债权人商讨明年5月的还款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的细节。

市场分析师预计,纽约时报集团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偿还债务:

第一,出售资产。对于纽约时报集团而言,出售资产只是迟早的事情。办公大楼、和RedSox等都是该集团潜在的出售对象。

第二,执行3。66亿美元的贷款额度。3。66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只是几年前的标准,当时经济形势还比较乐观。因此,即使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也不可能达到3。66亿美元。

第三,削减现金成本。纽约时报集团可以通过降低股息等措施来筹措资金,不过这种方法在明年5月前不可能节省出4亿美元的现金。

谷歌CEO:不再考虑收购《纽约时报》等报纸编辑本段回目录

编译/忆苦 

北京时间5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周三在接受《金融时报》财报时表示,谷歌当前已不再考虑收购报纸公司或向陷入困境的报纸公司伸出援助之手。

施密特的讲话,无疑对谷歌可能会拯救深陷债务危机的《纽约时报》等报纸的猜测浇上了一盆冷水。施密特表示,谷歌过去在考虑收购一个报纸公司,但“谷歌一直在试图避免越过科技与内容之间的界限。”施密特说,谷歌已开始同发行商进行合作,使他们的网站能够更好的发布网络广告。施密特还表示,谷歌得出的结论是,潜在的收购对象都过于昂贵。

施密特对谷歌是否将会收购《纽约时报》的问题未置可否。此前有消息称,美国激进对冲基金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计划将持有的《纽约时报》20%的股份出售给谷歌。施密特表示,美国娱乐业大亨亿万富翁大卫·格芬(David Geffen)应该是《纽约时报》的合理买家。        

施密特还表示,报纸订阅费能够对适用于特殊内容,但对类似于政治新闻的大众新闻而言,却无法能够真正奏效。他说,尽管《纽约时报》计划对大众新闻进行收购,但由于存在过多版本的免费新闻,用户不大可能对《纽约时报》提供的这些内容进行付费。

施密特还拒绝了报纸产业要求谷歌提高内容分成的做法。他说,报纸产业应该考虑从其他途径来获取营收。他说,谷歌目前正在同《华盛顿邮报》和其他一些报纸进行合作,以改善他们的网络产品。       

谷歌在周三的访谈中还表示,他不会弃商从政。此前有传闻称,作为奥巴马政府经济团队的成员之一,施密特可能会参与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竞选。施密特表示,“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不会参与政事。在结束谷歌的职业生涯后,我不会再从事其他的事业。”(编译/忆苦)

巴菲特认为美国报纸行业没有复苏希望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5月4日消息,沃伦·巴菲特喜欢报纸。他每天要阅读五份报纸。但是,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对自己的BerkshireHathaway公司的股东发出警告称,报纸行业也许永远也不会复苏,因为它缺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Berkshire公司拥有《布法罗新闻报》(BuffaloNews)并且持有《华盛顿邮报》大量的股份。巴菲特在5月3日举行的Berkshire年会上说,随着读者人数的下降,报纸对广告商和出版报纸的公司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将随着下降。

  巴菲特说,对于大多数美国的报纸,我们不会以任何价格收购这些报纸。这些报纸的亏损几乎没有尽头。我看不到这种亏损有任何即将结束的迹象。

  由于技术和阅读习惯的变化减少了报纸的发行量以及更多的读者在网络上获取新闻,许多美国报纸的广告收入都损失了20%以上。

  一些美国大城市的报纸最近几个月倒闭了。《纽约时报》旗下的《波士顿环球报》的前途仍然不明朗。巴菲特说,20或30年前,报纸是有非常重要的定价实力的产品。报纸现在已经失去了这个重要的性质。

  巴菲特表示,Berkshire公司会坚持持有《布法罗新闻报》,如果Berkshire购买企业仅仅是为了长期投资并不会因为这些公司遇到困难就出售它们。

  巴菲特不排除挤出额外的资金的可能性,包括可能的裁减员工或者在这个报纸亏损太多的时候最终关闭这个报纸。

《纽约时报》破产危机呼唤中国的默多克编辑本段回目录

方兴东先生在博客中写道:

在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浪潮双重夹击下,近期传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素有“世界第一报”之称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可能面临生存考验。根据美国《纽约时报》集团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交报告显示,集团目前仅持有4600万美元现金,但欠债4亿美元,已资不抵债。假如《纽约时报》真的出问题,那真是传统报业的末日来临了,那么全世界的报业和传统媒体都可以看见自己不远的末日了。即使最终平安无事,对于每一个媒体人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刺激的一个新闻。

我更觉得这不但是刺激中国媒体人的一个新闻,更应是刺激中国企业家的一个新闻。

所谓“世界第一报”的倒掉是不是“传统报业的末日来临”和“全世界的报业和传统媒体都可以看见自己不远的末日”现在这样说还是有点儿为时过早,其实,自互联网诞生起,新媒体对平面媒体的冲击早就开始了,但到现在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广告收入,平面媒体还能勉强维持,尤其是处在食物链“大头”上的主流平面媒体,其权威价值和品牌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即使是《纽约时报》这次的危机,也并非全因为互联网的冲击,倒是次贷危机给它的倾倒起了不少作用:

纽约时报集团在2009年5月需要向债权人偿还高达4亿美元的债务。可是,纽约时报集团目前手中仅有46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3.66亿美元的银行贷款额度。可是,3.66亿美元贷款额度是几年前的标准,如今早已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大幅的缩水。

金融危机对美国平面媒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继《时代》周刊、《财富》杂志宣布裁员600人后,美国最大的报团甘乃特集团也宣布将于12月上旬裁员10%的消息。而《纽约时报》集团第三季已融资2500万美元应付当下财政困难,但只是杯水车薪,加上第三季度广告收益下滑16%,分析家估计集团未来可能出售部分资产和大规模削减成本。其中,《纽约时报》第三季度每股持续运营亏损1美分,而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10美分。

有美国的市场分析师预计,纽约时报集团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偿还4亿美元的债务:

第一,出售资产。对于纽约时报集团而言,出售资产只是迟早的事情。办公大楼、《波士顿环球报》和Red Sox等都是该集团潜在的出售对象。

第二,执行3.66亿美元的贷款额度。3.66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只是几年前的标准,当时经济形势还比较乐观。因此,即使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也不可能达到3.66亿美元。

第三,削减现金成本。纽约时报集团可以通过降低股息等措施来筹措资金,不过这种方法在明年5月前不可能节省出4亿美元的现金。

但可以肯定的是,按上述3条途径,《纽约时报》即使是获得喘息机会,仍不能解决长期问题,因为美国国内的资本流动现状暂时无法改变,而且它作为平面媒体在“美国”这个范畴里的品牌价值已经大打折扣。

在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的救市计划里,尚没有明文表示要对传媒――这种虚拟产业大幅度增加扶植投资,而且谁都知道报业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也已经被列入即将消亡的行业了。

但,我仍然要奉劝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家们一句,“the New York Times”世界第一报的品牌对中国来说仍然有巨大利用价值的,而它4亿美金的资金缺口对许多持币观望的中国资本家来说又不算是大数目。

且,中国需要在美国和世界获得一种话语优势,传达一种更合乎中国利益的公平声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收购一家世界一流媒体。2008年CNN和《明镜》周刊在话语权方面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应忘记,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势态下先期资本进入美国主流媒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一招澳大利亚人基思·鲁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早就用过多次,当然,默多克收购美国和英国媒体的目的是惟利的,对中国人来说,它却既有利益基面的更有话语权改造方面的考虑,后者的成分应更大,比如,持有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的中国投资公司最应考虑此事,如果说我鼓动你们收购冰岛共和国是“狂想”,渗透进the New York Times则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当然,中国人想收购《纽约时报》谈何容易,需要在国家、财团、经营团队和读者层面做许多努力,而作为美国标志之一的这张报纸落到中国人手里,想必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可能比一个美国石油公司的易手中国更难,我之所以说现在的是好机会,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整个西方社会都难以找到可以为这张报纸投4亿美金买单的下家。

而且,中西之间对这张报纸的利用方式又是不同的――不要跟我说报纸的独立性,当这张平面媒体只有一个品牌可以利用(商业价值越来越弱)时,只要能从资本面上控制它就可以从新闻价值观上控制它。且,在美国有无数优秀的华裔新闻工作者,他们是华资改造这张“世界第一报”的后备人才。

当然,我也并不支持用几个臭钱就把它改造成党的喉舌之类的媒体,而是要让它更为公开、客观,更有建设性价值,更有中国领导的21世纪的味道。

至于如何拿下《纽约时报》,则是操作层面的事,就交给恩来和小平他们去讨论吧。

中国的基思·鲁珀特·默多克,你是谁?

(图)买楼能够求生吗买楼能够求生吗

是继伟·楼?

是本山·赵?

是晓柯·孟?

是长乐刘?

是健林·王?

是凯歌·陈?

还是理解毛泽东·一清?

(本文引用方兴东先生博客资料,特别致谢)

和巴菲特一起读报能否看到未来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木木(专栏作家)

美国已去世的某一位联邦大法官是个关心人类的人,他每天看报纸,最爱看体育版,他说:只有在体育版你才找得到人类的伟大成就,其它版记录的都是人类的失败。

我也关心人类,我每天在报纸上艰难挖掘人类能够从失败中自我拯救的线索,然而挖掘工作进展不顺利,因为我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一边看一边赞叹:加拿大男青年把流感传给猪了;堂堂一个巫山交通局局长竟受贿两千万;杭州人民写博客都要实名制了,以后灵宝公安局抓网友的时候轻松多了。

所以法官大人地下有知,一定会赞许自己死得真是时候,因为这会儿连体育版记录的都全是人类的惨败:绯闻、丑闻、夜总会、高工资、兴奋剂。美国人民今天要想寻找成就,估计只能去参加4月30日奥巴马执政100天新闻发布会了,会上《纽约时报》记者花去6分半钟、发布会1/7的时间,让奥总统描述白宫生活令他着魔的部分。

奥总统认为成为一个美国总统最令他着迷的地方是白宫的男保镖和女保镖们。

新闻发布会上最后因时间不够而没能向总统提出的问题包括:医疗卫生改革、同性恋婚姻、信用卡危机、华尔街管制、工会权利。这导致6分半记者被美国人民口诛笔伐了一番,但记者先生坚持自己是英明的,奥巴马入主白宫是人类的伟大成就,医疗卫生、信用卡、克莱斯勒、关塔那摩都是人类的失败,人类的成就比人类的失败更配得上《纽约时报》的篇幅、以及全美电视观众的时间。

伟大股神巴菲特也爱看报纸,他甚至每天看多达五份报纸而能坚持不崩溃,这令我一度怀疑他是个可耻的对人类未来充满永恒的乐观精神的人。但后来我想到股神的名言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要谨慎,在别人谨慎的时候要贪婪,我就想明白了:巴叔爱看报纸并不是为了在报纸上寻找人类自我拯救的线索,而是人类因为贪婪、放纵、不知节制而导致的失败,就是他个人的成就,他阅读报纸,是从人类的失败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不过最近巴菲特阅读的报纸纷纷倒闭了。《洛基山新闻》、《西雅图邮讯报》、《芝加哥太阳时报》,连137年历史的《波士顿环球报》也在倒闭边缘。巴菲特自己拥有《华盛顿邮报》大部分股份,但他5月2号在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股东大会上悲观地表示:我眺望过,但地平线上没有美国报业的未来。

地平线上有人类的未来吗?阿联酋的《阿拉伯商业》最近报道,由于中东部分国家无法律规范禁止研发复制人,复制人实验室正在中东某地运作。巴菲特订阅的五份报纸上如果有这条新闻,他看完没准能意识到:在“基于研究目的,使用1名10岁死亡男童的皮肤细胞,已制造出人与牛混种的胚胎”这人类伟大的自毁性成就面前,美国报业的未来、中石油的股价,都是浮云。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纽约时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