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64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5-27
言鸽
言鸽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智识劳模
智识劳模
女贪官私处整容
女贪官私处整容
常艳
常艳
于丹现象
于丹现象
颠覆旧我
颠覆旧我
桑塔格读书法
桑塔格读书法
黑楠
黑楠
黄雅莉
黄雅莉
黄橙子
黄橙子
麦艳
麦艳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桑塔格读书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桑塔格编辑本段回目录

 

 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0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崔卫平曾说过“作为一个写作者,她(桑塔格)的那些‘外部举动’被当作惊是世骇俗的情节加以传颂,甚至被看作是首尾相连的同一个故事,然而她内在的精神光芒却遭到忽略”。同样的,这类政治性和知识分子精神的强调掩盖了作为文化评论者和学者、书评者,甚至时尚女作家的那个桑塔格,用她的话说自己是“好战的唯美主义者”, 桑塔格在给本雅明的《单向街》英译序里特别提到“在大多数的肖像照里,本雅明都是眼睛向下望着,右手托腮。”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特意,我见到桑塔格自己的一张照片也是“眼睛向下望着,右手托腮”,视线延伸到右下角的外面,这种“思想者肖像”似乎也成了一种思者标志,有一种“静默”感,《纽约时报》曾这样描述她的容貌,“严厉而明净的大眼睛,浅浅的笑容,黑色的衣服,低沉粗粗的声音……她的容貌夺人心魄”。
  桑塔格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在纽约,桑塔格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1963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恩主》,小说以梦为中心。描写“我”——希波赖特——一个法国大学生做梦、析梦并按照梦的导引去生活。梦的非现实性质导致了一种漂浮感。《恩主》赢来了赞誉与妒忌。同时,她给当时颇有影响的文艺评论杂志《党派评论》撰写文章。《关于坎普的札记》一文使她一夜成名。这篇随笔与其他几篇这个时期的文艺评论后来被收入标题为《反对阐释》的文集,成为桑塔格最重要的著作。
  1977年,出版了对新闻摄影的思考《关于摄影》;1978年,她总结自己罹患乳腺癌的经验,发表了《疾病的隐喻》; 1989年她又写成了《艾滋病与它的隐喻》;1992年出版了《火山情人》;2003年发表小说《在美国》,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些作品在国内大多有了中译本,掀起一股中国桑塔格的阅读热,她被学者、小资、学生各色阅读者“无差别”地谈论着,而讨论多以政治色彩和知识分子独立姿态为主,在中国她也被当作知识分子良知的符号与化身。

桑塔格是怎么读书的 编辑本段回目录

5/13/2009 6:39:01 AM    刘铮  阅读578次

--------------------------------------------------------------------------------
 
《重生:日记与札记,1947-1963》

  [美]苏珊·桑塔格著

  大卫·里夫编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8年12月第一版

  要探究批评家是怎么读书的,就好比探究大厨是怎么准备食材的、模特在后台是怎么穿衣的,不是不可以,但那究竟不是人家想要给你看的东西,是好奇心不得体的运用。

  我一直想知道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是怎么读书的。不但想知道她写作那些名文时如何利用书籍资料,而且想知道她会不会躺着读书、她爱不爱做摘抄、她有没有反复取法却决不示人的独门秘籍……在桑塔格生前不可能了解得到的事实,在她身后出版的日记里多少留下了一些线索。第一卷《重生:日记与札记,1947-1963》(Reborn: Journals and Notebooks, 1947-1963)乃“桑塔格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之写照,生活细节密密匝匝,与书籍相关的内容零零碎碎,散在其中。我把芝麻拣出来,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偏嗜,绝不意味着凭它可以打开哪一座宝藏,这是不必多解释的了。

  

  一、读书要从娃娃抓起

  桑塔格是典型的“天才少女”,日记里出现的第一本书是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尽早阅读斯蒂芬·斯彭德翻译的《杜伊诺哀歌》”,时间是1948年9月1日,这一年她十五岁。

  少女桑塔格跟《词语》中的男孩保罗·萨特可谓“双璧”,他们读书之早、读书之贪婪,都让人战栗。桑塔格曾在《向哈里伯顿致敬》(收入《重点所在》)一文中说:“我最早读的那些旅行书是理察德·哈里伯顿写的,它们无疑可列入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书籍。1940年,也就是我七岁的时候,我读了他的《奇观录》。”

  1957年1月,桑塔格在日记中列了两份《童年札记》的大纲,当中提到不少阅读的经历,其中一份未按时间顺序排列,随想随记,另一份则按时序,不过内容没前者丰富。有一条写着:“读典狱长Lawes的《星星监狱两万年》(Twenty Thousand Years in Sing Sing)、[Charles Wood的]《天语》(Heavenly Discouse)和《悲惨世界》。”后面括号里写着Forest Hills的字样。桑塔格家住在Forest Hills是在她九岁、十岁的时候。《悲惨世界》倒可以算作标准的儿童读物,可《星星监狱两万年》是一本厚厚的记述美国司法状况的书,《天语》则是一本讽刺小品文集,实在很难想象十岁的小女孩会读这样的书。

  事实上,在Forest Hills时期,桑塔格还在儿童杂志True Comics上读过白求恩的故事,读过Albert Payson Terhune那些讲牧羊犬的小说、Lynd Ward的木刻小说Gods' Man,自己买过一本谈瓷器的书,并买过一本卡尔·凡·多伦的《美国革命秘史》(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作为赠母亲的生日礼物。少年桑塔格的阅读范围,似乎不比小萨特的窄。

  到了十五岁,桑塔格的阅读品位渐趋成熟。那则1948年9月1日的日记除了叮嘱自己去读《杜伊诺哀歌》,还写着“再次沉浸到对纪德的阅读中——他写得何等明晰精确!说真的,还是他这个人无与伦比,相较之下,他的小说就不那么重要了,而《魔山》是那种让人读上一辈子的书”。她说“《魔山》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如果单论情感的冲击力,“我会选《约翰·克里斯朵夫》”。那一日的日记里摘抄了贝洛克的名句:“当我死去,我希望有人说:他的罪殷红,可他的书被读过。”

  其实,关于青春期之前的阅读,我一向有个“理论”,就是读什么都不要紧,读什么也都无所谓,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是。小萨特读了好些凡尔纳,少女桑塔格把有名的小说全撸过一遍,这些说到底也都与他们后来的成就无关,像小孩子嘴里出来的一些趣话,逗是挺逗,但没意义。

  

  二、保持速度   

  桑塔格在谈到卡内蒂时讲过:“对于早熟的孩子来说,思考就是一种速度。”(《作为激情的思想》,收入《在土星的标志下》)假如我的观点不错,量是关键性的因素,那么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阅读内容,就涉及速度的问题。

  读书界一直为一种“慢读主义”的保守势力支配着。“慢读”,我当然也赞成并奉行着,读《精神现象学》时,我很少快得起来。然而,在我看来,以何种速度读,这件事不应该由读书人自行决定,因为它已由书本身的性质天然地决定了。《精神现象学》不能快读,可《辩证理性批判》就得以较之《精神现象学》更快的速度读,这是我个人的经验。关于读书速度,日本社会学家清水几太郎在《如何读书》一书中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说法,他认为读书就是要顺着“观念的急流”而下,“ 读书有点像吃荞麦面。荞麦面这玩意儿,就是要不辨其味地呼哧呼哧吞下去。如果不一气吃下去,那可就太傻了”。

  桑塔格青少年时代读的那些小说,《魔山》也好,《卡拉玛佐夫兄弟》也好,《伪币制造者》也好……再好的小说,也不过是荞麦面,完全不必以非常慢的速度读,我是这么认为的。

  说起来,桑塔格的读书速度也不算特别快,也许只是比一般人快而已。日记中有这样的例子:1948年9月10日,“我在半夜两点半读完了这本书(指纪德《日记》第二卷——引者按),就在我得到它的同一天”;1949年3月1日,“我今天买了一本《旋律的配合》(Point Counter Point),一气读了六个小时,读完了它”。按今天的版本,纪德《日记》第二卷有496页,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旋律的配合》有612页。我猜我们十四五岁的时候也未必不能在六个小时内读完六百页的小说,问题往往在于,我们缺乏那种连续六个小时读一本严肃小说的热情;套用萨特的话说,我们没有那份“向人类的智慧发起猛烈攻击”的冲动。

  

  三、看了又看   

  在欧美学术界有一种“阅读虚荣”,总结起来,就是“你不能读(read)一本书,你只能重读(re-read)一本书”。言下之意,某本书你早就应该读过了,假若你没读过,就是不够格了。桑塔格小时候啃文学名著,倒是预防了这一问题;依西方评论家的标准衡量,桑塔格也就是在古典学上吃一点亏,别的方面可说是无愧色。

  事实上,桑塔格的确经常“重读一本书”,在日记中,这类记载非常多。比如,1949年8月17日,“重读(亨利·詹姆斯)的《丛林野售》。绝对是令人战栗的体验。小说带来的那种沉重的压抑感挥之不去”。1949年10月21日,重读纪德的《背德者》。1950年1月9 日,重读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1950年9月11日,重读《美丽新世界》。1950年11月17日,重读毛姆的《自传》。1957年1月6日,重读纪德的《忒修斯》。1960年1月13日,重读《安娜·卡列尼娜》。1960年12月20日,重读康拉德的《在西方注视下》和亨利·德·蒙泰朗的小说。

  如果说阅读真有什么不二法门的话,我想,那就是重读了。连钱锺书先生那样有复印机式的记忆的人也每每重读,中等才智的就无须说了罢。

  

  四、读了不是为了秀给人看

  桑塔格《单一性》(收入《重点所在》)一文有一个给我留下了极深刻印象的开头:“您最喜欢的作家是谁?许多年前一位采访者这样问我。——只说一个?—— 对。——那就很容易回答了。莎士比亚,当然了。——啊,我万万想不到你会说莎士比亚!——老天,为什么呢?——因为,你从来没有写过任何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

  这一来一往的问答,让我既感动又佩服,感动于桑塔格的诚恳,也佩服她的定力。桑塔格接着写道:“有许多东西我没有纳入自己的小说和文章,其中有不少是我真心喜欢的。我没写它们,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之并没有多少真知灼见(我从未觉得关于莎士比亚自己有什么话非说不可),或者因为我尚未获得足够的内心自由来谈论它们。”

  读一本书,不是为了写它、引用它,也不是为了在人前显露我其实读过它,这对一个批评家而言,是需要一点定力的。记得钱穆曾教导学生“读一书,不要预存功利心,久了自然有益”(见严耕望《从师问学六十年》一文,收入《钱穆宾四先生与我》),这份自然洒落的态度其实是没有几个职业学者、职业批评家当真做得到的。桑塔格日记里记录过的书,许多都没有再出现在她笔下,这虽是读书人的本分,但同时也是了不起的。

  当然,桑塔格年轻时读过的书中也有一些是渗入其思想深处,有时会自然地反映出来的。比如她那时特别欣赏的《魔山》,对其情节的探讨就出现在后来的《论摄影》(黄灿然译本第162页)中,而将近二十年后,在《论被翻译》(收入《重点所在》)一文里,桑塔格又谈了《魔山》重译本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读书人一以贯之的东西。

  2000年的文章《作为阅读的写作》(收入《重点所在》)里有一节道:“想象肥胖、虚弱的亨利·詹姆斯在兰姆大宅一个房间里来回踱步,向秘书口述《金碗》。且不说我们很难想象詹姆斯的晚期散文如何全部通过口授,更别说那部大约在1900年出厂的雷明顿打字机的噪音,难道我们不应假设詹姆斯重读打印稿并作大量改动吗?”此次读《重生》,我发现了这部雷明顿打字机的踪迹。1956年11月16日的日记记载了桑塔格阅读提奥多拉·鲍桑葵(亨利·詹姆斯的女打字员)回忆录之后的感想,其中讲道:“利昂·艾德尔谓,在詹姆斯的中期文风与晚期文风之间有一断裂,而它恰恰发生在詹姆斯不再向之前那个会速记的秘书口授,而改向B小姐口授、由她打字的那个时候。雷明顿打字机的节奏是他唯一能忍受的打字声,在他的病床上,在他临终时,他还叫人去拿他那部雷明顿。她为他打字。詹姆斯是在他的打字机的噼啪声中过世的。”四十四年之后,桑塔格在文章里用上了自己二十三岁时读过的一本书中的内容。这就是一个读书人一以贯之的东西。

  

  五、分清职业阅读

  与非职业阅读   

  1949年5月26日,十六岁的桑塔格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念书,这一天她突然审视自己的生活,惊恐地发现自己差点就滑进学术生活的泥沼里去了。她揣想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轨迹:在英文系保持好成绩,接着念个硕士,当上助教,找些没人在意的冷门题目写几篇论文,然后“在六十岁时成为丑陋的、受人尊敬的全职教授”。她大叫“耶稣基督”,决不想过这种日子。

  为何会有这番省察呢?原来,她当天在图书馆里浏览英文系的论文,看到了诸如《伏尔泰作品中“你”(Tu)和“您”(Vous)的用法》、《费尼莫尔·库珀的社会批评》、《布莱特·哈特在加州报刊上的作品总目(1859-1891)》之类的无聊题目,对学院生涯丧失信心。

  事实上,桑塔格在学院里还是呆了一段时间的,在哈佛当过助教,后来又到了哥伦比亚大学。1960年春季学期,她要协助雅各布·陶贝斯(Jacob Taubes)上宗教社会学的课,在她的日记里列了不少准备买的学术著作,不知其中有多少最终购买并阅读了。书单里有卡尔·巴特的《教会教义学》、马克斯·韦伯的《古代犹太教》、朔勒姆的《犹太神秘主义》、W. W. 福勒的《罗马人的宗教经验》、A. D. 怀特的《科学与基督教神学冲突史》等,也有一些跟宗教没有密切关系的书,比如马林诺夫斯基的《野蛮社会的性与压抑》、M. 墨雷的《西欧的女巫崇拜》。这一时期可以称为桑塔格人生中的“哲学期”,她在哲学上最用功大约即在此时,日记里萨特、黑格尔、康德的名字四处散落。

  可是,桑塔格知道自己不喜欢干这个,也不适合干这个,1960年2月29日的日记里数说自己教书不称职的种种不是。应该承认,她最终逃离学院生活,是明智之举。对她而言,教书要用的书属于职业阅读,自己想看的书属于非职业阅读,我认为,她在这方面是好恶分明的——她最爱读的始终是文艺作品或文学评论,而不是哲学和宗教。

  

  六、列书单与逛书店 

  《重生》的副题起得很对,桑塔格的日记和札记很难区别,有时她干脆拿日记本当备忘录来用,上面登记的许多书名,你常常搞不清楚是表示读过了还是想要读的、已买的还是未买的。

  桑塔格列的书单有的很长,上面举的那份宗教类书单就有二十一本。多数情况下,书单里的是她准备找来读的书,如1961年夏天一份书单列了十一本书,法文的占了七本,包括米歇尔·莱里斯的《人的时代》(《反对阐释》里有篇文章是谈莱里斯的)、乔治·巴塔耶的《色情史》、让·瓦尔的《哲学的防卫与扩大》、胡塞尔的著作集与遗作集、罗杰·卡瓦约的《诗艺》以及《仰赖诗人们:克洛岱尔》,英文的分别是罗伯特·米歇尔斯的《性伦理》、托伦斯的《加尔文的人的观念》、哈纳克的《基督教的传播》、布鲁克斯·亚当斯的《社会革命的理论》。这份书单上只有莱里斯那本勾去了,编者推测桑塔格后来买了此书。尽管其他十本可能并没读,但多少可借此看出当时桑塔格的阅读趣味。

  书单偶尔会注上书店地址,应该是她读了书店寄来的书目或杂志上的广告后随手记下的。比如,291页的书单上有巴黎两家书店的名字,一家是La Hune(我去过这家在圣日耳曼德普雷的有名书店),另一家是Librairie Plon。不过,在紧接着的一页,1961年9月19日的日记中,桑塔格又说:“奇事发生在我身上了。我昨天想看一份图书目录,可是怎么都看不下去,最后扔掉了。我开始能分别好坏良莠了!”事实上,桑塔格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特爱买书的人,尽管跟真正的藏书者比起来,她还不入流。

  桑塔格喜欢逛书店,她的文章里提到书店的地方也相当多,比如《论摄影》里说:“对我来说,这种启示发生在1945年7月我在圣莫尼卡一家书店偶然看到的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和达豪集中营的照片。”彼时,她十二岁。再如收入《同时》一书的《喜爱陀思妥耶夫斯基》里说:“大约十年前,我在伦敦查令十字路一家书店门外摆着的残破的旧平装书堆里翻寻时,曾碰到一本《巴登-巴登的夏日》。”这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情。日记里关于书店的内容也不少,如《童年札记》里有一条记着她在洛杉矶一家叫匹克威克的旧书店买了一本旧的《文明及其不满》,后来她在同一家书店因为偷《浮士德博士》被逮住了。这大概是她十三四岁时的事情。1960年春天的日记里则记着牛津的Blackwell书店新书打七五折的信息。最具象征意味的,也许是1957年9月17日,在英国游学的桑塔格进了伦敦最大、最知名的Foyles书店(我也去过),在哲学区耗了一个钟头,最后一无所获,空手离开了。说到底,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写书给别人看的人,一种是看别人写的书的人,桑塔格无疑属于前面那个阵营,虽然她有时会产生自己属于后者的错觉。■

 

  延伸阅读

  ●《重点所在》

  [美]苏珊·桑塔格著,陶洁、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在土星的标志下》

  [美]苏珊·桑塔格著,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同时》

  [美]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一定要读苏珊•桑塔格 编辑本段回目录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7月02日 08:55:43  来源: 新京报


    上大学时读《论摄影》中译本,如坠云雾。比至再读苏珊·桑塔格新译本文集之《重点所在》,如沐春风,更兼桑塔格的全球阅读视野,以及黄梅和黄灿然等人之优美译文,方领略这位全球知名女知识分子的不同凡响。

    桑塔格的批评文本无比的繁复与庞杂,文学、艺术、戏剧和影像,她均能写就华章。仅就文学评论家一职,苏珊·桑塔格同样堪当大任。试看她评议过的全球性作家,如胡安·鲁尔福、夏目漱石、塞万提斯、布罗茨基、博尔赫斯、巴西的阿西斯、德国的谢巴德、南斯拉夫的契斯、波兰的扎加耶夫斯基和贡布罗维奇,以及捷克的赫拉巴尔等等,真应称之为全球作家“群英会”。

    《重点所在》一书中具有统摄性质的文字,在我看来,还是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作为阅读的写作》。这位三岁即开始广泛阅读、立志当作家的写作者,凭借孜孜不倦的阅读而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里的顶尖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她坚信“阅读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起的”。

    她还坚信:阅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技巧,实践越多,你就必然变得越专业。一种有关阅读的意象从小在她心中埋伏:那就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在一封信中的名言“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毫无倦意的阅读”。

    正如《三国演义》中评议人物之许劭,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孟德,苏珊·桑塔格的文学评论同样一语中的。阅读她的批评随笔,我们仿佛被一位真正的叙述大师所掌控,伴随她的节奏去嫉妒天才,去抱怨愚昧,去追随深刻,去反对浅薄和冷漠……她简直在为我们制造一本当代世界文学简史。

    苏珊·桑塔格属于我们喜欢的知识分子行列,她能从个人经验出发,对现实进行判断,以其言论深刻介入社会生活,桑塔格更符合我们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所有期许。更重要的是,她还如此时尚,卓尔不群,让中国文人心醉神迷。

    在此,因为其优美的文学批评随笔,我们谨向苏珊·桑塔格致敬。同时,似乎合情合理对于中国文学评论家的请求就是:首先,你一定要读苏珊·桑塔格,其次,你一定要读苏珊·桑塔格,最后,你还是要读苏珊·桑塔格。


 

蘇珊·桑塔格:從散文中讀小說编辑本段回目录

士曾

  閱讀面的寬窄,在某種意義上反射出思索者挖掘文化功力的深淺。是智者,往往不以對某些領域的獨家研究成果而炫耀自身。視野的敏銳,在於仿佛漫不經心間,將所見所聞的命門要穴一一點擊,令人拍案叫絕。例如讀蘇珊·桑塔格的《重點所在》,就有這種感覺。

  然而,有痛快,也有痛苦。《重點所在》中評述的作家作品,有不少還是中國讀者較陌生的,例如波蘭作家亞當·扎加耶夫斯基,前南斯拉夫作家丹尼洛·契斯和巴西作家馬查多·德·阿西斯等等。(后者三部曲之一的《金卡斯·博爾巴》已有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譯本,或許是題材不夠時尚,而沒引起國內媒體矚目。)於是,就有讀了評論卻無從讀作者作品,難以感受作品內涵的痛苦。可另一方面卻証實了蘇珊·桑塔格視野之寬泛。作為致力於“維護自由思想的尊嚴”的“新知識分子”,她拒絕趨炎附勢、盲目追逐熱點。

  《重點所在》有對文學的評論,又有對藝術的見解。攝影、繪畫、電影、舞蹈,瓦格納的歌劇和日本的“淨琉璃”,都被桑塔格納入其中。如果說她的評判有強烈的偏向,那麼就是她女性主義者立場,張揚著對男權社會的憤慨氣息。縱然如此,書中那篇《照片不是一種觀點,抑或是一種觀點?》等,仍讓人們讀得津津有味。

  有趣的是,《重點所在》的40余篇文章中,有3篇都提及薩拉熱窩。這可是一般中國讀者對前南斯拉夫最熟悉的地方了。

  《重點所在》中三度談論薩拉熱窩,原因是蘇珊·桑塔格在1993年7月曾在那裡導演過《等待戈多》。此前3個月,她又在那裡“逗留”過兩個星期。當時,“瓦爾特”故鄉的同胞們正面臨著種族戰爭的硝煙。在戰火燃燒的圍城中排戲、演出、觀劇,“演員和觀眾在前往劇院的途中或從劇院歸來的途中,都有可能被狙擊手的一顆子彈或一枚迫擊炮彈打死或致殘。”生活不是戲劇,卻往往更具戲劇性。蘇珊·桑塔格對她這段經歷的敘述,讓喜愛輕鬆閱讀的我輩從散文中辨別出小說的韻味。可那是怎樣的韻味呢?

  薩拉熱窩已經有17個月成為子彈飛舞的靶場,炮擊后的街頭瓦礫沒人清理,孩子無法上學。當地的醫生每月的收入是3馬克(以德國貨幣計算),可一包萬寶路香煙就要售10馬克。

  參加排《等待戈多》的演員沒有任何報酬,而且來排練之前每天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公共取水處排幾個小時隊取水,提回家,沖廁所,保証自己的衛生間不變成糞池。排演場的舞台照明是靠三四根蠟燭和蘇珊·桑塔格帶去的4支電筒。導演根本無法看清演員的臉部表情是否符合劇本要求。與排練過程相伴的,是不時傳來的炮擊聲。

  正式公演時,舞台上光源是12支蠟燭。《等待戈多》的演出即將結束時“觀眾席上鴉雀無聲,唯一的聲音來自劇院外面:一輛聯合國裝甲運兵車轟隆隆碾過那條街,還有狙擊手們槍火的劈啦響。”

  在如此時空中,會有人去排練!會正式演出!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趕去看《等待戈多》!

  蘇珊·桑塔格是解釋是“由於《等待戈多》是如此適宜闡明薩拉熱窩人此刻的感受———失望、飢餓、沮喪,等待一種任意的外力來拯救他們或保護他們……”。然而我印象深刻的卻是蘇珊·桑塔格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另一句話:“文化,嚴肅文化,是人類尊嚴的一種表達。”

------------------------------------------------------------------------------------------

参考资料


http://www.lotus-eater.net/ReadNews.asp?NewsID=6227&BigClassName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7/02/content_1563942.htm

http://www.wansongpu.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3435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桑塔格读书法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