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365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6-05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
约翰·佩里·巴洛
约翰·佩里·巴洛
泰德·纳尔逊
泰德·纳尔逊
霍华德·莱茵戈德
霍华德·莱茵戈德
克里斯·安德森
克里斯·安德森
斯图尔特·布兰德
斯图尔特·布兰德
汪丁丁
汪丁丁
段永朝
段永朝
胡泳
胡泳
郭良
郭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路易斯·罗塞托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路易斯·罗塞托 Louis Rossetto (born 1949)

(图)Louis Rossetto Louis Rossetto

  《连线》的成就不是一夜间的奇迹, 它背后包含数不尽的辛劳、热情和冒险精神。

    《连线》杂志(Wired)创办人之一,目前是发行人兼总编辑。“热线”(HotWired)的编辑与发行人。“连线投资企业”(Wired Ventures)的董 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1994 年被“专业记者学会北加州分会”选为年度记者。
  1989 年创办《O》杂志,任总编辑。《O》杂志是一本荷兰版的生活杂 志,1986 年于荷兰创办《电子文字》(Electric Word),这是一本电脑杂 志,是电脑出版物的一大突破。
  曾写过小说《接收》(Takeover)。在阿富汗战争时期,曾经为美国 ABC 电视公司写影片脚本,当时也替《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报道。

Rossetto was born and grew up on Long Island, New York. He went to Columbia University as an undergraduate and later returned for an MBA. In the early 1970s, he wrote a novel called Takeover. Several years later, he ghostwrote a book about the making of the film Caligula called Ultimate Porno.

In 1985, Rossetto joined the staff of a translation company in Amsterdam, INK Taalservice. INK launched an English-language magazine in 1987 with Rossetto as editor called Language Technology which covered the technologies used to process language. The magazine was later sold to a small Dutch media company and renamed Electric Word. It was terminated in 1990 due to insufficient revenue.

Wired Venture's rapid expansion forced it in 1996 to turn to an IPO for financing. But after failing to take the company public as scheduled during what turned out to be a severe stock market downturn that summer, Rossetto and Metcalfe were forced to accept Providence Equity as financial partners in early 1997. By the summer of 1997, four years after launch, Wired magazine was solidly profitable. Its three-year-old online business, now renamed Wired Digital, was not. It was Wired Digital's cash needs which Providence used to wrest control of the company from Rossetto and Metcalfe in April 1997.

Despite Wired Ventures becoming cash-flow positive in May 1998, Providence sold off its assets. The company that Rossetto and Metcalfe began in 1991 with $30,000 was sold in pieces for $380 million. Condé Nast bought the now 500,000-circulation Wired magazine, and Lycos bought Wired Digital.

Since Wired, Rossetto has mostly avoided the public eye, although he assisted with a 2001 redesign of Reason Magazine and defended the invasion of Iraq in its pages.[4][5] He pursued individual projects through his and Metcalfe's Força da Imaginaçao holding company.

Currently, Rossetto is CEO and CCO of the chocolate company, TCHO

目录

[显示全部]

路易斯·罗塞托自己说编辑本段回目录

  万维网同时扮演多重角色。它是传播者,是商业,是媒体。我们的热线 公司计划是在网络上建立第一个由广告赞助原创内容的网站。在热线推出之 前,大家都担心网络是否能接受广告。《连线》的创意总监普伦基特(John Plunkett)和库尔(BarbaraKuhr),创造了热线的广告标语,现在已然成为 业界标准,热线比网景推出第一个网络浏览器足足要早一个月。

(图)Louis Rossetto Louis Rossetto

我们是网络先锋,因为我们相信热线是互动式媒体的雏形,而互动式媒体未来必定成为主流媒体——不是光盘,不是互动式电视(还记得互动式电 视吗?),是因特网络上的互动性。而万维网将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通路。5 年之内,万维网将成为全世界 1/4 人口主要的信息和娱乐来源,不要 20 年, 它就会延伸到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借着万维网,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媒体:声音、文字、动画和静止画面,我们可以把它们以互动方式组合起来,再加上创作者、发行人和参与 的使用者。网络上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使用者,它们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人, 而是影响内容和针对内容的真正参与者。

今日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大多数使用者而言,带宽仍相当有限,所以我们能够传送的数据形态虽然广泛,但速率仍受到限制。我们不能 传送半小时的录像带或一张音乐专辑,因为下载所需时间实在太长。这些限 制未来会有所突破。

  未来的变化等着我们去发现。我特意用发现这个字,因为我们不是在发 明一个新媒体,而是发现一个新媒体,就像路易斯(Lewis)和克拉克(Clark) 没有发明路易斯安那州,他们只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们所发现的,和我 们正在发现的,是一个具有广大潜力的空间。

  假使提供在线服务的业者能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因特网络提供者,未来 仍然看好,如果他们无法顺利转变,那他们将走入历史。在线服务业者过去 的独特定位是提供容易使用的界面沟通电脑世界,过去我们只能用磁盘操作 系统指令进入网络,在线服务一推出就迅速成长,因为他们明显地使连接变得更容易。然而,现在网景和微软的浏览器使万维网成为通往电脑世界的新 界面,在线服务独特的卖点因而消失。

  在线服务业者喜欢把自己当作内容提供者,那是错误的想法。他们是内 容提供者的主人(同时也拒绝了许多可能扩大使用者规模的内容),但是他 们本身并不提供内容,就像戏院老板不该以为自己同时经营制片厂。媒体不 是那么简单的。

(图)Louis Rossetto(右)Louis Rossetto(右)

  每个人都在谈论内容,每个人都说:“内容是我们提供的,让我们重新 界定内容的定义,消费者想要看这内容。”错了,我们所称的内容其实大部 分是原始的数据,而人们绝对不想看原始的数据。他们真正追求的是情境
(context),他们希望原始的数据能经人类意识过滤,经别人的意识过滤, 帮他们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加上想像或分析,再以具有娱乐效果或价值 的方式传送。我们真正要看的是创意人为它加上的价值,创作者自世界撷取 原始数据,加上他们自己特殊的精华调味,再送给最终的使用者。互动性使 传送更为便捷,当今最受欢迎的媒体电视仍属于单向的发射,你坐在电视机 前,它就对你发射,除非你不断转台。你不能从电视上取得想要的东西,只 能得到电视在某一时刻想要给你的东西。

  互动性使你和信息与情境间的渠道更为便捷,让你想要获得信息的时候 就能得到。更重要的是,互动性让身为内容创作者的你,能够和其他内容建 立起关联,把你的东西摆在别人的作品中,加深你的分析和情境与其他人的 关联,也让你对发表的分析有联想性(因此也较深入)的了解。

互动性的第三个优点,是能够和一开始就使用这个情境的人连接。你不再是被孤立的消费者,被动的吸收者。今天、明天或昨天,你和其他正在体 验或者已经体验某一特定作品的人连接。你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不只和 创作者或传送工具对话,也和其他对此特定作品有兴趣的人对话。网络真正 的力量在于互动性,因为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社区内的使用者。互动 性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同时让作品有生命, 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

我对于回馈创作者的方式和一般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一方面,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给予奖励而造成独占,似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的社会决定。我 们都在人类意识的大海中泅渡,有些人比较快想到解决之道,但这些解答是 所有人社会参与的产物,我觉得将利益给予第一个发现解答的人是不公平 的。而另一方面,我也不能否定“我们必须回馈首先发现新点子的人,才能 鼓励新发现”这样的社会论调,这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除非大家希望这些 发现保密,推延一些时间再让社会大众使用这些新发现。就理性的层面,我 脑海中至今仍处于争辩状态,无法获得解答。

  即使在商言商,我仍然感受到自我内心的冲突。热线是一家公司,当然 希望所作的工作和提供的材料能得到报酬;另一方面,许多人为热线工作, 在上面写东西或与别人合作产生新的东西,因为信息可以传播复制,要计算 所有使用这些知识产权的人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 知识产权,让创作者权益受到保障,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回馈他们的努力,同 时又不至于影响热线的运作,在二者间寻求平稳,目前仍是我们的目标。

  不管我们怎么想,事实是万维网上的东西很容易就可以被复制。这一点 有利有弊,缺点是知识产权所有人无法获得作品被复制后应得的边际收入; 就好的方面来看,作品容易被复制有助于宣扬你的名声,未来就更容易被市
  
场接受。这意味将来知识财产的付款方法会是为经验付费。埃瑟·戴森曾表 示,未来你可以一对一的方式修正或更新作品,不断增大这份经验而获得更 多的报酬。彼得·加布里埃尔的专辑在印尼被盗版,有人问他对知识产权的 看法,他说:“我去印尼办演唱会,借此拿回我的利润。”

  今日的互动式媒体亦反应出过去对业余无线电的狂热。人们对这样崭新 的玩具着迷,不论是公司或个人,不论是否了解建立网络页面所代表的意义, 或媒体到底能做什么。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主页。与此同时, 网络上也产生了一种对媒体的新看法,这就是我们要参与。万维网是一个出 版园地,这个环境能够产生其他人有兴趣参与使用的媒体产品。这也是热线 的目标。

(图)Louis Rossetto Louis Rossetto

  工具和经验不断增加之后,网络上的商业行为也会开始兴盛,我认为许 多公司最后必然会将大部分业务移到网络上来。太阳公司过去曾说网络即电 脑,现在它还是维持同样的看法;当今许多公司也都注意到这个趋势。航空 公司的飞机每天飞来飞去,燃烧大量的飞机油料,但信息网络才是促成航空 业兴盛的原因。自从联邦快递推出“隔日就可以专人送货到府”的服务,不 晓得有多少家仓库歇业,又有多少家新的公司因而建立。这些都还只是个开 端,有形世界里许多被视为重要的事物,将转移到网络上非实体的世界里来。 一个简单的例子:出版《连线》最大的花费在于印刷和寄送,如果能够 排除这笔费用,那我就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注于内容上。这在有形的世界里 对每个人皆然,尤其是他们有办公室、仓库、零售店面或和客户接触的场所。 以无线通信设备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satellite)与总部联系,比建造 有形的店面要容易得多。我们的商业行为有一大部分将移到无形的电脑空间里,背后有充分而有力的经济原由。

  工具不断出现,新公司创立,联盟产生,大企业也开始转型。最大的两 家广告客户,通用汽车公司和宝洁用品公司(Procter& Gamble),已经承 诺将利用网络做为他们的产品广告; Intuit 集合 19 家银行参与电子支票簿 付款系统;大通银行(ChaseManhattan Bank)并购了化学银行(Chemical Bank)。威尔思·法戈银行( Wells Fargo)并购了第一州际银行( FirstInterstate),二者皆因此关闭许多家分行; Visa 卡开始引进电子现金(ecash);联邦快递也登上网络服务; Amazon. com.以一家书店跻 身最成功的网络企业之一。你如果要卖有害废料,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市场。 证券交易协会已经准许一家酿酒厂在网络上出售其公司股票,不需要承销 商,也不需要投资银行。我刚收到一家海外在线银行的简介。不论你身在何 处,数字革命正在发生,5 年后,我们现在的谈话就会因为过时而显得怪异。 大公司不需要发明未来,他们有能力购买未来。也许是某种骄傲,许多 大公司都觉得,他们在网络初期不需要涉入开发的风险,因为最后他们必须 涉入时可以去购买问题的解答。就像尝试把一位不知名作家写的伟大著作卖 给出版社,出版商宁愿让别人出版这本书,等经过市场验证之后,他们再买 下其他附属权利,即使这时候他们可能要多付 10 倍或 20 倍的价钱。媒体这 一行绝对是如此,很可能对其他行业亦然。目前尚未进入互动式媒体,或是 已经行动但一直持犹豫态度的出版公司和传播业者,现在看到墙上的业绩和目标都会变得更积极。

(图)Jane Metcalfe Jane Metcalfe

  大型投资银行也认为,互动式媒体会是未来 5 年传播业成长最快速的一 支。MCI 电话公司开始将他们经营的业务视为货物,转将现金投注于经营内容的公司。我觉得互动式媒体界的活动将逐渐摆脱以往研发的形态,转型为 真正的商业行为。一个真实的传播市场正逐渐成型,许多人看到当中的商机, 因而希望参加这新的游戏。

数字革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50 年前,耶稣会的哲学家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说过,科技是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鸡不只是 制造出更多鸡的 DNA,也制造了更多的巢。数字科技和网络不只是人类,也 是整个行星进化过程的一部分。我的同事凯文·凯利,就形容数字革命是“地 球把自己用脑袋包裹起来”。

  整个行星将形成一个网络,10 亿脑袋将连接起来。对人类和这个星球都 会有深远的影响,绝对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不同。

  有人说我像是在劝别人改变信仰,但我说的话绝非空穴来风。就像有人 看着地平线上的台风迎面而来,对别人说:“哎,有暴风雨来了。”我的话 是一点也不假的预言。

  电脑是人脑的应用,而网络就是外在的神经系统,将整个人类连接起来, 创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类意识。我要说的就是:注意正在爆发的未来。想想看 未来会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大家说路易斯·罗塞托 编辑本段回目录

先知/ 大卫·邦内尔

罗塞托早就料想到,数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次要文化,它应是主流文化,所以他创造了《连线》。接着他非常前卫地将广告卖给主流公司:绝对伏特 加( Absolut Vodka)和萨杜恩汽车(Saturn)。斯莫克(Smug)电脑出 版公司认为卖广告并不可行,读者不会支持的。但事实证明罗塞托是对的, 斯莫克错了。

(图)Louis Rossetto Louis Rossetto

保守党人/大卫·加伦特
  《连线》试图让大众觉得它的内容很浅,但事实不然。《连线》常有很 好的内容,我觉得它的出发点相当有意义,若能加上些严肃的内容就更好了。

神童/杰伦·拉尼尔
  《连线》不是像书一样用来读的,它是用来探视未来的。《连线》把电 脑文化带到光亮的地方,但是还不够远,杂志里仍然充斥着许多奇怪的权威 想法,却向来无人质问。《连线》每期都有一篇文章,论述电脑内的抽象世 界和电脑外的世界无异,差别只在于电脑还不够好。这样的想法损失了生命 的价值,因为电脑毕竟是程序设计出来的,而电脑外的世界充满神秘,是自 然组成的。把电脑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分野弄模糊了,那真实世界就变得索然 无味,人就成了迟钝的电脑痴。

作家/约翰·马尔科夫

  《连线》自认为它是网络文化政治正确度的裁定者,我不欣赏这种态度, 因为《连线》里的人也都有偏见。况且其中的见解并非独家。不过,他们有 时候的确较一般人先知先觉,这方面倒是令人赞赏。

天才小子/丹尼尔·希利斯
  罗塞托思考深入,观察现况,注意趋势。他不常发表意见,但是他说话 时,你最好仔细听。我想他不见得是害羞,也许是深思熟虑。他经常聆听并 且观察,聆听能学到的东西比高谈阔论要多得多。

(图)《连线》《连线》

实用论者/斯图尔特·艾尔索普
  我觉得罗塞托不喜欢我,很可能是因为他忽视了我的存在,他根本不晓 得我是谁。我觉得他完全不懂得与人交际,我寄给他的电子邮件,他从来不 回。罗塞托曾经给我看过《连线》的商业计划,我说:“这不会成功的。”

政治家/史蒂夫·凯斯
  他似乎是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很高兴《连线》如此成功,就像滚石 乐团一样,风靡使用网络的这一代;但另一方面,他让人觉得他已经厌倦各 种夸大不实的传言,宁愿没人理他。

制作人/理查德·沃尔曼

  现在我已经超过 60 岁了,我想该有资格说“我当年就认定??”。大部 分人都知道《连线》,我想到的则是路易斯和早期的一本杂志叫《电子文字》 敞开了电子出版业的大门,之后才有《连线》,《连线》的成就不是一夜间 的奇迹,它背后包含数不尽的辛劳、热情和冒险精神。

标准市民/霍华德·莱茵戈德

  我如果曾经替一个混蛋老板工作过的话,我就会自己当老板。罗塞托让 我了解到,一个编辑只有在当发行人时才真正拥有创意的控制权。

哲人/保罗·沙弗
  罗塞托让电脑空间大众化,不再限于少数精英使用,让所有愿意参与的 人能够亲近它。

布洛克曼说路易斯·罗塞托编辑本段回目录

  路易斯·罗塞托在和我玩游戏。一切都要从 1995 年春天说起,当时罗塞 托正开始感受到有人攻击他创办的连线社区。80 年代末期,罗塞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主持《电子文字》杂志,这份杂志是在 1986 年创办的,内容着重在信息处理方面。1991 年他带着一份创办 新杂志的商业计划回到美国,但罗塞托和他的合伙人简·梅特卡夫寻找投资 者时得到的回应相当冷淡。经过一年内无数次被拒绝的经验后,他们才找到 第一位投资人,尼葛洛庞帝一人投资了 75000 美元让他们创业。4 年之后,《连线》的成功势如破竹,产生了以下数个相关企业:商业网址热线公司(HotWired),出版本书的硬线公司(HardWired),耐特森(Netizen)网 址和电视节目,以及连线公司旗下的无数个国际工程。

(图)Louis Rossetto Louis Rossetto

罗塞托创造了“连线文化”。我不赞成有人说他打进了一个原先就已存在的文化,是罗塞托发明了连线文化,让他和 60 年代《滚石》发行人简·温 纳(Jan Wenner),以及 80 年代早期《PC 杂志》和《PC 世界》的发行人邦 内尔平起平坐。这样杰出的表现也使他成为某些人忌妒的目标。1995 年罗塞 托连续 3 个月以企业界领袖为《连线》的封面时,许多对金钱和商业行为持 负面看法的人就开始攻击他(事实上,本书所采访的部分对象当时也曾批评 罗塞托)。这些批评有时是恶意的粗话,当时甚至有些《连线》的读者,都 认为连线文化变得粗劣且商业化因而却步,他们觉得自己的杂志和文化被出 卖而十分愤慨。

罗塞托该怎么办呢?我就在此时加入战局。

  1995 年春天,我因为写了《第三类文化》一书而被《连线》访问,原本 预定是一页问答式的访谈记录。根据我在《连线》的秘密间谍“深度磁盘”(Deep Disk)说,就在截稿前夕,罗塞托召开了编辑会议,亲自下令,今后《连线》必须采取新的立场领导文化,新的政策是采取知识分子路线,并宣 扬有趣的新观念。根据“深度磁盘”的说法,罗塞托讲完那一番话后,喊了 一个最近 30 年来每个人遇到难题时都会喊的名字:“布洛克曼(Brockman)!”

  1 个月后,1995 年 8 月份的《连线》上不仅有我的访谈记录,还有 4 页 以罗塞托称为“心灵手榴弹”式风格制作的图表,其中还摘了一句我的话为 标题。除此之外,罗塞托还亲自为我的访谈写粗黑体的标题:“第三类文化 代言人:约翰·布洛克曼是新知识精英中的奥维兹(Michael Ovitz)。” 很精采,罗塞托。不提雷德斯通、弗兰克·比昂迪(FrankBiondi)、雷·史 密斯(Ray Smith)和布里尔(Steve Brill)等人,却把矛头转向娱乐业重 量级人物麦可·奥维兹——创意艺人经纪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总裁。“罗塞托想干什么?”我自问,“为什么说我是奥维兹呢?” 事隔一年我仍觉得困惑。向希利斯请教这个问题,当时他和奥维兹都已经到迪斯尼工作了。“这对你还好嘛,但是对奥维兹呢?”他为自己的新老 板问道,“如果说约翰·布洛克曼是新知识精英中的麦可·奥维兹,你想奥 维兹会甘于同其他人比较吗?”

  因为罗塞托撰写广告文字的才华,现在我说出来的话广受大家注意,也 因为同样的理由,他新成立的硬线出版公司,战胜了纽约多家出版公司而获 得本书版权。

路易斯·罗塞托是“海盗”,而我呢?像贝克特(SamuelBeckett)在《无名》(The Unnameable)中所写的:“我在话里,用话做成,别人的话—— 我就是这些话,这些陌生人。”

科技巧克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个叫Louis Rossetto的58岁人,开了家巧克力公司! 听懂我的意思了?Louis Rossetto,去开了巧克力公司! 谁事Louis Rossetto 如果你和我一样关注媒体,或者科技,你知道该知道他做过什么,就是在1990年代初,他办过一本杂志,叫做wired。 wired这杂志有多吊?

(图)Louis Rossetto的巧克力Louis Rossetto的巧克力

1990年代中后期,出来了一批科技类杂志,business 20啊,industry standard啊,red herring啊,fast company啊。。。。当时这5本杂志,大概被视为同一阵营的新锐力量,是来革Fortune,Forbes和Business Week的命的。 结果呢,industry standard在2000年就倒了,business 20被时代集团收购之后,今年被关掉了,red herring曾经是vc必读,现在已经变电子版了。fast company换了好多任主编,最近才有一点起色,但似乎广告一直很遭。 只有wired,一直很猛,很猛。

它最近一期杂志,居然有270页,广告至少有100-150页,完全是大刊风范了。 当然了,现在这些事情,都不是Rosseto做的。但他,奠定了一本杂志的血脉。他就是要做一本给那些爱科技的呆子看的杂志,就是说,不光是科技公司,或者新技术,而是负责报道科技呆子喜欢的一切。 比如,乐高玩具,比如,星球大战和黑客帝国,比如,Philip Dick,比如,漫画……。。。 这个定位貌似没有其他杂志专注,但真的是很聪明,它真的做到了,一本杂志和一种生活方式。 话说,我去年底采访硅谷一50多岁的vc,问他喜欢看啥,BW他说,不,Wired。

说起来,我觉得,Rosseto是那种我很喜欢的人,活的很疯,但也很聪明。 他早年周游列国,在非洲当战地记者,后来去东欧,跟技术呆子们混在一起。到1990年代初回美国,办了Wired。他有多好玩?Wired第一期试刊,据说是他把各个媒体他最喜欢的技术类文章贴到一期,重新做美术,居然做出了很吊的一本杂志。 看到这么一个人去做巧克力,真是觉得,牛掰。我也不指望他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生意来,但我相信,他这种叫Tcho的巧克力,一定会很对某些人的口味。

连线:数字时代的传媒梦想编辑本段回目录

陈玉鹏 

  死守传统的顽固派视数字化如洪水猛兽,谁都不愿意轻易变革……《连线》一书讲述了一本薄薄的杂志如何让新时代提前到来的传奇故事。

(图)《连线》《连线》

  1985年,即将35岁的刘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看起来前景黯淡:世界巡游的生活方式似乎将持续一辈子,年轻气盛的流浪会变成习惯性的无家可归。这个有十年时间都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家伙,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仅凭“电脑将使现存的权威过时”这个稀奇古怪的信念,创办了《连线》杂志,并且很快令这个媒体平台成为数字革命最重要的吹鼓手之一。在《连线》的煽动和鼓吹下,数字化时代比预想到来得更早,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泡沫。

  讲述刘易斯·罗塞托和《连线》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角度。《连线—数字时代的传媒梦想》(《WIRED A ROMANCE》)的作者加里·沃尔夫(Gary Wolf)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连线》杂志发展的诸多重要时刻,从商业故事的角度记录了《连线》创业者们如何寻找商业机会和盈利模式,如何说服创业投资者成功套现的过程。不过和很多传奇故事不同的是,加里·沃尔夫以内部人的视角,不仅记录了当事人的抱负和创造,也记录了当事人的贪婪和疯狂。

  技术类《滚石》

  每当时代变革的前夜,总有人能够先知先觉,刘易斯·罗塞托就是这种人。在20世纪80年代,在桌面出版软件诞生之前,管理电脑打印机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刘易斯对打印机的专注和投入,他身边的人很快发现,他这么做既不是天生勤劳认真,也并非想讨老板欢心,而是自有一套理论,他认为廉价的出版机制将改变世界。

  在创办《连线》杂志之前,刘易斯创办了一个名为《电词》(Electric Word)的杂志。在这本杂志的编辑过程中,刘易斯逐渐找到了自己创办杂志的方向:杂志文章中提到的技术专家,刘易斯从来不把他们仅仅看作消息来源,这些人是他眼中的先锋。这些人在一般人的视野之外,他们的想法隐藏在大部分人感到畏惧的机器中。他们的言行方式、衣着风格、娱乐趣味,记者和大众读物作家都不感兴趣,但刘易斯希望突出这些新式精英的力量。后来刘易斯把这种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创办的《连线》杂志上更加发扬光大。

  不过当时大多数投资人并不看好刘易斯杂志的风格,他们认为“人们对于报道那些电脑呆子的杂志没有兴趣”。另外,对于这种旗帜性的杂志,气质和煽动性要比内容重要得多,这种办刊方针也让投资人望而却步。就在刘易斯一次次寻找天使投资人、一次次失败的时候,1992年尼葛罗庞帝发现了《连线》杂志与众不同的气质,他的75000美元终于让刘易斯的梦想发酵。

  到1994年,刘易斯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连线》的催眠术奏效了。在大部分城市,《连线》都卖得所剩无几。克林顿总统的新闻官向记者展示《连线》,想说明他们对最新事物并不陌生。而银行家们把《连线》杂志放在前台,恐吓来访者。全美国的计算机程序员、软件经理以及工程专业的学生,都不愿把自己的《连线》借给别人,以免杂志有去无回。

  以前是时尚杂志告诉你什么是有品位的生活,现在《连线》来了,告诉你这个社会正在被技术改变,即使你是微软的技术总监。如果不看《连线》,也意味着你已经被甩在由技术引导的社会洪流之外了。《连线》的定位正如美国《新闻周刊》评论它的标题所说的那样:一本技术类《滚石》。

  《连线》杂志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获得成功,一方面因为当时美国社会坚信即时通讯和互联网即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另一方面《连线》杂志也反馈和放大了这种虚妄的信仰。但随着时代的转换,以及杂志所有权易手,《连线》也势必由一个摇旗呐喊的时代吹鼓手变回一本普通的时尚杂志。

(图)Jane Metcalfe Jane Metcalfe

  商业实录

  事实上,刘易斯·罗塞托从来不是商业天才,而更像一个偏执的“疯子”。这种性格令他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创办了《连线》,也让他坚持了很多错误的决策,使得《连线》白白错失了发展壮大的机会。《连线》创办初期,资金极其缺乏,刘易斯每天要忙于为《连线》杂志争取天使投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拒绝穿着一套正式的西装,其实他对商业领域的繁文缛节十分痛恨。这种毫不掩饰的敌对态度以及对商业常识的缺乏令他失去了很多拉到投资的机会。

  当《连线》杂志创办自己的网站“热连线”(HotWired)的时候,今天的商业网站甚至连雏形都没有。刘易斯给“热连线”找到的商业模式是浏览要注册收费。这道围墙挡住了绝大部分《连线》杂志的拥趸,低下的浏览量也阻碍了“热连线”未来向广告模式的转型。在为“热连线”寻找盈利模式的过程中,“热连线”的很多员工都意识到了收费模式行不通。

  为此,刘易斯和手下的员工在公司的邮件系统上相互争吵,甚至开始相互人身攻击和谩骂,刘易斯再一次显示了他缺乏管理的才能和灵活的手腕。当刘易斯终于意识到自己决策失误,改变“热连线”的商业模式的时候,“热连线”的领先优势几乎丧失殆尽。

  经历了IPO的失败后,50岁的刘易斯对于革命者的角色感到疲惫,最终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卖掉了《连线》,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天使投资人。如今,他可以选择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创业者,而不再需要从事他并不擅长的管理工作。这虽然不是他想要的结局,客观上却是他所能得到的一个相当不错的归宿。

  如果你喜欢好莱坞大片的风格,《连线—数字时代的传媒梦想》则很容易读下去。作者加里·沃尔夫故事讲得条理不算清晰,但却生动有趣。叙述很少有抽象的全局概括,取而代之的是小人物鲜活的行为语言。比如在《连线》杂志以及旗下网站正准备打包上市之际,热连线搜索引擎的经理对正在给刘易斯等高管照相的作者加里低语道:“以后你会知道,这张照片就是你从这场努力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类似的段落不在少数。加里·沃尔夫喜欢如实记录下这些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感情强烈的措辞,也客观记录了危机来临的时候,当事人之间相互的推诿、攻击、胁持、拆台,尤其是当《连线》IPO失败之后。

  对于这种写法,有人在亚马逊网站上评论道:“如果你对硅谷的历史着迷,这本书就是为你量身订做的;如果不是的话,多看无益。”事实上,刘易斯和《连线》杂志的传奇历史正可以成为国内新媒体经济的一面镜子,多看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许有益无害。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Louis Rossetto 路易斯·罗塞托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刘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