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009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0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Ralph Baer
Ralph Baer
唐·马特里克
唐·马特里克
Cliff Bleszinski
Cliff Bleszinski
Brian Reynolds
Brian Reynolds
托斯腾·雷尔
托斯腾·雷尔
Joe Graf
Joe Graf
Peter Vesterbacka
Peter Vesterbacka
Amanda Wixted
Amanda Wixted
Paul Barnett
Paul Barnett
Charley Miller
Charley Miller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ICO之父——上田文人 编辑本段回目录

  1970年4月19日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美术学科。具体详情请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上田文人成名作——ICO资料

  游戏名称:ICO
  官方中译名:古堡迷踪
  出品公司:SCEI(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索尼电子娱乐公司)
  发售日期:2001年12月6日
  对应机种:PS2
  游戏类型:AVG(动作冒险)游戏
  官方站点:www.i-c-o.net

  该游戏制作人是大名鼎鼎的上田文人,而这是他做的第一款游戏,也是让他成名的游戏。ICO ,就是这个游戏男主人公的名字,也就是玩家要扮演的角色。《ICO》也是PS2 上不多的有官方中文版的游戏之一。

  最近访谈回放

  2008年5 月14日至15日,上田文人出席了北欧游戏展,而近日较完整的采访内容公开

  ——-老实说,我很吃惊我的作品(ICO ,旺达与巨像)在西方也能够这么流行。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所受的熏陶一直都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在制作《ICO 》和《旺达与巨像》时,我所考虑只是日本玩家。但在ICO 欧美上市前夕,SCE 欧洲部打电话给我们,询问可否给《EDGE》杂志专门设计一个ICO 的主题封面。这种事情我们可万万没想到。西方玩家如此地接受了我们制作的角色和特色,并如此喜欢它们,这让我大吃一惊。

  (译者注:根据VG统计,《旺达与巨像》在北美的销量已过70万,若加上日本和欧洲地区,《旺达与巨像》的全球销量已过百万)

  ——-我的灵感来自书籍和电影。当然,最重要的那一记“当头棒喝”,主要是来自于我在玩其他游戏时所得到的体验。我总是这样想“为什么他们不这么,这么,这么做?”这样一些新的概念和构想就这么逐渐出来了。

  这么说你经常玩游戏?(记者)

  是的,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游戏我都玩,从中吸收灵感。

  目前PS3 上你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记者)

  Media Molecule的《小小大星球》,它正在既然更多的制作人去创造有个性的游戏。

  ——-都说我的作品主题一贯都是“爱慕和感情,淡淡的忧愁,一切尽在不言中”……,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具体和明确的主旨――我只是希望让玩家能在一太虚幻境中感受到快乐。

  ——-对于那些玩过它们的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他们以启迪。你所提到的“爱慕和感情”,虽不是我在制作中所特地要传达的,但证明了我为玩家抛砖引玉的意图。通过他们自己的体验,由他们自己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玩家公认的,艺术气息是上田文人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注)

  同游戏性比起来,艺术性对你而言有多重要?

  ——-很难说。比方说《俄罗斯方块》,游戏性是它唯一的精华所在。但我认为在游戏里,图像和艺术性可以成为融为一体,和游戏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它们彼此都需要对方。

  看来翻译弄错了我的意思。我问的是“艺术性和游戏性”的问题,但翻译却翻成了“图像和游戏性”。我只好向上田文人澄清误会,因为我非常想要一个答案,尤其是这世界上有一个艺术性极强,但操作死板,敌人不断重复的《ICO 》。(记者注)

  ——-很难选择出哪个更重要。它们共存于我的游戏中,都是同样重要。但如果游戏性是基于收集和屠杀的话,那我认为艺术性更重要。在PS3 新作中,我正在努力,试图让这两者真正地联合起来。

上田文人
  Fumito Ueda

  极具艺术品味的天才游戏制作人。就业与索尼娱乐公司(SCEI)。代表作《ICO》和《旺达与巨像》。
  1970年4月19日生于日本兵库县
  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美术系
  1995年加入WARP公司
  1997年加入SCEI至今
  2001年完成《ICO》
  2005年完成《旺达与巨像》
  喜爱的事物:时空穿越、野外求生、动画、大型书店、
  最期待的事:看最新的电影
  最想要的东西:停车场
  如果有时间最想做的事:搬家
  如果不做游戏想做什么:电影
  对那款游戏印象最深:《ICO》

 在幼儿园时代,上田文人就开始表现出他的艺术细胞。在一次少儿绘画大赛中他画了一只乌龟——准确地说那是一个乌龟壳——年幼的他狡辩说,那是一只四肢和头都缩进龟壳里面的乌龟。这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话让他的父母和老师都对他褒奖有加。大受鼓舞的上田文人从此爱上了绘画。
  在多数人看来,喜欢画画的少年大多是安静老实的乖孩子,但是上田文人就不是那种成天盯着画布的沉默少年。没有画画的时候,他就和伙伴们一起到附近的河边钓鱼。从小学到初中,画画和钓鱼成了他最大的乐趣。后来他喜欢上了做各种道具,从自制的捕鱼网到和父亲一起制作的竹蜻蜓、陀螺、吹箭,都让他感到无尽的乐趣。这些经历对他后来在创作上有深远的影响,《旺达与巨像》中弓箭的使用和动作就是他从童年的回忆中信手拈来设计的。
  一心扑在美术上的上田文人在文化课方面非常头痛,初中课程已经让他非常吃力,他一心想要报一所美术相关的职高,于是他开始正经学习在美术考试中比较实用的美术基础。但是兵库县能学习美术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附近的工业职高设计专业。上田文人的人生方向就这样轻率地决定了。在工业职高里糊里糊涂地混了三年,大部分学生都直接选择就业,但是他却想进一所美术系的大学,但是他不知道他该报什么学校,甚至不知道一般想进美术大学的学生都要先去专门的补习学校,于是他再一次糊里糊涂地选择自学。上田文人在职高时成绩优秀,在老师的推荐下本来可以去考一所东京比较好的美术大学,但是他草率个性再次发作,他印象中东京太远,于是想都不想就报考了比较近的大阪艺术大学。
  美术天分过人的上田文人轻松进了大阪艺术大学。按照大学的课程设置,大三时要选择主修课程,上田文人主修的却是他比较陌生的抽象画。“看起来比较轻松。”于是他的大学生涯就在轻松和游玩中度过。临近毕业,他才发现虽然学了不少东西,但是之前想要欣赏享受美术的念头却没有实现。平时美术馆都不怎么去,谈不上是个美术爱好者,却经常在和朋友一起租来的公寓里打游戏。这时的上田文人已经变成一个游戏迷,也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心想烦恼也没用,不如买台电脑吧。
  他当时买的电脑是当时被认为图形运算能力比较强大的AMIGA。从此上田文人和CG结缘。
  大学生涯中深受电影和游戏影响的上田文人一心想要当一个创作者,所以他毕业之后也没有急着去找工作,而是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计算机知识。由于周围没有人会CG,他经常去Nifty网站的AMGIA论坛,从中学到了不少CG知识。就这样混了一年多,他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诞生了无数创作者的评选活动——“索尼艺术美术家选秀”。
  上田文人和一个大学同学一起参加了这个活动。游戏活动的评比标准是概念的创新,上田文人就提交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小发明。小发明的是用一个网包了一堆土,放在小屋里,下方有一个遥控的机械装置,可以让土一点一点往外冒。上田文人的想法是让人感觉里面有一个动物在挖土,而卖点就是土会飞到屋外,吸引别人去看,然后土就会掉到他的脸上。上田文人希望这个小装置能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印象,当他们灰头土脸回到家里的时候,就能想起他的作品。“在别人的记忆里留下印象”,这是他不变的创作思路。几年后上田文人回忆起自己的作品,他说这个挖土的小装置他是在心目中最接近满分的作品。
  这次比赛最终让上田文人得到了评审员奖。自幼就喜欢受表演的他大受鼓舞,觉得自己多少也是半个创作者了。虽然回到大阪之后他的生命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边打工一边研习CG技术。
  渐渐的他开始思考用CG技术去做游戏。于是他应聘了WARP公司的招聘广告。在那个时代,会CG的人可是难得的人才。刚刚进入WARP的上田文人马上就被分配了一个重要项目,土星机上的《Enemy Zero》。初出茅庐的上田文人有很多想法,无奈自己只是一个小卒,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他渐渐地萌生了要自己做个游戏的想法,要做出一部反应自己水平的游戏。于是《Enemy Zero》开发完了之后,他就离开了WARP。
  以创作者自居的上田文人开始寻找一个能够实现自身信念、无拘无束的环境。他先在自己家里做CG短片,其间认识了一些CG制作者,这就有一位SCEI的工作人员。他听说SCEI正在招聘会用PowerAnimator(早期的CG制作软件,Maya的前身)的人,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应聘,没想到出奇的顺利。面试者希望他马上就来上班。
  “可是我现在正在做自己的作品,不能马上来上班……”
  “那么就把SCEI这个地方借给你,就在这里制作如何?”
  SCEI求贤若渴让上田文人大为感动。27岁的他就这样进入了SCEI。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戏世界中——这是一个静谧的、梦一样的世界。它的名字是——《ICO》。

 
上田文人最初的构想是设计一个“男孩邂逅女孩”为主题背景的游戏。两个人一起牵着手冒险,在宁静的世界中通过手心的接触心灵相通。1998年初这款游戏投入制作,为了表达他的创作理念,上田文人先在lightwave中做了一段3分钟的动画:一个普通的红衣少女站在台阶上,少女长着角,笼罩在暗影之中。接着就是和后来《ICO》氛围格格不入的场面:一群机器人飞在空中,用能量波对着城堡到处轰炸。动画的最后,少女把手伸出废墟中,轻轻抚摸着少年的脸。
  《ICO》的设计思路逐渐成型,身为项目负责任和艺术总监的上田文人与导演海道贤仁开始将动画中的概念变成实际的游戏设计,他们的目标是一款PS游戏。游戏的三大卖点是:1、游戏与众不同;2、游戏的每一个画面都要充满艺术气息;3、实现所谓的“非真实的真实性”。
  他们开始用减法设计去做这款游戏。渐渐的,丰富多样,强弱各异的敌人一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简单的敌人类型;城堡周边丰富多彩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城堡内部复杂精巧的机关设计。
  为了上田文人的构想,他们采用了独特的招聘方式,招募了一批从未涉足游戏业的新手,组建了一支由两名程序员,4名美工组成的团队。
  在后来的演示中可以看到,这个面向PS开发的最初版本中,敌人只有一种类型,就是后来在剧情画面中匆匆露脸的带角蒙面士兵。不过Yorda头上的角因为美感的考虑被取消,转成ICO头上的角。户外的水闸等谜题瀑布场景等都做好了。1998年,《ICO》的开发工作全面启动,上田文人决定放弃已经流行起来的动作捕捉,仍然使用手动调整关键帧。

《旺达与巨像》制作人上田文人回顾性访谈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Nick Suttner
翻译:大鸟秀夫
http://www.1up.com/do/feature?cId=3172528

1UP:ICO和旺达与巨像都有一些通关后的隐藏要素。其中新的道具和武器特别令人感兴趣。在通关之前,玩家的选择是有限的,而之后的隐藏道具则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体验。你有没有考虑过让玩家在通关前就能获得这些隐藏要素?

上田:通关后的隐藏要素属于额外的东西,所以它们被做成与游戏主线剧情无关。把它们同游戏主线结合起来意味着“道具”和“技能”将会对游戏产生影响,我不希望ICO或者旺达与巨像变成这类游戏。



1UP:你的游戏体现了一种极简派艺术风格,与其他游戏大不相同。这是不是一个工作人员和预算都很少的项目?还是这只是你的风格而已?其他的开发者们是否也应该尝试类似的东西?

上田:同样,这也有很多原因,不过简单来说,我是想要做一款独一无二的游戏。所以,如果市场上充斥着简约风格的游戏的话,我很可能会去做一款极其华丽的游戏。

1UP:就像之前的ICO一样,旺达与巨像里有一种虚构的语言。为什么不用现存的语言,而要另外创造一种呢?这种语言是否从某种真实的语言中获得过灵感?你把这种语言创造的有多完整?你是独自创建的还是和语言学家一起做的呢?

上田:我先创建现有的语言和虚构的语言的转换方式,然后以现有的语言写脚本……其中一个原因是使用虚构的语言不会把某个地区人的性格带入到游戏世界中去,可以避免游戏显得太过真实。但是最大的原因是为了编辑的目的——如果语言是虚构的,我们一直到开发末期都可以改变并编辑语音。

1UP:ICO同旺达与巨像似乎都发生在同一个时空。你是否写好了包含完整世界观的故事?还是每次你都只考虑一个游戏?



上田:开始我并没有考虑故事的发生的时空。事实上在开始做旺达与巨像的时候我是想要创造一个同ICO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后来在开发过程中,我决定创造一个类似的世界。

1UP:许多玩家认为旺达与巨像有着史上最精彩的配乐。选曲工作是在开发进行了多久后开始的?一开始你有没有预料到会使用现在的动感,实时的战斗音乐?在今后的作品中是否会继续如此?

上田:是的。由于我在旺达与巨像中想要创造与ICO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一开始我就考虑使用动感和壮丽的音乐。另外,我有一个念头,就是在游戏角色的不同处境下音乐也要有戏剧性的变化。在过去的某些游戏里,基于不同的场景会播放不同的曲子,而我的打算是想要像电影一样,随着情景的改变曲子的旋律也会随之变化。在目前我工作的项目里正遇到同样挑战,要使音乐的变化更富戏剧性。

1UP:你最近在玩什么游戏?

上田:我最近在玩Xbox Live Arcade上的Braid。一想到为了保证其关卡设计的一致性所需付出的工作量,我就一阵头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上田文人 Fumito Ueda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Fumito Ueda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