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306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16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
《隐身人时间机器》
《隐身人时间机器》
《银河百科全书》
《银河百科全书》
尼罗河之鹰
尼罗河之鹰
玄幻小说
玄幻小说
《爆笑彗星撞地球》
《爆笑彗星撞地球》
《骂我就对了》
《骂我就对了》
《酷天使假王子》
《酷天使假王子》
《天使与恶魔的LOVE学园》
《天使与恶魔的LOVE学园》
《甜美恋人》
《甜美恋人》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由来概览
石顺科

汉语'科幻'一词是科学幻想的简称,概指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文学创作,属文学艺术创作范畴。如同科学称谓一样,科幻小说一词对我们来说也是舶来品。它原产于美国,英文称为"Science Fiction"。据有人考证,解放前我国称其为科学小说,解放后,受前苏联的影响,遂改名为科幻小说,沿用至今。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有人开始翻译移植国外的科幻小说,但中途多舛,一直未能发达起来。近年来国内出版界出现科幻热,外国科幻译作排峰叠浪滚滚而来,已然形成潮观。科幻小说自其发微,经过近两百年的演化,踪迹遍及全球,其影响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干及人们对世界、对未来乃至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看法,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我们是无法无视它的存在的。此外,科幻小说毕竟与赛先生沾亲,与科学宣传多有牵涉,并且早已形成一种文学流派,堂而皇之地在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就更有必要认真地对待它,了解它。而要了解它,首先就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对它有个概括性的认识,这就是本文的初衷。
说到科幻,我们脑际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然而今天当西方人提起科幻时,他们经常要加上一个Fantasy(姑且译作奇想小说)。它确实与科幻小说有关,是本世纪70年代从科幻小说中剥离出来的一个分支。科幻小说和奇想小说虽系同宗,但各自有着完整的体系(创作内涵,品评根据等)和不同的界说。我们在引进或欣赏这类作品时,应当注意区别。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理论专著对二者的定义颇为拗折,不甚简明;按照通俗的说法,大概可以这样解释:即科幻小说是以未来为舞台、以科学原理为准则、以技术应用为道具而进行的遐想,一般是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太借重传统意义上的怪力乱神;奇想小说也是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但现代技术手段不占重要地位,时间背景是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某个历史场景(叫做alternative worlds,另一种世界;比如,假设拿破伦没有战败,希特勒打败了同盟国,世界会怎么样),多涉及荒诞的外力,如巫术和咒语,有极浓的恐怖成分。所以有人说科幻小说是在可能性中寻不可,而奇想小说则是于根本不可能中求可能。目前国外对这两类创作的解释说法不一,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
未成曲调,先弄拨弦之声,为的是使读者能从大处着眼,对当前国外科幻作品的分野有个较为明晰的概念,这将对阅读欣赏科幻作品有所裨益。
科幻作品(在此我们将上述两种创作视为一体)如同我国的武狭小说,是一种土特产,不过它是西洋的土特产,有关这个土特产的内涵特征,国外已经有了至为详尽的研究和总结,作者在此只不过是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总其大概,略加梳理,旨在得出一个粗泛的轮廓,以便于记识。本文以1818年为分界线,前一部分溯源,后一部分叙流;全篇以时序为隐线,以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为缀珠,重在表现历史流程和转折节点,不论当今的发展状况和各家风格。下面试将对科幻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做一概要的介绍。

经过几十年的争论与探讨,国外对科幻作品的发端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它的起始点当推英国作家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又名现代普罗米修斯,有汉译本),时间在1818年,正值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发生时期。
一种文学创作总有本源可寻,科幻小说也不例外。科幻小说最早的源头有人追至公元前2000余年的《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这似乎已经到了尽头。溯源就从这里开始。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阿卡德人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欧洲各民族的文学形成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据说旧约圣经中大洪水诺亚方舟的故事即取材于这篇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人物,他曾制服过猛兽,战胜过魔怪,在神的启示下躲过了洪水大劫难。最后他去追求长生不死的仙药,神祗怜惜自己荫蔽的子民,告诉了他取药之法,结果他却无功而返。这是一部古老的英雄史诗,反映了上古人民与自然搏斗,探求自然规律、生死奥秘的过程。在后来出现的希腊神话故事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民间传说等故事中均可见到它的影子。大凡神话,民间传说,英雄故事都反映了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过程,反映了人类为摆脱某种束服而做的努力,表现了人类求得驾驭自身命运的愿望。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得赛》可算是此类作品中的经典。史诗中的伊塔刻国王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率部归乡,历经十年海上漂泊,遭逢各种险怪的磨难,但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气顽强地与厄运做斗争,终于得以返回家园。故事中的种种险象,无疑是在向人们昭示未知世界的恐怖,告戒人们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危及人类安全的险境,但它同时也在告诉人们,人类依靠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求得胜算。月亮是地球的伙伴,它离实在我们太近了,几乎伸手可触,有关它的传说是一支支古老的歌。公元2世纪生于叙利亚萨莫撒塔(Samosata)的卢奇安(Lucian)写过两篇关于月球旅行的故事,其中一篇称为《真实的历史》(The True History)。故事中的主人公乘船从地中海出发,后遇彪风,被升举到空中,随后演化出主人公如何到达月球之上,目睹月球人与太阳人进行的大战。作者以极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上天世界中种种奇异现象。自卢奇安之后,西方登月的遐想就一直在如丝如缕地唱叹着一个美好的梦。飞向月球,在人类尚缺乏能力和手段的古代,简直就是妄想,可是就在不久以前的现在,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人类这一古老的愿望。神话传说,英雄故事都带有幻象的色彩,它们记录了人类早期探索自然的活动,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躲避灾难、冲破束缚的信念。从这一点看,科幻小说可 以说是与其一脉相成的。
科学幻想小说的源头已经追溯得很久远了,但这还远不是它的全部。从近代科幻作品不难看出,科幻小说与早期的游记故事传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14到16世纪,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场彻底改变世界面貌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不但是一次极其深刻的思想革命,造就了欧洲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它还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15世纪末,大规模的航海探险活动拉开帷幕,不久,人类便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球体猜想,世界地图的面貌从此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此后天文学、医学、数学、物理学相继得到迅速发展。新的地理发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探险者从外域带回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奇闻逸事,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有关大西洲的记载,使人们相信地球的某些地方一定还存在着未知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Lost Worlds(失落的世界)。到了17、18世纪,许多在科学和文学领域曾做出过卓越贡献科学家、文学家都写过有关游记题材的作品,如德国的天文学家凯普勒写了《梦》(Somnium, 1634,介绍月球旅行),英国的文学家笛福写了《鲁滨逊漂流记》(1716),斯威夫特写了《格列佛游记》(1726),挪威的路德维希·霍尔伯格(Ludwig Holberg)写了《地下世界之旅》(A Journey to the World Underground ),法国的伏尔泰写了《米克罗梅加斯》(Micromèges, 1752,太空旅游)。这一时期的作品已明显带有近代科学的印记,考证科幻发展史的史学家往往把这一时期出现的作品称之为早期科幻作品(Proto Science Fiction)。游记题材小说对后期科幻小说作家的影响最为显著,直到20世纪仍有大批的科幻作家在兴致勃勃地对失落的世界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他们有的钻入地下空心世界,有的潜入海底,有的窜迹于亚马逊的热带雨林、喜马拉雅山之雪谷、冰天雪地的极地,设想着一个个形态各异,一直与我们隔绝而独立存在的社会群体。游记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许多文学体裁共有的源头,不过科幻小说似乎对它独有情衷,一旦乘乎其上,便得以肆意扇动那自由畅想的翅膀。
科幻小说的另一个源头是乌托邦文学。在继承乌托邦文学的体钵的同时,科幻创作又衍生出非乌托邦体裁,即Disutopia。乌托邦雏形的出现可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到英国的托玛斯·莫尔始对乌托邦有了较为祥细的描述,这一称谓从此就以他的论著《乌托邦》定下名来。此后还有德国人托玛索·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的《太阳城》(City of the Sun, 1623),弗朗西斯·培根的《新亚特兰蒂斯》(The New Atlantis, 1624)等。这些原本大多是哲人们的一种政治理想,旨在探索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式,但科幻小说家与此并不相悖,他们所关心的也是人类整个种族的命运。不过他们并不总是显得很乐观,所以才在他们的笔下创造出了非乌托邦式的社会。乌托邦可以说是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而非乌托邦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对未来的一种警示,告戒人们如果人类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世界就有可能会变成地狱。作为科幻小说的源头,乌托邦小说与游记小说并非是泾渭分明,不相容与,相反它们往往同时表现出这两种属性,如培根的《新亚特兰蒂斯》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十八世纪前后现代科学伴随工业革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历史上被誉为科学时代。与此同时文学创作进入了繁荣阶段,显露出勃勃生机。诞生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其否认权威,崇尚理性思维的精神在欧洲诸国再度引起一次思想革命,对这一时期及其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般认为科幻小说的直接来源是哥特体小说,即科幻小说是直接从哥特体小说脱胎而来的。哥特小说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产物,因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而得名,开山鼻祖是英国的沃波尔(Horace Walpole, 1717-1797)。这种体裁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与神话相结合的特点,重在表现自然情感的宣泄,崇尚自由,不迷信权威,富含想象、神秘、恐怖的成份,故事地点多发生在布满各种机关暗道的中世纪古堡中,情节与鬼魂、谋杀等奇闻相缠结,当时曾在英国风行一时,是中产阶级用以消闲的读物。自哥特小说出现后,许多著名作家都进行过这方面的创作,如英国的狄更斯,勃朗特(Bront?)姐妹,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霍桑等,直到20世纪仍能见到它的踪迹。
历史的脚步终于迈入1818年,这是极其普通的一年,一个年轻的女子做了一件极其普通的事,她发表了一本书,名字叫《弗兰肯斯坦》。160多年过去了,一种文学流派终于发展成熟。当人们开始认真寻找它的起始点时,人们于是找到了她。


1973年,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布赖恩·奥尔迪斯发表了(Brian W. Aldiss)《百万年的狂欢》(The Million Year Spree, 后于1986年又修订再版,改名为The Trillion Year Spree, 亿万年的狂欢)一书,专门论述了科幻小说的形成及发展,力主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为科幻小说之第一部,并以此为界碑划出一条分明的界限。他的观点现已为理论界所认可,俨然已成定论。然而《弗兰肯斯坦》毕竟是19世纪初的产物,作者根本不会意识到她是在进行新体裁小说的创作。她只不过运用了当时流行的技法和模式,进行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大胆想象。很显然这部小说仍旧属于哥特体。但与以往的作品不同之处是,这部小说在做浪漫畅想时,第一次引入了现代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在此之前的神话传说,英雄传奇,游记及乌托邦文学虽然不乏浪漫和丰富的遐想,但都不具备充分,成熟,可靠的现代科学依据,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的出现均在现代科技产生之前。这就是说科幻小说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出现来到的,其根本特征是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的。这是值得首先明确的一点,也是科幻小说分界线的根本所在。
历史上许多人物生前不会想到自己会给后人带来多大的影响,会在历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雪莱夫是人断然不会想到的。然而当今天人们追述科幻流派的形成根源时,她已成为人们首当唱颂的仰观人杰。雪莱夫人是英国大诗人雪莱的第二位妻子,全名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 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y),1797年生于英国伦敦,卒于1851年,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名叫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是位小说家和自由哲学家;母亲名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是位女权运动者,生下女儿后十天即辞世。小玛丽自幼受家庭熏陶,11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部作品。诗人雪莱与小玛丽的父亲是忘年的挚友,常有往来。1814年小玛丽对雪莱产生爱慕之情,二人遂携手私奔,浪迹于法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之间。1816年小玛丽与雪莱正式结为夫妇,人称雪莱夫人。1822年雪莱溺水身亡,雪莱夫人从此一直寡居,未再婚配。雪莱夫人一生著述并不算丰厚,丈夫去世后她用了大量的时间整理了丈夫的诗集和遗作,个人的创作除《弗兰肯斯坦》外,还有几部小说和游记,一般认为《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是她最好的作品,这也是一部科幻小说。雪莱夫人写作《弗兰肯斯坦》原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雪莱夫妇寓居意大利时,拜伦是家中的常客。一天诸位好友在雪莱居所诵读文学作品,拜伦提议每人写一篇有关鬼怪超自然力的故事。当时生物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人们对放电现象也已经有所认识。在此之前,雪莱夫人已得知伊拉兹姆斯·达尔文(Erasmus Darwin,查理斯·达尔文的祖父)关于生命规律的研究成果,认为使死人复生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基于这种知识背景,作者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借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之手,创造出一个用不同死人尸体的肢体拼凑成的怪物,并用电击的方法赋予了它生命气息。雪莱夫人的想象至今也没有成为现实,但她却是第一个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大胆想象的拓荒者。
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问世后很快在社会上引反响,这部作品后来被多次搬上午台,拍成电影。尽管雪莱夫人的作品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它终未能以一种文学流派迅速蔓延开来。19世纪的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人学士受正统文学的影响,视神奇怪异小说为末流,多不肯染指。这一时期撰写科幻小说的作家虽不甚多,但也不乏响当当的人物。美国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就是其中之一。他写下了《瓶中手稿》(MS Found in a Bottle)、《皮姆历险记》(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瓦儿德马案实》(The Facts in the Case of M. Valdemar)等科幻小说,开了美国科幻小说的先河。有人认为坡才是科幻小说第一人。然而真正使科幻界骄傲的是法国人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1828年出生于法国的南特市,23岁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旅行》,以后又接连不断地发表了《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数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40多种语言,在世界上享有的读者之多实属罕见。本世纪初我国就有人开始将他的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到目前,在我国引入的外国科幻作品中,他的小说译本最多,远在其他作家之上。中译本的凡尔纳的作品现有近40种,其中有的作品有若干种译本,如《海底两万里》,从1951年算起共有15种译本,先后有14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可见他的作品受人喜爱之深。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他是科幻史上一颗最为闪耀的明星,科幻小说到了他的手上开始变得令人赏心悦目,使幻想和现实开始拉近距离。他在小说中曾预见过潜水艇、水下呼吸器和电视等,这些都被后来的科技发展所验证。雪莱夫人、坡和凡尔纳,他们是19世纪科幻发展史上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科幻创作在他们的笔下,经过开蒙侵润琢磨,得以文脉延拓,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为后来的步尘者搭起一座可以表现无限遐思的历史舞台。
19世纪将过,20世纪将至,科幻小说进入了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一位继往开来式的历史人物应运而生,他就是赫伯特·乔治·威儿儿斯(Herbert George Wells)。
威尔斯1866年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布罗姆利,早年家境贫寒,父母靠开一爿瓷器店维持生计。威尔斯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生笔耕不辍,著书170余种,涉及面极广。除科幻小说外,他写过洋洋百万言的《世界史纲》(The Outline of History),参加起草过《人权宣言》,后成为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的蓝本;他参加过费边社,与萧伯纳共过事;晚年从事政治活动,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倡导社会改革。威尔斯大学期间主修生物学,曾师从于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这对他以后的创作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895年威尔斯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借助这部机器,威尔斯带领读者进入了数百年、数千年乃至地球末日的未来,他用进化论的观点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未来世界的画面。小说对人类的未来活动显露出悲观的情绪,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讥讽的态度。威尔斯的大部分优秀作品都是在40岁以前完成的,如《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人类复制岛》(The Island of Doctor Moreau)、《大战火星人》(The War of the Worlds)、《月球上最早的人类》(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等。威尔斯是跨世纪的人物,也是跨时代的人物,他带着维多利亚时期的科学繁荣步入了一个更加扑朔迷离,色彩缤纷的20世纪;他还是一个承前起后、奠定现代科幻内涵的人物,他继承了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紧随科学发展的步伐,运用敏锐的思维,透视现实世界,对未来作出许多可预见性的想象。这一时期他开始把科幻小说称为科学浪漫小说。
从凡尔纳到威尔斯这两座高峰之间,科幻小说的创作并不是孤寂的,恰恰相反,正是这一期间,科幻小说的创作热潮始露端倪。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进入大发展阶段,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人们从繁忙的劳役中有了喘息的可能,空余休闲时间开始增多,阅读消遣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期刊杂志因其内容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1884年德国人发明新的造纸法,采用木头做原料,生产出一种木质纸浆(pulp),从而将纸张的成本大大降低。由于这一技术革命,便产生出早期的纸浆杂志(pulp magazine),使得杂志消费变的极为低廉,一份杂志十个美分就能买到,登在这种杂志上的小说遂被人称为一角钱小说(dime novel)。消费的通畅和媒体的大众化把大批的科幻作家吸引过来。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大多数的科幻作家都是在这种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威尔斯的许多作品也曾在这种杂志上登出。较为知名的早期杂志有瑞典的《Hugin》(思想),德语国家的《Der Orchideengarten》(兰草园)和美国的《The Argosy》(文库),《All-Story》(小说),《Cavalier》(骑士)等。但早期的纸浆杂志,还不是专门的科幻载体,科幻小说只是杂志内容的一部分。到1926年,专门的科幻小说杂志在美国正式出现,从此科幻小说演化成了一种文学流派,创作的重点从欧洲转到了美洲大陆。这又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在科幻文学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块永远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与以往的历史成因不同,这次推动科幻文学发展的动力是以一种物质形式体现出来的。 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就是启动这一推动力的第一人。
雨果·根斯巴克,1884年出生于卢森堡,1904年移居美国,时年20岁。根斯巴克酷好电器、无线电,曾卖过电池,推销过家用广播电器。1908年他办起第一本个人杂志《现代电子学》(Modern Electrics),1911到1912年在这本杂志上连载发表了自己的科幻小说《拉尔夫124C·41+》(Ralph 124C·41+)。根斯巴克对科学幻想有着特殊的爱好,屡屡在自己的刊物上自编或发表他人的科幻文章。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准备,他终于在1926年开创出一本新的杂志,名叫《惊奇的故事》(Amazing Stories),副标题首次使用了Scientifiction一词。显然该词是由scientific (科学的) 一词和fiction (幻想故事)一词拼缀而成,所表达的意思就在词面上。这即是科幻小说的原始称谓模型。《惊奇的故事》是第一本专门刊载科幻小说的刊物,出版后销路很好,很快给根斯巴克带来收益。什么样的文章才叫Scientification呢?根斯巴克解释说,象凡尔纳、威尔斯和埃德加·爱伦·坡这些人写的作品就是Scienti-fication,既新奇浪漫,又有科学根据,还有预见性的展望。继《惊奇的故事》之后,根斯巴克又办起了几本类似的刊物,有《惊奇故事季刊》(Amazing Stories Quarterly)、《科学奇妙故事》(Science Wonder Stories)、《空中奇妙故事》(Air Wonder Stories)、《科学侦探月刊》(Scientific Detective Monthly)。根斯巴克本人在科幻创作方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修为,但他所创造的科幻杂志把遍布四方的科幻作家群集于科学幻想小说的大旗之下,为他们提供了展露才华的用武之地,结束了他们漂泊不定、无所栖止的感觉。从此科幻小说作为一个正式的文学流派得以形成。后人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于1953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奖---雨果奖。听上去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使我们想起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也可能正是这个缘故,该奖才使用了他的名,而没有用他的姓。
1895年到1926年之间出了许多有名的科幻作者,有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如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和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就是编写大侦探福尔摩斯的作者),后者于1912年写了一本《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被后人看作是这一题材的晚唱;有的则在科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科幻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埃德·赖斯·伯勒斯(Edar rice Burroughs)、卡雷尔·恰彼克(Karel ?apeck)。 伯勒斯是与威尔斯齐名的科幻先驱。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威尔斯常常借助未来以讽今,伯勒斯则是往往遁入未来以避现实。伯勒斯的作品光怪离奇,继他之后慢慢衍生出一支与科幻小说分庭抗礼的支脉,到70年代达到鼎盛,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奇想小说。恰彼克是捷克人,1920年他发表了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U.R.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在欧洲获得极大成功。机器人从此成了科幻作品的骄子,成了科幻作家手中横扫天下的不克之师,以至于到40年代阿西莫夫不得不对它进行约法三章(即机器人三定律)。在捷克语中机器人原本是契约劳工(indentured labourer)的意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科幻小说中有了更高级的从兄表弟,其一叫Androids,是智能性机器人,用有机材料制成;其二是Cyborgs,以钢筋铁骨为架,外覆以皮肉。机器人象火星人、太空飞船、星球球大战一样在科幻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角色。
进入20世纪,科幻小说的发展愈加一发而不可止,纸浆杂志成了科幻小说乘坐的特快列车,一时间,群豪毕至,良莠莫辨。1937年约翰·小坎贝尔(John W. Campbell Jr.)接任《令人惊奇的故事》(Astounding Stories)主编,再一次对科幻小说的规范化做出贡献。首先,他上任后不久便将《令人惊奇的故事》改名为《令人惊奇的科幻小说》(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到此时科学幻想小说终于有了凿凿实实的叫法,是为科幻小说定名之始(据有人考证Science Fiction一词最早见于英籍散文家William Wilson的作品中,时间在1851年)。在这之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流派和称谓,颇为混杂,如奇幻旅行小说(Fantastic Voyages),乌托邦小说(Utopias),科学浪漫小说(Scientific Romances),哥特浪漫小说(Gothic Romances),未来战争小说(Future Wars),失落的世界(Lost World Tales)等等;其次,坎贝尔急切地感到小说的质量需要提高,因此他极力要求他的作者在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上必须严谨,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的运用务求精到。从坎贝尔开始,一批才华横溢、光范垂照的科幻巨匠纷至沓来;从坎贝尔开始,严肃的科幻小说脱颖而出,踏上了正统文学殿堂的石级;从坎贝尔开始,科幻小说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现代科幻小说从此诞生。黄金时代一般指1938年到1950年这一段时间,以坎贝尔的《令人惊奇的科幻小说》为起始上限,已庶无异议,但其下限也有人认为应划在1945年。30年代,社会上流行的期刊杂志达数百种,专登科幻小说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科幻杂志在整个期刊销售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百分之三,尽管如此,竞争依然激烈。这时的科幻小说,就创作内容而言,主要畅行的是伯勒斯一派的文脉,随意的怪诞想象居多;就读者群而言,仍限于爱好者的范围之内,外界舆论仍然将其视同闾巷妄语,粗杂小技。乱世出英雄,坎贝尔就是独具慧识的英雄,他一臂撑天,力博狂澜,踌躇满志地率先扯起了一片通向光辉彼岸的风帆。论起这一贡献,有人不禁地把他比作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做摩西。坎贝尔编辑的作品以何见长呢?仅以一件趣闻为例。1944年,坎贝尔在《令人惊奇的科幻小说》上刊载了克利夫·卡特米尔(Cleve Cartmill)的《生死界线》(Deadline),内中述及原子弹的研制过程。故事刊出后,很快便招致联邦调查局军事情报人员的造访,他们前来调查这篇文章的背景,怀疑有人泄露了曼哈顿计划,因为故事中的情节与秘密计划有颇多相似之处。而实际上无论是坎贝尔还是卡特米尔在此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曼哈顿计划。一年以后,原子弹终于把广岛和长崎夷为平地。这件事使人领悟到科幻作品不完全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它能言中未来。同时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也把恐惧深深地嵌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后期的作家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反战情绪。60年代时,许多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是此情此景在40年代的科幻小说中早就有人作了预见性的展望,这不能不归功于坎贝尔和与他同时代的科幻巨擘们。科幻小说与现实贴的更近了。坎贝尔象一块磁石,把许多风华正茂的才种吸附到自己的周围;他的刊物象一所学苑,把一批批饱学之士送向开疆拓土的前缘,使他们展尽风骚数十载。从这所学苑中走出的巨人有:A·E· 冯沃格特(A.E.van Vogt)、罗伯特· 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伊萨克· 阿西莫夫、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其中海因莱因(四次获雨果奖,1956,1960,1962,1967)、阿西莫夫(三次获雨果奖,1946,1973,1983,1946年奖系1996年追记)和克拉克(两次获雨果奖,1974,1980)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的三巨头。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已有多种作品被介绍到我国,已是广为人知的人物。海因莱因则不然,查中国国家图书馆(前北京图书馆)书目索引,只有他写的一本《双星》(Double Stars,获1956年雨果奖)被译成汉语。海因莱因在科幻史上是一位代表性人物,詹姆斯·冈恩(James Gunn)在他所编的《科幻之路》中便是以海因莱因为开端来划分一个时代的。海因莱因的成功在于他带头冲出了期刊杂志的封闭圈,把现代科幻小说投入了图书领域。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间,他以图书形式共出版了22部小说。科幻小说又历经了一次物质形态的变化,平装书,精装本,选集,丛刊,直到在更晚的后来打入最佳畅销书行列,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更为广泛地流传开来。
50年代科幻小说发生了种种变化:一是进入图书市场;二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成立(The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雨果奖正式设立;三是奇想类小说继续发展,特异功能,意念传感,超自然力的因素极剧膨胀;四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幻创作出现:1951年,法国第一本现代科幻杂志《大猩猩王国》(Le Règne du Gorille)付梓;1955年德国第一本现代科幻杂志《乌托邦杂志》(Utopia Magazin )问世;苏联科幻界作家与西方同行建立接触关系;五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科幻史上太空时代的序幕。有人说这是科幻小说的白银时代。1960年,金斯利·埃米斯(Lingsley Amis)在普林斯顿大学作了关于科幻小说的系列讲座,首开科幻小说进学堂的先例。1961年,马克·希勒加斯(Mark Hillegas)和布鲁斯·福兰克林(H.Bruce Franklin)分别在科尔盖特(Colgate)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正式开设科幻小说课程。到70年代末至少有300多所大学开了同类课程。据调查,1977年以科幻为题的博士论文多达412篇。自是,科幻小说终以一种文学流派的面貌北向拾级,登堂而入室。1965年美国科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成立,星云奖(Nebula Awards)正式设立。稍后,又有许多奖项出现,如克拉克奖,坎贝尔奖,Locus奖,世界科幻小说奖等,不一而足。6、70年代,科幻文学理论有所发展,人们开始整理科幻发展的历史,探求它的本源,界定它的内涵。1975年,世界奇想小说联会(The World Fantasy Convention)成立,开始颁发世界奇想小说奖(World Fantasy Award)。从获奖情况看,从未出现过一部作品兼得奇想奖和雨果奖的现象。80年代以后,科幻文学已如日中天,小说发行量直线上升,它不再是一门单纯的文学流派,它已发展成一宗产业,各种以科幻为名的广告,玩具,电子游戏随处可见,巨大的经济效益已赫然在目;科幻已不再偏居一隅,它已成了一种全方位的文化现象,从书本创作到传播形式(广播、影视、绘画、乃至因特网),从组织机构到奖品鼓励,从文学到产业,它已如此的庞大,几乎无处不在。难怪曾有人兴叹,今天才是科幻的黄金时代。



科幻小说起于清萍之末,育化于混沌之中,它象芦丛中的丑小鸭,灶尘下的灰姑娘,退去稚羽,洗尽烟垢之后,出挑出一副光彩照人的风韵。持自然主义观点的人,对理论界为科幻小说所下的界语或条说忿忿不平。在他们看来,飞鸟在空,花香在野,本是自然的纯滋味,实美之美所在,一旦驯化,原味尽失,那里还有真正的科幻。异哉!
严肃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它根据科学技术的原理,采用文学的手法对未来的世界进行预期展望,历史上也确实有些东西为它所言中,如坦克车、飞机、潜水艇、卫星、空间飞行器等,人们为此而如醉如痴,津津乐道。但科幻毕竟是以幻点睛,大多数的猜想并没有实现。不仅如此,有评论家说,科幻往往还热衷于采用非科学或伪科学的手法,如意念传感,特异功能,超自然力等,以混人视听。这大概是文学创作中的特殊现象,该当何论呢?
科幻文学虽是现代科技的伴生物,但它并没有充当十足的科学赞礼师,相反常常以科学叛逆者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事件之后,在60年代的环保运动以及科学进步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出现之后。许多科幻作品中所表现的技术运用是灾难性的,科学家被丑化,经常成为邪恶势力的代表。西方人这种戒备科学的心理由来已久,是人本主义的一种映射。这与我国国民对科学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对这舶来的宝贝到是始终表现了忠贞。器为心之用。器固是利器,用者行善恶,辨贤愚。大概科学与人类亦可一比。
科幻依托于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勃发于文艺复兴,没有文艺复兴,现代科技就不可能来得这么快,而没有现代科技,科幻小说更是无从说起。文艺复兴象是现代文明先驱者手中的魔杖,左挥一下,就敲响了中世纪的丧钟,右挥一下,就冒出了现代科技,再挥一下,世界就彻底变了样。当我们追昔抚今,纵览几百年来世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们或许可以再为科幻小说的成因求得一个源头,一个真正的精神源头,那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夫观水者,必观于澜。科幻长河,逆亘古以为源,纳众流以为川,遇艰阻以成激澜,澜成而观现。惟有观澜始得深印象。愿所集科幻史上的几点波光堪作读者观澜之赏。俗语讲百川归海,终有尽时,千里长筵,没有不散的席。遥想我国的骚风赋体,都已成为昔日的光辉;近看西人所创的诸种文学流派,无不随岁月的迁移而替复。文学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以此为鉴,试问科幻的明天会怎样呢?这一天终会到来的。但是当我们反顾《吉尔伽美什史诗》、《真实的历史》等古老作品,剔除它们历史的长衫,较以现代科幻的精髓时,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共同表现了人类骨子里的精神,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战胜自然。这种精神伴随人类走到今天,它也必将伴随人类跨越明天,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求索者,路漫漫兮其修远······

参考书目 1 Trillion Year Spree,Brian W. Aldiss,1986
2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James Gunn, 1988
3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Peter Nicholls, 1979
4 Science Fiction---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John Clute, 1995
5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J. Clute & P. Nicholls, 1993
6 The Encyclopedia of Fantasy, J. Clute & J. Grant, 1997
7 DLB,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SF Writers, Bruccoli Clark, 1981
8 DLB, British Fantasy and SF Writers before WWI, Bruccoli Clark 1997
9 Twentieth Century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Curtis C. Smith, 1981
10 Science Fiction from China, Wu Dingbo, 1989
11 Le Science-fictionnaire, Stan Barets, 1994
12 Lexikon der Science Fiction Literatur, Wilhelm Heyne, 1988
13 科幻之路, 詹姆斯·冈恩, 1997
14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
15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潘永祥, 1984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