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319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29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文学远征
文学远征
东方诗歌史话
东方诗歌史话
东欧文学简史
东欧文学简史
诺贝尔文学奖史话
诺贝尔文学奖史话
欧美戏剧史话
欧美戏剧史话
英国文学简史
英国文学简史
法国文学简史
法国文学简史
德语文学简史
德语文学简史
拉丁美洲文学简史
拉丁美洲文学简史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东方诗歌史话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东方诗歌史话编辑本段回目录

诗神的诱惑:东方诗歌史话
  内容简介

  东方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人类文学艺术的摇篮,神奇的东方文明孕育了灿烂的诗歌之花。本书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分别论述了东方各国的诗歌发展进程,对重点诗人及其代表诗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对东方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作出了客观准确的评述。
 
 古代东方诗歌

  古代东方诗歌概述

  东方诗歌,是指亚洲和非洲的诗歌。

  古代东方诗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它包括亚洲和非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的诗歌创作。

  我们知道,东方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人类文学艺术的摇篮。大江大河孕育了东方的文明古国。约在公元前4000年到3000年之间,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美索布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就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城市国家。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流域,也都产生了阶级社会和国家。古代世界有五大文明地区,那就是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其中有4个是在东方。这是值得后世的东方人自豪和骄傲的。

  东方的大河,滋润养育了东方古国最初的文学艺术。诗歌,正是在大河流域的肥沃土壤上,绽开的美丽而神奇的花朵。

  具体地讲,古代东方诗歌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公社时期、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奴隶制时期。

  最早产生的诗歌是民间口头创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产生阶级以前的原始公社制时期的集体生活现实。这些诗歌由于年代太久了,缺少记载手段,因此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少量诗作,大多是后人根据口头转述记录下来的,已不是完全的“庐山真面目”了。因而,那些原始时代的诗歌中夹杂着某些阶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就不奇怪了。早期的诗歌主要是一些劳动歌谣、民歌等。它们大多是先民或奴隶、农民在劳动中为了减轻疲劳、消除心中的烦闷或是发泄自己的思想感情时随口唱出来的。如古代埃及的劳动歌谣《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搬谷人的歌》,以及青年男女为了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唱出来的情歌等。

  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由于社会情况的变化,诗歌艺术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一漫长的时期,东方各民族先后发生了民族兼并的大规模战争,一些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便应运而生。最著名的史诗有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随着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加重,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和机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少数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文人,他们或是记录、加工口头文学,或是自己创作,在诗歌艺术的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如埃及在公元前13世纪就出现了诗人恩纳,《厄罗河颂》这首名诗就是他创作的;公元l世纪出现的印度佛教诗人马鸣便有诗作《佛所行赞》、《美难陀传》、《犍椎梵赞》留传下来;公元4世纪左右出现的印度大诗人迦梨陀娑诗歌创作丰硕,《云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许多杰出诗人都能站在社会进步势力一边,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批判,对奴隶和平民的命运表示关注和同情。这一时期,除了诗人辈出,诗作众多,诗歌在形式上也有所丰富和发展。劳动歌谣、民歌、史诗有所发展,抒情诗、叙事诗、宗教诗等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些都为中古诗歌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基础。

  古代东方诗歌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了宗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不少诗歌作品都染著上浓厚的宗都色彩。比如古希伯来诗歌与犹太教分不开,《旧约》中的许多诗篇表现了对耶和华的崇拜;古代印度诗歌也多与婆罗门教和佛教息息相关,有些诗本身就是直接宣传教义的;古代埃及,由于人们盛行对神灵的崇拜,宗教对诗歌艺术的影响也非常大,《亡灵书》便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集。此外,人民群众的口头诗歌,经过统治阶级和宗教祭司的窜改和加工,往往失去原来的风貌,带上宗教的色泽。

  古代东方诗歌在世界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中国外,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是古埃及诗歌、古巴比伦诗歌、古希伯来诗歌和古印度诗歌。古代埃及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之一,《亡灵书》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古埃及诗歌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诗歌有较大的影响。古巴比伦诗歌与远古时期的苏美尔和阿尔德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代表作是《吉尔伽美什》,这是已知的世界文学史中最早的史诗,对两河流域文学影响深远。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收获。 《旧约》中的诗歌占有重要位置,它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影响很大。古代印度诗歌成就卓著,以东方诗歌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其诗作不仅反映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在形式上也丰富多样,艺术性较高。其中如古代诗歌总集《吠陀》、两大诗史、伐致呵利的抒情短诗集《三百咏》以及迦梨陀娑的长诗《云使》等,都是光辉的成就。

  古代东方诗歌,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也最繁荣的诗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它不仅为东方后世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为整个世界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让我们步入东方古国的诗园,选取几个迷人的景点驻足观赏吧!

  人类最早的诗歌汇编 《亡灵书》

  金字塔是古埃及历史的象征,《死人之书》则是世界文学中最早的书面文学。这两样表面上看起来是毫不相干的事物,其命运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古埃及的产物,都反映古埃及人的思想、信仰、生活、智慧、力量和高度的文化。

  《亡灵书》,又名“死人之书”,这部人类最早的诗歌汇编,不是写给活人看的,而是为人死后的灵魂所用的。原来,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并不以现世为限,相信人死后,亡灵必须经过一段下界生活,经受种种考验,合格者才能重见阳光,进入天国,得到再生的机会。因此,古埃及人一方面十分重视尸体保存,死后用香料涂抹尸体,制成木乃伊,用麻布包好,放在古棺里;另一方面也很重视对人死后的生活指导,人们往往为死者准备好整套的读物,这就是《亡灵书》的由来。这样说,《亡灵书》实际上是人们为死者准备在下界旅行的指南和备亡录呢。它是用象形文字书写在草纸卷上的。这种 《亡灵书》有的是放置于一个特制的匣子中,有的是放在棺椁里,也有的是与木乃伊裹在一起的。

  《亡灵书》中最早的创作,是公元前3500年时的作品,大部分则是公元前2000年到前1800年间的中王朝时期的诗歌。它并不是宗教经典,每卷内容也不完整、统一。若综合起来,它的全部内容可分140章。它的结构松散,章与章之间没有有机的思想联系。

  《亡灵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对神的颂歌与对魔的咒语,有恳求神的赦免的悔罪诗,有的诗指示亡灵如何接受神的裁判,有的诗告诫死者燃火来抵御恶神塞托的迫害等等。

  我们先来看两首颂诗。一首是对太阳神拉的歌颂:

  礼赞你啊,拉神!向着你惊人的上升!

  你上升,你照耀!诸天向一旁滚动!

  你是众神之王,你是万有之神,

  我们由你而来,在你的中间受人敬奉……

  礼赞你啊,拉神!你使生命从昏沉中苏醒!

  你上升,你照耀!显示了你的光辉形象,

  千万年过去了——我们不能把数目算清,

  千万年将到来,你高过于千万年之上!

  另一首是对自然神奥西里斯的礼赞与祈求:

  荣耀归于奥西里斯,“永无穷尽”的王子,

  他通过了千万年而直入永恒,

  以南和北为冠冕,众神与人群的主人,

  携带了慈悲和权威的拐杖和鞭子……

  允许我的精神在地上坚强,在永恒中凯旋。

  允许我顺风航过你的国土。

  允许我插翼飞腾而上,像那凤凰。

  允许我在众神的塔门中得到宽宏的迎迓……

  诗句写得庄严典雅,气象恢宏,表现出古埃及人对太阳神和奥西里斯神的无限崇拜与敬畏。

  《亡灵书》里的诗篇写的是“下界”的事,但反映的却是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在《他行近审判的殿堂》一诗中,写下界法庭在评判一个亡灵的善恶重量的天平上,只用一根羽毛作为砝码,来评定亡灵善恶的大小。这首诗反映了古埃及人极为明确而细密的善恶观念。《亡灵书》中的大部分诗篇具有浓厚的宗教信思想,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国观念,主要是表现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个别诗篇或某些诗段也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如在《另一个世界》这首诗中写道:

  你不再在你的

  选中的小径中颠踬,

  一切的邪恶与黑暗全从你的心灵中落下。

  在这里的河旁,

  喝水和洗你的手脚罢,

  或者撒下你的网,

  它一定就充满了鱼。

  有的诗则表达了人们对未来世界中劳动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精神。如在一首关于俄塞利斯的颂诗中写道:在“凛寒之屋”中,让您授我以食粮,

  那些在死亡中与您——胜利者——同升的祝福的食物,

  并且让我在幸福的草原中有一个家。

  在那些有阳光的田野,我能播种和收获大麦和小麦。还有的诗作,既没有死的哀怨和悲伤,也没有过多的宗教气味,而是以一种优美的抒情诗句,反映古埃及人清新、活泼的思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他好象莲花》:我是那纯洁的莲花,

  在光辉中诞生,

  被拉的呼吸所饲养。

  升起,进入于日光,

  从污秽与黑暗中,

  我在田野中开放。

  有的诗歌表现了对爱情的追求,有的诗则反映了古埃及人朴素的哲学思想。

  《亡灵书》的内容可说是包罗万象,有诗歌、符纑、祷文、神话等等,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古埃及文学的汇编,是古埃及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有对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一些宗教礼仪的描述,也有对下界冥间生活的种种生动的想象。这一切都为我们了解与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世界观,特别是他们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最珍贵的资料。《亡灵书》还对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两种文学对于中古时期以及近现代的世界各国文学的影响是人们共知的。因而,由此我们也可以部分地认识到古埃及文学对整个世界文学的意义和影响了。显然,《亡灵书》的意义已超越了阶级范畴和时空限制,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国早在本世纪50年代就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亡灵书》,收诗27首。

  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的史诗 《吉尔伽美什》

  长篇史诗 《吉尔伽美什》是在古代巴比伦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杰出代表作。它的雏形离今天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因此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一部史诗。

  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谈谈什么是史诗。所谓史诗,简单地说就是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说的更具体、全面一些,从形式上看,史诗产生于遥远的古代,是在若干世纪中,由人民口耳相传的口差别创作,又经过许多文人的加工整理而成。从内容看,史诗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传说作为题材,以英雄为主要人物,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一般说来,每一个民族,在它的历史的黎明时期,都会产生自己的民族史诗。可见,史诗是伴随着人类从野蛮迈向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产生的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古代两河流域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就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世界最早的一部史诗。

  《吉尔枷美什》的原始形式是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它先是由伶工在民间说唱、增补,经过长期的流传后由编纂家搜集整理、加工提高才最后编定成型的。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不是虚构的人物,在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位国王叫“吉尔伽美什”,他就是苏美尔人创建的乌鲁克城邦第一王朝的第五位国王。他的统治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70O年到前2600年之间。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关于吉尔伽美什故事的泯板书;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出现了用古巴比伦语写成的长篇《吉尔伽美什》。到这时,史诗才基本定型n但是,这部史诗被重新发现,还是近20年内的事。经过许多学者的搜集、编纂、补遗和研究,直到1930年,一部完整的亚述·巴比伦语原文版的《吉尔伽美什》才正式刊行。我国则于1981年出版了从日文转译的中文本。

  《吉尔伽美什》由12块大型泯板组成,全诗共有3000多行。依据史诗的情节,现在研究者们一般把它分为4个部分(也有分成3个或6个部分的)。

  第一部分:写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城的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之间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鲁克城的统治者。他2/3是神,1/3是人,又强悍又聪颖。但他凭借权势,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还霸占妇女,弄得民不聊生,因此激起了贵族和居民们的愤怒,人民祷告天神求助。天神便命令大神阿鲁鲁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启都来与吉尔加美什抗争。两位巨人在广场上交战,胜负未分,却结为好友。

  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结交之后,一起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创造了不少英雄业绩:战胜沙漠中的狮子,杀死杉林中为害人民的怪人芬巴巴,又共同杀死残害乌鲁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描写得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情调也比较高昂激越。

  第三部分:写恩启都的死和吉尔伽美什探索永生。恩启都因为得罪了天神,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启都的突然病逝,使吉尔伽美什非常悲痛。他回忆起与恩启都一起远征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悲痛欲绝。吉尔伽美什感到死亡的可怕,特别是神主宰人的命运的威胁,于是怀着探索人生奥秘的愿望到远方去寻求长生不老的办法,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

  第四部分:记叙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鲁克城以后很怀念亡友,便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启都的幽灵见了面。这段故事属于第12块泯板,一般学者认为,这块泯板不属于这部史诗,有的认为是伪作,因此大多放在史诗后面作为附录。

  这部史诗反映了社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意义是反映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和人与自然的斗争。例如恩启都从半人半兽而变化成为英雄的故事,就反映了苏美尔人对人类始祖从动物中独立升华成为高等动物的漫长历史的回声。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都是远古时期人类和大自然作斗争年代的英雄林怪芬巴巴和天牛,都是自然力量的反映,芬巴巴是洪水、火焰和毒气等危害人类安全的自然现象的象征,“芬巴巴的吼声就是洪水,他嘴一张就是火焰一片,吐口气人就死掉”。而天牛,则是危害人类的凶兽。征服芬巴巴和天牛的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不言而喻,就成为征服自然的英雄了。史诗中关于吉尔伽美什寻求仙草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的不可理解和企图战胜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吉尔伽美什可以说是人类第一个寻求生命奥秘的英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吉尔伽美什》在思想性上有它的弱点,其中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宿命论。吉尔伽美什的先祖乌特·那匹什提在向他说明人为什么不能获得永生时,其结论就是:“人的死期,天神注定。”

  《吉尔伽美什》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点的。为了增强对这部史诗艺术性的感性认识,我们不妨摘引一段描绘洪水后情景的诗句,史诗写道:

  海水平静了,暴风雨住了,洪水退了,

  瞅瞅天,已然宁静如故,

  而所有的人却已葬身粘土。

  在高如平房屋脊的地方,有片荒原出现,

  刚打开舱盖,光线便照射我的脸。

  我划船而下,坐着哭泣,

  我泪流满面,

  在海的尽头,我认出了岸。

  史诗中对洪水的描绘,细致具体,层次分明,时而浓墨重笔,写出了洪水的巨大威力,时而轻轻几笔,反映了洪水之后的凄凉和平静。

  从总体来看,这部史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首先,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颂扬英雄的同时,纳入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其中关于大洪水的神话传说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神话传说,通过乌特那庇什提牟秉承神意躲避洪水、战胜洪水的过程,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大自然斗争的朴素愿望和精神力量。

  其次,是浪漫主义色彩浓郁。史诗涉及到天上、人间;既写了天神、妖魔和神人,也写了牧人、妓女、酒家、船夫等平民百姓;但史诗的着眼点依然是现实的人间社会。史诗在描写上把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赋予人以神的特性,又赋予神以人的感情,显示了一种早期浪漫主义的特点。

  最后,史诗还采取了联想、排比、反复、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揭示了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世界,读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如吉尔伽美什在回答爱神求爱时,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和比喻,把她描绘成“熄了火的炉灶”,“不能抵御风暴的门窗”,“践踏行旅的大象”, “硌人脚趾的草履”等等,读之,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清新活泼。

  《吉尔伽美什》在世界古代文学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它经过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播,对东方和西方文学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希伯来文学中关于洪水的故事等,就直接来自这部史诗。从东西方不少作家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找到《吉尔伽美什》影响的痕迹和例证。

  宗教经典 《圣经》中的优美诗篇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它们都产生于东方。一提到宗教经典,人们便会不自觉地把它与封建迷信等内容联系起来。其实,迷信远不是宗教的全部含义,说教更不是宗教经典的全部内容。从社会、文化和文学的角度来看,宗教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许多宗教经典.是神化了的历史,又是精深的哲学著作、社会学著作和伟大的文学著作。就说佛经吧,在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该有多么丰富生动的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比如《百喻经》就有上百个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圣经》是犹太教的圣典。公元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又兴起了基督教。基督教除信奉犹太教的耶和华神外,又尊奉耶稣为救世主。基督教除把犹太教的《圣经》作为它的经典外,又编纂了以耶稣言行为主的《新约全书》,于是犹太教的圣经改名为《旧约全书》(又称《旧约圣经》)两者合称为《圣经》。我们这里谈的《圣经》,主要是《旧约》部分。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从文学角度看,《旧约》则是古希伯来伟大的文献汇编,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表现了古代希伯来人民的生活斗争和社会风貌,取得了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旧约》包括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时古希伯来的神话、传说、历史、箴言和文学创作,共计39卷,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一)津法书。它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五卷。其中,《创世纪》汇集了希伯来等民族古代的优美神话和传说,后四卷记叙了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领下逃出埃及在西奈沙漠中奋斗40年,最后进入迦南的艰苦历程。

  (二)历史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尼米希记》等2卷,其内容是记述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的兴衰史。

  (三)先知书。先知,在犹太教中,是接受上帝启示,向人们传达神的话和预言未来的,先知书有15卷,大都以讲述的先知命名。

  (四)诗文集。包括《路得记》、《以斯贴记》、《约伯记》、《诗篇》、 《箴言》、《传道书》、《雅歌》、《耶利米哀歌》、《但以理书》和《约拿书》 10卷。这部分内容是《旧约》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是古代犹太民族诗歌、散文、格言、民间故事、传奇小说的荟萃。

  匆匆巡礼过《旧约》的内容以后,让我们一起再回到诗歌的花园里驻足观赏。

  《旧约》中的诗歌作品主要有《诗篇》、《雅歌》、《耶利米哀歌》等。下面择其精要而赏析。

  《诗篇》是《旧约》中搜罗最多的诗歌集锦,有150篇诗,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之间诗作的汇编。诗篇有近半的诗传为大卫所作,因而人们又往往把它称为“大卫的诗”。大卫是传说中统一希伯来的第一任国王。实际上,大卫的诗作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诗篇》基本上是一部赞美上帝耶的华的赞美诗集,宗教色彩较浓,而且它的很多作品被注明可用乐器伴奏吟唱。如第69篇诗歌的开首及第1至3节的诗句: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百合花。

  上帝啊!求你救我,

  因为众水要淹没我。

  我陷在深淤泥中,

  没有立脚之地。

  我到了深水中,

  大水漫过我身。

  我因呼求困乏,喉咙发干,

  我因等候上帝,眼眼失明。

  《诗篇》虽然是宗教赞美诗,但在诗中也有对人民苦难命运的申诉,如第137篇:

  我们曾在巴比伦河边坐下,

  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时虏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

  语言哀婉凄切,抒发了希伯为人思乡怀国的爱国深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雅歌》注明为“所罗门之歌”,又称为“歌中的雅歌”。所罗门继大卫为王,以智慧著称。《雅歌》共八章,采用对话体形式,描写一对情人恋爱和结婚的故事,因而又称为“恋歌”。作为《旧约》中的一卷,《雅歌》几乎一点儿也没有宗教色彩,是一部清新自然,具有深厚生活气息的优美情诗。让我们来看看第1章结尾和第2章开头的两段诗句: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

  你的眼好像鸽子眼。

  我的良人哪!你甚美丽可爱,

  我们以青草为床榻,

  以香柏树为房屋的栋梁,

  以松树为橡子。

  我是沙仑的玫瑰花,

  是谷中的百合花。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

  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

  我的良人在男子中,

  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

  他的右手将我抱住。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

  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

  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爱的人,

  等他自己情愿。

  这些诗句,情感纯真质朴而热烈,语言优美秀丽,而且充满了希伯来人游牧生活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世俗情趣:在一幅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风景画中,传来了男女伴侣谈情说爱的絮絮细语,给人以诗中有画的美的享受。

  《雅歌》中一对纯洁的恋人,时而幽会,时而分离,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其间穿插着许多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形象的比喻、鲜明的对比。阅读诗篇,读者往往会跟着恋人们的欢乐而喜悦,陪伴情侣们的悲哀而感伤。让我们欣赏第2章中男女主人公的相会场面吧:

  听啊,是我良人的声音,

  看哪,他穿山越岭而来。

  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

  他站在我们墙壁后,

  从窗棂往里窥探。

  我的良人对我说,我的佳偶,

  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

  因为冬天已往,

  雨水止住过去了。

  地上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

  已经来到,斑鸠的声音,

  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

  这里采用女子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示相会带来的由衷的喜悦,滔滔汨汨,情意绵绵。这类生动传神地刻划钟情少女内心世界的诗章还有不少,不再列举。

  最后我们要谈谈《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计5章,相传为先知耶利米所作,是一部悼念耶路撒冷被毁的诗篇,作于“巴比伦之囚”时期。当时犹太民族国破家亡,备受外族入侵,正处于凄风苦雨的年代。在诗篇中,表达了亡国者以泪洗面、凄凉痛苦的情景和复国的愿望。全诗气氛悲壮低沉,凄楚之情,非常感人。《哀歌》中就曾这样写道:

  锡安城的长老坐在地上默默无声,

  他们场起尘土,落在头上,腰束麻布,

  耶路撒冷的处女垂头至地。

  诗人用饱含泪水的笔墨,写下了这组民族绝唱:

  我眼中流泪,以致失明,

  我的心肠扰乱,肝胆涂地。

  吃奶的孩子的舌头,因干渴贴住膛,

  孩子求饼,无人擘给他们。

  素来吃美好的食物,现在在街上变为孤寒,

  素来卧朱红褥子的,现在躲卧粪堆。

  诗人还祈求耶和华,请神为他的人民解除苦难。全诗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至今仍打动着人们的心灵。《哀歌》作为《旧约》中最富有犹太民族特色的一首抒情长诗,堪称东方诗苑的一枝奇葩。

  《旧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被译成世界各主要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它对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欧洲许多作家和诗人 (如但丁、歌德、弥尔顿、普希金等)都曾从旧约中取材,创作出杰出的文学作品。《旧约》在19世纪已译成中文在我国流传,对我国新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旧约有机组成部分的诗歌,对后世东西方诗歌艺术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忽视的。

  最古老的印度诗歌总集 《吠陀》

  “吠陀”是译音,古译为“明”或“知识”,本义是知识或学问的意思。而作为一种书籍的《吠陀》,则是印度最古的文学遗产,是印度人在世界文学史上“说出的第一句话”。它的内容经过婆罗门的解释,逐渐地被印度人认为是宗教的圣典,是神示的“圣智”或“圣经”。这有点儿像我国的《诗经》,后来被尊奉为儒教的经典。

  《吠陀》是古代印度人民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为婆罗门祭司编订而成。最早的作品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在世界最古老的三大诗歌总集 (《吠陀》、《诗经》、《亡灵书》)中,《吠陀》的诗篇数量最大,约有三四千首,诗行总数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的总和。

  这部印度古代庞大的诗歌总集,分为本集和附录。 《吠陀》本集只有四部,那就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梨俱”是书中诗节的名称,意思是赞颂,“娑具”是指祭祀用的歌曲,即颂神歌曲;“夜柔”也是祭祀的意思;“阿闼婆”意思不明。这四吠陀中,最古最主要并具有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其次是《阿闼婆吠陀》。《吠陀》附录是解释本集或由本集派生的庞大文献集,本书略而不论。

  我们先介绍《梨俱吠陀》中的诗歌作品。

  《梨俱吠陀》产生最早,其中有些诗是原始社会的作品。它编定成书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前后。从诗集的内容看,它的自然环境大致是印度河一带。这部本集,一共收了诗作1028首(其中附加的有11首)。这1000多首诗,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也有关于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描绘,还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以及示祀和巫术的艺术表现。其中,颂神赞歌又是居于核心部分的。

  关于神话传说的诗,主要是歌颂天神因陀罗和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的颂神诗。因陀罗是“吠陀教”尊奉的天神,在《梨俱吠陀》中有250多首诗是歌颂这位原始宗教的天神。这位天神手拿雷杵(金刚),“给人类带来某润的霖雨”,是早魃和黑暗的敌人。他为人类的幸福立了许多功绩:

  杀死弗粟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

  又掘开了许许多多河流;

  劈开大山像新造的瓦罐;

  因陀罗和他的队伍带来了群牛。

  因陀罗是古印度民族的主神,是众神之首,人们为赞颂他的恩惠和功德,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壮美诗章,其中一节这样写道:

  他使摇荡的地球恒定,

  他给原始的山岳形体,

  他举起拱环的穹苍,

  他划分浩瀚的天空,

  他是——听着我的歌——

  因陀罗,宇宙的统治者!

  诗篇以丰富大胆的想象,形象地描绘了上古印度人民心目中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景象。

  《梨俱太陀》中有一些歌咏自然的诗篇,描摹细腻,想象神奇,写得非常优美,富有意境。诗集中有这样一篇歌唱美丽的黎明女神的诗:

  这个光华四射的快活的女人,

  从她的姊妹那儿来到我们面前了。

  天的女儿啊!

  像闪耀着红光的牝马一般的朝霞,

  遵循着自然的节令;

  是奶牛的母亲,

  是双马童(星)的友人。

  你又是双马童 (星)的朋友,

  又是奶牛的母亲,

  朝霞啊!你又是财富的主人。

  你驱逐了仇敌。

  欢乐的女人啊!

  我们醒来了,用颂歌迎接你。

  你用光芒遍覆天穹。

  朝霞啊!你用明朗的光辉

  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黎明 (曙光、朝霞)是一位女神。她一次又一次出生,永远年轻,又非常古老;她为太阳开路;太阳追赶着她,好象少男追求少女。她是夜的姊妹。这是一幅充满幻想、充满灵动的美妙画卷!其意境优美而独特。

  直接描写现实社会生活的诗,在《梨俱吠陀》中也有一些。这些诗风格质朴,充满了浓厚的世俗生活情趣,读来也很有意思。如在一首婚歌中,举出一个好妻子的条件是:

  没有坏的心眼,别伤害你的丈夫,

  善待牲畜,和蔼,精力充沛;

  生育英雄,敬神,在快乐中生活;

  给我们的飞禽走兽带来幸福。

  另一首写青蛙欢迎雨季到来的诗也极为生动、活泼,如其中一节:

  一对蛙一个揪住另一个,

  他们在大雨滂沱中欢乐无边。

  青蛙淋着雨,跳跳蹦蹦,

  花蛙和黄蛙的叫声响成一片。

  朴素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欢快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下面,我们来看看《阿闼婆吠陀》。

  《阿闼婆吠陀》有730首诗,是一部巫术咒语诗集。它定型的时间可能比《梨俱吠陀》晚些。这部诗集充满了神话和宗教色彩,大部分是咒语,也有一些是治病、驱邪、求吉利的诗。在作为咒语的诗中,有不少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风格清新、质朴,富有民间风味。让我们来看一首诗:

  像心中的愿望,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随着心愿的飞翔。

  像磨尖了的箭,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在这广阔的地面上。

  像太阳的光芒,

  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跟着大海的波浪。

  这是一篇医治咳嗽的咒语诗,但却写得的是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其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不仅表现了古印度人的愿望和对神的企求,而且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

  我们再来欣赏两节求爱的诗:

  这一指要把你掀起,

  使你在床上睡不稳。

  爱情的箭真凶狠,

  我用来刺进你的心。

  相思当箭羽,

  爱情当箭头,

  不移的意志当箭杆,

  爱情的箭瞄得准,

  一直刺进你的心。

  这首诗,也是想象驰聘,比喻生动,其愿望之挚烈,才情之高超,至今令人惊佩。

  《吠陀》本集,在今天的印度人民的心目中,仍然是尊奉的圣典。它对印度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吠陀》已译成多国文字,广为传衍。有些国家,研究《吠陀》已成为独立的学科。我国也有学者译介、研究此书。

  《摩诃婆罗多》:世界文学中的伟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古代两大史诗,好象是双峰并峙,矗立在印度文学史上。它们是印度人民拥有的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印度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印度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两大史诗对世界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古典文学主要是从两大史诗汲取营养和素材得以发展的。

  《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人民的伟大创造,它的基本内容是贵族统治者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反映了印度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和奴隶制小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摩诃”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是印度民族的自称,因为史诗题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印度人一直把它尊为“历史传说”。它包括一部英雄史诗,大量民间传说以及由祭司和其他知识分子编人的有关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非文学的成分。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颂是一种印度诗体,一颂二行诗,每行16个音)。它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传说 《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广博仙人(毗耶娑)。这当然只是传说。实际上,它最初可能是民间流传的一篇史诗。随着时代进展,它不断吸收各种成分,也增加了复杂性,最后经过一些婆罗门文人编辑加工而成。史诗成书的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四世纪的800年间。

  《摩诃婆罗多》的中心内部是写婆罗多的后代堂兄之间的内部斗争。故事的基本情节大致如下:

  婆罗多王奇武王有两个儿子。兄弟俩哥哥名叫持国,是个瞎子;弟弟叫般度,继承了王位。般度去森林修行,不久死去,由持国执政,持国生了百子,称俱借卢族,长子叫难敌,般度有5个儿子,称般度族,长子是坚战,老二怖军,老三阿周那,最小的是一对双胞胎,叫偕天和无种。持国让两族的孩子跟随一位教师学习武艺。般度族学得好,引起了俱卢族的嫉妒;难敌一再设法谋害般度族。在王位的继承权上,堂兄弟之间展开了斗争。般度的长子坚战长大了,王位应由他来继承,但持国的长子难敌企图霸占王位。于是,婆罗多族内部的纷争便由此开始了。第一次冲突是这样的:难敌派人修了一座用易燃材料造成的宫殿,企图纵火烧死般度族的五个儿子和他们的母亲,因为事先有人报了信,般度族才得幸免于难。他们逃到民间,隐姓埋名。在这期间,般度五子合娶了黑公主,并拥有自己的盟国。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放火烧荒,开辟国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难敌只好同意分治王国,让般度族在西部荒凉地区称王。难敌见般度族越来越强盛,又一次玩弄阴谋。他派人用假骰子与坚战赌博,用骗局胜了坚战。坚战输光了一切,弟兄5人连同妻子都沦为奴隶,被流放森林12年,第13年还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一旦被发现,就得重新流放12年。流放期间,老三阿周那上雪山求神,得到法宝,深得各方同情。第13年,兄弟五人化装到另一国的宫廷中充当仆役,协助国王打败了来劫掠牲畜的难敌等人,现出了“真面目”,又增加了一个盟国。流放期满后,般度族坚持索还国土,他们在召集盟国举行的军事会议上,决定先派黑天为使者去与难敌谈判。但难敌背信弃义,拒绝归还国土,这样和谈破裂了。于是,双方各自联络盟国,在古称“俱卢之野’ (现在的新德里附近)展开了一场可怕的毁灭性的大战。附近的许多王国也卷入了这场战争。经过18天腥风血雨的大战,般度五子获胜,难敌一方几乎全军覆灭。难敌和另外三人逃到一个湖边。这几个人夜袭般度军,除了在营外的般度五子幸免之外,其余大部被消灭。垂危的难敌听到这个消息后死去,战后,双方妇女顿足痛哭,般度的长子坚战继承王位。最后,般度五子带着黑公主登雪山(喜马拉雅山)修道,4人先死,只有坚战1人被天神接到了天堂。

  由于这部史诗描写了一场大规模的毁灭性的宗族内战,因此又称为大史诗。但它所写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国内争,而是显著对立的两种统治者的斗争,即弱小的对强暴的,受侮辱损害者对侮辱损害者,遭遇流放因而接近人民的贵族对高居王位骄横残暴的贵族的斗争。史诗的同情显然是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坚战五兄弟一方。实际上,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已远远超过了贵族阶级的范畴,而是全民族的、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史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般度族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斗争,严厉地鞭挞了难敌等霸占他国领土、肆意发动战争的罪恶行径。这正是史诗的进步意义和民主精华之所在。史诗还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古印度人民热爱和平,终止不义战争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古印度人民反对卑劣的占有欲望、追求家族的内部和睦、提倡兄弟之间的友爱、争取繁荣幸福的美好生活和渴望国家和平统一、施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大史诗有民主性精华,但是,由于婆罗门的润色和窜改,也存在着一些糟粕,如宿命论观点、报应理论等等,这也是应予以注意的。

  《摩诃婆罗多》在艺术上也是很在功的。首先,它形象地概括了印度在奴隶制王国纷争时代的主要面貌,突出表现了时代的矛盾,也集中地传达了当时的各种思想,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其次,是用奇特幻想和真实描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性格特征的半人半神式的人物形象,其中坚战、难敌、怖军、阿周那、迦尔纳、黑天、毗湿摩形象都富有个性,栩栩如生。此外,想象力的丰富,场景的宏伟,气势的磅礴,以及格言、比喻的绚丽而精巧,也为大史诗增添了艺术魅力。

  还应该提及的,是大史诗在主要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贯穿着一系列的插话,包括了200个独立的故事。“插话”的基本精神与主题一致,艺术性较强,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其中最著名的有《沙恭达罗》、《那罗传》、 《莎维德丽传》、《罗摩传》等,有的插话在19世纪初传到欧洲,反映十分强烈。

  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被印度人民视为“第五吠陀”。它是印度文学的宝库,许多作家艺术家从史诗取材进行再创作。史诗同时也是一部政治、哲学、伦理教科书,它对印度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过而且仍在产生巨大影响。它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搬上舞台,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食粮。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这部大史诗,先有史诗故事的介绍,前些年又出版了节译本和改写本。

  《罗摩衍那》:印度古典长诗的典范

  《罗摩衍那》是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被奉为“最初的诗”。这部印度古典长诗的伟大典范之作,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将永远闪烁着熠熠光辉。正如史诗的《童年篇》中所写:

  只要在这土地上,

  青山常在水常流,

  《罗摩衍那》这传奇,

  流传人间永不休。

  《罗摩衍那》是“罗摩的传说”的意思。这部史诗有7篇,约计2.4万颂,篇幅比 《摩诃婆罗多》要小得多。相传作者是蚁蛭仙人(音译为跋弥或瓦尔米基)。按史诗中的叙述,蚁蛭仙人为修炼苦行,长期伏地不动,以致全身堆满了蚂蚁构筑的土窝,所以叫蚁蛭仙人。但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个人,答案很分歧。应该肯定的是,这部史诗也是在民间长期口传中形成的;而通观全书,尽管写成的年代不同,其基础部分(2至6篇)的文体还是统一的,蚁蛭仙人很可能就是对全书加工过的那个人。

  《罗摩衍那》的核心故事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全部形成在公元4世纪。它发源的地点是印度北部偏东地区,而《摩诃婆罗多》则发源于印度北部偏西地区。

  《罗摩衍那》的中心内容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它可以和荷马史诗《奥德赛》相媲美,有“印度的《奥德赛》”之称。

  史诗中说:在阿逾陀城有一个十车王;他没有儿子,请来鹿角仙人举行求子在祭;于是大神毗湿奴下凡,化身为四,托生为十车王的四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祗那。众神情十车王派大儿子摩去降袄,罗摩剪除魔怪后,来到■那竭王朝廷上,恰好赶上公主选婿。罗摩在弥提罗城拉断神弓,国王把公主悉多许给他,并请来十车王主持婚礼。年岁已高的十车王准备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小王后吉迦伊想让自己生的婆罗多继承王位,并要求流放罗摩14年。当年十车王在患难时曾答应过她可以随意提两个要求;现在,只有违心地答应她。罗摩是孝子,为了不使父亲为难,甘愿去森林流放。妻子悉多和弟弟罗什曼那也决心跟罗摩一起去流放地。十车王因为流放了大儿子,忧心忡忡,不久便死了。这时,婆罗多被从舅家招回即位。谁知他拒不接受,还跑到森林里劝哥哥回来继承王位。罗摩坚决不同意。婆罗多只好取了罗摩的一双鞋子,作为罗摩的象征,代为执政。楞枷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来到森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同她开了一个玩笑,把她介绍给弟弟罗什曼那。罗什曼那拒绝了她的请求。这个女罗刹一怒而想吃掉悉多,被罗什曼那割掉了鼻子和耳朵。为了帮妹妹报复,罗波那劫走了悉多。魔王百般诱使悉多嫁给他,都遭到了严词拒绝,悉多被囚禁。罗摩兄弟在金翅鸟王和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带领军队,开往楞伽城,消灭了魔王,救出了悉多。但罗魔怀疑悉多,她纵身跳进烈火,火神在烈焰中托出悉多,证明她贞洁无瑕。然而,罗摩执政以后,听信谣言,遗弃了怀孕的悉多,蚁蛭仙人收留了她,并教她的两个孩子唱《罗摩衍那》。最后,蚁蛭仙人证明:悉多是贞洁的;但是,罗摩还是不相信。悉多投入裂开的大地。最后,全家在天上团圆。

  这部史诗,通过罗摩与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给人们展示了上古生活的面貌。3个国家王权 (罗摩国家、猴王国家、罗刹国家)的矛盾和更迭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权力的纷争和继承方式,表达了作家建立理想政权的观点和希望;罗摩征服十首罗刹战争和猴王兄弟争夺王位战争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战争的频繁,表现了作家支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希望和平安宁的观点和愿望;对罗摩家族生活的描写,则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些道德信条有点儿类似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从总体上看,这部史诗在思想内容上既有民间的可贵因素,又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思想。

  《罗摩衍那》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

  首先,《罗摩衍那》更接近古典文学,它开辟了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的道路。史诗对政治 (宫廷斗争和其他矛盾)、爱情(生离死别)、战斗(人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人与妖之间)和风景(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宫殿)都有生动的描绘,其艺术手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政治、爱情、战斗、风景等在后世的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中,则成了必不可少的四种因素。

  其次,塑造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史诗中出场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也不下几十个,大都描写得血肉丰满,生动如活。史诗着重塑造的罗摩、悉多、罗什曼那和哈奴曼,更是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罗摩实际上已成了神,很多印度人每当想问候祝福的时候,就连呼“罗摩,罗摩!”悉多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她是一个善良的受迫害的妇女典型,一直是千千万万妇女模仿的榜样;哈奴曼更是受到狂热的崇拜。

  史诗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不仅以白描手法或用抒情笔调,精心描绘他们的外表,而且把他们放到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史诗常用的艺术手段是对话,它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很有真实感。

  一些次要人物,史诗虽然着墨不多,却也大都真切、生动。如第2篇《阿逾陀篇》,写到当老王听到小王后提出流放罗摩、让婆罗多即位“都要在今天实现”时,“他望着她,象吓昏的鹿望着母老虎”。只寥寥几笔,就逼真地勾勒出老王的软弱无能和小王后的骄横无理。

  在人物塑造方面,史诗还运用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比喻,语言生动流畅。如用“猎人的刀子”比作要挟老王的小王后的“冷冷的声音”;用“风暴里的大海”、“日蚀时的太阳”,形容老王复杂的心情和忧郁的神情;用“象雨点落在莲花瓣上,并不能水乳交融”,比喻罗刹国十首魔王与弟弟的心思各不相同,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对生活的细微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再次,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史诗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对于自然风光的描写,《梨俱吠陀》中感人的还不多,《摩诃婆罗多》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只有到《罗摩衍那》,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史诗对于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夜景的描绘,都十分生动,充满了诗情画意,如对夏秋(两季)的描写:

  黄昏的霞光染红了云彩,

  边缘上镶着一缕深黄,

  好像一片片可爱的云布,

  把那天空的创伤来裹上。

  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写情。大森林里,悉多跟着丈夫,心境比较平静,展现在面前的是景色如画,生机盎然。悉多被劫,罗摩忧心忡忡,明媚的阳光反而逗引起他思妻的愁思。史诗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情景交融。

  总之,《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作为“最初的诗”,对印度文学文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据印度学者统计,《罗摩衍那》共有2000多种手写本,有50多种梵文注释。地方文学语言兴起以后,它又多次被翻译、被改作,直到今天,仍有影响。而从中古时期开始,《罗摩衍那》就被译成许多外国语言,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世界名著。

  早在6世纪时,通过佛教的传入,这部史诗的内容就已在我国流传。从1980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学者季羡林翻译的史诗全译本,计8册,约200万字。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史诗中哈奴曼神猴的形象和我国《西游记》中孙悟空很有相似之处,比如孙悟空这一个筋斗10.8万里,会72变,哈奴曼纵身过海,能变猫隐等。学者们推测,吴承恩创造孙悟空形象时,有可能受到了哈奴曼形象的影响和启示。

  梵语抒情短诗集 《三百咏》

  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印度诗歌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抒情诗成为印度当时的一种新型文学形式。伐致呵利的《三百咏》是一部代表作品。这本梵语抒情短诗集,是习梵语的人必不可少的读本;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梵文的典范。

  和印度古代的其他作家一样,《三百咏》的作者伐致呵利也没有留下什么生平资料。有的说他是一个国王,后为出了家;有的说他是一位文法家或哲人。但是,这些头衔几乎适用于古印度一切只留下姓名的作家。我国唐代高僧义净在他的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的第34节中,说他听说过死去才40多年的伐致呵利的生平。他说:伐致呵利7次出家,7次还俗,著有逻辑学专著《薄迦论》,其名声“响震五天,德流八极”。这里记述的是不是《三百咏》的作者,还很难断定。据中印一些专家依作品的推测,这位《三百咏》的作者伐致呵利,大约是公元4到5世纪的一个穷婆罗门文人。诗集中就表达了一个内心感情矛盾的落拓文人对社会的愤愤不平。诗中写道:“若不见苦妻房衣衫褴褛,饿孩儿牵母衣哭哭啼啼,有志者谁肯为饿肚皮,恐遭拒,语含糊,向人求乞?”诗人又写:“穷困时肯求索一握大麦,富足时视大地如同草芥;看事物,算大小,有种种不同,钱多少,位高低,能变轻重。”诗人还用诗歌表明他自己出家修道的原因:“乐歌在前,南国热情诗人在左右,执宫扇的女郎环佩叮当在身后;若能这样,便可去贪恋人生美味,否则,心啊!快快进入无分别三昧。”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因此,有学者认为,代致呵利是非宫廷御用文人的第一个代言人。

  《三百咏》是由三个“百咏”组成的。古印度的文学习性,常将主题大致相近的百首左右的短诗编辑成集,称为“百咏”。《三百咏》包括“世道百咏”、“艳情百咏”、“离欲百咏”三个部分。

  “世道”类似格言诗,讲述世事和善恶变化的道理,其中有对社会丑恶和世道不平的谴责,有对知识的歌颂,有对穷苦文人洁身自好的反映,也有对统治者的愤懑情绪。如第13首写道:

  博学而言词藻丽,通经而堪授门徙,

  这样的名诗人在他国土上居住而穷苦,

  那只是君王无知,学者依然称富,

  应责备把价低估,不能怪减价的宝珠。

  第70首也是赞美智者的:

  学问是人的崇高容貌,又是深藏的财宝,

  学问使人有福有名望,只众师首长,

  学问是远游他方的亲友,是最高保护神,

  王者尊学而不尊财,无学问者和动物一样。

  在第59首诗中,作者直接嘲弄帝王无德,讽刺辛辣,十分痛快,诗中写道:

  又真诚,又虚伪;又严厉,又甜言蜜语;

  又残忍,又仁慈;又贪婪,又慷慨大方;

  又不断花费,又有大量钱财滚滚来;

  帝王行为像妓女,有不止一种形相。

  在第60首,诅咒“暴君”们也将像浇油祭祀者那样触大而自焚。第61首,则无情地剥下恶人的假面具:

  残暴成性,无故生争执,

  劫夺他们财产与妻子,

  对亲友常怀嫉妒心,

  恶人的本性原如此。

  还有一些诗,是“穷酸秀才”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愤不平,又表现了命运的捉弄和世道变化的哲理。如:“秃顶人头上遭受太阳光炙灼,想求阴凉,他走到一棵大树下,命运安排,大果下落,砰然头破:时运不济,灾难往往到处追随他。”(第39首)又如:“像鲜花一束,高人有两条路:在众人之顶,或凋谢于森林。”(第34首)这些诗,透彻而精微地揭示了社会生活道德、政事和人生的真情实景,朴素自然,流传久远。

  “艳情百咏”是一组描写对女人的情爱和追求感官享乐的诗作。在这组诗中,首先反映了出世和爱欲的矛盾。例如第88首诗:

  人世空虚,变化不定,高人只有两条路可循:

  通晓真理甘露仙液怡悦情意,让时光流尽;

  否则有那乳腿丰腴又纵情欢乐的美人,

  可以任你轻运手掌爱抚取乐,自在消停。

  在森林(出世)和美人的青春之间,作者所歌颂的是后者。他认为:“在沉醉的爱情激动时,女人们若想怎么办,要从中加以阻拦,连大梵天也不敢 (第115首)。诗歌中也宣扬了“青春逝去,欲情犹存”的及时行乐的思想,还有一些寻欢作乐的艳情诗句。对这些诗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在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社会里,禁欲主义盛行,人们为了未来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这种时候诗人提倡享乐至上,是对现世生活的充分肯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离欲百咏”与前一组诗情调不同,它着重描写离世和修行。印度古代习俗,把人的一生分成四个阶段:(一)梵行期;(二)家居期;(三)林栖期; (四)遁世期。到森林去净修,是人的生活必经的一个历程。人们的苦行,又各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对世道不平的不满,对统治者的不满,如第166首就这样写道:

  你主宰钱财,我们是语文之主宰。

  你们是英雄,我们善于挫败论战者骄态;

  财迷求你,求除智慧上污垢者从我来;

  你若不尊我,我更不理你;国王呵!我去了。

  有的诗认为人生只不过百年,夜晚就占去了一半,青春只不过很短暂的一段时光,财富也只是一个闪念而已,因此:“为渡到人生恐怖海彼岸,要一心向梵莫旁求。(第 192首)在许多诗中,写了净修的善行。如第 180首:“心啊!离开这声色密林,烦恼聚集处,趋向那寂静本性,幸福道路,刹那消除一切痛苦,放弃自己的波浪般不定生涯,勿再迷恋浮生欢乐,此刻就该将心定住。”

  伐致呵利的《三百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印度中下层人民的心声;诗歌的语言和题材都比较朴素自然,风格清新、简洁、生动、细致,因而在印度广为流传,常盛不衰。以伐致呵利的名字传下来的诗作的手抄本,大约有3000多种。印度著名学者高善必(1907—1966)根据377种手抄本校订出一部《三百咏》“精校本”,于1948年出版。我国学者金克木先生曾从中选择了69首,刊于1948年的《文学杂志》二卷六期上。1982年,金克木根据“精校本”,译了其中被确认为是伐致呵利的200首和可疑诗中的8首,题为 《伐致呵利三百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迦梨陀娑和他的抒情长诗 《云使》

  公元320年建立、公元6世纪衰落的芨多王朝,是古印度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时代的一个大帝国,也是古印度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从公元前1000多年时形成的《吠陀》开始的古印度文化,在芨多王朝,已发展到光辉的顶点,优秀作家辈出。迦梨陀娑就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关于迦梨陀娑的生平事迹,至今还没有发现确凿的历史资料,留传下来的只是一些传说。据说,迦梨陀娑是婆罗门的儿子,幼年失去父母,由一个牧人抚养成人。后来与一个公主结婚。公主对他出身牧人家庭深以为耻。他便向女神迦梨祈祷,求赐智慧,由于女神的福佑,他终于成为大诗人、大学者。这当然不足为凭。梵语“迦梨陀娑”是“迦梨女神的奴隶”的意思。

  根据学者们的分析、推测,迦梨陀娑属于婆罗门种姓,居住在王国首都乌阇衍那,信奉湿婆教,做过宫廷诗人。他大约生活在公元350至472年之间的某一段落。

  迦梨陀娑的作品很多,一般公认确实是他所写的有剧本 《沙恭达罗》、 《优哩婆湿》、《摩罗维迦和火友王》,叙事诗《鸠摩罗出世》、《罗怙世系》,抒情长诗《云使》,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这里我们只叙述他的诗歌作品,重点是《云使》。

  《鸠摩罗出世》,又译为《战神的诞生》、《仙童出世》。这部叙事诗有17章。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长诗第1至8章,叙述大神湿婆和喜马拉雅山的女儿乌玛恋爱和结婚的故事。一般研究者认为,9章以下是后人加上的。诗歌表面上写的神仙世界,实际上表达的是人间的苦乐。

  《罗怙世系》19章,写的是罗怙世系里每一个皇帝事迹中最典型的部分。诗歌所写的不是帝王的文治武功,而是通过他们的故事,抒发当时普通印度人的思想和感情。这部叙事诗是诗人的晚年之作,技巧成熟,被后世誉为印度“大诗”(叙事诗)的典范。

  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又译为《六季杂咏》,共收抒情短诗144首。它通过对印度6个时令 (夏、雨、秋、寒、冬、春)自然景色的吟咏,抒发诗人因景色变迁而引起的不同感情。这些诗意优美迷人,洋溢着印度古典诗歌所特有的东方风味,沁人心脾。

  迦梨陀娑的诗歌作品中,成就最高,又最负盛名的还要数《云使》。它被称为印度第一部抒情长诗和古典诗歌的典范。

  《云使》的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小神仙药叉,家住北方的阿罗迦城,是财神爷俱毗罗的奴仆,因怠忽职守,受主人诅咒被流放到印度东部的罗摩山,为期一年。在被逐以后的第8个月中,雨季来临。一天,他看到空中的行云,异想天开,便托这片向着北方飘动的云彩,带口信给自己心爱的妻子,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

  《云使》分为“前云”和“后云”两篇,中译本计 115颂,每颂四行,共计460行。

  在“前云”里,首先简要交待了药叉被贬谪的缘由;药叉看到雨云,又满心欢喜地献上野茉莉花,恳求云使为他送信,第13节以下,诗人细致地描述了从药叉流放地到他妻子留居地阿罗迦去的路程,有声有色地指示了雨云所要经过的城市、高山、平原和河流,以便让云使弄清他的使命。这里,诗人非常出色地描绘了印度中南部向北至喜马拉雅山一带雄奇秀丽的山川和富庶繁华的城市,美好如画,令人神往。这一部分,设想新奇,情文并茂。诗中,药叉赋予雨云以人的品格:将它视为挚友,称作“焦灼者的救星”,对它的旅途劳顿表示无限关心,叮嘱它“旅途疲倦时你就在山顶上歇歇脚,消瘦时你把江河中的清水饮一饮”。从这种对云的关切之中,已流露出药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在诗人笔下,这一路的自然风光,无不染著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行进途中自然景色的描绘,熔铸了药叉思念妻子的深情,富情于景,富有弦外之音。这条路,是富于诗情画意的自然之路,又是充满柔情蜜意的爱情之路。

  “后云”全是药叉给雨云说的话,介绍他家乡及妻子的住地,还有请云雨带给妻子的绵绵情话。诗人先写大环境,后叙小庭院,由远及近,咏物思人,情真意切。然后再介绍他朝思暮想的妻子,从外貌到内心,层层推进,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情思。请看药叉对自己美丽妻子的描绘:

  那儿有一位多娇,正青春年少,皓齿尖尖,

  唇似熟频婆,腰肢窈窕,眼如惊鹿,脐窝深陷,

  因乳重而微微前俯,以臂丰而行路珊珊,

  大概是神明创造女人时将她首先挑选。

  诗人还设想云使到达目的地以后,他爱妻正“得到了睡眠的幸福”,因此嘱咐云使须再等一个时辰,不要惊动她。接着再以10多颂委婉的诗句,托云使转达药叉对妻子的深情,陈词恳切,如泣如诉。最后两颂是药叉对雨云表示的谢意。

  《云使》的主题是很鲜明的。通过对被贬谪他乡的药叉的痛苦及对妻子思念的描述,歌颂真挚、专一的爱情,并含蓄地对造成这种现状的社会流露不满情绪。

  从艺术性看, 《云使》以丰富的想象、浓郁的抒情、逼真的描绘、细致的心理刻划见长,是古印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成功运用的范例。

  在写作手法上最突出的是善于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状物抒情,情景浑融,意境和谐。诗人从对自然风光的叙述中,睹物伤情,去描写药叉那缠绵悱恻的深情和伤感的别愁离绪,使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

  我在藤蔓中看出你的腰身,在惊鹿的眼中

  看出你的秋波,在明月中我见到你的面容,

  孔雀翎中见你头发,河水涟漪中你秀遐挑动,

  唉,好娇嗔的人啊!还是找不出一处和你相同。

  药叉在各种自然风物中,仿佛看到妻子的身影,这种联想和比喻,既美丽,又动人。

  诗人还以高超的技巧妙笔绘出相思者最典型的心理活动特征:痛苦与甜蜜的高度统一。我们来看看这样两节诗:

  好友啊!她也许把琴放在旧衣裹着的膝上,

  想把那缀有我的名字的歌曲高声歌唱;

  琴弦为眼泪所湿,她不得不时时拂拭,

  连她自己作的曲调也一次又一次遗忘。

  她发出使花苞般嘴唇变色的叹息,掠开了

  因沐浴不用香膏而粗糙的,垂到颊上的发卷,

  想只有在梦中才能与我相会,便渴望睡眠,

  可是泪水的滔滔流泻又使她不能如愿。

  想唱情歌却因拭泪而遗忘曲调,想作团圆梦却因心切而失眠,这复杂的心理活动只有最深情的人在别离时才能产生。诗中那种又痛苦又甜美的意境如啖橄榄,回味无穷,具有醉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还有华美而淳厚的语言,象征那雨云缓缓飘动的“缓进”韵律,严谨而匀称的结构,都使《云使》更显现出端庄、高雅、谐美的独特风格,具有万古长青的艺术魅力。

  《云使》不仅是印度古代抒情诗的杰作,也是世界诗歌史上抒情诗的杰作之一。1813年,它被译成英文传到欧洲各国。而我国,远在13世纪就有了《云使》的藏文译本,收在西藏佛典的《丹珠》部中;可以说,我国是第一个把《云使》从印度语译成国外语的国家。本世纪30年代,王维克转译了 《云使》,发表于1937年的《逸经》第33期。1956年,金克木先生直接从梵文把这部长诗译成汉语出版,译笔秀丽典雅,很有文采。

  《云使》的作者迦梨陀娑不仅是古印度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深受世界人民爱戴的大文豪。他是1959年全世界纪念的10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中古东方诗歌

  中古东方诗歌概述

  中古东方诗歌,是指亚洲和非洲地区中古时期的诗歌,也就是亚非封建社会的诗歌。

  东方各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有迟早。中国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或者更早一些)就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初步进入了封建社会。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北非地区的许多国家,大约在公元二三世纪到公元八九世纪之间先后进入封建时代。而欧洲的封建国家则是在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才陆续出现的。

  亚非地区封建社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中古的前、中期,东方一些先进国家,如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属于世界前列,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超过了同时代西方国家的水平。与西方蒙昧黑暗的中世纪相比,东方的中世纪似乎多一些光亮和辉煌。但是,到了中古的后期,亚非国家就落后了。当欧洲进行产业革命时,亚非国家仍然在封建制的旧轨上缓慢而沉重地前行。

  中古东方诗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中古东方地区诗歌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兴旺的局面。这个特点也适合整个东方文学艺术。古代的东方诗歌限于几个文明古国,开始时都是在自己的土壤上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影响比较少。那时,东方其他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蒙昧状态。到中古时期,亚非诗歌产生的地域大大扩展了。除埃及、巴比伦、希伯来的古代诗歌中断以外,中国、印度诗歌在古代业已取得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又继续向前发展,并且在亚非诗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有日本、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波斯、阿拉伯、土尔其、乌兹别克、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许多新兴民族和国家登上诗歌艺术舞台,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诗人和作品。东方诗歌艺术的大河又荡进了许多支流,更加浩浩荡荡地向前奔腾。

  第二,中古亚非各个和民族间的文化、文学交流大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艺术的繁荣,中古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东方各国之间的文化、文学交流空前兴旺起来。这不仅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密切了各族人民的友好感情,而且对各族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历史悠久的中国、印度等国文学,影响了它们的邻国。中国文学影响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等。这几个国家不少作家和诗人精通汉语,对中国文学造诣很深,能够写作汉文、汉诗。印度文学影响了东南亚各国。印度史诗和佛教故事在这些国家广为流传,而且成为地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来源。西亚的阿拉伯和波斯文学也在这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影响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印度以及阿拉伯、波斯文学也接受了邻近地区各民族文学的影响。我们知道,诗歌是文学的一部分,文学又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文学、文化交流的大氛围中,诗歌艺术获得长足的发展是必然的,如果说古代东方诗歌的分布只是“星星之火”(限于几个文明古国),那么到中古则已成“燎原”之势了:范围广,民族多,诗人辈出,如群星璀灿;诗潮迭涌,像长河奔流。

  第三是多种文学形式繁荣起来,但诗歌最为发达。中古时期,东方文学作品的形式有了新的发展,体裁也有新的变化,诗歌、小说、故事、戏剧、散文都具备了,比起古代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形成一种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日本的长篇小说是世界最早的,阿拉伯的故事驰名全球,戏剧以印度的成就最为突出,散文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发展。与之相比,诗歌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又是最有成就,也最引人注目的。中国的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皆为一时文学形式之代表;波斯等国创造了优秀的民族史诗;抒情诗和叙事诗在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以及其他很多国家蓬勃兴起。我们说中古东方诗歌发达,还可以从它在中古文学史中的地位中看出来。朱维之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是高校文科教材,其中“中古亚非文学”有四章,除各章“概述”以外,还有14个专节,而这14节中,竟有9节是专门讲诗人和诗作的。诗歌在东方中古文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最后是宗教对诗歌的深刻影响。宗教是亚非各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精神支柱。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在中古时期得到广泛传播。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往往带有宗教的色彩。在这种文化环境中,诗人受宗教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许多诗歌作品都与宗教息息相关,如日本诗歌常有佛教色彩,印度诗歌常有佛教和印度教色彩,等等。宗教给东方中古诗歌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如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观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加以分析和批判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宗教对中古诗歌的影响并不全是消极的,如思维方式、审美体悟、素材题材、表现风格、形式技巧等方面,诗歌从宗教受益不少。这些也正是形成东方诗歌特色的重要因素。当然,消极与积极、正确与错误的东西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不易分辨。因此,对待东方宗教中与中古诗歌的复杂关系,要采取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研究,一定要防止片面化、简单化。中古时期东方宗教对诗歌的影响和渗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如最近一些年来,佛教与中国诗歌、诗歌理论的关系,便是学者们探讨的一个热点;对东方其他国家的诗歌研究,人们也注意到诗歌与宗教“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成缕的联系。

  中古东方诗歌的成就是巨大的,重要的诗人和诗歌作品有:日本的诗集 《万叶集》、俳句和“俳圣”松尾巴蕉;越南的阮攸和他的长诗《金云翘传》;缅甸的吴邦雅;印度的格尔比达斯的抒情诗、杜勒西达斯的长篇叙事诗《罗摩功行录》;波斯古典诗歌奠基者鲁达基的双行诗、菲尔多西的长篇史诗《王书》、萨迪形式独特的《蔷薇园》和哈菲兹的抒情诗集;阿拉伯的颂诗、情诗和“悬诗”;还有亚美届亚的史诗《萨逊的大卫》,乌兹别克纳沃依的《五诗集》,黑非洲的史诗《松迪亚塔》等等。诗人如群星灿烂,诗作像五彩缤纷。这些诗人及诗歌作品,都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艺术精品。

  让我们到世界诗歌艺术的宝库中,一览东方中古的风采!

  日本最早的抒情诗集《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些类似《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于“万叶”这个名称有种种解释:有的说“万叶”就是“万语”,表示内容丰富多彩;有的说“万叶”是“万代”或“万世”的意思,表示生命万古长新;也有的认为诗集喻为诗林,“万叶集”就是“万首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

  《万叶集》共收入诗歌4500多首,分为20卷。关于这本书的编者和编辑年代,缺乏确切资料。一般认为,诗集在公元760年左右可能已经大体编定,后来又有人作了一些修订。《万叶集》成书时,日本还没有自家的文字,全部诗歌都是借用汉字即“万叶假名”记录下来的。这些汉字有的表音,有的表意一般人很难掌握。于是后世历代学者不断注音、注释,逐步改为现代汉字和现代假名混合的文体,完全使用汉字的本子已经见不到了。《万叶集》的作者比较广泛,上自天皇、贵族,下至平民、普通劳动者,有署名的作者,也有无名氏,它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民间创作占重要地位。有代表性的诗人有山上忆良、山部赤人、高桥虫麻吕、柿本人麻吕、大伴家持、大伴旅人等。

  就诗歌内容来说,《万叶集》大体上可分为相闻、挽歌、杂歌三类,这是借用我国六朝《文选》的分类方法。相闻是相互闻问的意思,是表示男女相爱、长幼相亲等的作品;挽歌是关于死的歌,主要是伤悼死别以及辞世之作;杂歌包括范围很广,凡不属于上述两类的作品都属这一类。就形式来说,分为短歌、长歌、旋头歌、佛足石体歌四类。短歌每首31个音节,分5句,各句分别为5·7·5·7·7。长歌句数不限,可以看作是短歌的复合。旋头歌和佛足石体歌与短歌差别不大,旋差别歌的音数律是5·7·7·5·7·7,佛足石体歌为 5· 7· 5· 7· 7· 7。

  《万叶集》中最早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4世纪上半期,最晚的作品则作于759年,前后历时400多年;不过其中年代分明的作品,多数产生于7世纪中叶到8世纪中叶的130年间。这百余年又可细分为3个时期。

  前期从舒明天皇 (629年即位)到壬申之乱 (672年)。这是日本古代抒情诗开始确立的时期,作者大多为天皇一族,如舒明天皇、天智天皇、有间皇子、天武天皇、额田王和但马皇女等。这个时期正是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整备与壮大的时期,皇族成员还处于创业阶段,所以能够显示出一定的艺术创造力。诗歌中很有一些内容充实、气魄雄大、格调醇厚率真,充满清新朝气的好作品。

  中期从壬申之乱到8世纪初,前后共40余年。这是一个名家辈出、名作迭起的时期,代表诗人有柿本人麻吕、高市黑人、志贵皇子、山上忆良、大伴旅人、山部赤人、竺金村、高桥吕麻吕等人。他们的歌风各有特色,对和歌形式的完成的及使艺术手法臻于完善方面,各自做出了贡献。以下四人尤其值得注意:

  柿本人麻吕 (?—约708)是《万叶集》中最早出现的专业歌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歌圣”。他通晓日、汉文学,信仰佛教,敬是神灵。他在诗歌方面造诣很深,尤其长于写长歌,短歌也作得很出色。长歌中有许多怀古歌及挽歌,如《高市皇子城上殡宫歌》《过近江荒都歌》以及别妻歌、悼念亡妻歌等等。怀古歌表现了对上古国家上升时期的景慕与追怀,声调苍劲雄浑,沉郁悲壮。悲叹生离死别的别妻歌、悼亡歌语重意真,哀婉凄切。他的诗近一半是挽歌,因此又被称为“挽歌诗人”。

  大伴旅人 (665—731)出身名门贵族,一生官运享通,但因陷入统治者的内部矛盾之中,常有一种家族没落之感和无限的哀愁。他长于短歌,特别是抒情短歌,如《赞酒歌十三首》,以平易的风格和轻快的韵律抒发自己内心深处哀和苦闷的感情。他的游仙歌《松浦河歌》,受到我国《游仙窟》和 《洛神赋》的影响。

  山部赤人(?—736)是圣武天皇朝廷的一个下级官吏,他也擅长写短歌,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很有特色。《望不尽山歌一首并短歌》是他的名作,以清新、雄浑的笔调描写富士山的优美姿态,表达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这里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山上忆良 (660—733)。他年轻时曾做过遣唐大使的随员,在中国生活了两年。他一生写有长歌11首,短歌65首,旋头歌1首;另有汉诗2首,汉文序若干,汉文修养很深。他经历坎坷,加上受儒家思想影响,诗作大多富有思想性和社会性,有“社会诗人”之称。其著名长诗《贫穷问答歌》是唯一直接反映古代律令制国家统治下人民遭受横征暴敛之苦的一首绝唱。全诗如下:

  风雨交加夜,霏霏雨雪天。瑟瑟冬日晚,难御彻骨寒。

  粗盐聊下酒,糟醅权取暖。鼻塞频作响,背曲嗽连连。

  捻髭空自许,难御彻骨寒。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

  虽罄我所有,难御彻骨寒。比我更贫者,听我问数言:

  “妻儿吞气泣,父母号饥寒。惨苦此时景,何以度岁年?”

  “天地虽云广,独容我身难。日月虽云明,不照我身边。

  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独然?老天偶生我,耕作不稍闲。

  身着无絮衣,何以御风寒。褴褛如海藻,条条垂在肩。

  矮屋四颂颓,稻铺湿地眠。妻儿伏脚下,父母偎枕边。

  举家无大小,呜咽复长叹。灶火烟火绝,梁上蛛网悬。

  忍饥已多日,不复忆三餐。声微细如丝,力竭软如绵。

  灾祸不单行,沸油浇烈焰。里长气汹汹,吆喝到房前。

  手执笞刑杖,逼讨田税钱。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这首歌,有多种解释,一般倾向于将前半首理解为一个古代读书人对贫困处境的自诉,并推己及人,联想到比自己更饥寒困苦的农民的遭遇,下半首是代农民作答,道出了在古代班田制下农民抢地呼天、欲告无门的悲惨处境。

  万叶末期是指八世纪中叶约二十余年间。这时的万叶歌风已经逐渐没落,作品在内容上大多逐渐脱离现实,吟风弄月;在表现上过于注意形式,风格偏于纤巧。这一时期的诗人,以大伴家持和大伴坂上郎女为代表。大伴家持的作品普遍带有感伤情调,一面热烈向往功名,表示忠于皇室,一面又悲叹本族的没落,寻求解脱之道。其短歌具有凄清纤丽、情致缠绵的特点。坂上郎女写了一些纤稼绮丽的恋歌。

  《万叶集》中无名氏的作品约占全书的1/3,民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主要有“东歌”和“防人歌”。东歌是日本本州的歌谣,防人歌就是戍守海防士兵的歌谣。东歌大多以爱情为主题,不但语言纯朴自然,而且善于利用各种劳动场景作为比兴等艺术手段,生活气息浓厚,情趣盎然。它代表了万叶诗歌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万叶诗歌的某些特点。让我们来看一首诗:

  如云倚高峰,我亦愿倚君。

  思君望高峰,我作冉冉云。

  这是姑娘思念情人的歌谣。感情的抒发是采用借景寓情的方式,将情人比作屹立挺拔的高峰,将自己比作缭绕缠绵的白云,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防人歌从不同角度描写防人的痛苦境遇,表现他们对沉重负担的苦恼和对骨肉亲人的思念。防人与亲人的别离或相思,凄苦哀怨,真切动人。如《昔年相替防人歌》一首写道:

  犹如漆黑夜,前途不可知。

  姑娘殷勤意,暗暗问归期。

  总起来看,《万叶集》在日本古代的许多诗集中,无疑是最出色的。它汇集了当时存在的各种诗体,显示了日本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并且形成了日本诗歌的独特风格。万叶风格的特色是雄浑典雅、清新质朴,真挚明快,表现了当时人坦率的感情,歌唱了人的自然心灵,因此,后来每当新的抒情诗歌运动兴起时,它总是被人们作为一面旗帜。

  《万叶集》还是日本文学史上抒情诗的光辉起点。同时,日本传统的古典诗歌形式——和歌,也是在万叶时期诞生并发展成熟的。另外,在万叶时期这几百年中,有两种古典诗歌的形式——长歌和旋头歌走完了它们的艺术生涯。因此,《万叶集》又是日本诗歌发展史上的活标本,对于了解日本诗歌的发展演变过程有重要价值。除此之外,《万叶集》还有一大功劳,这就是它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字的产生。诗集中用汉字表日语音的方法,被称为“万叶字母”,后来进一步简化,最后创造了日本民族的字母(平假名、片假名),为形成日本的民族书面语以及独立的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万叶集》是日本诗歌史上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1984年,我国出版了杨烈教授的《万叶集》中文全译本。译者用五、七言古诗的形式翻译,庄重典雅,较好地表达了原作的同貌。

  日本的俳句和“俳圣”松尾芭蕉

  俳句是日本一种独特的诗歌样式。俳句又叫“俳谐”,这个词的愿意就诙谐。早在古代日本,就把以智巧和滑稽为主的汉诗或歌叫“诙谐体”。到了中古,又把凡不属于正雅的汉诗、和歌、连歌统统叫似是俳谐。到了中古末期,俳谐才从连歌中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

  “连歌”是由和歌发展而来的,相当于中国的“联诗”。它是以机巧、敏智为目的的集体创作。歌人们聚在一块儿,一个人先吟第一句 (和歌中的5、7、5),这叫“发句”。然后另一歌人吟出了后一句(和歌中的7、7),这叫“连句”。然后再咏发句,连句,反反复复,可长可短,长的可达千言、万言。这在当时是贵族或文人们的一种风雅的文学活动,带点文字游戏的味道。后来,只用连歌中的发句吟出一些幽默、讽刺的短诗,作为和歌和连歌创作的余兴,于是就产生了俳谐。在余兴这一点上,有些近于我国唐末的词,当时还算不上正宗艺术。

  16世纪后叶,松永贞德(1571—1653)首先倡导俳句,又把俗语和当时的现代语引人俳谐创作,使俳谐大众化、民俗化,“贞门俳谐”盛极一时。西山宗因 (1605—1682)继之而起,创立了谈林派。他们又进一步破除了俳谐创作上的教条和规则,主张抛弃一切约束,更自由地使用俗语,表现平民的生活。随后,松尾芭蕉(1644—1694)在继承贞门和谈林两派基础上,致力于提高俳谐艺术,并使它向抒情方向发展,形成了独自的风格——蕉风,把俳句推上了更高的境界。芭蕉以后,有名的诗人是与谢芜村(1716—1783)和小林一茶 (1763—1827),前者的俳句富有浪漫情调和唯美色彩,后者的俳句则以自由使用俗语和生活气息浓厚为特色。上述诗人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本名松尾宗房,出生于一个下级武士家庭。他曾向北村季吟学俳句,并向其他学者学书法、汉学、和学。在青少年时代先后受过“贞门俳谐”和“谈林派”的影响。30岁时削发为僧。1680年,他37岁时,确立了自己在俳坛上的地位。当时他住在隅田河下游一个草庵中,以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题名草庵为“泊船堂”;又因门前一棵芭蕉茂盛,也称“芭蕉庵”。这也是他俳号芭蕉的由来。芭蕉曾认真研习孔孟老庄的哲学,熟读杜诗。40以后,他有意识地过着旅行生活,长期漂泊,放逸于江湖山林,投身于大自然之中,广泛接触下层人民。51岁(1649)时他病于途中,留下了 “旅中正卧病,梦绕荒野行”这最后一首俳句,不久死于大阪。

  芭蕉门人上千,其中最著名的弟子有10人,称为“蕉门十哲”。他留下的代表作品是《俳谐七部集》,其中包括《冬日》、《春日》、《旷野》、 《瓢》、《猿蓑》、《炭包》等。芭蕉一生所作俳句共约1000多首,句碑遍布日本各地(共有300多座)。这位日本中古俳坛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俳圣”,在日本的影响犹如中国的李白杜甫。

  松尾芭蕉俳句的思想内容是丰富的。有主要描绘自然风光的。山川草木、四时景色,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是那么婀娜多恣,意趣横生。如“春雨霏芳草径,飞蓬正茂盛”,这是描写春雨的名句,表现了在春雨滋润之下,花草茂盛生长的景象。又如“寒鸦宿枯枝,深秋日暮时”,这是描写深秋的佳作,日本学者认为它是从汉诗脱胎而来,写尽深秋的萧条景色,充满了闲寂的情趣。这类诗是芭蕉俳句最重要的部分。

  芭蕉的俳句也有不少是有关人生和社会方面的内容,现实性和思想性都比较强。如“听得猿声悲,秋风又传弃儿啼,谁个最惨凄?”诗句将猿猴鸣声与弃儿哭声联系起来,既写出弃儿的凄惨,又表达诗人的怜悯。又如“开炉时,瓦匠渐老鬓霜白。”这是见到修炉瓦匠时的感慨,从中可以使人想见瓦匠生计的艰难和诗人对瓦匠的关切。再如“渔民家,灶马混小虾。”这是渔家实际生活小景的描绘。灶马的形体很象小虾子,因为喜欢聚在灶头,所以人称为“灶马”。在渔民家里,灶马和小虾混在一起,别有一番情趣。这些俳句的创作,当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从艺术上看,芭蕉俳句风格的美学特点是闲寂和幽雅,这是学者们一致公认的。最能代表诗人风格的俳句是《古池》:

  古池塘呀,

  青蛙跳入水声响。

  这首俳句表现了一个十分静谧、幽雅,而又静中有动的意境:在长满藓苔的古池边,传来一只青蛙突然跃入水中的声音,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即便又归于寂静了。这是多么静寂、幽玄而又深远的意境啊,它可以让人生出无穷的遐想。

  以声音表示静,或者说是以动衬静,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芭蕉的另一首俳句,用的正是巧妙的反衬,诗句是:

  静寂,

  蝉声入岩石。

  写静至极,以至蝉鸣之声,竟渗进了坚硬的岩石,可谓鬼斧神工之笔。读这首俳句,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唐诗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当然,闲寂和幽雅只是芭蕉俳句的主风格。有主便有次,有一也有多。芭蕉俳句的艺术风格也是多样的。有的充满活力,如“月明如昼,门前涌入潮头”。有的雄伟壮观,如“梅雨收集遍,奔流最上川。”有的欢快,如“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有的悲壮,如“此身或将曝荒野,风吹入骨寒”。还有的感伤,如“坟墓也震动,我的哭声似秋风”。如此等等,已足见芭蕉风格的丰富多样。

  松尾芭蕉对日本俳句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俳名摆脱了以滑稽诙谐为主的状态,走上了严肃庄重的道路,变成了完全独立的诗歌形式。作为一种诗体,俳句虽然早在芭蕉之前200年就已经出现,但这200年只能说是探索阶段,没有产生多少重要作品,到了芭蕉,俳句才取得辉煌的成就,占居诗坛的中心地位。另外,芭蕉亲手培养一批弟子继承他的事业,使俳句创作后继有人。顺便要提及,芭蕉一生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采取鄙夷与逃避的态度,这种不满现实逃避到艺术境界中去的倾向,给日本后世许多知识分子以很大的影响。

  芭蕉的俳句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以至对19世纪后期一些西方诗人都有很大影响。我国早就有了松尾芭蕉以及其他俳句诗人的译作。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林林翻译的《日本古典俳句选》,中间收有芭蕉的俳句佳作。

  字喃文学的高峰 《金云翘传》

  越南文学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在13世纪之前,越南的民族文字 “字喃”还未创始时,越南一直通用汉字,读汉书。汉文学的创作是越南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南古典名著大多与中国古典作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金龟神话”就是源出中国晋干宝的《搜神记》,这一神话后来又在越南演化成历史小说《金龟传》。18世纪,越南文坛出现了一股移植中国作品的风气,《西厢记》、《玉簪记》、《二度梅》、《花笺集》等,都被改编为越南作品而广泛流传。在诗歌艺术领域,越南更是深受中国的影响。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韩偓等曾到过越南。唐朝另一位诗人骆宾王著名的咏鹅诗传入越南后,深受越南文人的喜爱。18世纪著名诗人阮嘉韵(1742—1788)的《宫怨吟曲》是越南文学史上字喃文学成熟期的代表诗作之一,它渊源于中国诗人杜牧的散文名篇《阿房宫赋》,更有模仿明代韩帮靖的名诗《长安宫女行》的痕迹。中古越南文学中最负盛名的是阮攸的长篇叙事诗 《金云翘传》,这部优秀作品是字喃文学乃至整个越南文学的高峰,它也竟然是根据中国同名小说改编的。

  《金云翘传》本来是中国明清之际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说,作者是青心才人,刊行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这本十多万字的通俗小说,在中国曾流行一时而终被历史湮没了。谁知,它却被越南诗人阮攸改编成为一部3250多行的长篇叙事诗,在异国的土壤上锭开了新的花朵。

  阮攸的《金云翘传》最初定名为《断肠新声》,又有“翘传”等异名。全诗12卷,仿效《金瓶梅》一书命名的故智,从诗中金重、王翠云、王翠翘三人姓名中各取一字,连缀而成。传说阮攸出使中国时带回这部小说《金云翘传》,积思日久,只用了一夜的时间,疾书而成,天明过镜,见头发胡子都白了。

  长诗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王员外家有3个儿女:大女儿翠翘,二女儿翠云,小儿子王欢。

  清明时节,翠翘姐弟三人春游踏青,与王欢的同窗金重邂逅。翠翘与金重一见钟情,遂私订终身。不久,金重叔父亡故,他遵父命回辽阳奔丧。这一对情人只得挥泪而别。奸商勾结官府敲诈勒索,王员外父子二人被锒铛入狱。为了避免父亲和弟弟被拘押、以至家破人亡的命运,翠翘被迫卖身赎亲,不幸落入地痞流氓手中,坠入青楼,过着非人的生活。后来,纫绔子弟束生将她赎出,纳为妾侍;翠翘又饱受妒嫉成性的束生大老婆的凌辱虐待,被迫私逃,不幸又被人骗卖到妓院。翠翘在度日如年的卖笑生涯中,幸遇边陲豪雄徐海,两人结为伉俪。称霸南海的造反首领徐海,还为翠翘一一雪耻报仇,又酬谢了恩人。当官府派兵追剿徐海时,翠翘则以“忠孝功名”的封建道德劝徐海投降。可是明朝督军胡宗宪不守信义,反杀徐海,并凌辱翠翘,又把她送给一个土酋为妾。翠翘至此痛悔莫及,投江自尽,幸为尼姑觉缘所救,存身茅庵。

  长诗的最后,金重与王欢四处寻觅翠翘,尽管散尽千金,访遍天涯,却不见踪影。金重只得遵从翠翘以妹“代续鸾胶”的留言,与翠云先完婚。后来,金重与王欢都已会试高中,补官上任,他们就沿途寻访翠翘下落,偶遇觉缘,金重翠翘才得团聚。金重说:“像你尽孝失贞,何损本来善良。”全家团圆,福禄绵长。

  这部长诗可以说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诗中的人物、故事和地点,都是中国的,但诗人运用民族形式,对原作加以改编和再创作,借以反映越南封建社会末期的矛盾,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对被埋没的人才表示同情,赞扬自由和爱情,歌颂了反封建人物。诗人揭露和批判现实的主观目的是重振封建朝纲,但在客观上,长诗却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当然,诗歌也有局限,如宿命论色彩较浓等。

  对于《金云翘传》的艺术成就,研究者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成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一点是,诗人在借用青心才人的故事情节时,不是逐字逐句地将它译成本国文字,而是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改写,这具体表现在:

  一、作品的形式富有民族特色,采用了以民歌为基础的“六八体”的形式。

  六八体又称“越南填词”,是越南民歌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诗歌形式。这种诗体每行14个字,前六字为一分句,后8字为另一分句。同一行诗中,前分句的最末一字 (第6字)与后分句的第6字同韵;这行诗的最末一字又与下一行诗的前分句末字同韵。这样句句押韵,可以一直填下去。这种诗体音乐性强,韵律优雅,既可以“被之管弦”,又能够“徒歌咏叹”,很有越南民族特色。阮攸是运用这种诗体达到最高成就的一个诗人。他将一个中国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成功地熔铸在具有越南民族风格的六八体诗句中,运用优美、形象的诗歌语言,着力绘制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金云翘传》的世界,缤纷多姿,熠熠生辉。

  二、关于写景状物托情,长诗在情景意三方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例如,小说《金云翘传》写金重与翠翘的盟誓和别离里,比较偏重于叙事;但阮攸的长诗却分别以“明日中天”、“枝头鹊噪”、“雁影凄零”等景物作为烘托,有时还以景物构成画面,使之与人物的内心活动相映衬,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为在第四卷中,写翠翘送走金重以后的愁苦心境:

  凝愁伫立西轩。

  乱丝般回肠九转。

  窗外袅袅轻烟,

  看,花褪线红,柳渐飞绵。

  仅四行短诗,便把一个多情少女因离别心上人而“凝愁伫立”的神态写得真切生动,而且诗中有画,情景交融,很有艺术氛围。

  三、炉火纯青的语言文字技巧。诗作融中国文学语言精华和越南民间口语于一体,语言优美凝炼,典雅协畅。它的字喃原本有不少汉文词句,如“梅骨格,雪精神”,“霜印面,雪披身”等;诗人又以六八体灵活地增减温庭筠、薛涛等人的名句巧加化用,如“声鸡店月,人迹桥霜”等等;有时又利用一些很通俗的词语巧妙的写人、叙事、状物,如形容翠翘姿容美丽是“眉似春山眼如秋水,正所谓花妒娇红柳忌青”,这里以俗字“妒”、“忌”入诗,却耐人寻味。

  此外,诗作还对原作的情节作必要的增删,使题旨更加鲜明突出;在人物塑造上采用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富个性特征。这些也都是作品在艺术上的可贵之处。

  《金云翘传》在越南是家喻户晓的诗作;它同时也是一部有国际影响的长诗,现在被译成中、英、法、德、俄、日、捷克等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中文译本是由黄轶球先生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

  最后,我们还想对《金云翘传》的作者阮攸多介绍几句。

  阮攸(1765—1820),字素如,号清轩,别号鸿山猎户、南海钩徒,是越南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显赫的家庭,在政坛上,历代都官至公侯,在文坛上,出过不少负有盛名的文人。阮攸从小就寄志于官途。他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还精通武艺,后来官做到阮朝的礼部右参知。1813年,被委为入贡清朝正使。就是这次去中国时,他得到了中国小说《金云翘传》。1820年他准备再度出使中国时,突患重病,于9月16日逝世,享年56岁。

  阮攸对中国古典文学十分熟悉。他一生的丰富创作可分为两种:汉文作品主要有《清轩前后集》、《南中杂吟》和《北行诗集》;字喃作品以长诗 《金云翘传》为代表。阮攸在越南享有极高的声誉,越南文学界把他视为越南的屈原,或普希金。这位越南诗坛泰斗,同时又是中越文化、文学交流的一个友好使者。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印度宗教诗人格比尔达斯

  14、15世纪之后,印度教受到伊斯兰教的冲击,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虔诚教派”的运动,它维护了印度民族和大多数中下层教民的利益。中古时期的印度,宗教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它贯穿着整个中古时代,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突出的问题。

  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被称为虔诚时期。这是印度文学史家把宗教改革的虔诚运动运用到文学领域的一个说法。的确,这一时期的文学大都和宗教的虔诚运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们将要较详细介绍的诗人格比尔达斯是虔诚运动中的激进派,他的诗反对种姓制度、迷信、甚至传统的宗教。与他类似的诗人还有一些。诗人杜勒西达斯是虔诚运动的温和派。他努力使虔诚运动符合传统的印度教及其种姓制度。到了17世纪以后,虔信诗歌衰落,多为效仿之作,内容单调,形式僵化,失去了创新精神。

  下面,让我们来谈谈格比尔达斯和他的诗歌创作。

  格比尔达斯是印度中古时代来自人民中间的一位重要的宗教诗人。他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思想、强烈的反对宗教偏见和种姓制度的倾向。他的诗歌明确地表达了当时中下层人民的呼声和要求。

  关于格比尔达斯的生平,流传下来的可靠材料很少。他大体上生活在14到16世纪初的某一段时期。传说他是婆罗门寡妇的私生子,生后被遗弃在湖畔,被一对以织布为业的夫妇发现收养。格比尔达斯成人后也当了织布工人。这种寒微的出身,使他自然而然地属于低级种姓的人。格比尔达斯一生没有投靠过任何封建主,是一个真正的民间诗人。

  格比尔达斯的思想,有反对宗教和种姓制度的一面。他谴责印度教,蔑视高等种姓的婆罗门;也谴责伊斯兰教,蔑视伊斯兰教执教的教士。他反对偶象崇拜等宗教活动,认为神明无形,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中都有神明。他实际上是提倡一种泛神论,其中包括状某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平等大同的理想。但他主张通过和理智和理性来求得和神明的统一,其思想从根本上讲还是唯心主义的。

  从上述思想出发,格比尔达斯提出在神的面前要和平、公正,人人平等;反对各种烦琐的宗教仪式和偶像崇拜,强调自身的修炼;主张不同教派间的相互融合,构成不同的理想境界和人间境界。

  可见,格比尔达斯首先是一位宗教家、宗教改革者,其次才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是在传教过程中,顺手拈来的口头创作,由信徒们记录下来。这些诗短小精悍,多数为四行诗,类似我国古代的绝句。

  格比尔达斯的诗对宗教各个教派的虚妄之说作了严厉的批判,也对宗教本身作了揭露性的描写。请看下面这首诗:

  婆罗门、阿訇和大神,

  比不上驴、狗和公鸡!

  它们劳动换来吃,

  公鸡报晓催人起。

  诗中用驴、狗和公鸡的有益于人的“劳动”,来与宗教圣职者的无用对照,深刻地揭露了圣职者的寄生性。

  诗人认为宗教经典是谎言,是骗人的东西。他对宗教所敬奉的大神更是出言不逊:

  幻想本是内心生,

  化身乃是幻想成。

  想出梵天偏入天,

  目的用来骗世人。

  大神在诗人看来是幻想出来的,根本不存在。他在谴责传教的婆罗门时这样说:

  听婆罗门的教言,

  好比是上了贼船。

  坐船的人看不见,

  任它带到哪一边。

  格比尔达斯的有些诗是反对迷信活动的,如:若是真主只在清真寺内住,

  无寺之处难道无真主?

  若是圣地偶象中有大神,

  为何见者始终无一人?

  若拜石头可成仙。

  那我就会拜石山。

  我看该拜石磨子,

  它给世人常磨面。

  格比尔达斯一生活动在民间,在下层,他真切地品尝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固此以人妖颠倒、是非莫辨的黑暗世道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谎言受信任,真话遭欺凌,

  世俗如雌犬,惹它便遭咬。

  社会不平,现实黑暗,诗人便祈求人类的平等与大同:

  精卵母体相会合,

  五行之身从此活。

  人类都是同样生,

  哪分婆罗门、刹帝利和首陀罗?

  诗歌猛烈抨击了印度社会中种姓观念的荒谬,表达了人民渴望平等、反对压迫的心声。

  这些宗教诗富有社会意义,体现了诗人进步的民主观念和宗教思想,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从形式看,则是“金刚怒目”一类。其实格比尔达斯的诗歌还有另一面:感情细腻,格调缠绵。具有这种风格的是他的情诗,且看:

  不见罗摩来,满腹尽愁情。

  只因一命在,终日心不宁。

  到处寻君君不见,我把此身托何人?

  愁火燎得人憔悴,夜夜伴月到天明。

  这首诗把恋情的细腻描绘与神秘宗教感情抒发相结合,体现了印度宗教诗歌的独有特色。格比尔达斯还写了大量人生哲理的格言诗,它们是来自生活经验的总结,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人生只一次,失去无来时。

  好似果落地,不能再返枝。

  日出必有没,花开必有谢。

  新楼终必倾,有生必有灭。

  敢入深水中,珍珠取不完。

  怕死不下水,空自守岸边。

  格比尔达斯的诗通俗易懂,比喻形象生动,寓意确切,由于较好地吸取了民间口语,诗歌保持了一种朴实自然之美。正是因为这样,格比尔达斯的诗歌在民间流传很广。

  作为印度中古时期的宗教诗人,格比尔达斯也有其局限和不足。从思想内容上看,诗人没有摆脱封建观念的束缚,诗中也流露出一些陈腐的思想,如对妇女的歧视等。从艺术表现上看,一些诗章用语粗俗不雅,思想过于直露,缺乏诗歌的意境。这些又与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诗歌创作方式有一定关系。

  杜勒西达斯和他的 《罗摩功行录》

  杜勒西达斯 (1532—1623)是印度中世纪虔诚文学的另一个最主要的诗人,也是中古印地语的重要宗教诗人。他出生于印度北方农村的婆罗门家庭,出生后不久父母都去逝了,由别人抚养。童年、少年时期历尽坎坷,曾经沿门乞讨。青年时期娶妻成家。后来遇到一个师父,他便随师父在贝拿勒斯学习梵语和宗教经典。以后弃家进入僧门,曾云游四方,广泛地接触了现实生活,结识了各种社会人物。1623年,杜勒西达斯死于贝拿勒斯。

  他一生从事传教活动,也勤于笔耕,创作了12部诗作,著名的有《罗摩功行录》、《谦恭书》、《歌集》、《双行诗集》和《黑天诗集》等。《谦恭书》是宗教的赞美诗和祈祷诗,诗人用真挚、深沉的感情赞赏罗摩,祈求这位大神的庇护,倾吐了纯洁的宗教情感; 《歌集》是罗摩故事诗,但较为简约、粗略,它可看作是《罗摩功行录》的提要;《双行诗集》别具一格,除了一部分赞美罗摩功业的诗歌外,多是一些训诫的格言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洗炼含蓄,蕴含人生哲理。

  诗人的代表作是《罗摩功纪录》。这部长篇叙事诗是他多年沤心沥血、精心创作的。诗作取材于 《罗摩衍那》的故事,并吸取了各种关于罗摩事迹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的素材。全诗分7篇,相当于汉语4万多行,篇幅浩繁,规模宏大。这部英雄史诗,不仅是作者个人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印地语语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自从梵语史诗《罗摩衍那》问世后,有梵语以及其他地方语言加工改写的以罗摩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很多,《罗摩功行录》被认为是最出色的一部。

  《罗摩衍那》编定以后,影响很大。罗摩形象在印度人民心目中是光明、幸福、高尚的象征,是为人们敬重的造福于人的大神。因此,膜拜罗摩成了印度人民一种民族宗教的情绪,罗摩也成为体现民族精神和性格的大神之一。在中古时期,印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外族和异教的统治之下,罗摩更是他们心中一尊拯救人们于苦海之中的至高至尊的“上帝”,膜拜罗摩成为民族宗教的风气。杜勒西达斯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完成了 《罗摩功行录》这部宏伟的长诗。

  如前所述,《罗摩功行录》与《罗摩衍那》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的结构和中心故事都是相同的。从篇幅来说, 《罗摩功行录》只相当于《罗摩衍那》的一半多一点,它只保留了中心故事和有关情节,舍弃了无关的情节和一些繁琐的描写,应该说,在故事情节的剪裁方面它是大大前进了一步。

  《罗摩衍那》的中心故事我们在“古代诗歌”部已有介绍,可以参看。这个中心故事可以说和所有的以罗摩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的内容相同。不同的作品都在同一大的框架内表现各自的特点。《罗摩功行录》虽说不是一部完全独立的创作,但它又绝不是意译本或简单的缩写本。诗人在写作时表现了很大的创造性,因而有它自身的特点。

  从中心故事来说, 《罗摩功行录》作了一些改动。如悉多不再是从垄沟里犁出来的,他生来就是公主,这一改动是和故事最后悉多并没有投入地母的怀抱相呼应的;悉多被救出来以后,和罗摩相亲相爱,罗摩并不怀疑悉多不贞,悲剧的结局改成了团圆的喜剧。从结构来说,原故事开头用来交待背景的一些内容大大简化,去掉了不少与中心故事关系不大的部分,裁剪合理。全诗还简略了许多繁琐、重复以及层层转述的部分,使情节更为紧凑。为了突出罗摩作为大神的身份,诗中出现了湿婆大神和雪山神女、乌鸦和大鹏这两对艺术形象,作为转述故事的层次,使条理更为清楚。从形象的塑造来看,人物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等,都成了十全十美的理想人物。

  评论家们认为,《罗摩功行录》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刻画了理想的人物。

  罗摩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在史诗中,诗人对原来的故事情节做了精心选择和改动,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赋予了罗摩更为理想的人格。罗摩在宫廷矛盾斗争中,是一位具有政治眼光,又恪守忠、孝、节、悌伦理规范的模范王子;在与妻子悉多的关系上,是一个忠于爱情,与妻子同甘苦共患难的好丈夫;在建立为民降妖造福的英雄功业上,又是一个神力无边的君主。诗人在罗摩身上增强了神性的光轮,也赋予了他更高更完美的人性道德标准。

  如果说,罗摩已经被神化,又常常以教主的身份出现,使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话,那么,婆罗多这个人物则更生动、真实一些。宫造斗争中他是中心人物,但夺权是背着他进行的。当他被人从舅舅家接回来时,父亲已死,哥哥罗摩行已去了森林,宫廷里笼罩着一片哀伤。诗中这样写道:

  萨厘雅蓬头垢面憔翟万分,

  好比林中如意树被霜打雨淋。

  她一见婆罗多连忙起身相迎,

  哪知她突然背昏倒人事不省。

  婆罗多见此心痛难忍,

  扑倒在母亲脚前大放悲声。

  叫声母啊,让我们见一见父亲,

  哪儿是兄嫂和弟弟他们一行?

  吉迦伊为何出生在人们?

  为何不是无儿无女之人?

  生下我这不肖子,

  万古千秋背骂名。

  三界只有我最不幸,

  只因我,母啊,你这样悲痛万分。

  婆罗多责怪自己和自己的生母,这就解除了■萨厘雅内心的疑惧。婆罗多在一再倾诉自己的无辜之后,安葬了父亲,然后带领臣民去森林请罗摩回来。诗人花了很多篇幅刻划婆罗多这个人物。

  作品中的这些理想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读者,打动了读者。这是艺术的力量,也是道德的力量。这种理想的人物、理想的社会,恰恰是对诗人所处的黑暗现实的对照,它表达的正是诗人太平盛世的理想。

  《罗摩功行录》的全部故事是通过3个人物口述、3个听众层层转述的方式进行的;全部都是工整的格律诗,一般由四节四行诗和一节双行诗组成一大节。语言经过精心提炼,又没有脱离广大人民群众能接受的程度,无论在节奏方面还是韵律方面都动用得很成功。

  作为一部宗教长诗, 《罗摩功行录》也有不少消极的思想意识,如歧视妇女、美化婆罗门、维护种姓制度、宣扬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等等。这些消极因素与《罗摩衍那》比有过之而无及。这又自有其社会的历史的原因。

  300多年来,《罗摩功行录》享有盛誉,它被当作文学的典范、宗教的经典、伦理的宝库、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印地语地区,它更为深入人心,影响和地位都超过了《罗摩衍那》。诗人杜勒西达斯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些地方为他立了庙。

  悬诗——阿拉伯文学的明珠

  阿拉伯,是一个充满神奇趣闻的世界。在人类文化中,阿拉伯文化具有最为迷人的神秘色彩。它的古代文学,就象在大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那样,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可是,在它出现之前,既没有任何预兆,也无任何暗示,更无法探求其根源;但它一出现,就达到了阿拉伯文学的高峰。其中的珍品之一,则是传播世界的7首悬诗。

  阿拉伯半岛的内陆地区是浩瀚的沙漠,气候炎热,缺少雨水。进入中世纪时,阿拉伯人仍处于氏族公社,大多是游牧人 (称“贝杜因”),放牧驼羊,逐水草而居。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水草牧场常常进行残酷战争,部落血亲复仇盛行。战争只在白天进行,称为“日子”,它是故事和诗歌的重要源泉。从公元5世纪末到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475—622),在阿位伯文学史上叫做蒙昧时期。这里的“蒙昧”是宗教用语,意为那个时期的人们,因为伊斯兰教的真主穆罕默德尚未降生,未受天启,所以叫“蒙昧”。这个时期诗歌的基本体裁是“卡色达”。它是一种想象丰富、富有战争色彩的诗歌体裁,也是流传至今的最古的阿拉伯诗歌。

  “卡色达”具有特定的格律和结构。一般长20到100多行,一行诗分成前后两截,诗的第一行前半截末尾和后半截末尾,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是,以后每一行诗的末尾,必须押韵,而且一韵到底,读来琅琅上口。典范的“卡色达”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引子(纳西勃”),写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过去曾扎过帐的某个地方,伤感地回忆起昔日的情人和逝去的欢乐;接着写他骑上驼骆或骏马继续奔波,这时诗篇往往盛赞主人公的坐骑;然后转入正题,其内容或者是讽刺敌人,或者是夸耀自己和亲人的力量、光荣等,或者以教诲性的箴言警句述说为人处世的深奥哲理……;结尾部分大多富有情趣,耐人寻味。“卡色达”是蒙昧时期文学的精华,它不仅生动地记录了上古阿位伯人的游牧生活,而且以丰富有力的语汇、严整复杂的格律和简洁质朴的风格,为后世阿拉伯诗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9世纪时编辑的一本《阿拉伯诗集》,收集了49首“卡色达”,其中的第一组,由最早的7首诗组成,这就是后人称为“悬诗”的七首“卡色达”。这些诗代表蒙昧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是阿拉伯诗歌的不朽杰作。

  “悬诗”是什么意思呢?学者们是这样解释的:在六七世纪,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朝觐天房;朝觐前,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进行集市活动,并举行赛诗会。诗人们会聚在一起,郎诵自己的作品;随后进行评比,由名诗人仲裁;获得优胜的诗,便用金汁写在埃及细麻布上,挂在天房神殿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悬挂在脖子上,人们称这些诗为悬诗”。

  阿拉伯古代的悬诗篇数传说不一,7篇是一致公认的;作者是:乌姆鲁勒·盖斯、泰尔法·伊本·阿卜德、祖海尔·伊本·艾比苏勒玛、拉比德·伊本·赖必阿、阿慕鲁·伊本·库存勒苏木、安塔拉·伊本·舍达德、哈雷斯·伊本·希里宰。这7位诗人,我们选取两位有代表性的诗人加以介绍。

  第一位是乌姆钽勒·盖斯(约497—545),他是伊斯兰教形成之前阿拉伯最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人之首”。盖斯的“悬诗”,是一首80多行的诗。被看作是衡量古诗优劣的艺术范本。诗歌抒发他对俄奈宰姑娘的恋爱情怀,描写两人邂逅的情景。全诗从经过情人的旧居遗址而潸然泪下起笔:

  两位,请留步,为缅怀我的情侣,我们哭吧!

  她家早先就在这达赫里与荷迈里之间的十里瓦。

  诗人用这样的开端来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怀,独具匠心,后来诗人们争相仿效,竟成为一种时尚。

  接着,诗人的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他与俄奈宰姑娘的罗漫史,倾诉坦率、真挚的爱恋之情,以及别离后的忧郁伤感,凄清怅惋,感人至深。诗歌想象奇特,比喻精妙,抒情写景,意境优美。如诗中对黑夜的描绘:

  夜幕将我笼罩,犹似浩森泛海掀起漫天骇浪,

  它招来各种忧患,考验考验我是否坚韧沉着。

  又如诗人这样描写自己骏马:

  在安谧的早晨,鸟儿还没离巢,

  我纵身跃马追捕拼命逃窜的野兽,

  马儿扬蹄飞奔,矫健敏捷,

  酷似山巅的岩石被奔洪冲下山坡。

  除表现爱情外,诗篇还生动传神地描摹了阿拉伯沙漠中奇异的风光、奇妙的生活,形象鲜明,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

  最后,诗人用雨过天晴,飞鸟在沙漠里见到了肥沃美丽的田野结束全诗,诗情画意,余味悠长。

  安塔拉·伊本·舍达德(525—615)的“悬诗”以歌颂战争、抒写本部族的优越感著称,诗歌多处夸赞游牧人的勇猛性格:

  我忽尔腾起高大的神骏,

  焕发出灵魂中的坚韧。

  我忽尔劈开枪丛剑网,

  将高举强弩的敌人杂尽。

  诗人本身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他本是一个女奴的儿子,本人也是一个奴隶,但在一次抗击外族入侵时,勇猛非凡,立了大功,获得了自由人的称号,升为将领。他的悬诗,既表现了英雄主义,又倾诉了对自己的堂妹的感情。

  悬诗是阿拉伯诗歌史上的第一座诗歌艺术高峰。它反映了阿拉伯地区原始公社崩溃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表现了阿拉伯牧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在艺术上,悬诗有独特的风格:简洁、庄严、雄伟。这些诗歌对阿拉伯诗歌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深远的。

  1783年,这7首悬诗被译成英文出版,英国诗人称它是“字字珠玑,举世皆知”;1820年,阿拉伯版的注释本在法国的巴黎出版;1823年,印度出版了印度学者译注的英文版;1850年,德语译本出版。我国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介绍过悬诗,但尚无译本出现。

  波斯:群星璀璨的东方“诗国”

  波斯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国。它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中古时期的波斯,在东方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大放光芒。10至15世纪是波斯诗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在五六百年内先后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成就震古铄今,令世界瞩目。德国大诗人歌德在《西东合集》中曾说:“波斯人认为他们的长达500年涌现的诗人只有7位是杰出的,其实,就是在他们所没有提到的诗人中,有许多人也是超过我的”。这固然表明歌德的谦逊,但也的确说明了波斯诗人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歌德所说的7位杰出诗人都生活在中古时期。正是这些如群星璀璨的杰出诗人、绚丽多彩的诗歌精品,为波斯赢得了“诗国”的荣誉。谈中古东方诗歌,波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受篇幅限制,我们只能从众多的优秀诗人中择取一二专门介绍。为了对遗珠之憾稍加弥补,只好设一专节对“诗国”群星略加扫描。

  诗歌之父——鲁达基 (850—941)

  鲁达基是波斯古典文学的始祖,奠定了波斯古典诗歌的基础。他生于撒马尔罕(前苏联塔吉克共和国境内),能诗善琴,经常弹唱自己创作的诗歌。他曾做过萨曼王朝的宫廷诗人,晚年失宠,被逐出宫廷。他一生写了许多诗,但传下来的不过2000行。诗人热情地赞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歌颂青春,爱情和人生的欢乐,强调科学和知识的作用。虽为宫廷诗人,但他同情被压迫者,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提出了抗议。

  这些人桌上摆满了肴肉和精制的杏仁糕,

  那些人却饥肠辘辘,连大麦饼也都难弄到。

  这诗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鲁达基的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语言朴实明快,富有民族风味。他是颂诗和四行诗的创始人,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诗歌形式,使之逐渐定型,对后世波斯诗人影响很大。因此,人们称他为小组斯的“诗歌之父”。

  史诗之王—一菲尔多西 (940一约1020)

  菲尔多西是继鲁达基之后出现的波斯伟大诗人,他与后来的内扎米、萨迪、哈菲兹并称为波斯文学史上的四大诗人。他创作了长篇英雄史诗《王书》。下一节我们将专门介绍他。

  “鲁拜”诗圣——欧玛尔·海亚姆(约1048—1123)

  海亚姆是波斯塞尔柱王朝时出现的著名哲理诗人,他专门用四行诗从事创作,是波斯“鲁拜”(即四行诗)诗体创作的巨擘。但是,长期以来他只是以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闻名于世。海亚姆在文学上的世界声誉,是从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爱·菲茨杰拉尔德将他的诗歌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的。我国著名诗人在1928年从英文转译过海亚姆的诗集,1982年又出了黄杲炘的新译本。

  海亚姆的诗都收在《鲁拜集》里。“鲁拜”是一种诗体的译名,这种诗体,每首4行,l、2、4押韵,第3行大体不押韵,类似我国的绝句。

  《鲁拜集》收四行诗255首,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想象丰富。他的诗,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如诗集第69首:

  我们是可怜的一套象棋,

  昼与夜便是一张棋局,

  任“他”走东走西或擒或杀,

  走罢后又——收归匣里。

  诗中以象棋的意象喻人生,与中国人“世事如棋”的观念切合,读来十分亲切,又引人深思。

  在诗人看来,入世、出世、生命、死亡,都是自然的运行。诗人这样解开“人生的大哑谜”:

  天地是飘摇的逆旅,

  昼夜是逆旅的门户,

  多少苏丹与荣华,

  住不多时,又匆匆离去。 (第17首)

  海亚姆的哲理诗对自然、人生、社会和宗教等问题作了严肃、深入的探讨。《鲁拜集》是中古波斯哲理诗的最高成就;它不仅表现了中古波斯诗歌中前所未有的叛逆精神,而且在前人的基础上,使四行诗(也称“柔巴依”体)在形式上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叙事诗大师——内扎米 (1141—1209)

  11世纪以后,波斯诗歌的创作中心逐步由东部转移到西部和西南部。创作上也一改原来简明朴实、不事铺排的特点,诗歌的主题有所变化,内容更加丰富,描写也更加细腻,文学史上称之为“伊拉克体”。

  内扎米就是“伊拉克体”的杰出代表,是波斯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大师。诗人原名伊里亚斯,内扎米是笔名,意为“珍珠”或“把音节串到一起的人”。生于阿塞拜疆甘贾 (前苏联基洛巴德附近)。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主要是5部叙事诗,即《霍斯陆和西琳》、《蕾丽和马季侬》、《七美人》、《秘密宝库》、《亚历山大故事》。这5部长诗统称为《五卷诗》,其中前3部是爱情叙事诗,这也正是诗人最擅长的领域。

  内扎米善于把爱情描写与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或揭露君王的残暴,或抨击社会的黑暗,或对君主进行劝谏,或对下层人物表示同情。一般认为, 《蕾丽与马季侬》是内扎米诗歌艺术的顶峰之作。

  这部爱情叙事诗原是流传很广的阿拉伯古老传说。它叙述的是阿米里亚部落的酋长非常富有,但没有儿子;他便每天祈祷老天爷,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儿子,取名盖斯。盖斯在学校里与妖媚多情的蕾丽同窗共读,整天耳鬓厮磨,渐渐相爱得情深意浓,难舍难分。然而,蕾丽的父亲否定了这门婚事,并逼迫她退学回家。盖斯无限痛苦,终日在蕾丽家的周围徘徊,人们称他为 “马季侬”(阿拉伯语“疯子”的意思)。蕾丽被迫嫁给一个贵族后,马季侬独自一人逃到荒野,流落大漠,与野兽为伍。蕾丽嫁非所人,一心想念马季侬,坚决不与丈夫同床,最后抑郁而死。马季侬闻讯前来奔丧,扑倒在情人的坟墓上恸哭不止,最后也因悲伤过度而死。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情侣合葬在一起。诗人将这个凄婉的爱情悲剧,第一次写成一部美丽动人的叙事诗,故事曲折感人,心理刻划细致,想象优美丰富,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作对蕾丽与马季侬之间纯洁深沉的爱情予以热情的歌颂,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主义道德伦理提出强烈的控诉。

  有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一样,蕾丽与马季侬这两个人物在中东几乎家喻户晓,马季侬这个名字甚至成了“情痴”的代名词。从18世纪起,内扎米的这部感人肺腑的爱情叙事诗,相继被译成10多种文字,影响及于世界。

  人道主义诗人——萨迪 (1203—1292)

  萨迪是13世纪波斯的著名诗人。他又与菲尔多西、哈菲兹一同被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他的代表作是享誉世界的《蔷薇园》。关于萨迪和他的诗歌,后面我们还有专节评述。

  苏菲神秘主义诗人——莫拉维 (1207—1273)

  伊斯兰教有4大派别:苏菲派、穆尔太齐赖派、穆泰凯里蒙派和哲学派。苏菲派是伊斯兰教内部的神秘主义思想派别。它提倡禁欲清心,克己拜功,脱尘念,戒骄傲,行善济人,通过修行与真主合一。苏菲神秘主义思想,反映了贫困民众和在野教徒的不满和消极反抗,曾盛行一时。苏菲文学是中古波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莫拉维的诗歌,则代表了苏菲文学的最高成就。

  莫拉维,又名鲁未。诞生于塔吉克民族最古老的文化中心巴尔赫城(在今阿富汗境内)。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 《夏姆斯诗集》和6卷叙事诗《玛斯拉维》。他的抒情诗,写了美女、鲜花、醇酒,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莫拉维的叙事诗,是许多独立的故事诗组成的,常常是用寓言式故事来阐述苏菲派观点。如故事诗《罗马人和中国人》,写国王分别让中国人和罗马人在墙上作画,中国人忙碌一番,画的画巧夺天工,而罗马人虽然未画一笔,只是把墙壁刷得洁白无瑕,但结果中国人画的画映到他们墙上却显得“更加漂亮”。诗人把罗马人刷洗墙壁比作苏菲信徒的自我修养,借以说明如果自我修养达到了“无欲无念”,心如明镜的完美进步,就可以领略到坚定信主的真谛。再如《船夫和语法学家》,写语法学家自以为懂语法,便指责船夫,说他没学语法等于“半生虚度”;后来狂风骤起,船入漩涡,语法学家不会游泳反被船夫奚落一顿。诗人的本意在于说明人要有自知之明,在真主面前绝对不能产生自鸣得意的杂念。

  莫拉维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并称为“诗坛四柱”。抒情诗大师—哈菲兹 (1320—1389)

  哈菲兹是中古波斯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生于波斯有“诗都”之称的设拉子城。他自幼聪明好学,才华过人,能背诵《古兰经》。“哈菲兹”的意思就是“能背诵《古兰经》的人”。

  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是近500首“嘎扎勒”体抒情诗。“嘎扎勒”是波斯古典抒情诗的一种传统形式,一首诗一般由 至7 15个联句组成,一韵到底,即采用 aa、 ba、 ca、 da……的押韵方法;每一二联构成一个诗的意境,末联点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下面是诗人一首著名的“嘎扎勒”:

  萨吉,东方破晓了,请斟满这一杯。

  快些吧,斗转星移,分秒不辍。

  趁这短暂的人生尚未消逝,

  用红彤彤的酒使我们沉醉。

  红酒如一轮朝阳从东方——酒盏中升起,

  得意时需尽欢,让我们驱散残睡。

  待回转的命运用我们尸土制成酒盏,

  切莫忘记,斟满我们头骨那只酒杯,

  我们不似胡言乱语的圣徒终日祈拜忏悔,

  和我们交友,只要清酒一杯。

  哈菲兹呵,彼世的功德就是开怀畅饮,

  来,让我们诚心诚意把功德积累。

  在哈菲兹的诗里,为酒大唱赞歌,甚至达到狂想的程度。酒和伊斯兰教规是对立的。在诗人笔下,饮酒和追求自由思想是同义语。美酒,还是爱情,是诗人吟咏的重要主题。

  哈菲兹的诗想象丰富,寓意深刻,感情热烈奔放,语言优美形象,运用 “嘎扎勒”诗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诗被公认为中古波斯抒情诗的高峰,不仅长期以来在波斯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黑格尔在他的 《美学》巨著中将哈菲兹的诗歌视为东方抒情诗的典型,德国大诗人歌德对哈菲兹推崇备至,他说:“哈菲兹呵,除非是丧失了理智,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张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的小舟。”

  “末代诗圣”——贾米(1414—1492)

  贾米是中古波斯文学的最后一位杰出诗人。他以创造性的模仿成为波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有“诗人之王”的美誉。他是苏菲派学者,主要诗歌作品是模仿内扎米 《五诗集》而创作的《七卷诗》。

  《七卷诗》由7部长诗组成,主题大多与伦理道德、苏菲哲理、爱情传奇有关。如其中著名的爱情故事诗《优素福与朱莱哈》取材于《古兰经》第12章,贾米以生花妙笔把原来简单的故事铺衍润色,写成了一部优美动人的爱情长诗。

  贾米之后,波斯诗歌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没有取得什么成绩。贾米标志着自鲁达基以来群星灿烂的波斯诗歌“黄金时代”的终结。

  “东方的荷马”菲尔多西及其“王书”

  菲尔多西(940一约1012)是波斯中古时期的伟大诗人。关于他的真实姓名,历来众说纷纭。据考证,诗人姓“阿卜尔·卡西姆”,名叫“菲尔多西”,意为“上天乐园”。“菲尔多西”也是他的笔名。他生于霍拉桑的图斯城郊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菲尔多西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阿拉伯语和中古波斯语 (巴列维语)。他阅读过波斯古代大量的文史资料,还深入民间访问、搜集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传说。后来,他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写了一部长约12万行的民族史诗《王书》。这是一部不朽的史诗巨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人们把菲尔多西比作古希腊的伟大诗人荷马,把他写的史诗,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王书》的写作始于975年,994年完成初稿,1010年最后定稿,前后历时35个寒署。在这期间,诗人还经受住了贫困、疾病、爱子夭折等灾难痛苦的折磨煎熬。诗人的这部巨型史诗分为50章,以宏伟的结构叙述了波斯4000多年历史中4个朝代50位帝王的生平业绩,收集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王书》的基本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神话传说部分,包括公元前3223年到公元前782年的事件。这部分写了人类的起源、文明的萌芽和波斯的立国等,其中最精彩的是铁匠卡维反抗暴君的起义。暴君佐哈克,双肩之上长出了两条毒蛇,斫之复长,无人能医。为了使蛇安静,每天用两个青年人的脑汁喂它。铁匠卡维的11个儿子都被捉去喂蛇了,剩下最后一个儿子也要被捉走;他终于忍无可忍,把皮围裙挂在竿子率众起义,推翻了暴君的统治。后来皮围裙便成了波斯的国旗。

  (2)勇士故事部分,包括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50年的事件。这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其中鲁斯坦姆的故事最为著名。史诗以伊朗和突郎(突厥)之间的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勇士鲁斯坦姆的父母、他的恋爱、拯救保卫祖国等故事。鲁斯坦姆是位传奇式的民族英雄,幼年时就手刃巨兽妖魔,杀死凶残的白象,立下“七大奇功”,诗中许多生动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诗人这样描写他:

  每当你挥舞起狼牙大棒,

  雄狮野豹都胆战心慌;

  苍鹰一见你的利刃出鞘,

  吓得把猎物从爪中扔掉;

  当你向猛兽抛出套锁,

  乌云也震颤惊恐血雨纷落。

  诗人在描述鲁斯坦姆震铄古今的英雄业绩时,笔调雄浑古朴,富于神话的原始色彩。

  史诗中写道:鲁斯坦姆在狩猎时,误入撒马尔罕,当地沙赫 (即国王)把他迎入宫中盛情款待。公主达赫米娜深夜私访鲁斯坦姆,两人一见倾心。由沙赫主持,他们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诗人在写他们的洞房之夜时,笔调又十分优雅含蓄:

  甘露呀一阵比一阵甘美,

  蔷薇的嫩蕾在连夜盛开;

  喜雨呀一滴又一滴徐注,

  璀璨的明珠在蚌里凝聚。

  一夜缱绻,公主已珠胎暗结,天未破晓,勇士鲁斯坦姆便离别远征,留下一颗宝石作为信物。

  达赫米娜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苏赫拉布,从小习武,勇猛非凡。苏赫拉布14岁时,在奸臣的操纵蒙蔽下,入侵伊郎。伊郎过城不断被击破,国王卡乌斯派鲁斯坦姆为帅迎敌。由于敌人的奸计,父子二人始终不明白对方的身份。当鲁斯坦姆将苏赫拉布打成重伤而死去时,才知道被杀者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出悲剧故事,写得曲折多姿,悲壮惨烈,十分动人。

  (3)历史故事部分,包括公元前50年到公元651年的历史。其中最为动人的是关于萨珊王朝国王巴尔赫拉姆·古尔的故事,萨珊王朝将领巴赫拉姆·楚平的叛乱以及马兹达克起义。

  菲尔多西《王书》,是当时波斯人高亢昂扬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诗人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波斯内部的封建互相倾轧,战祸不断,王权衰弱。公元999年,突厥族攻占波斯国都布哈拉,并建立了新王朝,开始了穷兵黩武的哈里发暴虐统治。菲尔多西《王书》完成前后,波斯民族复兴意主只日趋高昂。史诗饱含着深厚浓烈的民族情感,诗人历数自己4000年民族历史的光辉业绩,描写保家卫国的勇士,目的是为了激发民族情感,反对异族统治。长诗也揭露和鞭挞了暴君和入侵者的残暴、冷酷、阴险和荒淫的丑恶本质。

  整个看来,《王书》的思想倾向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其局限。诗史仍没能离开封建正统思想,宣扬了波斯君主制度的合法性。诗人一方面对本民族暴君的苛政有所揭露,另一方面又有所袒护;同情人民起义,但又反对用暴力手段推翻正统王朝;希望改变社会黑暗、腐败的状况,但又把希望寄托在个别开明君主和英雄人物身上。诗人也深知矛盾难以解决,因而常常流露出一种命由天定的宿命论观点和悲观主义思想。

  从艺术性上看,《王书》结构宏大,气魄雄伟,保存了民间文学的特色,又显示了文人创作的艺术技巧。史诗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又有不少真实的历史事件;即便是历史事件,往往也是真假参半,虚实难分,把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诗人为了突出善恶斗争的主线,运用了民间文学的夸张手法,善者极言其善,恶者极言其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富有戏剧性,也是诗史的一个特点。如鲁斯坦姆误中奸计、误杀儿子一节就十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王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它是一部爱国主义教科书,在激励波斯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振兴祖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诗人自己对《王书》的政治作用是很自豪的:

  我三十年辛苦不倦,

  用波斯语拯救了伊郎。

  这一估计并不过份,在历史上,当外敌入侵时,人们出征的战士送行时,就朗诵《王书》中的一些章节。

  其次,《王书》对中世纪波斯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世的诗人和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对后世来说,这部史诗是叙事诗的滥觞。以后许多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模仿《王书》的。

  此外,《王书》几乎全部用波斯语写成,对波斯语的发展也有突出的贡献。我们知道,随着伊斯兰教及阿拉伯语在伊郎的传播,达里波斯语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菲尔多西有意识地避免阿拉伯语汇,在维护和发展民族语言上无疑是一大贡献。

  菲尔多西用他的《王书》,为自己建筑了一座不朽的智慧的殿堂,正如诗人在史诗中所写的:

  我用诗歌建筑了一座高大的庙堂,

  风吹雨打它也不会倒塌损伤,

  这部书要世代相传,

  凡有理智的人都会把它颂扬、瞻仰。

  的确,《王书》已世代相传,诗人也因此而闻名遐迩。时至今日,《王书》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意、拉丁文等40多种文字,中国则由潘庆■节译了 《王书》中有关鲁斯坦姆的故事。

  波斯哲理诗泰斗萨迪

  萨迪(约1208—1292)是13世纪波斯的杰出诗人。他与菲尔多西、哈菲兹被称为中古波斯的3大诗人。不仅如此,这位波斯诗圣的名字和作品,早已超越了时空的阻隔,播扬广远。1958年,全世界纪念三大文化名人,其中之一就是萨迪。

  萨迪出生于南部文化名城设拉子。他父亲是一个下层传教士,也是一个艺术家。童年时代,萨迪曾得到父亲的悉心教育。不幸父母早逝,他成了孤儿。后来,经人帮助,他到了当时伊斯兰教世界的文化中心巴格达城,进入最高学府尼扎米亚神学院学习。他功读古兰经、哲学、历史和诗歌理论,受苏菲派的影响很深。这期间,他便对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蒙古人入侵以后,萨迪离开祖国,以行脚僧的身份开始了长达30年的流浪生活。他的行踪遍及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叙利亚、土耳其、阿富汗、印度和我国的新疆等。诗人还10多次朝拜圣麦加。萨迪云游四方,历经坎坷;他常常忍饥挨饿,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曾被十字军俘虏,服过苦役,后被一个好心的商人赎出。这个商人还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他为妻,但妻子十分凶悍,使他无法忍受,被迫离家出走,继续流浪。在几十年的流浪生涯中,萨迪广泛接触到东方穆斯林各国的社会生活,了解到各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又耳闻目睹了民族的兴衰、社会的动乱、贫富的悬殊、人民的疾苦,这些生活的苦难与艰辛,最后都成了诗人宝贵的人生智慧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诗人早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写诗,但没有保存下来。他写过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箴言、警句等多种体裁的诗歌,表现了他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的才能。萨迪流传下来的第一部作品是抒情诗集 《库里雅塔》,收入了他30——40年代的作品。诗人现在留传下来的抒情诗有600多首。

  大约在1257年,诗人结束了流浪生活,带着完成了的哲理性叙事长诗 《果园),回到阔别了30年的故乡设拉子城定居。《果园》又叫《萨迪书》,共分10卷,包括正义、行善、爱情、谦逊、知足、礼拜、教养、感恩、忏悔及序诗,诗中有200多个诗体故事,具有道德训诫的性质,故事短小,语言精炼、生动,耐人寻味。1258年,诗人写了他最重要的作品《蔷薇园》。此后,萨迪在设拉子郊外过着隐居生活,直到1292年逝世。

  《蔷薇园》是诗人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有世界声誉的佳作。它不是纯粹的诗歌作品,而是一部由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作品。全书分为8卷,包括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论知足常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老年昏愚、论教育功效、论交往之道。全书共计277则故事,每则只写一件事,一两个人物对话,从中引出一个教训,反映一个生活的侧面,全篇又联成整体,从中引出一个教训,反映一个生活的侧面,全篇又联成整体,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面貌。叙述是用散文,结论式的教训,大都是诗歌,有时则是散文和诗歌相间。

  无论从思想是还是艺术上,萨迪都是开一代新风的诗人。《蔷薇园》的突出特点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人道主义精神贯注在诗人笔端。萨迪写道:

  亚当子孙皆兄弟,

  兄弟犹如手足亲。

  造物之初本一体,

  一肢罹病染全身。

  为人不恤他人苦,

  岂不世上枉为人?

  读着这诗句,一个满情人道主义慈悲之心的诗人形象如在目前。正是出于对普通人民的同情与关怀,萨迪才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表示强烈的不满。作者在写了波斯历史上一个国王的暴政和被人民推翻王位的故事后,引出了下面几句著名的诗行:

  暴君决不可以为王,

  豺狼决不可以牧羊。

  国王对人民任意榨取,

  正是削弱了国家根基。

  《蔷薇园》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揭露上层宗教人士的伪善。诗人是个行脚僧,笃信伊斯兰教,而他对虚伪奸诈的僧侣的揭露是相当深刻的,很耐人寻味。在一些故事中,诗人嘲笑了那些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僧侣。他说:

  这人穿了一件圣德的衣裳,

  等于把天房的幔子披在驴子身上。

  诗人着重指出某些圣徒的伪善行径,揭穿他们的虚伪面目:

  敬主需要意笃心诚,

  否则,有名无实又有何用?

  你的内心本无敬主之意,

  身上妄披件圣徒的破衣,

  掀开你那七彩的门帘,

  露出屋里的一张草席。

  这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某些无耻伪善、表里不一的僧侣,揭露得入木三分,十分传神。当然,诗人也并不讽刺一切僧侣,对那些静守淡泊、澄心清意、爱护人民、真心信教的信徒,诗人是敬佩的、赞扬的。

  重视知识的力量,是《蔷薇园》的又一重要内容。诗人写道:

  有学问的人是一块真金,

  在任何地方都会受人尊敬;

  愚蠢的人如果到了外地,

  只是一张一文不值的纸币。

  在许多诗中,诗人一再强调“有了智慧、才识、能力才可治理国家”;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学识是战胜恶魔的武器”。

  诗人重视知识,更重视知识的运用。在《论交往之道》中,诗人嘲笑了那些满腹经纶、无所作为的道学先生,诗人写道:

  无论你腹中有多少知识,

  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

  牲口虽然驮着无数经卷,

  也算不得聪明饱学的圣贤。

  这道理无疑是对的,诗人讲出来又是那么生动有趣,让人回味。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内容,《蔷薇园》还涉及到恋爱、婚姻、家庭关系、子女教育、处世为人等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诗人见解独到,语重心长。读萨迪的书,我们仿佛坐在一位智慧老人面前听他娓娓而谈。在这位智慧老人的面前,我们既可以领悟到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又可以感受到一颗对人类闪耀着慈爱光芒的心。

  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萨迪,不仅在政治理想上、人生见解上高于同时代诗人,而且在艺术上也在其独到的贡献。

  《蔷薇园》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诗人对波斯语的创作性运用上。萨迪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来自人民的活生生的口语,经过提炼和创造,更加明白流畅,自然优美。《蔷薇园》是波斯语韵文的代表用,双行押尾韵,对仗工整,很象诗;而诗句通俗易懂,用词自然,很象散文,诗文相间,词藻华美。数百年来,诗文并茂的《蔷薇园》一直是学习波斯语的最理想范本。直到今天,有的文学家还把波斯语称为“萨迪的语言”。

  寓哲理于形象,以形象喻哲理,是《蔷薇园》的又一艺术特色。用形象的故事阐发道理自不待说,即使是训诫性的诗,也多巧用比喻,形象生动,暗含哲理,且常常幽默风趣。

  《蔷薇园》在世界文学中影响很大。从18世纪开始,就被译成欧洲各种语言。我国早在明清之际就把这部书作为中国穆斯林经院教育的课本。1958年,我国又出版了《蔷薇园》的新译本。

  萨迪在写作《蔷薇园》时,曾希望这朵“蔷薇”的叶子“不会被秋风扫荡,它的新春的欢乐不会因时序的循环变成晚秋的凄凉。”而今,700多年过去了,岁月悠悠,天地苍苍,历史已经证明:萨迪不朽,“蔷薇”不败!

  近现代东方诗歌

  近现代东方诗歌概述

  近现代是两个历史阶段,先谈近代。

  从19世纪中叶到1918年前后,是东方历史的近代时期。

  在中古后期,西方殖民主义者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来到了东方,18世纪开始侵略。19世纪中叶之后,除个别国家(如日本),亚非各国先后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殖民主义的掠夺和摧残,东方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共同造成了东方近代史上最腐败、最屈辱、最黑暗的一面;东方人民的反殖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又构成了东方近代史的光辉一页,而这,正是东方近代70年历史长河中的主流。由此我们可以说,东方近代史是一部东方各族人民的屈辱、苦难的历史,也是一部东方各族人民奋发、反抗的历史。

  近代东方诗歌,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具体来看,东方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诗歌,发展又不平衡,成就大小差别也很大。

  东亚地区,日本近代文学发展迅速,成就突出。文坛上流派众多,纷纭万状。但若从诗歌中的角度看,日本又并不突出,它的主要贡献在小说方面。诗人中值得一提的是北村透谷,他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论的影响,创作了两部格调激昂的诗作《楚囚之歌》和《蓬莱曲》。

  东南亚地区,文学发展缓慢,诗歌成就不高。但是过去较为落后的菲律宾文学在强烈的反对西班牙殖民主义斗争中,奇峰突起。著名的爱国诗人黎萨尔,是菲律宾近代诗坛的卓越代表。

  南亚地区,印度诗歌独树一帜。近代印度诗歌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印西文化的碰撞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就卓著,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诗人泰戈尔和巴基斯坦的民族诗人伊克巴尔等。

  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文学统一的格局被打破了。近代阿拉伯诗歌,是由阿拉伯地区的国家民族各自发展起来的。这一地区,从19世纪末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民族歌手和爱国诗人,如伊郎诗人巴哈尔、埃及诗人巴鲁迪、叙利亚作家、诗人纪伯伦等。

  黑非洲的近代诗坛,仍然处于沉寂的状态。

  东方近代诗歌独具的民主、爱国倾向,反殖反封的主调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格,使它成为世界近代诗歌中的奇花异葩。东方近代诗歌的发展,只经历了六七十年时间,同历史悠久的古代和中古诗歌不能相比。这一时期虽产生了印度的泰戈尔这样伟大的诗人,但整体的艺术成就远不及古代和中古,也比不上西方近代诗歌几百年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是,它在东方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却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从内容看,东方近代诗歌从取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转变为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探索人生,反映时代,表现亚非人民反帝反殖民主主义的民族革命、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描绘民族斗争烽火。从形式上看,诗歌创作逐步摆脱旧的格律束缚,反映时代精神的语体化的新诗,逐步取代了内容日渐陈旧、形式日渐僵化的旧诗体。顺便说一句,到了近代,诗歌已不再是文坛上的第一主角,它的宗主地位被散文(广义的)取代了。

  下面我们再谈谈现代东方诗歌。

  现代东方诗歌,是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到50年代的亚非各国诗歌。在进入这一时期时,除日本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外,亚非其它国家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的地位。亚非人民的历史使命,就是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开创了东方历史的新纪元。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亚非各国人民开展了规模不等、时间不一、性质不同的斗争,共同汇集成东方人民伟大的革命洪流,冲击着亚非广大地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到60年代,东方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取得独立,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土崩瓦解。因此,东方近代历史的特点是殖民主义体系总崩溃的时期,也是亚非人民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

  在波澜壮阔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东方现代诗歌,随着民族革命运动的深入、扩大和胜利而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世界诗歌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东方诗歌是在亚非民族觉悟中诞生的,是在反帝、反殖、反封、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因此在内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是突出地表现了反帝的主题,反映了民族觉醒。许多诗人的诗作直接揭露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描绘了民族的深重灾难,表达了殖民地人民改变自己民族命运的强烈愿望。埃及诗人邵基、印度尼西亚的诗人、作家马尔戈、缅甸著名革命作家德钦哥都迈等,都是这方面的早期杰出代表。

  其次,是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东方各国曾长期停滞在封建时代,封建意识和封建礼教是亚非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而入侵的殖民者则利用并扶持正在解体的封建势力,作为殖民统治的社会基础。因此,除了反对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反对包办婚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一般主题外,不少诗人把反封建的主题同反帝反殖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例如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者的纳楚克道尔基,以新旧对比、善恶比照的手法揭露封建阶级的罪恶,唤醒人民冲破迷信思想的束缚,去建设新生活;有“尼罗河诗人”之称的埃及诗人哈菲兹·易 卜拉欣,在诗中揭露殖民主义对阿拉伯文化的摧残,号召人民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第三,是东方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诗歌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不仅成为这些国家的诗歌主流和前进方向,而且丰富了世界无产阶级诗歌艺术宝库。“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同盟”(简称“纳普”)运用诗歌在内的各种文学样式,从不同角度揭露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描写工农群众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英勇斗争;“朝鲜无产阶级艺术联盟”(简称“卡普”)用他们的诗笔,彻底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将无产阶级诗歌艺术推向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紧密结合的新阶段: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闻名于世的革命诗人胡志明,创作了《狱中日记待抄》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的烽火燃遍亚非大陆,反映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侵略的战斗,歌颂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的英雄,成了现代东方诗歌中的重要内容。如叙利亚诗人贾瓦希里的诗歌,以描绘政治生活和反帝爱国运动著称;朝鲜抗日革命歌谣《反日战歌》、《勇进歌》、 《决战歌》等,表现了抗日武装游击队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热情;朝鲜优秀诗人赵基天的长篇叙事诗《白头山》,描写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帝国主义所进行的英勇斗争。

  亚非现代民族革命文学之重要组成的诗歌,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映人民的愿望,显示了真理的光辉,它是东方文艺复兴的一抹曙光,也是东方诗歌史的崭新篇章。

  最后,我们要提及的黑非洲的诗歌,它在20年代兴起以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重要的诗人及诗作有: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桑戈尔、几内亚诗人尼亚奈及其整理的史诗《松迪亚塔》、塞内加尔政治诗人迪奥普、象牙海岸诗人达迪耶、马达加斯加爱国诗人拉贝马南雅拉、莫桑比克诗人桑托斯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人民,为世界诗歌艺术宝库贡献了绚丽多姿、独具风格的诗艺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坛泰斗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伟大的爱国者,也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泰戈尔写了50多部诗集,近100多篇短篇小说,12部中、长篇小说,30多种散文著作和30多个剧本,此外,还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和2000多幅美术作品,出版过有关语言、文学、宗教、哲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论著。他兴趣广泛,博学多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美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创作,不仅使印度民族文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东方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商人兼地主的家庭。他的父亲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家庭成员众多,文学艺术气氛极浓,这对泰戈尔艺术才能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1878年,按照父兄的意愿,泰戈尔到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却醉心于文学和音乐,两年后肄业回国。此后就专门从事写作。

  泰戈尔的文学道理,可以分为3个历史阶段。

  从1881年到1990是第1个阶段。在这20年间,印度人民的反英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给生活优裕、脱离政治的泰戈尔一定影响。前10年他主要住在加尔各答,一方面协助父亲进行社会和宗教改革,另一方面从事文艺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晚歌》(1881)、《晨歌》(1883)、《画与歌》(1884)、 《刚与柔》(1886)和《心灵的渴望》(1890);长篇小说《王后市场》(1881)和《圣哲国王》(1885);剧本《大自然的报复》(1884)、《国王与王后》 (1889)和《牺牲》等。后10年,泰戈尔遵照父亲的愿望,到乡村管理产业。这期间,诗人有机会接触了劳动人民。并对他们的处境表示深切同情。这一时期,他写有《金帆船》(1884)、《缤纷集》(1886)、《江河集》(1896)、 《收获集》(1896)、《微思集》(1899)、《梦幻集》(1900)、《瞬间集》 (1900)、《故事诗》(1900)等诗集,此外还有一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

  从20世纪初年到20年代,是泰戈尔文学创作活动的第2个阶段。这个时期,由于印度人民日渐觉醒,民族解放运动兴起高潮,推动了资产阶级进步作家泰戈尔政治思想上的明显进步。这一时期,也是他的文学创作走上全盛的时期。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泰戈尔曾积极投身于反帝反殖的民族独立斗争的洪流;第二个10年,他回到乡村,过着一种半退隐的生活,但并没有放弃对民族独立和民主的自由的理想的追求,当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泰戈尔又投入了新的斗争。他在这20年中的创作成就主要在诗歌和小说两方面。著名诗集《吉檀迦利》(1912)、《新月集》(1913)、 《园丁集》(1913)和《飞鸟集》(1916)等都在这个时期问世。这些诗集,具有抒情性和哲理性、宗教性相结合的特点。诗作有光风霁目的一面,也有严霜烈日的一面,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泰戈尔此期的长篇小说《小沙子》 (1903)、《沉船》(1906)、《戈拉》(1910)和《家庭与世界》(1916)等,相当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迫切问题。

  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泰戈尔生活和创作的第3个阶段。印度人民民主革命的不断高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国际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侵略等重大历史事件,促使泰戈尔老人思想上继续进步。这个时期,他创作的政治色彩更为鲜明,视野更为扩大,题材更加广阔,思想更加深刻。古稀老人,艺术青春不■。剧本《摩克多塔拉》(1922)有着明显的反帝倾向;1937年写的《非洲》和《礼佛》等诗,更对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谴责。泰戈尔后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最后一首诗》(1929)、《纠缠》(1929);散文诗《精品集》(1922)和《再次集》(1933);散文集《在中国的谈话》 (1924)、《俄罗斯书简》(1930);政治抒情诗《非洲集》(1937)、《边沿集》(1938)、《天灯集》(1939)、《新生集》(1940)和《生辰集》 (1941)。后期最突出的成就在政治抒情诗。

  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享年80岁。尊从诗人的生前意愿,人们在追悼会上,唱诵了泰戈尔本人1939年12月写的一首歌曲,歌词如下:

  前面是平静的海洋,

  放下船去吧,舵手。

  我们将是永远的伙伴,

  把他抱在你的膝上吧。

  在“无穷”的道路上,

  北极星将要放光。

  自由的付与者,你的饶恕,你的仁慈,

  在这永远的旅途上,

  将要是无尽的财富。

  让尘世的牵累消灭吧,

  让广大的宇宙把他抱在臂间,

  让他在无畏的心中,

  认识到这伟大的无名作者吧。

  泰戈尔多才多艺,著作等身,但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上。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诗歌而奠定的。1913年,他曾以诗集《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泰戈尔的诗歌创作是伴随着他的思想发展和艺术发展而前进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他早期的故事诗、中期的抒情诗和哲理诗、后期的政治抒情诗。下面我们就分别谈谈这四类诗。

  故事诗

  泰戈尔早期的故事诗,主要见之于1900年出版的《故事诗集》中。这些诗篇幅比较短小,大多取材于古老的宗教传说和民间故事,借古喻今,寓意深刻。就诗歌主题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揭露多种形式的封建压迫,歌颂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其中有批判种性制度的《婆罗门》,有评击妇女殉葬恶习的《丈夫的重获》,有反映农民贫困生活的《比丘民》,有控诉地主巧取豪夺的《两亩地》,还有赞美劳动人民朴实诚挚品质的《无上布施》和描述爱情故事的《报答》等。许多诗歌都带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两亩地》是这类故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诗中描写了地主巧取夺豪夺农民巫宾赖以生活的两亩地的故事,通过巫宾的可悲处境,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和迫害,表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在这方面,泰戈尔是本阶级的叛逆者。诗人写道:“王爷的双手偷去了穷人的所有,唉,在这个世界里,谁越贪得无厌谁就越富裕。”这正是诗人对整个封建社会严正的指责和有力的控诉。全诗充满悲凉的抒情气氛,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曾长期流传民间,后来还据此拍了电影。

  其次,故事诗中的一些诗篇,以炽热的感情歌颂抗击异族侵略的民族英雄,特别是18世纪锡克教徒反对波斯侵略的英勇斗争。这类故事诗有《戈宾德·辛格》、 《更多的给予》、《被俘的英雄》等。

  《被俘的英雄》是最激动人心的一篇。诗作描写锡克教的首领般达父子被敌人俘虏以后,在刑场上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类诗在当时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它宣扬了爱国主义,有力的鼓舞了印度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抒情诗

  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泰戈尔首先是一位抒情诗人。他的 《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以及《游思集》和《吉檀枷利》的一些诗篇,都充满了浓郁的抒情画意,诗情画意境界优美,令人陶醉。诗人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抒情诗作,或描绘自然风光,或刻画儿童心理,或抒写爱情生活。这些诗作,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显露出浓厚的宗教观念和神秘主义色彩。从艺术风格上看,诗歌既朴素,又明丽,既淡雅,又柔和,独具魅力。

  泰戈尔的抒情诗,以《园丁集》和《新月集》较为典型。

  《园丁集》收入85首无题短诗,主要是表现爱情和探索人生的。诗集中既比较细腻地描绘了男女之间爱情的欢乐和苦恼,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同时,诗集中也反映了作者那种人生茫茫、世事无常的消极情绪。请看下面这首诗;

  在梦境的朦胧小路上,

  我去寻找我生前的爱。

  这首诗是写夜色的,诗人捕捉他那刹那间的游思,情余景外,意境幽微,让人回味无穷。

  《新月集》共收入三十七首诗,大多是反映儿童生活、情趣,歌颂母爱的。诗人把儿童的世界,比作新月,认为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就象新月那样洁白、宁静、美好和纯真。诗集中的作品清新隽永,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儿童深厚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当然,诗集中也表现了茫茫不可及的情绪,伴随着新月、清风、微笑和歌声的,总是一种无边的淡淡的哀愁。请看下面两首:

  风高兴地带走了你踝铃的叮当。太阳微笑着,望着你的打扮。

  当你睡在妈妈的臂弯里时,天空在上面望着你,而早晨蹑手蹑脚地走到你的床跟前,吻着你的双眼。

  风高兴地带走了你踝铃的叮当。

  (《不被注意的花饰》)

  如果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吃你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吗?

  你要赶开我,对我说道:“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么?那么,走吧,妈妈,去罢!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就永远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再喂我吃东西了。

  如果我只是一只绿色的小鹦鹉,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你要把我紧紧的锁住,怕我飞走吗?

  你要对我指指点点地说道:“怎样的一只知感恩的贼鸟呀!整日整夜地尽在咬它的锁子”么?

  那么,走吧,妈妈,走罢!我要跑到树林里去,我就永不让你将我抱在你的臂里了。

  (《同情》)

  诗人的这类抒情小诗,清秀俊逸,微妙幽婉,这正是泰戈尔的独到的成功之点,正是他在这种诗歌形式中超过前人的地方。

  哲理诗

  泰戈尔一生写了许多哲理诗。要说明的是,他的诗写景、抒情、说理常常水乳交融,难以厘分,同一诗中几方面因素都有,同一诗集中有偏于抒情的,也是重在阐发哲理的。我们分开来说,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泰戈尔的哲理诗以《古檀枷利》、《飞鸟集》最为典型。

  《吉檀迦利》是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当时给它的评语是技巧完美,“含义深远、清新而美丽”。诗集名是“献诗”的意思,是献给神的诗。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所信奉的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他的理想、希望和光明的化身。诗集中,泰戈尔是通过诗人与神的关系来揭示诗人的人生理想,以及诗人寻求实现理想的道路。

  诗人认为,人们“生命是匆促的”,人的“光阴是短暂的”,而神的生命、神的光阴、神的意志和世界是无限的。诗人就在神的世界里,寄托他的理想: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在被狭小的家国的墙隔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避;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爱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的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啊,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

  诗人的这类充满哲理,但又是高度情感性的,抒情味很浓。《吉檀迦利》与其说是哲理诗,还不如说是哲理抒情诗更恰当。

  《飞鸟集》是一部哲理小诗集,包括325首无题诗,大部分诗每首只一二行,极少数是三四行。诗人往往捕捉一个自然景物,叙说一个事理,有如空中的闪电,海波的泛光,夕阳的余辉,黎明的暗影,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蕴藏着一种深奥的哲理。请看几首小诗:

  他把他的刀剑当做他的上帝。

  当他的刀剑胜利时他自己却失败了。

  (第45首)

  刀鞘保护刀的锋利,

  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第89首)

  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第248首)

  死亡隶属于生命,正与生一样。

  举足是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

  (第267首)

  这些诗简明质朴,寓意深刻。诗集中的一些诗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凝结着人生的体悟,对人很有启迪作用。如第12首: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泰戈尔的哲理诗有一些充满神秘色彩,读起来很难懂。

  政治抒情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泰戈尔的诗歌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改良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色彩,显示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诗人这一时期写了许多政治抒情诗,批判自己泛神、泛爱的思想,主张与侵略者、杀人者进行坚决斗争,号召人们起来,“反对那披着人皮的野兽”!如在《问》这首诗中,诗人认为:“饶恕一切人”,“爱所有的人”,这种教导是不正确的。他面对着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种种灾难和无辜死亡,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因此,我问你,含着泪,一个问题——那些毒污了你的空气的,那些扑灭了你的光明的,你能饶恕他们?你能爱他们?

  《礼佛》一诗中,诗人以一队侵华日军来到寺庙祈祷佛陀保佑他们胜利的报道为题材,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讽刺了他们亵渎神灵、践踏佛规的无耻行径,表现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这类政治抒情诗,在诗集 《边沿集》、《忏悔》、《劳动者》、《生辰集》中还有不少。它们曾鼓励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为消灭黑暗势力、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这些政治抒情诗可以说是诗人漫长创作生涯的光辉总结。

  上述四类诗歌,泰戈尔的成就都是令人瞩目的。诗人不仅在抒情诗和哲理诗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而且还创造出“故事诗”这种小型的叙事诗体裁,以及通过政治性的事件抒发感情的“政治抒情诗”这一形式。泰戈尔还致力于没有格律的完全新型的自由诗体的创新工作。这些都为印度新诗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泰戈尔的诗歌,有着独自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概括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风格质朴明朗,清新淡雅。质朴而不失之浅薄,清新中又蕴含着哲理,明朗而又委婉,淡雅中又见深沉,气势轻松平和,节奏从容徐缓。

  第二,感情真切、深沉,往往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情生于景,景随情移。诗人最爱用拟人化手法,在印度的绮丽风光中,表现诗人的奇特想象,生动鲜明。

  第三,泰戈尔诗作中具有一种神秘气氛,这种神秘气氛来自他哲学思想上的泛神论。他的诗作,有如轻烟薄雾,萦迥缭绕,若隐若现,时明时暗,令人捉摸不定。这虽然增添了读诗的困难,但这迷蒙的诗歌意境,让人回味和遐想。

  泰戈尔以其诗歌创作的卓越成就,赢得了“诗圣”的称号;人们还把他誉为“孟加拉的雪莱。”在印度近代和现代文学史、诗歌史上,谈到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没有哪一个诗人、作家能与泰戈尔相比。他是东方国家在近现代第一个在世界上产生极大影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他一生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和同中国的友谊。1924年,诗人以60多岁的高龄访问了中国。他同我国一些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如蔡元培、梅兰芳、徐悲鸿等都有过亲密的交往。早在20年代初,我国就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作品;1961年,在他诞生100周年际,我国出版了10卷本的《泰戈尔作品集》。

  伟大的爱国者和著名的诗人伊克巴尔

  伊克巴尔 (1877—1938)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著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从事民族运动的伟大爱国者。巴基斯坦立国以后,他被尊为巴基斯坦文学的奠基者。

  伊克巴尔的全名是穆罕默德·伊克巴尔。出生在今属巴基斯坦的帝遮普省锡亚尔科特城的一个穆斯林商人家庭。1899年大学毕业,并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随后在大学任教,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和哲学研究。1905年赴欧洲深造,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学习,取得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08年返回印度,以律师为业,后来主要从事哲学研究、诗歌创作和爱国民主的政治运动。20年代后期当选过议员,30年代初当选为全印穆斯林联盟阿拉哈巴德年会的主席。他最先提出了为印度西北地区的穆斯林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巴基斯坦国的主张、设想和理论,对巴基斯坦的立国起过指导作用。1938年4月21日,伊克巴尔病逝,享年61岁。由于他对祖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的贡献,巴基斯坦独立建国后,政府定他的诞辰日(11月9日)为“伊克巴尔节”,每年都纪念他。

  诗人一生共创作了10部诗集,其中有6部是用波斯文写的,3部是用乌尔都文写的,另有一部诗集是两种文字都有的混合体。他著名的诗集有:《呼谛的秘密》、《波斯雅歌》、《东方的信息》、《驼队的铃声》、《永生集》、 《杰伯列尔的羽翼》、《格里姆的一击》、《汉志的赠礼》等。

  伊克巴尔生活的年代是印度近代史上最艰苦的年代,英国殖民主义者完全控制了这个国家。面对国家的不幸,民族的灾难,宗教的混乱,诗人沉思、忧伤,用自己的诗歌唤醒民众的觉醒。诗人早期的诗歌主要以爱国主义和争取自由独立为题。他描写了祖国的形象,揭示了祖国的命运与前途,为祖国的成就而骄傲,为祖国的解放而奋斗。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诗歌的主线。诗人热情地赞美自己的祖国:

  我们的印度斯坦举世无双,

  她是我们的花园,我们是园中的夜莺。

  (《印度人之歌》)

  在印度传统诗歌观念中,花园和夜莺是一对热恋的情侣。诗人用这一象征性的比喻,把自己对祖国真挚、热烈的痴情完美地表达出来了。诗人满怀深情,歌颂祖国的山河,那滔滔的恒河,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都是祖国的象征。在《喜马拉雅山》一诗中,他把这座高山称为“印度斯坦的干城”,岁月纵然流逝,而她却“永葆青春”。

  然而,诗人的祖国正处在受人宰割、内部分崩离析的危难之中。他目睹祖国的惨景,悲叹地诉说:

  啊,印度!你的境遇使我哭泣;

  你的故事在所有故事中最有借鉴意义。

  诗人一面控诉掠夺者的野蛮行径,一面总结历史的教训:

  啊,折花人!你将园中的花草洗劫一空,

  这是你的幸运,因为园丁们争斗不息。

  (《痛苦的画卷》)

  诗人号召印度教徒与穆斯林要团结一致,以民族利益为重。诗人写道:

  来吧!把猜疑的帷幕再次揭去,

  让被隔离的人重新团聚,抹去分歧的裂纹。

  心灵深处已被长久废置与荒芜,

  来,在这国度里重修一座湿婆庙。

  (《新湿婆庙》)

  民族存亡、国家命运高于一切。诗人认为,祖国的解放,必须动员千百万群众:“当被压迫民族的热血一旦沸腾,世界就将颠倒,大地就要颤抖” (《汉志的赠礼》)。他希望“用信仰的烈火使奴隶们心血沸腾,“让那涉小卑微的麻雀敢向兀鹰进击”。

  诗人为国家、民族引颈高歌,他自比驼队的驼铃,希望唤起沉睡在人们心中的民族情感,呼吁他们为民族自由与生存而斗争。

  伊克巴尔是爱国的诗人,又是伊斯兰教的改革家。诗歌是他按传统方式阐明哲理的一种形式。诗人的中期诗歌,都是用波斯文创作的。他沉浸在伊斯兰宗教神秘的思辨之中,向伊斯兰教义索取新生之路,为伊斯兰世界的各个民族描绘了一幅理想的蓝图。诗人的思想核心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求穆斯林通过修炼来净化,最的成为全面发展的“完人”;二是要求建立一个有统一中心的、独立自由的理想穆斯林社会。伊克巴尔还提出了泛穆斯林主义的思想——“穆斯林是兄弟”,把伊斯兰世界的盛衰、荣辱,视为个人和民族的大事。他在《穆斯林之歌》中写道:

  我们是穆斯林,世界是我们的国家,

  我们一直只信奉一个神,

  谁想毁灭我们,不是容易事,

  我们曾在刀光剑影下孕育成长,

  我们的国徽是新月形的短剑。

  诗人在晚年创作时期,政治活动频繁,视野和思路更为开阔,诗作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富有战斗气息。

  在长诗《列宁》中,诗人以愤怒的笔触,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殖民者的虚伪和残酷。他写道:

  东方的上帝是欧洲白人!

  西方的上帝是亮光闪闪的金属!

  虽说科学技术的光辉笼罩着欧洲,

  实际上那里是没有生命之泉的黑窟!

  论建筑的美观、豪华、堂皇,

  巍峨的银行大楼耸立在教堂之上!

  表面上是场交易,实际上却是赌博,

  一人得利,千百人死亡!

  什么科学,哲理,策略,政府,

  唱的是平等,喝的是人血!

  酗酒,淫逸,失业,贫穷,

  欧洲文明的胜利品何止这些!

  这诗句激愤难抑,痛快淋漓。象这样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精神的诗篇,在二三十年代的印度,乃至整个东方文坛上,都是不多见的。

  伊克巴尔不十分关心中国的革命,他曾为中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欢欣鼓舞,高声歌唱:

  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

  喜马拉雅山的喷泉开始沸腾!

  (《待酒歌》)

  伊克巴尔是民族爱国诗人,也是宗教哲理诗人。澎湃的爱国激情和深邃的宗教哲理是他诗歌的突出特点。只是我们这里对他诗歌的哲理性谈得稍少些。

  作为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伊克巴尔的诗作具有一种迎着风暴搏击长空的战斗风格,一种摧毁一切大喊大叫的爆炸精神。这正是伊克巴尔的独特之处、魅力所在。

  今天,伊克巴尔的诗歌已译为多种语文,在世界上广为流传。1977年,在诗人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我国出版了中译本《伊克巴尔诗选》。

  阿拉伯诗歌复兴的先锋巴鲁迪

  迈哈穆德·萨米·巴鲁迪 (1838—1904)是埃及近代著名诗人,近代阿位伯的诗歌复兴运动的先锋。

  巴鲁迪是时代造就的。从16世纪到19世界中叶,埃及和整个阿拉伯地区,都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这个时期,阿拉伯的诗坛死气沉沉,诗歌创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从内容上看,一味地因袭模仿,题材狭窄庸俗;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堆砌辞藻,矫揉造作。既丢掉了阿拉伯诗歌的优秀传统,又远离阿拉伯社会的现实生活。但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民族觉醒的历史浪潮中,在西方文学影响、印刷业发展的情况下,埃及近代诗歌首先开始复兴。这一复兴的先驱便是巴鲁迪。他谙熟阿拉伯古典诗歌,注重发掘、整理和学习古典诗歌。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深厚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表现形式上继承了古诗严谨的格律、结构,保持了古诗淳朴、凝炼的特点,为阿拉伯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巴鲁迪生于开罗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朝廷大官,在巴鲁迪7岁时去世。巴鲁迪在家人的悉心关怀下成长。他12岁上了军校,后来成为一名青年军官。然而,他酷爱文学,醉心于阿拉伯诗歌,并开始学习作诗。后来,统治者为取媚于奥斯曼帝国,竟关闭军校,连军队也解散了。巴鲁迪离开军队,以更多精力和更大的热情,学习诗歌创作。

  1963年,埃及总督伊司马仪访问君士坦丁堡,认识了这时在土耳其外交部工作的巴鲁迪。这位总督很赏识巴鲁迪并把他带回埃及,委以重任。后来他还先后担任过东方省省长和开罗市长。      世纪19 70年代末期,埃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巴鲁迪热烈支持这一运动。1879年,埃及祖国党成立,巴鲁迪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882年7月,英国人入侵埃及,埃及人民奋起抗击。巴鲁迪经过短暂的犹豫后,坚定地参加了遭受英国镇压的阿拉比领导的起义队伍。起义失败后,巴鲁迪被放逐到锡兰岛17年。在那里,他写了许多诗歌作品,还学会了英语,编选了阿拉伯古代诗歌集子 《古代诗选》。

  1900年,巴鲁迪获赦回到埃及,4年后去世。他的遗孀主持出版了《巴鲁迪诗集》两卷和他编选的《古代诗选》四卷。

  巴鲁迪一生的经历是曲折的。他诗歌作品的内容、风格等也是伴随着人生的历程而发展的。在阿拉比起义之前,诗人生活恬静、富足,官运亨通。他这期间的作品,描摹埃及的山川风物、草木虫鸟,反映生活的闲情逸趣,笔调轻快、优美,充满欢乐气氛。《咏棉》便是这样一首诗,诗中写道:

  棉花含苞欲放,

  犹如珠玑满头的少女那么漂亮。

  蓓蕾似翡翠小珠,

  花开如美丽星宿。

  诗人一向以自己的塞加西亚的血统而自豪,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要求重视和恢复祖先创造的光荣。缅怀祖先的荣誉,展望埃及的未来,便成了诗人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诗人在描绘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时写道:

  问一问吉萨的金字塔,

  你会获得新的知识。

  雄伟建筑经历了多少岁月,

  它战胜时光的侵袭,

  不愧为人间奇迹。

  人世间,千变万化,

  来而复去,沧海桑田,

  它却永远傲然挺立。

  建造者荣誉的丰碑,

  灿烂文化的见证人,

  人面狮身傲居其中。

  昂首雄姿气贯长虹。

  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

  证明人类的智慧无穷。

  巴鲁迪为祖国过去的光荣和辉煌而骄傲,更为祖国现在的涣散、衰弱而忧虑。诗人深切地感到,应该以斗争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复兴。《巴鲁迪鼓动革命》便是诗人心中的呐喊:

  民众啊,奋起吧!

  珍惜宝贵的年华,

  以各种方式和途径,

  去争得我们的利益。

  你们人多势众,

  怎能容忍耻辱?

  怎能表示无可奈何?

  重复“我们总归真主”?

  真主德恩广照大地,

  你们怎能在屈辱中度日?

  我看果子已成熟,

  采撷的时刻已到,

  有锋利的砍刀该多好啊!

  你们若不是缄默无声的死人,

  就应该奋起投入战斗,

  把侮辱、欺压统统铲掉。

  我呼吁、我号召……

  现实黑暗,斗争道路曲折漫长,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仍满怀信心:

  在漫漫黑夜之后,

  黎明的曙光将会照亮一切。

  我确已看到人们不能再忍受,

  剑已出鞘,高高擎起……

  只要我们坚持斗争,

  必将使敌人灾难临头。

  (《起义的原因》)

  综合起来看,巴鲁迪既是一个爱国者,又是一个善于从古诗中吸取精华的新诗人。他的创作,给传统的诗歌形式注入了新的内容。诗人的许多作品,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表现具有时代精神的全新主题。他中后期的一些诗作,更是直接与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相结合,成为激越的檄文,响亮的号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巴鲁迪的诗歌创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了阿拉伯诗歌的一代新风。承袭巴鲁迪的有埃及诗人“诗王”邵基,“尼罗河诗人”易卜拉欣,伊拉克诗人宰哈维、鲁萨菲等。

  埃及现代的杰出诗人的邵基

  继大诗人巴鲁迪之后,二三十年代的埃及诗歌园地群芳竞艳,佳作迭出。成就最大的是被人们誉为“诗坛三杰”的邵基、易卜拉欣和穆特郎。他们都精通古典诗歌,喜爱传统形式,注重维护诗的整体框架,主张继承古典诗歌风格。经过创作实践,他们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因此被称作古典诗风派,在埃及诗歌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而“诗坛三杰”中,又以邵基功绩最为卓著。由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为“诗圣”、 “诗王”,在阿拉伯文学界享有盛名。

  艾哈迈德·邵基 (1869—1932)出身于一个贵族官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并接受阿拉伯文学的熏陶。中学时代学习写诗,显露出诗歌创作方面的天赋。1887年,他去法国留学,广泛接受西方文化,受到拉封丹、雨果等人的影响。回国后,邵基在埃及宫廷任职,当了国王的御前诗人,时间长达20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宣告废黠埃及当时的国王,另外扶持一贯亲英的侯赛因·卡米勒为新国王。邵基写诗对此表示不满,于是被英国人流放到西班牙。一战结束后。他回到祖国,专心从事诗歌创作。1927年被授予“诗人酋长”的荣誉头衔。

  45岁以前的邵基,一直是作为宫廷诗人过着优裕的享乐生活。这种生活环境和他御用诗人的身份,使得他写下了大量的宫廷颂诗。饮宴赋诗,歌舞升平。不过邵基生活的大背景是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这正是埃及民族蓬勃兴起、风起云涌的斗争年代。作为一位热爱自己民族,崇敬古代文化的民族主义者,诗人又能正视现实。祖国的危难、人民的奋起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就在他以宫廷诗人身份写诗歌颂国王的同时,就以同样的古典风格,创作了一些爱国主义诗篇,抒发对祖国的感情,表达人民的心愿。著名史诗 《尼罗河谷的巨大事件》(1894)描绘了一幅埃及历史的巨幅画卷,表达了对祖先光辉业绩的崇敬,对国家屡遭不幸的沉痛心情。

  诗人还将笔触深入到埃及当时的现实生活之中。 《淡水洼的回忆》 (1907)就是一篇以埃及当时的重大事件为题材的优秀诗篇。1906年,一群英国军官到淡水村猎取家鸽,遭到农民抗议。其中一个英国人中暑而死,野蛮的殖民者竟制造借口,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这次大屠杀,激起了埃及人民极大的愤怒。邵基用他的诗歌,以自己不幸的同胞深表同情,对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愤怒的抨击。诗的末尾写道:

  噢,淡水洼村啊!

  让完全明了这事件的人相信,

  这是起义,也是复仇,

  它像巨流冲向全国各地。

  人们的脸上带着悲愤,

  憎恨正在母亲的心田里成熟。

  作为一个宫廷诗人,能身在宫廷,而心系祖国和人民,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流亡生活,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了殖民者的真正面目,也更深入地了解、接触了现实生活。身在异国的诗人,爱国激情在胸中激荡。在流放西班牙的岁月里,邵基又以饱蘸感情的诗笔,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作品。《尼罗河》是其中一首,它也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埃及人来说,尼罗河是母亲河,诗人面对滔滔激流,心潮澎湃。他用瑰丽的诗行,表达了自己对饱经忧患的祖国母亲的一片赤子情怀。诗中写道:

  她像大海一样奔流,

  用潮水

  哺育人们

  和人们栽培的庄稼。

  她是食用的麦粒,

  又是作衣裳的棉花。

  她是我们欢乐的希望的

  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人民造福——

  是她的生活准则,

  她对一切人公正无私,

  殷勤灌溉着每块土地,

  不分贫富,

  她一律带给丰收,

  你一旦收获,

  就赶紧耕耘吧!

  她永远奔流不息,

  乍一看——却像凝然不动。

  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

  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

  可是只要稍微激怒,

  汹涌的水流便泡沫飞溅,

  带着雄狮般的怒吼,

  掀起惊涛巨浪。

  像甜蜜的希望,

  她的玉液琼浆对我们无比珍贵。

  像龙涎香一样,

  她的两岸碧波荡漾,四际苍芳。

  尽管她泥沙浑浊,

  却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神圣、浩瀚的尼罗河啊,

  是我们永恒的母亲!

  流放归来后,邵基不再为国王歌功颂德,而是投身于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他的创作重心转向了现实社会生活,转向了埃及人民革命和民族独立。他的诗歌,是投枪,是匕首,揭露敌人,张扬正义,鼓励人民,开创未来。这以后,诗人不仅描写埃及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伊斯兰的、阿拉伯的共同感情。1925年,叙利亚人民奋起反对法国侵略,诗人以高昂的战斗激情为他们呐喊助威,他坚信:“用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手,一定能打开自由之门。”1931年,利比亚民族英雄穆赫塔尔被意大利侵略者处以绞刑。邵基坚定地站在利比亚人民一边,表达了阿拉伯各国人民之间互相支持的战斗情谊。诗人吟道:

  沙漠中你的遗骸是一面旗帜,

  它日日夜夜在动员着沙谷里的人们。

  敌人竖起的是一座血的灯塔,

  它指引我们新的一代前进。

  邵基诗中的思想、情感、精神,不只是属于埃及;它还属于阿拉伯世界,属于整个东方。正如诗人所说:“我的歌是歌唱东方的欢乐,哀叹东方的不幸。”

  邵基的爱国主义诗篇,不仅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而且风格多样,各有魁力。有金戈铁马,也有小桥流水;有壮美诗章,也有优美小曲。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歌唱尼罗河的一首小诗:

  尼罗河啊,你多可爱,

  像条褐色的饰带。

  如黄金,似白玉,

  真是千姿百态!

  这首小诗,成了爱国主义的歌曲,在埃及人民中广泛传唱。

  邵基的诗歌,不仅内容充实,思想性强,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技巧。感情充沛,想象丰富,语言凝炼有力,音韵铿锵和谐,这些都是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在19世纪中叶开始的埃及文化复兴中,邵基上承巴鲁迪,把阿拉伯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峰。他的诗歌创作,是阿拉伯古诗风格和现代文化、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他汲取了传统诗的精华,在艺术上又有所创新。邵基给阿伯诗歌宝库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为中东乃至整个东方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菲律宾近代爱国诗人黎萨尔

  何塞·黎萨尔 (1861—1896)是菲律宾近代著名作家、诗人,也是菲律宾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士和英雄。

  1861年6月19日,黎萨尔生于吕宋岛内湖省卡兰巴镇。曾祖父是我国福建泉州人,父亲是个小农场主。少年时代曾亲身感受过母亲被诬下狱的屈辱,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反抗殖民者的仇恨种子。大学期间,黎萨尔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879年,他发表了优秀的爱国诗篇 《献给菲律宾青年》。

  黎萨尔用他的笔作武器,对凶恶的殖民者进行无情的讽刺、揭露和鞭挞,为此,他遭到迫害。1882年,诗人被迫远离祖国前往欧洲。他先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攻读医学、文学和哲学,获硕士学位,后又赴巴黎功读眼科;1886年又转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历史学、心理学和欧洲古典文学,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他还与友人一起创办刊物,抨击殖民者,揭露教会,宣传和提倡民族平等。1877年出版长篇小说《不许犯我》,作品对西班牙殖民者和反动教会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这年7月,他回到祖国,但不久又被当局驱逐出境。1891年,作者在比利时出版了他的另一部反殖民主义的长篇小说《起义者》。

  1892年6月,黎萨尔回国创立了“菲律宾联盟”,促进民族独立运动。仅一个月后,他又被殖民当局逮捕并被流放了4年多。1896年,菲律宾爆发了波尼法秀领导的武装起义。黎萨尔与起义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殖民当局借机以“组织非法团体”和“通过他的写作煽动人民叛乱”的罪名,于这一年的12月30日将他杀害于马尼拉。

  菲律宾人民在独立后,将12月30日定为“黎萨尔日”,并在他牺牲的卢内塔广场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和铜像。

  黎萨尔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方面。《不许犯我》是他的代表作, 《起义者》是这部作品的续篇。我国鲁迅先生曾在《随感录》和《杂忆》中提及这位“飞猎宾(菲律宾)的文人而为西班牙政府所杀的厘沙路(即黎萨尔)”。鲁迅仿佛在他的作品中听到了“爱国者的声音”、“复仇和反抗”——这也就是两部小说的主题所在。对于黎萨尔的小说这里不打算多谈。

  黎萨尔的诗歌创作,从数量上看不算多,大约只有37首,但若从质量上看,确实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与小说的主题是一致的,表现了对苦难中祖国执着的爱恋,对改变祖国命运的强烈愿望。但从艺术性看,他的小说是冷峻的现实主义,诗歌则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常常是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流落异国,思乡更切。在《致得尔堡之花》一诗中,诗人对着德国的花朵低声倾诉:

  去吧,异国的花朵,去到我的家乡,

  让旅人把你们撒布在他的路上。

  在那里,在祖国的蓝天下,

  有我心爱者的住房。

  请告诉他们我忠贞的信念,

  就说游子在叹息,在思念他的故乡!

  ……

  当你们飘落在我祖国的海岸,

  请把我给你们的吻

  寄托给微风的翅膀,

  让我的吻随风飘扬,

  把我所热爱、敬慕和爱抚的一切吻遍。

  思乡情结,游子心曲,溢于言表。诗人托物寄情,借花的抒情,把对祖国深深的眷念之情表现得委婉真挚。神思飞越,想象奇妙,富有诗意。

  在殖民主义者的铁蹄下,祖国惨遭蹂躏,人民饱尝痛苦。作为一个远离祖国的忧国忧民的诗人,除了对祖国的思念,更多的是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关注。《流浪者之歌》正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也许流浪儿将来会回到家乡,

  把脚步转移到他亲人的身旁。

  谁料想他找到的只是一片废墟,白色茫茫,

  还有那爱情的灰烬和亲友的坟场。

  在诗人将要最后告别祖国、告别人世的时候,他那种杜鹃啼血般的爱国深情、那种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表现得尤为动人心弦。诗人在绝命诗《我最后的告别》中写道:

  永别了,敬爱的祖国,阳光爱抚的国土。

  您是东海的明珠,我们失去的乐园。

  我忧愤的生命,将为您而愉快地献出,

  即使它将更加辉煌壮丽和生气盎然,

  为了您的幸福,我也乐意向您奉献。

  为祖国母亲而献身,为崇高理想而献身,诗人觉得那是无尚的光荣和幸福,他写道:

  啊,我倒下去有多么幸福,为了让您永远高耸云天,

  我要为了您的永生而死在您的怀抱,

  长眠在您的锦绣河山。

  读着这悲壮的诗句,谁不为之动容?谁又不为之肃然起敬?它曾回荡在菲律宾的天空,回荡在菲律宾人民的心中。鲁迅先生称这是“真挚壮烈悲凉的”爱国者的声音。这首诗很早就传到了我国,最早的译者梁启超把它译为 《墓中呼声》。后来,这首诗又流传到印度尼西亚,成为鼓舞人们战斗的号角。

  黎萨尔的一生是短暂的,35个春秋实在太短太短;然而,黎萨尔又是不朽的。他那激情汹涌的爱国诗章和震撼人心的杰出小说,曾唤起过民族的觉醒,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他的作品,是号声,是鼓声,是惊雷声,不断响彻菲律宾群岛的上空,也震荡着沉睡百年的东方。他的诗歌,为东方近现代诗歌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缅甸“卓越的文艺家”德钦哥都迈

  德钦哥都迈是缅甸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家。他不仅是以文艺为武器,开创缅甸反殖民主义文学的旗手,而且是直接投身抗英、抗日斗争,争取祖国独立的杰出战士。他用自己的诗文鼓舞人民,打击敌人,深受缅甸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德钦哥都迈 (1875—1964)原名吴龙,生于缅甸卑县。从小在佛教寺院中读书,19岁时因父亲去世而辍学,来到仰光谋生。起初当排字工人,后来担任校对,并开始了写作生涯。这以后,他又先后当过报刊编辑、大学教授。1934年参加“我缅人协会”(即德钦党),任名誉主席,改名为德钦哥都成迈。从此,他便直接投身于缅甸民族独立斗争,先后从事反英和抗日活动。1948年缅甸独立后,曾任缅甸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缅甸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因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缅甸政府于1950年授予他“卓越的文艺家”荣誉称号。1955年,他还获得了苏联斯大林和平奖金。1964年7月23日,德钦哥都迈病逝,享年89岁。

  德钦哥都迈的创作活动大体分3个阶段。

  第 1阶段从他19岁当排字工人步入社会时起到1911年。这期间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是剧本,大多取材于佛本生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这些剧作艺术上有一定特点,显露了作者的创作才华,但思想性不强,现实意义也不大。

  第2阶段从1911年到1948年缅甸独立。这是他创作的成熟期、极盛期,最重要的作品都写于这个阶段。他的长篇小说《嘱咐》(三卷)描写缅甸的风习、文化及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被誉为缅甸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满怀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激情,巧妙地写下了许多诗歌与散文间杂的文体“注”,这类重要诗文有《洋大人注》、《孔雀注》、《猴子注》、《狗注》、《罢课注》、《鲲鹏注》、《咖咙注》、 《德钦注》等。

  第3阶段是从1948年到诗人逝世。这期间诗人长篇著作只有《烈士陵园》、《梦幻注》,另外还有一些单篇的四折长诗,如《和平呼吁书》、《访华长诗》等。

  下面我们要着重评介的是诗人的“注”,尤其是“注”中的诗歌部分。

  “注”,就是注释,在德钦哥都迈的时代,缅甸人常常对巴利文著作:尤其是对佛教经典作注释,“注”这个字眼最多的还是用于论释佛陀教义、佛经故事上。德钦哥都迈则创造性地把“注”这种形式用于普通内容,借以反映和阐述世事和诗人自已的思想观点,叙史述事,抒情写意,无所不至。他采用亦文的形式,先议论一段后,便以一首四节的诗歌 (即缅甸诗体“四折诗”)作概括。这是诗人对缅甸传统写作形式的运用和创新的结晶。这种亦诗亦文的形式,有点儿类似我国古代有序的诗,有些古诗前有一段序,有散文写,或三言两语,或洋洋洒洒,诗文相配,相互补充、阐发,相得益彰。

  诗人的“注”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它翔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缅甸汹涌澎湃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整个过程,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正如缅甸评论家所说:“吴龙用他的四折诗记载了近代史实。吴龙是一位有文学匠心的人,他为争取独立竭尽了自己的灵感。所以,吴龙的四折诗可以说是政治诗史。他用诗歌颂了古代缅甸人民的聪明才智,鼓励自己的民族为挣脱外国人的统治桎梏而斗争。……可以说,吴龙的四折诗就是 (缅甸)独立斗争的月志。”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恰当的。

  《洋大人注》无情地嘲讽了“假洋鬼子”,热情地赞颂了那些具有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心的缅甸人。其中记叙了一位缅甸高僧组织传教会,赴英国弘扬佛教的事情。诗人对此赞叹不已,因为他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他抚今忆昔时,又不免感叹:“如今王朝成往事,怎不令人愁难收”。诗人缅怀自己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增添了对祖国文化洇没的悲愤心情。

  发表于1919年的《孔雀注》,讽刺揭露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发缅甸人民的爱国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为了寻求缅甸的支持,许诺战后予以自治。然而,战后英殖民者翻脸不认帐。渴望自由的缅甸人民据理力争,与英国殖民者展开了斗争。诗人看到赴英交涉的吴吞新代表走遍缅甸城乡鼓动人民起来斗争,最后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感到无限悲痛。诗人写道:

  孔雀的母亲啊!

  悲痛难忍泪如泉涌。

  令人赞叹的儿子啊!

  当代表远涉重洋,

  英名扬四海,器宇轩昂。

  死神啊!

  为何夺去他生命的光芒?

  为儿子祈祷,

  愿他永生,在孔雀的大地上。

  这里,孔雀是祖国母亲的象征。诗人以热烈而又深沉的感情,赞颂了为国献身的民族志士,战士倒下去,还有后来人。诗人坚信:“不久的将来,时来运转,自治终将实现,孔雀高歌舞翩跹。”这首诗是祖国母亲颂,也是爱国志士颂,字里行间奔涌的是爱祖国、爱民族的热血和激情。

  写于1924年的《狗注》,被认为是诗人最出色的作品。1923年,英国殖民当局虚设了几个部长、议员席位,用来收买、分化缅甸人。这实际上只是几块“腐肉”,然而竟有一些追名逐利、丧失气节的人,争相抢这几块“腐肉”。诗人见此非常愤慨,把那些不顾民族利益的败类比作狗,比作摇尾乞怜、讨主子欢心的哈巴狗,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鞭挞:

  毛茸茸的哈巴狗,

  一副媚骨奴颜。

  为了中饱私囊,

  圆睁一双狗眼,

  争吃一块骨头,

  满嘴流涎。

  诗人给卖国求荣者画像,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又是多么传神。由于殖民者的阴谋得逞,当时缅甸的民族运动遭到破坏,民族团结涣散,《狗注》也流露出诗人当时苦闷彷徨的心情。

  “我缅人协会”成立以后,诗人看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诗人积极支持它争取完全独立的主张,并加入这个组织。这是诗人思想觉悟的一次飞跃,他彻底放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以更坚定的立场、更高昂的斗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随着思想境界的提高,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显得更加积极、清晰、明朗,更富有战斗性。诗人在《德钦注》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佛涅■已近二千五,

  何人尚霸我疆土?

  顺应天时显佳兆,

  天降“德钦”擎天柱。

  这是肺腑之声,希望之歌。诗人认为,德钦党的出现,是缅甸民族的希望之光。

  从以上粗略的描述中,我们对德钦哥都迈的诗歌已有一个较为概括的印象。他的诗作内容丰富,但贯穿其中的有一根红线,那就是深沉执着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人以他充沛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反映他生活的时代,使缅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诗形象生动新鲜,比喻精妙独到,对缅甸口语的运用如行云流水,通俗清新,很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和谐统一,使诗人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德钦哥都迈的诗歌作品,是缅甸诗歌史上的璀璨珍珠,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东方诗歌艺术宝库。

  朝鲜战斗诗人赵基天

  1951年7月31日,在朝鲜人民伟大的抗美救国战争中,一位年仅38岁的诗人,怀中还揣着未完成的诗稿《飞机猎手》,在敌机的轰炸中光荣牺牲。他,就是朝鲜著名的战斗诗人赵基天。

  赵基天于1913年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会宁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父亲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带着全家流亡到当时的苏联的西伯利亚。在社会主义的苏联,他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他在高尔基师范学院毕业以后,曾在苏联的出版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到中亚细亚朝鲜人师范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年轻的赵基天勤奋好学,阅读了大量的俄罗斯进步文学作品,深受伟大作家高尔基和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这对他后来的创作有很大作用。1945年朝鲜解放,赵基天立即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在《朝鲜新闻》报社任编辑,并从事诗歌创作。他还提任了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常务委员和副委员长,亲身参与全国文艺事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曾荣获二级国旗勋章。在抗美战争开始时,他参加了人民军,亲赴战场,直到不幸牺牲。

  在回国后的几年时间里,赵基天创作了许多诗歌作品,有抒情短章,有叙事长卷,还有富于鼓动性的政治抒情诗。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充满了革命激情和抒情色彩。诗人尽情地歌颂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反映朝鲜人民的新生活,描写朝鲜军民保家卫国的抗美战争。

  《图们江》(1946)是赵基天回国创作的第一首抒情诗。它通过描写奔腾不息的图们江由含恨悲咽,到怒吼咆哮,终于欢腾歌唱的过程,展示了朝鲜人民苦难和奋斗的历史,描绘了解放后的朝鲜人民自由幸福的生活。诗人来到图们江边,望着汹涌澎湃的激流,不禁为新生的祖国江河而欢呼:

  幸福的江,友谊的江,图们江啊!

  跳起来!舞起来!

  流吧,流吧!永远的流吧!

  抒情叙事组诗《战斗的丽水》(1948),以南朝鲜人民起义为题材,揭露了美伪统治集团在南朝鲜犯下的罪行,抒发了诗人和朝鲜民族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诗人写道:

  你问一问历史吧:

  用刺刀,

  拦住过人民的进路么?

  用牢狱和绞架,

  征服过人民的心么?

  民主改革和和平建设时期,赵基天诗歌创作的题材多种多样,形式也丰富多彩。《生之歌》是朝鲜诗歌史上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献身于创造性劳动的长篇叙事诗。抒情叙事诗《土地之歌》则歌颂了土地改革后朝鲜农民的喜悦和忘我的劳动精神。抒情诗《秋千》、《在河堤上》等,抒发解放了的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朝鲜卫国战争期间,诗人在血与火中,写下了许多打击敌人、鼓舞人民的战斗诗篇。《在燃烧的街道上》、《朝鲜的母亲》、《让敌人死亡》、《我的高地》和《朝鲜在战斗》等,都是一些充满战斗激情、富有鼓动力量的优秀短诗。诗人以满腔的愤怒,控诉美帝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以高昂的笔调,歌颂朝鲜军民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我的高地》一诗中,诗人写了人民军一个小队坚守阵地的片断。战士们在硝烟炮火中,在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中,坚守高地三天三夜,最后只剩下一个战士,在高地依旧巍然屹立。诗人满怀深情,为这不屈的高地唱出了雄壮的战歌:

  朝鲜的高地,

  英雄的高地,

  神圣的“我的高地”啊!

  千年,万年,直到岁月终尽,

  以自由、独立的光辉象征,

  去迎接每个世纪、每个年代,

  耸立着吧!

  你永远耸立着吧!

  赵基天的这些诗作,犹如进军号角、催征战鼓,激励着卫国战士跃马挥戈,冲锋陷阵。当时,有不少战士就是吟着他的诗句冲向敌人的。

  我们最后要重点评介的是长篇叙事诗《白头山》。这部堪称英雄史诗的优美诗作,是诗人的代表作,在朝鲜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长诗中,白头山是朝鲜历史的见证,不但“目睹了这个国家的全部风霜”,而且孕育和保护了朝鲜的抗日武装力量,诗人以它为题的深刻寓意正在这里。

  长诗以朝鲜抗日游击武装在长白山全歼日寇讨伐队的兴山沟战斗,和突破日寇鸭绿江防线,袭击日本警备要塞——普天堡的史实为依据,谱写了一曲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伍拯救民族危亡、英勇杀敌的革命颂歌。长诗主要是围绕普在堡(即长诗中的H镇)战斗来写的,全诗由序诗、七章正诗和尾诗3部分组成。故事开始时,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击溃了日寇的一次“讨伐”后,派游击队政委哲镐等回到国内的H镇,在地下工作者花粉父女的协助下,查明了敌情,送回情报。金日成队长就根据送回的情报,率领游击队巧渡鸭绿江,奇袭H镇,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胜利后转移时,哲镐提任后卫,掩护游击队撤退,不幸光荣牺牲。金队长沉痛悼念烈士,并向朝鲜人民庄严宣誓:要把武装斗争进行到底,让正义的枪声响遍3000里江山。

  《白头山》是一部英雄史诗、革命颂歌,序诗中写道:

  当朝鲜的命运走上了绝境,

  有多少万爱国志士摸索着黑路,

  投身到白头山的密林?

  是谁,渴慕着枯叶丛中的睡眠,

  出入死境像出入家门?

  山啊,祖先的山呵,

  说吧,在解放了的土地上,

  谁在为人民而战斗?

  谁站在民战的最前头?

  诗人自问自答:

  ……抗日的正义战士,

  给濒临死亡的祖国,

  带来了新生的光焰。

  在正诗中,诗人正是通过对金日成游击队夜袭敌寇和战斗生活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历史面貌,热情地歌颂了爱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长诗还在朝鲜文学史中第一次塑造了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

  《白头山》不仅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首先是具有史诗的价值。这首长达1648行的长篇叙事诗,在序诗中历数了祖国几千年的光荣历史,在尾诗中又展望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未来;而正诗则以其广阔的社会背景,重大的历史题材,丰富的生活内容,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意义,多样的艺术手法,全面描述了金日成抗日游击队的生活与斗争,生动地再现了朝鲜人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全诗具有现代英雄史诗的艺术规模和价值。其次是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奇特想象,把祖国的河山草木用拟人化的方法加以形象的描绘,使它同祖国儿女并肩战斗;而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现实描写与理想的的抒写有机结合,更增添了作品的浪漫气息的艺术感染力。

  我国早在50年代,就出版了《赵基天诗选》,还多次出版过长诗《白头山》的中文单行本。

  蒙古歌手纳楚克道尔基

  说到蒙古,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蓝天白云,奔腾的骏马,辽阔的草原,还有那嘹亮的歌声和悲凉的马头琴声。

  的确,蒙古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自然风光的美丽国家,她也有着自己优美动人的文学艺术。在蒙古新文学的舞台上,就有一位优秀的歌手——达·纳楚克道尔基。

  纳楚克道尔基 (1906—1937)生于今蒙古国中央省巴彦德勒县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921年,他怀着满腔热忱投身革命事业,先后担任蒙古军事委员会秘书、政府秘书、革命青年团中央少先队工作局局长等职。1922年,他参加“苏赫巴托俱乐部”,这是当时文学艺术活动的一个中心。纳楚克道尔基是俱乐部的活跃人物,他参加编排和演出节目,写作剧本和歌词。1925年到1929年,他先后在当时苏联的列宁格勒和德国的柏林、莱比锡学习。回国以后,成立了以他和达木丁苏伦 (后曾任蒙古作协主席)为骨干的“蒙古作家小组”,同年12月出版了第一部蒙古现代文学作品集《艺术语汇集》这部兼有创作和理论的著作。对蒙古文学创作的方向具有指导作用。从 1929年到1937年诗人去世,他一直在蒙古科学院的前身文史研究所工作,边从事历史研究,边进行文学创作。

  他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就在这短短的31个春秋,诗人为蒙古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作品收集到的有170多篇(部),包括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剧本和译作。他的作品,多以新旧对比、善恶比照的手法揭露封建阶级的罪恶,唤醒人民冲破迷信思想的束缚,去建设新生活。他的诗歌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如歌颂祖壮丽河山的抒情长诗《我的祖国》,是蒙古现代文学中最有影响的诗歌。他的短篇小说以内容深刻、文笔简练著称,如描写牧民摆脱愚昧、走向新生活的《浩沁夫》,是蒙古现代短篇小说中的珍品。他的剧本揭示社会矛盾,表现蒙古人民反抗黑暗、争取光明的意志和决心。如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牧民为捍卫纯真爱情而与封建势力进行拼死斗争的《三座山》,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而受到蒙古人民的喜爱,演出多年,常演常新;这出歌剧还曾在中国京剧舞台上演出,很受欢迎。纳楚克道尔基不愧为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为蒙古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长诗《我的祖国》是纳楚克道尔基的代表作,被誉为“蒙古文学的顶峰”。祖国本身就是一个富有诗情的字眼,她也是诗人们咏唱的一个永恒主题。在 《我的祖国》中,诗人以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赞美祖国壮丽的河山、辉煌的历史文化。诗中写道:

  肯特、杭爱、萨彦岭,巍峨高峻的群山哟,

  北方之宝——郁郁苍苍的茂密森林哟,

  梅能、夏勒格、诺敏,一望无际的戈壁哟,

  南方风貌——浩浩茫茫的荒漠沙海哟,

  这就是美丽的蒙古,

  我亲爱的祖国!

  ……

  鄂尔浑、色楞格、呼挥,一泻千年的大河哟,

  蕴藏金银矿物的无数山岳峰峦哟,

  岁月悠久的碑林石刻与城池遗址哟,

  通向远方的宽阔平展的草原大道哟,

  这就是美丽的蒙古,

  我亲爱的祖国!

  在诗人笔下,祖国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名山大川,雄峰秀水,诗人如数家珍;茫茫戈壁,浩浩瀚海,诗人也同样珍爱。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淳厚热烈,风格粗犷雄浑,体现了蒙古民族的艺术个性。诗人还创造性地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多种艺术手法,增强了诗作的气势,犹如万马奔腾,雄奇奔放。吟咏这首诗,我们耳边不觉响起了上甘岭坑道里,女志愿军战士的那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样的诗题,一样的主题,一样的对祖国母亲的执着深情;但,是两样的情调,两样的风格,两样的面貌。

  实际上,纳楚克道尔基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既有雄浑豪放的一面,又有优美清新的一面。《四时》诗就是后者的代表。

  《四时》一诗写蒙古大草原的四季景色变化,笔致细腻,秀丽迷人。诗作写了阳春的暖流,夏日的薄雾,金秋的和风与隆冬的飞雪。有牧人欢歌、骏马长嘶、杜鹃啼鸣与大雁唳叫合成的和声;更有小草的嫩绿、野花的嫣红、败叶的枯黄和白雪皑皑所呈现的五彩缤纷斑澜绚丽。诗人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使诗歌意境十分优美。如咏春:

  湿馨的气流溢满空间,

  大地的主人浮想联翩。再如咏秋:

  枯黄的树叶飘零掉落,

  淡淡的帐惘心中掠。

  这些诗句寓情于景,情因景生,情与景相生相发,隽永含蓄,余味悠长。

  纳楚克道尔基的诗歌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样的。他围绕当前的形势任务,写过一些“宣传诗”,如用生动的形象、通俗的语言来传播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等,《藏医》、《消灭细菌》就属于这一类诗。

  诗人是一个富有激情的革命青年,他的诗有一些可称为“政治诗”,政治色彩较强,充满斗争精神。如《惊闻叛乱》揭露反动喇嘛的蛇蝎心肠和豺狼行径,《索,我爱你》悼念诗人的好朋友、被叛乱分子杀害的索德诺姆。

  诗人还有一些反映蒙古人民普通生活的诗作,内容广泛,很有生活气息。这类诗我们就叫它“生活诗”吧。例如:《冬夜》描述在漫长的冬夜,牧人们围坐在一起听长者讲述延续了千百年的游牧民族的习俗,但在古老的传统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晚生的小羊羔》生动地描绘小羊羔的憨态可掬和表现牧羊人的喜悦心情;《与妻女别离》展示了家庭离异给诗人带来的内心痛苦。

  纳楚克道尔基是蒙古草原的歌手。他的诗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个人风格。诗人善于从蒙古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又能消化创新,如他写的歌词《青山翠谷》,富有民歌韵味,也有时代气息。诗人对俄罗斯和西欧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又熟悉中国古典诗歌,这又使得他的创作不拘泯于传统,有所借鉴,有所开拓。有些诗很讲究格律,每行诗的字数相同,并按要求押头韵。但诗人又总是以内容为主,形式服从内容。诗人运用修辞技法的圆熟精妙,从前面的引诗中已可见一斑。此外,感情炽烈,色彩浓郁,语言生动,读来铿锵有力,具有音乐美等,也是纳楚克道尔基诗歌艺术的特点。

  纳楚克道尔基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然而,岁月悠悠,他的歌声却一直在蒙古辽阔的天空回荡。

  黑非洲诗人桑戈尔

  说到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那片神秘土地,我们 实在是太陌生了。它的现代文学,只是到了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才缓缓起步。此前的黑非洲文学,一直处在口头文学阶段。这也是我们在近代以前没谈黑非洲诗歌的一个缘由。

  在黑非洲各国的现代文学中,诗歌是最主要的形式,也是一种普遍繁荣的文学体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黑非洲的诗歌,和世界上其它被压迫民族的诗歌一样,也是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沃土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发展迅速,战斗性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深深植根于黑非洲现实生活土壤的诗歌,最常见的主题是诉说人民的悲惨生活、祖国和民族的苦难命运,揭露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血腥统治与残酷压迫,反映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现代黑非洲诗坛,反帝反殖的爱国诗潮如风起云涌,爱国诗人层出不穷,爱国诗作比比皆是。著名诗人和作品有南非共和国(阿扎尼亚)的贝·乌·维拉卡译(1906—1947)和他的长诗《维多利亚大瀑布》,赫·泽洛麦(1905—1945)和他的长诗《丛山幽谷》,塞内加尔的比拉戈·狄奥普(1906—)和他的诗集《回光与闪光》,大卫·狄奥普(1927-1960)和他的诗集《杵声咚咚》,莫桑比克的路易·德·诺罗厄亚(1909—1943)和他的诗《起来,行动吧!》,象牙海岸的贝尔纳·达季叶 (1916—)和他的诗集 《日子的流逝》,扎伊尔的帕特利斯·埃默利·卢蒙巴 (1926—1961)和他的诗《让我们的人民赢得胜利》等等。我们将要重点评介的桑戈尔,正是这黑非洲诗坛群星中较为夺目耀眼的一颗明星。

  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 (1906—)是塞内加尔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著名的现代西非法语诗人,同时也是非洲有影响的反殖民主义战士。1906年10月9日,桑戈尔生于塞内加尔的一个海滨小村若阿尔,父亲是富有的农场主兼商人。他在首府达喀尔念完中学后,1928年赴法国留学,进入著名的路易大帝学堂,并与同班同学、后来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结为至交好友。这期间,他专攻法国语言文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4年,他通过考试,成为第一个在法国的中学、大学教授法语的黑人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动员参加法军作战。他曾是法国国民议会代表塞内加尔 (当时为法属西非洲的一部分)的议员。在塞内加尔争取民族解放斗争期间,他是塞内加尔进步联盟的领袖。1960年塞内加尔共和国独立,他出任总统。1981年初,因年迈而退位,仍然进行文学创作。

  30年代,桑戈尔在法国求学期间,和马提尼克的艾梅·塞译尔、圭亚那的列昂·达马斯共同创办《黑人大学生》杂志,倡导“黑人性”运动肯定非洲文化传统,与各种贬低传统非洲文化的言行作斗争,从而促进了非洲人的自我觉醒,现代非洲文学也因此在西北法语国家开始繁荣起来。40年代后期,他编选出版了《黑人和马尔加什人法语新诗选》,向全世界读者介绍了现代“黑色种族”诗人的代表作,同时也为提倡“黑人性”理论服务。《诗选》标志着新的非洲黑人文学的诞生。桑戈尔的这些活动,为推动黑非洲的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桑戈尔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歌,著有诗集《阴影之歌》 (1945)、《黑色的祭品》(1948)、《埃塞俄比亚旋律》(1956)、 《夜曲》(1961)、《雨季信札》(1972)和著名长诗《致纽约》等。塞内加尔的国歌也是出自桑戈尔的手笔,它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社会进步和幸福而奋斗。

  爱国诗篇是桑戈尔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诗人的不少诗作,对殖民者、 “文明人”的野蛮行径进行抨击,对黑人所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悲痛。《黑色的祭品》中就有这样的诗行:

  我们已沦为囚犯,受到文明人野蛮的虐待,

  象野猪一样遭到杀戮。光荣啊,坦克,光荣啊,飞机!

  (《致盖勒瓦尔》)

  诗人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他热爱法国,推崇法国文学,赞扬法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气概;但是,当他目睹法国殖民者在非洲的灭绝人性的侵略,又愤然控诉殖民主义的罪行。在《祈求和平》中,诗人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矛盾心情:

  上帝呀,请你宽怒法兰西,

  它口称光明大路而却走着邪恶小道,

  它请我入座而吩咐我自备面包,

  它右手给我的东西左手就夺去一半。

  上帝呀,请你原谅法兰西,

  它仇视占领者却又粗暴地对我施行占领。

  桑戈尔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向往建立独立、自由、强大的非洲民族国家。诗人的爱国激情,在《黑色的妇女》一诗中强烈地抒发了出来:

  透明的东方的草原,草原呀,

  在东风热烈的抚爱下微微颤动。

  雕刻精致的板鼓,绷得紧紧的板鼓,

  战士们手指敲得你达达响。

  你的声音深邃而低沉——这是崇高的爱情的歌声。

  诗人热爱祖国塞内加尔,也热爱整个黑非洲。他自觉地成为全非洲的诗人,歌唱埃塞俄比亚,歌唱刚果河,歌唱纽约的哈莱姆黑人区,歌唱本民族的祖先。因此,诗人的爱国主义又不是局限于塞内加尔这个天地内,他为整个黑非洲而歌唱,为统一的“黑人性”而歌唱。

  歌唱爱情是桑戈尔诗歌的又一重要内容。黑非洲人的爱情不同于欧洲人,也不同于亚洲人,它更为热烈旺盛,粗犷奔放,具有一种原始的野性美。桑戈尔歌唱爱情,歌唱的是烈火般的爱情、山洪般的爱情。为了一个黑人姑娘的爱情,他愿意“割断与欧洲的一切联系”,甚至在作为基督教徒的他的心中,“天堂对于我是一片空虚,失去你我只有死”。在《入教者之歌》中,诗人写道:

  她逃了,她逃之夭天,经过白色的平原,而我耐心地坚持着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愿望。

  ……

  等到感觉迟钝的正午,我将扭住她那玻璃一般的臂膀。

  ……

  我是一头饥饿的雄狮。

  这里不是花前月下,不是缠绵悱恻,爱情的表白也不是低吟浅唱;诗人歌唱的是热突突的爱情,火辣辣的欲望,就象赤道上的烈日和烈日下灼人的沙漠,让人激情难奈,热血沸腾。我们很难说这就不是爱情,而是本能;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爱的方式。桑戈尔的爱情诗,写生命的冲动,原始的欲望,并没有那种猥亵低级的情绪,相反,大多具有昂扬奋发的意味,是生命力的象征。

  桑戈尔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对纯真童年的歌颂是他诗歌作品的又一重要内容。这些诗大多写于早期,收在《阴影之歌》中。诗人童年的王国,不仅是他自己幸福的王国,也是和谐宁静的非洲的象征,是与勾心斗角的欧洲对照的纯真的世界。

  “非洲之夜我的神秘而明亮、幽黑而光辉的黑色之夜啊,

  你睡着同大地融为一体,你是和谐的大地和山峦。”

  “啊,沙漠,渺无绿荫的沙漠,严峻的大地,纯洁的大地,请洗刷我身上的一切卑劣的根性,从文明人那里传染上的各种毛病。

  (《让科拉琴和巴拉丰琴为我伴唱》)

  整个儿看,桑戈尔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歌颂民族传统。他的诗中又有现实主义成分,他以现实主义的犀利笔锋,揭露殖民主义罪行。诗人努力吸收古代民族文化的精华,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非结合,通变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桑戈尔诗歌艺术表现上的几个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烈的情感,强烈的节奏,超现实的意象。关于第一点,前面已有所涉及,从桑戈尔的诗中我们也有直观的感受,这种感情的热烈奔放,自有其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原因,此处不再多说。

  节奏感,或者说是以节奏为基础的音乐性,是桑戈尔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桑戈尔比较喜欢法国诗人保罗·克洛代尔的作品,并受其影响。克洛代尔诗风热烈奔放,节奏感强,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桑戈尔受他影响,但更多地是从黑非洲的民族精神和个性中领悟艺术的节奏之美,并用于诗歌创作。黑人爵士乐疯狂的节奏,伴舞的达姆鼓震耳欲聋的敲击,不正是黑人旺盛的生命力的表现吗?这才是诗人诗律节奏的根源。让我们欣赏一下诗人的 《刚果河》:

  给红光闪闪的飞箭以节奏,给中午时分利爪般的阳光以节奏

  给陀螺般旋转的贝壳以节奏,给奔腾的大河

  给在深渊的不可抗拒的召唤下登上极乐峰的死亡以节奏。

  这是一曲节奏歌,本身也充满着一种让人热血上涌、欲歌欲舞的节奏之美。

  至于诗人作品的另一个特点“超现实的意象”,则主要是受西方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其中也有西方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印迹。

  总之,桑戈尔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作为黑非洲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将载入东方诗歌史册。我们相信,在黑非洲这片古老又神秘的土地上,在桑戈尔们垦过的土地上,将会有更加美丽、更加神奇的诗艺之花开放!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东方诗歌史话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