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524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5-15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屏奴
屏奴
科技时代的约会
科技时代的约会
脱网一年
脱网一年
数字产品与职业病
数字产品与职业病
自拍
自拍
第一代数码族
第一代数码族
夜店生态圈
夜店生态圈
春节拜年信息格局
春节拜年信息格局
三线城市数字生活
三线城市数字生活
未来的家
未来的家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编辑本段回目录

       21世纪是信息社会,这已成为人们描绘21世纪社会特征时达成的首要共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在当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网络化,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可以说,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使人类进入或即将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开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更加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信息网络技术带来了许多问题,但在大学生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心理问题。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形成与发展

        1960年,利克里德尔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机共生”。在文章中,这位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行为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听说研究的学者写道:“用不了多少年,人脑和电脑将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章还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人通过机器的交流将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效。”这样大胆和超前的预测,如果不是在43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已经风行全球,确实让人难以相信。实际上,就在利克里德尔发表这篇大胆的文章的同时,互联网的研究已经在美国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出于战略考虑,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把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这是互联网的雏形。1971年,ARPANET上的网点数达到了17个。两年之后,ARPANET上的网点数又翻了一番,达到40个,各网点间可以发送文件。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4年,IP协议和TCP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该协议的问世,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形成了NSFNET的雏形。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机构甚至私营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增加到3000多个,成为Internet的基础。到1993年,WWW(World Wild Web)和浏览器的开发应用,为互联网赋予了新的魅力,网民在网上不仅可以看到文字,而且可以看到图片、声音、动画等等,从此,互联网日益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全新世界,以超出网民想象的速度获得了快速发展。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互联网(Internet)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把网民带入了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今天网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学习、购物,而且可以在网上交友、聊天、开会,甚至玩游戏、赌博等,互联网正在改变网民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了网民的预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1998年为210万,1999年为890万,到2001年12月31日止用户数已经达到3370万人(其中36.2%为18~24岁的青年人)。

        与其它媒体相比,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人人可成为接受者和发送者,具有双向性和多向性。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难以监控和筛选,但其超出想象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又极易使人上瘾,对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市场调查公司Strategies集团的统计,64%的上网者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减少,48%的上网者的阅读时间也少于从前。尤其是Kraut等人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造成网民社会卷入的减少以及心理幸福感的降低,表现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长期的痴迷上网,可能导致各种网络疾病。

        大学生始终是新生事物的促进派,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在网络大潮汹涌而来的网络时代,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始终扮演着互联网忠实追随者的角色。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始进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该统计包括我国互联网络上网计算机数、用户人数、用户分布等十几个方面,是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发展情况的规模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统计调查。到2003年1月,该统计已经进行了11次。在已经进行的11次统计中,青年大学生一直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大军。如在2003年1月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共有互联网用户5910万。其中,18到24岁的用户占37.3%,在各年龄段中居首位;大专和本科文化的用户占53.7%,在各文化层次中占首位;学生用户占28.0%,在各类职业类别中占首位。

        类似的调查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2000年,香港一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香港大学生每星期平均上网五天,每次上网平均为2.5小时。2002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77%,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将近35%。这些事实都表明,青年大学生始终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上网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不但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二、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球性、虚拟性、身份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与平等性等特征。

        (一)开放性。互联网的本质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便能够做到信息共享。而且,计算机之间互联互通的程度越充分,共享信息越多,开放性越高,互联网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用户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对用户充分开放的系统。在这里,不分国家、种族、贫富、性别、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条件,就可以上网,去体会网上冲浪的乐趣。二是对服务者开放。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一个无限的信息巨系统。互联网上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提供者,没有哪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够独揽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互联网正是通过对服务者开放,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接入环境,从而使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自愿地、轻而易举地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互联网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之源。三是对未来的改进开放。互联网的这一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子网在遵循TCP/IP接入协议的前提下,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和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对任何一个子网进行更改而不影响整个互联网的运行。在《互联网简史》中,互联网的缔造者们明确地强调,“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二)全球性。网络拓展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空间,“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以相见的人们瞬刻间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庞大的地球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成为这个“电子社区”的一员;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的冲突、碰撞、融合就变得直接和现实;网络化还把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的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借鉴,达到共识、沟通和理解。总之,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地球村”时,每个网民成为地球村的平等公民,互联网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它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

        (三)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四)身份的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网民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Virtual reality)的情形上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或篡改:一个白发老翁可以发布电子讯号将自己伪装成红颜少女,强盗亦可自称警察而难被发觉,甚至就象比尔·盖茨的那个玩笑:“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五)非中心化。互联网以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时空”。互联网是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局域网所构成的,在科学家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地传播,因此它采用离散结构,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此外,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表面上,既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界限,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一旦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作为小小的个体陷在无边无际的“网”中,无论怎样“挣扎”都将是无能为力的。

        网际交往突破了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六)平等性。Internet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任何机构,甚至任何国家。因而也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在这里,没有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所有的用户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网民可以充分感觉到自由性与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网民可以阅读来自许多外信息源的消息,可以自由选择议论话题,而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只有平等的网上公民,没有至高无上的网上统治者;只有网络公民之间的平等交流,没有一味的说教者、灌输者或者固定的受众。总之,网上的信息不为某一个人独有,而是平等地属于每一个网民。互联网的这种特点,使网民的意识和思维进一步走向平等和双向沟通,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也更加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但是,Internet也是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或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七)个性化。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在网络中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的个性意识逐渐增强。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这种表现,包括上网时间和地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上网目的、浏览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上网身份的不实性。在网上,每个网民的目的不同,需要各异。可以说,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个体的创造性能够获得极大的张扬。

三、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使空间距离在很多时候已经毫无意义。地理位置相近曾经是建立友谊的基础,而网络时代的青年则完全不受空间距离的束缚,他们通过网络跨越国界,彼此互相了解。与此同时,网民也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家和移动办公成为现实。其次,互联网不仅是网民工作的帮手,也是娱乐的工具。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和丰富的图文、声音、动画、软件等等形式多样取之不尽的海量信息,不仅可以帮助网民完成手头的工作、案头的文章,也成为网民闲暇之余的娱乐胜地。在互联网上,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兴趣爱好者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结识自己喜欢的朋友。通过互联网,网民的交往范围显著扩大,选择性明显增强,生活习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逐步趋于一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全新的通讯方式,这更增加了其使用的不确定性。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逐渐改变着网民的社会生活。

        (一)互联网:一把双刃剑

        历史证明,“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Sproull等人认为,网民把互联网作为从事社交活动的工具,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同事、朋友、家人进行沟通,或者在虚拟社区、聊天室和网络多人游戏中与他人组成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网民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

        Katz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互联网的使用能使网民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从疾病、社会称许效应中解脱出来,网络还允许网民基于自己的兴趣加入感兴趣的群体,而不是机械安排,从而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McKenna等人对网络虚拟群体的研究也发现,一些网络中的虚拟群体(virtual group)允许网民以匿名的方式与其他网民交流,这样网民可以把原来受社会称许效应影响而不能说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找到很多和自己在行为和想法上相似的个体,网民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增强了自我接纳。

        在看到互联网的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负面效应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Stoll和Turkle等人通过研究证明,当网民坐在网络终端之前,通过缺乏社会交往(socially impoverished)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ed),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

        Kraut等人对93个家庭的169个用户第一、二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social involvement)减少,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降低,表现出孤独感(loneliness)和抑郁感(depression)的增加。Kraut将心理幸福感降低的原因,解释为社会活动的替代(displacing social activity)和密切关系的替代(displacing strong ties)。所谓社会活动的替代,简单的说就是网民用专注上网的时间取代了本来应该用来进行面对面社会活动的时间,从而导致社会卷入的降低,根据这一解释,互联网就像看电视、阅读、听音乐等非社会性的娱乐活动一样,会减少社交活动并导致心理幸福感的降低。所谓密切关系的替代,简单地说,就是指网民用低质量的网络人际关系取代了高质量的现实人际关系,同样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和孤独感、抑郁感的增加。

        互联网带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有:(1)网络犯罪。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或者恶作剧的精灵,进行破坏。Internet成为犯罪分子开拓的犯罪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2)传播色情信息。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而Internet的信息传播则是全球性的、超地域的,这使得这一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因为色情信息和色情服务在某些国家的道德上是允许的,但互联网是全球共享的,这就使得某些国家道德上允许存在的色情信息能够无障碍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而导致文化道德的冲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色情电子信息服务达几十万家,且有相当高的访问度,甚至高于访问学术网点的人数。我国也发现许多通过Internet传来的色情信息。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它对我国的危害更加严重。(3)网络文化侵略。国际互联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某些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得相当普及的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电子空间国家之间、地区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4)破坏国家安全。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祥和与善意,一些国家通过Internet发布恶意的反动政治信息,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破坏其国家安全。甚至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想出各种办法,突破层层保密网,直接进入核心的计算机系统的“神经中枢”,进行无声无息的破坏。

        (二)网际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和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

       二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互联网的发明者宣称,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民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

       三是交往心理的隐密性。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

       四是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五是交往动机多样性。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主旋律”。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方便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人们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使人们根据自己兴趣加入到某一网上群体,而且每个人都是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网络的,拥有平等的交流权利,从而会产生更加协调的人际关系。由于网络技术创造了一个个体可以任意选择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环境,缓解了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加上“交互性”的重要媒体特色,能“使人们以极高的效率进行交流”。

        但是,网络也带来了许多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人格异化加剧等问题。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网络交往中,对交往主体来说,在现实中的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地带,由于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因此,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内在张力的贫乏,另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外在维系的空缺,它或许是网络关系在充实润泽人的正向发展,却同时又设置种种障碍的人文原因。

        对大学生而言,过于沉溺于网络人际交往也无助于其健康心理的养成。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的表情、性格、气质、姿势等都对人的情感与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是网络无法给与的。在网络社会中,人类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进行网上交往,人类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类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igital Being)。在“人—机—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极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心理健康问题。当个体整日盘坐在网络终端之前,或者通过这个社会情感贫乏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与现实社会相隔离,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许多学生沉溺于聊天室,广泛结交网友,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对自己的家人和同学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冷漠。他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有一种在与机器而不是与人打交道的错觉,往往会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行为,甚至认为网络入侵、盗窃等犯罪也不过是敲击了几下键盘,点击了几下鼠标而已,没有紧张恐惧的犯罪感。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

        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之相关,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动因及网络心理障碍都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一、 大学生上网心理

        从整体上了解大学生上网心理,是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我们从整体上将大学生上网心理分为积极的心理需求与消极的心理需求。

        (一)积极的心理需求

        (1)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求新心理。互联网以其信息快、内容新、手段先进等优势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和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欲望。

        (2)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与自我实现欲望。网络平等自由的氛围适应了当代社会中对自由、平等呼声最高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种种现实社会的限制都消失了,只要参与进来,任何人都是互联网的“主人”,都可以在网上按自己的意愿和口味,虚拟社会,做自己想做的事。

        (3)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各种文化、思想、观念都可以在这里争鸣。这就为大学生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文化、观念提供了平台。

        (二)消极的心理需求

        (1)猎奇心理,追求感官刺激。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猎奇,即追寻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了解,通过正当渠道难以获得的奇、艳事物或信息,并借以获得感官刺激。他们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的心理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

        (2)急功近利心理。网络信息的丰富与快捷使许多大学生把上网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和有利条件。在他们眼里,网络就是商机,网络就是生财之道。同时,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误导 (包括网络上基于商业目的的信息误导 )也使大学生对“成功”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于是,电子商务、留学资讯、成才捷径、求职之路就备受一部分大学生的关注。他们渴望凭借这些信息省一些力气,走一步先棋,成为网络时代的成功人士。

        (3)发泄欲求。在互联网上,大学生们可以比在学校里、家庭里更随便地发表自己的高见,抒发自己的爱与憎,表达自己的思想信仰,而不必担心会受到限制或承担责任。平时对学校不敢提、无处提的意见可以贴到BBS上去,平时对女同学不敢表达的感情则可以在聊天室里淋漓尽致地抒发。

        (4)逃避现实的解脱心理。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危机,诸如学习上的、感情上的、人际关系上的。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也会使思想相对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感到难以应对。但遗憾的是,部分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5)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显著特征,虚拟的网络可以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的一个理想王国。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网络特有的平等、自由、成功、刺激的感觉,学习与就业的压力、社会与家长的希望造成的心理上压抑与孤独,在网络上一扫而光;他们可以突破社会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匡正与评价,轻松地实现从小梦想成为的侠客、富翁,可以在模拟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搏杀疆场……。部分大学生上网为了玩游戏,在游戏获胜后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因为网络游戏能够部分在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

        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还会导致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涵义,往往意图在网络中“大展鸿图”,他们为了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大胆地制造网络病毒、盗用他人电脑信息,刺探他人隐私,非法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和诈骗,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如1999年4月,台湾地区一青年大学生, 将把自制的 CIH病毒输入国际互联网络,造成全球3000多万台电脑失灵。至今,CIH病毒每月26日还会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中发作一次,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6)焦虑心理。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担心自己的知识更新赶不上网络的发展,被新技术淘汰,而产生心理焦虑;另一方面,网络通道拥挤,传输速度缓慢,网上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与隐匿性、内容庞杂无序、良莠不齐的内容、访问速度太慢等缺陷,使大学生上网者无所适从,连连“碰壁”之下产生焦虑心理。

        (7)自卑心理与抵触情绪。自卑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因而用失败衡量自己及未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这种心理常见于那些初次尝试的大学生,当他们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理来到网上,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网络知识和检索技能,操作不熟练,英语水平有限,与身旁那些操作娴熟、进出自如的用户相比,差距甚远。在羡慕的同时会产生出某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初始的兴奋、喜悦之情自然被自卑心理所代替。还有些人,他们自己习惯于传统文献的检索、查阅程序,当他们面对上网查询这一全新的检索方式时,可能会产生一种以往的经验被抛弃,自己会落伍,被置于自动化系统之外的不安,因而产生一些抵触情绪。

        也有人认为:迷恋上网实际上是大学生内心寻求理想化状态的一种途径,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比想象中的有较大的出入,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冲突,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坐标,盲目寻求自己的精神寄托,一部分学生就开始“触网”。随着其上网时间不断延长,记忆力开始下降,对学习也逐渐产生厌烦感,而对于上网的渴望却逐渐加深。随着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加重,这些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更加严重,其表现为逃课上网,导致学业的荒废;对大学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漠不关心,进取意识减弱;性格孤僻,与周围同学关系紧张。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或者遭遇挫折的大学生,其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较弱,而网络的理想化和成就感恰恰弥补了现实的缺憾。随着这些学生上网时间的增加和对现实的漠视,其精神世界由于得不到充实,造成了对网络依恋的进一步加深。

        应当指出的是,过多地依赖网络,将使亲自阅读书本、亲身实践、面对面交流弱化。因为网上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它只给出“何时”、“何地”、“何事”等基本信息,这些都是结果,无法代替人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造成知识匮乏、文化落后。而且,网上获得的知识是一种“快餐文化”模式,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知识更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声像多维一体化和高度图像化等特点,其结果造成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抽象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二、大学生上网的情况分析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那么,大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呢?调查和研究表明,青年大学生上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信息查询。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Internet如同一个信息的聚宝盆,应有尽有。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多采信息赋予了网络无穷魅力,很多大学生正是把互联网看作一个庞大的信息库,而经常上网来寻奇觅宝的。这也正是大学生们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在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中的有关数字,也说明了这一点。

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获取信息: 53.1%
学习: 4.8%
学术研究: 1.0%
休闲娱乐: 24.6%
情感需要: 1.1%
交友: 7.0%
获得各种免费资源: 1.9%
对外通讯、联络: 3.8%
炒股: 1.1%
网上购物: 0.1%
商务活动: 1.0%
追崇时尚、赶时髦、好奇: 0.3%
其它: 0.2%

       (二)收发邮件。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信箱的普及,Email作为一种能传递信息迅速及时、费用低廉的通讯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每天开邮箱收发邮件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多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中,92.6%的用户经常使用电子邮箱。详见下表。

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多选题):

■ 电子邮箱: 92.6%
■ 新闻组: 21.3%
■ 搜索引擎: 68.3%
■ 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 45.3%
■ 信息查询: 42.2%
■ 网上聊天(聊天室、QQ、ICQ等): 45.4%
■ BBS论坛、社区、讨论组等: 18.9%
■ 免费个人主页空间: 6.8%
■ 电子政务: 1.9%
■ 网上游戏: 18.1%
■ 网上购物: 11.5%
■ 短信服务: 8.8%
■ 网上教育: 8.9%
■ 电子杂志: 9.5%
■ 网络电话: 1.0%
■ 网上医院: 0.7%
■ 网上银行: 3.6%
■ 网上炒股: 5.5%
■ 网上拍卖: 0.9%
■ 票务、旅店预定: 0.8%
■ 视频会议: 0.3%
■ VOD点播: 5.6%
■ 网上直播: 3.6%
■ 多媒体娱乐(MP3、FLASH欣赏等): 13.4%
■ 远程登录: 1.1%
■ 信息发布: 3.3%
■ 网上推广: 0.9%
■ 网上销售: 1.2%
■ 信息化系统(ERP、CRM、SCM): 1.2%
■ 其它: 0.1%

        (三)网上聊天。“白天带书上课,晚上带钱上网”。在网络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也是他们随后经常光顾的地方。2002年3月,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人数达80%,而这些人中只有15%的人上网是为学习,其它60%的人是上网聊天,25%的人则是上网玩游戏。聊天、交友、网友见面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的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四)网上游戏。和游戏机或游戏光盘相比,在线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因此,游戏网站也是大学生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逃课逃学,严重影响了学业。当然,并不是所有大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游戏为目的,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很多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相反却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仅武汉大学生上网率已高达80%,其中仅以网上聊天为重要目的者占84%。至于如何把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很多学生则是一片茫然。

三、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一)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因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其表现症状为: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随后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疲乏无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只有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大多数表现为感情上迷失自我、角色上混淆自我、道德上失范自我、心理上自我脆弱、交往上自我失落。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五类:网络恐惧、网络依恋、网络孤独、网络自我迷失与自我认同混乱、网络成瘾综合症。

        1、网络恐惧。大学新生特别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或接触很少。当他们进入大学面对色彩斑斓的网络界面,看到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络书籍、电脑软件,瞧着周围的同学熟练的使用电脑,自由地浏览、聊天时,一部分学生感到害怕和迷茫。“怕”是怕自己学不会或学不好计算机操作,以至于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来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成为“网盲”;怕自己学不好计算机而被他人嘲笑为无能或赶不上他人而落伍,“无能感”油然而生。“迷茫”则是因为五花八门的电脑书籍和软件使得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学什么。由此产生对网络的畏惧感。大学新生常产生这种网络心理畏惧,另外,一些对网络比较熟悉的大学生也有这样的障碍,他们对网络的畏惧主要是害怕跟不上网络的快速发展,怕掌握不了新的网络技术而被淘汰。这种恐惧会伴着大学生走过人生的四季。

        2、网络依恋。长时间的沉溺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网络技术(安装各种软件,下载使用文件,制作网页),醉心于网上信息,网上猎奇,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依恋,导致个人生理受损,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网络迷恋心理障碍包括这样几种类型:网络色情迷恋——迷恋网上的所有的色情音乐、图片以及影像;网络交际迷恋——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开设聊天室长时间聊天;网络游戏迷恋——沉迷于网络设计的各种游戏中,他们或与计算机对打,或通过互联网与网友联机进行游戏对抗;网络恋情迷恋——沉醉在网络所创造的虚幻的罗曼蒂克的网恋中;网络信息收集成瘾——强迫性从网上收集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堆积和传播这些信息;网络制作迷恋——下载使用各种软件,追求网页制作的完美性和编制多种程序为嗜好。在这六种类型中,网络交际迷恋者、网络游戏迷恋者、网络恋情迷恋者及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者占大学生网络迷恋群体中的多数。

        3、网络孤独。主要是指希望通过上网获取大量信息、网上娱乐、网上人际交往来提高或改变自己,但上网未能解除孤独(甚或加重了原有的孤独),或反而因为触网而引发孤独感这样一类不良心理状况。一些大学生(女生居多),由于性格内向,自卑,惯于自己承受心理负荷,心思敏锐,不愿意或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厌恶社会上那种虚情假意的人情来往。当互联网走进他(她)们的生活时,他们青睐于网上交往这种匿名、隐匿性别和身份的形式。常上网向网友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排解忧虑,讲自己的“心情故事”,这时他们觉得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从网友那里得到了一定的心理支持。可下网后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依然是四壁空空的孤独,并且,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8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身体语言)如眼神、姿势、手势等传达的,当那些善于通过这些身体语言来解读对方心理的性格内向者,试图借助网络来排泄自身的孤独时,网络所能给的只能是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所造就的书面语言,这使得他们感到网络对孤独抑郁的排解只是“隔靴搔痒”。

        4、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在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中,由于匿名性而隐去了身份,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世界中的冻结,大学生上网者在表现个人自我时,把社会自我抛得越来越远,甚至企图借助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凸显自我,将自我凌驾于社会之上,网络黑客,网络犯罪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此外,某些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愤懑不满,他们想通过上网发泄不满,逃避社会,希望在网上有一个“清洁”的交往环境,构建一个良好的自我。然而网上充斥的色情图文、脏话、无聊的帖子、庸俗的话题,使他们在对社会产生失望之后又对网络产生了失望。

        5、网络沉溺综合症 。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最早对互联网成瘾现象进行了研究。她设计了下面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对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其是否患有“互联网依赖症”:

        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停止使用互联网?

        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躁不安?

        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由于互联网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是否受到影响?

        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联网着迷的程度?

        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情绪的方式?

        在上面八个问题中,如果被调查者对其中的五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Kimberly Young就断定他已经患上了互联网依赖症。结果在600名调查对象中,2/3符合互联网依赖症标准。这些人平均每周花费在网上的时间为38.5小时,既不是为了参加网上的学术活动,也不是为了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与一周的工作时间基本一致,但只有8%的人是从事高新技术工作。

        这项研究还表明,“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上网者的不同,并不是仅仅指网民每周上网的时间,更主要的是在网上利用时间的方式。在依赖型上网者中,35%的时间用于聊天室,28%的时间用于多用户互动游戏;而在非依赖型上网者中,55%的时间用于接发电子邮件和万维网,24%的时间用于查阅网上图书馆、下载软件等其他信息的收集上。

        (二)网络性心理障碍的特点

        1、病症发现的隐蔽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是人类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后高科技环境下的产物,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新疾病,是网络用户在现实环境和网络的虚拟环境的巨大反差下形成的特殊心理状态。因此,对于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认定本身就存在诸多的困难。患者自身也很难意识到自己已经患有此种病症,其周围人员也无法在患者患病初期进行确认。一般网络心理疾病患者的发现都是在中后期,而网络性心理障碍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患者的心理发生严重的扭曲,极易做出对自身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危害的行为。

        2、生理疾病的并发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而形成的心理疾病,是以长时间上网为基础的。上网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多种生理的并发疾患,如心血管疾患并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过多,未能及时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所以,网络性心理障碍与以上因长时间上网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又统称为互联网络成瘾综合症。

        3、治疗手段的模糊性。网络性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在于人脑的潜意识发生了病变,其特征业已突破了传统心理疾病的特点,因而现代医学的各种医疗手段和心理学的理论并不能彻底地治疗此种病症。同时,网络性心理障碍涉及计算机科学、医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学的范畴,所以,很难单纯依靠医务人员或心理专家单方面来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而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对此种疾病的认识也只处于起步阶段,尚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现实是,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计算机和心理学教育,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加上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不少人很难抽出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此也就无能为力。

       4、预防和治疗的紧迫性。许多心理障碍(包括网络性心理障碍)都是文化抑制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受的文化禁忌越深,内心的冲突也就越强烈。因此,大学生上网过多,就很容易形成网络性心理障碍。随着网络在高等院校的普及,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将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及时、效果不理想,就会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蔓延。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克服

        1、正确的网络认知

        Internet的出现,宣告着人类信息时代的真正到来。它消除了人类跨地域沟通的“时滞”,拓展了人类的交往空间,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等新生事物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世界既是一个充满自由、开放、平等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着诱惑与陷阱的危险之地。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看到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财富,对网络的破坏与滥用就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极大破坏,会危及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认清网络社会并非真实的社会,网上暂时的成功并非是真实的成功,虚拟的情感的宣泄与满足也并非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应该认清网络带来的并非是鲜花与美酒,也会给自己带来苦涩的恶果,那些迷恋上网而不能自拔的大学生,随着上网时间不断延长,他们的记忆力下降,对学习也逐渐产生厌烦感,并进而出现逃课上网、对各种活动漠不关心,进取意识减弱,与周围同学关系紧张等现象。

        夸大网络的功能并进而认为网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或认为网络是带来人的自我迷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欺骗、社会秩序紊乱的症结而否定网络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大学生只有对网络树立正确的认知,才有可能正确地面对网络,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准确把握自我,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处理好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关系,避免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

        2、自律与自我管理

        自律有两层含义:其一,自律总是与自由和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即要体现出人格尊严和道德觉悟,而不是被内在本能和外在必然性所决定;其二,自律是指自做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律才能既充分体现其自尊、自主与自由,又充分培养其自我控制力,养成良好的“慎独”习惯。在网络社会里,由于信息含量十分巨大,各种文化与价值理念交织纷纭,各种论断莫衷一是,各色诱惑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是一个充满自由的社会,缺乏非常强大的外在约束。面对这一虚实难辨、是非难断却又无明确而强力约束的多彩世界,大学生会因认知偏差或侥幸心理而产生心理困惑与矛盾,以致产生各种各样的网络心理问题。

        但是,过多地沉迷于网络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一种退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它不仅不能真正地解决大学生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反而会更多地产生自我迷失,生活重心丧失、人际沟能障碍,产生非理性的甚至是反社会的行为。如大学生中的流行“网恋”与“网婚”现象。由于网上情缘不需要任何承诺,也没有任何约束,大学生的风花雪月就能通过网络实现。然而,大学生从网络世界的虚拟婚姻得到的快感又迫切希望回到现实中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理想容易破灭,于是,大学生又不得不回到网络世界,造成空虚的心理更加空虚,以至于导致大学生在现实情感交往中出现冷漠与抑郁,在交往上自我失落,造成心理上自我脆弱。据报道,一位大学生在其“网络妻子”突然掉线后,终日不进食,心情焦虑地苦等了五天四夜后,不顾同学的劝阻和老师的教育,不辞而别到另一个城市去寻找其“网络妻子”。

        在缺乏较强他律或几乎难以感受到较为直接的他律影响力的网络社会,自律的重要性与意义显得尤为突出。一个缺乏自律的人不可能是一个自尊自重的人,也是一个不能获得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人。大学生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控制上网时间。同时,要勇于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积极面对现实,应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

        3、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由心理辅导者指导,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个体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就团体成员面对的心理问题与他们共同商讨,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使每一位团体成员学会自助,以此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障碍,最终实现改善行为和发展人格的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把求询者放入辅导与治疗团体中,建构一个群体环境。在团体中,网络心理障碍者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团体中的其他人有着相似的忧虑,甚至比自己还要严重,有着许多相似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心理上担忧与焦虑程度。由于“同病相怜”,他们的心理认同感很强,群体归属感增强,他感受到社会和心理的支持,服从群体的从众行为增加,群体的稳定性提高。在团体中,网络心理障碍者在讨论交流等相互辅导活动中意识到他们不论是在交流解决问题、探索个人价值、人格形成还是发现他们的共同的情绪体验上,同一团体的人都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并分享团体中的共同资源。而且,在团体辅导的环境中,求询者之间潜在的存在着情绪、态度和行为意向的互动、相互感染的群体氛围和群体压力,存在着成员之间的模仿与监督,这些有利于网络心理障碍者健康心理的获得与稳固,有利于障碍者坚持行为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团体是社会的缩影或反射,是一个“微型社会”,因而它为网络心理障碍者提供了一个人际交往行为训练的练习场所。在团体相对安全的氛围里,网络心理障碍者共有的或相似的情感、人类行为以及一些态度如对抗、恐惧、怀疑、孤立都可以被辨别出来并加以讨论;辅导师所提供的行为训练的理论与操作技巧指导可以在这里得到检验、反复练习和强化,这样健康的态度和行为更加容易习得和稳定下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团体辅导方式有师生辅导、成员互相辅导、讲座、小组讨论、行为示范等。网络心理障碍的团体心理调适的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缓解求询者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情绪,利用成员的相互介绍和成员共同参与度高的游戏活动转移他们对心理障碍的过度关注,放松心情。初步拉起一道心理安全网。二是在此基础上,让成员讲述各自的成长经历,并做自我评价。其他成员获得“和别人一样的体验”,产生情感与心灵的共鸣。三是开展网上信息认识的讨论交流,引导他们正确评价网上信息,共同为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出谋划策。四是展开网络与网络技术的研讨,使他们明了网络的两面性、技术中立性和网络技术的工具性。五是运用“头脑风暴法”让求询者把网上人际交往与网下即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异同、在二者交往中的困顿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归因。之后,再让全体成员倾诉各自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惑,成员间进行互相辅导,帮助对方寻根究源,寻找人际关系改善的途径。六是设定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情境,辅导者做交往行为示范,求询者模仿学习。七是小组讨论上网行为的自我管理,彼此订立互相监督上网的契约。

        4、改善网络环境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网络环境将会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越来越难以离开网络。网络环境不仅造就人们崭新的学习和交流环境,而且会改变人,甚至改造人。良好的网络环境培育健全的人格,恶劣的网络环境造就有缺陷的人格。为了保障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发展,还需要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优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首先,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净化网络信息。净化网络信息,必须对网络及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技术上解决网络管理的难题。网络信息的控制在于对信息的过滤、选择。通过对信息的过滤,净化信息,从技术上保证大学生免受互联网上非法内容的侵害,为网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加强信息的控制还需要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将道德监督和法律约束机制引入电子空间,健全有关电子信息网络的法律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必要处罚。

        其次,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上网,这是优化网络环境的积极态度。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挺进,东西文化将受到全方位的巨大的碰撞、冲突、交流、消融和吸收,会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带来许多影响,使其认知偏差与心理矛盾。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要与世界进行经济与物质的双向交流,更要进行文化与精神的双向交流。只有用进步的思想与文化教育大学生网民,才有可能塑造出健康成长的大学生。

        第三,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改进高校教育与管理。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自身装备“网络心理健康防火墙”,使大学生自觉地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应该帮助建立各种团体,在学生参加团体组织的活动过程中,满足他们被接纳、关爱和归属的需要。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高校还应制订《上网学生行为规范》及《大学生上网违章行为处罚条例》,加强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网络违法行为则严加处罚。

        第四,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开展网络咨询应以从各方面入手:一是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如设立心理咨询网站,传播心理知识,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开设在线心理咨询。二是抓好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确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性强的网络心理障碍咨询方案。

参考文献:

        1、乐国林:《网络心理障碍的团体心理咨询》,《社会》2001-12。

        2、乐国林:《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对策》,《社会》2001-6。

        3、李金林、周文文:《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0。

        4、王林、孙鸿、邢建华、郭本升:《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形成与防治》,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5、张江燕:《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用户的心理因素及其调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

        6、苗慧:《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1-6。

        7、汤明:《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抑郁感和孤独感及其社会支持、网络依赖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0。

        8、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2001-5。

----------------------------------------------

学习与思考

1、互联网的特点与影响?

2、如何看待网络人际交往?

3、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是什么?

4、如何克服网络心理障碍?

5、下例案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女大学生:用生命换取一段“网恋”
  年仅20岁的小雪(化名)家住江苏省宜兴市,2001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
  上大学后,小雪迷上了上网,并认识了一个叫“冬冬”的网友,很快两人便陷入狂热的“网恋”。去年底,小雪从南京飞抵哈市与网友见面,并发生性关系。今年春节前,小雪向父母谎称与同学去哈尔滨看冰灯,再次约会网友。两人关系迅速升温,每日热线电话不断,有一次用手机通话时间竟长达两个小时。今年5月,小雪告诉“冬冬”,不久她将远赴英国留学,言外之意他们的关系该结束了。
  “冬冬”真名叫毕冬冬,今年21岁,家住黑龙江省伊春市红光农场,因精通网络,高中毕业后在一家网吧做网管员。而他对小雪描述的身世却是另一番情形:考上大学后因家庭贫困被迫辍学,现正拼命打工赚取学费。
  小雪将要离去让毕冬冬心痛,他露出了真实面目。几天后,他与邻居唐振东谈起此事,越说越觉得不能放过到嘴的肥肉。小雪曾说过,父亲是一个老板,很有钱。毕冬冬与比他大15岁的唐振东密谋:先将小雪骗到伊春,然后狠狠地敲上一笔。
  5月8日,毕冬冬“痛苦”地对小雪说:“在你离开之前,我想见你最后一面。”第二天,痴情的小雪收拾好行李,对同寝只说了一句“去哈尔滨”后就踏上了北去的列车,5月9日失踪。
  12日,小雪的父亲收到从女儿手机发来的短信息,大吃一惊:“你的女儿在我们手上,想要活的就痛快拿出118万元,不许报警,否则后果自负。”此后,小雪的父亲接连收到多次信息及电话,通知他立即带钱到大连,按照提供的网址上网再确定交钱地点。
  当天,小雪的父母即到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报案。13日,宜兴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一行5人火速抵哈,哈市刑侦支队队长卢洪喜指令由三大队配合侦破此案。
  小雪的母亲向警方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今年情人节前,小雪曾给伊春某信箱发过一个巧克力邮包,收件人是毕冬冬。
  与此同时,警方对小雪手机接入和呼出的电话逐一排查,发现了哈尔滨火车站站前某磁卡电话、某大学硕士研究生胡某手机及伊春市的几部电话号码。经核实,胡某的爱人张某近日曾同其表哥唐振东通话和见面,张某还在唐的破皮包内看到一部女款手机。
  然而此时,狡猾的唐振东已预感到事情不妙,通知毕冬冬立即出逃。15日,正在家睡觉的唐振东被抓获,在其家中搜出了小雪的手机、照相机、皮箱及衣物。
  当晚20时许,警方找到了毕冬冬的女朋友吴某。22时40分,吴的手机响起铃声,是毕冬冬从哈尔滨打来的。哈市刑侦支队三大队长李浴非果断下达抓捕命令,仅3分钟,侦查员许连越、刘翼、张君爽赶至文庙街磁卡电话亭,将毕冬冬抓获。
  据毕冬冬、唐振东交待,10日晨,唐振东到哈站接到小雪后,马上将她带回伊春。晚7时30分吃完晚饭后,他们一起来到红光农场毕冬冬的家中。在毕冬冬与小雪发生性关系后,唐振东突然闯进来,强奸了小雪。正当小雪哭泣不已的时候,毕冬冬与唐振东一起将小雪掐死。半夜,毕冬冬与唐振东用床单将小雪包住,运到农场后面的田野里埋掉……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