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6184 次
  • 编辑次数: 4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5-0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独角兽”俱乐部
“独角兽”俱乐部
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
创业型经济
创业型经济
创业智商
创业智商
创业自闭症
创业自闭症
精实创业
精实创业
跨区域创业者
跨区域创业者
土豆条款
土豆条款
路演
路演
墓碑广告
墓碑广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创业精神的概念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
创业精神英文对照:enterprising spirit; entrepreneurship; pioneering spirit; undertaking spirit; 
目录

[显示全部]

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熊彼特认为创业精神系“创造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力量,是一个被新商品或新服务引进而分裂的财富、将资源由现存公司转移,新公司因此而成长的过程。企业创业精神与既存企业进入新事业、在组织脉络中提倡新的产品创意和组织的观点、营运过程中充满着创业哲学三个现象密切相关。Lumpkin和Dess将创业精神区分成五个方面:自治,创新能力,风险承受,事前因应能力和竞争主动性。  Miller(1983)认为,创业精神不仅可以指创业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指企业的行为特征。 Shaker A.Zahra & Donald O.Neubaum(2000)提出,公司创业精神体现在一个公司整体的创新与风险创业行为上,对组织的革新、新业务的开拓、公司业绩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Miller认为公司创业精神应包括产品市场创新、风险承担和行动领先三个维度。产品市场创新包括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新生产方法和流程的发明等。
风险承担倾向是区别创业型企业家与工人的最主要因素,Dessetal(1997)认为创业战略必须具有大胆、直接、机会追逐的风格,并且必须具有风险承担和大胆尝试的特征。行动领先是指创业者试图领导而还是跟随竞争者,在追求机遇的过程中,敢于尝试并且非常大胆和激进。Bostjan antoncio & Robert d. hisrich(2001)提炼了公司创业精神的四个维度:新业务开创、创新,自我更新,行动领先纬度。 新业务开创是通过重新定位产品或服务来开发新的市场,在公司内部产生一个新的业务;还包括半自我管理或自我管理的团队或子公司的形成。创新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尤其强调技术的开发和革新。自我更新纬度反应了公司通过主要观念、包括战略性的和公司层面的变革内涵的更新,来进行组织变革。行动领先的企业倾向于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来承担风险,在追求机遇的过程中敢于尝试、并非常大胆和激进,试图领导而不是跟随竞争者。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其核心在于超越既有资源限制而对机会的追求(Stevenson,1999)。创业意味着变革、意味着探寻机会和承担风险,意味着创造顾客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些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等7种精神特质。综上,创业精神就是勇于创新、并敢于承担风险的一种精神状态,它类似一种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

创业精神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一 对创业精神内涵的理解所谓创业精神,一般是指开创事业的意识、思想、志向、情绪和意志等心理状态。创业精神应该是开拓精神、创新精神、自我实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相互协作精神及事业心、成就需要等的统一体 
 
2、在这个时期,创业精神主要是指创业者在个性方面独具的特征,如机会捕捉能力、很高成就动机、内在控制源等。虽然Schumpeter和Garland等主要着眼于个体企业家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创业精神被认为是一种公司层面的现象(Covin和Slevin,1991a,1991b  
 
3、Stevenson(1985)认为创业精神是指为了开发机会而集中独特系列资源创造新价值的过程[2],Stewart(1991)认为创业精神是通过创新创造租(thecreationofrentsthroughinnovation),创新是指熊彼特的引入新的组合,  
 
4、创业精神是指大学生自主创办事业的精神。这是学生能否进行创业的精神支柱,是关系到他们敢不敢创业的关键。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样的精神,他们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充分适应社会的需要  
 
5、创业精神是指一人充分发挥创造力,抱着必胜的信念,甘冒风险,努力使创新设想付诸实践,最终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精神是创业成功的无形资本,这种精神状态的好坏是一个人创业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6、具体到高职学校,创业精神是指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这种精神是进行创业实践的灵魂和支柱  
 
7、“创业精神”是指在一个大公司内,使每个人都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创公司之业,同时也成就了个人的事业。
 
8、Barringer&Blnedom(1999):所谓创业精神是指,企业家或企业所具有的机会认知、组织弹性、对创新予以衡量和反馈,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业精神有三个层面的内涵编辑本段回目录

  哲学层次的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是人们对于创业的理性认识;
  心理学层次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是人们创业的心理基础;
  行为学层次的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是人们创业的行为模式。

创业精神的定义包括三个重要的主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个主题是对机会的追求,创业精神是追求环境的趋势和变化而且往往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
  第二个重要的主题是创新。创业精神包含了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即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做生意的新方式。
  第三个主题是增长。创业者追求增长,他们不满足于停留在小规模或现有的规模上,创业者希望他的企业能够尽可能的增长,员工能够拼命工作。因为他们在不断寻找新趋势和机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

创业精神的相关观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其含义一直在不断演化。很多人仅把它等同于创办个人工商企业。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创业精神的含义要广泛得多。 
  对某些经济学家来说,创业者(entrepreneur)是指在有盈利机会的情况下自愿承担风险创业的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强调,创业者是一个推销自己新产品的创新者。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创业者是那种将有市场需求却尚无供应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出来的人。 
  20世纪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专门研究了创业者创新和求进步的积极性所导致的动荡和变化。熊彼特将创业精神看作是一股“创造性的破坏”力量。创业者采用的“新组合”使旧产业遭到淘汰。原有的经营方式被新的、更好的方式所摧毁。 
  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这一理念更推进了一步,称创业者是主动寻求变化、对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会的人。只要看一看传播手段所经历的变化─ ─从打字机到个人电脑到互联网,这一点便一目了然。 
  今天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创业精神是在各类社会中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必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的主要动力。因此,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策略。 
  诚如经合组织商务产业咨询委员会(Business and Industry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3年所指出:“培育创业精神的政策是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政府官员可以采用优惠措施,鼓励人们不畏风险创建新企业。这类措施包括实施保护产权的法律和鼓励竞争性的市场机制。 
  社会群体文化也与创业精神相关。创业精神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所能得到的回报。看重社会地位和专业经验的文化可能不利于创业,而推崇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文化或政策则很可能鼓励创业精神。 

英美科学家研究发现创业精神部分取决于基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期对双胞胎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有无创业精神部分取决于基因。

伦敦圣托马斯医院、伦敦帝国学院以及美国克利夫兰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将609对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与657对异卵双胞胎的创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遗传和环境对创业者的影响。

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职业相近的几率大于异卵双胞胎,这表明遗传很重要。研究人员认为,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影响着工作满意度、职业兴趣和工作价值观等与创业有关的各个方面。

创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业精神分为个体创业精神和企业创业精神。个性特质、认知模式、教育培训和创业经验影响个体创业精神,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企业环境和组织支持影响企业创业精神。该文最后讨论了创业精神的绩效评价问题,指出准确的绩效测量是创业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创业精神 影响因素 绩效评价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产业结构正面临彻底的解构与再重组运动,创业精神正是驱动这次重组的最主要动力。对总体经济而言,创业家通过引入和执行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创造性思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个体而言,创业不但是一种充分实现自我的机会,更是发挥个人潜能的舞台,创新与创业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常态行为。.

    1 创业精神的概念

    当创业精神刚出现时,人们一般把这个概念与新组织的创造和创业家本身联系起来,Miller(1983)指出如果个体表现出创新、承担风险和主动进取的行为,那么他就具有创业精神[1],Stevenson(1985)认为创业精神是指为了开发机会而集中独特系列资源创造新价值的过程[2],Stewart(1991)认为创业精神是通过创新创造租(the creation of rents through innovation),创新是指熊彼特的引入新的组合,租是指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收入[3]。早期的创业研究重点集中于创业家与非创业家在素质上的差异,研究的对象也集中于初创企业,创业精神主要指创业家在个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如机会捕捉能力、高成就动机、内在控制源等。但随着创业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认为创业精神不仅是个体层面的现象,也是企业层面的现象。Miller(1983)认为创业精神不仅指创业家的个性特征,也可以指企业的行为特征[1],Zahra等人(1995)把企业创业精神定义为企业创新、承担风险和行动领先行为,创新是指为了满足当前或未来的市场需求,企业创造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的能力,承担风险是指企业参与结果高度不确定性的商业冒险或战略的意愿,行动领先行为是指在向市场推广新产品、服务或技术方面击败竞争对手的能力[4]。

    2 个体创业精神

    2.1 个性特质

    在最初创业精神的心理学研究中,常常比较创业家和其他群体的个性差异,把创业精神归结于创业家的个性特质。McClelland在1961年对成就需要的研究开创了此方面研究的先河,表1列出了创业家和其他群体在成就需要方面的几个比较研究,高相关表明创业家的出现和成就需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表1 创业家的成就需要与其他样本的比较 有关控制源的研究是创业精神的心理学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研究者期望创业家较其他群体具有更高的内在控制源,但此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像成就需要那样显得一致(见表2)。 表2 创业家的内在控制源与其他样本的比较 其他个性变量在一些研究中也有出现,如内在激励性、风险和不确定性承担等,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单纯用个性特质来解释创业精神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首先个性分析把创业家看成以恒定的状态存在的特殊个体,缺乏动态性,并且个性研究方式的结果并没有导致对创业家精神因果关系的理解,其次把创业家定义为具有某些具体特征的个体,只有当现实中所有创业家都具有这些特征,并且这些特性是创业家所特有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最后用个性特质来解释创业家忽视了文化和环境、学习与教育的作用[5,6]。

    2.2 认知模式

    从创业家个性角度来研究创业精神成效并不显著,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阻力,面对失败的结果,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创业精神的认知因素和过程的潜在作用。研究表明创业家在一些认知过程中与其他人不同,创业家更倾向于把商业情景归类为更有优势和机会,创业家并不喜欢参与有较大风险的行为,而是他们更积极地架构一个给定的情景,更关注这个情景产生有利结果的可能性并据此采取行动[7]。Kahneman等人认为创业家对未来商业情景的大胆的不合常理的美好预测,导致他们关注当前具体的情景,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先前的可以使他们做出清楚判断的相关情景结果。另外,创业家经常处在新的、复杂的、可能产生信息超载的情景中,工作时间长,经常疲劳,体验到高度的压力和紧张,对理想和业务具有强承诺,因此创业家周期性地处在考验他们认知能力极限的环境中,比其他人更经常、更强烈的处在易产生偏差和误差的环境中,增强了他们对各种偏差或误差的易感性[8]。Baron(1998)分析了创业家易感的五种偏差或误差,包括:①假设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②情感注入(affect infusion)、③归因风格(attributional style)、④计划缪误(planning fallacy)、⑤自我调整(self- justification)[9]。Dutton等人(1987)把归类理论作为一个概念性框架来解释决策者如何诱发其它战略决策框架,他们认为某个问题的属性引起决策者按不同方式来归类战略问题,这种启发式通过把注意集中到刺激的一些元素,忽视另一些元素来指导对刺激的理解。也许个性差异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的系统差异的结果,研究表明由于情景的积极属性对创业家更显著,创业家在评价商业情景时更显乐观,他们通常把情景归类为具有优势的机会[10]。

    2.3教育、经验等背景特征

    创业家的教育、创业经验等背景因素也影响创业精神,创业家可以经过受教育的过程有系统地学习各项创业所需的技能,而其创造力与判断力也因受教育而有效提升,工作经验(包括创业经验)有助于创业家进行创业决策。Jo等人通过对韩国48家新生企业的研究,发现在早期阶段,创业家背景与企业绩效相关,有过更好教育和更多商业经验的创业家经营的企业的利润较高,没有良好教育背景,只有初创、管理和高成长经验的创业家经营的企业的利润较低,在企业的成长阶段,也有相同的效应,创业家具有通过以前从事与产品相关的工作经验获得的专业化知识对企业成长起积极效应,创业家只有初创、管理和高成长经验,对企业成长起消极作用[11]。其他研究也发现智力增加开始创业的可能,教育显著影响创业成功,产业和行业知识增加成功概率,以挑战驱动的创业与成功有显著正相关[12]。

    3 企业创业精神

    3.1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对企业创业精神具有较大的影响。Miles和Snow(1978)根据战略导向的不同将企业分为进攻型(prospectors)、分析型(analyzers)、反应型(reactors)和防御型(defenders)。Morris等人(1996)在实证研究了企业强度和绩效的关系后,认为采用进攻型战略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创业强度,而采用防御型战略的企业的创业强度则相对较低,管理者需要保证战略和创业强度水平的一致性[13]。Entrialgo(2000)认为企业增加创业行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管理实践和创业抱负的适应性,在管理实践中能促进创业精神的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包括分析、灵活性、规划参与度、控制系统和竞争战略,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大的战略灵活性、员工深度参与企业规划、实施战略控制以及采用差异化的竞争战略都能强化企业的创业行为[14]。

    3.2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对企业创业精神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Miller在1983年进行了组织结构对企业创业精神影响的一个经典研究,他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简单型企业(simple firm)、计划型企业(planning firm)和灵活型企业(organic firm),结果表明,简单型企业的创业精神主要由领导者特征决定,计划型企业的创业精神主要与企业的竞争战略有关,灵活型企业的创业精神主要与企业结构和面临的环境有关[1]。Covin等人研究了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对企业创业精神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组织结构影响创业精神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在灵活型组织中,高创业精神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绩效,低创业精神的组织绩效较低;在机械式组织中,低创业精神的组织的绩效较高,而高创业精神的组织的绩效较低[15]。

    3.3 企业环境

    企业所处的环境与企业创业精神具有不可分离性,环境对抗性越强,企业越容易出现创业精神。Zahra等人(1995)研究发现在对抗性环境中,表现出高水平企业创业精神的企业做得较好,这是由于在对抗性环境中获取增长和利润的机会很少,企业创业精神是创造和探索导致竞争优势的机会的必然手段,在平和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市场机会,和平共存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追求企业创业精神可能是不必要的冒险[4]。

    3.4 组织支持

    企业创业精神需要强大的组织支持,影响企业追求创业精神的关键组织变量包括合适的奖励系统、管理支持、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容忍失败的宽容文化。企业创业精神体现了企业创新和冒险活动,在今天竞争的市场中是必需的,它对企业革新、新业务创造和改善绩效是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和冒险需要持续和耐心的投资,需要强大的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政治和组织支持[16]。

    4 创业精神的绩效评价

    创业精神能帮助企业获取新的能力,帮助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利润和促进企业成长,使股东价值增值,但并非所有的创业精神都能提高企业绩效,有的创业精神会损害股东的短期利益。Zahra等人(1995)认为预期创业精神会促进企业绩效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创新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二是追求创业精神的企业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其更有可能积极地去获取各方面的竞争优势,他们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创业精神对企业长期财务业绩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对抗商业背景下这种效应尤其明显,但同时他们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创业精神都会导致企业绩效的提高,创业精神是有风险的,缺乏战略关注点和组织政策不健全的不良组织的创业活动必定是失败的[4]。由于创业型企业在产品和市场开发方面投入比较大,可能对企业的短期利润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企业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创业事件对利润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因此在讨论创业精神绩效时,过于强调企业即期财务绩效可能会损害企业未来的利益。

    准确和合适的绩效测量对创业研究是关键的,如果没有充分的手段来测量绩效,创业研究的理论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创业研究由于在充分评价创业企业成败、获取可靠数据和绩效测量指导信息等方面存在困难,再加上不同研究者在研究目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研究中创业企业成功的定义和测量指标各不相同。Murphy等人(1996)总结了以往的创业研究中的绩效测量,得出以下四个结论:一是在评价绩效时,使用了多种各不相同的测量指标,二是这些不同的测量指标覆盖了许多绩效测量维度,三是许多研究中测量绩效的维度不超过二个,四是重要控制变量(如企业规模、产业、公司成立时间等)没有经常使用,由此可以认为以往研究中所使用的“绩效”没有满足使一个单维结构有效的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基于不同绩效变量的实证结果不能被任意地泛化[17]。

    5 结语

    虽然创业管理的研究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还是取得不少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成果,为指导现实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个体创业精神来说,首先,可以从个性特质等几个方面来识别个体创业回避的原因,许多人回避创业可能不是因为确实缺乏必要的技能,而是因为他们自己认为缺乏必要的技能;其次,可以从个性特质等几个因素来评价个体创业潜能,识别优势和劣势,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和运用资源来提升创业精神;最后,在创业培训方面,不但要培训个体创业技能和能力,也要强化创业者的认知和信念,还要培训创业者运用各种技能减少认知偏差,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对于企业创业精神来说,企业创业精神来源于企业每个员工个体创业精神的激发,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可知觉的支持性创业环境,一方面要从战略导向、结构设计、组织文化、资源配置和管理支持等方面来引导和促进企业创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增加员工的创业机会,增强他们的创业体验,积累创业经验和技能,提升他们的创业信心。

    创业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也应看到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包括:①许多研究只关注激发创业精神的个体和组织因素,而忽视了个体和组织外的体制、环境和政府的作用;②许多研究只关注创业精神出现的影响因素,而很少关注导致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的研究;③在研究企业创业精神影响因素时,没有注意企业规模、产业发展阶段等重要变量的影响;④缺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协同效应和中间变量的研究;⑤创业研究中绩效测量的维度的指标不够明确;⑥中国背景下的创业研究还是相当匮乏的。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时代,这个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创业精神,国内研究者要立足本国,系统深入地拓展中国背景下的创业研究,如创业决策体制和政策环境因素、不同类型企业的创业精神的差异、创业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因素、创业精神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的运用模式,创业精神的财务和周边绩效评价等一系列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论“创业精神”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业、创新、创优”的基础是“创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核心是“创办企业”。
创业时代呼唤创业精神。深入思考和研究同创业相关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才能发扬创业精神、掀起创业高潮、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创业精神与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
“创业”本义是“创立基业”、“创建功业”。《孟子•梁惠王下》有“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把创建功业与一脉相承、流传后世联系起来。我们在新时期所讲的创业精神,主要是工商精神,是通过兴办实业、追求物质财富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创业精神同历史传统与社会条件关系密切。
马科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的关系时指出,欧洲新教徒迁移美国后,焕发出空前的创业热情,使得美国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企业得以创立、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得以繁荣和发展。这种通过个人努力和合理竞争,置产兴业,增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是美国爆发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思想基础,也是美国企业和企业家从无到有、开拓产业、扩张财富、做大做强的精神动力和信仰支柱。创业精神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是美国保持世界经济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风险资本投资每年只有5000万至1亿美元,现在上升到了120亿美元。10年前,美国每年约有2600种新产品被投放到市场,现在已经翻了10倍。当今美国95%以上的财富是在1980年后创造出来的。这种现象在世界其它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创业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欧洲的状况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欧洲经济一直在衰退的边缘挣扎。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改革步履维艰。欧洲经济增长乏力,难以在短期内赶超美国。究其原因,重要的问题在于欧美经济模式不同:美国实施的是政府较少干预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较高,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较大。与此不同,欧洲国家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保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欧洲国家要维持高福利,通常要实行高税收,以便政府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公司利润和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要用来交税。这种政策固然有防止社会分化、调和社会矛盾的益处,但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其一是居高难下的失业率和僵硬的劳动力市场。不少人因为失业救济足以养家糊口,对累活脏活不屑一顾,企业也因为高福利而造成劳动力成本很高,缺乏扩大投资、扩大规模、增加雇工的动力。其二是缺乏创业精神。欧盟委员会今年初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表明,在就业人口中,有意创业者的比例在美国为28%,但在欧洲却仅有15%。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参加的“全球创业观察”(GEM)研究项目指出:我国总体上属于创业活动比较活跃的国家。把中国放在亚洲发达国家(地区)组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组中作对比分析,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TEA)指数(2002年为12.3%,2003年为11.6%),明显高于日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但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组进行比较,中国的TEA指数则最低,低于韩国、印度和泰国。换句话讲,相对于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创业活动更活跃一些;但是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则是最不活跃的。对这种状况,应当从中国人创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进行分析。
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自战国商鞅变法开始,在秦代已明确提出和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汉武帝时被推向高峰,并成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虽然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黄宗羲等致力于把“重农抑商”转变为“农工商并重”。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长期实行自然经济制度,“无商不奸”的偏见根深蒂固,加之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经商、创业观念十分薄弱。
我国正经历传统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中国真正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至少5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需要旺盛的创业精神,持续不断地创业。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议上,一份由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全球领先的管理及信息技术咨询机构)提交的、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就如何鼓励企业的创业精神进行的一项为时3年才得以完成的报告称: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最缺什么?结论是:创新意识。21世纪的中国企业又缺什么?答案是:创业精神。该报告指出:中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已经能够全面认识创业精神的重要性,中国97%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创业精神非常重要, 88%认为他们的企业在未来三年里将会变得更富创业精神。
当然不能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同市场经济以及创业活动是完全抵触的。马科斯.韦伯认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不能相容,这是不正确的。时至今日,3000多万海外华商在50多年中发展迅速,总资产高达2.5万亿美元,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新儒家”认为儒学对于现代商业和企业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有益的;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的东亚各国经济在几十年中迅猛发展;20多年来我国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国际资本涌入我国、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投资我国并且努力实现“本土化”、融入中国文化环境,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商业与企业的相容性,证明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所包含的创业精神。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舍弃其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忽略竞争、否认个性等消极因素,而对于其中艰苦奋斗、勤俭兴业、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等优秀内容,要结合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条件,在创业活动中加以发扬光大。
我国各地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不均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2004)》,由辛劳精神、闯荡意识、竞争心理三项组成“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指数”排前10名的是:温州、深圳、北京、泉州、重庆、台州、镇江、中山、惠州、佛山-哈尔滨,南京在50个统计城市中倒数第二。另据2002年1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的户数和从业人员,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二;私营个体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仅1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 个百分点。据了解,广东的一个县级市每16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而南京100个人中才有一个老板;南京的银行存款总量是全国第四,人均储蓄值位列全国第五。这些都反映出南京人缺乏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近期报道,人们普遍感到南京人诚实厚道,但闯劲不足,八成市民认为南京人缺乏创业精神。同样地,对于江苏人的创业精神也需要进行比较和分析。江苏人智慧勤劳、诚心务实、擅长事业,这是江苏文化的优良传统。但是,江苏人恋乡恋家、守土守业的观念比较重,闯市场、走天下的欲望不够强。特别是在创业的胆识和魄力方面要向浙江人学习。我们应当努力培育全民创业精神,在全社会树立劳动为本、创业立身、致富光荣、懒惰可耻的时代意识,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民众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解放出来,使千家万户的创业热情和冲动充分发挥出来。
树立创业精神、实行自主创业,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是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观念更新。要克服传统观念的羁绊、突破计划经济的藩篱,变依赖“官场” 为面对“市场”,变“找饭碗”为“造饭碗”,变“打工经济”为“老板经济”,真正形成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的热潮。
创业精神与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
创业者进入市场、创建实业,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折,是为自己创建一个发挥才华、施展抱负、乃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舞台,而不是沉湎物欲、纸醉金迷、追求享受、尔虞我诈。“无商不奸”是偏见而不是古训;道德沦丧、违法乱纪充其量只能算是经济历史上的逆流。
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出新意于法度之外”,是人类历史的深刻革命。当初,与建立市场经济相伴随的,是对封建禁欲主义的革命和人性的觉醒。亚当•斯密明确肯定“利己心”的社会作用,把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看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卑劣的贪欲是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曾经生动描写在市场经济之初,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但等价交换是商业经济的本质,诚实守信是创业经商的正道,历史发展过程“从混沌到有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观念日益健康,市场规则日益完善。成功企业和人士的创业道路表明,健康向上的创业精神体现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价值观念。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是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没有。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行为“八端”的核心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经济兴起,“十大商帮”各有千秋:晋商“守信不欺”,徽商“信义为先”,鲁商“敦厚质朴”,龙游商帮“亦贾亦儒”,洞庭商帮“精而不奸”,宋明理学所倡导的包括诚信在内的伦理道德,成为当时企业文化的主流和商人创业的基石。以张謇、荣德生等为代表的近代江苏商人,崇尚实业,诚信经营,精细作业,低调做人,埋头追求,谨慎创业、稳健发展、追求圆满、时任知物,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
诚实守信作为人品、人格、人道和人伦,是中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市场规则的准绳,是企业成功的正道。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并经营“江南药王府”(胡庆余堂),以“戒欺”为根本理念;“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深受世人称誉。江苏首富、民营企业家祝义才在创业之初就提出“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将雨润的企业精神定为“诚信勤敏、谦学坚毅”,因而创业成功、健康发展。华人首富李嘉诚深信:“对于商人而言,如果从小没有养成遵守信用的习惯,那么就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任,生意也就很难做。”他领先商界“14个强项”,其中最强者是“做人”。
当前,我们倡导市场经济、鼓励创业经商,对于社会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以“共产主义精神”规范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是行不通的,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重视物质利益。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市场经济等于物欲横流、或者创办企业一定唯利是图。实际上,创业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义,规整人生目标、反映人生价值、实现社会责任、体现崇高理想和远大志趣。诚实谦逊、积极正派、热情负责、克制忍耐、勤俭敏锐、公道大度、坚韧自信、团结互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深刻地体现在成功人士创业过程之中,并成为其成功要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其“人类需求金字塔”顶端,是“自我价值实现”,而“生理需求”只不过处于最底层。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经济”范畴,其深刻意义是作为“道德文章”的“经世济民”,本身就包含了“理想”与“责任”等深刻内容。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可见,发展市场经济并非一定导致理想淡薄、责任感降低;那种认为创办企业只是追逐财富、崇拜金钱的观念,是片面的、浅薄的、狭隘的和有害的,与我们所主张的创业精神大相径庭。
创业精神与知识结构和经营能力
创业精神表现为积极的进取态度和旺盛的求知精神。为了比较深入地考察创业精神,应当对于创业者的动机、及其知识结构和经营能力进行分析。
人们的创业动机大致分为“机会型”和“生存型”两种。前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一种主动选择,而后者是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谋求生路,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全球创业活动,机会型为主、生存型为辅。GEM考察3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7个生存型创业水平低于1%,6个低于0.5%,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甚至没有生存型创业者。但我国的创业类型中是“生存型”为主,占到了总数的60%以上,不仅与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同属于生存型为主的创业活动国家,并且在所有亚洲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一位。
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动机方面,而且反映在能力方面。前者看重的是新创造出来市场,而且是新的大市场和中型市场;而后者则很少考虑是否进入了新市场,最常见的是在现有市场中捕捉机会。统计数据说明,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主要是在现有市场和创造的小市场上捕捉市场机会,很少考虑去捕捉大中型的新市场。虽然中国有不少人属于机会型创业者,但总人数远低于生存型创业人数。总体上看,中国创业者在开创新市场、尤其是大中规模的新市场方面,表现为动机和能力不足。据统计,拥有创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占创业者36%,低于GEM 的42%,更低于美国的57%,多数人缺乏创办新公司的经验,不能很好地组织创办公司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不懂的如何管理新成立的小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存型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现有市场,其结果常常只能是加剧现有产业的竞争程度。
“创业构思”是创业计划的设想和蓝图,其依据是市场机会、以及个人把握这种机会的专长和资源。人们的创业能力,其实就是创业者的专长和经验,如市场调查、技术专长、企业管理、用人理财、公关促销、开发开拓、冒险避险等等。创业者的自身条件,表现为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是可以自我控制、发生转化的,其方针是“扬长避短”。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创业者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外部环境。
创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有人概括为“十大素质”,包括:欲望、忍耐、眼界、明势、敏感、人脉、谋略、胆量、豁达、自省。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严介和认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当知识丰富,只有精通工商管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等,才能成为合格的企业家。有成就、有前途的创业者,一定是努力求索,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经营能力的。江苏红星家具集团董事长车建新虚怀若谷:“我知道自己的哪里是短项,但我善于借别人的大脑为我所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文化水平不高,可以请教授;管理方面有欠缺,可以请中国最有名的管理、人力资源专家。”他履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格言,每年行20万里路,读70本书,听60位专家教授讲课,成就了从小木匠到家具大王的发展道路。
创业者的知识和能力,成为创业精神是否科学可行、能否付诸实践的重要基础。《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指出,全球范围内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在美国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 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我国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其中约有70%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 2.9岁。君不见,不少名噪一时的企业,纷纷成了匆匆过客、昨日黄花:“三株”枯萎、“巨人”倒地、“秦池”干涸、“飞龙”折翅、“红太阳”落山、“亚细亚”失利……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可见,知识水平和经营能力对于创业精神的形成、完善和实行、对于创业成功或失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创业活动风起云涌,势成燎原。1989年时,民营经济仅占GDP的 1%;而现在,纯私营经济已经占到GDP的30%。江苏省2004年GDP总额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民营企业创造的数值至少占1/3。截至 2004年底,全省共有41.8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400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新增资1844亿元,占全国的1/5。但是也要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将会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新增就业人口压力也在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的能力也亟须提高。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倡导创业意识、改善创业环境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教育以增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目前我省创业培训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小企业为主,兼顾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创业要求,内容包括:创业融资培训、创业入门及政策培训、SYB( Start Your 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有关部门已作出安排,今年全省将培训创业人员2万人,成功创业率达50%以上,平均每创办一个企业,带动就业岗位 3个以上。
为了改善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经营能力,形成全民创业热潮,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把创教育引入学校课堂,在高校教学中增添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的内容。当前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十分薄弱。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寥寥无几,仅占毕业生总数的5%~8%。其中十分重要原因的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态经验明显欠缺。2004年,我省24万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只有56人。我国大学生创业与美国相比明显不足。自198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两位MBA大学生举办第一届商业计划以来,美国许多高校都开始举办自己的创业计划大赛。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于MIT的创业计划大赛。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
业精神是企业成功的动力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全力创优,既是时代需,又是时代的特征。发扬优良传统、振奋创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trepreneurship
http://journal.shouxi.net/html/qikan/jcyxyswyxgc/xlkxjz/20052131/wz/20080831075019402_300174.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创业精神 Entrepreneurship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entrepreneurship,企业家精神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