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50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8-01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埃德温·兰德
埃德温·兰德
Douglas McIlroy
Douglas McIlroy
Dick Lathwell
Dick Lathwell
凯利·布托
凯利·布托
约翰·肖
约翰·肖
拉里·特斯勒
拉里·特斯勒
布鲁斯·威尔科克斯
布鲁斯·威尔科克斯
Larry Breed
Larry Breed
Nikolay Brusentsov
Nikolay Brusentsov
约瑟夫·魏泽鲍姆
约瑟夫·魏泽鲍姆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约瑟夫·魏泽鲍姆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Joseph Weizenbaum,译为约瑟夫·魏泽堡、约瑟夫·韦曾鲍姆、约瑟夫·魏泽鲍姆、乔瑟夫·魏曾包姆等,过世的德国计算机学家,MIT教授,主要学说是ELIZA:就是人几互动语言技术。
由麻省理工学院韦曾鲍姆(Joseph Weizenbaum)发明的间接心理疗法是目前在电子计算机上使用方便的精神病程序的范例(应当指出,这远不是现有最难最佳的程序)。发明了心理疗法程序后,精神病医生就可以通过控制台上的打字键盘小写字体句子输入与大写字体句子(后者是由荧光屏显示)输出相连接。打算把这种交换作为试探程序,可是医生在这方面是不受程序约束的。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Joseph Weizenbaum (Berlin, January 8, 1923 – March 5, 2008) was a German-American author and professor emeritus of computer science at MIT.
Born in Berlin, Germany to Jewish parents, he escaped Nazi Germany in 1935, emigrating with his family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started studying mathematics in 1941 in the US, but his studies were interrupted by the war, during which he served in the military. Around 1952 he worked on analog computers, and helped create a digital computer for Wayne State University. In 1956 he worked for General Electric on ERMA, a computer system that introduced the use of the magnetically-encoded fonts imprinted on the bottom border of checks, allowing automated check processing via 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1964 he took a position at MIT.

In 1966, he published a comparatively simple program called ELIZA, named after the ingenue in George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which performe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Driven by a script named DOCTOR, it was capable of engaging humans in a conversation which bore a striking resemblance to one with an empathic psychologist. Weizenbaum modeled its conversational style after Carl Rogers, who introduced the use of open-ended questions to encourage patients to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with therapists. The program applied pattern matching rules to the human's statements to figure out its replies. (Programs like this are now called chatterbots.) It is considered the forerunner of thinking machines.[1] Weizenbaum was shocked that his program was taken seriously by many users, who would open their hearts to it. He started to think philosophically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ter became one of its leading critics.
His influential 1976 book 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displays his ambivalence towards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lays out his case: whi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y be possible, we should never allow computers to make important decisions because computers will always lack human qualities such as compassion and wisdom. Weizenbaum makes the crucial distinction between deciding and choosing. Deciding is a computational activity, something that can ultimately be programmed. It is the capacity to choose that ultimately makes us human. Choice, however, is the product of judgment, not calculation. Comprehensive human judgment is able to include non-mathematical factors such as emotions. Judgment can compare apples and oranges, and can do so without quantifying each fruit type and then reductively quantifying each to factors necessary for comparison.

Weizenbaum was the creator of the SLIP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1996, Weizenbaum moved to Berlin and lived in the vicinity of his childhood neighborhood.
A German documentary film on Weizenbaum was released in 2007 and later dubbed in English.

Until his death he was Chairman of the Scientific Council at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Business in Berlin. In addition to working at MIT, Weizenbaum held academic appointments at Harvard, Stanford and the University of Bremen, and other universities. Weizenbaum was reportedly buried at the Jewish Cemetery in Berlin. A memorial service was held in Berlin on March 18, 2008.

第一个聊天机器人编辑本段回目录

Joseph Weizenbaum在1966年设计出一套著名的程序--Eliza,尝试模拟一个人本的罗哲斯学派心理治疗者的治疗过程。
Joseph Weizenbaum的ELIZA是第一个聊天机器人, 可能也是最有趣的会说英语的程序。与ELIZA“聊天”的用户有时会误以为自己是在和人类, 而不是和一个程序, 交谈。但是实际上ELIZA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它只是按固定套路作答, 或者用符合语法的方式将问题复述一遍。

对人工智能的想象在对计算机的构想中就已经产生。1950年,图灵在哲学刊物《思维》(Mind)上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的文章,提出了后来经典的图灵测试。1990年,纽约慈善家休·勒布纳(Hugh Loebner)设立了10万美元的大奖,准备颁给第一台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至今大奖空置,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家约瑟夫·魏泽堡(Joseph Weizenbaum)和理查德·华莱士曾经分别因“伊莉扎”和ALICE而获得过2000美元的年度奖。

诞生之初,计算机就显示了改变世界的威力,在多数智力活动中超过人脑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早在1948年,计算机革命的领导人物之一,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就说:“如果你坚持有些事机器没法做到,但只要你能告诉我机器到底有哪些事做不到,我就总能造出一种能做到的机器来。”对此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无法苟同,他们提到了知觉、自我意识和情感等内容,但关于这些范畴的确切含义及如何测试却存在分歧,对智能本身研究不足,目标不明,成为困扰人工智能研究几十年的难题。

1966年,魏泽堡开发的“伊莉扎”是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这个名字源自萧伯纳的小说《皮格马利翁》中专门模仿上层人物说话的人物伊莉扎·杜立特,但这个程序模拟的是一位心理医生,能运用简单的修辞与病人交谈,特别善于把病人的陈述重新组织成问题。

患者:“我想哭。”

伊莉扎:“你为什么会说你想哭呢?”

患者:“因为我妈妈恨我。”

伊莉扎:“你家里还有谁恨你?”

听起来煞有介事,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伊莉扎的程序能在对话者的句子中发现关键的词组,并把它们插入自己的句子中。在当时,能与计算机对话是令人震惊的成就,据说甚至有人开始为伊莉扎开发情感程序。
初步的成功使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人工智能前景一片乐观,人们激动地预测:小巧的智能机器会很快出现。斯坦利·库布利克(Stanley Kubrick)1968年的经典影片《2001:太空奥德赛》中的计算机HAL将这种幻想和担忧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背景下,1982年日本通商产业省公布了规模空前、雄心勃勃的“第五代计算机系统”计划,希望借助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将计算和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度。不甘心日本像在电子元器件和汽车工业一样占据计算机工业的支配地位,美国司法部甚至放弃了反垄断指控,允许柯达和摩托罗拉等公司组成的集团联手成立了MCC(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公司,由当时还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道格·莱纳特(Doug Lenat)牵头,投入人工智能研究,国防部的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也注入了大量资金。

主要成就编辑本段回目录

20世纪70年代后期,伦理学问题开始在Joseph Weizenbaum(1979)和Abbe Mowshowitz(1976)的著作中有了更清晰的表述,也是在这个时期,隐私保护委员会在隐私的问题上做了主要研究。这个时期的伦理学问题与大政府和大型组织有关。后见之明的是,在早期的时候,关于大政府和隐私权的担忧跟随着技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并且它创建和保存了巨型数据库,包括各种类型尤其是存储着个人信息的数据库。计算机也被用来进行大数运算。这种高阶计算首先(并非专门地)是被用来为诸如武器开发、太空旅行和美国计数调查这样的政府活动服务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韦曾鲍姆(Joseph Weizenbaum)设计出来的机器精神病医生。这部机器的工作程序要比威诺格雷德的机器人简单得多,因为它涉及到启发式的心理疗法,只需要极其简单的思维计算程序。下面就是病人与计算机精神病医生(简称“医生”)之间的一段惊人的对话。(当然,这里选的是效果较为理想的例子,而其它许多机器与人之间的类似精神病学对话并非如此动人心魄,但是我想,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病学对话也不见得会比这种对话更精采多少。)

  病人:男人们都一样。
  医生:这是从哪一方面来说的呢?
  病人;他们常常不是为这事就是为那事而给我们找麻烦。
  医生:你能举出一个特殊的例子吗?
  病人:你看,我的男朋友竟把我弄到这儿来了。
  医生:噢,是你的男朋友把你弄到这儿来的呀!
  病人:因为当时他发现我情绪很低落。
  医生:听说你情绪不好,我很难过。
  病人:他是对的,当时我是很不快活。
  医生:你想过没有,你到这里来会有助于你消除烦恼。
  病人:的确,我需要某种帮助,这一点很清楚。
  医生:如果你得到某种帮助,对你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病人:也许我能学会如何和我母亲相处过日子。
  医生:请多谈谈你的家庭情况好吗?
  病人:经常照顾我的是我母亲。
  医生:你家里还有谁照顾你?
  病人:我父亲。
  医生;是你父亲吗?
  病人:你在某些方面挺象我父亲的。
  医生:你看什么地方象?
  病人:你性格不是很暴躁,但是我认为你并没想要我注意到这一点。
  医生:是什么使你觉得我性格不很暴躁?
  病人;因为你不和我争吵。
  医生:为什么你认为我不和你争吵?
  病人:你怕我。
  医生:觉得我害怕你能使你高兴吗?
  病人;我父亲就觉得我怕他并因此而感到高兴。
  医生:当你想到你父亲的时候,你是否还有过其它的想法?
  病人:他是响当当的男子汉。
  医生:事实上,你的男朋友把你弄到这儿来,还是有点事情可以干干嘛。

  计算机的这种应答如流的精采表演真使人忍不住要说它是“有知觉的了”——当然,计算机的所有这些答复都是事先设计编制的程序。但是,真正的精神病医生的回答也不过如此而已。我甚至设想当我们的社会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用精神病学的知识来自我开导时,当计算机被广泛应用时,可以创办一个治疗精神病的计算机终端网,就好象是一排排的大型电话间,我们只要花上几元钱就可以和网点中的任何一位体贴入微,经检验是完全称职的,其大多又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医生交谈。目前,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保证精神病学对话的准确可靠。
已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Joseph Weizenbaum在其1976年的著作《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From Judgment to Calculation》洞察到的那样,因计时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而形成的世界观“使旧有的世界观黯然失色,原因在于它是排斥直接经验的,而这却正是构成往昔现实的基础。”我们不再听从自身感觉来决定何时吃饭、何时工作、何时睡觉、起床,我们开始遵从钟表的命令。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Weizenbaum
http://snarc.ia.ac.cn/ren/html/y2010/276.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约瑟夫·魏泽鲍姆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约瑟夫·魏泽堡,Joseph Weizenbaum,乔瑟夫·魏曾包姆,约瑟夫·韦曾鲍姆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