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792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0-1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OSI教训
OSI教训
全球移动数据价格
全球移动数据价格
颠覆路由器
颠覆路由器
即时消息应用颠覆移动生态系统格局
即时消息应用颠覆移动生态系统格局
美国移动运营商5大变革
美国移动运营商5大变革
除夕拜年短信
除夕拜年短信
虚拟运营中国式路径
虚拟运营中国式路径
天下有贼
天下有贼
移动渠道巨头战争
移动渠道巨头战争
OTT业务
OTT业务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互联网接入大清洗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互联网接入大清洗

  中国互联网接入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清洗”正在拉开大幕。

  “到今天为止,铁通的带宽出口已经中断41Gbps,占铁通所有带宽的近20%。”9月17日,一位铁通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而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铁通内部文件,从8月12日至9月9日,短短27天内,仅广东铁通就爆发了37477件用户投诉,38443用户拒绝缴费,并已有28210用户面临退网。

  在这场行业震动中,除铁通外,还有多家厂商“受伤”,震动波及的互联网用户或将超过1000万用户。

  中国电信是震源所在。

  2010年8月上旬,中国电信下发内部文件要求,各省公司对高带宽和专线接入进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外,清理所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

  风暴至此展开,至今未止。

  运营商内部人士认为,中国电信希望借助既定行业法规打击弱势运营商和广电,增加竞争对手的运营成本,从而最终稳固自身的宽带市场。

  “黑白名单”

  与其他电信业务一样,互联网也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用户互相访问会产生流量,当用户访问其他网络,产生的流量就需要彼此结算,以弥补建设网络和提供服务的成本。此时,谁向谁结算,结算多少钱,是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骨干网间直联,二是通过NAP点互联,三是通过第三方接入。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产生网间结算。按照工信部规定,为补偿中国电信和联通的骨干网投资,网络结算方式为其他运营商向它们单向结算。

  “向中国电信结算其实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中国电信现在把单向结算变成了打击竞争对手的核武器。”一位运营商人士说。

  按照工信部规定,目前有两种网间结算方式,一是通过国家交换中心节点互联,其他网络以1000元/月/M的价格结算;二是各网络与中国电信或联通直接接入,结算费用自行协商。

  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电信却设立了“黑白名单”,予以差别定价。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中国电信对45M以上的互联网专线接入划分了两类用户,一类是联通、铁通、移动3家基础运营商,以及教育网、长城宽带两家全国性单位,必须由中国电信集团直接受理业务。此外,中信网络和广电机构所属单位这两家地域性单位,必须由中国电信集团审批后才可受理协议。除了上述用户外的其他用户属于第二类,中国电信省级公司可直接受理业务,但也要进行价格管控,避免为第一类用户提供转接。

  一位运营商人士透露,中国电信给两类用户的待遇差异巨大。第一类用户的结算价格一般都高达100万元/G/月以上,第二类用户的结算价格则一般只有25万~42万元/G/月。一位IDC厂商负责人透露,在一些地区,二类客户向中国电信购买带宽的价格甚至低达10万元/G/月。

  “中国电信的意图很明显,就是通过制定远高于市场价格的结算标准,抬高竞争对手的带宽接入成本,从而遏制竞争对手的宽带业务发展,维持自身的垄断地位。”一位地方运营商人士表示。

  这一价格令其他运营商难以接受。

  “如果按照中国电信要求的结算标准,即使不考虑发展和维护用户的成本,除了所有的宽带业务收入,铁通每年还要再掏6亿元,才能支付向中国电信缴纳的结算费用。”上述铁通内部人士说,根据国资委最新公布的国资委央企2009年运营情况,铁通2009年营业收入80.4亿元,利润总额8.9亿元,而如果全部依照中国电信要求的110万元/G/月标准,铁通仅网间结算费用,一年就要向中国电信支付逾30亿元。

  铁通的困境并非特例,其他弱势运营商也面临同样“赔本打工”的尴尬局面。

  但由于中国60%的宽带接入用户、65%的内容资源及主要的国际出口带宽都集中在中国电信手中,网间互联总流量中有83%流经中国电信网络,弱势运营商与中国电信的网间结算不可避免。

  清洗“流量穿透”

  尽管如此,弱势运营商依然找到了一线生机:一些公司在中国电信购买带宽后,并不自己使用,而是转手卖给铁通、广电等弱势运营商赚取差价。尽管如此,弱势运营商获得接入带宽的价格仍远低于中国电信的结算标准,往往能低至30万元/G/月甚至更多。

  在业内,这条路径被称为“流量穿透”,正是中国电信此次铁腕斩断的“清洗目标”。

  对于“流量穿透”,中国电信一直高度抵制。在此前一份内部材料中,中国电信认为,“竞争对手千方百计各地询价,以多种方式低价接入电信骨干网,目的是降低成本使其在宽带市场有降价空间”,并估算当时“流量穿透”使竞争对手单个用户平均成本可下降25元/月。”

  除此之外,业内通行的潜规则是,强势运营商会不时对弱势运营商的直接接入“做手脚”,降低其用户体验,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流量穿透”以后,弱势运营商得以绕开这一关卡。

  有意思的是,虽然多年来中国电信一直严防死守,但各地的“流量穿透”却并未消失,甚至有不断增长之势。

  “关键原因在于局部利益。”一位电信内部人士透露,对于电信的地方公司来说,清理流量会影响业务规模和业绩,而且在很多转手倒卖带宽公司的背后,隐现着电信内部员工的影子,所以始终屡清不绝。“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流量穿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从小打小闹变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穿透。弱势运营商往往是A省被中国电信卡流量,就立刻调整路由,利用流量穿透从B省跨省疏通流量。”

  “通过第三方迂回接入中国电信,已经是弱势运营商的普遍行为。”这位人士透露,互联网流量最大,用户最为集中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是流量穿透最密集的地方,也成为中国电信此次清查和打击的重点区域。

  “比如广东,过去大半个月来已经至少有10家公司被中断网络接入。”一位广东运营商人士透露。

  在此次“大清洗”中,大量互联网用户也受到池鱼之殃。

  据业内人士透露,从8月初中国电信开始清理至今,联通、铁通、中移动、长城宽带乃至地方广电机构等互联网接入厂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用户投诉、退网量大幅增加,且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在不断激化。

  强硬的背后

  与以往清理“流量穿透”相比,中国电信此次态度强硬,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要动真格了”。

  在内部通知中,中国电信集团要求,各省公司要按要求自查自纠,查实违规接入立即清退并向集团公司报备,不得以其他理由拖延整改。为防止地方公司因为业绩或利益搞小动作,中国电信还要求各省对其他省的异常流量进行举报,由集团核查后严肃处理。

  此外,中国电信还出台了严厉的惩罚标准:一旦查实,首月加倍扣减违规省级公司业务收入100万元,此后每月按100万元递增扣减业务收入。

  “显然,中国电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以高压政策清洗‘内鬼’。”不愿具名的运营商人士说。

  该人士认为,伴随三网融合渐进,手握内容和播控资源的广电系统将由散兵游勇整合为集团军,这令中国电信感到压力,这是促使中国电信下决心加大清理力度的关键原因。

  2008年的电信重组之后,三大运营商已经逐渐形成相对错位的竞争格局。中移动在稳步发展TD同时,深耕2G用户,积极推动LTE,整体策略是以守为攻;联通则凭借WCDMA的标准优势,借势iPhone发力3G,其目标重在抢夺移动高端市场;而手握宽带优势资源、CDMA产业链却相对较弱的中国电信,在移动通信市场更多是以守待攻,目标是以宽带市场为突破点,以全业务整合的方式对局其他运营商。

  这意味着,宽带业务的成败已成中国电信存亡之命脉。

  在宽带市场,中移动和联通并不构成威胁,蓄势待发的广电却有可能直接威胁中国电信腹地。

  业内人士分析说,由于广电运营商拥有直达用户家中的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有能力突破中国电信对驻地网的天然封锁,以较低价格向用户提供高带宽接入;同时,在三网融合大势下,全国各地的300多家广电运营商有望整合为一家全国范围的“第四运营商”,从而逐步摆脱对电信运营商的依赖,向个人、家庭乃至集团客户提供宽带服务。

  就在不久前,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公开场合透露,广电总局正在抓紧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已报中央批准。而按照广电总局的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规划,到2015年建设规模化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单用户实际接入速率将达到100M,足以与中国电信正面对决。

  但是,只要单向结算政策不变,即使广电网络建成,依然绕不开中国电信和联通。所以,中国电信此次清理第三方接入,也被业内人士视作封堵广电反击通路的未雨绸缪之举。

  网间结算政策待调

  “按照现有政策,‘流量穿透’的行为确实属于违规,但问题在于,多年前出台的政策已经与当前市场情况有所脱节。”在采访中,多位运营商人士及专家表示。

  自中国互联网普及至今,接入市场大多数的恩怨、沉浮与矛盾,背后都与网间结算有关。围绕这一核心命题的争议之多,矛盾之烈,讨论者之众,远超其他产业问题。

  2001年,信产部首次出台网间结算办法。此后数年,该办法一直受到质疑。反对者认为,单向结算意味着,弱势运营商不但要为网内用户访问强势运营商的内容付费,还要为强势运营商使用自身内容服务买单,这有失公平。此外,网间结算的成本和费率如何确定,也成为争议焦点。

  2004年、2006年和2007年,信产部三度修改网间结算办法过程中,都只是对网间结算费用等细节问题进行调整,单向结算的游戏规则一直保留。

  “更无奈的是,即使每次只是细节修改,都是有弱势运营商的牺牲代价才得以推动。”一位互联网运营商人士说。

  一个例子是,2006年7月,在基础运营商中首家拿到全国连锁网吧经营牌照的联通壮士断臂,全面关停旗下网吧一度超过2500家的联通网苑业务;同年,铁通在6个省市的连锁网吧业务也全部关闭。两公司关停网吧业务的原因,都是不堪当时的中国电信和网通打击。

  此事引发巨大震动,次年,信产部再度修改网间结算办法,结算资费从最高220万/G/月,下降到100万元/G/月,这也是多次修改中,变动最大的一次。

  3年之后,随着互联网接入成本的下降,100万元/G/月的价格再次变得高高在上。

  “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期待政府再一次调整网间结算政策。”一位运营商人士呼吁说,虽然对改变结算方式不抱期望,但如果能下调互联网交换中心结算价格,并由政府协调主导运营商与弱势运营商直联结算价格下调至合理区间,对弱势运营商来说,也已算是满意结果。

  “在最坏的情况下,即使政府只是允许‘流量穿透’,也能避免弱势运营商被逼上末路。”该人士说。

目录

中国电信念紧箍咒 清理宽带接入潜规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刘方远

  “这次政策很严,据我所知广东已经有七八家公司被断了网络。”9月3日,广东某IDC人士告诉记者。近日,中国电信内部开始了针对违规高带宽接入的专项清理,而清理对象主要是地方公司的第三方代理,矛头直指其他网络运营商、电信服务商。

  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中国电信要求:各省公司在收到通知之后,立即对省内高带宽接入产品情况、专线客户协议等进行清理核对,对查实确认的违规接入立即清退业务。

  文件指出:原则上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之外的任何网络节点,不得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各省公司于8月15日前将自查结果上报集团。9月1日起可对其他省监督举报。

  “其实这次清查主要就是针对其他运营商的违规接入。”上述IDC人士指出,由于网间结算费用相对较高,其他运营商往往会通过向第三方代理购买带宽的方式接入电信或者网通的核心网络,从而为发展自己的客户降低成本。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应对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内部都在进行一系列的规范。”中国数字电视杂志主编包冉表示,这其实很正常,也可以理解为电信在梳理自己的管理规范。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不规范的行为已经比较普遍,电信此举如果严格执行,短期将对广电企业以及铁通等的互联网接入造成影响。

  此消息未获中国电信官方证实。

  网络接入潜规则

  “运营商之间的线路,互相访问需要按流量付费。而通过第三方购买带宽会比自己去结算流量便宜很多。”广东一家IDC机房的负责人王培(化名)告诉记者,这是造成目前违规接入现象的根源之一。

  在电信重组之前,全国有近十家“国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以及教育网等机构。但网络铺设最广的还是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

  电信重组之后,格局依旧。中国电信和兼并网通的联通垄断了大部分网络接入资源,并且国际出口带宽也主要在电信手中,联通其次。

  根据原信产部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除了中电信、网通、教育网之外的互联单位,在与中电信、网通进行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时,要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支付结算费用。

  费用有两种结算方式,第一是在交换中心按流量计算,标准上限为:结算费用(元/月)=1000(元/Mbps月)×结算速率(Mbps)。第二则是各公司之间协商,由其他企业单向付费给电信和网通。

  “由于上行和下行都算流量,对电信、联通之外的运营企业来说,无论是发展IDC业务,还是发展宽带用户,都需要向这两家付费。”王培表示,“比如铁通的用户访问电信的网站需要铁通付费,电信的用户访问铁通的网站仍需要铁通付费。”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网间结算的费用要远高于电信或者网通自己发展高带宽客户的费用,而且出口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的运营商发展出一些变通的做法。即通过向第三方公司购买电信、联通的带宽。“这也是所谓的‘穿透’接入。”一家提供网络架设解决方案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相当于自己做一个交换路由,把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

  事实上,使用铁通或者广电网络的用户会发现,自己IP地址会经常变化。“比如这次是江苏电信,下次登录也许是联通。”上述人士表示,“这表明他们是通过第三方渠道得到了电信或者网通的带宽。”

  王培认为,这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的现象。“从前的网通、电信也曾经提出过规范,但是由于体系太大,而且地方公司有业绩压力和利益诉求,所以一直没有完全禁止。”

  电信全面清查

  记者获悉,从8月份开始,中国电信已经开始着手对违规高带宽接入进行清查。“据我所知,广东已经有七八家公司被断了网络。”王培说。

  中国电信在下发给各省级分公司的通知中表示,近年来,违规高带宽接入在部分省级公司屡有发生,给不法网络运营商、电信服务商、网络广告代理商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影响国家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不利于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为了净化互联网网络环境,有效遏制淫秽色情信息蔓延的传播,集团公司决定在前期“扫黄打非”专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违规高带宽接入的清理整顿力度。

  “扫黄只是一个名头,真正的目的还是在抑制其他运营单位的违规接入。”王培表示,关键还是看地方的执行程度能有多严格。

  中国电信在通知中要求,各省公司要按照相关要求先开展自查自纠,对省内高带宽接入产品情况、专线客户协议等进行清理核对,对查实确认的违规接入立即清退业务,并将自查自纠报告和之前与对方签署的协议向集团公司报备,不得以客户协议尚未到期或未签署相关条款为理由拖延整改。

  另外,为了防止各省分公司为了自身业绩或者利益关系不严查。中国电信还提出,可以对其他省的异常流量进行举报。“集团将依据举报省提供信息、被举报省反馈用户信息等予以核查。自2010年9月1日起,一经确认,集团公司将坚决予以严肃处理。”

  电信在通知中对带宽接入价格也进行了规定:参照目前集团政企客户事业部给各省批复的价格,即1G带宽年收入在300万-500万元之间,取上限确定1G带宽的月度业务收入参考值为50万元。

  而记者从某网游公司运营部人士获悉,目前从电信购买质量较好的1G独享带宽一个月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

  电信明确表示:原则上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之外的任何网络节点,不得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对于违规业务,自查实之月开始,首月加倍扣减违规省级公司业务收入100万元,此后每月按100万递增扣减业务收入(第二月扣减200万元,第三月扣减300万元,以此类推)。

  “单从文件来看电信的力度很大,而且目的很明确。”前述网络解决方案公司人士表示。

  铁通、广电受影响

  “电信此举主要针对的就是其他运营单位的穿透接入。”王培说,对于一般的带宽需求大客户如视频网站、网游公司等影响不大。“但据我所知这次行动也比较严,有可能是一刀切的,所以通过第三方公司买带宽的话可能会受牵连。”

  有视频网站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是直接找电信、网通签的,因为量很大,所以我们有议价权,找中间商的话反而不优惠。”

  上海一家网游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公司会在主要城市设立核心机房,一般与电信、网通直接签约,所以不会受影响。但在一些小地方的服务器一般都是交由第三方公司去做的,可能会受波及。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针对电信清查的影响,铁通近日已经对客服发出通知,要求注意可能引发的用户投诉。

  铁通在通知中表示,近期由于中国电信整治第三方代理出口,对全公司互联网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引发用户的大规模投诉。铁通要求各分公司客服部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制定预案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用户的解释安抚工作。”

  另外,对广电企业而言,影响同样存在。之前已经有很多广电背景的企业进入IDC市场,但他们并不具备传输接入能力,在带宽方面非常依赖于电信和联通两家主导运营商。

  而过去十年来,广电运营商更是在带宽方面受制于电信和网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深圳天威视讯从2004年开始发展宽带接入业务,深圳电信一度以不出租宽带资源的手段对其加以封杀,结果给当时的后进入者网通以可乘之机,抢下了这个大客户。

  广电一直在酝酿建一张全国统一的网络。据记者了解,按照广电总局对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规划,到2015年建设规模化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单用户实际接入速率达到100兆,达到与电信网平等竞争与合作的水平。

  不过,即使广电网络建成之后,依然绕不开和电信、联通的互通结算问题,因为仅此二家拥有国际带宽出口。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之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以歌华有线为例,每月85元的宽带收入中,其中有近40%要向电信运营商交纳租用宽带出口的费用。”

  王培认为,“由于广电系目前在三网融合中占据了主动,电信此举可能是未雨绸缪,为了提高未来的竞争筹码。”

  不久前,三大运营商集体发布2010年上半年财报,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电信宣布把今年下半年与明年的带宽投资提高150亿,同时提高新增宽带用户目标。国泰君安电信分析师冯丹丹认为,电信这是在为三网融合做准备。

中电信“大清洗”宽带接入背后的垄断阴影编辑本段回目录

  商灏

  垄断现实已应打破

  对于中国电信最近开始的针对所谓违规高带宽接入的专项清理举动,社会已有许多质疑。

  人们看到,8月上旬,中国电信已要求其各省公司对高带宽和专线接入,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外,所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都要加以清理。迄今为止,已有联通、铁通、中移动、长城宽带以及地方广电机构等互联网接入商遭受不同程度冲击,用户投诉、退网量大幅增加,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矛盾呈现不断激化趋势。

  有舆论将这种对于第三方宽带运营商的全面清理,称作整个互联网行业接入史上最惨烈的“大清洗”,外界甚至质疑其将引发新一轮三网融合攻防战。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当前市场格局便可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网络接入资源以及国际出口带宽被垄断在电信手中,网间互联总流量中有83%流经中国电信网络,之外的运营企业无论发展IDC业务或是发展宽带用户,都需向其支付流量费。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第三方代理,就从垄断的隙缝里赚取利润。

  由此推论,中国电信只需通过制定远高于市场价格的结算标准,就可增加竞争对手的带宽接入成本或运营成本,使对手陷入“赔本打工”的尴尬局面,从而遏制竞争对手的宽带业务发展,以稳固自身在宽带市场的垄断地位。

  在中国电信强硬的垄断企图背后,则是伴随着三网融合的渐进态势,广电系统手握内容和播控资源正由地方散兵游勇聚合为中央集团军蓄势待发,在宽带市场对中国电信形成巨大压力。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电信而言,宽带业务的成败,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之根本。

  纵看未来,如果广电总局的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规划能够如期实现,那么,到2015年,广电总局就将建成规模化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其单用户实际接入速率将达到100M,这种实力已足以与中国电信展开正面较量。

  然而一个难以回避的严峻现实却是,因为广电没有互联网国际带宽出口权,即使NGB建成,中国电信仍可制约广电。所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电信清理第三方接入的举动,正是为了预先阻挡广电未来大举进攻之路。

  再看2001年信产部首次出台的网间结算办法,其数年来之所以一直广受质疑,正因为其中单向结算被认为意味着弱势运营商不但要为网内用户访问强势运营商的内容买单,还要为强势运营商使用自身内容服务付账。而网间结算的成本和费率如何确定,亦成争议焦点。尽管其后信产部三度修改网间结算办法,但都只调整了网间结算费用等细节问题,单向结算这一游戏规则始终存留。

  社会舆论已一再呼吁要求电信市场监管方对宽带结算办法加以改变,并积极扶持弱势运营商,呼吁中国电信作为宽带领域的垄断利益获得者,其野心勃勃加紧“圈地”,并设置壁垒,压制对手,巩固垄断地位的态势必须终结。而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宽带市场如果不能让各运营商充分和公平地竞争,就将继续成为强势运营商获取垄断利益之地,人民的利益就只能继续任由其侵犯。

  早期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无从选择只能与电信合作,造成国内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服务器都在电信的网络当中,从其他网络访问必然会受到电信或明或暗的限制,这是历史原因造就的既成垄断。

  但互联网接入实质上要求各运营商公平竞争,理论上消费者是看谁的服务质量好就用谁的;而统一的互联网资源提供不仅缩减重复投资,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的内容审核、资质管理。但形成行业垄断后,中国电信就可操控市场随意抬价,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正是垄断的可怕后果。

  新垄断企图不应得逞

  中国电信清理带宽接入的铁腕政策可能严重影响到诸多中立运营商和广电系的生存与发展需求。近年来宽带接入价格一直上涨,给传统的中立IDC运营单位带来很大压力。强势运营商提高出口带宽价格,也就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网络接入成本的上涨早晚会传导到最终用户层面,最终将会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舆论因此呼吁政府加强对互联互通问题的监管。

  而依照《反垄断法》抑制那些通过国企行政垄断,强占宽带市场的行为,促进该市场公平竞争,最终保护消费者利益,这种要求,应是一种代表人民意志的强烈社会呼声。 

  自1994年被列入人大立法议程,16年来《反垄断法》有关对垄断国企的管辖、行业监管与竞争监管的关系、反垄断执法机构、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落实等问题的立法争议不断,目前的宽带市场垄断趋势,让人们相信已经开始实施的《反垄断法》中的制度安排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许多人曾经以为,中国经济新历史的第一页,已经于2007年7月30日《反垄断法》获得通过时开始了。对于经历了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来说,拥有《反垄断法》实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反垄断法》的出台,的确使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市场竞争秩序的改善,充满了欣喜的期望。虽然满怀期望,但到现在人们所期待的目标却难实现。所以还是不必唱高调,还是有些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再次提出。

  《反垄断法》的实施,是通过保护竞争环境来保护消费者,而不是保护竞争者。反垄断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保护竞争者,而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反垄断法》要求明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然而,人们目前还恐难对此抱太大的希望。

  垄断企业应遭重罚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反垄断的决心和意志已日益坚定,反垄断的力量正不断增强。不久前有相关负责官员表示:“会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中国反垄断执法的新篇章。”9月10日,在第1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国承担反垄断职能的三大部门,即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有关机构官员均公开亮相并现身说法,宣传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有关规定。此外,由国家工商总局承担的三部《反垄断法》实体性配套规章据悉已完成起草工作,准备提交立法审议。另有商务部反垄断局公开的数据说,截至8月底共立案145件,办结136件。

  毫无疑问,中国正按照《反垄断法》精神,让那些试图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竞争,建立不正当行业垄断的企业,都受到约束。

  但《反垄断法》出台并施行以来,其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前进道路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从一定程度上扭转大企业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的现状,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垄断对市场经济造成的破坏,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

  7月1日,由国家工商总局承担的两部程序性配套规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程序规定》已经施行。相关官员称,各地工商机构已据上述程序性配套规章对有关案件进行调查。而针对执法过程中被调查人(含经营者或知情者)不予配合的情形,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个人有可能被处罚2万-10万元,企业则有可能被处罚20万-100万元。

  这种处罚,力度是否有限,固然是个尚需讨论的问题,但中国的《反垄断法》执法进程毕竟正在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未来,不排除中国出现类似法国电信商因滥用互联网业务垄断地位而遭重罚的案例。

  2007年10月15日,法国电信商因滥用在互联网宽带业务的垄断地位,被法国竞争委员会(以下简称竞委会)罚款4500万欧元。历史上,法国电信屡屡被罚,其累计缴纳罚金高达4.9亿欧元,据称是被竞委会处罚最重的企业。

  法国竞委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市场自由竞争,保护人民利益不受侵害。有资料说,2005年,法国竞委会对违反自由竞争规则的本国企业开出了总额为7.5亿欧元的罚单,创下最高纪录。其中仅法国电信一家就因涉嫌垄断ADSL业务被罚款8000万欧元。根据法国相关法律规定,竞委会的罚款上限可达垄断企业被处罚前一年度国内外营业总额的10%。处罚力度之大,让所有企业都不敢掉以轻心。法国竞委会宣称对垄断企业实行重罚,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其违法违规成本,以达到维护市场自由竞争及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目的。

  中国电信和中国反垄断机构,或许都应从法国同行那里得到启示。

  中国电信在宽带市场利用垄断地位与民争利,获得巨额利润,是引起社会广泛质疑的原因。例如近年来上网费过高等问题,就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并为公众所诟病。中国电信如果无视公众感受、不顾发展大局,一味谋取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益,何以扭转在民众中的负面形象,赢得市场的信任与尊重?

  可以肯定的是,宽带市场上中国电信老大地位短期难以撼动,这让许多专业人士对能否真正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心存疑虑。

  如果不打破对宽带市场的垄断企图,我们如何指望提高宽带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又如何改变“弱者恒弱,强者更强”的竞争格局,更如何保护消费者利益?

  当下,人们有理由担心中国电信最近的相关举动将对宽带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促成新的电信垄断,或使其再度拥有市场议价能力。但未来,人们是否有理由期待反垄断机构像法国竞委会那样对垄断企业实行重罚?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chinanews.com.cn/it/2010/09-25/2553532.shtml
http://tech.sina.com.cn/t/2010-10-09/02114724612.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互联网接入大清洗 电信清理违规接入 中电信“大清洗”宽带接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电信清理违规接入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