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716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5-05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蓝色森林
蓝色森林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MegaUpload事件
MegaUpload事件
微软谷歌专利大战
微软谷歌专利大战
Facebook卷入专利大战
Facebook卷入专利大战
苹果HTC诉讼背后
苹果HTC诉讼背后
苹果HTC诉讼大战
苹果HTC诉讼大战
甲骨文诉谷歌侵权
甲骨文诉谷歌侵权
思科华为之争
思科华为之争
华为中兴专利战
华为中兴专利战
作家VS百度文库事件全记录
作家VS百度文库事件全记录
百度应战侵权讨伐
百度应战侵权讨伐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华为中兴专利战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华为中兴专利战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道坚硬的商业光芒,刺痛了中国公众的眼睛。

  如此出乎意料,又如此在意料之中。4月28日晚7时,中国公司华为宣布,将以侵犯公司数据卡、LTE专利和商标权的名义,正式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通讯(000063)提起法律诉讼;仅仅是20个小时之后,4月29日下午,中兴通讯发表反诉声明称,已于当天“在中国针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若干重要专利递交了诉状。”

  中兴又被告了,这是一个月之内,中兴在欧洲陷入的第二场知识产权诉讼。但是,与上一次股价受到压抑的情形相反,这一次,资本市场却作出积极的反应:当日中兴A股小幅低开后迅速上扬,以27.59元报收,上涨1.42%。

  或许是中国的投资者已经迅速习惯了全球通信市场“你告我,我告你”的局面——雷同的情节,曾经在最近的半年之内,在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诺西)之于华为,爱立信之于中兴通讯公司之间,反复上演;也或许是资本作出反向解读之后,按照“谁动了谁的蛋糕”理论,得到一个诡异、并且功利的心理暗示——被诉者从来都是市场的入侵者,他将改变既有的分配格局。

  刚刚重新排定了座次的全球通信设备行业,又燃起了硝烟。如果说,过去5年,分别挤入全球第二位的华为、全球第五位的中兴通讯两家中国公司是以驱逐北电、阿尔卡特、西门子等海外巨头作为进驻国际商业俱乐部的必经战役的话,接下来最激烈的交锋或将发生在他们俩之间。

  是时候将这两家同城兄弟视为“国际公司”,而非仅仅是“中国公司”的时候了。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20多年里,从农村包围城市,从中国起步开始全球围猎,他们之间从来不乏商业的争执和磨擦,甚至针锋相对,但是更多的时候,竞争中的共同前行远远大于由此带来的消耗和磨损。

  “中华”专利战:地球村的商业围猎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在一年之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对于业内喋喋不休的“中华”之争,有过意味深长的一段阐述:

  他首度向记者坦露了惺惺相惜之情:“大家可能有一种认识,认为我们两家在很多地方看起来是一种恶性竞争,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我们从一开始到现在竞争了20多年,两家企业通过竞争,在实力、能力、企业素质方面都迅速提升,这是主流。我想这要感谢竞争,不然的话,为什么外国同行越来越不如我们了?”

  他同时对有可能会继续恶化的“中华”之争已经有所预见:“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大家都有这么多员工,靠领导去激发员工也很难,就是要靠每个地方的充分竞争,面对面打仗,大家才有斗志,才有激情,这个比领导的号召作用要大很多。所以我也有信心,在竞争中不断地成长。”

  同时,他也有所忧心:“我觉得从市场的集中化角度来讲,竞争应该更良性一点,当然这个不是短期的,可能还有很多地方、很长时间内还会有很恶性的互相残杀,这个更加考验彼此。”

  这一切,正在被应验。

  商业地球村的淘汰赛

  有行业人士说,连“中华”之战都从桌子底下打到了台面上,持续了近十年的全球通信设备业淘汰赛或将上演“终结”篇。

  上一轮竞逐的最终座次如下:老大爱立信营收308亿美元,净利17.3亿美元;华为1851.76亿人民币(约合280亿美元),净利237亿人民币;阿朗217亿美元,经营利润2.88亿欧元;诺西172亿美元,经营利润为9500万美元;中兴通讯营收为107亿美元,净利6.65亿美元。

  可以看到,这张被改写的全球“前五”排序,它的动力即来自中国的两家公司,他们不仅将北电等曾经的全球IT巨人逐出了商业地球村、改写了产业的势力版图,同时他们现有的竞争能力,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利润情况,还在威慑着“前五”之内的其它欧美厂商。故而引来了最近半年内,摩托罗拉、爱立信的专利官司。

  但是,接下来,一度被忽略的,也是未来最为“坚硬”的商业碰撞,将是“中华”两家公司的相互威慑。

  关于此次“中华”专利战的源起,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两家公司都有过各种各样基于在全球“某一区域市场”上的交恶举证:

  比如在欧洲市场上,率先冲入欧洲的华为开创性地推出了基于USB接口的无线数据卡,从而助推了这一应用在欧洲的普及,但是市场蛋糕做大后,随着中兴通讯的闯入,早年每部100美金的数据卡已经降至了目前的20美金,市场空间以及利润空间已经被价格的恶性竞争所蚕食,这直接引发了华为指责“入侵者”中兴窃取了其在数据卡等领域的专利、甚至是商标权;

  又比如,中兴向记者指称华为选择4月28日宣布起诉中兴“别有用心”,因为当天中兴在马来西亚获得了欧洲运营商Telenor(挪威电信)在当地部署5000个HSPA+/LTE站点的4G合同,这一合同不仅极有可能导致此前由爱立信和华为两家公司部署的网络搬迁,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华为与Telenor未来在欧洲其它项目上的合作关系。

  回到全球商业的大格局来看,或者事情的本质更为明了:尽管一度由十数家厂商竞争的全球通信赛场上只余寥寥5家设备商,但是每年1500亿美元的市场容量已经开始随着全球3G的渐次落幕而触及天花板。前几年预期最高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市场销售增长正在大幅减速,加之北美出于政治原因的封闭和坚不可摧,欧洲事实上成为了中国两家公司争夺最为激烈的战场,这将加剧厂商间对欧洲运营商客户的争夺。

  以中兴通讯的年报为例:去年中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仅为5.9%,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仅增长3.87%,而欧洲市场则大刀阔斧地增长了50.26%,与此同时,中兴在过去欧洲厂商拥有优势的非洲市场也增长了55.07%;华为财报亦显示,2010年,中国本土市场的销售额也只有9.7%,远低于其海外33.8%的增长。

  加之4G新一轮全球圈地运动已经起锚,一城一池之失才显得如此的斤斤计较。

  成本战,还是成本战

  在奉“效率”和“成本”为铁律的通信业,专利战的交锋还牵涉到双方基于“成本”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商业策略。

  华为CMO余承东对记者说,华为每年都花费巨资向竞争对手交纳专利许可费以获得国际市场进入的“门票”,从而赢得了时间窗。以2010年为例,华为付出的专利许可成本为2.2亿美元,换来了280亿美元的销售额。“用了别人的专利就要交钱,我们都已经连续交了10年的门票了,可以说,华为是中国唯一一家与国外竞争对手签定了交叉许可协议的公司”,他认为中兴要获得欧洲的准入,向爱立信等专利巨人交学费是为必然,同时在华为优势专利上,也必须付出相应代价。

  2.2亿美元其实只是华为去年一年花在专利战略上的成本的局部,还有更多的钱花在了在各国申请专利许可上。

  通信行业的专利存在巨大的悖论,一方面它强调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的前提是开放与合作;但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专利的围城无所不在,厂商间的专利博弈仍充满了挑战。因为,一项有优势的核心专利,在其生命周期内在全球各国获得许可总花费甚至要高达300-500万美元,而还有更多资金花在了非核心专利申请上,以增加谈判筹码。而这些,都将成为企业的“净成本”。

  通信设备厂商之间,时常不得不互相玩这种专利竞争游戏,牺牲部分的效率来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这直接导致很难去分辨躲藏在法律与道德帷幔背后的真相。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间,发生在全球通信产业的诉讼就多达数百起,其中苹果公司相关诉讼46起,摩托罗拉44起,三星32起,诺基亚27起……这里边充斥了跨国巨头间令人眼花缭乱的互为原告和被告的关系,比如苹果与诺基亚、台湾HTC、摩托罗拉互为原告与被告;三星既是苹果的被告,又与KODAK互为被告与原告……

  他们之中,很多在专利战的刀光剑影之后,又有不少已经握手言欢。比如HTC和微软,摩托罗拉、诺西与华为……

  “中华”之争与他们一样,也只是商业围猎中的游戏。

  未来的追问

  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诉讼背后都回避不了未来的追问。

  对于中兴而言,2011年的开局即遭到“五强”之中的两强进行专利狙击,并且诉讼之地皆选在了去年业绩的主要产粮区——欧洲,可能多少令投资者有些苦恼。

  诚如中兴通讯无线产品一位负责人对记者所言,中兴去年在欧洲的收入贡献达到了20%,“这是欧洲收入首次突破10%的贡献率”,这一表现支撑了中兴A股股价在2月之后从23元起步,一个月之内冲高至34元。但是爱立信的诉讼案爆发后,又迅速下挫至27元上下徘徊,它体现了投资者对其未来业绩维持增长的犹疑。

  还有一点令人不安的是,从2007年以来,中兴分两批向约4000名公司核心人员授予的期权,在年内将面临第二轮解禁潮,受压抑的股价将会影响到其“军心”,因为与几乎“全员持股”的非上市公司华为相比,受A股政策所限,中兴对员工激励已非常有限,而员工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再则,如果诉讼失利(或者以付费为最终结果的和谈)还会增加公司的费用支出,这将影响到中兴未来的每股赢利,过去几年,中兴每年每股收益都保持在了20-40%的增长回报上,未来是否还有持续的高增长?股东们的追问是为压力之一。

  华为也并非高枕无忧。这个长期以来,每天都在追问“生”与“死”的华为,最近正在大声地发出“转型”的声音,余承东说,300亿美元对于一家通信设备商而言是一个瓶颈,不转型,市场的天花板已触手可及;但是,如华为所宣称的,从系统网络向企业市场、终端市场要增长,是一件容易的事吗?电信网络市场全球优质客户为40-50家运营商,而全球优质的企业以“万”、“百万”级来计,而终端消费者市场则以10亿级来计,这对华为的商业模式、机制、文化都是莫大考验。

  而如果不能继续实现高增长,华为去年向6万多员工派发的每股2.9元高分红的表现,将何以为继?而华为创业以来以人为本的主要激励手段一旦失效,华为20年从一无所有冲进全球第二的业绩,又将何以为继?

  有人说,华为诉同城而生的中兴,是为不得已,在竞争的驱使下,对未来的焦虑使其开始在“进攻”的同时,也选择了“防守”,因为正如大家都称他“狼”一样,他一出生就是一只理性的、凶猛的商业动物。

华为中兴,略显尴尬的“兄弟之争”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深圳,华为、中兴这两家企业的名字常常被并列提起,因为他们是深圳的城市骄傲和最好的高科技城市“代言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竞争极度白热化的国际通信设备市场,2010年,华为以28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宝座”,而且距离世界“老大”爱立信只有10%的微小差距。中兴也以超过11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位居世界第五位。更为重要的是,华为、中兴的市场地位,是依靠拥有大量核心专利技术建立起来的,代表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发展方向。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4月28日晚间,华为突然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起诉的内容包括中兴侵犯了华为有关数据卡和LTE技术的一系列专利,并且未经华为许可,在数据卡产品上非法使用了华为的注册商标。

4月29日,对华为的做法深感“震惊和不理解”的中兴通讯,立即在国内对华为提出反诉,并称“不会畏惧任何来自背面的寻衅,惟有反击迎战”。

套用国际足坛上的一个词,华为与中兴的这场专利诉讼,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深圳德比”,只是这场“深圳德比”让所有钟爱华为、中兴的深圳人略显尴尬。

其实,从国际通信设备市场的竞争现状来看,通过发起专利诉讼进行市场份额竞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也被认为是商业谈判的一种策略。2010年仅仅发生在通信行业的专利诉讼就达到数百起,其中苹果公司46起,摩托罗拉44起,三星32起,诺基亚27起。随着华为、中兴已经成长为跨国集团公司,其市场竞争领域早已走出国门。作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双方之间发生一些基于法律框架内的诉讼和纠纷,也是在所难免。

尽管如此,由于华为、中兴同是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快速成长起来的明星企业,在普通深圳人的心中,更愿意把他们视为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城兄弟”,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毕竟,真正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还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正是从这样的“感情”出发,我们衷心希望华为、中兴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其所肩负的国家责任和使命,在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更多地采用协商、谈判等“友商”方式,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当然,良好的愿望常常不能代替残酷的现实。就算出现了今天华为、中兴“兄弟互诉”的状况,作为深圳人也不需要过分感情用事,更需要理性看待。在这一点上,倒是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表态值得称道。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陈桂育认为,企业间的纠纷是很正常的,既然已提起诉讼,相信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好,政府部门不便插手,但会密切跟踪和了解事件进展。

毕竟,永远不能用感情代替市场规律。

深圳商报评论员 米鹏民

通信行业竞争已不仅限于技术手段编辑本段回目录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总部在深圳的中国知名企业“华为”28号在欧洲三国——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扎根深圳的另一家知名企业“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诉讼战火正在欧洲燃起。对于华为的做法,中兴通讯并不示弱。29号,中兴在华反诉华为。同是扎根深圳的通讯公司,为什么闹到了对簿公堂的局面?双方的纠纷究竟因何而起?

28日,当欧洲大陆的媒体都在关注即将到来的英国威廉王子大婚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诉讼却吸引了中国媒体的目光。中国通讯企业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正式起诉中兴通讯。华为认为:中兴侵犯了华为有关数据卡和LTE技术的一系列专利,并且未经华为许可,在数据卡产品上非法使用了华为的注册商标。在华为看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企业,侵犯了华为的权益,华为就要维权。

对于华为的做法,中兴通讯丝毫不示弱。29日,中兴发表声明称“市场上充满了各种挤压式竞争”,“惟有反击迎战”。同一天,中兴在中国递交诉状,起诉华为侵犯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专利。

记者多方联系两家企业的相关人员,但都遭到婉拒。两家企业都把主要力量放在了法庭上。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商业价值》主编张鹏认为,这些专利官司的根源在于通讯行业的专利体系非常复杂,相关公司都想借专利诉讼手段抑制竞争对手在LTE上的布局,并给自己创造机会。

  张鹏:每一家公司其实都可以找出跟别人在这个地方去较劲的东西。开玩笑说,有点像拌马索,当这个竞争对手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下条拌马索来阻止下他的前进步伐,这在通讯行业是非常普遍的状况。

虽然同为中国企业,但华为和中兴的竞争早已经蔓延到了欧洲。目前,华为与中兴在数据卡产品方面已经占据欧洲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中兴,并且中兴的产品价格比华为要低廉。张鹏认为,通信行业专利诉讼背后是市场竞争的投影。

  张鹏:在通讯行业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之前大家也能看到,包括三星跟苹果之间相互诉讼,之前摩托罗拉跟华为的诉讼和爱立信对于中兴的诉讼,最近几个月来非常之多。通讯行业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行业里的专利体系是非常复杂的。 

那么,华为为什么选择欧洲战场,而不是中国?法律专家认为:华为可能认为中兴的侵权地发生在欧洲;而中兴已在中国递交诉状,是因为中兴认为华为的侵权地发生在中国。

这场诉讼究竟谁赢谁输?中国之声观察员、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指出:主要是看华为在起诉地的国家是否已经申请了专利和商标注册,并且已经取得了专利权和商标权。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中兴可能构成侵权。

  岳屾山:关于商标,他们是有统一的商标条例的。条例里也说到了如果注册商标的话可以申请两种注册:一种是在成员国内有效的商标,也可以申请一个在欧共体范围内受到保护的商标。主要还是看他是否是申请了商标注册和专利注册,如果申请并且已经取得了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话,那么中兴有可能会构成侵权。

同理,如果中兴在华申请了专利和商标,并且获得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话,诉讼的前景则会对华为不利。

不过,从经济学角度,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商业价值》主编张鹏认为,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商在围绕下一代通讯网络的竞争正在加剧,未来这两家中国公司在全球的发展是否可以持续进步。

  张鹏:华为现在觉得中兴这种相对低价的手段对他的市场攻击很大,大家是不是在这里通过这样的诉讼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然后一起在海外市场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正向拓展他们的阵容,这一点其实是最关键的。至于输赢,其实也不会中兴就一败涂地或者说华为被中兴反诉到一败涂地,这些事情都是很难发生的。我觉得这种官司最大可能性就是最后大家形成一个和解。 

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此前都有官司缠身,他们都曾与国外电信设备巨头开打专利大战,只不过结果各有不同。华为与摩托罗拉的诉讼刚刚以和解而告终。

而对中兴来说,显然处境更为复杂。4月初,爱立信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对中兴发起了专利侵权的起诉,要求有关当局勒令中兴停止在当地销售侵权手机,以及在德国停止销售中兴某些网络基础设施。中兴4月中旬则在中国提起对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在与爱立信的官司没有了结的情况下,中兴又被迫面临华为的诉讼,多线作战显然并非是中兴希望看到的局面。

中兴的一个月内面对的数次诉讼与被诉讼,以及目前全球电信市场出现的种种官司,在张鹏看来,都反映了全球4G技术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竞争的手段也不仅仅只是技术一种手段,而是呈现全方位的表现。

  张鹏:这两家公司彼此的诉讼,最后不会对哪个公司是致命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法务部门的过招,既不会影响他们的业务,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研发。而是会推进他专业化,推进解决潜在的一些问题。

对于华为和中兴的兄弟阋墙,有专家表示担忧,认为诉讼无论伤及的是华为还是中兴,对中国企业来讲,都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也有专家表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国际诉讼的机会越来越大,中国企业也必须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这个角度来讲,华为和中兴的诉讼,另一个可能的后果,则是中国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做大做强。(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t/2011-04-30/00505468452.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华为中兴专利战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