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四大新锐导演编辑本段回目录
南都娱乐周刊9月2日报道(文/云飞扬) 中国电视剧期待新领军人物,随着时代的改变,观众群的流变,审美疲劳的态势,怠矣!江湖必须换风向,指引前进的舵手铁定要换新人来。
中国电视剧期待新领军人物,久矣!相当长的时间里,50后、60后的导演们是主流,随着时代的改变,观众群的流变,审美疲劳的态势,怠矣!江湖必须换风向,指引前进的舵手铁定要换新人来。在缺乏鲇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剧集流俗。
随着广义货币增发力度的持续加大,艺术投资成为热钱的洼地,水涨船高,明星片酬和制作经费都飘高到九霄云外。与此同时,新一代电视人也在弯道超车。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产业要升级,必须要新人扛起来相当大的责任,特别是做先锋。要不怕死,勇于尝试,这边是郭靖宇等人的机遇,也是中国电视剧的契机。
在需要改变的时刻,郭靖宇、徐纪周、刘江、刘猛等才子式新锐导演脱颖而出,他们和管虎、滕华涛等导演同属于泛70后,后两位因为家学渊源早已成名。 这四位新锐导演观念新颖,大胆革新,对传统剧集进行变奏是家常便饭,既舞大刀又唱小曲,貌似横行霸道混不吝,却也是百尺竿头借一步说话。短短一年内,新版 四大名著之外,《铁梨花》、《永不磨灭的番号》、《黎明之前》和《我是特种兵》都在最热门剧行列。
郭靖宇等人目前的行情是炙手可热势绝伦,翻手为云覆手雨,观众对于他们的诉求,是坚定不移向前闯,破格提升华语剧集整体水准。再次提醒,无论如何都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业以及创作者自身,都是仅且仅有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尝试水准,万万不可玩玩。
《黎明之前》导演刘江。
天罡星 刘江
一身好武艺,卖与观众家
1969年出身的刘江,演员出身,在他镜头下,角色挥洒自如均是生活化表演,正是因为熟稔人际关系学。刘江观察力强悍,拿捏故事走向与人物性情手到擒来,主角自不必说,配角也是熠熠生辉各自精彩。
代表作:《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
《黎明之前》吴秀波(微博)剧照。
考核内容
一、创造力:有什么资本可以担当重任?
2010年两部大放光彩的流行剧,本来都是几无新意的老戏码,刘江创造出自得其乐的境地,令众多人物都使出深身解数,胜败都无憾,活得畅快精彩才是应有之义。(86分)
二、风格:凭什么说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媳妇》不流于俗常的勃谿是非,《黎明之前》更不以敌我分野,人物独特。刘江能够让各种立场的角色,都能够自圆其说,观众信服刘江的控制力均衡,不让观众因为年龄、政治等因素倒向角色。从表象到本质,都有自己的一套,且短板又不明显,剧集质素稳定。(89分)
三、前途与机遇:未来怎样担当领导者?
刘江必须要对《风语》复盘,与编剧麦家的这次合作,仅仅是两人的正常发挥。要想成为领军人物,还是需要把握好故事。建议再尝试下现实主义的正剧,或者大行业剧。(88分)
自我鉴定
其实我是个生性羞涩的人,很多人看着我,我会无地自容。
拍第一部戏的时候我得到很多赞扬,他们说:哎呀!哪个演员一定会因为这部戏红!当时我也有很多期待。但是政策泼了我一盆冷水,《铁血青春》因为“公 安剧要退出黄金档”的条例,没有顺利地播出;《岁月》尽管也有很好的口碑,却五年后才上了星。从那以后,我就不再期盼什么事情了。你真的不知道哪片云彩会 下雨。那段日子,我对自己说:我热爱这门手艺,我陶醉于创作,某一场戏让我拍得特别感动,我能自我陶醉,这才是我要从事这门行业的原因。
收视率其实是个偶然现象,但品质和口碑相对会恒定一点。我拍戏的时候,心里装的是观众。我拍的东西是给大众看的,不会太把个人情绪放得那么靠前。刚 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时候我也有很多愤青的想法,但渐渐地我理解了,影视不是自言自语,它是一个交流的工具。永远问自己,这个剧,拍给谁看?想明白了,就不 会去拧巴这个事情了。
阿巴斯导演的《樱桃的滋味》我本人特别喜欢。但我现在不会去拍这种东西。现在的环境决定了,你必须要拍市场需要的东西。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说我没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取向,我也不至于沦丧到这个地步啊!尽量找契合点。我也不想要那种收视率特别高,口碑烂得一塌糊涂的作品。
《媳妇的美好时代》和《黎明之前》,我拍的时候真的没想到会受大家欢迎,当然你问我高不高兴,得不得意,我说不高兴那我太虚伪了。但我从来不天天盼 着这种事情发生。我会越来越认真地对待导演的角色,以前我比较浮躁,觉得用半个脑子就能把这个事儿给办了。到这两部戏的时候我心态完全变了,觉得要非常认 真地去对待才可以。做人做事,千万别想着去哗众取宠,那行不通。
南都娱乐史记-刘江本纪
刘江,老爷们一个。69年生人,曾求学北电,为不顾一切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被迫选择了当时唯一招收学员的表演专业,因发烧未参加三试,也因此顺利进 入北电,并与蒋雯丽同班。第一堂课就知道“自己不是演员的料”,毕业后没做过一天演员。面相非常有福气,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耳垂肩,满面红光;本人也 笃信佛教。靠《媳妇的美好时代》一炮而红,后又有力作《黎明之前》,被评为华语电视剧市场收视率的保障者。本人自称:别说我是艺术家,我是个手艺人。
举重若轻寻常事
天闲星 郭靖宇
1973年出身的郭靖宇,起家于片场,几乎做过所有工种,跟随黄健中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郭靖宇敏于言而长于行。任何故事到他手里,便会有新的曲折,人物性格与命运轨迹,大启大阖跌宕起伏,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代表作:《刀锋1937》、《铁梨花》
《铁梨花》陈数(微博)剧照。
考核内容
一、创造力:有什么资本可以担当重任?
从《刀锋1937》到《铁梨花》,郭靖宇够狠,角色完全不由自主,猎奇、神奇、诡奇的民国奇往事具象化,呈献给观众的便是三翻四抖、藏着许多包袱,很多人物的起承转合也是你敢死他就敢埋。取出一两段情节,放在社会新闻中,也会被认为是记者的大洒狗血。(89分)
二、风格:凭什么说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乱世舞台上,大人物出将入相,小人物也可以点土成金。与命运抗争,败者多于牛毛,胜者好似杠杆上的鸿毛压过了泰山。郭靖宇会变戏法一样给角色禀赋奇异,长袖善舞、不死不休、不疯魔不成活,从苦情到尽兴,悲欢都如此酣畅淋漓,性格饱满,这种魅力极具风格。(92分)
三、前途与机遇:未来怎样担当领导者?
郭靖宇从工匠转变为性格导演,作品或八面玲珑,或剑走偏锋,总能化俗套为传奇。做好自己,只要不头脑发热,走夜路遇到鬼也不怕。多解构、充满创意的建构,《将军》和《红娘子》之后,很有可能完全确立电视剧领头人的江湖地位。(93分)
自我鉴定
我90年代就来北京了,高中二年级没毕业,就去承德话剧团托管。来了北京就做过两个人的助理,第一个导演还就拍过那一部戏。后来就跟着黄健中老师。所以我见到李少红都叫姐,看到陈凯歌(微博)什么的都觉得我们都差不多,因为他也做过黄健中的助理。
告诉你个事儿吧,赵宝刚当时找过我拍《奋斗》。我看了看说,这事儿我不行吧。第一,我谈恋爱没经验啊!我跟我老婆,当年连绯闻都没有!第二,我不泡吧啊。我就跟赵宝刚说,要不这样吧,你给我半年时间,让我去泡泡吧,然后你把我泡吧的钱给我报销了。结果他说:“滚蛋。”
我这么说也是因为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我觉得我拍不了那些个青春偶像剧。我比较喜欢传奇。我有英雄情结和侠客情结吧。
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电视剧的,一想起来有上亿观众我就高兴,我对自己说,斯皮尔伯格再牛,有那么多观众么!未来五年我都不会离开电视剧市场。
徐纪周的新戏真不错!他有很多新鲜的东西。我岁数大了没那么多新鲜点子啦,但我还是很认真,下工夫。《将·军》这部戏是我马上要上的作品,里面是我的心血,是我对革命的理解,也是我对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的理解。你有空看看呗!
南都娱乐史记·郭靖宇本纪
郭靖宇,70后,承德人,江湖气,侠客风,94年,来北京,非科班,北漂汉,师出黄健中。代表作,《铁梨花》,《刀锋1937》。善于刻画老爷们间的争斗,有江湖有血气。女人戏也能拍出爷们风,铁娘子拍完,红娘子上。做导演,也兼编剧,不用打字用口述,曾一日口述6万字。
把鬼才继续耍下去
1976年出生的徐纪周,三张半的年龄,绝大多数作品都与军警有关,但总能另辟蹊径,绝不按部就班,“鬼才导演”之美誉,当是因为徐纪周好像智多星吴用,满腹经纶,能够专注于细节,又可超脱于大局。
代表作:《杀虎口》、《永不磨灭的番号》
《杀虎口》剧照。
考核内容
一、创造力:有什么资本可以担当重任?
科班出身,胆大心细,善于学习,好读书,求甚解。无论是纪实警匪剧《中国刑警》还是推理剧《深瞳》,在氛围营造和本地化处理上,创造力都够,专业化特质突出,《永不磨灭的番号》,已不需解释。(87分)
二、风格:凭什么说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即便是命题作文也能玩出特点,徐纪周此前多数剧集都是任务型产品。自编自导的《杀虎口》和《番号》,就好比孙悟空大闹天宫,完全不按规则出牌,但有足以自洽的风格,《番号》将中国古典俗文学中的各路英雄好汉的形象熔于一炉,再造出李大本事,独一无二。(91分)
三、前途与机遇:未来怎样担当领导者?
徐纪周已经是剧集主导者,编剧、导演之外,更是制片人,孙悟空的紧箍咒有还是没有发挥的作用更大,这个难题对于影视创作也是如此。权力大,制约少,或许失控。建议穿插着找其他人做制片人,尝试古装正剧,请保持“耍一耍”的轻松心态,不拘谨最紧要。(88分)
自我鉴定
对于电视,我的看法是,任何的艺术品,存在的标准都是为了让人感动,其他的都是扯淡。这跟比武一样,核心是打倒对手,是打是踢是抱是啃是骗,打赢了吗,打赢了就行。
对于一个合格的类型片导演,历史只不过是个载体,为什么这次的载体是战争,因为战争是现在市场追求的东西。我其实希望表达70后到现在的处世观价值观,所以接下来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放的都是我自己的东西。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我并不十分关心。
我不是一个挑战体制的人。艺术品永远在政治领域之下,宽松的话就好受,收紧的话就窒息,都一样,你知道么,海明威是被FBI逼死的。FBI跟踪他11年,最后把老头逼疯了,在政治面前,艺术是很脆弱的。
是的,你感受到了,我是一个骄傲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比较……愚蠢。《番号》讲的是他们争一个名分的事,一帮杂牌军、人嫌狗不理的刺头、被抛弃的一帮人,他们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尊严,对我个人也是如此。我需要用另一部戏证明《杀虎口》的成功不是偶然。
所以,我这种人要么做出来,要么死掉,没法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南都娱乐史记·徐纪周本纪
徐纪周,北京人,擅写作,擅饮酒。生于动荡的1976年。读不起皇城根的数字中学,却也顺利考入北电导演系。不合群是他每一个学生时代的标签,毕业 后为高群书的涉案片干了几年编剧,终于在2008年执导《杀虎口》崭露头角,被封电视剧界的“鬼才导演”,至今坚持介入编剧工作。
天猛星 刘猛
狼牙少帅犀利无比
1977年出生的刘猛,是中国极为少见的身兼作家、编剧与导演的人,同时又有特种兵经历,这就为他的作品提供了扎实的、可信的“故事”。具体的故事可以虚构,但是人物、枪械、程序、规章、精神、气质等等,都迫近真实。
代表作:《狙击生死线》、《我是特种兵》
《我是特种兵》剧照。
考核内容
一、创造力:有什么资本可以担当重任?
刘猛的资本,在于他的独特经历,当然更难得的是他能够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再度还原和创造。刘猛绝对不纸上谈兵,他的人物犀利无比,内心世界极其强大,又能反省旁观审视自我。(88分)
二、风格:凭什么说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目前来看,刘猛还没找到最佳感觉,但与其他军旅、国安题材剧集有着截然的不同,已经很可观,那就是人物摒弃脸谱化,犹如刘猛的战友,鲜活的面目,温 暖,热度又不给普通观众压力,即便是猛虎也有温柔。如何做英雄,是刘猛一再追问自己的课题。军人在坚持信念、忠诚于人民和爱情的同时,再去做一个适度的英 雄,既是国家的英雄,又是个人价值观的实现。(86分)
三、前途与机遇:未来怎样担当领导者?
刘猛或许能够拍摄出各方都满意的主旋律,21世纪大局观的军旅、国安题材,必将是烛照具体军人的内心,又鼓舞观众,且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框架内。(90分)
南都娱乐史记·刘猛本纪
刘猛,人如其名,邯郸人士。作家、编辑、导演三位一体。30岁时被评为中国十大文化风云人物,齐名者:巴金、金庸。处女作一炮而红,《最后一颗子弹 留给我》成稿于“非典”时期,在网络上,获得点击上千万。是年,作者刘猛才是大四学生,乳臭未干透。《我是特种兵》电视剧根据个人作品《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改成,拍成电视剧。央视露脸。刘作家猛,也成为了刘编辑and导演猛。刘猛猛人一枚,他说:不尚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血性的人类是没有未来的 人类。
(本文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