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81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9-27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重塑新闻学
重塑新闻学
公民新闻学
公民新闻学
新闻的原则
新闻的原则
网络新闻价值观
网络新闻价值观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
中国当代新闻学著作
中国当代新闻学著作
中国现代新闻学著作
中国现代新闻学著作
新闻公报
新闻公报
职业记者
职业记者
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公民新闻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公民新闻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公民新闻学是近年来新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术语之一。它是新闻发展领域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冲击,值得关注。本文从公民新闻学发生的背景、兴起的原因、起到的作用、具有的冲击力和发展的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深层次地思考和探索了传统新闻和公民新闻必然结合的有效途径,展现了新闻传播媒体大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背景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闻传播的主体成分也在悄然变化着,“公民新闻学”概念的提出赋予了当今网络时代新闻定义的新内容和新突破。“公民新闻”嬗变了传统新闻学的内容、形态和一些概念。

  当1998年德拉吉博客网(drudgereport.com)率先向全世界传播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内幕的时候;当2005年7月7日伦敦的地铁和公共汽车发生爆炸,英国的主流媒体很快收到来自公民的有关爆炸的图片和录像带的时候;当2000年韩国记者吴延浩(Oh Yeon-Ho)创办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ohmynews.com),成功地将“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变成现实,确立自己成为韩国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地位的时候。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们开始发现,新闻事业的发布权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不仅仅来自科技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来自公民新闻的受众。因为这些受众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录、通讯工具通过互联网随时可以参与新闻和信息的创作和传播。这种趋势正在蔓延,并有逐步做大的态势,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什么是公民新闻呢?公民新闻是指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网络等)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这些向社会发布自己在不同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第一手的、新鲜的、重要的信息,对于大众传播及社会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起因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逐渐迅速发展,今天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公民新闻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way)与记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之间的著名辩论。李普曼认为,报刊应该把社会中消息灵通的专家们的最好的意见和思想准确地传播到公民中间,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舆论。然而,杜威认为,只有公民们自己最清楚什么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需要的,专家们不论有多么灵通的消息,都不能替公众作最佳的判断,公民有能力和智慧判断对公共事件的正确认知。杜威的理念奠定了公民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说起来,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也有半个多世纪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闻活动家,就萌发了公民新闻思想,如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就提出的“非专业记者”的概念、胡乔木同志的“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和毛泽东同志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等。而后的通讯员、自由撰稿人等也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新闻形态。

  如果说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都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是准专业性质的话,那么新闻线人则真正开启了普通民众参与新闻报道的大门。上世纪90年代末,《羊城晚报》等媒体开始向社会征集新闻线索、开通“电话热线”,有偿征集新闻线索。新闻线人弥补了专业记者不可能在所有新闻事件发生时都在场的遗憾,促使了新闻事件更快、更全面地报道和传播。随着手机、数码相机等摄录、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再加上普通民众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的不断增强,有些新闻线人从提供新闻线索发展到制作或者提供新闻报道,他们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从新闻线人转变成为了公民记者。

  由此看出,公民新闻学的兴起最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随着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网络博客、移动电话、短信等传播科技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公民提供和发布新闻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使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在突发事件现场所获取的新闻传播出去。这样就打破了只有新闻专业人员才能进行新闻传播的传统格局和垄断局面,并促使更多的公民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播姿态参与到数字时代和媒介社会中。

  例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让博客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源地,上百个报道9·11事件的个人博客发布了无数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还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提供给受众一个在传统媒体新闻看不到的、更深度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2、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需求日趋高涨。近年来,尽管媒体数量的飞速增长,报纸版面的急剧扩张,广播电视时间的不断加长,但是,受众们获得的新闻信息,常常不是所需求的。新闻同质化,信息表象化,知识匮乏化,宣传虚假化,迫使受众主动地去寻找新闻,追逐信息,并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交流中去,促使了公民或受众积极、主动地向媒体提供新闻或通过互联网发布新闻。

  2005年8月8日下午5点多钟,台风麦莎刚过,家住青岛沙子口附近渔村家的段广珠是一位DV爱好者。他从他家阳台上拍到了惊心动魄一幕---十几米高的巨浪一排接着一排,呼啸着扑向岸边,撞击着海岸,农民工魏青刚三次跳进大海救人的英雄壮举。这段录像很快送到青岛电视台,并在生活在线中播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个三进三出急浪中救人的小伙子,成了青岛市家喻户晓的救人英雄。为此,魏青刚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事实说明,公民新闻学正是因为满足了受众这种现实需求,这对于新闻传播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促使传统媒体不得不拓宽资源取向,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采集新闻,包括鼓励公民提供新闻和向公民购买新闻。

  3、网络传播是关键。它涵盖了包括“博客(blogs)”“维客(wikis)”“播客(podcasting)”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从发展趋势看, 互联网已成为“公民新闻”最主要的发布阵地,而博客则是主要发布形式之一,博客是网络日志之意,指使用网络进行日常记录的人。

  网络传播使公民成为记者变成可能,而且人们更趋主动地寻找正在发生的新闻,有时候还通过相互合作完成新闻报道。公民新闻学正是建立在这个意义上,对传统新闻传播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主流媒体不会因为公民新闻的出现被挤垮,但是权威性已经受到挑战,一些博客开始监督专业记者的工作,纠正他们报道中的错误和偏见。

  公民新闻学的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它通过互联网呈现给人们的事实,让人们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以2004年底的南亚多国海啸为例,这是一次由公民和随后加入的专业记者一道,完成的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强力报道。

  彼得·格里芬(Peter Griffin)是印度孟买的博客和作家,在海啸数小时后即开办了一家博客网,很快有数百名来自灾区和其它国家的博客加盟其中并上传新闻,组建了“东南亚地震及海啸博客网”,三天内该博客网的点击率就高达十万人次。

  海外公民新闻的兴起,也推动了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文公民网的兴起是顺理成章的事。可以预见,发生在市井胡同的社会新闻、衣食住行都将成为公民新闻的重头戏。也许下一个“公民记者”就是你。
  三、作用

  不论是实践意义还是理论层面,公民新闻学对传统新闻学来说,都是一个创新和拓延。它不仅丰富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源;还弥补了重要新闻事件不再遗漏传播的缺憾和尴尬;最重要的是它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社会中媒体与受众的新型互动关系,确立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用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公民新闻学是通过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让公民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采集或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公民新闻学也是对传统新闻媒体手中的传播权力的一次挑战或革命;公民新闻学的兴起进一步强化和推动了新闻自由,强调个性化表达和个人对社会和自身的关注;公民新闻学还起到了传达民意、民主监督的作用;同时,公民新闻学也显示出公民在处理和报道突发性事件中眼线多、信息来源广、少遗漏的优点。

  总之,公民新闻与公民新闻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大多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且很难采集。但是,公民有无处不在的优势,遍布于城乡的各个角落,眼线众多,尽管没有受过专业新闻训练,但对突发性事件的简单描述和客观叙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现场的公民只要手中有摄录传播的工具,哪怕只要有一部手机,随时都可以作为 “新闻记者”报道现场新闻,这样就避免了重大新闻事件的遗漏。

  因此说,今后媒体发布的突发的重大事件性新闻大多可能来自于公民,而不是新闻记者。

  2、遭遇性。很多突发性事件是转瞬即逝、不可复制的,也不可能事先守候,因此遭遇到、捕捉到,就是最大的运气。公民的无处不在无疑有利于接触和遭遇突发新闻事件。

  3、开放性。公民新闻的信息源是开放性的,不受固定传播者的限制,任何占有传播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提供者和发布者,这正是公民新闻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南亚海啸灾难报道中,维基新闻网在海啸当日8点52分就刊登了一篇题为《东南亚发生40年来最强烈地震》的新闻,字数不足两百字,但该报道夜以继日地被数以百计的公民新闻爱好者补充、修改,变成了一篇几乎涵盖整个事件方方面面的深度报道。

  4、民意性。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是千千万万个公民,再加上网络传播的自由空间,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在反映民意和舆论监督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为政府部门理性化看待民意,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平台。由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然它还存在着随意性、片面性、偏激性,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等缺陷。所以,要优势互补,珠联璧合,形成合力,更有效地发挥了媒体融合的舆论功能。

  回顾2001年广西南丹矿井特大事故、2003年的SARS事件、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5年的吉化爆炸污染松花江事件等等。这些重大事件,几乎都是通过网络媒体发起,先在网民中形成强大社会舆论,而后引起传统媒体的介入,最后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事件的相关人员得到应有的惩处。

  在公民新闻学中博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所具有的即时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等特性,是博客发布信息的生命。有人说,博客是“自媒体”,这就显示了互联网上的博客与传统媒体的重要区别。当博客成为一种传媒工具的时候,个人空间才能变成公共传播领域。

  所以,许多主流媒体意识到了在许多灾难性和遭遇性事件中公民新闻记者的巨大作用,因此才积极主动地建立起了与之通力合作的平台和机会。

  事实证明:公民新闻是传统新闻报道的一种丰富和补充,传统媒体面对公民新闻学的兴起应持正确心态,应当将它看作是一个挑战,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竞争,在不断创新中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四、冲击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信息传播手段和工具的进步,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从原始社会的岩画为代表模拟传播,到奴隶社会古希腊诗歌、戏剧等的语言传播;从封建社会图书、报纸的传播,到 19世纪的工业革命照相术、电报、电话等的发明普及;从20世纪广播、电视出现的电子传播 ,到今天出现的网络、数字传播。每一次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在冲击中融合,在创新中发展。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大众传播,一般是“点”对“面”的传播,传播主动权掌握在媒体手中。由于公民新闻主要通过网络传播,特别是博客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如果说网络将这种垄断的话语权打开了一个缺口,那么博客无疑是打开这个缺口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它使个人有了可以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

  对传统新闻理论来说,高度个人化的“公民新闻”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原来在传统媒体看来“不是新闻”的信息,现在可能成为新闻。由于网络没有区域性的限制,公民新闻必然成为新的信息来源,尤其是在国际新闻方面。同时,当传统媒体从业者认为新闻发表以后就完事了时,而在博客中新闻的发布意味着新闻才刚刚开始。因为,互联网上相当多的博客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筛选、翻译、编辑各类已发布的这些新闻,再发布到自己的主页上供他人阅读,这类博客往往又有很高的访问量。这种不同博客不同角度的报道延长了新闻的生命链,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短命性。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民新闻学对传统新闻学的冲击:首先,公民新闻网站以及博客等为公民提供了传播新闻的平台,对传统媒体垄断新闻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挑战。新闻的采编权不再为少数人垄断,这就对专业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把公民新闻与大众传媒看成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的同时,也应把公民记者与专业记者看成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这就要求专业记者要在理论素养、专业精神和新闻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有所提高和突破。

  其次,传统的新闻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如何将传统的新闻管理模式与公民新闻传播行为有机结合,就必须在这场新闻传播的嬗变中融合创新,保持其主导地位,其目的是用更新的管理模式融合新闻争得更大的受众市场。

  第三,公民新闻对新闻媒体与新闻传播的宏观管理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传统主流媒体依靠统一性的国家话语,占据了社会主导权,引导着社会的主流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而随着社会阶层多元化、利益结构多元化、表达方式多元化的变革,尤其是网络传播方式出现以后,它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包括博客、维客、播客等到底是个人传播还是大众传播?传统媒体如何借鉴、合作?公民新闻和公民记者的社会责任等等。

  总之,公民新闻学的出现,尤其是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拓宽了新闻的来源和发布渠道,显示了公民新闻媒体的巨大互动性与个人化,并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发布方面的垄断权,使得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新闻传播格局面临重组,而且还引导了广大受众使用媒体、接受媒体的方式。

  五、前景

  公民新闻学促使传统新闻媒体进行了重新定位,过去的“为大众” 报道发展到了今天的“由大众”报道的历史性阶段,这种嬗变对传统新闻媒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把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公民新闻传播行为相结合,才能把握明天的大众传播发展趋势。

  公民新闻学是新闻传播领域的新生事物。所以,要认识到公民和公民新闻是不可能替代新闻记者和传统媒体的,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和社会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公民新闻给专业新闻记者提供了新的机会,使他们在以往无法做成的事现在可以做得非常出色,对传统媒体新闻事件起到了补充和升华的作用。只有这样,传统新闻与公民新闻才能都得到良性的发展,获得双赢。

  综上所述,公民新闻和传统媒体的新闻本质是一样的,而且两者的传播特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公民新闻可以成为传统媒体发掘新闻的新工具,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获得信息源,扩展了新闻发布的新渠道。

  因此,公民新闻的报道今后势必引起传统媒体的认真对待,特别是当重大新闻事件再次发生时,公民记者与专业记者并肩作战、共同报道的情景将会频频出现,并成为今后新闻采访报道的新模式和新趋势。(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4级广电班本科)

  参考文献:

  1、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论市民新闻学的崛起,作者: 邵培仁 章东轶,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从南亚海啸报道看市民新闻的崛起,作者:宋昭勋,载香港《传媒透视》2005年4月号
  3、传媒格局变革中主流媒体的战略抉择——从“央视春晚”与“网络春晚”的比较谈起,作者:柳珊,《新闻记者》2007年 4期
  4、2006年: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作者:陈力丹 付玉辉,人民网www.people.com.cn
  5、公民新闻,作者:nianbai 2005年12月31日 http://www.blog.edu.cn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6440269.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公民新闻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