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284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11-28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1世纪传媒事件
21世纪传媒事件
新媒体崛起的奥秘
新媒体崛起的奥秘
中国报业上市解析
中国报业上市解析
东京天空树
东京天空树
福布斯之痛
福布斯之痛
美剧的剧本顾问
美剧的剧本顾问
默多克维稳
默多克维稳
默多克窃听丑闻
默多克窃听丑闻
默多克报纸窃听门
默多克报纸窃听门
新媒体人才缺口
新媒体人才缺口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新媒体崛起的奥秘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新媒体崛起的奥秘编辑本段回目录

仿佛一夜间,名不见经传的新锐媒体迅速崛起,这当中发生了什么?仿佛一夜间,名不见经传的新锐媒体迅速崛起,这当中发生了什么?

  胡晓东(多看科技副总裁)

  仿佛在一夜之间,曾经风生水起的IT、数码、经济报刊遇到了空前的读者流失,甚至连老牌的互联网垂直门户也骤然走向衰落。36氪、虎嗅网、爱范儿、雷锋网……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锐媒体迅速崛起,像一块块巨大的吸眼球石,在吞噬着读者的注意力。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许多业界人士对此大惑不解,有位IT媒体老大一手拿着自己的文章,一手拿着新媒体的文章,愤愤然说道:“比文章的深度、广度算欺负他们,你就看看这文笔、这错别字,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看他不看我。”他们不明白,新媒体自己也不明白,有位年轻的新媒体创始人谈到:“我们在去年年底的访问量是年初的70倍,我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可真是件费解的事情,要说模式,报道的都是那点儿东西,谁比谁快多少?要说手段应用,你用微博我也用,谁比谁强多少?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分析与讨论,但大多剪不断、理还乱,或者完全感性的说喜欢或不喜欢。在我看来,新媒体崛起的奥秘也许就在两个词中——回归与平等。

  新闻精神的回归

  在这里我想举两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某天深夜,我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第一反应是骚扰电话,挂断后又来,再挂。过了一会儿,收到一条短信,原来是一家新媒体的负责人希望得到授权发表我一篇小有热点的文章。得到同意后的十分钟,我打开iPad一看,这篇文章已经上线了。

  另外的一天,我应邀到某家新媒体公司做客,看到我来,它的创始人从办公室地板上爬起与我握手,我的来访打扰了他30小时以来的第一次睡眠。我们愉快地谈着双方的合作,而当我隐晦地提到是否可以给多看发篇稿子时,这个看似举手之劳的事情居然遭到了拒绝:“多看是家很好的公司,我们愿意独立采访报道,希望你可以配合,但也希望尊重我们的角度,而且,与利益无关。”

  如果你看过民国新闻史,这两幕场景简直太熟悉了。敏锐与独立报道本来就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在新闻精神渐行渐远的今天,它在新媒体身上重现了,当然也可以由此意识到,新媒体之所以在科技类启动的深层次原因。

  平等化的文字

  千百年来,文字的功能似乎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以文教化”、“成书立言”一直是中国文字的主要功用。甚至于私人的家信,似乎也是为做书积攒材料,所以才有了今天看到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面对文字,读者不自觉地需仰视见写作者,所以即使新文化运动颠覆了文言文,白话文依然分裂出所谓“书面语”。

  互联网让文字的价值换了人间,QQ、微博、微信、米聊……它们让文字第一次走下神坛,面对文字,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板着脸的老师、学者,而是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亲戚朋友。文字,走向平等,成为普通人之间的日常纽带。人们渐渐发现,带有官方语调的程式化的、八股式的语言文字结构怎么看怎么别扭,因为你无法想象写字者的模样,我们可以随手再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这是说同一件事情的文章。

  传统媒体行文——日前,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用近五分钟播报APP“啪啪”上的名人于谦以及啪啪本身,明星都玩啪啪了,回顾这款图片语音移动社交应用的诞生,不少人产生疑问,啪啪为什么火?这把火能烧多久?

  新媒体行文——一个月前,我向大家介绍了许朝军的新产品图片社区“啪啪Papa”,当时我预测它会很快火起来。之后很多媒体又对它进行了多方位报道,一些业内评论人士也在微博上预测过它的命运。昨天我又从某些渠道得到了一些关于“啪啪Papa”的新动态,在这篇文章里分享给大家,同时也根据这些消息预测一下它可能选择的产品方向。

  上面的文字是“他的”,下面的文字是“我的”,你更愿意参与别人的事还是你自己的事呢?当然,除此之外,新媒体也非常有效地把握了移动互联的本质——“兴趣”与“话题”,它既然将视线拉到了与读者平齐的角度,也就更能够从读者的“兴趣”考虑问题,去发现“话题”、去掀起“话题”。

  事实上,新媒体的崛起秘诀可以应用到许多具备一定媒体属性的领域,并可获得极好的效果。以多看电子书平台为例,我们的书评体系不删差评,从短期来看,有可能会对某本书的销售带来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正的书评机制反而更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另外,我们书籍的介绍文案均为编辑从个人荐书角度重新编写,一篇个人化浓厚的文案所带来的销量可能是程式化文案的两倍之多。

  但是,当前新媒体的隐忧在于,它的基本功力的确和传统媒体存在距离,文章深度、广度及文字欠考究的现象大量存在,同质化无序竞争也在在常有。如果我们的传统媒体能够抛弃掉坛坛罐罐,深刻理解新媒体运营模式并有效执行,机会的天平可能会再度倾斜。所幸的是,他们没那么快!

  作者胡晓东授权《创事记》发表,最早发布于百道网

新媒体怎样走向盈利:细分+高于用户预期编辑本段回目录

通过广告盈利,内容本身只是载体,而在用户看的是内容,广告只不过是附属品,这就产生了矛盾,而花样百出的所谓“盈利模式”,也就是为了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矛盾。  通过广告盈利,内容本身只是载体,而在用户看的是内容,广告只不过是附属品,这就产生了矛盾,而花样百出的所谓“盈利模式”,也就是为了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矛盾。

  胡晓东(多看科技副总裁)

  自打有了互联网,“盈利模式”这四个字就成为许多公司绕不过的一个坎儿。而这个问题,在传统经济中如果提出来简直就是个笑话。那么,为什么在互联网领域,每当出现一个新媒体形态,都要为“盈利模式”困扰,都要被拷问、质疑,而且大批大批的公司就死在这上面呢?

  这还得从互联网媒体的基本特性说起,涉及到快速传播、海量用户与低边际成本三个关键词,这三个词足以颠覆一切传统的东西。比如说:

  A公司提供一种内容服务,卖100元,有100个用户;

  B公司发现如果把价格降到了10元钱,可以获得2000个用户;

  而C公司发现如果价格降到1元钱之后,用户量可以到达30000;

  这时候,D公司出现了,做为后进者他在价格上已降无可降,但他把视点放到了简单的买卖关系以外,直接免费提供服务,但用户量冲到1000000,而在内容中加载了广告,这1000000的用户关注度每一个值0.1元。

  相比之下,D公司获取了最大价值的收益,此时,其它三家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纷纷以免费来吸引用户,用户的眼球就成为了各方争夺的关键。

  但是,企业的重点是通过广告盈利,内容本身只是载体,而在用户看的是内容,广告只不过是附属品,这就产生了矛盾,而花样百出的所谓“盈利模式”,也就是为了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矛盾。这个矛盾有时候会非常激烈,互联网媒体希望通过广告获利,但广告多了,会影响用户兴趣,直接用投票将这家媒体拖向无人理睬的深渊。

  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怪圈,新兴互联网媒体当它没有生存压力之扰的时候,它会完全以内容为核心,注重新闻精神与媒体独立性,从而迅速崛起;而一旦受到盈利需求和生存要求,以利润为核心,将内容与广告做嫁接时,也将迅速衰落。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资本的力量将驱动新的入场选手不顾一切地取悦用户、取代曾经的王者。

  这个怪圈真的是不可突破的吗?显然——不是!因为在刚才的逻辑中有两个假设,一是假设内容的同质化;二是假设广告与内容是无关的。

  首先来说,广告其实也是一种有用的内容,如果将广告定向投放在需要它的人眼球里,对于这些人来说,非但不是视觉污染,反而成为媒体粘性的构成因素;其次,在广告的形式上,粗暴、简陋的嵌入方式固然会招人讨厌,但细腻、有针对性的植入反而会给用户带来便利。所以,对于新媒体而言,挑战就转化为如何开发“差异化”的内容、如何设定更为便捷的广告形式上。同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发现,当“差异化”的产品做到一定的细腻度,“分众”到达一定颗粒度的时候,内容产品本身就可以直接获利。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运营策略,就由这个企业自身的基因和特点所决定了。

  我们再次回到刚才的假设,如果真正实现了差异化之后,各媒体依据自身特点在做这样的布局:

  A公司的长项在于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细分领域做付费深度内容;

  B公司对产品市场有着很深的认识,所以他们通过做产品的电商入口赚了钱;

  C公司长于新闻嗅觉与敏感度,他们以用户兴趣数据分析为基础,做针对不同读者群的定向投送,更容易找到了广告。

  D公司擅长用户推广,所以他们做通用内容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干脆走向了垂直内容整合app的方向。

  ……

  都说现在新媒体赚钱越来越难了,难就难在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渡过了信息缺乏、用户需求低的蛮荒阶段。你必须提供高于用户预期的产品才能得到认可,而且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这一强迫性提升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稍有松懈就会被超出。但更重要的,还是找到你自己,看清你自己,做到你自己!懂得拓展,更要收敛野心。在强调“人人互动”的移动互联时代,面貌模糊的人最终不会得到喝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新媒体崛起的奥秘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