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11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2-08
言鸽
言鸽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改革总允许师
改革总允许师
普适价值
普适价值
普适价值
普适价值
每个人主义
每个人主义
国家转型多种样式
国家转型多种样式
人权价值支柱
人权价值支柱
西方兴起基础
西方兴起基础
制度德育
制度德育
国家道德
国家道德
“常人政治”时代
“常人政治”时代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普世价值,还是普适价值?
发布时间:2012-12-04 11:26 作者:高永平

(图)普适价值普适价值


  普世价值或普适价值问题是目前理论争鸣的焦点之一。这一问题之所以成为焦点,是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或前途。政治制度之争,仅仅是问题的表象,它的实质其实是政治制度背后的价值观念之争。任何制度的正当性都是以它所反映的价值观念的正当性为基础的。这场争论所涉及的价值观,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普世价值或普适价值,而仅仅是其中最核心的几个价值,如自由、平等和民主。令人欣慰的是,上述三个价值这一次都被写入了刚刚通过的中共十八大报告。这是一个相对大的进步。不过,争论虽然已经进行了这么久,但仍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它的定名问题。换句话说,到底是应该把“universalvalues”译为“普世价值”还是“普适价值”?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此问题非小。本文就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睽诸目前的报章杂志和网络资讯,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大多采用“普世价值”的术语。但也有很多文章采用“普适价值”的术语,而且越是学术性文章,越倾向于这样做。还有很多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声明,自己选择“普适价值”的说法。本作者也采取这一立场,下面就阐述其理由。


  普世价值或普适价值的英文是“universalvalues”。“universal”的同根名词是“universe”,即“宇宙”。因此,“universal”的意思是“无所不在的”,其引申义是“一般的”、“普遍的”。从词源上看,似乎把“universalvalues”译成“普世价值”更为确切,因为“universe”首先是一个时空概念,把“universalvalues”译为“普世价值”更符合“宇宙”一词所包含的“全部的时间和空间”的本义。但是,当我们给“universalvalues”下定义时,大家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把“universalvalues”定义为“valuesthatapplyeverywhereandallthetime”,译成中文就是“适用于所有时间和空间的价值观念”,亦即“全世界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念”。我们看到,不论在中文中怎样定义“universalvalues”,都缺少不了一个“适”字。还有,“普”字本身就已经含有“普遍”和“无所不在”的意义,“普”和“世”两个字连用有语义重复之嫌。综上所述,从词源学和构词学的意义上说,用“普适价值”来翻译“universalvalues”更为贴切一些。


  上面的阐述只能说明,使用“普适价值”的译法符合“信”的翻译标准。但这不是采用“普适价值”这一译法的全部理由,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理由。毕竟,从翻译学的视角来看,“普世价值”和“普适价值”两种译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从词语的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采用“普适价值”的译法就更为剀切。这样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以下请述其详。


  首先,“普世价值”的说法更加强调其空间上的“普遍适用性”,而“普适价值”的说法则为“适用于所有人或每个人”的解释留下了语义空间。而且,把“universalvalues”解释为“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更加符合自由主义的本义,对目前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会有更加有力的干预效果。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大多数的普适价值的语义主体都是个人而不是群体。例如,自由、平等、生存、尊严等等价值观念,是个人的自由、生存和尊严,以及个人之间的平等。这是自由主义和各种非自由主义思潮之间根本性的分歧。那些反自由主义的思潮往往把这些价值解释为某种人类集体的自由、平等、生存和尊严。如果认可这样的观点的话,所有普适价值的意义都会被颠覆。因为如果普适价值仅仅意味着或者主要意味着,某种人类集体是这些价值的主体,个人的价值就可以为了这些集体的价值而被放弃或牺牲。这是自由主义者完全不可接受的。而且,历史也已经证明,这样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只有把普适价值落实在每一个人类个体的身上,这些价值才是可欲的,也才符合“价值”这一概念的本义。“普世价值”的说法过于强调它在空间上的“普适性”,在实际语境中,又往往被解释为其在“国家之间”的普适性,这就为普适价值的反对者们提供了攻击的口实。而“普适价值”的说法更具包容性,因为它可以被解释为“适用于每一个人类个体的价值”。这种说法更有利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其次,“普世”这一说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它还容易从“不同国家之间的普适性”转义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普适性”。我们知道,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是文化之间的差异中最顽固的部分。但是,文化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普适价值的不存在,因为,在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价值观,往往是较为边缘性的价值观。不幸的是,文化差异是普适价值的反对者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他们往往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根据文化之间存在价值观念差异的现象,得出“普适价值不存在”的结论。由于“普适价值”的说法可以被解释为“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价值”,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差异”的说法。这是因为,“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价值”,与某个人到底属于哪一个具体的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用“文化差异”来否定“人类个体之间”的价值普适性,就没有任何理由了。


  在讨论了术语的选择问题之后,还应该讨论一下关于普适价值的实质性内容。因为读者已经看到,本作者并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讨论这一问题的。本文的立场是自由主义(亦即个人主义的立场,关于此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在各种自由主义著述中俯拾即是,此不赘)的立场。为什么选择自由主义的立场?理由有二。其一,自由主义的立场在逻辑上更为自洽。各种反自由主义的思潮的逻辑问题是,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各种普适价值之间随意取舍。但普适价值是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随意的取舍必然导致逻辑矛盾。例如,世界上所有现代性的极权主义政党都无法完全抛弃“民主”这一普适价值。因为在现代社会,除了民主,再也找不到其他合法性的权力来源。即使是像北朝鲜这样的极权国家,欲为金正恩加冕,也必须通过党代表大会的形式——虽然大家都知道,它也仅仅是个形式而已。但这一现象说明,即使是北朝鲜,他们也无颜再搬出“父死子继”来作为世袭的正当理由。可是,除了“民主”被他们拿来偶尔一用之外,其他的普适价值则被弃之如敝履。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其二,自由主义或个人主义的立场在社会实践中的效果更好。近代以来大多数的人类灾难,基本上都是无视个体权利的结果。那些灾难的制造者往往打着各种集体主义的旗号,干着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勾当。这样的犯罪行为,有时是在所谓“人民利益”名义下进行的。“人民”这一概念的最大缺陷,就是它是一个抽象的集合名词,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都无法援引“人民”的名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悬挂着“为人民服务”牌匾的官营商店的售货员,可以用“你能代表人民吗?”这样的说法,来揶揄那些对其服务提出批评的顾客,其原因就在这里。阿玛蒂亚·森说,没有任何一次大饥荒曾经发生在民主的国家里。这是因为,大多数民主国家的合法性都建立在自由主义观念的基础之上,而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前文提到,反对普适价值的人们其实主要反对的是某些普适价值,而不是所有的普适价值。例如,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诸如“生命”、“健康”、“清洁”、“温饱”等价值的普适性。这就是开始于2008年的对普适价值的大批判为什么最终偃旗息鼓的原因。鼓吹“普适价值不存在”的那些人,会渐渐发现,自己打出的每一拳,最终都落在了自己的脸上。最终,他们的策略只能变成,不再否认普适价值的存在,而是仅仅批判他们不喜欢的那些价值的普适性。被他们批判的普适价值,主要是自由、平等和民主这三个。对这三者,则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来看平等。理论界普遍的共识是,共产主义思潮的逻辑起点就是平等。共产主义者之所以要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其主要原因就是资本家不劳而获。为什么反对不劳而获呢?其背后的价值根源是,不劳而获违反了人人平等的普适价值:为什么同样是人,我辛勤劳作,而你却坐享其成?普适价值的反对者们并不从一般的意义上反对平等,而是从集体事业的角度来反对平等。他们用集体事业或集体利益的理由,来为集体的领导人所享受的特权进行辩护。其次来看民主。前文提到,民主是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团体都不得不引用的普适价值,因为在民智开启的现代社会,除了民主,不可能找到权力的其他合法性来源。普适价值的反对者们也没有泛泛地批判民主这一价值,而是批判代议制民主的所谓“虚伪性”。他们说,这种民主其实是“钱主”,手中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是没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手段的。这样,普适价值的反对者唯一完全不能容忍的价值,就只剩下“自由”了。自由一度成为敏感词。甚至在曾经的重庆市,用来判决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劳教的证据之一,竟然是他拥有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宁死”字样的T恤衫。这些官人可能从来没有参观过红岩烈士纪念馆,那里的展板醒目地告诉大家,一个烈士的最后遗言,恰恰就是“不自由,毋宁死”。


  其实,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反对过自由这一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的正式名称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之前,共产党革命割据的地区自称为“解放区”。人们今天仍然习惯性地把1949年这一历史节点称为“解放”。那么什么是“解放”呢?“解放”的英文应该是“liberation”,这从解放军的官方英文名称“PLA”,即“people’sliberationarmy”就可以看出。而“liberation”其实就是“liberty”即“自由”的另一个名词形式。意见的分歧来自人们对自由的主体所持有的不同看法。在自由主义者看来,自由的主体是一个个的人类个体,而各种各样的集体主义者则认为,自由的主体应该是集体而不是个体。因此,后者所说的“解放”,主要是“民族解放”或者是“阶级解放”。集体主义者并不完全否认个体的解放,但他们认为,集体的解放优先于个体的解放。甚至,为了集体的解放,可以放弃或者牺牲个体的解放。这就为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打开了方便之门。


  他们反对普适价值的另一个反对理由是,不存在所谓的人类普适价值,存在着的,只有阶级内部的普适价值或民族内部的普适价值。换句话说,普适价值应该是阶级性的普适价值,而不是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适价值。这和他们对人性论的批判,是同一个事情的两面。是否存在超越阶级的普适价值呢?否认超越阶级的普适价值的做法是愚蠢的。即使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也说不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一般性,认为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人与人之间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总有共同之处,否则我们就无法在人和动物之间做出区分了。既然人与人之间存在一般性,这种一般性就可能包括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如前文所提到的“生命”、“温饱”、“健康”和“清洁”等等。那么自由是不是一种人人都追求的价值呢?当然是,因为没有基本的自由,人甚至都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存。其实,普适价值的反对者并不是反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自由,而是反对那些与公共事务有关的个人自由,如言论、结社等自由。这些自由是否有阶级性呢?肯定的回答似乎说不通。难道资本家需要自由而工人不需要自由?亦或反过来,工人需要自由而资本家不需要自由?看来自由是没有阶级性的。我们唯一可以承认的是,一个人的阶级身份,会对他行使自由的能力产生影响。但这一点,没有为剥夺任何人的自由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理由。


  其实,反对普适价值的人们只能抽象地反对普适价值。普适价值对任何人——无论他是否承认普适价值的存在——都施加着严厉的约束。这种约束并不是理论上的,而是行为上的。任何人都不敢在行为上公然违反这些普适价值,或者即使违反了,也尽量不让他人知道。因为在行为上违反普适价值,就会极大地损害行为者的道德正当性。因此,行为上的约束更加能够反映普适价值的不可侵犯性。苏联历史上的两个事件可以作为例证。一个例子是列宁下令处决末代沙皇罗曼诺夫一家。这一事件一直是苏联历史的禁忌,直到苏联解体才获得证实。我们要问的是,苏共既然这么做了,为何不光明正大地宣布自己的伟绩呢?问题的答案就是普适价值的威力。普适价值中最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非法地剥夺一个没犯死罪的人的生命,这是对普适价值最不可接受的侵犯。更何况,被他们剥夺了生命的人,大多数还是妇女和儿童。另一个例子是卡廷森林事件。苏联在和纳粹德国合伙入侵波兰之后,灭绝人性地屠杀了数万波兰战俘。此时,就连“阶级斗争”这一意识形态宣传利器,苏联也不敢拿出来使用了。在这一事件曝光后,苏联人污蔑说,这时纳粹德国干的。德国人当然不愿意背这个黑锅,他们利用占领者的优势,以各种证据来揭露事件的真相。苏联人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地承认自己的行为呢?问题的答案还是普适价值的威力。任何暴行的实施者,只要他们还承认自己是人,他们就不敢明目张胆地宣扬其罪行的正当性。因为,承认自己自外于人类之外,并不是他们所愿意做的事情。


  那么,那些在行为上违反了普适价值而又想否认其行为的人们,怎么办呢?对他们来说,摆在面前的唯一道路,就是撒谎。我们看到,古今中外所有的极权政府和组织,没有不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的。为什么要控制信息的传播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让公众知道,他们曾经做过的或正在进行的行为,是违反普适价值的。没有任何一个极权组织有胆量宣称:我的价值观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滥杀无辜是正义的,我认为贪污公帑是正义的,我认为凌辱妇孺是正义的,我认为奴役劳工是正义的。他们为什么不以这种公开的方式向普适价值提出挑战呢?因为他们不敢。即使是最邪恶的组织,都必须为自己找到正当性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正当性基础,甚至其内部运作都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把自己的正当性,建立在完全与普适价值相悖的价值的基础之上。因为那是违反人性的,也是无法实现的。极权者不仅仅不愿意说自己违反良善价值,他们还要把自己装扮成践行良善价值的楷模。世界上所有的独裁者,都要通过其所掌握的宣传工具,把自己说成是世界上善良、最无私、最完美的人。但是我们知道,独裁者对自己所进行的宣扬,往往恰恰和事实相反。他们不仅毫无美德可言,反而往往是无恶不作、卑鄙猥琐的人类渣滓。他们为什么没有堂·吉柯德的勇气,明目张胆地向普适价值这辆风车发起冲击呢?答案还是,他们不敢。由此看来,所有否认普适价值的人都只能抽象地反对,他们不敢用自己的行为,身体力行地挑战普适价值的尊严。相反,他们只能用禁止言论自由和散布谎言这样卑鄙的方式,掩盖自己那些与普适价值相违背的行径。信息管制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防止,自己违背普适价值的行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各种形式的言论控制和信息控制的存在本身,就是普适价值存在的最好证明。
 
参考资料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2112771887.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政治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