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早间消息(齐鸣)爱立信和意法半导体在周一宣布,双方将关闭移动芯片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600人,剩余员工将转岗至爱立信和意法半导体。
根据重组方案,在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关闭后,爱立信将接手LTE芯片设计、研发及销售方面的资产,意法半导体将接手其他所有产品,以及部分组装及测试工厂,而剩余的资产将被彻底关闭。
在员工安置方面,爱立信将接收主要位于瑞典、德国、印度和中国的1800名员工,而意法半导体将接收主要位于法国和意大利的950名员工。
有业内人士指出,意法-爱立信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主要是因为移动通信芯片市场竞争已经高度白热化,留给意法-爱立信的生存空间已经非常小,在中高端市场有高通存在,在中低端市场,来自中国的芯片厂商也是来势汹汹。而意法-爱立信的传统大客户,日子也都很难过。不仅如此,苹果、三星等厂商也纷纷开始使用自研芯片,以减少从第三方厂商采购的数量。
意法爱立信解体编辑本段回目录
刘方远
挣扎多年之后,手机芯片商意法爱立信最终倒下。
爱立信与意法半导体近日共同宣布了一项决定,将关闭双方的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由两家母公司各自接手一部分技术及资产。预计将于2013年第三季正式完成移交。
意法爱立信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手机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包括TD芯片。意法爱立信的产品之前曾被国际品牌手机厂商广泛采用。但是随着智能机搅动的市场格局巨变,意法爱立信迟迟无法找准自己的节奏。
财报显示,2012财年意法爱立信净营收为13.5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50亿美元,同比下滑18.1%;2012财年净亏损为7.49亿美元,比上一年的8.41亿美元稍有缓解。事实上,2012年意法爱立信一直在寻找买家,但最终由于没有接盘方,落得解体的命运。
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告诉记者,“当初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意法爱立信自己能在手机芯片领域有很好的发展。”但显然这一愿望没有达成。常刚表示,下一步爱立信将先按计划收回LTE多模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努力将其做好。
自救失败
“意法爱立信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抓住智能手机的颠覆。”有国内芯片业人士评价意法爱立信近年的表现时如此总结。“游戏规则早就变了,6个月就一代产品,而意法爱立信的动作太慢了。”
意法爱立信之前的客户主要是索爱、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国际厂商。但是随着智能机的崛起,主导市场的是苹果和三星。意法爱立信的核心客户自身的表现也大多不尽如人意。
另外,在向智能机新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意法爱立信动作过慢。“意法爱立信是第一个做双核芯片的厂商,但是上市的时间却拖了很久。”Gartner中国分析部总监盛陵海告诉记者,“它早期还投资过TD-SCDMA,但中断过投入,导致后来市场也没有了它的位置。”
无奈之下,意法爱立信开始谋求自救。由于在高端市场难与高通竞争,意法爱立信在2012年还重点投入了千元智能机市场。
意法爱立信中国区总裁张代君去年5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12年意法爱立信的重点之一就是与更多中国本土厂商合作,推出更多价格在1000到2000元之间主流价位的手机。而中国区的这一策略是否奏效,也是其能否扭转亏损局面的关键。
彼时,意法爱立信单季亏损已经达到了3.26亿美元。为了扭亏自救,意法爱立信还做出裁员1700人的决定,并作出系列调整,包括把应用处理器研发人员并入母公司意法半导体,以便减少重复投入、削减成本。张代君当时指出,公司最大的目标就是“重新盈利”。
但事实上,母公司已经开始考虑将其出手,当时媒体也探讨过很多接盘方。“但意法爱立信的规模还是太大了,主要是人员的难题。”盛陵海认为,能买下意法爱立信的公司有很多,但是后期的负担太大。据记者了解,即使在2012年裁员之后,意法爱立信依然有近5000名员工。
拆分命运
失去了自救以及被收购的机会,意法爱立信最终被母公司分拆收回。
具体的方案为,爱立信将接手LTE多模超薄modem(LTE multimode thin modem)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该产品支持2G、3G和4G等多种模式。并接收约1800名正式员工及派遣员工,这些员工主要位于瑞典、德国、印度和中国。
意法半导体将接手除LTE多模超薄modem以外的现有的意法·爱立信产品及其相关业务,以及部分组装和测试设施。另外,还要接收950名主要在法国和意大利的员工。除了归于母公司的其他业务将面临关闭,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600人。
自2013年4月1日起,现任意法爱立信首席运营官的Carlo Ferro将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确保拆分工作顺利完成。
对于未来将如何整合来自于意法爱立信的资产,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 Vestberg)认为,多模超薄modem业务对无线行业而言具有战略价值。
据爱立信方面表示,意法爱立信的超薄modem技术已应用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架构、低功耗、高集成的多模多频modem,能够支持范围最广的频谱,包括GSM、GPRS、EDGE、TD-SCDMA、HSPA+、TD-LTE、LTEFDD、LTEAdvanced,以及单射频芯片载波聚合、VoLTE和IMS在内的功能组合。
所以,意法爱立信的相关业务预计将于第四季度完全并入爱立信,并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运作。
但是盛陵海则判断说,“由于爱立信已经宣布了退出终端业务,所以这块资产最终如何处理还很难说。另外,意法半导体也不大可能继续做手机芯片。”如此看来,拆分或许并不是意法爱立信的最终命运。
意法爱立信中国区总裁回应解体:尊重母公司决策编辑本段回目录
3月19日消息(李明)爱立信与意法半导体宣布双方将关闭移动芯片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对此,意法·爱立信中国区总裁张代君在接受C114电话问询时表示,我们将尊重两家母公司对于意法·爱立信的战略决策,而意法·爱立信中国区的相关人员变动尚未确定,暂时没有更多信息可以回应。
目前,两家母公司已商定采取以下几个主要步骤来分拆意法·爱立信:爱立信将接手LTE多模超薄modem(LTE multimode thin modem)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该产品支持2G、3G和4G等多种模式;意法半导体将接手除LTE多模超薄modem以外的现有的意法·爱立信产品及其相关业务,以及部分组装和测试设施;同时启动意法·爱立信其余业务的关闭工作。
根据监管部门的批准进度,意法·爱立信相关业务预计将在2013年第三季正式完成至两个母公司的移交。根据协议,在分拆意法·爱立信之后,爱立信将接收约1800名正式员工及派遣员工,这些员工主要位于瑞典、德国、印度和中国;意法半导体则将接收950名主要在法国和意大利的员工,以支持意法半导体的现行业务和新产品开发。
与此同时,意法·爱立信于今日发布任命,自2013年4月1日起,现任意法·爱立信首席运营官的Carlo Ferro将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接替此前已宣布离开公司的Didier Lamouche。Ferro将致力于在确保意法·爱立信业务连续性的同时,高效平稳地完成拆分。
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兼意法·爱立信董事会主席卫翰思(Hans Vestberg)表示:“很高兴看到Carlo Ferro出任意法·爱立信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十分善于管理复杂改造项目。长期以来,他不懈致力于推动意法·爱立信的稳步发展,去年更是在战略执行、显著降低盈亏平衡点等方面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据C114了解,爱立信已于2012年预提了33亿瑞典克朗来负担实施此项战略方案的开支。多模超薄modem业务预计将于第四季度完全并入爱立信,并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运作。爱立信表示 ,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其在2013年第四季度将产生约5亿瑞典克朗的运营亏损,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支出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