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1942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21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Facts On Treasure Hunting Replica Gianfranco Ferre Sunglasses
Facts On Treasure Hunting Replica Gianfranco Ferre Sunglasses
Conquer in which Slot Machine
Conquer in which Slot Machine
刘兴亮
刘兴亮
卢振宇
卢振宇
全球制造业供应链
全球制造业供应链
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
群体搜索
群体搜索
Hulu
Hulu
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
FUD
FUD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显示全部]

FUD多功能编辑本段回目录

  FUD,即 Fear, Uncertainty, Doubt,英文意思为惧、惑、疑。最早出自吉恩·阿姆达尔(Gene Amdahl)之口,Gene Amdahl 原为 IBM 工程师,之后离开 IBM 自行创立 Amdahl Corporation,成为 IBM 竞争对手,FUD 最早意指 IBM 销售人员对客户灌输关于 Amdahl 和其他竞争公司产品的负面观念,也就是在顾客的头脑中注入疑惑与惧怕,然后,你说什么他们就可能信什么。这种行销手法现在经常用于电脑业界,特别是微软常向客户宣称 Linux 与其他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对客户有弊无利。
  电脑以外的用途
  FUD现时已在电脑界以外,特别是政界的一个常用技巧。例如:政治上的竞争对手可以利用在某一题目上利用FUD来牵引舆论,从而为自己制造有利条件,或把对方推入困境内。另一方面,对手亦会指另一方意图利用FUD来混淆视听,从而获取渔利。
  政界上最早应用FUD技巧是马来西亚。当时正当马哈迪解除安华职务之后,民众普遍对执政巫统失去信心,所以当时主导马国华人政见、由林良实领导的马华公会宣布不再与巫统结盟,转而与另一保守的伊斯兰政党结盟。为了扳回声势,巫统在电视上播出印尼反华暴乱的片段,然后打上“谁有能力令这些事情不会在我国发生?”的字句,再以巫统的Logo结束。结果这广告使随后举行的国会选举中,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华裔选民一面倒转投执政阵线而赢得选举。
  另外,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执政的小布什被竞选对手指称利用FUD宣传方式

注:FUD是微软象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对付比自己小的竞争对手时使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之一。直接吓唬对手及胆敢与对手合作的公司,同时利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动摇竞争对手的客户的信心,使之产生先动摇,进而怀疑的心理,从而挤掉质量优于自己的产品,形成独家垄断。最终,用户无法得到最佳的产品和服务,整个行业的创新也被阻碍。

什么是FUD?---Fear,Uncertainty,Doubt编辑本段回目录

FUD就是恐惧、不确定、怀疑---即心理恐怖战术

这是个市场营销伎俩,用于当竞争者开发出了新产品,而产品品质高于您, 价格比您低的时候,所使用的恶毒计划。例如当您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时,

价格比您低的时候, 所使用的恶毒计划. 例如, 当您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时, 无法反击铁的事实证明, 吓跑买卖的计划透过"小道消息", 来散播对于竞争者产品的怀疑, 并使人们在买之前要多想两次.

一般FUD是大公司于大市场, 大体上传播的谣言都像这样, "喂! 走那条路有很大的风险, 跟我们一道走, 您不会寂寞. 反正我们下一个`将要释出的版本`会比那东西好."

在计算机界, FUD首次被IBM大规模的在1970年代运用. 许多人认为是Amdahl创造出这个词汇, 而当他离开IBM, 开设自己的公司时, 他自己就变成了FUD攻击的目标.

当IBM以IBM PC做为产品, 进入桌面市场时, 它就以FUD战略来进攻. IBM自己只希望卖出大约十万到二十万台的PC, 主要是用来取代在"Everything buy IBM"公司中的Apple II. 对当年还有印象的人们, 应当还记得, IBM PC在许多方面都比当时的桌面系统来得贵, 甚至走倒退的路, 因为当时桌面市场已有许多都达到16位, 多使用者, 多任务的功能, 并且有许多质量优良弹性高的硬件设备. IBM全部都没有相等的特性, 而且价格更高. 但是透过行销IBM商誉的强大(跟我们一起走, 我们是大公司), PC跌破专家眼镜, 并且清理了既有市场.

当然了, PC的故事可能是大厂牌行销的方式多过于运用FUD计俩, 但PC也把微软带到前线来, 以basic-in-ROM及DOS操作系统提供者出线. 微软很快得从IBM学会了FUD战略, 并且在整个80年代都以FUD做为主要的行销工具, 便犹如IBM在70年代一样. 微软在OS2与Win3.1之役中, 为IBM敲起FUD的响钟, 并结束与IBM之间的关系.

关于MS FUD很好的一个范例, 及其潜力, 在Digital Research 公布其DR-DOS来对抗MS-DOS5时, 做了一个极佳的展示. DR-DOS提供了比MS-DOS更多的特色, 而且价格更低, 并且受到广泛的喝采. 然后在新的MS Windows 3.1版时, 于DR-DOS下执行时, 闪出一道轻浮的错误讯息, 一下子, 所有人都说DR-DOS很棒, 可惜在跑Windows时有问题. 而同时间Microsoft宣布"近日"将要释出的MS-DOS6, 将会有比DR-DOS更多的特色. 而事实上, 在当时根本就没有MS-DOS6这玩意, 它们才刚开始思考如何反应DR-DOS而已, 而且对微软的技术来说, 是否能够生产比DR-DOS更好的系统, 根本就是个大疑问. 这个典型的FUD招术同时也利用代理商提供MS-DOS及Windows的合一套件, 使得在利益上比DR-DOS有利. 而结果我们便可在历史上见到. 许多人认为这是造就微软垄断的主要因素.

DR-DOS的案例, 也许是PC界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之一. FUD的事件在家喻户晓之前, FUD只与硬件相关, 而不是软件.
AMSTRAD, 一个英国消费性电子产品制造商, 在消售几近底价, 质量尚可的电子产品上很有名望. 他们的成功在于合理的设计, 给消费者在最想要的东西, 并保持设计上的简单. 有一天他们决定要设计一个针对家庭消费者的PC. 由于设计上的最佳化, AMSTRAD决定用一个35W的电源供应器应当就足够, 即使加个硬盘及磁带机也足够用(在当时, 低文件PC只有两个软盘). 而当计算机加上屏幕的状况下(屏幕有较复杂的电源供应要求), 他们决定与其用标准的电源供应器(到目前为止, 大家都这样做), 不如用屏幕的电源供应器, 并且将屏幕的电源供应器适度的升级.

而这挖掘出了另一个好处. 屏幕散热量大, 所以外壳布满了孔洞, 以求得有效的散热效果. 计算机相对的倾向置于封闭的箱子中, 因此通常会把散热风扇放在电源供应器中. 既然AMSTRAD没有电源供应器在箱子中, 而其中耗电能通常为20W, 没有风扇跑起来相当的"快乐"(他们在箱中设计了传导散热), 而且安静得多.

AMSTRAD计算机相当的成功, 太成功了. 他们不仅卖到AMSTRAD的固有消费市场, 甚至在办公室环境中有了一席之地, 并且价格仅传统的1/2, 而且AMSTRAD还比较安静. FUD的活动于是骚动起来. "AMSTRAD没有散热风扇", 好恐怖. "插个硬盘到AMSTRAD, 熔掉", 唔... "如果您的程序当掉, 那是因为你的AMSTRAD没有散热风扇".

这种FUD很容易就清理掉了. AMSTRAD确实工作得很好, 而且可以整天使用, 而且摸一摸箱子还很冷. 然而, 许多客户被吓跑了, 因为它们没有风扇, 而其它的牌子都有. 所以, 最后AMSTRAD弄个风扇上去, 就在一般电源供应器通常放风扇的地方. 当然了, AMSTRAD没有电源供应器在那里, 而该箱子是设计成自然空气对流, 用香烟一试就会立刻发现, 空气不过是在打圈圈罢了.

不过, 嘿, 大家这一会都高兴了! 理智一点的人晓得事实, 就把风扇的线剪掉 (而且没有过问题), 但大部份的人都接受常规, 认为一定要有风扇. 而这就是FUD的威力.

译注: 在今日, 微软FUD的受害者, 据可靠的数据(从过往至今的报章杂志报导), 至少有50家公司以上, 分散于全世界及各领域, 从美国, 欧洲, 亚洲, 浏览器, 计算机绘图, 多媒体, 办公室软件, 网络服务器等等. 正确数字应当远大于此, 达数十倍并不会太令人惊讶. 而在SharewareFreeware界, 作者收到"微软"打招呼的事, 并非新闻. 近来, 目标则转向开放原始码界, MS vs DOJ一案中, 便有著名开放原始码作者出庭作证, 举出微软恐吓的证据.

Written by Roger Irwin, 1998. Comments etc. to irwin@mail.com
翻译: Brian Lin, foxman@okstation.com

前言:FUD,“心理恐怖战术”(就是恐惧、不确定、怀疑),是行业垄断者对付后来创新者,最“下三滥”的策略,却也是最实效和最灵验的招术。FUD由IBM发明,却由微软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短短一年多时间,在狙击Linux方面,微软创造了FUD的最经典案例。透过FUD,微软狙击Linux的手段就大白于天下。

微软出台全球狙击Linux的系统战略 编辑本段回目录

面对全球Linux势不可挡的势头,尤其是各国政府青睐Linux形成浪潮之极,微软终于开始放下蔑视的身架,停止以往简单鲁莽的谩骂策略。真正开始制定系统策略,对“开放源代码”发动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全球性的进攻性反击。2002年12月,《华尔街日报》文章分析道:“微软发起了一场旨在阻止美国和外国政府机构使用免费的“开放性源代码”软件的游说活动,尤其是Linux操作系统,后者正对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地位构成日益严峻的威胁。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了游说队伍,反对允许使用开放性源代码软件的法律。”

我们综合《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结合荷兰Maastricht大学国际信息经济学院主持的自由软件研究报告,并且参考Slashdot等重要科技网站社区讨论的材料,分析出微软全球狙击Linux的基本战略,其路线大致是两条:一软一硬。

软的是以盖茨为第一公关“形象大使”,全球范围展开政府公关,狙击政府采购中使用开放源代码软件。并且出动多种策略,笼络优秀程序员,抵消开放源代码软件社区化的迅速扩展。硬的是,使用微软几十年来最最拿手的秘密武器,也是其成功的杀手锏:这就是“心理恐怖战术”FUD(就是恐惧、不确定、怀疑)。

使用FUD攻击Linux,不是新武器,而是微软多年来的一贯战术。1998年10月的最后一周,微软内部的重要机密文件《万圣节文档》在网上被披露,人们从微软自己的文件中第一次真切地看清了微软对 Linux的真实态度,也明白了FUD战术的具体布署。只不过,过去还是不成体系,不够猛烈。而如今,世界各国政府风起云涌采购Linux,已经对微软的 FUD形成了最有力的威胁和瓦解。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客户,能比政府更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连IBM、英特尔、惠普等投注数十亿美元支持Linux也根本无法相比。

因此,如果Linux在政府采购获得重大突破,那么就动摇了微软江山的根基。再说,政府办公市场本身就桌面市场的三分之一,能够顺利夺取,Linux马上就可以获得与微软产品旗鼓相当的市场实力。因此,对微软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必须在没有成为定局之前,以更猛烈的FUD炮火聚焦到政府市场,作最后的斗争。同样,对于Linux来说,这也是一场算不起的战争。

因此,FUD策略是手段,巩固政府市场、堵绝 Linux切入政府采购才是目的。可以说,检验微软FUD策略能否真正奏效的唯一标准,就是微软在各国政府采购方面的成败。进攻性的舆论轰炸只是铺垫, “怀柔”政策才是夺取实地的关键。盖茨所从事的政府公关工作是FUD的画龙点睛之笔。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FUD战略高手

我们首先分析微软的FUD战略。FUD就是恐惧(Fear)、不确定(Uncertainty)、怀疑(Doubt)的缩写,是行业垄断巨头对付比弱小竞争对手时使用的竞争手段之一。通过直接吓唬对手及胆敢与对手合作的公司,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动摇竞争对手客户的信心,使其产生先动摇,进而怀疑的心理,从而挤掉质量和技术优于自己的产品,难以有效形成市场力量,确保独家垄断。使得用户无法得到最佳的产品和服务,整个行业的创新也被阻碍。公司越强大,效果越佳。

虽然,微软是历史上使用FUD策略最成功的公司。但是,与其在产品和技术上缺乏创新一样,微软并不是FUD的发明人,而是IBM。FUD首次被IBM大规模使用,是在70年代。许多人认为,是当时IBM大型机之父阿姆达尔(Amdahl)创造出了这个词汇。阿姆达尔缔造了IBM 360的辉煌。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他离开IBM创业,他自己就变成了FUD攻击的目标。那时候在计算机业,最悲壮的事业就是选择与IBM作战!如同今天同微软作战一样。后来,微软成为行使FUD的第一公司。

2 微软的FUD心理恐怖战术 编辑本段回目录

 Roger Irwin指出:据可靠的数据统计,到今天,在报刊中公开报道过的微软FUD受害者,至少有50家公司以上。分散于各地,从美洲、欧洲、亚洲等,包括浏览器、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办公室软件、网络服务器等产品。而实际上受害者的数字估计要高出数十倍。90年底后期,FUD的矛头就开始逐渐指向自由软件和共享软件。在微软反垄断案中,就有Red Hat等多家开放源代码软件作者出庭作证,列举举出微软FUD恐吓的证据。数年来,微软公司已经多次声称Linux是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是不可靠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Linux之身

但是,这种攻击几乎毫无效果,反而发挥了反作用,因为Linux得到了除微软公司之外几乎所有重要软硬件厂商的支持。最近一年,面对开放源代码软件熊熊烈火,微软的FUD策略开始了全面系统的大攻势。一般商业策略是攻击对手软肋,而FUD则往往相反,凭借自身绝对的行业地位和强大的影响,直接攻击和瓦解对方的最强处。

以Linux为例,人们通常认同的优点是:代表新趋势,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和成本优势。于是,微软就分别有针对性地连续攻击,手段极其巧妙,我们可以略微举几例:

1、给创新事物添加“恐惧”:微软曾恶毒地称GPL 为“癌症”,直到2001年7月,面对全球公开源码爱好者的愤怒声讨,微软高级副总裁莫迪(Craig Mundie)才在全球公开源码大会上声明保证以后不再称GPL为“癌症”。但人们发现,微软虽不再称 “癌症”,却在有关资料中明确宣称GPL是“病毒”。而且,还通过盖茨和鲍尔默的嘴,反复谩骂开放源代码是“病毒”,是“癌症”,化解Linux美好的光环,尤其是许多人认为Linux是代表最新趋势的大众心理。在任何场合,微软都是口径一致的抨击,凭借盖茨、鲍尔默的影响力,把否定的观点传播到全球,起到潜移默化,改变大众形象的作用。

2、动摇Linux的成本优势:2002年底,全球媒体都转载一则令人惊讶的新闻:权威机构IDC研究认为,Windows比Linux更便宜!实际上,微软出资让IDC从事的客户专项研究项目,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在一些情形下,Windows的成本比Linux便宜些”。但是,在发布时,不但微软资助的事实不见了,而且结论也断章取义。另外,哈佛大学研究人员Carlos Osorio在他的多篇研究论文中认为,为了对抗Linux的成本优势,鼓励盗版也已经成为微软的对策之一。

3、动摇Linux的安全性:也是2002年底,另一则同样震动媒体的报道出台:“据Aberdeen Group所发表的报告称,安全性最差的操作系统不是Windows,而是Linux。”与IDC的研究报告一样,这个研究同样由微软资助,并且以受攻击的次数作为安全性的简单误导,而根本不考虑Linux由于开放源代码,可以让用户真正对安全问题作出及时反应的事实。

4、当然,更惊人的还在于彻底Linux的开放性。 2003年一开始,微软宣布,准备向10个政府开放源代码。但事实上,微软完全是偷换了原来公众意识中对“开放源代码”的共识,只是一种“有名无实”的开放。缺乏真正“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几个最基本特征:1、非歧视性(微软的稍微共享只局限于少数政府内部,不向全球开发人员开放);2、无限制(获得这些源代码有着微软的种种条件和限制);3、完整性(微软给政府也只给97%,还预留3%,也就是100多万行程序,这是只能看,不能碰的)。

开放源代码和封闭源代码模式的最大不同,用开放源代码软件最著名的理论家雷蒙德的比喻,就是“大集市和大教堂”模式的区别。通过开放,充分形成全球开发人员的交流社区,依靠社区的知识交流,共同开发、修改 BUG,使软件完善,才有实质性的意义。但的确,针对缺乏基本分析和分辩能力的媒体和民众,微软此举不但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效应,而且还瓦解了“开放源代码”正确含义。

短短一年多时间,在狙击Linux方面,微软创造了FUD的最经典案例。  

这不是一场“局部战争”,而是世界性大战 

3 微软的FUD心理恐怖战术 编辑本段回目录

狙击Linux,是一场世界性的大战。战火不但在中国,也在美国;不但是个别国家,而是无数的国家。面对到处都是看不见的敌人,微软表现出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美国当然是首当其冲的要地。这是微软的大本营,如果堡垒从内部攻破,那微软全球战略就可能满盘皆输。因此,这是微软必须取胜的战役。仅仅是舆论已经不足以阻挡开放源代码的前进步伐。微软必须在最重要的法律上构建最强大的防御工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微软专门发起了一个组织,还拉上英特尔,阻止美国立法支持开放源代码软件;对美国国防部赞美自由软件的内容展开争论;致力于防止政府研究人员采用通用公共许可证(GPL)管辖的软件;并策动议员亚当.史密斯发表公开信,宣称自由软件对美国安全和创新造成损害;劝说国会一些议员要求新设立的国土安全部,不要为使用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使用和研究提供资金。据Cnet报道,由于整个高科技业不景气,2002年政治捐款数额只有2000年的1/4左右。唯一例外的是微软,微软的政治捐款始终保持强劲增势,在IT领域排名第一,并遥遥领先。

当然,盖茨最劳累的,还是展开全球性的“外交”公关。《华尔街日报》说:“微软向那些对开放源代码软件情有独钟的发展中国家赠送了大量“礼品”。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上月宣布,向印度赠送价值4亿美元的礼品,包括软件和业务发展援助。在南非,微软提出向32,000所学校提供软件,而此前几天,南非负责创新的顾问委员会刚刚呼吁政府采用开放源代码代码来发展当地编程技术,并避免因购买Windows而向美国支付硬通货。”

世界第一富翁成为第一政府公关大使,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一年来,盖茨风尘仆仆访问了包括印度、秘鲁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金钱外交”取得一定成效,却也无法扭转趋势。盖茨捐款后,对印度各界造成巨大反作用,一些州政府因此选择使用Linux软件。中日韩三国结盟推动Linux的发展。1月31日,盖茨到达意大利一站,在国会发表演讲,结果遭到了许多意大利人的抗议。

2月份,David Stutz,微软与开放源代码社区之间最具人格魅力、和最具说服力的“大使”,终于选择离开微软。作为微软与自由软件界之间沟通的最重要“桥梁”。这位曾经是音乐家的“大使”,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了临别谏言。与高群耀主要打扮自己的离别“著作”不同,David Stutz的许多观点切入微软问题的深处,值得通用软件界的人士好好阅读。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奉劝微软开始真正有所创新。而不要永远模仿别人,不要永远固守PC软件传统模式,否则必然被开放源代码大潮所冲垮,必然为时代所抛弃。

这一次,盖茨再次来到中国,政府公关是真正的使命,是配合FUD战略的关键性一战。因为,在全球舆论,以及开放源代码领域中,中国俨然已经是全球各国关注和参照的风向标。盖茨能否扭转目前中国的不利战局,尤其是改变北京市政府采购的僵持局面(毕竟,北京政府采购又是全国的风向标,意义比拿下多少个上海市都大得多),盖茨此行至关重要。同时,盖茨也要光顾台湾地区,因为目前台湾地区的反微软垄断运动已经如火如荼,成为欧洲之后的第二大热点反微软先锋。此时,刚好临近法律摊牌的最后关头,盖茨能否力挽狂澜,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盖茨已经开始发胖,并显示衰老。但是,比起年轻力壮的过去,现在盖茨的使命和担子更重了,这场全球性战争的战况将直接决定微软和盖茨的未来命运。作为产业垄断者,如果威力无比的FUD战略在政府采购中失败,那么未来前景将不堪设想。  

硅谷寄语:微软陷入FUD状态编辑本段回目录

“微软总是寻求可以损害自身的任何东西。”-- David.Smith,著名Gartner资讯公司

  “Linux像压路机一样地驶过来,慢慢地、但势不可挡。如果我们放弃独霸世界的目标,或许能够活得轻松一些。”  -- 微软一信徒

  “由于我们(印度总统卡拉姆与盖茨)的观点存在分歧,我提出一个观点,我们要寻找开放软件代码,…在印度,为了十亿人民的利益,开放源代码软件必须要推出并且要广泛应用。”  -- 印度总统卡拉姆

  作法自毙:微软“飞去来刀”自食其果

  在微软怂恿之下的SCO向Linux发起末日大进攻推向高潮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刻,微软自身陷入了深深的FUD状态(恐惧、不确定、怀疑)。这就像微软试图使用印第安人的“飞去来刀”,多年以来连续猛力向Linux投掷,没想到这刀子绕了一圈没能够击中目标,却飞回来戳进了自己的胸膛:

微软内部邮件泄露拨专款用于灭绝开放源码的任何合约,这种策略在德国慕尼黑市所遭遇的举世触目的全面溃败,

  印度总统公开他与盖茨的论争、号召为了十亿印度人民的利益而采用开放源码软件,美林证券、Verizon公司、和亚马逊网站等全球影响力巨大的公司使用Linux节约大量资金的自身实践数据的发表,美国政府制定新政策允许在国防部内使用开放源码软件,SCO诉讼触发开放源码Linux社区空前大团结与更加奋发、各主要厂商(IBM、Oracle、Sun、HP、RedHat、SuSE、PeopleSoft、SAP+MySQL、Ximian)等加紧开发部署相关产品与战略,微软宣布产品降价以对付Linux开放源码软件,包尔默自1991年以来第一次抛售十四亿微软股票,有史以来第一次,包尔默向全微软公司的内部信件,发出要认真对付“主要的竞争对手Linux”的警告,……。

  这一切,把微软推进了它自己设计的FUD陷阱。

  包尔默在他的内部信件中不得不承认:“在目前IT经费紧缩以及外界对于微软的关注下,非商品软件,如Linux与OpenOffice被当作是个不错或者免费的替代选择。”

  包尔默所说的“外界对于微软的关注”是什么意思呢?《纽约邮报》专栏评论家LAUREN.BARACK对此作了极为贴切的解释:“(除去Linux在技术上和成本上的优势之外)另外一个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只是非常简单的:‘这不是微软的产品’。”

  一个公司,能够激起用户如此的厌恶,只可以说是“难能可贵”。微软今天用以赚大钱的视窗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办公软件,通通都是从别人那里学过来的,然而它却总是把“师傅”灭绝,并且继续凭借它的垄断力量,窥视任何利润较好的领域。微软把它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扼杀对手、垄断市场、维持高价、最大限度地搜刮钱财。比如说,在办公软件方面,微软的杀手锏就是搞出一套格式,让对手的产品无法兼容。聪明的盖茨似乎忘记了,如果不是IBM开放PC的标准让大家可以兼容,也许微软也就根本不会存在到今天。

  去年,当微软的第三把手离开的时候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其中就批评和告诫微软:1.要学会创新。2.不要把不需要的东西捆绑起来强迫客户购买。

逻辑混乱的鲍尔默

  鲍尔默大力吹嘘WindowsXP的下一版Longhorn版本:“我们赌定Longhorn将带来下一波重大突破,甚至远超过第一版Windows推出时所带来的震撼,…这将是计算机产业的下一波大跃进,届时市面上所有其它产品都将远远被抛在后面。”

  如果真的如他所说的这样威力无穷,哪为什么还要打破过去有意识地闭口不谈Linux,以示不足道的轻蔑态度,而要在自己的内部信件当中大谈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巨大威胁呢?!

  是的,两年以前微软就已经宣传,盖茨让包尔默掌管日常的公司操作,他自己则潜心研究这个可以灭绝其他一切产品的“长角”(Longhorn)操作系统。在盖茨支配底下的整个微软的要害就在这里,它总是储心积累地要消灭一切对手,控制所有的客户,独霸世界,索取最高的价格。

  大家只要想一想微软的没完没了的新版本与升级,以及以此为借口而搜刮的钱财,就可以明白它的所谓产品价值策略的的目的所在。

  鲍尔默在其后的一次采访当中也不得不向承认:“…但我们不能再依循过去的旧习惯,每年只为推新版而推新版,我们必须考虑客户的反应,采取不同作法,不要弄巧反拙。”

  鲍尔默是在说,这次他们要做得更巧妙。

微软的“第三者”战术

  对于缺乏独立思考的人,微软守惯用的手法就是出钱利用“第三者”去替代他说话。

  当它要诱使中国政府里面的一些人去签订那个“六十二亿大单”的时候,它就送上一份据说是它花千万美金“委托”一家世界闻名的咨询公司所泡制的“对中国发展软件产业的意见”的秘密文件。谁都知道,这家咨询公司只能提供它的客户(也就是微软)所需要的东西。不用很高的智商,你也可以猜到里面的是什么货色,无非就是微软所设想的“软件生态系统”,让中国的软件业永远成为它的附庸。在微软的甜蜜的意见书当中,你绝不会找到类似印度总统那样的观点:“为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利益,开放源代码软件必须要推出并且要广泛应用。”

  这样的东西,一定充满了各种“数据”与“分析”,然而却只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市场公关文章。而我们的“公仆”把它接下来了,看来心里也接受了。

  另外的一个例子就是上个星期美林证券使用Linux虚拟服务器确实可以节约大量资金的报导,使人们想起了去年的一个新闻:“一项由微软赞助、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在某些Linux服务器环境下,Windows2000的五年内总拥有成本(TCO)更低。”

  谁都知道,在美国进行总统竞选的时候,两党都雇请调查机构替他们做“民意调查”,从调查的对象的选择到调查问题的设计,这些调查机构都在努力制造有利于他们的客户(雇主)的调查结果。因此,“由微软赞助”的调查,有多大的可信度,不言而喻。

  然而,活生生的例子不容否定:“许多公司的自身实践,也证明了美林证券的结论。Verizon公司通过配置Linux服务器,节约了600万美元。2001年10月,亚马逊网站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为Linux后,节约了数百万美元。”,况且这些公司也没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去赞美Linux。“美林证券公司下一个目标是将桌面机也配上Linux操作系统。公司计划为此做了个试点项目。这个计划实施后,对于普通用户,感觉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网管来讲,就不一样了。因为所有的数据都在服务器上面,维护起来将异常方便。” (明月编译)

  美国国防部的数据更加惊人,采取之后,他们的运作成本将会从几十亿美元降到几亿美元。

  因此,中国的决策者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同时,必须建立一整套决策监督的程序。中国不能够再签订那种“六十二亿大单”了。

Linux “面包会有的!”

  鲍尔默在内部信件中写着。“但实际上,(Linux)它依然缺乏一个核心或中心组织来负责非商业软件的健康与成长,也无法在关键领域有所创新,比如工程、管理、兼容性或安全性。”

  这是鲍尔默完全违心的一句话。他之所以这样的对感到恐惧,原因就是他明白,通过这次微软支持之下的SCO对Linux的攻击,开源软件阵营必定会迅速地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微软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更新、更强大、更有组织、更团结、和斗志更强的世界大社区。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微软对Linux的FUD战略就不能够再奏效了。这就是鲍尔默与盖茨感到彻底绝望的原因。

  回想所走过的路,以前曾经是那么弱小,到了今天,微软要扼杀它,已经是太迟了。

富人的智慧、穷人的智慧、智者的智慧

  鲍尔默说,“信息是企业的生命泉源,而软件正是给予企业驾驭这些信息的利器...因此我们非但不是已经抵达外界所谓『后技术』时代,客户反而会因为软件的进步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微软往往鼓吹它的产品“更有价值”,而实质上往往是一些华而不实,在日常实际工作中用不到的功能。微软通过把功能和产品捆绑在一起,用一个产品,就得买它的所有功能,用一个产品,就得配上它的另外一个产品,用它的一个产品,就得永远用下去,按照它的安排升级交钱,否则你过去创建的文件就无法兼容、无法被其他软件打开。这样,顾客就被它所编织的网所牢牢罩住。

  警惕微软推销的“信息化高档消费”,作为一个贫穷的国家,中国绝不能走“信息化高档消费”之路。道理很简单,北京动用几十亿去建一座平均每个座位造价世界最高的大剧院,建设公共卫生设施的钱就少了几十亿。有这样的一件事,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每个成员都一色配备了最高档的手提电脑,而中国代表团的学术水平却够不上有发言的资格,实际上更没有几个代表团成员可以当场用电脑做笔记。而他们观察一下,发言的世界顶级科学家,用的都是好几年旧的电脑。

日常办公需要,Linux是完全胜任的。

  世界闻名的、经济发达的西德慕尼黑市,在微软鲍尔默亲临说项大降价面前还是选择了Linux,发展中的国家印度的总统坚定地为人民选择Linux,财力宏厚的美林证券、Verizon公司、和亚马逊网站等全球影响力巨大的公司选择了Linux,而中国的上海市却选择了Windows。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富人的智慧或穷人的智慧,有的只是智者的智慧。

  印度的总统为了十亿印度人民的利益与盖茨展开论争。中国的政府“公仆”会见了鲍尔默和盖茨,结果就是所谓的“六十二亿大单”的政府与微软“备忘录”、教育部与微软的“长城计划”、以及欺骗力极强的、要攻破政府采购的“政府安全计划”。

  中国并不缺少智者与有识之士,但科技部和信息部这些长期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思考和奋斗的部门,的却连交手的机会都没有。

  最近报章上讨论“政绩工程”与“政务成本”。去年那“六十二亿大单”的政府与微软“备忘录”,就是一桩不顾国家长期利益的“政绩工程”。

  此外,在这一切运作当中,微软都不缺少一些中国“红包”媒体的服务。就在最近微软推出Windows Server 2003的时候,就有媒体把微软的新闻稿挂上自己的名义发出,宣称“中国政府可查看源代码”、“安全问题已经解决”。

  当你的智慧或脊梁骨比不上别人的时候,你就是弱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FUD 微软心理战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