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7726 次
  • 编辑次数: 4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4-26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Road Runner
Road Runner
drkoop.com
drkoop.com
人民计算机公司
人民计算机公司
ComputerLand
ComputerLand
美味书签
美味书签
贺氏
贺氏
Comdisco
Comdisco
Webvan
Webvan
AST
AST
利多富电脑
利多富电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3Com是一个知名的电脑网络设备制造商,由Robert Metcalfe博士于1979年创立。目前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尔堡。3Com名称取自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与相容性(Compatibility)。

3Com公司是一个全球的企业和小型企业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接取器,IP语音系统和入侵预防系统。

该公司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

2007年,3Com收购先前中国合资事业H3C Technologies Co., Limited(H3C)的百分之百股权。3Com年营收13亿美元(2008年3月30日为止的2008会计年度),在超过40个国家拥有约6,000员工。

该公司报告它拥有超过2,700名工程师,1400多名美国和中国发出的近180项专利,1050多名等待中的应用,以及正在申请中发明了35分开外的中国,涵盖范围广泛的网络技术。

2009年1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惠普周三宣布,已经与3Com达成最终协议,将以每股7.90美元的现金收购3Com,交易金额27亿美元。

目录

[显示全部]

3Com基本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公司类型 公开上市 (NASDAQ: COMS) 

成立时间 1979年 

总部地点 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尔堡 

重要人物 Bruce L. Claflin, 总裁、首席执行长

Eric Benhamou, 主席

Donald Halstead, III, 首席财务长、执行副总 

口号 Do More With Less 

产业 电脑网络 

产品 网络硬件 

年营业额 ▲ $1.3 billion 美元(2008)[1] 

税前盈余 ▲ $496.0 million 美元(Feb 2009)[2] 

净利 ▲ $94.6 Million 美元(Feb 2009)[2] 

员工数 6,000 

网站 www.3com.com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3com

自从1979年3Com公司成立和创建以太网标准以来,3Com公司具有前瞻性的渗透性网络理念,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几乎每一台个人计算机都配置了网络连接或调制解调器; 多数的企业都在网络承载的信息平台上开展基础业务;服务供应商纷纷转向IP技术来提供新业务,并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今天,3Com公司正在总裁CEO Bruce Claflin的领导下,重新定义具有经济性的网络构建新模式,并在业界处于遥遥领先的优势地位。用户呼唤新的选择和提升的性价比。同时,他们还需要降低前期成本,能够"按需购买,渐进扩展",从而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今天,3Com公司着力于提供技术创新、性能丰富, 而购买和拥有成本却相对较低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20年内,3Com公司的发明者和工程师团队共获得了917项美国专利,正在申报的其他专利技术多达873项。2001年,3Com公司在所有批准的美国专利排行榜上名列第76位,明显超过了其他主要网络竞争对手。3Com公司以雄厚的知识产权为基础,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产品,始终保持着市场占有率领导者的地位。 

今天,3Com公司一如既往地攀登创新高峰,为企业用户提供货真价实的名牌产品-- 即通过艰苦奋斗和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适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Com公司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造业务运营架构,将整个业务划分为二大块: 

3Com企业网络: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创新实用的高价值网络基础架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3Com网络连接:为网络边缘提供易用、可靠的高性能连接解决方案。

公司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罗伯特梅特卡夫发明了以太网,并随后于1979年共同创办了3Com公司。3Com公司开始制作以太网适配卡80年代初的许多计算机系统,包括LSI- 11,IBM 个人电脑以及VAX - 11。在80年代中期,3Com公司将他们的以太网技术,品牌为EtherSeries,同时引入一系列软件和个人电脑为基础的设备共享服务提供较局域网使用XNS协议。这些协议是品牌EtherShare(用于文件共享),EtherPrint(打印),EtherMail(用于电子邮件 ),以及以太3270(为IBM的主机仿真)。

3Com公司的网络软件产品包括:

3+Share file and printer sharing. 

3+Mail e-mail. 

3+Remote for routing XNS over a PC serial port. 

NetConnect for routing XNS between Ethernets. 

(MultiConnect?) was a chassis-based multi-port 10Base2 Ethernet repeater. 

3Server, a server-grade PC for running 3+ services. 

3Station, a diskless workstation. 

3+Open file and printer sharing (based on Microsoft's LAN Manager). 

Etherterm terminal emulation. 

Etherprobe LAN analysis software. 

DynamicAccess software products for Ethernet load balancing, response time, and RMON II distributed monitoring. 

3Com公司的扩张超越其原有的基础薄的PC和以太网产品在1987年开始合并时,桥通信。 这提供了一系列的设备的基础上摩托罗拉 68000处理器和使用XNS协议,协调地与3Com的Etherterm PC软件。

CS/1, CS/200 communication servers ("terminal servers") 

Ethernet bridges and XNS routers 

GS/1-X.25 X.25 gateway 

CS/1-SNA SNA gateway 

NCS/1 network control software running on a Sun2. 

1997年,3Com公司合并U.S. Robotics和Palm, Inc.

1998年8月,Bruce Claflin被任命为3Com首席运营官 。

1999年,3Com公司收购位于波士顿的NBX公司,为小型和中小型企业提供基于以太网的电话系统。

2000年3月,因为与思科系统激烈的竞争,3Com公司退出了高端路由器业务。 在服务器用网络卡业务方面,在计算市场份额后,3Com公司排名第二,跟踪英特尔之后 。

2001年1月,Bruce Claflin代替Eric Benhamou成为首席执行官。

2003年5月,3Com公司总部从硅谷圣克拉拉迁至马萨诸塞州莫尔伯勒。

2009年11月11日,美国惠普公司宣布,将以总价约27亿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3Com公司。

惠普27亿美元收购3Com 华为曾抱憾出局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以来全球IT业已宣布多起重大并购

  两年前,中国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最终因为美方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而流产。昨日,惠普宣布将收购3Com公司。

  本报讯 (记者薛松)昨日,惠普宣布将以27亿美元收购3Com公司,这显示出金融危机正加快着IT巨头们的整合步伐。业内认为,惠普收购3Com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华三通信收至麾下,用以加强其网络设备业务,并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同时,惠普收购3Com也是对思科的有力反击,这次收购是惠普历史上第四大收购。惠普每股7.9美元的收购价比3Com前一天收盘价溢价40%。此举使惠普成为数据中心客户关键的端到端供应商,也为惠普遏制思科不断增长的威胁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预计惠普收购3Com后,将与思科在网络设备领域内更广泛地正面竞争。今年以来,全球IT业已宣布多起重大并购。这显示出,金融危机给企业间的并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收购3Com华为曾抱憾出局

  3Com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因特网设备提供商,为企业提供数据网路解决方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的3Com已经成为空壳公司,其95%的利润来自于旗下的中国公司H3C(“华三通信”),该中国公司于2003年由华为与3COM合资成立。不过在2006年11月,华为与3Com分道扬镳,华为以8.82亿美元将手中49%股份出售给3Com。

  由于3Com一直经营不善,曾计划将H3C再次卖给华为,但由于美国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该计划流产。2007年8月28日,美国私募资本公司贝恩资本联手华为。但因美国政府官员和专家担心该交易将可能使华为获得3Com公司敏感的通信网络技术,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一交易因最终未能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而流产。

  今年以来全球IT业重大并购

  4月,甲骨文宣布出资74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Sun

  7月,爱立信以11.3亿美元收购北电无线网络业务

  9月,思科拟以30亿美元收购视频会议设备制造商Tandberg

  9月,Skype业务被eBay以20亿美元价格出售

  10月,思科公司同意以29亿美元收购基础设施公司星运网络

  11月,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就合并英国业务签订最终协议

  11月,惠普宣布将以27亿美元收购3Com公司

惠普收购3Com 华三通信将并入惠普体系编辑本段回目录

11月12日消息,惠普今天宣布将以27亿美元收购3Com,这实际上意味着3Com在中国的子公司华三通信也将并入惠普体系。

  惠普今天在美股收盘后宣布,已经与3Com达成一份最终协议,将以每股7.90美元的价格收购3Com,收购总值约27亿美元。双方董事会已批准交易协议。惠普在对外声明中也提到,“本次合并将使惠普在中国获得一个富有才华的大型研发团队,推动惠普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加速创新”。实际上,这个“富有才华的大型研发团队”就是杭州华三通信公司。

  华三通信脱胎于华为,2003年,华为与3Com在杭州合资成立华为3Com ,华为把中低端数据通信产品线纳入合资公司,并且运营团队也从华为整体调任。2006年11月,3Com以8.82亿美元成功竞购了华为手中49%的华为3Com股份,华为3Com也由此成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2007年4月27日,华为3Com正式更名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志也由“H3C”代替了“华为3Com”,正式告别华为时代。

  华三通信实际上就是以原华为员工为主要骨干,其发展非常快,2006年,华三通信销售收入7.12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70%左右的同比增长。尤其是其擅长全线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目前是思科在华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因此,业内认为,惠普收购3Com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华三通信收至麾下。

以太网巨人3Com退出历史舞台编辑本段回目录

1979年,美国3Com公司成立并创建以太网标准,一度与思科平起平坐;到2010年,3Com为惠普吞并退出市场舞台,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曾经的巨星陨落,三个圈标志的3Com今后将只存在于科技史的记录中,取而代之的是整合后的新公司——HP Networking。

3Com品牌转为HP Networking A系列品牌

以太网技术最初来自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设计并命名了以太网(Ethernet),其灵感来自于“电磁辐射是可以通过发光的以太来传播的这一想法”。1979年,梅特卡夫离开 施乐,成立了3Com。以太网接口做为电脑的标准配置沿用至今,从10M/100M,已经发展到了万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经营不善终遭并购的3Com,只留下追忆往昔荣耀的慨叹。

惠普本月宣布了新网络品牌HP Networking,将在此品牌下提供一套由边缘到核心的子品牌,包括A系列(面向大型企业用户)、E系列(面向中型企业用户)、V系列(面向中小型企业用户)和S系列(网络安全)产品,并不再使用ProCurve和3Com品牌。

ProCurve品牌将变身为E系列品牌,3Com品牌将转变成A系列品牌,其中中国市场的H3C(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品牌因为表现上佳得以保留。

收购3Com后,惠普获得新的路由器与以太网交换机产品,ProCurve得以从市场的配角,一跃成为实力强大的数据中心供应商,惠普与思科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惠普对A系列12500产品(即H3C S12500)不吝溢美之词,其性能超出竞争对手最佳产品一倍,同时能耗比对手产品低54%。3Com缺少的则是全球品牌、全球服务功能和销售渠道,惠普 则弥补了这些欠缺;3Com的产品将得到惠普直销、4万渠道合作伙伴、惠普服务的支持。

H3C的漂泊航程:从华为3Com到惠普网络

2004年,H3C的前身华为3Com的建立初衷,是华为与3Com联手对抗思科。华为3Com不负众望,营业额从最初的6亿元人民币,在 2006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3.24亿美元;当年底华为以将所持合资公司股份全部出售给3Com的代价,获得8.82亿美元现金流,补贴全球征战的 3G产品线。

尽管此时的H3C已经成为3Com全资控股的外资公司,但公司骨干几乎系数来自华为,并再度获得了华为的配股;H3C一直视自己为一家地道的中国公司,被卖出公司员工的感情导向不言而喻。

H3C每年将销售额的15%以上用于研发投入,截止2009年底已申请专利超过25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85%,在中国通信企业中仅次于华为、中兴。

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中国优秀高效的研发人员,使得H3C担负起阻击思科的重任,困境中的3Com高达95%的利润来自于H3C。

2009年H3C销售收入净额8.41亿美元,并在国内31个省市和海外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目前公司有员工48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55%。

然而,华为在从无线抽身回望利润丰厚的数据通信和企业网市场,联合贝恩资本收购经营不善的3Com,却最终失败。此后,华为赛门铁克、华为企业网部门已经在有猎头频繁约会H3C员工。

华为一手培植起的子弟兵——H3C,不仅仅已经锻造成为思科的重要对手,在华为再次登鼎全球数据市场的道路上,无故又多了一个巨石。

华为痛失H3C,惠普横刀夺爱。

H3C的新征程:借船惠普出击全球市场

H3C是3Com的最优质资产,以自身的优秀表现,在惠普收购中保持了品牌和独立运营。

H3C并将整合惠普在中国区(大陆、香港和澳门)的网络营销及服务人员,惠普的相关员工约1000人统一到H3C平台。在措辞谨慎的声明中,可归纳为H3C在国内以独立品牌运作,是惠普重要的研发中心;而国际则借助于惠普的渠道,使用惠普A系列的品牌全球销售。

收购3Com后,惠普获得新的路由器与以太网交换机产品,扩充惠普现有的网络产品线,从而在全球范围吸引更多企业用户。而这些,都是惠普与思科竞争所必需的筹码。

从2009年11月12日,惠普宣布将以27亿美元吞下已有30年历史的3Com;到2010年4月12日,惠普以每股7.9美元的价格完成对3Com的收购,保持了6个月沉默的当事真正主角H3C,终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4月13日早间,H3C副总裁王巍就惠普完成对3Com并购一事,接受了C114的独家采访。

作为华为老兵的王巍,此时的坦率令人颇感惊讶,谈及与华为竞合,他用了9个字概括:“超越自己,也超越过去。”

“H3C竞争最多的层面还是思科;而我们最关心的,是通过创新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王巍表示,“H3C不把注意力放在并购,只有自身进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H3C搭上了惠普的大船,得以全面扩大海外市场实现增值;然而,惠普一向以成本控制、强化运营效率和执行能力等手段而业界闻名,双方能够持续顺利整合,面对与思科、IBM乃至华为之间的巅峰之战么?

3Com终归沉寂,H3C自强方能不息。

3Com拾忆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HP收购3Com消息铺天盖地而来之时,市值一度超过400亿美元的3Com留给业界更多的是不同的记忆。
 
以太网发明人是其创始人
这家成立于1979年的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堡的3Com网络公司,曾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始祖之一。“其创始人Bob Metcalfe是以太网技术的发明人”,这是业界提到3Com时往往都少不了的一句话。的确,3Com足够早,也足够辉煌,比Cisco早5年成立。
 
3Com名称来自于3个英文单词
3Com名称取自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与兼容性(Compatibility)。并大有融合之势。当记者1999年进入媒体行业开始关注、报道网络领域时,3Com人讲公司的背景、名称的由来都会非常吸引记者的注意力。
在那个年代,钦佩其将3个“Com”的融合作为远景和发展方向。
 
66亿美元吞掉US Robotics
3Com于1997年2月并购了著名广域网访问和高速Modem厂商U.S.Robotics,这是曾经网络界最大的一宗并购。
在Modem市场黄金时代,3Com吞掉了U.S.Robotics,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价值为66亿美元。要知道,并购后3Com年营业额有就在50亿美元上下。业界对此次并购争议颇多,批评声音成为了主流,因Modem市场好景不长。
 
曾经辉煌的Palm
Palm曾经一度是掌上电脑的代名词。2000年,3Com将Palm业务分拆上市之时,仅这项业务市场估值即达数百亿美元。3Com自身的市值一度超过400亿美元。
Palm后来的发展如何?在掌上电脑几乎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事实面前,在分析师看来,其分拆行为都属毁灭价值之举。
 
拐点发生在2000
退出大型企业交换机市场、退出高端业务,包括上面提到的将Palm分拆上市,……,3Com的这些举动都发生在2000年。
自此之后,网络行业的高速增长似乎已经和3Com无关,昔日的竞争对手思科早已一骑绝尘,称霸数据网络。
 
21世纪的5个关键词
在新世纪到来之后,3Com的命运和5个关键词紧密相连:3Com、H3C、华为、贝恩资本、HP。每个关键词都是一段值得回忆的故事。
 
印象不能不让人深刻的Bruce Claflin
1998年8月,Bruce Claflin被任命为3Com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当年46岁的Bruce Claflin在康柏收购Digital Equipment公司(DEC)之前,是DEC公司负责市场与销售的副总裁。在1998年1月26日,康柏公司以96亿美元对DEC的收购是IT史上之前最大的一笔收购。2001年1月,Bruce Claflin代替Eric Benhamou成为3Com首席执行官。在2009年3月,AMD日前宣布,任命Bruce Claflin为新任董事长。
DEC被收购、3Com被收购,这是Bruce Claflin曾经作为这两家公司高管的命运。
 
小知识:3Com发展史(摘录)
        1979年,3Com成立,结果以太网之父Bob Metcalfe,成为了3Com之父。他任职该公司的CEO达三年时间。
  1981年,该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一款以太网适配器。
  1984年,首次实现盈利1000万。
  1986年,该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网卡和服务器,还有网络操作系统3+的销售。
  1987年,公司购买了Bridge通信公司,这是一家多协议桥的生产商。
  1988年,3Com公司推出3+Open——首个基于微软局域网管理器的网络操作系统。
  1990年,迫于微软与Novell的激烈竞争,3Com公司退出网络操作系统领域。
  1990年,Eric Benhomou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他于2001年辞去CEO一职,但是仍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1994年,该公司收购了交换机生产商Synernetics公司,远程访问服务器生产商Centrum通信公司以及ATM厂商NiceCom公司。
  1995年,3Com以7.75亿美元买下集线器和交换机厂商ChipCom。
  1997年,该公司花费73亿美金买下美国的Robotics公司——这是一家调制解调器和Palm手持设备制造商。
  2000年,3Com退出大型企业交换机市场,而且将Palm列为**实体。
  2003年,该公司与华为创建了合资企业H-3C公司,并再次进军大型企业交换机市场。而公司总部也从马萨诸塞州的Santa Clara迁至Marlborough。
  2004年,3Com以4.3亿美金买下IPS厂商Tipping Point。
  2006年,3Com以8.82亿美金买下H3C公司的所有股份。
  2007年,Bain Capital投资公司同意与华为联手以22亿美金收购该公司,但是最终这项交易没有获得联邦管理机构的批准。3Com将Tipping Point的业务单独运行,希望能让其单独上市。
  2008年,Robert Mao出任公司CEO,并在H3C的所在地开设办公楼。
  2009年,3Com开始另一轮大型企业市场的运作。现同意以27亿美金的价格被惠普收购。

背景阅读:3Com遭遇股东集体诉讼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网络和安全服务提供商3Com近日遭遇一起股东集体诉讼案,该诉讼的目的是阻止上周宣布的惠普并购3Com交易,原因是3Com被过早出售,且价格过低。

  上周四,纽约破产事务律师大卫·沙伊夫(David Shaev)在特拉华州法庭提起该诉讼。该案原告声称,该收购协议违反了3Com对公众股东应尽的信托责任。沙伊夫表示,3Com董事本应努力争取更高的出售价格。

  3Com整个董事会成为该案被告,起诉书称,被告正在试图欺骗3Com股东,并以不公平方式剥夺了他们在该公司投资的价值。

  该收购交易目前正在等待监管机构和3Com股东的批准,预计将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

  如果该并购交易被顺利完成,该集体诉讼将对3Com未尽信托责任所带来的损失要求赔偿。

惠普30亿美元收购3Com交易获欧盟委员会批准

欧盟周五批准了惠普30亿美元收购3Com,以加强网络设备市场业务的协议。2009年11月惠普支付30亿美元收购了网络设备生产商3Com公司,瞄准扩大产品组合、推动中国市场销售和更好地与思科竞争。如IBM、甲骨文等其他科技公司也都在快速转型,成为集电脑、网络和数据存储于一体的公司。

欧盟委员会在批准该协议时表示,协议不会对欧洲的竞争产生实质性的显著影响。批准协议也未附加任何条件。惠普是世界上营收最多的科技公司,该公司预计协议将在第二财季初完成。自从2005年以来,惠普已经收购了超过30家公司。

分析师们预计,惠普的收购行动还将继续,加强其作为集合所有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全方位提供商的地位。

惠普收购3Com的背后编辑本段回目录

11月12日,美国惠普公司宣布,将以每股7.9美元的价格收购3Com公司,对后者的估价为27亿美元左右。据悉,此次交易已获得惠普和3Com董事会批准,但尚需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如果顺利的话,预计该交易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至此,2009年IT业界又一桩重量级并购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并购诞生于何种背景?它又预示着IT业界格局的哪些变化呢?3Com是一家老牌的网络设备厂商,在互联网泡沫之前和思科等都是业界的宠儿,但随后其境遇不佳,特别是受到思科、Juniper等厂商的冲击,命运变得一波三折。2003年11月,华为和3Com成立合资公司华为-3Com(简称为H3C)。2006年11月,3Com宣布以8.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在H3C持有的49%股份,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后,3Com全资持有新公司。到了2007年9月份,华为拟联手贝恩资本(BainCapital)收购3Com,但是未获成功。

今年以来,在Web2.0大潮的影响下,网络设备厂商的日子日渐好转,但是竞争变得更加残酷。网络通信产业的合作、并购也开始加剧。尤其是大型IT企业目前正竞相通过并购和结盟等方式拓展自己的业务,试图通过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和服务等“一站式”的完整解决方案,以增强对用户的吸引力。这一趋势也导致各IT巨头的核心业务越来越多地被竞争对手渗透和蚕食。

业界一直有观点认为,目前IT业的两大千亿美元级别的巨头惠普和IBM,在网络方面都较为缺失,如果能够并购思科、Juniper等厂商,将让他们的羽翼更加丰满。此次惠普通过并购3Com,将直接和思科展开竞争。

思科在去年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服务器产品,这被业界看做该公司涉足数据中心领域的起点。要知道数据中心一直是惠普、IBM等服务器厂商的天下。事实上,惠普和思科的正面交锋早已开始。在思科推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网真”后没多久,惠普就推出了Halo。此次惠普收购3Com,惠普在增强网络通信市场的实力之余,将进一步增强惠普在通信及数据中心市场的实力,并提升对抗思科和IBM的能力。

市场研究机构Cross的分析师香农·克罗斯说:“收购3Com为惠普扩大在中低端无线和网络市场的规模提供了机遇,符合惠普与思科竞争的指导思想。”惠普负责企业服务器和网络业务的执行副总裁多纳泰利也坦言,不少企业一直在寻求摆脱网络设备行业一家公司独大所造成的限制,惠普收购3Com公司将为网络设备行业带来重要改观。这一收购有望使惠普能够借助3Com的中国子公司显著增强其在中国网络设备市场上的地位。

例如,收购3Com公司将使惠普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多个网络设备领域与思科公司正面交锋。与此同时,思科也在积极进军数据中心市场。此前不久,思科、VMWare和EMC三家宣布将结成联盟,并成立合资公司,目的是为企业用户提供建造数据中心所需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成套产品。

分析人士还指出,IT业的并购近来有趋于活跃之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IT企业对经济前景信心增强的一种反映。除惠普外,思科于今年10月公布了两项金额分别为29亿美元和30亿美元的大额收购计划。戴尔公司最近也宣布以39亿美元收购美国IT服务商佩罗系统公司。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不排除未来IT业还有重量级的并购出台。

专访3Com前任CEO克劳斯:痛失产业转型机会编辑本段回目录

3Com前任CEO克劳斯

  3Com为何能从一家创业企业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而后又犯下错误一蹶不振?

  《创业邦》杂志  特约记者 梁晨

  当中国的华为公司在2007年要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时,曾引起了各方关注和争辩,外界大多将着眼点放在华为能否突破美国政府的限制上,而业内人士更多则在感叹3Com的命运变迁。这家曾在1980年代引领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先锋企业,在20余年历史中进行了一连串并购,大概没想到自身会成为一家中国公司的收购目标,尽管这一交易最终夭折。

  3Com核心创始人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被称为“以太网(Ethernet)之父”,在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工作期间,他和同事伯吉斯(David Boggs)于1973年发明了以太网。在以太网逐渐趋向成熟的1970年代末期,鲍勃离开施乐创立了3Com,此时市场上已有包括MCA、ARCnet、Omninet等在内的数十种局域网技术,以太网并无明显优势。

  以太网最终顺利实现商业化,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比尔。克劳斯(Bill Krause),1980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与鲍勃一拍即合,出任CEO一职,带领3Com迅速发展起来。之前他曾在惠普服务多年,担任PC部门总经理。然而在克劳斯任职长达10年后,3Com却在产业转型浪潮中犯下错误而一蹶不振。

  作为这一兴衰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克劳斯究竟有何反思?如今已将帮助新创业者作为自己最重要目标的他,在硅谷向《创业邦》讲述了3Com的成败得失及前因后果。

  在惠普学“道”

  《创业邦》:从惠普到3Com,再到Storm、Caspian等公司,您都能带领着公司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您觉得帮助这些公司快速成为行业领头羊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克劳斯:我认为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两种特质。

  第一个是,要为客户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比如,我在惠普时,工程师们研发出了第一款带有仪表和用于数据采集的微电脑,这对工程师类型的客户,非常有用。

  第二点就是强大的领导力。在惠普,大卫。帕卡德(David Packard,编者注:惠普联合创始人,1964~1993年任惠普董事长)与其合伙人的领导力是硅谷的传奇,并且他们还有一支强大的管理团队,比如约翰。杨(John Young,编者注:1978~1992年任惠普CEO)等非常有才能的人。微软和苹果公司的团队也都很强。幸运的是,我在3Com时同样有一支很强的领导团队,包括创始人鲍勃、切尼(Howard Charney)在内。

  《创业邦》:您在惠普工作了14年,这段工作经历对您以后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和帮助?

  克劳斯:惠普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我第一天去上班,就专门有人领着我去见各部门的同事,把我介绍给大家,减少陌生感。到了中午,我们去惠普的咖啡厅享用午餐,走进去坐下之后,发现对面坐着的居然是惠普的联合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这正是让人兴奋的地方:我第一天上班,就能和创始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这种感觉太棒了!

  从惠普的经历中,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三点技能:第一,即公司要有基本的、可操作的计划和执行战略。惠普是一个管理高度分散化的公司(各产品线相对独立),但有非常清晰的公司计划和执行策略供大家参考。

  第二,我从中学到了如何运营管理一家小公司的经验。在惠普,我很快就升职到管理层,我担任PC部门总经理时,就像管理着一家小公司,包括工程技术、营销、制造、财务以及人力资源,都是自己运作。

  第三,公司内部要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原则。我们称之为基本信念,与客户、财务目标和产品设计等相关。比如惠普有自己的“惠普之道”(HP Way),有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也帮助每个人都建立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可以让较为分散的组织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

  兴衰起伏3Com

  《创业邦》:离开惠普后,您担任了3Com的CEO,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机缘巧合?

  克劳斯:大家都知道鲍勃是“以太网之父”,他在1979年正式创立了3Com,之前乔布斯还曾邀请他加入苹果公司开发网络。3Com这个名称来源于电脑(computer),沟通(communication)和兼容性(compatibility)。有一天,鲍勃和戈登。贝尔(Gordon Bell,编者注:DEC公司的技术灵魂人物)一起讨论如何实现电脑之间畅通无阻沟通的问题。鲍勃写下了这三个单词,在头三个字母“com”下划了道线,问道:“能不能把这三个字组合起来,作为公司的名字?”3Com就这样诞生了。鲍勃想基于以太网开发出商业化产品,但他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技术,就开始托VC寻找合适的CEO.我有个朋友刚好在斯坦福的一个研讨会上听过鲍勃的演讲,就在1980年11月把我推荐给了鲍勃,我们谈得很投机。

  当我回家跟妻子说起要离开惠普时,她居然哭了,说帕卡德很看重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我就给鲍勃打电话,他和切尼请我们夫妇一起吃饭。吃完饭后,我妻子说鲍勃和切尼是她见过最聪明的人,我能跟他们一起工作很幸运。

  《创业邦》:在美国,很多公司创始人和CEO的成功合作都被传为业内佳话。如何能做到这种成功的合作?

  克劳斯:我觉得有两个因素。首要原因是,公司内部必须制定出非常明确、清晰的公司愿景,共同的价值观、工作任务和战略目标。我们称之为“MOST”:Motion(动机),Objective(目标),Strategy(战略),Tactics(策略)。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简明的年度计划,让全公司的人都能够理解,并参与其中。

  第二点,是要有很强的管理团队。我很幸运,能够和鲍勃、切尼等人一起工作。

  《创业邦》:切尼是怎么加入3Com的?

  克劳斯:切尼是鲍勃的好朋友,也是3Com的第二名员工,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修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在IBM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读了法律学位。因为鲍勃要做一家产品的公司,需要懂得制造知识的人,就邀请他加入了。

  《创业邦》:鲍勃是一位很传奇的企业家,一手创建了以太网的标准。您怎么评价他?

  克劳斯:他有三个特点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极强的沟通能力,他非常善于与人打交道;第二,他将整个3Com的成功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其三,他非常聪明。

  我们为什么能在一起工作?因为有两个共同的目标将我们紧紧相连。第一个目标是,要将3Com打造成业内的领军企业,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超越IBM、惠普等先行者。第二个目标是,如果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目标,我们就会功成身退。经验告诉我们,创始人在位时间过长对公司很不好,需要新的血液来领导公司。

一旦出现分歧,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两个共同目标,也会想到:能够在一起奋斗,对公司才是最重要的。往往争论到最后,鲍勃会说:“这是我的意见和看法,我只想告诉你自己觉得对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但你是CEO,我相信你的最终决定。”有时候,我们会请切尼来做裁判。

我们都那时候没有孩子,妻子又都出外工作,所以有很多时间呆在公司里聊天。我们总是每天晚上最后一个关灯离开办公室的人。我俩每周六都会相约一起打网球,坚持了8年。我们交流得很顺畅,又互相信任和尊重,这很重要。

《创业邦》:听说鲍勃曾经想做3Com的CEO,有这回事吗?

克劳斯:确有此事。1980年代后期,我们和微软达成合作,开发了一套新的网络运营系统,战略的重点放在基于PC的网络,因为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错失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浪潮。1980年代属于PC网络,而1990年代则属于通信网络。我应该为此负责。

3Com在1987年收购了Bridge Communications公司,因为发展方向的分歧,该公司其中两位创始人离开了,另一位创始人艾瑞克(Eric Benhamou)则留下了,负责3Com当时最主要的工作站业务。当时对于3Com的战略发展方向——是向计算机公司发展还是向通信公司发展并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艾瑞克倾向于后者,而鲍勃对此并不认同。

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董事会推荐了艾瑞克作为自己的继任者。我对董事会说:“他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而鲍勃有些守旧。”鲍勃失望的说:“好吧,我也是时候退休了。”这是1990年,稍早时切尼已从公司退休。我卸任CEO一职后,还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一直到1993年离开。

这对我来说是很恰当的决定,因为我虽然了解原来的市场,但并不理解新的市场趋势。我在CEO位置上做了10年,其实每一个10年行业浪潮都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有新的CEO来做。因此,一定要对市场趋势保持敏感,当你自己不熟悉时,就要听取懂行人的意见。

《创业邦》:2007年时,中国的华为要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您怎么看这件事?

克劳斯: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很伤心,因为3Com并没有发挥出它的极致。这一情景让我回想起跟鲍勃在任期间定下的共同目标,就是让3Com成为行业的标志,我们始终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更令我伤心的是,艾瑞克在任的时间太长了(编者注:2001年卸任CEO一职),他错过了从10M到100M速度的以太网转型期。3Com曾经是以太网的先驱,因为艾瑞克一直关注于3Com和Edge技术的竞争,1997年收购了US Robotics,因而错过了这次转型浪潮。我觉得这是艾瑞克的失误,他应该为此负责。

《创业邦》:目前,华为和思科成为行业里最有竞争力的公司,您怎么看待这场竞争?华为和3Com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克劳斯:我前段时间有机会和3Com的一位现任董事吃饭。我问了一个问题:华为和3Com到底是什么关系?他回答我说,华三(H3C)现在是3Com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华为又是华三最大的客户,现在并不是竞争对手。相反,华为自行研制高端产品对抗思科,同时借助3Com的产品和其他低端产品竞争。我觉得华为和3Com目前趋向于联合,未来有可能成为竞争者。但我有点怀疑华为能否依靠一己之力覆盖从低端到高端整个市场。

我认为一家公司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可以有三种位置。第一种,成为品牌领先者,因为你首先开创了这一行业,比如微软开创了桌面操作系统,它就是这一行业的领导者。第二种,成为技术领先者。第三种,则是成本领先者。在中国市场,华为就是成本领先者,思科是品牌领先者,Juniper则是技术领先者。3Com已经没有了位置,这是最大的挑战,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功三阶段

《创业邦》: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创业者的起步可能会比较艰难。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他们如何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生存?

克劳斯:我对此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全球经济状况不景气时,反而是创业的好时机,甚至可能是最好的时机。据我所知,3Com就是在1980年代经济衰退时起步的。这有三个原因:

第一,这时市场上所有的东西都很便宜,包括人力资源、机器设备乃至差旅费,这意味着经营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第二,顾客很乐意尝试新的东西。因为企业会做出很多产品,而顾客则很愿意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尝试新产品,因此我们要做精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无论何时,尤其是经济危机时,要确定你有能力为目标客户提供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产品。

《创业邦》:您如何定义“成功”?

克劳斯:通过你个人的奉献,使得和你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得到好处,这就是成功。我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作为一个个体,人们要竭尽个人所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最大、最强的能力。

在我上大学时,我就曾经将成功定义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会怎样做生意,第二阶段是自己创业,第三阶段就是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现在,我从事第三阶段的工作已有15年的时间,我还在一些公司的董事会任职,就是为了继续帮助其他想获得成功的年轻人。我很关注教育事业,所以我觉得自己和妻子应该为下一代的教育做出贡献,帮助他们成功。

《创业邦》:您为什么如此重视领导力?

克劳斯:你看看美国的新任总统奥巴马,就会清楚地看到:如果有很强大的领导力,你所领导的社会就会变得很不一样。所以,我们想要帮助人们去理解:强大领导力的构成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确保有一个优秀领导者等问题。

《创业邦》:您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克劳斯:我尽量用以下三点来平衡我的工作和生活:抱着回报社会的心去工作,和我的家人一起,做我自己喜欢的运动。我很喜欢打高尔夫球。


最大的成功就是帮助别人成功

特约记者 梁晨

克劳斯于1963年进入南卡罗来纳州的The Citadel军事学院学习。该校成立于1842年,致力于为商业、军事、政府和其它专业领域贡献领导型人才。比尔在校期间,一直接受正规的军事化教育,他深受学校的氛围熏陶,为自己设立了人生的三个目标:学会如何做生意,自己创业当老板和帮助其他创业者。

如今看来,克劳斯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先后成功地将3Com、Storm、Caspian等公司带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为硅谷人士所称道的身份便是3Com公司的CEO。3Com在克劳斯的“精心照料”下,从一家创业公司一度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厂商。在3Com发展的顶峰期,克劳斯急流勇退,离开了经营管理的第一线。

接受鲍勃的邀请进入公司后,克劳斯获得了3Com 9%的股份,仅次于创始人鲍勃持有的21%股份。当时,3Com只有8名员工,而克劳斯心中早已谋划出发展大计。同月,他雇佣了一名销售副总裁和一名市场副总裁,着重于公司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抢占市场先机。

在任期间,克劳斯的管理风格趋向于保守,尽量规避市场风险。1981年夏天,公司的销售额远不如他所预期的好,同时还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他随即启动了一个“生存法案”,其中包括冻结人员招募,当年不再外招一名员工。克劳斯在公司上下“紧急总动员”,激励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公司的销售目标中来。

凭着克劳斯的领导和员工的齐心协力,3Com非但没有在困难时刻出现经济危机,还在1982年5月底实现了18万美元的销售。克劳斯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自豪地说:“我在任期间,3Com从来没有经历过财务危机。”正是从1982年夏天起3Com开始起飞,1983年全面实现赢利,1984年4月成功上市,募集了1,000万美元。

在进入3Com公司之前,他还在惠普公司工作了14年多,主管PC业务部门。而后又担任过Storm技术公司的总裁兼CEO。他还是LWK公司的投资人,这是一家创立于1998年11月的私人投资公司。

退休以后,他创立了帮助青年学生增强领导力和提高道德准则的基金会——克劳斯基金会。目前,在母校The Citadel等其它院校,克劳斯已经帮助不少年轻人获得了内在品格的修养和领导力的提升。

正如他对成功的定义一样,克劳斯的成功始终建立在帮助那些与他息息相关的人实现成功的基础之上,不断帮助年轻人、创业者,而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it.sohu.com/s2009/hp3com/index.shtml
http://tech.sina.com.cn/t/2009-11-12/10263586081.shtml
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593176.htm
http://www.net130.com/CMS/Pub/news/2009_11_29_57325.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3COM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3Com公司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