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71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30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小天体撞击
小天体撞击
冰穹A
冰穹A
鐏
波浪岩
波浪岩
水瓜
水瓜
库岸防护林
库岸防护林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郑州十大历史名产
郑州十大历史名产
灰白熊
灰白熊
EM原露
EM原露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东莞气象局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东莞市气象局大楼东莞市气象局大楼

东莞市的气象事业从1957年至今,已积累了40多年完整、连续、准确的气象资料。目前东莞市的气象事业已发展成为集大气探测、气象预测、气象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行业。东莞气象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东莞市各项建设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气象预报服务已覆盖了农业工矿、城市规划及建设、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气象服务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目录

基本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东莞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研讨气象会议东莞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研讨气象会议

东莞气象局既是广东省气象局的下属单位,又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主管气象工作的职能部门,实行上级业务部门为主与本级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下设办公室业务科行政执法办、气象台、防雷设施检测所等科室。目前已在全市建有1个人工观测站、100个自动气象站,还建成了以卫星通信为主、地面公用数据通信网为辅的气象业务和政务通信体制及高速宽带通信网络,传递分发气象信息。对外提供非常丰富的产品,包括短时(0-12小时)天气预报、短期(三天内)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4-10天)、长期(月、季、年度)天气趋势预报、森林火险、城市火险、防火气象预报警报、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气候诊断与评价和环境评价。另外,气象部门还提供城市空气质量等与公众生活、交通、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气象预报。

历史沿途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东莞气象局天文科学基地东莞气象局天文科学基地

东莞最早开展气象活动,可追溯到1911年,1911年建立了测候站,1920年石龙水文站设立雨量观测点。由于时局动荡,一直处于时断时续,停滞不前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0月1日,省气象局与省林业厅樟木头林场,设立气候站,记录了东莞市第一组气象数据,1958年10月气候站搬迁到莞城镇新华陀的掘笃山,即城区莞太大道23号,建立了东莞县气象站,1992年2月成立了东莞市气象局和东莞市气象台,2008年3月搬迁到东莞植物园内,即现址南城区坦公塘1号。准确的天气预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东莞气象事业始终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以“主动、及时、准确、科学、高效”为职业宗旨,日日夜夜严密监视天气变化,为全市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及时向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紧急警报以及台风暴雨寒冷等预警信号。

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东莞市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东莞市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

气象史是一部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史。在这近50年来气象事业发展的历程中,东莞市气象局的运作模式及服务范围与时俱进,随着东莞市的发展和要求而发展。它的大事记客观地记载着它的发展过程:

1956年樟木头筹建气象站,正式进行气象观测。1958年迁移至莞城镇篁村掘笃山华佗庙地域,组建成为东莞县气象站,开始气象观测记录。1959年气象站与水文站合并,统称水文气象站。全县各公社建立气象哨。1960年广东省气象局决定东莞县水文气象站改称东莞县水文气象服务站。1961年增设地面最高温度、水银气压表、气压计和日照计。1962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水文气象机构分离,设立东莞县气象服务站。1963年开始担负拍发小图报务任。1966年东莞县气象服务站试点预、测项目改革。1968年停止使用维尔达风压板,改用电接风测风。1969年水文、气象两系统合并;废除本站改革试点制定的观测项目。1970年气象、水文两系统分离1971年逐步恢复各公社气象哨。1972年逐步恢复各公社气象哨。1973年气象站内部工作实行分工,设立测报组、预报组。1976年东莞气象站定为广东省农业气象基本站,并派员在县农科所进行农业气象调查和试验。1977年东莞县气象站内部增设农气组。1978年执行广东省各类灾害性天气标准1980年开始固定向广州民航拍发航危报;农气预报两业务合署办公。1981年实行局站合一,两个招牌一套人马,东莞县气象站为县局级单位。1982年采用79型短波定频传真机接收气象信息。1983年开始实施气象专业有偿服务。1985年分开预报组、农气组;设立JZD—5/301Ⅲ型甚高频无线电话。1986年开始向东莞电视台发布24小时电视天气预报1989年市编制委员会批复组建下属单位“东莞市避雷设施检测站”。1990年正式开展防御雷电检测工作。1992年东莞气象局由县级站升格为地级局,实行局台合一。1993年建立气象预报警报接收系统和卫星云图接收机。1997年东莞气象局9210工程子站通过验收。1998年X.25网络投入使用;开通局域网络。1999年虎门、常平、麻涌、自动气象站纳入全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基地二级站。开通“121”气象信息咨询自动电话。2000年执行西北太平洋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法;广东省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发布办法。2001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经与电视台协商,由东莞气象局制作播放;4月21日首次发布预警信号,9时发布黄色预警信号,10时30分,改挂红色暴雨信号,13时解除暴雨信号。制订了《东莞市2001—2005年气象事业建设规划》(即“东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121”气象信息咨询电话开通移动用户拨打业务。2002年开通东莞市气象网:www.dg121.com。2003年“121”系统软件22日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情况基本正常。2004年正式开通与板岭观测站的专线连接,投入业务应用。气象民心工程实施方案获得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该工程以提高东莞市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核心,以实现“监测面广、通讯迅速、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为目标,计划3 年内完成。2005年,东莞气象局编制的《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写入《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纳入《东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其中全市城乡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和自动站气象网共计投资5400万元,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开始组织实施。2005年11月16日,市政府首次召开全市防雷安全工作会议。2005年11月26日、12月8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副局长王守荣先后率业务调研组在省气象局余勇局长的陪同下莅临东莞气象局调研,肯定东莞气象局发展思路及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12月8日,朝鲜气象代表团来莞参观,副市长李小梅会见了王守荣副局长和朝鲜代表团一行。2005年,东莞市气象局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中央和省驻莞机关先进单位,被广东省气象局授予“2005年度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优秀达标奖”、“气象业务管理奖”等,市气象局党支部被市直工委评委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4月10日,东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经东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2006年6月30日,东莞市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探测基地正式奠基。2006年10月30日,东莞市政府以88号令下发《东莞市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规定》2006年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视察了东莞市南城板岭植物园内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探测基地,并对东莞市气象局工作给予指导。2006年11月15日,以“情融风雨、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华风奖”全国气象行业首届文艺汇演在东莞市东城中心剧场举行。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广东省气象局、东莞市政府联合承办。2006年12月1日,东莞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开始业务试运行。2006年,东莞市气象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抗洪救灾“模范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委2006年度中央和省驻莞机关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承办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单位”,被广东省气象局授予“2006年度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优秀达标奖”,目标管理排名全省第2007年4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台风专家陈联寿美国飓风专家Perter Black,在省局梁建茵副局长的陪同下,专程莅临东莞考察气象工作。2007年4月23、24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在省气象局余勇局长的陪同下,到东莞市气象局视察指导工作。2007年7月9日,东莞市气象局与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签订了《关于建立气象灾害联合试验基地的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与科学实验、建立研究型业务、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达成了协议。2007年10月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府〔2007〕111号)。2007年10月31日,东莞市气象行政服务中心和防雷设施检测所新址启用。2007年,东莞市气象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7年度中央和省驻莞机关先进单位,被广东省气象局授予“2007年度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优秀达标奖”,目标管理排名全省第一,被广东省气象局评为“2007年度广东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单位”等。2008年1月29日,召开2008年东莞市气象工作会议,市政府陈林佐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讲话。2008年2月2日,李小梅副市长莅临市气象局,对低温阴雨气象服务工作尤其是春运气象保障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3月24日,东莞市气象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建成,东莞市气象局整体搬迁到植物园内。2008年5月16日,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大会。2008年6月19日,市委书记刘志庚同志和市长李毓全同志在东莞气象局报送的《关于6月12-14日特大暴雨气象服务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东莞气象局预报服务工作。2008年7月17日,市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东府办函〔2008〕188号)。2008年8月28日,广东省气象局余勇局长莅临东莞市气象局指导工作。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会见了余勇局长一行。2008年12月10日上午,李毓全市长、梁国英副市长一行莅临东莞市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对气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东莞市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07-2008年度“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8年度中央和省驻莞机关先进单位,气象台何春燕同志被中国气象局评为“2008年度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 东莞市气象局 http://www.dg121.com/about.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东莞气象局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