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1:Mark Weiser 返回词条

马克·维瑟(Mark Weiser,Mark D. Weiser)(1952年7月23日——1999年4月27日)是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被公认为是普适计算之父。

维瑟出生于芝加哥,于密歇根州立大学研读通信科学专业,1977年获硕士学位,1979年获博士学位。并在马里兰州大学教了12年的计算机科学。

在维瑟从事了初期的多种计算机相关工作后,1987年维瑟加入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后不久,萌生了普适计算的概念,1996年成为计算机实验室的首席技术官,在这期间他发布了70多部技术出版物。

个人主页:http://sandbox.xerox.com/weiser/

目录

[显示全部]

Mark D. Weiser简历回目录

July 23, 1952 - April 27, 1999

Dr. Mark Weiser,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t 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 was best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mobile computing. He wa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father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He coined that term in 1988 to describe a future in which PCs will be replaced with invisible computers embedded in everyday objects. He believ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an era of "calm technology," in which technology, rather than panicking us, will help us focus on wha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us.

Ot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d garbage collection, operating systems and user interface design. Dr. Weiser, who held several U.S. and foreign patents, wrote or co-wrote more than 75 technical publications on such subjects as the psychology of programming, program slicing, operating systems, programming environments, garbage collection and technological ethics. He taught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courses on human factors, systems, and programming. He was a popular speaker at scientific symposia and conferences, and a frequent subject of media interviews.

Dr. Weiser, who founded three companies, was the drummer with rock band Severe Tire Damage, the first band to perform live on the Internet. He was born on July 23rd, 1952 in Chicago, Illinois. He was married with two children.

The following are highlights of his career accomplishments.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see http://www.ubiq.com/weiser.

1999 recipient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 Sigmobile award, in recognition of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mobile computing

1996 - 1999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Xerox PARC

Dec. 1995 Program Chair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 Fifteenth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 Principles

June 1993 Severe Tire Damage became the first band to broadcast live video and audio worldwide on the Internet.

1993 ACM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Best Paper Ten Years Later" award for "Program Slicing."

1992-1994 Associate Editor of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2-1994 elected to board of the Computer Research Association. Founder of the CRA series of annual conferences for heads of industrial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laboratories.

Sept., 1991 seminal article, The Computer of the 21st Century, appeared in "Scientific American" magazine. It remains essential reading for people entering the field.

1988-1995 Manager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Laboratory, Xerox PARC

1988 became Principal Scientist, Xerox PARC

1987 joined Xerox PARC as Member of Research Staff

1979-1987 C.S. Dep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ssociate Chairman, 1986-1987)

1979 received Ph.D. fro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s

1976 received M.S.fro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s

1973-1976 Co-founder and President, Cerberus Inc., Ann Arbor, MI

一个人死了,他还活着回目录

      不管你是否认还是承认,崭新的后PC时代已经到来。“后PC时代”的核心理念就是“无所不在的计算”。这是计算机历史上的第三次浪潮。从最直观的角度看,第一次浪潮就是大型机时代,是许多人共享一台笨重的大机器。第二次浪潮,是PC时代,是一个人享用一台计算机。而后PC时代,则是无所不在的计算,是一个人享用许多台计算机。
      第一次听到“无所不在的计算”这个概念,是98年比尔·盖茨的一次讲话。这个令人顿悟的新概念使我对比尔·盖茨刮目相看,对微软的创新能力也有新的认识。后来的许多文章都将这个概念归功于比尔·盖茨。凭借这一概念,PC时代的英雄比尔·盖茨还真可以梅开二度,成为后PC时代的先驱。
但是随着我对“后PC时代”理论关注的步步深入,才发现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金钱和名望双重杠杆下的又一场骗局。“无所不在的计算”的真正倡导者是Mark Weiser。1988年,他就第一次提出了“Ubiquitous Computing”这个新概念,还创造了“Ubicomp”这个新术语。十年后,比尔·盖茨借用了这一观点。但为避人耳目,艺高胆大的盖茨将他在产品策略上的一贯招术发扬光大,运用同义替换,将“Ubiquitous”换成同义词“Pervasive”,变成了“Pervasive Computing”。并通过他的影响力正式将这一创新理念贴上了他的商标。这种手法不但有损先驱者,而且颇为恶劣。最近,盖茨又在鼓吹“数字神经系统”,其实也不外乎是过去信息管理系统(MIS)和公司内部网络的重新包装。从产品模仿到概念包装,盖茨的水平还是涨了。 

      1999年4月27日,Mark Weiser,这位集哲学家、艺术家和计算科学家于一身的“后PC之父”,施乐PARC研究中心的首席技术官,在硅谷Palo Alto的家中猝然去世,享年仅46岁。他刚刚在六周前获悉自己得了癌症。开始诊断认为还有一年半的生命期。但3天后,诊断变成了3个月。而结果,只活了一个多月。
      当Weiser得知癌症时,他马上投入人生的最后一项工程——写一本有关“无所不在的计算”的权威性著作。他拼命工作,不仅仅想让人们系统了解他的技术观点,还要向后来者阐述这场革命的精神核心和哲学灵魂:技术将如何和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但没想到,身体状况会恶化得如此迅速。Weiser甚至来不及构思出这本书的大纲。如今,后PC时代曙光初现,“无所不在的计算”开始喷发,信息家电飞扬全球,但这场新革命的布道者和先驱者却匆匆离去了。未来学院院长Paul Saffo说:“我们失去了一位技术导师。”“Weiser的去世不但是技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产业界和所有用户的一大损失。”
      1987年,施乐PARC主任兼首席科学家Brown将Weiser从Maryland大学挖到了硅谷。这位年轻的计算机教授为PARC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是Weiser,将PARC这一PC革命的真正摇篮重新聚焦于一个他称之为“后PC时代”的远景上。他一反“更快、更好、更强”的主流思想,而提出了“更小、更轻、更易用”的理念。这位技术界的文艺复兴者,比这个时代整整提前了十年,勾画出信息技术的新蓝图。他在《科学美国人》、《连线》、《纽约时报》等等媒体发表了无数的文章,宣传“无所不在的计算”。在Weiser的视野中,这是信息技术的全新革命,其终极目标就是“宁静技术”(Calm Technology),是技术无缝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不是让我们时时感受到技术的战栗和恐惧。“我们与计算机的关系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
      80年代末90年代初,虚拟现实(VR)如日中天。但Weiser却冷静地告诫,以技术为导向的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十分有限。1992年,他著文预言,虚拟现实不可能受到用户的欢迎:“虚拟现实的目的是愚弄用户,使人远离真实的物理世界。这与计算机融入人类生活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当时每一个人都在以谈论虚拟现实为荣,他却说:“不!我们不会消失在电脑空间中,而是电脑将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Weiser不仅仅是思想家,更是实践家,他的办公室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原型。大多数都没有对外公布。这些计算机可嵌入到各种日常用具当中,可嵌入墙壁、桌子、钱包中,也有各种发布信息的袖珍装置。它们的核心在于:将人们从桌面的屏幕上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可以收集、发送、检索信息。
1994年,Weiser想离开PARC,创办公司,开发一种可挂在钥匙链上的电脑。施乐为他提供了第一笔5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但第二轮融资没有成功,PARC又将他劝了回来,并给了他一个更自由更技术的职位:首席技术官,掌管PARC全部的研究项目。当然,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PARC,包括MIT媒体实验室在内的许多著名研究机构和迪斯尼、Mattel等大公司的研究,都得益于Weiser的影响。
这位“后PC时代”的鼓手,还是第一个网上实况直播的“Sever Tire Damage”摇滚乐队的鼓手。他的创新思想成了信息时代最强劲的鼓点。Weiser死了,但他的思想还活着。
软件产品不能盗版,创新的理念更神圣,更不容许盗版,我们应该呼吁人们,请自觉维护思想的纯洁,请使用“正版”的思想!
      Weiser死了,但他活着,他的思想活在这个时代里,活在盗版的丛林里。 (方兴东)

Mark Weiser的泛在计算 回目录

按: 泛在是一个被不断误读并赋予新含义的概念。需要引起注意。在应用此词汇此概念时,需要context aware,判断使用场景。

      泛在计算、泛在网络是一个流行语。

     需要考察其历史源流,方能看清现在我们在往何处去。

      Mark Weiser(我给他取名马克韦)是公认的泛在计算的提出者。1991年,他在《科学美国人》杂志的文章预言了21世纪的计算将是泛在计算。阿韦其时就任施乐的首席科学家,猫在实验室里要搞些面向未来的小东西。拿出来晒时,其时也蛮普通的,不过是一些小tag,一些小触摸板的小计算机和一个电子白板之类的东西。但阿韦会忽悠,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有志青年。他说,未来他搞的这些小玩意,将无处不在。他从字典里找了个生僻的词,Ubiquitous,并让这个词成为21世纪的流行语之一。

     阿韦忽悠Ubiquitous时。没有采用庸俗的引经据典的套路。而是举了一个例子。通过阿韦举这个例子,不能不说大师就是大师,哦,不,阿韦就是大师,大师就是阿韦。看见没有,在信息领域发展的众多技术中,能被他老人家瞧得上的,只有“文字”了。

    文字被看成是一种技术! 他居然把文字看成一种技术!

    他老人家说,文字可能是最早的信息技术。既是一个信息存储的技术,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技术。这种技术为什么很牛呢?它是如此的易于使用,你使用它,但你意识不到你在使用它。因此,它很火,到处部署文字。确实,这个世界到处部署文字。

    “百姓日用而不知”,让你想起老子的道德经。

    他继而说,基于硅的信息技术,还远没有达到象文字的境界。但大家不能没有理想嘛,找到了差距,就要反思,就要看现在的“基于硅的信息技术”和“文字”这类技术有多少差距。

     于是,他预言未来的计算技术,将向泛在化方向发展————为人使用,但不为人所知。

     光这么忽悠,阿韦也觉得稍微有点那个。于是开始找原因。说发展成这样的局面,也不纯粹就是一拨人想把电脑卖得跟印刷品似的。而是人类的心理决定的。是我们人类图省事的心理决定了我们会用那些“你使用它,但是你意识不到你在使用它”的东西。于是,这样的东西一定会越来越普及,会无处不在。    

     在这篇文章的后面,基本上就顺着这个逻辑思路在自卖自夸了,小tag,小触摸板,电子白板这类型的东东开始粉墨登场,一幅图片里还能看到阿韦和几个弟兄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神侃一边捣鼓那些小东西的场面。  

     说到这里,我想冷静的分析一下了。必须注意到这里面思维的跳跃。

     1、人类图省事的普遍心理-----> 2、“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一种可以考虑的产品形态----> 3、 这种产品会无处不在    

     为什么必须注意这里面的跳跃呢? 因为,现在人,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在接受Ubiquitous这个词汇的时候,已经仅仅看到“无处不在”这四个字了。他们很少看到“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些方面的东西。继而,这个概念已经在迁移,例如Ubiquitous Network,Ubiquitous Wireless, 已经彻底的仅仅保留“无处不在”这方面的含义,而很少强调“百姓日用而不知”了。

    因此,在谈论“Ubiquitous Wireless”的时候,我曾听到国内著名运营公司的技术领导说,我们的GSM就已经是“Ubiquitous Wireless”了。GSM的覆盖不是那里都有吗,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新奇的吗?

    通过我上面讲述阿韦的思路,其实可以看出:

    1、在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框架下, “无处不在”是标,是一种现象。或者从创新的角度看,是一种愿景。而人类的生活习惯、人类对可用性、易用性的追求是本,是根本的驱动力。而小tag这类型的东西,实际上是大产品概念框架下的具体体现物。       

    2、Ubiquitous这个词汇,最早其实想要说的是Ubiquitous Silcon,代表的是智能设备的无处不在,而不是Ubiquitous Network,Ubiquitous Wireless这些东东。但从Ubiquitous Silcon是可以导出对Ubiquitous Network,Ubiquitous Wireless的需求的。Ubiquitous Computing的故事如果成立,基于硅技术的tag、传感器到处部署,不可能不需要网络,不可能不需要无线技术。   

    3、从“百姓日用而不知”到“无处不在”有明显的思维跳跃度。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仍然有很多人不能很快捷的掌握。因此,易用性好的终端在未来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从把“文字”当作是一种“可用性好”的技术来进行宣传,具有明显的问题。对于文盲而言,文字的可用性并不比计算机强多少,比其电视来就差得更远。文字是一个人类在青少年阶段不断学习使用的工具。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已经是文字阅读的熟练工了,所以文字技术才显得容易被人使用。而由于文字是对各种事物的标识,所以这个东西才被到处部署————而这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必须学习文字的理由。    

    唉,大师的文章也会有缺陷。但不妨碍他是大师。日本制订了Ubiquitous Japan的战略。欧盟也在研究Ambient Intelligence的问题。这次忽悠是成功的。他给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产品框架路线。这篇文章,其实一个关于“产品设计”的问题,是一篇关于产品说理的文章。产品设计看得是产品的概念。而产品概念的提炼,很多情况下会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在驱动。    

    美国是一个心理学的大国。Mark Weiser, Alan Cooper这类的技术大牛们同时也涉足心理,在技术与人性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未来的创新,不可能不涉及到人。而关于信息服务技术与心理学的进行结合的相关研究,必然将成为未来信息服务领域的创新源泉。

Ubiquitous Computing回目录

普及运算定义
  Mark Weiser (1991) 提出了对于普及运算(ubicomp;ubiquitous computing)的看法: 普及运算并非将基础技术全盘翻新,普及运算技术运用了无线电网络的科技,让人们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环境下享用资讯透过整合式无缝科技技术,让人们使用起来更便利,省时。
  Preece (2002) 则将普及运算(ubicomp)定义为:普及运算技术运用了无线网络的科技,让人们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环境下享用资讯(此类科技多设有智慧侦测系统)。
  Preece 更认为人机互动典范(interaction paradigms)包括下面三种特性:1.无所不在的技术,意指技术和环境融为一体。2. 渗透式技术,即无缝式整合科技。3.可携带的。
“随时随地”是普适计算的口号!
  普适计算的促进者希望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的计算能够使人更自然的和计算机交互。而普适计算的显著目标之一则是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从而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自动的基于用户需要或者设定的行为。比如手机感知现在用户正在开会这个环境而自动切换为静音模式,并且自动答复来电者"主人正在开会"。这看似天方夜谭,但是十几年前谁能想到今天可以不用到处寻找电话厅而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沟通?而普适计算则意味着不用去为了使用计算机而去寻找一台计算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根据需要获得计算能力。
不同之处
  普及运算技术运用了无线电网络的科技,让人们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环境下享用资讯;而与一般的行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不同在于具有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的特性。普及运算技术可以透过感应个人所在的位置、所处的环境资讯、个人的情形及任务,来提供最有效能的使用环境。
普适计算的历史
  1988年,Mark Weiser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思想,并预测计算模式会发展为普适计算。(另一说为1991年) 1990年代末,普适计算这一概念得到广泛关注,逐渐升温。 1999年,IBM正式提出普适计算的概念。 同年,召开第一届Ubicomp国际会议。 2000年,第一届Pervasive Computing国际会议。 2002年,IEEE Pervasive Computing期刊创刊。
计算的进化
  第一代,主机型计算(Mainframe computing)很多人共享一台大型机 第二代,个人机计算(personal computing)一个人在一台电脑上 第三代,网络计算(internet computing)一个人使用在互联网上的很多服务 第四代,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许许多多的设备通过全球网络为许多人提供人格化(个性化)的服务
各国及地区的发展
  
欧洲

  ubiquitous“无处不在”,这在美国被称为“普及运算”(pervasive computing),在欧洲被称为“环境智慧”或“智慧环境感知技术”(ambient intelligence)。
  2003年11月2日荷兰Eindhoven举行的首届EUSAI(European Symposium on Ambient Intelligence)论坛上,主办者飞利浦公司在技术概念会议集中探讨了智慧环境感知技术的三大关键领域包括:无所不在运算(ubiquitous computing)、环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智慧及自然互动作用。其中智慧环境感知技术的目标是,在人体的周围环境中布置智慧化的技术,而且能够不为人所察觉。
  普及运算已被欧盟采纳为IST研究及技术开发计划的主导项目,欧盟还拨款超过36亿欧元,在未来四年内用于该课题的研究。其中一些EUSAI参与者则认为,普及运算未来的成果就是“让电脑消失”。
  
日本的U-JAPAN

  日本在二○○四年发动“U-Japan”政策,希望于二○一○年时,亚洲能成为“全球资讯传播中心。U-Japan计划:
  实现无所不在的社会政策(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 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 anyone”都可以上网的环境。 日本政府是以“IT新改革战略”为主,实现每个人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都能感受到IT好处的社会;日本的 U化社会理念是依循从固网为核心的基础建设,发展至有线与无线整合成无缝隙的随手可得的服务社会,同时以 ICT(资讯通讯)着手解决21世纪社会产生的发展议题。
  
韩国U-KOREA

  韩国则是在2004年 3月推出“IT 839策略”,主要目标是提升韩国现有的资讯科技框架,期望在2007年达成韩国的全方位资讯社会愿景;这个“IT 839策略”是以八大创新服务和服务所需的三大基础网络,以及九大成长产业为主。
  2006年韩国再推出“u-Korea”政策,而“IT 839策略”为后即其前导型计划,u-Korea意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计划期程是1995年到2002年,是准备阶段,着重于基础建设的建置;2003年到2007年是韩国宽带实施阶段;2007年后,是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相关服务的阶段。
  
台湾U-Taiwan

  台湾政府也在二○○六年正式启动“U-Taiwan”计划,主要是应用RFID技术可以发挥无所不在的功能,目标则是推动发展“e化服务随手可得之优质网络社会”,内容包括:整备优质网络、建立完备U-Taiwan发展环境、以及推动U化生活应用。
  所谓的“U化”,可涵盖几大特征,包括:“随时随地取得”、“不断线”(always on)、“即时回应”、“多样化可携式服务”、以及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客户导向”原则。而实践U化之技术,则将以无线网络技术为主,透过光纤网络为骨干传输,并依涵盖范围及宽带需求划分,发展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
  为达到上述目标,未来政府的施政重点包括:
  推动“优质网络社会”基本法立法与相关修法; 维护优质网络社会资通安全与信赖机制; 创造、流通及运用数位内容; 缩减数位落差创造数位机会; 提升资讯素养,以培育普适网络社会(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UNS)人才; 推动国际合作行销台湾,期许能尽速建构优质网络社会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 未来,RFID技术的运用范围可以更广泛、更无所不在,结合数位家庭、互联网、无线网络及设备,发展出远距照护、安全监控、数位娱乐、车辆导航、电子货柜、医疗废弃物追踪、机场行李通关等新的整合科技运用,创造无限商机。透过随手可得的e化服务,建构台湾成为一个安全便利的安心社会,并达成2010年高速宽带网络与汇流涵盖率达90%的目标,使台湾成为世界U化的先进。
生活应用
  
1.U-HOME:

  普及运算在各种家电和电子产品的设备中都有使用,如电锅、微波炉和冰箱等家电,以及DVD机、数位电视等影音产品。而U-Home更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无所不在的数位生活方式。利用最新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RFID)、智慧设备管理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将传统的家电、PC、手机等家用产品升级为网络家电产品,并构成一个连接家庭内部全部设备的家庭网络。随时随地利用U-Home的"家庭成员"(手机、电脑、电视等)对家里的一切实施监控,并实现资讯共用与沟通,一切将尽在主人掌握之中。 
  同时,U-Home也为家电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所有的零件都进入了数据库,透过家电内部的芯片模组和软件控制,当某一个零件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更换的时候,不用拨打服务电话,零件可以自动发回指令给控制中心,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升级程式,控制中心一端的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可以维修完毕。
  
2. U-CARE:

  U化的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如植入RFID来记录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居家看护设备拐杖i-Stick、智慧餐盘,及使用手机提供随身健康餐饮的顾问服务,借由RFID传感追踪老人状态的智慧照护环境、居家环境的远距医疗服务HomMed、可携式小型医院MDkeeper等。距医疗居家照护市场是医疗产业中成长的领域,预计至2025年的年成长率可达20%以上,资讯科技的应用是其中的关键。
  其中优点有:1. 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医院让患者利用设备自行在家里自行量血压、心跳等基本资料,然后借由机器回传给医院判读分析。)
  台湾行政院表示,相较于e-Taiwan计划把重点放在增加带宽、建立平台,U-Taiwan则着眼于如何与生活结合,包括:社会安全(如:社区、住家、治安)、(高龄社会)医疗照护、产业链与物流(如何利用普及网络帮助产业因应结构变化)、学习、以及网络安全与隐私问题。
  总括来看,在未来的U化环境下,将发展客制化的情境察觉系统,透过智慧型感知及数据库分析,自动判别使用者所需服务的呈现方式;在连结技术方面,则服务业者可依用户所需的服务类型、所在环境、以及喜好设定,自动选取最适合的网络技术,并提供用户无所不在的服务内容,包括:多媒体影音、通讯及无线网络、居家生活、教育娱乐、电子商务、以及政府服务等。
相关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透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资料,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

参考文献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Mark Weiser Mark D. Wei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