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沃尔特·莫斯伯格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高兴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专栏作家的最高理想是什么?想不清楚,那也不要紧,看看Mossberg就可以明白了。1991年就在《华尔街日报》的《个人技术》版开设专栏,凭借媒体平台和个人渊博知识,几乎每年都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IT专栏作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亲自品尝最新产品,以实践经验来支撑文章。每周两篇专栏,一篇深度的分析评论,一篇机智幽默地回答读者提问。《华尔街日报》是收费网站,但是Mossberg的专栏却可以免费进入,固然是个“特殊”人物。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介回目录

Walter S. Mossberg (born March 27, 1947) is an American journalist who is the principal technology columnist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Mossberg has been a reporter and editor a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ince 1970. He is based in the Journal's Washington, D.C., office, where he spent 18 years cover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before turning his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His Personal Technology column has appeared every Thursday since 1991. He also edits the Mossberg Solution column each Wednesday (authored by his colleague, Katherine Boehret), and writes the Mossberg's Mailbox column on Thursdays. He appears weekly on the Fox Business Network, and in web video reports.

In 1999, Mossberg became the only technology writer to receive the Loeb award for Commentary. In 2001, he won the World Technology Award for Media and Journalism and received an honorary Doctorate of Law from 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1] Mossberg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2004, in a lengthy profile, Wired called him "The Kingmaker", saying "[f]ew reviewers have held so much power to shape an industry'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He is also reported to be the highest paid journalist at the Journal.

In partnership with his fellow Journal columnist Kara Swisher, Mossberg created, produces and hosts the Journal's annual D: All Things Digital conference in Carlsbad, CA, in which top technology leaders, such as Bill Gates and Steve Jobs, appear on stage without prepared remarks, or slides, and are interviewed by the two columnists. Mossberg and Swisher also co-edit the All Things Digital web site, which includes his columns, her blog and other posts. The site is at allthingsd.com  .

官方个人简介回目录

Walt Mossberg is the author and creator of the weekly Personal Technology column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ich has appeared every Thursday since 1991.

He is also the co-creator and co-producer of the technology industry's most prestigious annual conference, D: All Things Digital, and is the co-executive editor of the technology web site, allthingsd.com, which extends the experience of the D Conference to the Web. In both ventures, he partners with the prominent blogger and author, Kara Swisher.

(图)和盖茨、乔布斯等牛人一起和盖茨、乔布斯等牛人一起

In addition to Personal Technology, Mr. Mossberg also writes the Mossberg's Mailbox column in the Journal, and edits the Mossberg Solution column, which is authored by his colleague Katherine Boehret.

He appears regularly on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video as a commentator on technology issues. He is a weekly contributor to the Fox Business Network, and has been interviewed repeatedly on programs like Charlie Rose and The News Hour, as well as 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The Washington Post has declared Mr. Mossberg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en in the high-tech world" and "a one-man media empire whose prose can launch a new product." And the New York Times calls him a "protean critic of the new economy's tools and toys."

In a major profile of Mr. Mossberg, entitled "The Kingmaker," Wired Magazine declared: "Few reviewers have held so much power to shape an industry's successes and failures…Chances are he has influenced the look, feel and performance of your laptop, mobile phone, and MP3 player."

In 2007, The New Yorker magazine profiled him in an article entitled: "Everyone listens to Walter Mossberg." In 2008, Vanity Fair magazine listed him as a member of its "New Establishment" list of the 100 top leader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r. Mossberg was awarded the Loeb award for Commentary, the only technology writer to be so honored. He has also won the National Headliner Award, the World Technology Award for Media and Journalism, and has been inducted into the ranks of the Business News Luminaries, the hall of fame for business journalists.

He is a trustee of Brandeis University and holds an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Mr. Mossberg is based in the Journal's Washington, D.C., office, where he spent 18 years cover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before turning his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A native of Warwick, Rhode Island, he holds degrees from Brandeis and th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个人技术”专栏回目录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华尔街日报》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报道范围不断扩大、报道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最初的《华尔街日报》仅有四个版,售价2美分。1980年以后,报纸增加第二部分“货币与投资”(Money & Investment),主要是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度报道和分析。1988年,原来的第二部分改为第三部分,新加的第二部分名为“市场地”(Marketplace),包括健康、技术、媒体和销售行业的公司新闻。

1991年,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莫斯博格(Walt Mossberg)在《华尔街日报》开设“个人技术”专栏,依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互动,从消费者品尝新型产品的角度发表深度分析评论。因此,作者几乎每年都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IT专栏作家,该专栏在全美报刊排行也一直位列前茅。

2002年,它又加上“个人日报” (Personal Journal)部分。该部分提供消息、分析、个人金融透视、健康和家庭、旅行、电子和汽车。近期,“货币与投资”部分改版,增加数字追踪、街道侦探和天气观察。天气预报版还为商业旅行者提供四色的天气图。现在,每星期五该报还刊登商业读者感兴趣的房地产和体育报道。如今的《华尔街日报》除了经济领域的专业报道之外,对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乃至民生民意同样关怀备至。这些专栏为《华尔街日报》增加受众、赢得喝彩平添了亮色。在《华尔街日报》看来,市民经济是真正的大经济,上述这些都是商业新闻的报道领域。财经报纸一定要关注这些题材,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和公司理解和应对变化,贴近读者生活。

瓦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IT第一专栏作家回目录

作者:方兴东,发表于2002年

我在前两篇文章《失语症泛滥,国内IT评论全面沦陷》和《未来最具影响力的IT评论家是产品评论》中,初步论述了目前中国IT评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突围的方向。本文继续这个话题,以具体人物和文章为案例,更深入地分析产品评论的成功核心。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最好的案例当然是“IT第一专栏作家”——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瓦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人称莫博士。他的“个人技术”(PERSONAL TECHNOLOGY)专栏已经开设有11年之久,主要是围绕市场上最新出现的创新技术与产品,通过自己的亲手使用测试,以及丰富的产业技术背景,作深入细致、客观中立的评述。不同于刻板的实验室评测,也不同于各种玄妙数据的卖弄,而是真正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体现人性化、个性化。

莫博士今年55岁,比起国内多是20出头的IT作者来说,实在是IT的老古董了。但是,在IT评论方面,却不像搞技术,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领域。目前,美国最著名的前几位IT专栏作家,几乎年龄都在50岁以上,都有着几十年的业界经验和写作经验,是业界的“老狐狸”,各大公司、各大人物的底细和历史都了如指掌,有着广泛而高层次的业界关系。因此,在IT评论方面,“积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要勤于学习,有着“愈陈愈香”的规律。当然,这与美国IT业的成熟有关,中国IT业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许多方面还是空白。因此,机会颇多,一个有实力、有信心并有志于IT评论的人,完全应该扎扎实实入手,把IT评论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绝对是不错的选择。而不应该急功近利,早早把自己的文字和人格提前、廉价“兑换”成金钱。

莫博士出生于罗德岛州,该州北邻麻州,南接康乃迪格州,西靠纽约州。本科毕业于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硕士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本人并没有技术背景,而是典型的新闻专业出生。1970年,开始担任《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与记者。在接下来的18年中,主要报道国际与国内新闻。随后,如火如荼的IT业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1991年10月17日,莫斯伯格开设了每周一篇的专栏“Personal Technology”,在他首次亮相的专栏里,他这样开场:“个人计算机用起来太难了,这并不是你的错。”这句话使文章定下了读者所期望的,却是产品行销人员畏惧的直率的谈话语调。也成为他随后十多年如一日的基调。在每周四,他准时露面。在当时大多数计算机新闻出版界虔诚地对硅谷、对信息技术顶礼膜拜时,莫斯伯格另辟蹊径,从业界的无名小辈开始,声誉日隆,很快跃居最具影响力的IT专栏作家之列。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新闻周刊》称他为“当今计算机世界中,消费者体验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仲裁者(the most powerful arbiter)”。《时代》周刊称他为“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记者(the most influential computer journalist)。《滚石》(Rolling Stone)称他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专栏作家(the most powerful columnist in technology)。《华盛顿邮报》称他为“高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en in the high-tech world)”,并说“他是一个人的媒体帝国,他的文章能够发布一个新产品。《纽约时报》称他为“新经济工具和玩具方面变化多端的批评家”。1999年他被授予“罗伯评论奖”(Loeb award for Commentary),是获此殊荣的唯一科技作家。在《技术营销》(Technology Marketing)杂志的年度影响力排行榜中,从1995年-2001年,他连续7年名列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记者。

不过,众多的荣誉不能掩饰一个缺憾:缺一个博士头衔。你看他的文章,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产业知识,都非常渊博;再看他的外表,架一副儒雅的眼镜,花白的胡子,光秃秃的脑门,除了花白头发装点边缘的几乎一毛不拔的脑袋,怎么看都是教授的模样,更不用说博士。这个缺憾终于得到弥补。2001年5月,他被罗德岛大学授予法律荣誉博士学位,才堂而皇之地可以被人称为“莫博士”了。同一个月,他获得了“National Headliner Award”。但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2002年,在《技术营销》的年度排行榜上,却不幸被《商业周刊》专栏作家挤下头把交椅,可能是他占据这个位置实在太久,连主办者也觉得应该有所变化。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双刃剑:以笔为刀的产品评论

再也没有一个产业会比IT业有着更多的神话、骗局和假象。作为专栏作家,必须能够代表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是厂商的利益。除了与厂商的功利作“斗争”,还同时需要与高科技的迷雾周旋,引领消费者,走出迷局。

大牌专栏作家的影响力可能直接决定一些产品的命运。一支笔就可以产品抬到天上,也有能力把产品一举拉下马。据说,曾经有专栏作家赞扬一件寄发电邮的小电脑,自此,那件产品竟卖出60万件,并获多项风险基金主动投资。当然,站在消费者角度的专栏作家更多会给不成熟的产品和投机的厂商带来噩梦。他批评开价过高的数字相机,他赞扬苹果公司新的iMac机,他建议消费者使用可以替代Netscape和微软的其他浏览器。

一次,惠普为了让莫斯伯格不要发表一篇新产品评论文章,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最终也没有能够“阻拦”成功。但是,这并不妨碍莫斯伯格就HP OmniBook 500发表赞美:“需要扩充的基础信息非常清晰地在HP OmniBook 500的扩展坞中得以体现,且十分牢固,比同类机型更加轻便易用,即使在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收听CD;此外它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有两个模块插槽,一个可连接CD-ROM,一个可连接软驱、DVD、CD-RW或者是电池,实际上也就是说能够同时使用三块电池,而普通机型只能使用一块。虽然选择购买笔记本电脑都不失为明智,但我从心底里却更加倾向于HP OmniBook 500。”

2000年,微软Windows Me推出,莫斯伯格在第一时间使用,在充分品尝了软件升级所遇到的问题之后,他在文章中下结论说:“Windows Me的益处是微弱的……微软欠它的家庭用户更多了。这是一家拥有大群高智商雇员的、惊人富有的公司,他们能做得比这应该好很多。”针对Windows XP中收集用户信息的“护照”功能,莫斯伯格抨击道,微软把Windows XP变成了专门推销自己服务的“特洛伊木马”。他打了个比方,这就象一个人在开了好几辆破车之后,终于买了一部外观豪华、性能可靠的新车,然而却发现这辆车藏有“猫匿”,使你永远也离不开制造商的广告跟踪,最终把你带到制造商拥有的收费公路上去。

面对英特尔不断鼓吹CPU速度的广告宣传,莫斯伯格建议消费者不要付出较多的金钱,去买一个很快速的处理器,除非你在做一个大制作的电视编辑或游戏。作为一般的使用,包括上网和收电子邮件,够用就行。他指出,这时需要的不是速度的问题,高速的不一定比慢的做得更好。

除了《个人技术》专栏,莫博士还在报纸上开设了另外两个每周专栏:一个是《莫博士信箱》(Mossberg's Mailbox),专门回答读者各式各样的提问,一个是《莫博士方案》(Mossberg Solution),主要是比较和评价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除此之外,他还为Smart Money月刊撰写一个专栏:《莫博士报告》(Mossberg Report)。同时,与其他著名专栏作家一样,还主持几档电视节目。他的所有文章都集中在他的个人网站,大家可以方便地读到四个最新的专栏文章,以及最近半年内的“库存”。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一个优秀专栏作家的成功要素

莫斯伯格的例子告诉我们,优秀的专栏作家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背景,许多技术背景的专栏作家往往成为技术的俘虏,只要对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力;也不需要多少年的IT从业经验,无须“实践出真理”,更多的需要代表消费者角度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也就是说,优秀专栏作家并不需要什么“特异功能”。但是分析莫博士的成功背景,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方面:

1、人格独立:文如其人,专栏作家作为一名公正的批评者,尤其如此。人格独立,是一个人成为优秀专栏作家的第一前提。这个看似难度不高的前提,几乎就是国内IT作者不可逾越的第一“天敌”。e21times记者蔡右玫在文章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由于台湾和大陆的公司在国内通常可以透过关系、举办大型的产品或公司发表会邀请记者到场,和赠送精美礼品等来取得媒体曝光,因此也理所当然地以为同样的模式可以套用在美国,结果就不免要大失所望。e21的资深AE Jennifer Cheek便举例说:“我们的一名客户一直有着只要送份精美礼品给报社、杂志的编辑就可以得到报导的想法,也因此他们一直想不通,他们已经陆续送了许多礼物给华尔街日报著名的IT专栏评论家Walter Mossberg,为什么还没见到Mossberg写篇有关他们的报导!”原因在于,美国的主流媒体不会因为礼物或私人关系而为某家公司作特别报导。他们报导与否,完全视公司所提供的讯息或产品对于读者以及消费者是否有充份的价值。

2、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消费行为重于技术深度,重视消费体验甚于新闻追逐。“为什么PC不能像冰箱和面包机一样工作”,莫斯伯格如此反问道。不摆高深状,不摆权威状,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业内的行话、术语和概念,都不能生吞活剥,而应该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得不懂产业、不懂技术的普通消费者也能读得津津有味。“我是‘计算机神学(computer theology)的敌人,我们有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那些技术精英们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他的语言语言平淡朴实,但是富有智慧与幽默。《时代》杂志将莫斯伯格评选为50位数字精英之一,其中的评价是:“他的实事求是、平铺直叙的文体不会赢得任何风格奖,但是文章的可读性赢得了金牌。”

(图)Walt MossbergWalt Mossberg

3、以新技术新产品为导向:万变不离其宗,高产的莫博士,其所有的文章都坚持一贯的取向:追踪最新的产品技术,从消费者体验出发的产品评论!正如他在9月26日《个人技术》专栏的开篇说言:“每当我对产品发表评论之前,我都会试著先将这种产品优缺点列举出来,并在测试产品时参考这些笔记。”一个优秀的专栏作家,必须具有极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始终把握最新趋势,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保持最敏感的接触。“Mossberg的权力不是来自任何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是他拒绝降低自己的标准,他的批评帮助了计算机工业制造出更加便于使用的产品。不少精明的投资者在从钱包里拿出钱对新产品或有前途的公司进行投资前,往往会认真听取Mossberg的意见。”

4、以最好的平台为基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优秀的专栏作家需要一个很好的媒体平台,双方互相成就对方。莫博士几乎就是《华尔街日报》科技板块的代表,他就是唯一的核心,许多读者就是为了看他的文章才订阅的。其知名度和待遇比总编还大还高,难以想象,没有莫博士,《华尔街日报》科技板块还有多少份量?但是,反过来,再也找不到一个媒体比《华尔街日报》更好的平台,也难以想象,当年莫博士如果落脚在一个普通媒体,今天还有谁会知道他的大名?

针对莫博士具体的文章风格,我就不多做评论。下面,我们附录莫博士最近的2篇专栏文章:《帮你组织思维的可视化软件》,《IBM新款ThinkPad X30电池性能卓越》。这些文章的内容、风格都值得大家好好参考、揣摩和学习。还是让读者自己去评判、去体会吧。

莫博士:最有影响的科技评论家是如何炼成的回目录

 莫博士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媒体人 莫博士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媒体人之一

  美国著名科技评论家莫博士近期接受商业和IT顾问公司Metis Strategy总裁彼得·海伊(Peter High)采访时,回忆了自己在不惑之年从国际新闻记者转行做科技评论家的历程,并谈到了他的测评方式和对科技行业未来的展望。

  以下为文章全文:

  莫博士,全名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er Mossberg),被业界尊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评论家。在准备采访时,我一直都在寻找莫博士与著名红酒评论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之间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影响力巨大的评论人士,他们的意见既可以成就一款产品,也可以毁掉一次发布会。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的核心地带都位于美国加州北部地区,但他们二人却不约而同地住到了马里兰州。他们都拒绝接受礼品,也拒绝就他们所评价的产品担任企业顾问。尽管加盟企业会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但他们仍然对评论家的工作情有独钟。莫博士明确表示,“最有影响力的科技评论家”的称号并非他的选择。

  莫博士的办公室里贴满了他写的文章,以及用各种语言介绍他的文章,还有一份他钟爱的波士顿红袜棒球队的纪念品。我坐下时,他和蔼地递给我一本书,这是一年前出版的D10大会的纪念册,这个全称为“D:All Things Digital”的科技大会去年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书中贴满了每届会议的与会者照片。在美国的科技大佬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参加过该会议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在会上发表了演讲。

  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采访一个人时,主动拿出自己的科技产品,惴惴不安地等着对方的评价。他以我的PC为例,说明了他对消费科技产品的评价方式。他说,如果单从配置来看,我的PC与市面上的其他PC几乎没有差异。由于他花了很长时间使用过我的PC和其他类似的产品,所以他说,我的这一台是最坚固的之一,屏幕很好,键盘手感也是最好的。这也让我的心宽慰了许多。

  我们开篇就谈到了他的职业转型:莫博士起初是一名报道美国国内和国际新闻的记者,但迈入不惑之年后,他却决定进入一个自己没有丝毫教育或专业背景的领域。随后,我们又谈到了他自己的职业发展,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

  问:沃尔特,先从你的职业生涯开始吧。你学的是新闻,在《华尔街日报》干了18年的国内和国际新闻,但突然决定转变方向,报道消费科技,还在1991年开了“个人科技”(Personal Technology)专栏。你是怎么完成这种转变的?

  答:这得回到1981年,我当时买了我的第一台电脑,Timex Sinclair。我从一开始就被迷住了。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捣鼓这些小东西,学习相关的知识。在寻求建议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时极度缺乏能向普通用户介绍这些技术的人,而不只是面向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提供信息。多数的文章都是给那些拥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看的,里面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我觉得需要面向更广的受众做点贡献。

  问:你的这个想法有没有引发争议?

  答:我最早1990年就计划开这个专栏,我当时的工作是报道国家安全。随着冷战结束和东欧剧变,这个想法被接受了。以我当时的关注点来看,时机并不好。但一年后,时机逐渐好转,“个人科技”专栏诞生了。

  更有趣的其实是很多经常与我接触的朋友和政府领导人。我记得我告诉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这件事时,他根本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我要么被降级了,要么脑子进水了。华盛顿一直都不是一个重视科技的地方,现在不是,当时也不是。大家当时的重点都是政府,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跑去干这么陌生的事情。好在我既没降级,脑子也没进水,而且对日后的进展十分满意。

  问:你的办公室离白宫很近,你至今仍然住在一个政治氛围浓厚的城市里。你为什么坚持住在华盛顿,而不搬到硅谷之类的科技中心去?

  答:从某种意义上讲,华盛顿是最适合我这份工作的地方。这里的人都很聪明,我周围的人都在使用各种技术,但普通人的科技素养不高,技术也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这在我的读者群中很有代表性。在硅谷有可能太偏重技术,太过沉浸于那种环境。

  当我计划开专栏时,我的老板也以为我想去硅谷。我向他们保证,有《华尔街日报》的全力支持,相关的人会来投奔我。另外,我去硅谷或其他科技中心大概有200次了,我对那里很了解,跟住在那里差不多。能进入到那样一个世界,然后再回到科技使用状况更“正常”的环境中,对我的工作很有利。

  问:你1991年开始写专栏时,所接触到的科技领袖没有现在这么多。如今,你整天都跟科技公司的老总们呆在一起,获得消息比普通人早很久。因此,我认为1991年的你应该比现在更能代表普通读者。首先,你认为我的这个假设对不对?另外,你认为今天是否有必要将你掌握的复杂信息传达给读者?

  答:我承认,比起刚开专栏时,我与企业领导者和产品的接触更深了。事实上,当我第一次见到比尔·盖茨(Bill Gates)时,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从哪儿来的?”他认识当时所有的科技记者,而我就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另外,我是40出头的时候才开始干这行的,这也很不符合常规。我从默默无闻变得有点名气,从信息匮乏变得数据充裕,但我仍然认为我可以代表我的读者。

  别忘了,在这段时间内,我读者的水平也提升了很多。比起1991年,科技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更加核心的角色。我相信,他们在与我一同成长。

  问:消费者的技术水平的确提高了很多,他们甚至影响到商业技术创新。即使与几年前相比,他们也更加懂得使用技术。我指的是IT的消费化。你的专栏名叫“个人科技”,但你是否考虑到自己的意见所产生的商业影响?

  问:我早就明白,我的意见会影响到人们的选择,但一直以来都避免自己成为一个中介机构,我不想当读者的“IT部门”。由于我的关注对象是用户,所以读者都是消费者,尽管有的是在个人生活中使用技术,有的是在职场中使用技术。顺便说一句,我从来不用“终端用户”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这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说“用户”就够了。

  问:你是怎么测试产品的?

  答:我会花几天或几周来用这些产品。我尽量不考虑参数,很多测评文章的重点都是参数。如果有关,我肯定会留心,但我认为这只是基础。我需要了解产品。在某些情况下,我还会测试一些没有发布的产品。所以有些信息会很有用,例如产品开发者的想法、他们认为的独特之处、他们感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之后会花时间使用每一款产品,就像普通用户一样。

  问:你有没有想过不再当记者,转而加盟某家公司的董事会,或是当个风险投资家?

  答:我喜欢当记者。我得承认,跟创业者打过这么多交道后,我确实很想像创业者一样去做点事情。我很幸运,因为All Things D已经满足了我的欲望。

  问:你是个科技评论家,但你所在的媒体已经被科技行业颠覆。与优秀的创业者一样,卡拉·斯维什尔(Kara Swisher)和你都看到了需求,并且抓住了机会。你能谈谈这个过程吗?

  答:首先,我得感谢道琼斯,是他们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想法。All Things D本质上是在一家大公司里创业。我们大约有12名记者,我们最初的办公室在卡拉家里,后来搬出去与其他创业公司一起租房。

  All Things D 11年前以会议的形式创办,目的是聚集各路科技领袖。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没有任何排练,而且也不允许使用幻灯片。整个大会的主题就是对话和交流。

  AllThingsD.com网站创办于六年前,目的是网罗优秀的记者来共同探讨科技,并发表有关产品的意见。

  问:展望个人科技领域的未来,最令你兴奋的是什么?

  答:我得小心预测,因为这个行业总是日新月异。但我还是看好三大创意,因为它们正在实现,而且处于发展初期,分别是人工智能、一切即可移动、可穿戴技术。

  看看Siri或谷歌推出的类似的产品,便会为这些设备对我们的了解程度感到惊讶。我可以问Siri今天用不用带把伞出门,于是手机就能知道我在哪里,知道当地的天气,然后计算出下雨的概率,最后给出答案。我还可以打开Android手机,它能根据我的住处和工作地点以及两地之间的交通状况计算出我上下班的时间。这甚至不需要我再额外发出任何指令。这确实很了不起。

  一切皆可移动现在似乎已经很明显,但移动革命还会继续推进,有很多设备都可以代表这一趋势。你不用看我的专栏,也应该知道个人科技领域的移动化趋势正在愈演愈烈,而且催生了大量的创新。Facebook、谷歌、苹果公司、亚马逊、微软——所有人都在关注移动。

  可穿戴式技术同样令人振奋。这以前只局限于电子计步器。但现在,穿戴式技术已经可以监测你的健康状况,帮助你更好地作出决策。谷歌眼镜就是个好例子。

  本文编译自Forbes

  (书聿)

美国最有影响的IT新闻人莫斯伯格回目录

2004年6月6日-8日,一个主题为《D:一切都是数字》的数字技术会议将在美国加州著名的四季大酒店举行。届时,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以及时代华纳、eBay、雅虎公司老板等IT业的大腕都会前来捧场。而这次会议的主持者就是美国大名鼎鼎的科技专栏作家、大牌记者沃尔特·莫斯伯格。可别小看这个主持,要不是他的影响力,主办方还不一定能请来盖茨呢。 

莫斯伯格在美国有“IT业第一专栏作家”之称,被公认为是美国科技新闻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华尔街日报》的总编还高,工资也比总编拿得多。对于IT业(信息产业)来说,莫斯伯格的一支笔可以影响到其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其股价的升降。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将莫斯伯格称为“造王者”,就是形容他的权力之大。 

今年57岁的莫斯伯格性格开朗、直率、富有激情甚至有些逞强好斗。他的密友、《华尔街日报》记者卡拉·斯威塞说他是个“异想天开的奇客”。 

在成为科技评论专栏作家前,莫斯伯格曾当过20年调查性新闻记者。他的座右铭是:做新科技产品的普通消费者的代言人。他的最大特点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亲自尝试最新产品,以实践经验来支撑文章,满足读者对神秘的数字王国的了解需求,同时根据自己对科技产品简单性、效能和外观等方面的个人爱好来重塑技术世界。 

“造王者”: 

一句评论影响股价 

2002年,莫斯伯格到拉斯维加斯参加电子消费品展览会,走在会议大厅里,忽然有人气急败坏地对着他高声尖叫。定眼一看,原来是XM卫星电台的总裁休·帕尼罗。他毫不客气地指责莫斯伯格,说正是他的评论让消费者信心下降,导致了公司股价下跌。莫斯伯格很恼火,但是一点都不畏惧,他挨一些公司主管的骂已不是一次,经历的类似场面多的是。他任凭帕尼罗大喊大叫,最后忍无可忍地吼了一句:“你的股价关我屁事!” 

其实,莫斯伯格很喜欢XM卫星电台。这个电台向汽车驾驶者提供100多个音乐频道,播放摇滚、乡村音乐等多种风格的音乐。一开始,莫斯伯格满怀激情地介绍着这个电台,而投资者也喜欢该公司的股票。不过,要接收到信号,车主必须配套购买该公司出售的特制无线电收听装置。莫斯伯格不喜欢这个装置,他在专栏中批评这个装置设计很糟糕,很难用,并且价格太贵。该专栏一出,当天上午XM公司的股价就下降了8.5个点。 

不过,帕尼罗最终承认莫斯伯格对硬件的批评是对的。几个月后,XM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不仅价格低了,性能也大大改善。 

鼓吹新科技产品实用化 

XM公司只是根据莫斯伯格的评论而重新设计产品的数十家公司中的一家。可以说,他影响了美国人所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和MP3播放器的外观和性能。 

从1991年《个人技术》专栏初创起,莫斯伯格就是新科技产品实用化、大众化的坚定鼓吹者。他的《个人技术》开篇之语就是这样跟读者对话:“个人电脑太难用了,这不是你的错。”他对科技世界的平民化追求为他赢得了许多拥趸,但是也惹恼了许多人。有人认为他傲慢无礼、凭主观行事,还有人怀疑他是否真的了解技术世界的奥秘。

对此,莫斯伯格表示,他并不在乎别人的批评,他也很高兴能够在必要的时刻“揭露公司的真面目”。他也丝毫不畏惧来自大公司的压力。他说,他这一辈子连白宫、五角大楼和司法部的批评都经受过,对来自大公司总裁指责也就不以为然了。 

迫使微软修改视窗系统 

在科技评论生涯中最令莫斯伯格骄傲的大手笔是反对微软视窗系统的智能标签。2001年,莫斯伯格在WindowsXP测试版上对智能标签进行测试时发现,智能标签可以在不经网页所有者允许的情况下强行将网页上的任何文字变成指向微软公司或者赞助商的链接。 

莫斯伯格在专栏中发表犀利评论,批评微软公司推出的智能标签是危险的权力滥用,他的专栏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应。三周后,有微软的高级主管向莫斯伯格透露,微软取消了这一功能,而直接原因就是他的专栏。《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斯泰格说:“这件事让沃尔特洋洋自得。” 

薪酬最高 

挣得比老总都多   本报综合报道 尽管对他进行恶意诽谤者和被他“杀伤”的人数不断增长,但是莫斯伯格的专栏写作事业也在一路扩张。如今,他在《华尔街日报》同时开着三个周评和一个月评栏目,每周还要做一次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科技电视节目。科技专栏不同于一般的评论,需要作者花时间去接触和尝试新产品、了解技术界的新动向,所以开这样的专栏比普通专栏累得多,难度也大得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露馅。 

如今,莫斯伯格已成为《华尔街日报》的品牌。《华尔街日报》也不遗余力地留住这个宝贝。1997年,调任时代集团任总编辑的《华尔街日报》前总编诺姆·佩尔斯廷企图以高薪挖莫斯伯格为《时代》、《财富》、《金钱》三家杂志写专栏。莫斯伯格有些动心,毕竟薪酬很高。《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保罗·斯泰格为了留住他,亲自到母公司道·琼斯CEO彼得·康恩处请求康恩给予莫斯伯格跟时代方面提供的同等待遇。这意味着莫斯伯格拿到的报酬比斯泰格本人还要高。 

惜才的康恩同意了这一请求,莫斯伯格留了下来。据称,目前,莫斯伯格是《华尔街日报》薪酬最高的记者,年薪50万美元。 

做一个大牌科技记者有一个好处,用莫斯伯格助手的话来说,就是“每天都像过圣诞节”———一些新酷产品被源源不断送过来供他试用,甚至有些电子产品公司的CEO和产品设计主管每周必带着产品拜访莫斯伯格,听取他对产品的意见。 

莫斯伯格还有收藏经典计算机的爱好。在莫斯伯格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他所谓的“计算机博物馆”。早期的苹果机、掌上电脑等机型都有。莫斯伯格是一个家庭电脑发烧友。早在用原始的苹果机的年代,他就自己给电脑加记忆芯片,让他的妻子伊迪惊讶不已。因为伊迪认为“他根本不是懂机械的那类人,动手能力不强”。而早在即时聊天室开通之前莫斯伯格就尝试用低速modem跟在报社的同事交换文本信息。本版文字:如嘉 

记者生涯 

跟国务卿不打不相识 

本报综合报道 早在少年时代,莫斯伯格就爱上了新闻写作。在布南代斯大学读政治学期间,莫斯伯格也不忘利用假期为当地报纸写犯罪和政治方面的新闻。大学毕业后,莫斯伯格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硕士。1970年,莫斯伯格来到《华尔街日报》当记者,年薪9000美元。 

1987年,莫斯伯格在《华尔街日报》头版报道了有关美国股市崩盘的消息,用有力的数据和观点说明当时的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太过草率,让贝克大为光火,对他发出三个月采访禁令。戏剧性的是,当贝克当上老布什总统的国务卿后,莫斯伯格变身为《华尔街日报》外事线的记者,跟随贝克在全世界跑,贴身采访贝克。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不打不相识。莫斯伯格跟随贝克去过俄罗斯、东欧、沙特等地,经历了冷战结束、东西德统一、海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Walt Mossberg惊语:对Ubuntu没啥好感回目录

我们敬爱的Mossberg,Wall Street Journal Bridge的作家以及AllThingsD的主办人之一,今天针对红透半边天的Ubuntu发表了一点点意见。根据他的评论,他认为尽管Ubuntu运作起来「相对」顺畅(我猜是跟Vista比),但实在是有点复杂,调整起来也很麻烦,对于一个只想要「用」而不是「装」或「搞」计算机的人来说不太好用(这个我猜是跟OS X比)

经过他在Dell电脑上的试用以后,他还举出了很多一般人会搞到快发疯的缺点,像是缺少一些codec(我猜是.mov不会播)、连接iPod有问题(啊哈!原来主因是这个),以及没办法调整触摸板的设定等。他的结论是「一般人只会想要弄台马上可以动、不需要调整什么鬼设定就可以用的操作系统,所以他们会选择Windows或Mac OS X,而不是这个还需要敲敲打打才能搞定的Ubuntu。」看来Canonical必须要调整一下策略啰!

嘿!大家有什么意见啊?

专访莫博士:写科技产品评测如同写影评回目录

莫博士(左一)曾同时采访乔布斯和盖茨莫博士(左一)曾同时采访乔布斯和盖茨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谈到美国科技媒体,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莫博士(Walt Mossberg)。这位留着白胡子、带着圆圆眼镜的慈祥微胖老者,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人之一。他为《华尔街日报》写“数字生活”专栏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他的评测报告有时可以显著影响一款产品的销量,甚至改变一家公司的股价走势。

  莫博士同时是乔布斯和盖茨的好友,2007年他同时采访两人的一幕已经成为了经典。《连线》杂志将他称之为“国王缔造者”(Kingmaker),“很少有评论人可以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可以左右一个行业的成败”。《纽约客》杂志则盛赞“很少有科技专栏作家可以像莫博士那样清晰明确地写作,他的评价可以左右一款产品多年的努力”。

  莫博士是中国读者对他的尊称。今年65岁的莫博士出生于美国东部罗德岛一个中产家庭,在当地的布兰德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而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新闻学硕士。1970年进入《华尔街日报》,开始了自己四十多年的媒体生涯。在与新浪科技的独家对话中,莫博士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介绍了自己试用的经典产品和接触的杰出人物,谈到了对苹果及微软产品的看法,并分享了他作为科技专栏作家的成功经验。

  时政记者转写科技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莫博士在报道科技之前,曾经是美国著名的时政记者。他曾负责《华尔街日报》驻华盛顿特区的记者站,负责报道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在冷战期间跟随着数任美国国务卿走遍了苏联、中东、欧洲等世界各地。年轻时候的莫博士就性格秉直,曾因直言不讳撰文批评国务卿,而上过对方的报道黑名单。这段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我当初对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毫不留情,难道还会害怕批评微软或是苹果?”

  1990年,已经在《华尔街日报》效力二十年的莫博士,突然决定放弃知名时政外交记者的道路,转型做当时还不被认可的科技专栏作家。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上司的质疑和同事的嘲笑。“当时我已经做了二十年的政治记者,随着政府高管满世界出访,说实话我已经有点厌倦。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冷战也宣告结束,我觉得那是一个转型的好时间。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也希望可以更好地控制出差与工作,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莫博士回忆说。

  “我当时已经下定决心,我也相信自己选择了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当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使用电脑,他们需要一个站在“终端用户”角度去写评测报告的科技专栏,而我对此充满激情”。1982年,莫博士购买了自己第一台电脑Timex Sinclair,而后开始了自己的发烧之路。他甚至会在国务卿出访的专机上向众人介绍电脑的各种新奇之处。

  1990年春季,莫博士正式成为科技专栏作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每周四的《华尔街日报》的市场版面都能看到他的《个人科技》专栏(Personal Technology),而后他还推出了数字生活(Digital Solution)以及莫博士信箱(Mossberg‘s Solution)等专栏。“个人电脑太难用了,而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莫博士对读者写下的最初的话。

  “为什么不去硅谷?”面对新浪科技的这个话题,莫博士笑了起来。“好问题,我觉得科技记者需要去硅谷,他们需要报道和关注行业和技术发展。但我是给普通消费者写专栏的,我希望站在行业之外来看产品,只关注产品本身,而不是行业本身。另一方面,我家也在东部,我不想离他们太远。我每年差不多都会飞去加州数次,而大部分情况是,(科技公司)都来华盛顿特区找我,因为我是《华尔街日报》的科技专栏作家”。

  评测如同写影评

  回顾这二十多年的评测历程,莫博士如数家珍。“这些年来,我评测了数千件产品,不仅有硬件也有软件。很荣幸,我最先体验了很多改变行业格局的产品,包括苹果的第一代iMac、iPod、iPhone以及iPad,当然还有微软的Windows 95和Office,谷歌的Android手机和Gmail,Palm推出的PDA产品Treo。这些都让我记忆尤新,也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怎样选择评测产品?莫博士说:“绝大部分都是厂家直接送到华盛顿给我测评,很多人希望得到我的意见反馈。后来我不得不给科技公司们群发邮件,申明我只是评测产品,而不提供咨询服务。而且我只评测那些具有创新和独特性的产品,那是消费者值得了解的产品”。“我的办公室有个小博物馆,里面珍藏了我最喜欢的产品,包括Apple II、Macintosh、Palm Treo、iPod、Kindle等产品,还有不少软件。虽然很古老,但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我个人的记忆”。

  由于他的特殊地位,莫博士总能最先拿到产品,写出首发评测。他告诉新浪科技,“有的产品我会提前数月看到,例如今年6月微软发布的平板电脑Surface。而第一代iPhone我是提前数周拿到的。在乔布斯那个发布会之前,我非常有幸成为极少数几位知情者之一,当然我必须为此守口如瓶。”

  莫博士的评测专栏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写评测和做报道不同,记者要客观中立报道新闻,而评测人员则是在体验产品。二十多年来,每一件产品我都亲自试用。我不看那些厂商的介绍和新闻稿,我只从个人角度测试和使用。我不在乎什么客观性,只在乎公平对待每一件产品,然后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读者,告诉他们产品的不同之处。读者花钱来看我的评测,就是为了看我的观点,而不是那种似是而非的中立性”。

  “写产品评测就像写影评一样。影评人去看电影,然后告诉观众他们对电影的感受,哪些是烂电影,哪些是好电影。影评人不该去关心票房如何。而我也是一样,我喜欢很多产品,会努力告诉读者为什么喜欢这些产品;当我不喜欢某些产品时,也要列出自己对哪些地方不满意。我会让我的读者,普通消费者知道,我觉得哪些产品很棒,哪些产品不行,产品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然后让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要购买”。

  媒体必须保持独立

  由于《华尔街日报》和莫博士专栏的巨大影响,他的评测观点会直接关系到一款产品的销量,甚至影响到公司股价。2000年,在他评价苹果电脑Cube“这是我用过最出色的个人电脑”后,苹果股价在第二天暴涨了10%。2004年,在他盛赞网络浏览器Stilesoft之后,这款浏览器的下载量暴增了近四倍。他的观点也会迫使科技公司改变产品。2001年,在遭到莫博士猛烈抨击后,微软被迫在Windows XP中放弃了记录用户隐私的Smart Tags功能。

  “信誉就是媒体人最宝贵的资产”,莫博士说。“为了做到这些 我必须保持自己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我没有持有任何公司股票,我没有拿过任何评测产品,没有收取过辛苦费,也没有让(科技公司)负担差旅。我的所有产品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也没有得到过折扣。我在一个伟大的媒体工作,我和那些科技公司没有任何金钱关系,所以我保持着独立性,可以得出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不可能买所有评测产品,那样我肯定会破产。” 他开玩笑说。

  莫博士是苹果前CEO乔布斯最为信赖的媒体人。在那篇感人至深的悼文《我所知道的乔布斯》中,莫博士回忆当初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曾多次致电自己咨询建议,一连数个小时探讨未来趋势。苹果的保密文化极为苛刻,但莫博士是唯一在发布前看到并试用iPod、iPhone和iPad的媒体人。在D:AllThingsD大会创办后,极少接受采访的乔布斯连续多年(2003、2004、2005、2007以及2010年)参加大会接受莫博士的专访,只是在病重后才不得不放弃出席。

  苹果给予莫博士的特殊待遇令很多同行羡慕不已,而他也在诸多评测中大力推荐苹果产品。对此,莫博士很坦然。“我从来不是果粉,也不是任何公司的粉丝。我确实写过很多关于苹果产品的正面评测,这是因为我觉得那些苹果产品真的非常出色,他们的设计、做工和体验都是我认为值得推荐给普通消费者的。另一方面我也写过不少严厉批评苹果产品的评测,包括当初的MobileMe、最近发布的苹果地图和iTunes。我得说,谷歌地图要比苹果地图好太多。”

  “即便我写苹果产品评测是基本正面的,我也会指出产品的不足与缺陷,当初iPhone 4的天线问题就是如此。我会写出自己的所有感受,写出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当然对其他公司的产品也是如此。”莫博士也曾被挂上“微软黑”的标签,他同样对此无法认同,“我曾经赞赏过微软的很多产品,他们的鼠标就比苹果好很多,Windows 95是一款革命性的软件,而Windows Phone系统也让我觉得新颖独特。

  盖茨乔布斯同台受访

  二十多年科技媒体生涯,莫博士几乎接触了所有行业重要人物,他的远见和正直获得了所有科技行业巨头的尊重。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上任谷歌CEO之后,主动上门求见莫博士,希望聆听他对未来互联网的观点。“莫博士是一个美国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施密特如此形容说。而雅虎CEO玛丽莎·梅耶(Marissa Mayer)则点出了原因所在,“莫博士的产品评测都是基于他的详细亲身试用得出的”。

  莫博士对新浪科技回忆说:“2008年苹果发布MobileMe,我在评测报告中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评。文章发布后,乔布斯给我打来电话,语气低沉,“沃尔特,我看了你的评测,很难过你那么说,但我觉得你是对的,Mobileme确实需要重新打造,谢谢你”。之后据媒体报道,乔布斯把MobileMe团队叫到他办公室,痛斥他们“玷污了苹果的声誉”,“让我们的老朋友沃尔特感到失望”。暴怒的乔布斯随后当场撤换了MobileMe负责人。

  2007年在D5大会上,莫博士与同事卡拉·斯威什(Kara Swisher)联合采访了乔布斯与盖茨,这也是两位科技传奇人物首次同台接受采访。谈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闪光时刻,莫博士也回忆到那次难忘的采访。“很多行业人士、创业者和商学院学生都认为那真的太经典了,可以说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之一。当然,我和同事们共同打造的大会本身也让我非常自豪”。

  莫博士将荣耀留给了自己背后的平台,“我们邀请到众多科技公司的CEO们,完成了一次次成功的采访。我们没有让他们做演说,也不给他们机会放PPT,只邀请他们坐下来访谈,也不会提前透露问题。我很幸运在《华尔街日报》这样伟大的媒体,有充分信任我的老板,有诸多出色的同事。我们的采访活动从来不会受到广告部门的干预,采访内容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影响而改变,这也使得我们能够邀请到如此多的重要人物,邀请到互为竞争者的公司CEO同台访问。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新闻。”

  而关于那次经典的采访,雅虎前CEO杨致远评价说,"只有莫博士才能说服盖茨和乔布斯同时接受采访,因为他们觉得莫博士是同等地位的人。他对科技行业的了解让你佩服,和他交谈,你知道自己是在和一个真正睿智的人交流。”

  莫博士则说,“我接触过几乎所有行业CEO们,乔布斯和盖茨都是改变了科技与世界的人物。在现在的领导者中,谷歌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非常杰出。Palm创始人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或许不是特别有名,但他带来了很多激动人心的产品。科技行业最有趣的一点就是这个领域总在迅速变化,因而也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新者“。

  没有乔布斯的苹果

  关于苹果和乔布斯,莫博士有很多话要说。“乔布斯不仅改变了科技领域,还改变了音乐、电影、出版等其他行业,甚至通过苹果店改变了零售业的传统模式。虽然如今的扎克伯格他们也非常出色,我觉得很难再出现像乔布斯这样的人,他是与众不同的”。谈到去世一年多的老友乔布斯,莫博士语气有些沉重。“我们都不知道下一个改变行业的是谁,没人能像乔布斯那样准确预见到未来五年的情形,在iPod发布数周前,他向我展示了这款产品,我真的非常惊讶。”

  “没有了乔布斯,我到不认为苹果已经失去了创造伟大产品的能力,这个还需要更多时间来验证。乔布斯才去世一年多,他们的产品规划还能延续好几年,他离去的真正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iPhone 5依然是无与伦比的产品,iPad也在不断改进。这些都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产品,因而用户的预期也越来越高,苹果很难不断让用户惊喜,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很多同行会研究分析科技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但我并不关心股票,我也不知道苹果谷歌微软现在股价多少,那不是我的工作,我只关心产品和普通消费者”。

  谈到近期离职的苹果iOS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特尔(Scott Forstall)与微软Windows总裁斯蒂芬·辛诺夫斯基(Stephen Sinofsky),莫博士说“福斯特尔是个杰出人才,他一手打造了极其成功的iOS系统,广受消费者和开发者的好评。他的离去是苹果的损失,不过接替他工作的则是最伟大的数字产品设计师艾维,他之前设计硬件,现在又承担了软件工作。

  "辛诺夫斯基则打造了成功的Office和Windows 7,把微软从Windows Vista的失败中拯救了出来,而Windows 8是微软最大的挑战和赌博。不过我认为苹果和微软有很多出色的人才,辛诺夫斯基的接替者、他的长期助手朱莉·拉尔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就是其中之一,我对她未来的工作持乐观态度。这两人的离去是巨大的变化,对苹果和微软的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我们需要时间才知道他们的接替者是否称职。”、

  后PC时代已经到来

  乔布斯所说的“后PC时代”已经到来,莫博士肯定的说。“从销量数据来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在不断增长,而传统PC却陷入停滞或者萎缩,人们在越来越频繁使用移动设备,但我也不认为传统PC会彻底消亡。iPad最大的竞争者显然是谷歌平板,或者是亚马逊的Kindle Fire,从目前来看,微软的Surface做工精良,我个人也买了一部,Surface的销量只能说温和,但也可能因为Surface只在网上或者微软零售店销售,微软没有更广的销售网络。

  “我的个人手机是iPhone,但我也同时用着Android手机。平板方面,我有iPad、Kindle Fire HD、Nexus 7。再提一句,我是自掏腰包去商店买的这些产品,一点折扣都没享受过。最近几个星期我一直在用诺基亚Lumia 920,现在对它非常熟悉。Windows Phone完全不同于苹果或者谷歌,我觉得设计很不错,但他们目前还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或许缺少应用是原因之一”。

  “我喜欢超极本,也买了一部,因为他们的设计和做工让我想到Macbook Air。我非常喜欢Air,现在仍然觉得这是最好的电脑。智能电视是未来的一个热门领域,也是最有可能出现革命的行业,谷歌、苹果和微软都在争夺这个市场。谷歌眼镜则是一款实验性的产品,可佩带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虽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未来会变得逐渐成熟”。

  谈到中国科技界,莫博士留足了面子。“我们去年在香港举办活动,借此认识了马云等中国科技界人士。中国古代发明曾经彻底改变世界,我对这个伟大国家和人民充满敬意,相信中国科技行业未来也会改变世界,但目前我还没看到像iPhone 、Xbox、Facebook这样真正创新和革命性的产品,我期待未来中国有自己的创新产品。”

  关于自己的未来,莫博士依然充满干劲:“我没有退休计划,依然对工作充满激情,热爱科技行业,我会一直工作下去。或许有人觉得科技媒体是年轻人的舞台,但我并不觉得。工作四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周都工作七天。当然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有心脏病,现在不是每天都全负荷工作,但我仍然坚持每天都工作几个小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而且现在网络无处不在,移动办公也大大便利了,周末我也会继续做产品评测。”

  而对于科技媒体的后辈们,莫博士也分享了自己的成功心得,“你必须搞清楚你是给谁写稿,谁是你的读者,是给行业人士和IT经理们,还是给普通消费者,然后关注于此,从他们的角度去写文章。其次,你必须保持高度独立性和道德性,如果你受到免费产品或者金钱的诱惑,你的判断就会受到影响。”

D:All Things Digital大会回目录

D:All Things Digital大会

Walt Mossberg是Wall street journal的技术专栏撰稿人,他的column的影响力号称超过PC Magazine。D代表Digital,是Walt Mossberg和WSJ对数字世界大腕的年度专访,该活动采用邀请制。上面这段话就是Walt被问到为什么会邀请Jeff出席今年会议的时候,Walt的回答。

(图)现场现场

今年出席D的人有:

Bill Gates | Chairman, Microsoft
Steve Jobs | CEO, Apple
Steve Ballmer | CEO, Microsoft
George Lucas (乔治卢卡斯)| Film director and producer
Eric Schmidt | Chairman and CEO, Google
Steve Case | Chairman and CEO, Revolution(http://www.revolutionhealth.com/
John Chambers | Chairman and CEO, Cisco Systems
Les Moonves | President and CEO,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Ann Moore | Chairman and CEO, Time Inc.(时代杂志)
Peter Chernin | President and COO, News Corp. (这个公司构成太复杂了,此人也是Fox Group的总裁,包括好莱坞的20世纪福克斯)
Jeff Hawkins | Founder of Palm Computing
Chad Hurley and Steve Chen | Founders of YouTube
Philippe Dauman | President and CEO, Viacom(前Viacom现在分拆成了Viacom和CBS)
Senator John McCain | United States Senator from Arizona(议员)

在这个14个人的列表中,除了一个美国议员可能是个点缀之外,美国四大传媒集团Fox, Viacom, CBS和NBC的总裁来了三个,还有时代杂志的CEO。五个业界顶级公司的领袖,两个来自微软,一个来自苹果,一个来自Google,一个来自Cisco。剩下的4个席位还给了卢卡斯一个,最后剩下三个席位给“小”人物。分别是来自Revelution的Steve case,来自Palm的Jeff Hawkins,和You Tube的两个创始人。

你觉得这个场面怎么样?如果Jeff是个骗子,那这个骗子要花多少钱买通Walt请这些人来呢?这些人是来听Jeff说“我们即将把PalmOS从5.4.9升级到5.4.10”么?

2009年D7嘉宾名单

Irving Azoff | CEO of Ticketmaster Entertainment

Mitchell Baker | Chairman of Mozilla

Steve Ballmer | CEO of Microsoft

Carol Bartz | CEO of Yahoo

Mark Cuban | Chairman of HDNet and Owner of the Dallas Mavericks, Landmark Theaters and Magnolia Pictures

Eve Ensler | Playwright and Founder of V-Day

Arianna Huffington | Editor-in-Chief of the Huffington Post

Olli-Pekka Kallasvuo | CEO of Nokia

Mike Lazaridis | Co-CEO of Research In Motion

John Lilly | CEO of Mozilla

John Malone | Chairman of Liberty Media Corporation

Roger McNamee | Partner, Elevation Partners

Jon Miller | Chief Digital Officer of News Corp.

Jon Rubinstein | Executive Chairman, Palm

Randall Stephenson | CEO of AT&T

Biz Stone | Co-Founder of Twitter

Owen Van Natta | CEO of MySpace

Katharine Weymouth | Publisher of the Washington Post

Evan Williams | Co-Founder and CEO of Twitter

Jeff Zucker | CEO of NBC Universal

科技造福全人类——关注2008 D All Things Digital大会 回目录

作者:李月玮 

在2008年5月底刚结束的D:All Things Digital大会上,微软主席Bill Gates和CEO Steve Ballmer、Facebook创始人和CEO Mark Zuckberg、索尼主席兼CEO Howard stringer、亚马逊主席兼CEO Jeff Bezos等重磅人物到场发言。由华尔街日报的两位名牌专栏作者Walt MossbergKara Swisher创办的D:All Things Digital会议一直被认为是科技界顶级盛会之一。在大会上,Walt和Kara与到场的CEO探讨了新科技、新的商业模式。

(图)牛人都得买Walt Mossberg的面子牛人都得买Walt Mossberg的面子

开发中的假肢

在本次大会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科技来自赛格威滑板车的发明者Dean Kamen。他和他的DEKA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一种能够帮助失去手臂的残疾人的智能假肢,而这项研究的目标则是制造出一种轻巧的假肢,并使用它轻轻地捏起一粒葡萄。

在介绍的过程中,Dean Kamen为大家播放了几段病人试用Luke Arm(鲁克手臂,假肢雏形产品)的视频。其中一段视频的主角是一位已经失去手臂长达13年的中年男子Chuck,他戴上了鲁克手臂之后可以自由握住一把叉子然后将食物送进嘴里。此时台下一片欢呼,大会到场观众对Dean Kamen的这项研究非常感兴趣。

Dean Kamen解释说,人类的大脑真的很神奇,鲁克手臂可以通过断臂上的神经与人类的大脑连接。

在另外一段视频中,两个同样失去手臂多年的人都佩戴了鲁克手臂,一人拿着杯子,而另一个人正拿着一瓶水往杯子里倒。两个人在进行测试的同时都面带微笑,Dean Kamen称鲁克手臂完成的这些动作其实都是由大脑支配的,并不费力。不仅如此,Dean Kamen还向大家介绍了由他举办的美国高中生机械大赛,他希望用实际行动告诉现在的年轻人科学研究的真谛。

(图)两位主持人两位主持人

TiVo正在看着你

TiVo的科技可能已经改变我们看电视的方式。更惊人的是,TiVo的主席兼CEO Tom Rogers在本次D大会上指出,TiVo的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看电视的方式,它还改变了“电视看我们”的方式。

据介绍,TiVo带给我们的新功能包括对电视节目中广告的过滤功能,而这个功能已经使得很多电台和广告公司惊慌失措。但 Tom Rogers指出,其实这些功能带给这些广告产业的并不是威胁,而是更多的商机。

(图)盖茨鲍尔默08年捧场盖茨鲍尔默08年捧场

研发这一功能的基础是源于对公司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对每个使用TiVo的用户都进行了监控,监控精确到了每秒钟的级别。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到他们在看什么节目。”Tom Rogers表示。同时,通过对这些监控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其实最受欢迎的广告与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相比,收视率还差得很远。

目前TiVo已经开始对电视台和广告公司销售这些有用的数据,不仅如此,TiVo还会以其他形式来体现广告的价值。用户对广告的快进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无法改变,而广告产业必须要面对事实,所以广告产业必须要改变理念。

TiVo的一些新理念也许值得借鉴。例如,TiVo的用户可以任意选择观看电影预告片,如果对电影内容感兴趣便可以直接在Fandango定购电影票;再比如,TiVo可以选择在暂停电视节目时播放广告。这样一来,消费者便拥有选择广告的权利,就好比消费者手中的遥控器给予了他们选择电视节目的权力一样。

尽管TiVo在美国家喻户晓,但还是要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很多和TiVo功能相近的产品在市场中也很受欢迎,而很多还直接由电视信号供应商免费提供给消费者。所以Tom Rogers承认,要想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产业发展得更好,TiVo要做的还很多。

(图)他的发言都得倾听他的发言都得倾听

宽带连接并不差

Walt在本次大会结束前,曾试图将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摆上桌面,他请到了FCC(美国通信委员会)主席Kevin Martin,并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关于在美国某些地区的用户对宽带服务的抱怨。

“我们不仅对现在的宽带服务不太满意,而且美国的用户还要花比其他国家用户更多的钱来购买这些服务。作为FCC的头儿,你怎么会让这类事情发生呢?”Walt问道。

(图)D7D7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而Kevin Martin也只能生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谈到了人口统计、人口密度以及和其他国家相比在地理方面的区别。他认为,尽管困难重重,但美国的个别地区(例如新泽西州)与一些高科技国家(例如日本)相比,其实做得并不差。而且真正能促进宽带发展的是美国政府,政府可以增加对电信运营商的津贴,使宽带服务铺向乡村。

在这之后,Verizon Wireless CEO Lowell McAdam也加入了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当中。他指出,Verizon正在努力地试图改变目前电信产业的运营模式,Verizon甚至已经开始对非Verizon设备提供无线网络的服务。而且,Verizon还按一定比例减少了手机用户提前终止服务的手续费。这些都是Kevin Martin在FCC提出的建议。

McAdam告诉大家目前在Verizon的实验室里有几台设备正在测试当中,预计将会在年底上市,而这些产品虽然不会由Verizon来销售,但只要实验表明这些产品不会影响网络质量,那么购买并使用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保证可以享受到Verizon那样的服务。而对这些产品的测试将在两周内结束。

McAdam还表示,Verizon将不再享受政府对无线掌上设备的津贴,虽然这会导致在市场上出现更多昂贵的手机,但是这些手机的使用限制肯定也会变得越来越少。

沃尔特·莫斯伯格

莫博士:我所认识的乔布斯回目录

沃尔特·莫斯伯格(图左)与乔布斯沃尔特·莫斯伯格(图左)与乔布斯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AllThingsD专栏撰稿人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今天撰文,通过6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阐述了生活中的乔布斯更为真实的一面。

  以下为文章全文: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一个天才,一个巨人,他影响了多个行业和数十亿人的生活。自从他今年8月卸任苹果CEO以来,这些话已经被重复过多次。他是一个足以比肩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历史性的人物,并为多个行业的许多企业领导人树立了榜样。

  他做了一个CEO应做的事情:招聘并鼓舞了优秀的人才;着眼于长期发展,而非短期股价;大胆下注,勇于承担巨大的风险。他坚持最高的产品质量,并开发了真正能够取悦用户的产品,而不是像企业IT主管和移动运营商那样充当中介。而且,他很擅长推销。

  正如他本人所言,他活在一个科技与人文科学的交汇处。

  但乔布斯显然也有很个人化的一面,而由于在他运营苹果的14年间,我曾经与他进行过数小时的对话,因此有幸了解其中的一些方面。由于我是一个产品测评人员,并非负责报道该公司业务的新闻记者,所以让他感觉更加自在,并与我谈了一些或许不会跟其他记者谈的内容。

  即使他已离世,我也不会侵犯与他对话过程中涉及的隐私。但以下几件事情却可以勾勒出一个我所认识地乔布斯。

  电话沟通

  在乔布斯领导苹果的第一个阶段,我并不认识他,我当时不负责科技新闻。而在他离开苹果的那段时间,我也只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但就在他1997年重返苹果之初,他却连续四五个周末往我家里打电话,而且都是在周日晚上。作为一名老记者,我明白他是为了奉迎我,让我支持这家风雨飘摇的公司。我曾经推荐过苹果的产品,但后来又建议读者不要购买他们的设备。

  但他与我通话的内容不止于此。电话变成了马拉松,动辄长达90分钟,谈话内容也漫无边际,这也让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前一分钟还在谈论数字化革命,后一分钟就开始讨论苹果目前的产品如何糟糕,颜色、边角、弧度和图标如何令人不爽。

  在与他通过两次话后,我妻子开始反感这种打扰我们周末美好时光的行为。但我却没有。

  后来,他偶尔会打电话来抱怨一些测评,或测评中的一些内容——尽管我很乐意向我专栏所瞄准的普通用户推荐他的多数产品。(这或许是因为他同样瞄准了这些用户。)我知道他开始抱怨是因为他每一通电话的开场白都是:“嗨,沃尔特。我打电话来不是抱怨今天的专栏,但如果可以,我想发表一些意见。”我通常都不赞成他的意见,但都会洗耳恭听。

  产品发布

  他有时会在重要的产品发布前邀请我去参观,但并不总是这样。他或许也邀请过其他记者。我们会在一个巨大的会议室中见面,出席的只有他的几个助手。即使是在私底下,他也总是坚持用布盖住新产品,然后再像演马戏一样揭开这块布。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光芒,声音则充满激情。他之后会坐下来与我展开漫长的对话,讨论现在、未来以及整个行业的各种消息。

  我还记得他向我展示第一代iPod时的情景。我当时对一家电脑公司竟然会生产音乐播放器感到很惊讶,但他却解释道,苹果是一家数字产品公司,而不是电脑公司。后来的iPhone和iTunes音乐商店同样如此。但到了iPad时,他却把我叫到家中,原因是他病得很重,已经没法去办公室了。

  幻灯片

  据我所知,乔布斯唯一一个经常参加,但却似乎无法掌控的会议就是我们的D:All Things Digital大会。他多次在我们的舞台上接受了即兴采访。但我们有一条规定令他十分不爽:禁止使用幻灯片,而这恰恰是他的主要展示工具。

  有一年,大约在他上台前一小时,有人告诉我,他在后台准备了数十张幻灯片。但我早在一周前就告知他不能使用幻灯片的规定。我让他的两名助手告诉他不可以在会上使用幻灯片,但这两名助手都说他们不能去,所以我亲自来到后台通知他。乔布斯的坏脾气众所周知,他完全可以暴怒,并拒绝登台。而且他的确与我争辩过,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最终妥协,没有在舞台上使用幻灯片。但与往常一样,他仍然受到听众的欢迎。

  冰释前嫌

  在第五届D: All Things Digital大会上,乔布斯和他的老对手比尔·盖茨(Bill Gates)意外地同意共同登台,这也是他们首次共同登台接受采访。但当时险些搞砸。

  当天早些时候,在盖茨到达前,我在台上对乔布斯进行了单独采访。由于苹果iTunes程序当时已经被安装到亿台Windows PC中,我问他作为一家大型Windows开发商的感受如何。

  他打趣道:“这就像是给地狱里的人一杯冰水。”当盖茨随后来到现场并听到这句评论时,自然很生气,因为我和我的同事卡拉·斯维什尔(Kara Swisher)都曾经向他们二人承诺过,将保证这次采访的高水准。

  在采访前的会面中,盖茨对乔布斯说:“我猜我是地狱的代表。”乔布斯只是把手中拿着的一瓶冰水递给了盖茨。于是,冰释前嫌,采访大获成功,他们二人的表现也都很老到。当采访结束后,听众起身致敬,甚至有人流下了眼泪。

  乐观主义者

  我不可能知道乔布斯在1997和1998年对他的团队说过什么。那是苹果最黑暗的日子,他们当时处于破产的边缘,甚至被迫向老对手微软求援。但他当时的日子肯定很难熬。部分厂商曾经透露了一些非常可信的事情,凸显出苹果当时的处境。

  但说实话,通过我与他的多次交流,他的主要情绪还是非常乐观而坚定的,无论是对于苹果还是对于整个数字革命都是如此。即使当他告诉我音乐行业对苹果出售数字歌曲制造种种障碍,并埋怨竞争对手时,他的语气仍然很有耐心,而且目光长远。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或许源于我的记者身份,但我的感觉的确很明显。

  在我与他的多次对话中,当我批评唱片公司和电信运营商的决策时,他竟然意外地反驳我的看法,并向我解释了这些企业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在数字革命中的困境。

  这种品质也在苹果第一家零售店开张时得以体现。这家店恰好位于华盛顿郊外,离我家很近。他当时安排记者参观了这家店,就像是喜得贵子一样。我当时说,苹果开不了几家店,并询问苹果对零售行业的了解。

  他像看疯子一样看着我。他表示,苹果会开很多很多零售店,而且已经对零售店的布局规划了一年时间,甚至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建起了实体模型。我取笑他说,作为一个忙碌的CEO,他难道会亲自过问玻璃的透明度以及木头的颜色吗?他回答道,当然会。

  散步

  在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后,尽管仍在家中静养,但我依然受邀前往他的家中。尽管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但在他的坚持下,我们还是走向了附近的公园。

  他解释道,他每天都会出来走走,而且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今天的目标就是附近的公园。我们边走边谈,他突然停了下来,看起来情况不妙。我恳求他回家,还特意告诉他,我不懂心肺复苏,因此第二天的报纸上可能会有这样的标题:《无助的记者导致史蒂夫·乔布斯命丧街头》。

  但他却笑了,并拒绝了我的要求。停了一会儿后,他继续走向公园。我们一起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畅谈人生、家庭和我们各自的疾病(我几年前就患上了心脏病)。他告诉我要注意健康,然后我们就走回去了。

  谢天谢地,乔布斯那天没死。但现在,他却真的走了,他太年轻了,这是世界的损失。(鼎宏)

参考文献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Walt Mossberg 沃尔特·莫斯伯格 瓦尔特• 莫斯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