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百科分类 >> 科普博物馆 >> 民俗与节日
民俗与节日
节日(298)
民俗(175)
习俗(0)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返回首页>>
 
"民俗与节日" 分类下的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金麦草画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金麦草画
摘要:金麦草画中华民间艺术金麦草画金麦草画精选农家优质麦秆,经过现代技术处理,充分利用麦秆天然黄金色、自然光泽和细腻纹理的独特效果,与表现物体的肌理巧妙结合。吸取中国画、版画、油画等艺术表现形式,采用点、线、面和平贴、叠压等表现手法,既追求浅浮雕的特殊韵味,又着意于明暗层次及色彩变化,呈现天趣合一,恰到妙处的境界。在画面风格上,以传统工艺为本,努力追求时代特色,配以黑与白相间的底纹,使其浑然一体,醒目、大气。不但具有远古之神韵,更具现代之美感。既有传统工艺的特色,更显现现代艺术的活力。古朴、典雅、丰满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53次
《大观灯》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大观灯》
摘要:《大观灯》,是赵本山和潘长江1986年合作演出的二人转作品,这个作品让两人一炮走红。简介1986年赵本山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视频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67次
祭龙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祭龙节
摘要:祭龙节祭龙节:因地域等原因,各地举行日期不尽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举行。祭龙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杀猪宰鸡,大祭则宰牛,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概述祭龙祈福万民同乐藏族先民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先民一样,经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有过天真烂漫的幻想,独特的思维方式,宇宙构想。其中他们的神灵体系就是建立在对宇宙构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64次
太平鼓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太平鼓
摘要:京西太平鼓表演太平鼓,中国东北地区曲种。又称单鼓。原为满族祭祀、祈福、驱邪、庆喜的歌舞形式,后传入关内汉族,故有旗香(满)和民香(汉)之分。太平鼓是京郊门头沟地区老百姓打发农历腊月与正月农闲时间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同时藉此祈愿“求太平、追太平”。太平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介太平鼓是以太平鼓为道具的舞蹈,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象征“太平安乐”。表演者成双成对,腾挪跳跃。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鼓声和金属声清脆悦耳。小伙子跳起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03次
元宵晚会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元宵晚会
摘要:元宵晚会元宵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后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晚会,于是就成了元宵晚会最大看点。特色元宵晚会彩排现场 2008年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上,赈灾将是重要环节。晚会在郴州设立了分会场,邀请来自8个兄弟省份参与抗冰救灾的工作人员吃元宵过团圆年,并为冰雪中初生的婴儿办一次特殊的满月酒。而古巨基、陈晓东、吴家乐、周家蔚、陈敏之、黄宗泽、陈法拉、杨思琦8位香港明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92次
铜梁龙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铜梁龙
摘要:铜梁龙闻名遐迩,早在明清时期,铜梁龙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闻名川东南,近百年来,铜梁的民间艺术家们又不断融会八方技艺,遂使铜梁龙灯以其凝重的古朴之风愈浓烈的现代意蕴为一炉而被增异彩。铜梁龙灯的庞大族系之代表品种为儒龙,外界直呼为“铜梁龙”。它那意指中国农事节气的24洞龙身,洞洞可点灯透亮。50米长的龙体,造型逼真,构图虚实相间,色彩明快夺目。龙头有雄狮之气,血口蚱角,长髯长鬃,双目出挺如炬,身腰是铁样的脊骨和如蚕的软腹,最后翘立着非鱼非蠾的灵巧尾巴。舞动时候,灯牌开道,云烟簇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432次
布袋木偶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布袋木偶戏
摘要: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布袋木偶戏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内涵。从宋朝开始,布袋木偶戏已经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的《唐风宋韵》就向您介绍这一历史悠久的掌上艺术--布袋木偶戏。特点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165次
扭秧歌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扭秧歌
摘要:扭秧歌扭秧歌(又称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流传地区流传于晋北地区朔县、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942次
踩高跷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踩高跷
摘要:踩高跷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踏高跷”、“扎高脚”。乃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汉魏六朝百红中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概要踩高跷, 踩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411次
盍司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盍司节
摘要:盍司节:怒语称“吉佳姆”,即过新年的意思,又称作“盍司节”。 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每年从农历十二月底至正月云南省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维西等县的怒族过此节。节期十五天。 概述节前,怒族村寨各家各户忙着杀猪、糯米粑、酿“咕嘟”酒(用玉米面发酵制成 房屋特色)。年三十,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清除脏物迎接新年。除夕晚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34次
跑旱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跑旱船
摘要:跑旱船跑旱船,也称荡湖船、划水船,是我国许多地区都盛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演出形式大同小异。女子双手持竹木制作的船形道具,艄公持橹在旁做划船状,边行边舞。似行于水上。辅之以乐人伴奏,表演诙谐,人见人爱。有的单独表演,有的与“地秧歌”混同表演,有的与“小车会”混同表演。 基本简介旱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跑旱船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76次
五月柱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五月柱节
摘要: 五月柱节英文名(das Maibaumfest)又叫桦树节:四季节日的第二个节日是桦树节,节期在俄历每年6月24日。桦五月柱节树节源自古代的夏至节。夏至节本在6月22日,这一天太阳在空中达到最高点,此节日带有太阳崇拜的色彩。在农村,此时夏季来临不久,农民辛劳一春,稍得清闲,因此要欢庆一番。简介民间的庆祝活动体现了水火崇拜。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花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有人从篝火上跳过,或烧掉旧五月柱节衣服,以消灾辟邪,强身祛病。人们还把桦树枝与祭品一起投入湖中,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少女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00次
二月八年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二月八年节
摘要:二月八年节二月八年节,农历二月初八是云南省哀牢山区彝族人民的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前,家家户户都杀猪宰牛祭祖,酿米酒,春粑粑,烹鸡炖鸭欢庆家人团聚。饭后,人们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到了晚上魁伟英俊的小伙子陪伴着婀娜多姿的彝族姑娘信步来到村寨的广场,参加盛大的“踏歌”(亦称“打歌”,即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活动,边歌边舞,多色布的百褶裙有节奏地摆动,银制领花与黄火交相辉映,头顶的花布帕迎风飘扬,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最热闹的节日,尤以三坝白地乡最热闹。节日期间,远近赶来参加者数以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498次
土牛毛大王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土牛毛大王节
摘要:土牛毛大王节,土族人的传统民族节日。 土家族习俗土家族大多生活在山区,以种水稻、杂粮为主。住房都是依山而土牛毛大王节建、杉木结构的平房或吊脚楼。土牛毛大王节 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为中毛王节。这天一定要杀猪,做大坨肉祭祖,摆筵席招待亲友及出嫁姑娘,当地流行讲"牛毛大王的故事".简介土族人的传统民族节日。 土家族习俗土家族大多生活在山区,以种水稻、杂粮为主。住房都是依山而建、杉木结构土牛毛大王节的平房或吊脚楼。土家人着装经历了男女同样穿短衣、着筒裙、赤足摊发的历史阶段。清朝改土归流后,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87次
日羌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日羌节
摘要: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参考资料[1] 中国节日网 http://www.jieri.org.cn/article/minzujieri/200707/200707045471.html概述    农历十月初一小年,或称为羌年,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是羌族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其内涵与汉区之春节,藏区之藏历年等民族节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502次
剪纸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剪纸
摘要:剪纸 (paper-cuts) 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艺术简介剪纸的定义:“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971次
面塑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面塑
摘要: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山东面塑起源于菏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250次
大理三月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大理三月节
摘要:大理三月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举行的大理三月节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大理各民族物资文化交流大理三月节的传统盛会,古代又称观音市或观音会。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或街期。因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左右举行,故名三月节。地点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东麓。相传唐永徽年间某年三月十五日观音菩萨为白族制服了危害百姓的魔王,人们感其功德,年年相聚焚香祭祀,进而发展成为贸易集市。如今每逢"三月节",中外客商云集,并举行民间体育活动,规模达百万人次,俨然成为经济和文化交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111次
苗爱拿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苗爱拿节
摘要: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五月苗爱拿节上旬的一天。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简介“苗爱拿”节,就可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据说:从前过“苗爱拿”节时,一个牧童想把家里的两头耕牛苗爱拿节赶到山上去放牧,劳动成习的耕牛怎么也不愿上山、总往田里跑,牧童没办法,就吹起牛角号对耕牛说:“可爱的老年,前些日子你太辛苦了,现在秧已插完,请你休息吧。”耕牛竟然听懂了,欢快的跑上山去了.习俗按照当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057次
贵州蜡染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31 18:21
标签: 贵州蜡染
摘要:贵州蜡染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它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中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州蜡染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手工副业,由于贵州地域和民族多样性的特点,使贵州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形成较强的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6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