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马特·德拉吉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方兴东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最著名的博客(Blogger)。德拉吉曾“参与”弹劾总统。他是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的编辑,德拉吉报道在1998年披露了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文斯基有染的消息。1990年代末,Drudge Report经常先于传统媒体报道一些重大事件,被誉为网络新闻时代的标杆。

目录

[显示全部]

麦特·德拉吉个人简介回目录

个人博客的成功典范,作为最成功的个人博客,其个人博客网站访问量让大多数商业网站相形见拙。

(图)麦特·德拉吉麦特·德拉吉

成就简介:以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跻身全美网站访问量前20名,一举超过《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网站。德拉吉开启了互联网博客浪潮,成为最成功的博客代表,为互联网和媒体传播点燃了新的革命。法新社,将他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忠实读者却称赞他为“公民的记者”。

姓名(中文) 麦特·德拉吉
姓名(英文) Matt Drudge
机构与职务 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负责人
出生年月 1967年
出生国家、地点 美国华盛顿市郊
教育背景 高中毕业
职业背景 1989年,哥伦比亚电视广播公司(CBS)附属公司礼品店的店长
当过7-11的收银员、时代生活出版社的电话销售员和杂货店业务助理。
个人博客网站 http://www.drudgereport.com/

电子邮件(网址) drudge@drudgereport.com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回目录

因为他的“独一无二”,再也没有人比德拉吉更难以定论的了,喜欢他的人说他是Walter Winchell(美国电台的先锋记者)的化身,不屑他的人说他是“谣言八卦之源”,中性的称他为“互联网上的报童”,为网络赋予了人性。 《花花公子》杂志称他为“新闻业的坏小子,克林顿的大恶梦”。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恶作剧之王”,克林顿不叫他Drudge,而叫他“Sludge”(烂泥)。总之,对于德拉吉的评价,绝对是所有新闻人物中最丰富多彩。他给新闻界和政治圈刮起一股又一股“龙卷风”,因此在新闻界和华盛顿,德拉吉的敌人显然要远远多于朋友,他们互相鄙视,却永远难分难解。

(图)麦特·德拉吉麦特·德拉吉

最关键的是,读者认同他。他的忠实读者却称赞他为“公民的记者”。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法新社,将他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大腕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1999年,当新媒体分析家孙坚华给国内读者首次隆重引见麦特•德拉吉的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时,德拉吉给我们带来的震动更多是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而出现。而现在,我们发现他更体现了博客的特征和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拉吉是当之无愧的“博客之王”,正如“丐帮帮主”一样,德拉吉代表着目前博客所取得的最大影响力,和最典型的博客特征。

根据Nielsen/NetRatings的互联网监测报告,2002年7月份前20名新闻网站中,排名第20位的,就是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要知道,前19位全是CNN、MSNBC、ABC、纽约时报、Yahoo等超级媒体巨头,许多有着传统媒体巨大的资源为背景,同时网站投入的人力都是成百上千的规模。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德拉吉报道却完全是一个人的网站,是一个人的媒体。

在过去的1个月中,德拉吉报道就吸引了170多万名的独立访问者,仅以极其微弱的差距位于美联社之后。但是,平均每个用户的访问时间是37分钟,高居20大网站之首。直到最近,因为过于繁忙,德拉吉才雇了一位秘书。

尽管至今,正统的新闻业依然不认同德拉吉,认为他做新闻实在不专业,作风草率,缺乏新闻道德。而更令人惊讶的是,麦特•德拉吉并不是什么人物或天才,这个家伙既没有上过大学,甚至没有一点新闻媒体的工作背景。如果非要与媒体扯上点关系,那么麦特•德拉吉与哥伦比亚电视广播公司(CBS)有点关系,他原来是CBS附属公司礼品店的店长!这个店长的职位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娱乐界和新闻界的消息灵通人士,这里就成了收集八卦新闻的据点。

德拉吉完全一个人单打独斗,不需要雇佣记者、编辑、秘书、制作和技术人员。办公地点就是他的好莱坞公寓,三台电视:分别看CNN、MSNBC和卫星电视,还有一台电脑,每天他都要浏览35份电子媒体,每天可以收到1000多封邮件。他的无数“线民”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随时为他提供最新消息。他的线民包括记者、化妆师、电视节目主管,甚至国会助理。“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广告,从不花钱做公关,也从未举办过任何宣传活动”。

这是个“阴沉、寡言而又孤僻的家伙”回目录

1967年,德拉吉出生在华盛顿市郊的中产阶级地区,可能是这里的环境熏陶他对新闻的兴趣。很小的时候,他就做了报童,帮《华盛顿星报》送报。这是他唯一算得上与新闻界有关的工作经历。近水楼台,送报的时候可以先睹为快,促进了对新闻的敏感度。

(图)麦特·德拉吉麦特·德拉吉

进入高中,德拉吉已有六英尺高,加上满脸青春痘,使他变得有些自卑,不喜欢与人交往。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这是个“阴沉、寡言而又孤僻的家伙”。穿着更是特立独行,老是戴一顶报社的帽子,穿一件有斑纹的夹克。在350名毕业生中,排名325。但是,他在时事方面表现优异。即使如此,也从来没有参与学校的报纸出版或者其他社团活动。

高中毕业,德拉吉开始干起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工作:7-11的收银员、时代生活出版社的电话销售员和杂货店业务助理。1989年,搬到洛杉矶的好莱坞,才得到了“店长”的头衔。

转机出现在90年代初,他老爸来看望他,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从此,他开始接触网络,很快融入互联网的新闻群组中,如鱼得水的感觉出现了。他在网上很活跃,经常把他得到的八卦新闻贴上去,积累了许多电子邮件的通讯录。
1995年,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开张了。在好莱坞的一间局促的卧室中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他的工作方式并不象纽约时报编辑部里的精英们。“德拉吉报道”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网上众多的猎奇性地摊小报而已。而这个似乎注定要崛起的信息之子以惊人的速度更新他的网页,并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电子邮件列表向人们发送他的种种报道。常常,他拥有一些独家报道,而主流报纸却没有。

大众化的技术杂志《连线》提出从他的新闻邮件中摘取一部分精华刊登。他同意了,前提是他们既不能干预他写些什么,也不能对他写的东西进行再编辑。

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美国在线也注意到了他的工作,提出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美国在线上,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他们成交了。借助于拥有14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德拉吉接触到了更多的读者,声名大噪。他的网上知名度也有助于他的报道工作,他独家报道了CBS 解雇著名华裔主持人Connie Chung 等一系列新闻。

美国著名网站“电子在线”(E!On Line)的掌门人安德鲁·布雷特巴特说:“开始读德拉吉报道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德拉吉是谁,我不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小组。当我最后面对他的时候,大吃一惊。他我行我素,并不理会人们如何工作,或者人们如何理解他的工作。他按照自己理解的互联网自身的特点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他是对的,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式。”

由于在法新社工作的“内线”的主动帮助,德拉吉在美国率先发布了黛安娜车祸身亡的消息,比美国各大电视网早七分钟。

很快,他的网站的点击率达到了每天4万次。他常常每天更新新闻好几次。对于传统媒体声望的成功挑战,使他为传统媒体所关注,时代杂志,新闻周刊,人物周刊,今日美国报、华盛顿邮报等先后对他作了报道。

他的倾向于保守的观点,遭到了来自自由派人士的批评,但是德拉吉福星高照,作为一个互联网上卓越的撰稿人,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为了保持独立,他拒绝了一份收入达6位数的工作。以自由派观点著称的美国名记者、被微软比尔•盖茨招到旗下创办网上杂志“石板”的迈克尔•金斯利不赞同他的政治倾向,但是对于其才华和勇气十分赞赏,他向德拉吉提供了一份“石板”的工作,也遭到了婉拒。而出版社也找上门来凑热闹,与其洽谈出书事宜。

1998年,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回目录

1997年,其电子邮件订户就超过了5万多人。8月10日,他在一则报道中提到有传闻说克林顿的新闻助理西尼•布鲁门多,具有打老婆的不光彩记录。虽然他在报道中引用白宫方面“这种说法纯系胡编”的声明,布鲁门多仍然勃然大怒,以德拉吉与美国在线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索赔3000万美元。

(图)麦特·德拉吉麦特·德拉吉

这是一场大象与蚂蚁的对决。身为美国政要的布鲁门多有美国总统、副总统的公开表态支持,他太强大了。但正因为此,许多行家认为布鲁门多几乎不可能赢。莽撞的德拉吉此时倒相当冷静。他在记者面前承认,他被人利用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好在,最后法院拒绝审理此案。

1998年1月17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这天,德拉吉摁下一个键,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在最后一分钟,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枪杀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德拉吉解释说:“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了他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就在见报前几个小时,这条新闻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

一夜之间,德拉吉报道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新闻媒体。德拉吉利用传统媒体的犹豫不前,甘愿冒上错误报道的风险,在没有证实报道完全属实之前,就抢在其他新闻报刊、电视、电台和网站,公布于世。《新闻周刊》到21日才通过AOL发布这个消息,而报刊亭里要等下周一才能看到。

比《纽约时报》更迅速,比《国家询问报》更凶狠回目录

当你第一次登上他的网站,你一定会大为吃惊。谁也想不到,这个“大名鼎鼎”的网站居然会老土到这种地步,完全是一个业余“低手”的作品。没有色彩、没有框格、没有图像(后来头条开始用图片,可能是他的技术水平有了提高),更没有什么FLASH等时髦玩意。连最老土的老式报纸也不如。就是放着一个头条,一些链接而已,时不时可以发现一些最基本的文法问题和拼写错误。里面大部分是纯报道,经常是草稿、资料,但是更显真实。“比《华尔街日报》更具话题性,比《纽约时报》更迅速,比《国家询问报》更凶狠。白宫和各大媒体组织都曾经谴责过他,可见他一定有他对的地方。”

(图)麦特·德拉吉麦特·德拉吉

德拉吉既不符合成为记者的基本资格,也不在乎新闻界的常规。但是他以自己的成功,对传统新闻业的权威、标准与诚信提出了最佳的质疑。德拉吉也相信自己开辟了新天地,引领媒体业进入新的时代。作为一名博客,独立自主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他不属于任何人,他不要在乎有领导会拿他是问,也不用在乎谁会成为他的敌人,更不用为金钱所左右。

美国大选戏剧性的过程,以及911恐怖袭击等,每一次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成了德拉吉报道的最佳宣传。这个时候,人们首先来到德拉吉报道,寻求最新的消息和动态,而不是其他媒体巨头的网站。被正统新闻界认为“不准确、不道德”的德拉吉报道,却成了人们首先寻求事实与真相的地方。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反讽。但是,人民的认同的可信度就是最高的奖赏了。当然,他也不时会因为报道证实了失实,而公开道歉。

如果说“克林顿绯闻”使德拉吉报道走向大众,那么911事件更是确立了与新闻巨头一样的影响力。那些日子,网站访问量节节升高。9月16日,德拉吉报道首次跻身网站访问量的前20名,一举超过了《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但是,这样热闹的局面不是第一次了,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他的网站因为过于繁忙而根本挤不进去。

如今,德拉吉报道每天的访问人数都稳定在将近500万人。但是,他的网站一直不放广告,直到1999年,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了许多广告客户,不赚白不赚,但是直到今天,只在最上方放置唯一的一条广告。他并不期望依靠网站本身挣“大钱”,但是的确收入不错。2000年,估计赚进100万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他的个人传记《德拉吉宣言》,以及他亲笔签名的体恤衫销售。并主持电台和电视脱口秀节目。德拉吉以传统媒体的收入,来支持他的网站业务,形成互动关系。这种模式,已经是博客的“标准”。

总之,德拉吉追求80-95%的准确性,他集中了各种复杂的元素:好的、坏的、蛮横的、自命不凡的等等,然而,这不就是互联网本身同样的映像吗?不就是今天博客们追求的境界吗?

揭开德拉吉报道挣钱的秘密回目录

这是一个商业为动力的时代,任何事情最终的价值标准还是需要金钱来衡量。对于“德拉吉报道”也是一样。再热闹、再成功,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关于它的商业模式,它的营收状况,关于德拉吉的个人收入。这当然是俗之又俗的问题,却无法回避。

(图)麦特·德拉吉麦特·德拉吉

2003年4月号的《Business 2.0》对这个敏感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解密。他的网站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发布新闻,现在已经成了许多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要新闻来源。但是,他不仅每天照常睡觉、吃饭,而且还有时间去海边晒太阳。据估算,该网站每年的广告收入达到80万美元,德拉吉平均每天却可以赚到3500美元……。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尽管从2002年开始,《华尔街日报》等其他主要新闻网站也开始盈利,但它们却和《德拉吉报道》的风格完全不同。比如《纽约时报》网络版,2002年总共赚了830万美元,但是它有237名全职雇员,也就是说,分到每个人头上只有大约3.5万美元。这还不考虑《纽约时报》网络版的内容事实上全都是由报纸的工作人员完成,网络版只是一个分支机构而已。

因此,虽然规模不大,但无论怎么算,《德拉吉报道》都可能是互联网上最有效率的网站。因为,网站包括老板德拉吉在内总共只有两个人,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年收益是40万美元。而且,德拉吉不必离开他那套位于迈阿密的舒适公寓半步。没有新闻法的制约,也没有职业道德的束缚,他既是个体网虫,又是个体专栏作家,互联网就是天赐于他的最好的游泳池。他每天先做网虫,在网上新闻的海洋中遨游觅食,再利用所谓“政府内外的有关公民”每天提供的至少450条秘密消息大锅,烩成《德拉吉报道》,接着便在网上即时发布。

现在,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依然把《德拉吉报道》当作重要新闻来源。仅仅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德拉吉报道》就独家首发了“影视名流摄影大师赫伯.里兹去世”的消息(2002年12月),甚至还挖出了像“CNN首席执行官伊萨克森辞职”这样的猛料(2003年1月)。“《德拉吉报道》给人的感觉总是能爆出一些重大新闻,”纽约WABC电台的节目主管菲尔•波伊斯说。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忠实读者每天都会到《德拉吉报道》去浏览10至15次之多,看看有无更新。

强大吸引力令《德拉吉报道》的访问流量持续居高不下,也让许多在《德拉吉报道》主页上作了友情链接的网站获益匪浅。比如,《烟枪》网站(Smoking Gun)的编辑巴斯顿说,“自从《德拉吉报道》上出现了我们网站的链接之后,我们网站的访问流量一下子增加了足足3倍!”相反,如果《德拉吉报道》去掉了某个网站的链接,对于该网站来说无异于一场大灾难。隔周出版的《纽约新闻报》(New York Press)网络版就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2002年夏天,《纽约新闻》上登出了一篇批评《德拉吉报道》的专栏文章。出于报复,《德拉吉报道》立刻就去掉了网页上《纽约新闻》的友情链接,结果当天晚上,《纽约新闻》的访问流量就直线下跌了三分之一。

正是在互联网上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给《德拉吉报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负责为《德拉吉报道》打理广告业务的是Intermarkets公司,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文•卢西多说,《德拉吉报道》的广告客户络绎不绝,未来数月的广告空间已经全部销售一空。据《商业2.0》周刊调查,在互联网上,《德拉吉报道》网站的广告点击率排名第29位。

(图)德拉吉报道德拉吉报道

业内人士分析,像在《派拉蒙电影》乃至《纽约时报》这样的大型网站上登广告的广告客户,每1000次点击率通常要付费2美元,因此,即使把广告价格折扣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按照《德拉吉报道》网站的流量来计算,收入好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天几乎5000美元。而除去一些必要的网站开支—诸如服务器、员工工资和广告公司费用等等,其余全部都是德拉吉本人所有。

《Business 2.0》为《德拉吉报道》算了一笔细帐:

《德拉吉报道》的每月预算(单位:美元)
月收入:广告  100000
月支出:
房租 3200
宽带网接入和其他办公开销 300
员工薪水 6000
服务器费用  2000
广告公司 20000

月净收入:68500

创办网站改变一生回目录

  英国王位第三顺位继承人哈里王子当地时间3月1日上午11时29分(北京时间晚7时30分)左右乘军机回到英国,他在阿富汗的10周战地生活也就此画上句号。而成功将哈里逼回家的,是一个叫做“德拉吉报道”的网站,正是它的一条消息让哈里王子身在阿富汗的消息成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
  这个网站的拥有者就是美国最著名的互联网新闻记者马特·内森·德拉吉。十年前,他因为在网上率先披露克林顿的性丑闻而闻名天下。尽管不屑的人将他称为“谣言八卦之源”,但他的网站却拥有着每月6亿的浏览量,德拉吉本人也因此成为了《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成为了法新社评出的“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
  一条非独家新闻 却把王子逼回宫
   其实,德拉吉在2月28日曝光的,并非一条独家消息。早在1月7日,澳大利亚女性杂志《新思想》的网站就曾披露哈里王子在阿富汗服役的消息,随后又被德国一家不知名的小报转载。然而直到这条消息出现在“德拉吉报道”的网站上,才终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就是德拉吉的影响力。
  据报道,英国王位第三顺位继承人、23岁的哈里王子是在去年12月中旬来到阿富汗前线的,在他出发前,英国国防部与英国媒体和部分海外媒体达成了一条协议,即在哈里4月安全结束服役期回国之前,不对外发布任何相关消息。
  截至2月28日,哈里王子已经在前线秘密服役约10个星期。期间,曾有多家英国媒体来到前线采访哈里,但他们都依照约定没有发稿。期间,两家并不出名的媒体的报道,也并未影响哈里在阿富汗的行动。直到2月28日,“德拉吉报道”网站上的一条视频将这条本应是个秘密的消息公开于天下。
  这条消息出现在“德拉吉报道”网站后,之前签订的所谓“保密协议”便也形同虚设,几家英国媒体立即争先恐后地将之前采访到的“独家新闻”全面曝光,英国国防部对此勃然大怒,却也无奈只能将哈里撤回国内。德拉吉就凭着这条并非独家的新闻,将王子逼回了宫。
  德拉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他的网站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如果13年前,德拉吉没有创办“德拉吉报道”这样一个个人新闻网站,也许他现在还只是个一无所成的中年人,当年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小憧憬新闻行业 创办网站改变一生
   德拉吉生于1966年10月27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塔科马帕克长大,父母是犹太人,都在美国联邦政府任职。6岁时,他的父母离异,德拉吉跟着母亲生活。新闻是德拉吉从小的梦想,儿时的他走过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总部时,经常会仰望这座大楼,梦想有一天能走进那里。
  上学期间,德拉吉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讨厌学校,成绩平均为D,但他似乎天生就有着灵敏的新闻嗅觉。当伙伴们迷恋摇滚明星之时,他却对里根总统的演讲起草人和《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们深感兴趣。
  但是德拉吉随后的工作经历却与梦想相差甚远——在超市和麦当劳打杂,当过电话推销员和杂货店助理。1989年,他来到洛杉矶,想从事新闻事业。但他没有念过新闻系,也没有新闻机构颁发的证书。从常规的渠道,他看不到自己可以在新闻界找到一席之地的前景。
  不久后,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属下的礼品店找到一份工作,并买了一台改变命运的电脑。在那里,德拉吉一边工作,一边从人们认为无价值的资源中寻找有意思的资料,并将其发到互联网上的新闻讨论组。不过,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正走向何方,直到有一个读者向他提出,要订阅他所发布的各种信息。就在这个基础之上,1995年,“德拉吉报道”诞生了。
  然而,那时候的“德拉吉报道”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众多的猎奇性小网站之一,不可能成什么大气候。德拉吉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他也明白新闻行业的定律:如果你打盹,你就输了。所以他以惊人的速度更新他的网页,通过邮件列表向人们发送他的种种报道。然后,他成功了。
  捅出克林顿性丑闻 成为网络新闻第一人
   最初的“德拉吉报道”主要刊登各种小道消息和大众观点,它们以邮件的方式在网上传播,或者以帖子的方式出现在论坛的娱乐版上,内容多是
  娱乐圈的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后来,邮件的内容慢慢发生了变化,转而关注政治圈的“内部消息”。1995年3月,“德拉吉报道”的电子邮件订户达到了1000个,1997年猛增至8.5万个。
  由于在法新社工作的“内线”的主动帮助,德拉吉在美国率先发布了黛安娜车祸身亡的消息,比美国各大电视网早七分钟。
  很快,他的网站的点击率达到了每天4万次。他常常每天更新新闻好几次。对于传统媒体的成功挑战,使他为传统媒体所关注,《时代周刊》、《新闻周刊》、《人物周刊》、《今日美国报》、《华盛顿邮报》等先后对他作了报道。
  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向他的世界各地的近5万名新闻邮件订户发送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信息,这个信息同时也放到了网站上。
  “在最后一分钟,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枪杀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新闻的题头上赫然写着:“世界独家新闻”。
  谁也不知道德拉吉的消息来自何方。但这条消息开始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并逐渐向传统媒体蔓延。这就是后来人所共知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
  从此,德拉吉真正的出名了。
  备受争议的“名记” 新闻界头号“独行侠”
   传统媒体强调准确和客观,德拉吉则强调真相与迅速,当速度成为游戏规则时,新闻就很难再追求完美了。
  作为一个个人网站的拥有者,德拉吉不属于任何人,不被任何人领导,更不用为金钱所左右。他不需要雇佣记者、编辑、秘书、制作和技术人员,在他的办公地点(也就是他在好莱坞的公寓)里,3台电视分别放着CNN、MSNBC和卫星电视,还有一台电脑,每天要浏览35份电子媒体,收1000多封邮件。“线民”们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他提供最新消息。这些线民包括记者、化妆师、电视节目主管,甚至国会助理。“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广告,从不花钱做公关,也从未举办过任何宣传活动。”
  每一次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成了“德拉吉报道”的最佳宣传。“9·11事件”更确立了它与新闻巨头一样的影响力。那些日子,“德拉吉报道”的访问量节节升高。2001年9月16日,“德拉吉报道”首次跻身网站访问量的前20名,一举超过了《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
  德拉吉和他的网站的名气越来越响,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指责德拉吉为制造轰动效应而不惜报道未经证实的新闻。喜欢的人说他是瓦尔特·温切尔(美国电台的先锋记者)的化身,不屑的人说他是“谣言八卦之源”,中立者称他为“互联网上的报童”。《花花公子》杂志称他为“新闻业的坏小子,克林顿的大恶梦”,《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恶作剧之王”,而忠实读者称赞他为“公民的记者”。
  “德拉吉报道”就在这样的争议声中逐渐成长,如今,网站每月的访问人次稳定在6亿,成了不少人了解新闻的首选。甚至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把“德拉吉报道”作为自己电脑的首页来浏览。
  虽然备受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德拉吉已在历史上拥有了独一无二的位置。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德拉吉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通过革命性的且并不昂贵的信息采集方式,德拉吉事实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新闻样式。甚至他最严厉的批评者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德拉吉恰好代表了一种在新闻业引起根本变革的力量。

公民德拉吉回目录

托马斯·杰斐逊教导我们说,不时地来一点小小的反叛并非坏事。反叛经常是刺耳和令人不安的,不合礼节和粗野的。

—罗德福·斯莫勒,美国宪法学教授

当阿尔·戈尔与乔治·W·布什陷入令人难堪的竞选僵局时,好奇者蜂拥而入一个叫作“德拉吉报告”的网站(http://www.drudgereport.com/),以寻找CNN与《纽约时报》可能不予报道的有关大选的小道消息。

将近3年以来,这个设计简陋、只由一位未受过任何新闻训练的人控制的网站成了美国最重要的新闻源之一,并不断在突发新闻报道上无情地击败了ABC、CNN与《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但是这种成功又搀杂着太多令人不安的成分,因为这家网站所依靠的不过是一些永远都不会消亡的谣言。《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新闻需要通过5位编辑才能见报,这家网站却从不核查谣言的真实性。为了追求耸人听闻的效应,它随时准备着公布任何诽闻。而这家网站的建造者与惟一的新闻编辑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注定要同时进入美国新闻史上最著名的革新者与最臭名昭著的小报记者的双重行列。更重要的是,这个35岁、一副西部牛仔式嬉皮打扮的人已经部分地改变了美国政治、新闻与历史的运转轨迹。他的新闻哲学(就像他最新出版的著作《德拉吉的杰作》)引发出的后果与无法了结的争论,让我们迷惑不已……

让我们回到1994年。这一年,这个叫麦特·德拉吉的高中辍学生在厌倦了7-Eleven便利店的工作后,搬到洛杉矶,成为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礼品店的店员。在那里,他开始阅读《Variety》这样的娱乐杂志。这一年秋天,德拉吉收到了父亲赠送的一台计算机。德拉吉被计算机提供的交流模式征服了。出没于聊天室成了他的主要乐趣,他开始将一些娱乐与政治消息贴到网上,其中一些来源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废弃的新闻稿。1995年初,他的电子邮件式的新闻公告吸引了一批人的注意。4月,他建立了“德拉吉报告”网站。由于率先报道了NBC与微软共同建立MSNBC这样的事件,“德拉吉报告”开始引人注意。但是,真正将德拉吉推向焦点的是他从1997年开始的对克林顿与白宫丑闻的报道。

先是1997年7月,德拉吉通过一个私人聊天室获知《新闻周刊》的迈克尔·伊斯科夫正在写一篇有关白宫诽闻的报告。由于据传克林顿曾对之有过性要求的凯瑟琳·苇利拒绝提供证明,《新闻周刊》放弃了这篇报道。德拉吉的网站迅速揭露了这一未经证实的新闻。一天后,哥伦比亚新闻对此事件作出反应。尽管包括紧接着的琳达·特里普与保罗·琼斯在内的一系列与白宫有关的丑闻最终都不了了之,但它们都成了当年媒体最热门的话题,而德拉吉则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德拉吉神话开始隐隐出现—一个人引导了整个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向。

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报告”上贴出了一条新闻:“在最后一分钟,《新闻周刊》枪毙了一篇必将动摇华府政治基础的故事:一位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这则新闻快速传播,引人震惊,但大部分媒体不作反应。直到星期天晚上,德拉吉终于将那个实习生的名字贴到网上—莫妮卡·莱温斯基。

德拉吉依然是从一个隐秘的消息源获知这一新闻的,同时他还知道那位迈克尔·伊斯科夫在调查凯瑟琳·苇利时就曾提到莫妮卡·莱温斯基这个名字。而《新闻周刊》因为缺乏更明确的证据,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惊天的新闻。接着,“德拉吉报告”再次贴出这样的标题:“水门事件,1998”,声称已发现克林顿有残余的精液留在了莱温斯基的外衣上,莱将永远不洗它。

再往后的事实无需陈述。尽管被克林顿轻蔑地称作是“污泥(sludge)”,德拉吉还是促还是成了20世纪结束前世界最大的闹剧:斯塔尔报告、总统弹劾案、公众对于丑闻的热衷、还有互联网新闻业的抬头……

让我们回到1998年6月2日。此时的德拉吉已经成为一颗倍受争议但是绝对耀眼的明星。在NBC的辩论节目中,他被《洛杉矶时报》的资深记者杰克·尼尔森指责为“从未关注事实正确与否的家伙”;马文·卡柏,一位哈佛新闻学学者说他根本就是谣言的传输带;在线杂志“slate.com”的杰出编辑迈克尔·金斯利称之为“横亘于互联网与公众之间的最大麻烦”。但同时,又有一些人坚持认为他是与鲍勃·伍得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两位报道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一样伟大的记者(就像他自己说的)。福克斯新闻节目在介绍德拉吉出场时讲道:“他是一位稳健的揭露者,互联网告密者,公民记者。每个人都渴望知道他下次说什么。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德拉吉。”

在华盛顿的全国新闻俱乐部里,面对那些受过哈佛、哥伦比亚这样的名校训练的《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与CNN的记者,这位以肆无忌惮著称的小子讲道:“这一代人已经不再依靠阅读报纸或者看电视来获取新闻了,他们喜欢电脑屏幕。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还不习惯这个家伙,但我认为互联网可以让新闻业重新焕发青春。我的读者会说他们的意见被主流媒体所控制,这些大机构令人生畏。我觉得自己呈现了另一种可能,在我的网站上,每一项工作都印有我个人的痕迹。我是寻求真理的游击队员,我喜欢去那些散发出臭气的地方。我是个扒粪者……”

2000年10月出版的《麦特·德拉吉的杰作》,由德拉吉的一些缺乏组织却充满惊栗的媒体批评片段、非连续的日记、无目的的笔记组成,其中贯穿了一股“垮掉一代”的节奏。这本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德拉吉的主要想法:一,媒体巨人控制了公众,他的任务是单枪匹马地与这些媒体巨人搏斗,传达给公众另一种声音;二,印刷术死了,电影死了,电视死了,互联网将取代一切;三,新闻将再不受大机构控制,永远也不再会,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记者;四,媒体无需检测新闻的正确性,公众自然会鉴定。

所以,有关德拉吉的争论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于一个丑闻记者是否有资格进入新闻界的问题。四个问题尖锐地突显在其拥护者与反对者面前:

1.新闻业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2.公众的趣味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何?

3.我们的文化倾向是什么?

4.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关系如何?

普利策先生制定了新闻的最初模式,在林肯·斯蒂芬与门肯等人的完善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新闻记者必须不顾一切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它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守卫者,是第四权力,是所谓的“扒粪者”。也因此,早期的新闻记者大多未受过正规教育,他们更需要的是敏锐与勇敢。这也是新闻业最重要的原则,媒体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给予公众知晓权。

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上说,麦特·德拉吉的确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揭露者,他对于克林顿丑闻的揭露所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华盛顿邮报》对于水门事件的报道。就像他在接受NBC采访时所说:“当然,我去那些发出臭味的地方。”

新闻业的初期充满了勇敢的业余选手们凭借激情来成为好记者的例证。但是,随着媒体对于世界越来越广泛的报道及商业利益的需要,庞大的新闻机构成为调配这种复杂作业过程的必须产物。我们可以相信一家小镇报纸依靠几个人就能完成报道,但是我们想像一下,对于拥有上千名记者,需要同时报道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事件的《纽约时报》来说,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制度该如何行事?为了保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这些大新闻机构必须安排严格的程序:记者—作家—编辑—事实核对员,通过这样复杂的过程尽量避免由于记者的疏忽和个人倾向带来的严重失实。

而伴随着新闻业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进入其间。他们的价值观念必然与最初的草莽记者不同。强烈的精英思想使他们认为,他们有责任筛选各种新闻事实,让那些他们认为值得出版的东西面世。严格的程序与精英化思想很容易形成某种傲慢。他们成了向公众提供新闻的惟一源头。

这一点正是麦特·德拉吉在他的著作中竭力攻击的一点。他声称媒体正在被集中到少数精英手中,新闻变成了一个大机构的集体成功。而这些大机构离权力中心太近了,它们根本无法了解真相。而他则是一个人在操作,他坚持不需要编辑也不需要事实核实人。所以他非常迅速而随意地公布新闻。他的哲学是:不管你提供的是谣言还是真实新闻,公众自然会判断。(但是德拉吉忽视了一点,他所挖掘出来的白宫丑闻是建立在一条《新闻周刊》放弃的报道上的,也就是说真正提供新闻调查的依然是大机构,而德拉吉不过是更加勇敢地将它公布出来而已。)

这里,我们就说说第二个问题—媒体与公众的趣味。让公众喜悦而让精英们愤怒的一点是,麦特·德拉吉最擅长报道诽闻与丑闻。满足公众的低级趣味是新闻业相互竞争的最初形式。当年普利策与赫斯特之间的决斗,就是依靠大量刊发战争、色情内容进行的。伴随着媒体的职业化与规范化,媒体逐渐形成等级观念。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一种具有各种需求的动物,那么他一定具有迥异的需求。今天,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纽约时报》、《新共和》、《时代》这样以中上产阶级为对象,报道题材严肃,报道方式严谨的媒体;另一方面,我们同样看到了《国民问询报》、《太阳报》这样的专以追逐明星、诽闻、奇谈为己任的“小报”,他们的读者群为缺乏良好教育的下层居民。长期以来,“大报”以一种“不屑”的目光来看待“小报”,这是一种基本的等级秩序。它的逻辑在于,文化有高级低、级之分,趣味有雅致、低俗之分。

无疑“连拼写都会出现错误”的德拉吉的关注方向属于后者。但是,真正让精英们无法容忍的是德拉吉认为“小报”与“大报”并没有区分,这打破了原先的秩序感。在他的网站上,小报的谣言作家与斯坦福的大学教授具有同样的地位。德拉吉反驳道:“我从未觉得他们有什么区别,或许后者写得更有深度,采用的是一种更加煞有介事的口吻,但我们将他们同等看待。或许是因为我没有上学吧,所以我没有学会这样看待问题:谣言专栏水准低,而严肃的工作更值得尊敬……生活的斗争与人类存在的理由不会因为你驾驶奔驰还是步行而有所区别……新闻行业或许有不同的智商值,但他们是同一种情感。”

德拉吉尖锐地反映出我们社会中越来越强烈的“反智”倾向。静下心来,我们会发现周围充斥着越来越多打着###的名义来传播庸俗的“平等主义”的现象。倡导者坚持所有的人、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也因此,“小报”在社会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1997年,在《纽约时报》与《时代》周刊的联合评选中,《国民问询报》的编辑史蒂夫·科兹被评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德拉吉成为这股趋势中最勇敢与最厚颜无耻的声音。当他被质询他网站的内容并非新闻而只是谣言时,他回答道:“在http://www.drudgereport.com/上诽闻是谣言,在《纽约时报》上诽闻就成了新闻了。”

德拉吉之所以能够如此鲜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的新闻秩序与文化观念,在于他认为自己拥有了互联网这项伟大的武器。他在《德拉吉的杰作》中写道,互联网取代了一切旧有的沟通形式。而由于这项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仅仅用鼠标与调制解调器,他就可以摧毁那些大的新闻机构。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所带来的交流革命的确正在瓦解我们熟悉的单向交流方式。它使我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降低了发言所需要的成本,新闻业比过去任何时候变得都更具有“即时性”。但是,我们同样看到了这种无边界自由所带来的混乱与低质量。

德拉吉在接受《Brill’s Content》的记者采访时说:“我没有希望让我的报道明智起来,我在享受我每日的生活。我只活在现在。我不知道两周后我做什么。互联网给予你按赞成的步伐前进的自由……我学习到更正确的拼写,如何运用高中水平的语法;我学会如何运用勇气对付权力分子。”

我们必须承认,认为新闻记者不需要专门训练、只凭冲动即可的观念是可笑的。德拉吉夸张了互联网的革命性。在互联网最初的普及过程中,新闻业的确出现了暂时的失序。但是伴随着公众心态的成熟,它最终依旧会变成一项或许伟大但终究简单的技术。新闻业在经过最初的冲击后,很快会恢复它的规则,而互联网也将像电视一样成为新闻发展史中的一项新技术。我们可以用德拉吉最得意的莱温斯基事件来反驳他,倘若没有被《新闻周刊》放弃的深入报道作为基础,德拉吉是无法成功的。他碰巧成为了第一个说话的人。

当然,笔者所讲的一切并非在否认这个叫麦特·德拉吉的人的成就。笔者只是想说,在这个喜欢戴稻草帽的人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笔者当然承认,德拉吉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趣味性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美国梦想的信仰者,你没法不喜欢他。

他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华盛顿特区的一个郊区,是一位自由###党人士的独子。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律师。与新闻发生的惟一联系始于童年时在睡眠前听收音机里的犯罪新闻,及十几岁后开始看的CNN一线报道。他在高中是个差生,未能进入大学,在开创“德拉吉报告”前,一直是个低级店员,文化水平甚低,甚至连拼写都不过关。

就是这样一个“nobody”,借助互联网与执着的“扒粪”精神和可贵的运气,成了今天的媒体界的“somebody”。《德拉吉杰作》出版后,很快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主流媒体纷纷予以评介。此时他依然坚持:“我没有学习任何新闻学,一切不过是欺骗而已。”

从个人角度来讲,德拉吉的确具有标志意义。有人将之比作为“猫王”,因为当艾尔维斯·普莱斯利扭着屁股出场时,50年代的成年人的确对此不屑一顾。或者,他更接近拉里·弗林特,这位色情出版业大王,背负着大部分人的指责,却被一位法学教授赞誉为“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美国人的言论自由范围”。更极端的人,将之视作为当代的汤姆·潘恩,这位美国的奠基人之一在写作《常识》之前,是一位饱受辱骂的异教徒。当然,德拉吉更愿意说自己是鲍勃·伍得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但是鲍勃·伍得沃德公开地斥责德拉吉玷污了新闻业。不管怎么说,麦特·德拉吉注定成为一个反抗传统、挑战权威的符号式人物。在一团混乱中,德拉吉让自己成为如猫王的摇摆、安迪·沃霍尔的坎贝尔汤罐与斯蒂夫·乔布斯的苹果电脑一样永久的历史符号。

到这里,笔者希望各位能从德拉吉神话的浪漫中摆脱出来,更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应该如何清晰地面对新闻业的责任。在技术、公众低级趣味对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愈发明显的今天,新闻从业者显然不能说,“我只提供不顾真假的事实,让公众自己去分析”。因为新闻业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扒粪”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它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讲过,由于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极为复杂,社会愈来愈功能化,新闻记者成了联结广泛的外部世界与个人的惟一纽带,所以新闻记者必须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和自我反思与学习的能力,在现实的报道中引入客观而崇高的情感。由于报刊已经成了大众主要的精神生活,所以新闻记者必须成为联结高级文化与普通群众的纽带,将人类文明中最精髓的东西通过报刊传达给公众。

我们的麦特·德拉吉先生当然会嘲笑这种典型的“精英主义理想”。我们当然要和德拉吉先生一样奋起反抗媒体集团由于商业利益或政治利益而出卖新闻业的独立精神的行为,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我们所凭借的手段绝不是“诽闻与道听途说”。(作者:许知远)

参考文献回目录

《IT史记》,方兴东、王俊秀,中信出版社,2004年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8月
http://baike.baidu.com/view/2147747.htm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0270_24187.html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270.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麦特·德拉吉 Matt Drudge 德拉吉报道 drudg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