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1:翟本瑞 返回词条

 翟本瑞     南华大学教授兼社会科学院院长、应用社会系主任 南华大学教授兼社会科学院院长、应用社会系主任

翟本瑞,东海大学经济学学士,社会学硕士,博士,现为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实体与方法》(与张维安、陈介玄)、《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与陈介玄、张维安)、《心灵、思想与表达法》(上、下)、《台湾社会与经济论集》(与陈介英)、(社会理论与比较文化》《思想与文化的考掘》等书,论文散见国内著名期刊。其弟翟本乔曾任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史坦普及美林证券顾问、纽约大学讲师、及多项独立项目顾问,2003年进入Google。
  与其弟从事信息化“硬件”不同,翟本瑞研究兴趣在信息社会学及比较文化研究。除社会学外,对哲学、语言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史学、文化研究等学科都有涉猎,对学科间之科际整合工作亦有浓厚兴趣。

主编
 《信息与社会丛书》 《资讯与社会丛书》
《网络社会学通讯》 (E-SOC Journal, ISSN 1609-2503) 《网路社会学通讯》 (E-SOC Journal, ISSN 1609-2503)
《信息社会研究》 (ISSN 1680-8428) 《资讯社会研究》 (ISSN 1680-8428)
 通讯处
 嘉义县 622 大林镇中坑 32 号 嘉义县 622 大林镇中坑 32 号
05-2721001#2300 05-2721001#2300
Fax: 05-2427150 Fax: 05-2427150
jai@mail.nhu.edu.tw jai@mail.nhu.edu.tw

目录

[显示全部]

著作回目录

  《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与黄少华),200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十字路口的台湾经济》,2006,台中:文笙国际金融出版公司。
  《联机文化》,2002,嘉义:南华社会所。
  《网络文化》2001,台北:扬智。
  《教育与社会:迎接信息时代的教育社会学反省》, 2000,台北:扬智
  《思想与文化的考掘》, 1999,嘉义:南华大学
  《社会理论与比较文化》, 1999,台北:洪叶文化事业
  《台湾社会与经济论集》(与陈介英),1993,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心灵、思想与表达法》(上、下),1993,台北:唐山出版社
  《韦伯论西方社会的合理化》(与陈介玄、张维安),1989,台北:巨流出版社
  《社会实体与方法:韦伯社会学方法论》(与张维安、陈介玄),1989,台北:巨流出版社
  《西方思想中的因果态》,1984,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硕士论文。
  氏著《椰子油的治病奇迹》,1999年出版,又数度再版。作者希望将正确的椰子油相关研究及客观知识介绍给台湾一般民众,纠正一般社会对椰子油的错误观念,并消除主观情绪上的恐慌。
    取得国科会赞助,带领研究生对“儿童读经”的理论与成效,以社会科学的眼光做精密的研究。

《网络社会学》回目录

《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目录
序 言
上篇 网络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第一章 网络时代社会学的范式重建
一 互联网与社会学
二 网络技术、网络空间与网络社会
三 网络社会学的范式与议题
第二章 资讯社会与资讯社会理论
一 资讯社会与资讯社会理论研究
二 资讯社会理论的社会学理论性格
三 电脑与人脑的界面
四科技未来与人的价值
第三章 虚拟社会学的虚拟社会基础
一 网络文化的社会学基础
二 虚拟社会学的虚拟社会基础
下篇 网络社会学议题:结构与行为问题
第四章 虚拟社区的社会学基础
一 虚拟社区的崛起
二 虚拟社区的类型
三 虚拟社区的虚拟问题
四 虚拟互动与虚拟认同
五 虚拟社区的虚拟基础
第五章 网络空间的社会逻辑
一 作为媒介与座架的网络
二 网络技术范式与网络化逻辑
三 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
四 二元交织的网络空间
五 网络空间的后现代性
第六章 网络社会的结构性风险
一 网络社会的结构性风险
二 风险理论的转型
第七章 网络社会的结构转型
一 网络族群的崛起
二 人际互动模式的转变
三 社会组织模式的重塑
第八章 网络文化与虚拟生活世界
一 现象社会学分析
二 语言与社会建构
三 虚拟社区与虚拟实境
四 增强实境与人机界面
五 电脑辅助面对面沟通
第九章 超文本的话语一权力逻辑
一 超文本的后现代话语逻辑
二 超文本对权力关系的重构
三 超文本空间的后现代知识状态
第十章 网络书写行为的后现代性
一 工作假设与理论视角
二 主客体界限及主体间界限的内爆
三 网络书写行为的后现代特点
四 Cyborg与知识主体
第十一章 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一 人际交往的结构转变
二 重塑自我的游戏
三 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游戏
四 网络交往伦理
第十二章 数字鸿沟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 数字鸿沟的问题形成
二 数字鸿沟的意义
三 全球数字鸿沟
四 资讯能力与数字鸿沟
五 数字鸿沟的社会文化意义
第十三章 中国东西部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一 数字鸿沟概念界定
二 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现状
三 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社会学分析架构
四 东西部地区间数字鸿沟前景
后记

如何研究网络文化?回目录

   台湾南华大学社会所

  网际网络的普及,也还是这几年间的事情,对台湾学术界,都还算是全新的经验与体会。然而,以研究生硕士论文,以及这两年研讨会的文章发表情况来看,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各个不同学科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研究人员与文章愈来愈多,研究领域日渐丰富,水准也日益提升。各个不同主题都有人注意,也愿意花费时间深入探讨,真是值得高兴之事。

  然而,就网络文化此一领域而言,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许多研究无法更为细致地发展。学界没有将此一领域与主题视为一独立而值得重视的客题,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既有研究人员没有持续开授不同课程,学界未能有效累积客观研究成果,都使得有兴趣研究此一议题的朋友裹足不前,无法深入而持续地钻研相关论点。虽然,每个人都有着某种程度的网络经验,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全面体验并参与所有的网络空间,所以就无法具体而微地分析网络文化。然而,网络文化又是那么具体地在我们面前展开,深刻到我们无法默视其存在。对学界朋友而言,这就是最大的挑战,一方面每个人的体验与感受都很片断,但另一方面,这些体验与感受又真实到无法让人不探究它,我们需要有系统地针对网络文化加以反省。

  网络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文化了,它逐渐入侵到日常生活的不同领域之中,即使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必须承认其影响的深远。前些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网络与社会研讨会中,清华人社院院长黄一农教授就表示,他平均每天花费超过两个钟头在网络上,尤其是在eBay网页中搜寻古籍宝贝,可见网络影响之广远。

  既然网络文化是那么值得深入研究,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网络文化的特性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其重要性,并有系统地组织、整理相关研究,以期对网络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如此,才能奠定认识网络文化的基础,也才不致产生许多研究态度上的偏失。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优良的学术研究传统,让每个对网络文化有兴趣的人,都能踏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网络文化的意义与特性。

  不幸的是,学界现有关于网络文化研究仍然严重不足,至少对于中文学界而言,可供参考与阅读的资料仍然相当有限。如果没能建立起一个累积的基础,那么所有的研究都要再从零点开始,无法有效地达到学术累积目的。对每个研究而言,也都是相当可惜之事。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属于本土社会关于网络文化研究的传统。

  我们又是何等幸运,可以在网络文化正在孕育之际,就参与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为此一研究传统的奠基,贡献一些心力。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体认到此一议题的重要性,因而有计画地推动一些工作,希望能将原已存在但散在各处的研究力量整合,藉以建立一个新的研究取向并累积一些研究成果。具体成果如下:

  1)编辑《网络社会学通讯》:藉电子期刊的方式,汇整一些关于网络文化的初步想法,以及可供研究参考的资料。当每一个子题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想要了解某一特定主题的人,就有可供参考的资料。目前,《网络社会学通讯》稿件并不仅局限于网络文化相关议题,但是,每期出刊,都有一定篇幅比例关于网络文化的讨论。我们也相信只要持续编辑下去,一定可将《网络社会学通讯》经营成一个提供多元意见汇整的公开园地,对此一领域的丰富性定会有些积极贡献。

  2)编辑《信息社会研究》有审稿制度的学术期刊。本刊是台湾唯一以网络文化为研究主题的专业期刊,刊登关于信息社会、传播科技与网络文化等相关议题之学术论文及研究记要,冀望透过期刊发行,促进关于网络文化此一新兴领域的研究。文章涵盖信息科技、网络文化、虚拟社区、计算机辅助沟通、信息心理、数字经济、虚拟组织、网络伦理、网络研究法、网络自由、管制与隐私、虚拟权力、数字落差等新兴研究主题,凡与网络文化、信息社会相关研究议题,都为《信息社会研究》所欢迎。从第五期起,《信息社会研究》将由台湾信息社会研究学会及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合编,论文水准与外界评价都在持续提升中。

  3)编辑《信息与社会丛书》。有鉴于要深入了解网络文化相关议题,全面而充份地讨论,不能仅止于期刊论文,还要能更深入而广泛地探讨特定主题,书籍是更为全面介绍的工具,书籍编印还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坊间虽然已有一些翻译著作,介绍相关主题,然而,国人研究成果有系统地出版却仍不多见。这固然与出版业不景气,出版商不愿印行学术著作有关,但优良而可成为一系列的著作仍不多见,编辑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南华社会所排除各种困难,编辑《信息与社会丛书》就是希望提供学界可资阅读并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系列书籍,让对网络文化研究有兴趣的朋友,有可供参考的文献,让相关研究方便取得。目前,该系列出刊六册,介绍如下:

  1.《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网络的崛起,使媒介不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互联网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和交往环境,人们能够在其间进行社会互动,而不只是交换信息。作为一个跨地域跨时限的人际沟通与互动空间,互联网打破了传统面对面互动的人际交往模式,塑造了以身体不在场?基本特征的全新人际交往模式。本书提出了一个立足于后现代视野的解释范式和架构,尝试对网络空间人际交往模式的社会基础、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问题及社会后果,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据此重新省察和反思人的观念及网络人的观念。

  2.《数字年代的女性启蒙》

  这是一个虚空间中女性自我认同与寻求行动意义的反省、建构过程,在本书中,笔者希望藉由呈现线上的言谈类型与本身的个人文化中的女性启蒙经验,本着反省与行动的立场,从情感、女性发声、性,三方面探讨网络空间所能带来的性别冲击,揭露出网络文化新型态社会的文化省思与女性在网际空间中性别角色的努力与改变,这是一段个人经验的呈现,也是一段故事的真实纪录。

  3.《联机文化》

  各种不同的连结与超级链接方式,构成了一张复杂的意义关系网。其中,网际网络的联机,更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全面性的影响,改变了日常生活各领域的风貎。本书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角度,检视联机文化与真实生活间的关联与相互影响,并揭露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4.《科技未来与人类社会:从Cyborg概念出发》

  Cyborg不是最新产物,但它却在网际网络、机器人产业、人工智能、生化科技同时大步跃进的年代,有着更深且广的意涵。表面而言,它似乎为人类带来无穷希望与梦想,但其背后又隐藏了那些潜在意义?本书试图从此一综合概念出发,就增强、入侵与一统三个阶段,针对科技急速发展的现今社会提出警语及深刻反思。

  5.《网络同侪对N世代青少年的意义:认同感的追寻》

  在二十一世纪数字生活激活之际,青少年成了领导这一波数字热潮变革的主角。N世代青少年透过网络媒介的使用,改变人际互动的模式,并创造一种新兴网络沟通语言。相较于以往情境因素对于自我认同型塑的局限性,在数字时代经由「我们都是同一挂」的「网络同侪」认同感之追寻,将可能彻底重塑青少年认同的归属与发展过程。本书藉由了解青少年社会化历程,与认同归属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描绘未来割裂与极化自我本质的可能性。

  6.《线上游戏的魅力:以重度玩家为例》

  线上游戏颠覆传统游戏,全面地改写游戏对玩家的意义。游戏世界有如人生缩影,玩家们沉浸于富含趣味性、实时互动性、角色扮演的虚拟社群中,实现了梦想,满足内心的需求与渴望。本书从游戏的特色、玩家的需求满足、利益社会等不同的观点谈线上游戏的魅力,并探讨线上游戏引发的游戏成瘾、电玩暴力等问题,作为人们面对未来游戏新纪元之省思。

  这些工作都还只是初步努力,离成熟学科建立的标准还有段距离;然而,总要有人抛砖才能引得他人之玉,南华社会所希望能藉带头作用,提供各界对网络文化研究的关心。虽则如此,就现阶段而言,南华社会所所汇整的这些关于网络文化研究文献,仍然是中文学界最值得参考的一批资料。

  我们欢迎并鼓励学界朋友给我们支持与批评,毕竟,这些心力如能得到大家的回应,那就都是值得的了!

  其中,还真的有不少值得参考的文章呢!

网际网络能否成为公共领域? 回目录

南华大学社会所 翟本瑞教授

「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化!」艾克顿爵士(Lord Acton)的名言,提醒所有坚持自由、民主人士防范权力的滥用。然而,要保障权力拥有者不至滥权,除了要有相当的制衡力量外,更需要有着一个客观而可自由讨论的场域,让公众事物得以经由论辩过程,为各界所知悉,以确保决策品质与私利不至无限扩张。

学界关于「公共领域」最有系统的讨论,要算是德国学者哈伯玛斯(J.Habermas)了,在他看来,公共领域是在资产阶级发展的特殊历史脉络中才得到发展,具有历史上的独特性。一直要到17世纪后期的英国,以及18世纪的法国,公众舆论才逐渐发展出来,公共性才得到保障。发展初期,无论是在宪章运动抑或是欧陆无政府主义传统的工人运动,都是依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方向发展。在哈伯玛斯看来,这种公共领域可说是18世纪的遗产,与后来工业社会中靠赢得公民投票,以维持高度专制的公共领域有所不同。十九世纪末期,社会逐渐与国家分离,市民社会制衡国家的公共政策,而国家也逐渐将公共权力的职责转移到企业、机构、团体和半公共性质的私法代理人手中。于是,随着政党凌驾在公共性之上,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性格也就有所转变,哈伯玛斯引用巴德(H.P.Bahrdt)讨论现代城市的话说明:

[1]如果公共领域中结构因素消失了,如果公共领域的成员手挽手地走在一起,那么,公共领域就变成了大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遭到了破坏。….[人们]不再能够透视越来越复杂的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公共的了。城市在整体上日趋转变成一个难以透视的热带丛林,而大城市人也随之日趋遁入其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不断地发展,但是,最后大城市人察觉到,城市公共领域消失了,因为,公共领域转变成了管理混乱的专制交往领域。

表面看来,现代人赢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参与,以及在公共领域的表达,然而,随着公共领域逐渐式微,形式上的公共性无法保障民主与法治能够为人们争取更大的自由,我们需要重新检视公共性存在的意义。为解决假借公共性而行意识型态偏见之实的难题,哈伯玛斯在沟通行动理论中,希望从普遍语用学来建立一套沟通理论,以保障无曲解沟通的可能。在他看来,内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语言表述的不同面向就存在着趋向理性沟通的形式要件。在普遍语用学上,符合文法上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命题内容上的真理(truth)、人际关系上的正确性(rightness)、说者意向的真诚性(truthfulness)等四个效度宣称的「理想说话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就成为人类社会进化的最重要设准。[2]其中,西欧近代在公共领域的形程过程中,所逐渐发展出的理性原则,成为保障人类社会民主、自由等理念的最重要基础。少了公共领域的保障,现代社会所坚持的理想与价值都将变得相当脆弱。这四个效度宣称都是「反事实的」(counterfactual),一方面它们是内在于经验中,成为建构语言与沟通的准超验(quasi-transcendental)成素,另一方面也成为超越不合理、提升社会现象的动力所在。

网际网络中存在着各式不同的沟通行为,网友透过网络所能达到计算机中介沟通(CMC),相当程度上,亦与真实世界中面对面沟通具有类似特性,可以成为沟通与讯息传递理论的特殊应用项。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与方便性,因此,每个人可以不受现实权威的影响,自在地充份表达意见与想法,促进了直接民主发展的可能性。虽然,许多人仍然质疑网络世界是否可以达到真正的直接民主[3],然而,已经有不少学者主张网际网络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间,可以让不同意见发抒,形成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

哈伯玛斯在1990年重新刊行他在1960年代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时,仍然认为三十年前的著作对了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还有其价值,虽然在序中提出几点修正,但仍维持原书的本来风貎没有加以改写。在结束序言前,他特别引用J.Meyrowitz的《地域感的失落》(No Sense of Place,1985)一段话,说明电子传媒对直接互动的结构转变所产生的影响:[4]

我们「信息时代」的许多特征使我们与大多原始的社会和政治形态,诸如狩猎与采集社会,十分相似。作为游牧人民,狩猎者、采集者与土地之间没有忠实关系。他们也绝少「地域感」。具体行动与具体场所之间没有紧密的纽带。狩猎与采集社会和电子社会都缺乏疆界,这就导致两者之间许多惊人的平行现象。在涉及到男性与女性、儿童和成年人、领袖和追随者的角色时,狩猎和采集社会是我们之前所有社会形态中最具有平等趋向的社会。要维系众多不同的地域或者不同的社会场所是非常困难的,这就使个人介入其它个人事务之中。

在1990年网络尚未普及之前,即能以电视与其它电子媒介为主要参考,提出关于空间场域转变的反省,的确已经预视时代的转变。然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经由资产阶级所逐渐形成的公共领域,是否能够普遍地应用到针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在网际网络所形成的网络空间中,是否亦存在着「公共领域」?其性质又有那些特色?

前面的问题比较容易回答,近年来,诸如Philip Kuhn, Mary Rankin, William Rowe等人针对清季中叶之后,中国社会中『公』领域的逐渐形成加以研究,发现原有属于家族的事务,到了太平天国之后,除了官、私传统区分之外,由于政治力量的松动,地方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因此地方精英开始管理新兴的公共事务。[5]二十世纪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让世界各不同文化都逐渐被纳入到不同国度的公共空间之中,哈伯玛斯认为前东德、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巨变所构成的关连事件,正就是透过电视转播的方式所完成的,电子媒体直接促成了公共领域的具体化。

网际网络虽然开放让所有人都能浏览,每个人也能自由进出许多虚空间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言论,然而,网际网络所建构出的网络空间是否可以被视为一个有效的「公共领域」?这仍是各界不断争议之事。

网络具有方便性、快速性与匿名等特性,让人们比较能够免除外在束缚,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意念。姑且不论网友是否会因而在态度上有所轻漫,至少民权斗士所致力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在网络空间中比较能够实现。但是,也正是因为网络的方便性与匿名性,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往往也比较没有责任感与现实的负担,所做出的决策与言词内容也很可能是草率而粗疏的。当然,网络世界并不如一般想象,完全是自由而拘束的匿名环境,姑且不谈Pentium III芯片、微软的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中是否内建相关序号,即就各浏览器的cookie设定言,所有网上行为很容易在ISP及各服务器中留下记录。只要有意追查,许多原先被认为匿名的个人资料,其实是很容易暴露背景信息的。Google的网页中,包含了自1982年以来全球新闻群组讨论档超过七亿笔的资料,只要经过一定的比对机制,利用代理人软件,要建立相关的分析与判断,都并不是那么困难。[6]目前,诸如Amazon, eBay等网站,都已经利用各种代理人软件,以及网友的评价系统,强化客户在选择时判断的参考;未来,信息化的发展,一定会利用各类软、硬设备,在增强实境(augmented reality)效能上有所突破,届时,透过代理人软件分析比对,在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网络上的活动时,就比较能够建立出许多客观判断的机制。

于是,网际网络中的诸多活动,逐渐就形成了客观对话的场域,各虚空间中的网规也会因而逐渐形成。于其间,因为没有面对面人情的压力,网友可以自在地表达意见;即令如此,因为虚拟人际关系以及在相关空间中的信用,都需要有心经营,大多数网友也会珍惜自己的声誉和角色形象。当然,由于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用不同的化身(avatar) 来表述意见,过去在真实世界面临角色冲突时所可能出现的内心挣扎,在网络空间中都可以得到规避和舒解,让不同立场与观点彼此竞争,以便寻求冲突的平衡点。似乎,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论述场域,哈伯玛斯所主张无曲解沟通所需的「理想说话情境」,好象只能在网络空间中才能得到开展。

不过,由于网际网络上存在着无穷的选择,每个人可以方便而自在地在其有兴趣的网络空间中切换,攸游自在地遨游在浩瀚网海中。进出的方便与自由,网友没兴趣的网络空间自然就不会长期驻留,很快地就切换到有兴趣的窗口里,选择从事自己有兴趣的活动。这种特性,特别在网络世代身上最为明显,选择性高,对大部份网友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习惯性、有兴趣,甚至达到沉迷地步的仍是特定的网络活动,或是特定的区域。虚拟社区的选择性愈大,同构型也就愈大,不同意见与立场上的冲突也就愈来愈少,与其受到怀疑与批评,网友宁可选择与自己态度、立场相符的场域表达意见,在认同感中肯定自己的价值。

于是,网络空间中出现许多极端种族主义言论、特殊政治立场的主张、不同的另类风格行为;就在网络空间日渐扩张之际,言论与自由却愈益封囿在特定的虚拟社区之中,形成一个没有交集与对话的孤岛。

这时,哈伯玛斯所主张的公共领域以及理想说话情境,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很快在网络空间中得到开展。

--------------------------------------------------------------------------------

[1] 哈伯玛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东卫等合译,2002,台北:联经,页208。

[2] J.Ha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1979, Boston :Beacon Press, Pp.58,68

[3] 见迪克?摩利思,《网络民主》,张志伟译,2000,台北:商周;孙国祥,〈电子民主社会之愿景与因应之道〉,E-Soc Journal 11,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1/11-15.htm),2002/1/1,以及翟本瑞,〈信息时代的权力关系转换〉,收入氏着《网络文化》,2001,台北台北:扬智,页97-140。

[4] 哈伯玛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东卫等合译,2002,台北:联经,页xli-xlii。

[5] William Rowe,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16(3):309-29.

[6] 参见张钦隆等,〈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来浏览新闻群组〉,《第四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论文集》,2002,南港: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页325-339。1999年8月在(tw.bbs.sci.history)中,曾经有署名为「你不知道的台大艺研所」网友以「李敖门风」自居,针对另一网友所有在bbs里的留言与讨论加以分析并穷追猛打的事件,可见即使当事人使用不同id、不同主机上网,有心人要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也不是太难的事。

缺席的社会学者(翟本瑞)回目录

  (中国时报 2008.01.04)
  社会学如果不针对自己的社会加以分析,那社会学还能做什麼?各界质疑台湾知识分子不见了,邱天助教授昨日也为文〈知识分子如何不见了〉,对社会学界高谈阔论,却欠缺自我反省的现象,我是深深有感,也有所期待。
  解严前后,社会学成为台湾社会改革的理论参考依据,吸引许多如我一般非社会学本科的年轻学子,投入到这具有现世关怀又有理论素养的学科。曾几何时,社会学在专业化的包装之下,大家都太忙了,都太过专业分工了,但对现实社会的参与及关心明显地不足。
  三天寒流,全台冻死二十四个人,却不见社会学界有人提出解释与讨论。或许,这只是件小事,但M型社会来临、贫富差距扩大、少子化、全球化、产业发展、社会运动、选举文化、农村问题、家庭结构变迁等等,报章杂志每天讨论的议题,那一则不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只见大家躲在象牙塔,鲜少有社会学者参与公众讨论或提出论述。
  於是,社会学弃守真实世界,把发言权交给媒体和记者,让专业退缩到研究领域之中。这时,知识分子不见了,社会学家也不见了。
  邱文指出,古典社会学深具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批判,甚至行动与实践,这的确就是社会学理论的魅力所在。如今理论和实践分家,已经无法激发社会学师生的热情,邱教授认为社会学应该重行面对社会底层及被压制的一边,涵育参与社会的行动潜力。这种看法部分正确,部分有待商榷。
  社会学传统中,本来就有批判、诠释及实证保守的不同传统,但其关心社会的热情相仿。涂尔干、韦伯及马克思,那一个人比较关怀现实社会?都关心,只是立场和论述不同,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於是,透过论辩与研究,社会学将对真实社会的关心,转化成论述而开展。台湾社会学界欠缺的是对公共议题的论述场域。
  我的一些朋友,对社会时事常有深刻见解,我都建议他们在媒体中表述,让相关想法成为可讨论的观点。但是,他们都表示太忙了,以致有许多对社会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建议只流於个人见解,无法成为公众论述。太忙了,当然是藉口,但是,这些年来媒体生态改变,以往支持公民论述的媒体空间被蓝绿对抗压缩到极小,表述时还要先分颜色,怎麼可能建立客观论述?
  每当自己投书在报章被刊登,总会得到许多民间朋友的鼓励和支持,让我认识到民间需要社会学对诸多问题的参与及关怀,社会学绝不能在台湾社会转型过程中缺席。因此,社会学需要创造自己表述的空间。
  过去,我曾建议台湾社会学会,创造公共论坛,号召台湾社会学家针对每个人的背景与专长,选定议题,每周在不同领域都提供社会学专业取向的分析,以通俗笔调,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批评并检讨时事。在网路时代,我们可以创造传播空间,自行发声,如此,才能在理论与实践间彼此兼顾。此事后来不了了之,大家也愈来愈忙,社会学也就逐渐在台湾社会中销声。
  想想下一代如何评价我们:在台湾最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学家集体缺席了!

参考文献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翟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