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新闻周刊》5月10日封面文章:美国为何好战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chinalabs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新闻周刊5月10日刊封面图片

新闻周刊5月10日刊封面图片

  本期《新闻周刊》封面文章作者是数次获得过包括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Magazine Award)在内的各项新闻大奖的记者和作家,该刊总编辑助理(assistant managing editor),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新闻学的埃文·托马斯(EvanThomas)。他在文中认为,人类喜欢战争除了因领土、意识形态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和原因外,还有人类对这种活动的强烈欲望使然。

  在最新大作《好战者(WarLovers)》一书中,埃文通过回顾好战的美国第26家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和美国如何卷入它与西班牙的战争来分析和解释他自己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作为报道这场战争的媒体人,埃文最初持主战观点。但随着代价越来越大,他开始后悔。现在看起来,包括埃文在内的一批媒体人从9/11到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间都表现出了好战的思想。他现在时常反思以往的冲动。

  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地,以及与伊斯兰极端主义者长达近10年之战,几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种厌战情绪现正在悄悄蔓延开来。两个遥远的战场可让大多数人轻易地忽视其存在。战争狂热情绪虽然不会永远离去,但社会上出现的各类警示性迹象在一段时间会起到阻碍古老的,返祖式的战争欲望的作用。

  但从古至今,几乎所有人都想要通过战争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成年勇气。极富刺激的战争让人上瘾,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卑鄙祸根,毁灭了人类和国家。男人和女人可因各种理由开战,有时目的龌龊和缺乏最低的必要性。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在听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兴高采烈。一些英国年轻人成群结队参战,有人甚至在向德军阵地冲锋时还玩足球。结果可想而知,仅在索姆河战斗(Battleof the Somme)的一天内就有约2万名英军士兵阵亡。

  然而,集体健忘(collective

  amnesia)不仅在折磨想往走父辈之路的年轻人,它也折磨着像年轻人一样渴望战争的老头子们。美国十九世纪末最高法院的伟大的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Wendell Holmes Jr。)甚至也在美西战争中披挂上阵。他向哈佛大学的学生鼓吹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的神圣性,让他们不要错过参战机会。时任总统威廉·麦金莱(WilliamMckinley)在看到成片死尸后曾想极力阻止参战的狂热,但他已被众多好战的鹰派人物边缘化。

  埃文自己感受到,战争是一种时常能够回忆得起,但有时又被忘却的痛苦的历史教训。他反对并庆幸自己能躲过越战。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对像自己这样一类人能躲过战争,而受教育程度差的年轻人确不断战死境外的现实越来越感到不安。

  埃文认为美国长期以来似乎一直想要忘却越战,不去想它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无用性。埃文在看过《阿甘正传(ForrestGump)》影片后感到了全美社会主流意识的变化。好莱坞的确感觉到了这一点。它反映出美国结束了越战,但为下一场战争做好了准备。但是,已有的经验说明,人们不应该神话战争,而应牢记它。(皖东)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新闻周刊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