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上海踩踏事件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高兴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2日16时,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有11名伤员出院,其余29人继续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0人,轻伤19人。重伤员中,有3、4名伤员仍然处于危重状态。

事故发生后,中央和上海市领导迅速做出批示,上海市成立工作组,统一指导善后工作,工作组由上海市市长杨雄牵头。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新华网上海1月1日电(记者仇逸、吴振东、叶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言人邬惊雷表示,截至1日上午11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除7人因轻微伤离院外,其余40人在院治疗,已查明身份的33人。

  伤员中男性12人,女性28人;重伤13人,轻伤27人,分别收治在长征医院、市一医院、瑞金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

  此外,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目前上海市黄浦区已成立外滩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家属接待。

  黄浦区设立集中接待点,开通两条善后处置接待热线:021-33766757,021-33761604,24小时有人值守接听。同时成立身份认证组,协助医院及相关部门进行身份甄别查验,负责秩序保障;成立善后处置组,确保遇难者家属有人接待,并和旅游局及其他部门紧急调配经济型酒店和宾馆,以接待家属;成立综合保障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医药费、丧葬费评估等。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这是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现场(摄于2015年1月1日凌晨)。新华社发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2015年1月1日凌晨,一辆自行车被踩坏的自行车被遗弃在上海外滩的路边。当日凌晨,在上海外滩举行的跨年活动中发生踩踏事故,有人员伤亡。有关方面迅速展开救援,伤者被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华社记者 丁汀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这是踩踏事故发生当晚的上海外滩(2014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2015年1月1日凌晨,踩踏事故伤者亲友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登记个人信息。新华社记者 丁汀
2015年1月1日,一名市民手持鲜花走过上海外滩。当日上午,有上海市民到外滩陈毅广场献花,祭奠踩踏事故中的遇难者。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2015年1月1日凌晨,救援人员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忙碌。当日凌晨,在上海外滩举行的跨年活动中发生踩踏事故,有人员伤亡。有关方面迅速展开救援,伤者被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华社记者

目录

反思"外滩踩踏事故":即时预警有待提升回目录

  文/李俊慧

  逝者应安息,生者当反思。

  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会避而远之,而不是趋之若鹜。

  2015年第一天,上海传来噩耗: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

  事故原因已开始调查,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关数字可能还会变化,与其抱怨、质疑是否存在瞒报,或许反思已有的技术或应用能否发挥“能量”,防范此类悲剧的不断重演。

  面对天灾,预防及应急的难度确实很大,但是,如果是人为因素,那么,规避和防范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

  那么,在越来越多的公共突发事件中,尤其是人为公共突发事件中,互联网或大数据能否发挥“正能量”予以预防呢?

  仅就类似“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而言,个人觉得,互联网或大数据还是有机会发挥正向作用的。

  首先,所有“踩踏事故”发生是一瞬,但是过程是分阶段的。不论是早些年“北京密云灯展踩死挤伤游人特大事故”,还是现在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事故的发生是一瞬间且难以预料的,但是,人群聚集的过程却是渐进的。

  现在说起来,可能有点“马后炮”。但是从渐进的过程来看,这里面有几个关键因素,特定时段、特定地点,以及源源不断的人群,人群中有的人是自发聚集,有的纯粹是“凑热闹”。

  不论什么原因人群在特定地点或区域不断聚集,经历“走的慢-走不动-退不出去-失去控制-发生意外”等多个环节,其中,在最初的“走的慢”的环节中,不让新的人群再聚集,加快已聚集人群的疏散,应该还是有可控的机会。

  其次,在4G普及的当下,手机基本已成随身携带的“必备品”。从手段上看,不论是交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视频监控设备,还是人群中人人携带的手机等通讯设备,不论是通过短信群发,还是基站服务人群数分析,抑或基于地理位置的大数据挖掘,理论上存在一种可能,当单位平方米上人数或手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就极易发生意外。

  那么,也就有一种可能性,在人群聚集的过程中,按照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小,形成多个风险提示等级,通过短信或微信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向人群中的个体陆续发出安全提示或预警呢?

  发送范围可以特定地点为圆心,按照一定的半径值,对所有区域中心的人群及外围人群分级进行风险或预警信息发送,引导外围人群避开聚集,对已聚集人群进行有效疏导。像深圳的大小梅沙早就有类似的预警体系。

  事实上,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原因各有不同,但过程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提示内容而言,同样可以利用大数据,将所有已发生的事故做分析,形成一套分级内容提示体系,让提示内容更具警示性。比如,当你处于特定地点范围内时,你的手机就会开始分级向你提示风险等级及危害影响,并配上历史上发生的事故内容。这个时候,如果你看到这些提示和内容,可能会让你改变主意。

  因为就像本文开头所言:“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会避而远之,而不是趋之若鹜。”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很多“踩踏事故”的发生地,并不是天天发生意外。如何有效平衡民众的公共空间自有选择和人身安全保障,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事儿,如果管理部门限制太死,则会被民众认为“管理手段简单粗暴”、“限制权利”,如果管理部门过于放松,又会被认为“疏于管理”、“漠视安全”。

  在各类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能用移动互联网解决“打车难”的问题,理论上也能让技术和应用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只不过,在现实面前,你会发现看着是一个“事故”,往往牵涉到部门可能会很多,这个时候自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由谁或哪个部门来负责此事?


上海踩踏事件:科技能让悲剧不再重演回目录

  文/孙永杰

  新年伊始,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在举行庆祝时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响和争论。这里,我们不去争议此事件中人为(包括当事者、管理者等)的因素和责任,只是探讨在我们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否借助科技的手段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即便发生,又能否利用科技的手段来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之所以用科技这个词,是因为要减少,甚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即便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它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实类似的事件早在10年前北京的元宵节观灯中就发生过。当然除此之外,随着节假日的增多,中国各个旅游景点人满为患造成不同程度伤亡的事情也屡有发生。

  那么随着而来的首要问题是:我们能否借助科技的手段来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在哪里?而不是每每都用人满为患、管理不当、组织不力等相当笼统的字眼来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尤其是在当下大数据、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飞速发展和应用的今天。借助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可以方便我们日后回顾、融合和整合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以从中分析和梳理出一个接近于普适性的规律,建立尽可能客观的相关事件发生的诱因模型。

  例如此次上海发生的踩踏事件中,有媒体报道是因为人流间反向运动(有的人要上观景台,有的则要下来),也有的称是为了烘托气氛,撒类似美元的纸币引发哄抢所致,那么究竟哪个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或者最终导致踩踏发生的那个临界点(俗称导火索),这些都可以通过事后相关数据的搜集、分析确定。那么用此与之前类似事件的对比分析,是否可以分析和总结出普适性的诱因,进而为建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之所以提出普适性的模式,是因为中国每个城市、地区、景点的情况各不相同,如果仅就某个城市、地区和景点来建立模式,并不会从整体上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就像现在的大数据热,大家各自为政,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既浪费了资源,其建立的模型也未必接近客观和具有效率。

  说到模式的建立,就不得不提及灾难事件发生后应急模型的建立。毕竟这些原始的数据都是在灾难发生后可以获得,并能从中找出规律。例如事件发生后相关因素的干扰、哪些因素影响了灾后救助的效果等。其实这些我们在诸多的美国大片中屡见不鲜。人家一方面在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更关键的是,在想尽方法避免事件发生的同时,人家也在预测一旦灾难不可避免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救助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等)的分配等,是双管齐下。当然这之中,始终是是过往大数据的搜集、分析、相关模型的建立为基础,并不断修正和完善。

  当然知易行难。这里我们不妨以媒体报道的美国利用大数据提高灾害预防能力为例来说明。以纽约市为例,该市约有100万栋建筑物,每年有差不多3000栋会因火灾损毁。由于城市状况复杂,消防人员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预防火灾成了减少损失的重中之重。为此,纽约市消防部门依据数据收集划分出了60个可能会产生火险的因素,包括区域居民平均收入、建筑物年龄、是否存在电气性能问题等。通过这些因素数据和相关算法,纽约市消防部门给建筑物都标注了风险指数,并据此确定消防检查的优先级和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排查。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我们不难看出,大数据搜集、相关算法分析的复杂性,除了技术外,它需要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

  也许到这里,有人会称,说了这么多,那么事件发生时又当如何呢?科技能帮上忙吗?其实之所以称为突发事件,就在于它发生前、中和后的不可预知性。尤其是在发生的过程中。但就像前面所说的,通过大数据、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科技手段,我们人类至少在突发事件三个因素中的两个,即事前和事后进行了有效地干预,即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和减少事件发生后的损失,这其实已经是在利用科技的手段来降低突发事件的突发属性。

  通过上述的简单分析,我们认为,针对类似上海踩踏事件,我们政府的相关部门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不能简单以人满为患为由,而我们也不能总是一味指责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不力,毕竟在我们每天必言大数据、物联网、BI等高科技的今天,借助科技的手段,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才是解决问题之道。这也在提醒那些整天忽悠大数据、物联网的相关企业、专家们,应用落地,为人所用并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才是根本。要时刻记住:科技以人为本。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上海踩踏事件 外滩踩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