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中国象棋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admin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历来都是人们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因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象棋更加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统计,在我国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象棋爱好者。引人入胜的对局,构思精巧的排局,更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陶冶人们的性情。

目录

[显示全部]

历史回目录

中国象棋又称军际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中国象棋 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名称的由来回目录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
大家知道,“军棋”是以部队编制及兵种特点创制而成,所以名为“军棋”;“围棋”因有围困至死的特点,故叫“围棋”。那么“象棋”为什么后来要叫“象棋”呢?
  
关于象棋名称的来源,历来说法很多。有人根据汉代刘向《说苑》里的“燕居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等著述,认为象棋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也有人以晋末北周武帝于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制成的《象经》为据,认为象棋是周武帝宇文邕所发明,等等不一。这些看法,我认为是棋史专家和历史学家所探讨的问题,但对于一般的象棋爱好者来说,则不必下功夫去钻故纸堆去搞什么研究考证。其实,形象地解释什么叫象棋,我认为更有道理,也更有意思。有人曾说:面对棋盘,细看棋子,一边有"相",另一边也有"象",二字相连,就是"相象",再取"象"字,即为棋名。这种解释似为戏谈,但也不是毫无道理,因为"象"字在古代有天象、气象、物象、形象、象征等多种含意。所以象棋这个名称中的"象"字,表示着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驾驭万物表象之意,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示。
  
象棋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兵战形式,由双方互相攻守,这是古代战斗生活的一种形象反映,也是我国古代兵战和兵种名称所留下的宝贵"史料"。例如:车、马,就因古人有车战和马战而产生,也可以笼统地说它们代表着古代的骑兵,卒就是步兵,数目为五,可能是因春秋时代战国兵制上有五人为一伍之制,并规定作战时士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法令,因而决定了象棋盘上的兵卒有进无退的步法。将(帅),原是古代帝王的代称,将(帅)要亲自冲锋陷阵,担任千军万马的总指挥,这却与象棋中的将(帅)不能出城有些对不上号了,其实这样的规定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古代帝王居于宫中权力极大,协助他治理天下的官员,如"相"、"士"之类,谁敢冒犯帝王呢?谁又愿招来杀身之祸呢?因此,创制和改革象棋的人就不让将(帅)出城了,否则皇帝被人杀来砍去的,实为封建社会伦理上的大不敬。如此,谁还敢下棋?
  
由于象棋的制作是根据古代兵战的形式演变而成,因此,棋子的设计上还保留了显示武器发展变化的标记,"砲"和"炮"的分别,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秦汉时期,象棋只有将、车、马、卒等兵种,到了唐代,象棋中才有了"砲"这个兵种的出现。据《唐书》记载,那时打仗"以机发石为攻城",象棋中也根据这一特点而出现了石"砲",到了宋代,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火"炮",象棋的"砲"也就改成了"炮"了。据此,有人认为:"炮"是象棋中最后出现的一个兵种,这话不无道理。"
  
象棋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宋代形成定制。别看它只有32个子和64个格子,这其中蕴藏着无尽的机巧和风云变幻,它是我们祖先机敏和智慧的结晶,小小的一副象棋,能使人废寝忘食,能使人为它的风采痴迷一辈子呢。

棋盘和棋子初始摆放位置回目录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
想看清楚请看词条上面的图片.这里制表符无法对齐,需要宋体
车马象士将士象马车

 炮     炮
卒 卒 卒 卒 卒


兵 兵 兵 兵 兵
 炮     炮

车马相仕帅仕相马车

记谱方法回目录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
第1字是棋子的名称。如“马”或“车”。
第2字是棋子所在纵线的数码。
第3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前走用“进”或“上”,向后走用“退”或“下”。
第4字是棋子进退的格数,或者到达纵线的数码。
举例:

“炮二平五”,表示红炮从纵线二平移到纵线五。
“马8进7”,表示黑马从纵线8向前走到纵线7。
“车2退3”,表示黑车沿纵线2向后移动3格
当一方有2个以上名称相同的棋子位于同一纵线时,需要用“前”或“后”来加以区别。例如,“前马退六”(表示前面的红马退到直线六)、“后炮平4”(表示后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线4)

兵卒在特殊局面下的记谱方法(主要创作排局时遇到的多,实战也可遇到)
当兵卒在同一纵线达到3个,用前中后来区分,达到4个,用前二三四区分,达到5个,用前二三四五区分.
当兵卒在两个纵线都达到两个以上时,按照旧的记谱方式举例:前兵九平八,此时可省略兵(卒),记做前九平八,以达到都用4个汉字记谱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中国象棋DhtmlXQ动态棋盘上实现,是对中文记谱方法的一个重要完善.

走棋和吃子回目录

1、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
2、各种棋子的走法
?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帅(将)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3、吃子:任何棋子走动时,如果目标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拿出棋盘,再换上自己的棋子(即"吃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其他子不同:炮与被吃子之间必须隔一个棋子,进行跳吃,俗称"架炮"或"炮打隔子"。

《棋盘和棋子》回目录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
    红方:红方有帅一个,仕、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 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
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具体走法如下:
1.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的九个点上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就是帅和将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即“明将”不能走。
2.仕、士:仕(士)是帅和将的贴身保卫者,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沿着斜线前进或后退一格,不能平移。仕(士)在"九宫"之内只有一个点可以到达。
3.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相(象)的走法每次循对角斜走两格,因为它走后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恰是一个“田”字的对角线两端,所以俗称“相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只限于在"田"字的中间交叉点处有一个棋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棋子)就不能向那个方向走,这就叫“塞象眼”,相(象)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河界”以内自己的一方不能“过河”。
4.车:车的威力最大,它能横走,亦可直走,能进能退。只要无子阻拦,行走的步数不限。因此,一车可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5.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的方法与车完全相同。或直或横,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远或近由自己选择。
6.马:马走动和方法是一直一斜。即每一着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因为从原来所在的一点,到新的一点,恰好是个“日”字。当马处在棋盘中间范围某一个位置时,它能到达四面八方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一横或一直的地方有一个棋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马都不能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7.兵、卒:兵(卒)在没有过“河界”时,只能向前走,每次只限走一格。“过河”以后行动的方向增加到三个:即向前、向左或向右,每次也只限走一格;但不准后退。
   
任何棋子在走动时,如果乙方棋子可以到达的位置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棋子拿出棋盘(称为吃子)而换上自己的棋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它的走法不同:它和对方棋子之间必须隔一个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具备此条件才能"吃掉"人家。一定要注意,中隔一个棋子,这个棋子俗称“炮架子”。帅和将被
吃即输棋。对局评注最好,别的书也有用但是你要买很多本,对局就都包括了.而且看着有趣,不枯燥.有兴趣才是组一重要的,书好看不进去也没有用处.
   
另外初学者不要和象棋软件玩,那是挑战和娱乐用的.要实战找人下,最好是比自己水平高而且不是高的太夸张的.
 

象棋十诀回目录

不得贪胜    入界宜缓
攻彼顾我    弃子争先
舍小就大    逢危须弃
慎勿欲速    动须相应
彼强自保    我弱取和
(-- 《事林广记》

相关网站回目录

中国象棋网  http://www.chesscn.cn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中国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