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微小卫星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4 10:43
标签: 卫星
摘要:微小卫星是近年来出现的有明确用途的新一代卫星。其特点是:新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一年左右)、研制经费低(数千万人民币量级),且可以进一步组网,以分布式的星座形成“虚拟大卫星”。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3763次 |
|
|
遥感卫星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3 14:42
标签: 卫星
摘要:遥感卫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4400次 |
|
|
喷气式飞机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3 14:20
标签: 飞机
摘要:喷气式飞机所使用的喷气发动机靠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向后高速喷射的反冲作用使飞机向前飞行,它可使飞机获得更大的推力,飞得更快。特别地在1万─2万米空气比较稀薄的高空,喷气发动机更有着螺旋桨活塞发动机所无法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416次 |
|
|
神舟一号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2 13:30
标签: 航天 飞船
摘要: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1999年11月,我国第一艘无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626次 |
|
|
北斗导航卫星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1 14:20
标签: 卫星
摘要:北斗导航卫星指为北斗导航系统而服务的卫星。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分别为“北斗一号”与“北斗二号”总共发射了5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已经建设完成,而“北斗二号”仍在建设之中,另发射了4颗北斗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909次 |
|
|
ARJ21新支线飞机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1 14:03
标签: 飞机 航空
摘要: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是中国一航正在研制的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航程在2000海里以内的中、短航程支线飞机。该机是中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线飞机,它的特性被简单概括为“四性一化”,即适应性,舒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568次 |
|
|
大飞机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1 09:22
标签: 大飞机 空中客车
摘要: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由于各国航空工业发展水平不一样,“大飞机”也只是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讲,在中国150座以上的客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915次 |
|
|
探月工程
词条创建者:yt_jingbai
创建时间:08-10 16:01
标签: 探月工程 嫦娥一号 卫星 月球
摘要:嫦娥工程是中国启动的第一个探月工程,该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首先是发射绕月卫星,继而是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实现月面软着陆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点,并采回样本到地球。整个计划将历时20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955次 |
|
|
登月40年
词条创建者:方兴东
创建时间:07-21 17:45
标签: 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11号 登月40年
摘要:阿波罗11号:40年40张珍贵照片从阿波罗11号指挥舱拍摄的地球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宇航局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60年代的十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656次 |
|
|
修复哈勃
词条创建者:明天
创建时间:05-20 11:27
标签: 哈勃望远镜
摘要:修复哈勃宇航员回望地球:比天堂还要美丽修复哈勃宇航员回望地球2009年5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恐怕很难形容从太空看地球是个什么样子。但目前正在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宇航员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405次 |
|
|
NASA对地球的10大贡献
词条创建者:方兴东
创建时间:04-24 22:11
标签: NASA
摘要: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而CNET网站精选了一些来自NASA的图片,主要讲述的是NASA对于这个地球所作出的一些贡献,从GPS到臭氧层,再从天 [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11004次 |
|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4-15 22:22
标签: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摘要:名称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就是GPS技术在导航通讯领域的最新应用系统。 简介 卫星导航全球性大众化民用,刚刚开始,有百种应用类型。卫星导航的生命期至少还有50年,GPS概念的提出已有三十年,真正应用只有十来年,现在GPS现代化,GPS III新阶段,延续到2020年。GPS国际协会已统计出GPS的117种不同类型的应用。蜂窝通信的集成和汽车应用还是当前最大的两个市场。 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大量应用中广泛使用,而且总的发展趋势是为实时应用提供高精度服务。中国这个要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斗导航系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923次 |
|
|
北斗导航系统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4-15 22:22
标签: 北斗导航系统
摘要: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纳秒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 2007年2月,第四颗试验“北斗星”,西昌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北斗-1A) 2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656次 |
|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4-15 22:21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摘要: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可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具备自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正在运行的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859次 |
|
|
飞行史上20架最有影响的飞机
词条创建者:方兴东
创建时间:04-10 10:16
标签: 飞行史上20架最有影响的飞机
摘要:●“飞行者” 1903年12月17日,当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有动力、持续的、可操纵的飞行时,他们所驾驶的“飞行者”号飞机就成了所有飞机的鼻祖。 ●“蜻蜓” “蜻蜓”是航空史初期阶段最独特的先驱飞行器,它因为外形像昆虫以及重量很轻才得了这个名字。机身用竹子制造,“蜻蜓”全长不到6米,重量仅有106.6公斤。它的设计者是巴西人阿尔伯特·托斯·杜蒙特,杜蒙特是一名飞行爱好者,但却并不着迷,所以他把设计图交给了愿意制造的人。人们对“蜻蜓”飞机的驾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113次 |
|
|
光明星2号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4-02 07:02
标签: 光明星2号
摘要:光明星2号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24日发布了朝鲜准备发射名为“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的消息,同时评价此次发射如果成功 “将是朝鲜太空科技将向经济强国方向迈出的一大步”。目前在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的东海卫星发射中心,正在为利用运载火箭"银河2号"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光明星2号"而做准备工作。 顺利进行朝中社全文转述了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当天的一份声明。 声明说:“外太空是人类共同财富,和平利用外太空已经成为全球趋势。根据政府开发与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起朝鲜就一直依靠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414次 |
|
|
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4-02 07:02
标签: 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
摘要: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简称GOCE)是欧洲航天局研制的一颗地球探测卫星。该卫星重约1吨,使用寿命为10年,在离地面约260公里的地球轨道运行,属于低轨道卫星。该卫星配备多套探测设备,其中一套高灵敏度重力梯度仪将对地球重力场每分钟的变化进行三维测量,这卫星至少连续两年提供包括地球磁场、地表冰层厚度及海洋中的洋流等多方面的数据。概要欧洲航天局发射欧洲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这颗卫星可对地球重力场每一分钟的变化进行三维测量。科学家将利用它收集的数据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184次 |
|
|
伽利略定位系统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4-02 07:02
标签: 伽利略定位系统
摘要: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也是继美国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及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外,第三个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统,预计会于2010年开始运作。建造此系统的目的有以下几点: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加强对高纬度地区的覆盖,包括挪威、瑞典等地区。 减低对现有GPS系统的依赖,尤其是在战争发生时。历史2003年5月26日,欧盟及欧洲航天局通过了伽利略计划的第一部分,包括于1999年从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764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