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3:Splatterhouse系列历代回顾 返回词条

Splatterhouse系列历代回顾

Splatterhouse

说起Namco的早期作品,本来都是一些轻松欢快,色彩明亮的游戏。但《Splatterhouse》绝对是个例外。这部明显受到《黑色星期五》(美国有名的恐怖系列电影)的游戏,以大量残忍血腥的场面,给当时的街机厅蒙上了一层暗影。有消息说,它甚至在美国街机厅遭禁。更有消息说,它从未在美国街机厅出现(两条消息都未经证实)

《Splatterhouse》究竟有着什么内容呢?简单说,就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沾满邪气的扭曲面具的故事... 

游戏名称: Splatterhouse
类型: ACT
开发商/出版商: Namco
出版时间:1988年
平台: 街机 / PC Engine / Turbografx-16 / FM Towns Marty
封 面(从左至右:PCE版,TG16版,FM Towns Marty版)

从某方面上讲,《Splatterhouse》有点类似Irem的经典之作《Spartan X》,主角只能从左向右移动,用拳脚消灭敌人。但类似之处仅止于此,实际上《Splatterhouse》是一款不同于以往任何游戏的异类。

首先从《Splatterhouse》的剧情说起:Rick Taylor和他的女朋友Jennifer Wills,都在当地大学主修灵异心理学专业,一日,他们来到了“West别墅”,这里本是著名灵异心理学家West博士的故居(West博士这个人显然来自H.P.Lovecraft笔下的Herbett West博士)。多年前,West博士神秘消失,他的别墅也从此被废弃。当两人在一个暴风雨夜进入West别墅时,周围的灯光突然熄灭,Jennifer尖声大叫,Rick的后脑也遭受重击而倒下。当他苏醒后,发现自己正倒在血泊之中,他的脸上不知为何被戴上了一个面具——一个恐怖面具(Terror Mask),Rick知道这玩意,他在West博士的文章里看到过这东西。这是一个有知觉的面具,同时还具备强大的邪恶力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Rick拥有几项基本技能:拳打,跳跃,脚踢,跳踢,滑铲(敌人都很不禁打,一两拳就KO)。他还能捡到各种武器,其中包括切肉刀,霰弹枪(只有八发子弹),木棍还有鱼叉。不幸的是,当你进入某个boss房间时,身上所有的武器都会消失。你的生命值由几颗心脏组成——我说的是真的心脏,医学书上的那种 (见右截图),可不是情人节式的桃心呀!

主角的生命值是没法在游戏中补充的,只有通过一关后,才能回复一颗。游戏共有七关。音乐虽然没有其它Namco游戏那般出色,但很符合游戏本身的意境,而且有几首曲子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第六关和片尾字幕配乐。画面绝对表现了Namco当时的最高水平。所有一切事物都极富细节感,给人一种B级电影的氛围。

当然,《Splatterhouse》给任何人的第一感觉都是骇人听闻的血腥场景。仅第一关,就到处可见扭曲挣扎的断肢死尸,还有一些被钉在墙上的腐烂僵尸,口里还吐着酸液。如果你用切肉刀去割他的脑袋,大量恶心的粘液会从他的脖子里喷涌而出。用棍子猛敲这些僵尸,他们的内脏会流得满墙都是,就像一只苍蝇撞到了一辆高速行使汽车的挡风玻璃上。“Splatterhouse”这个标题名称还真是起得恰如其分呀(Splatter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液体喷溅的样子)。在一些房间里,甚至还堆满了腐烂的死肉,上面爬满了恶心的蛆虫。

游戏中的怪物种类很多,绝大部分都很恶心,而且拼了命要杀Rick。除了普通的僵尸,Rick要对付的敌人还有泥人,僵尸狗,蝙蝠,粉红色的蠕虫,缓慢爬行的残手,口吐酸液悬挂在半空的死尸,一个会不停召唤僵尸的亡灵巫师,几个Rick复制人,火魔,变异胎体,以及靠死肉为生的蛆虫等等等等。

游戏中的boss也不一般,特别是最终boss——一个巨大的腐烂头颅,不仅会扔石头,还会用他巨大的手臂来抓你。还有专门生产怪兽的Womb。以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Jennifer,对,你没有看错,就是Jennifer,她居然在Rick的眼皮子底下变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她有六英尺长的爪子,随时都能割断Rick的肚子。还有人人都喜欢的Biggy Man,这是一个巨大的僵尸,他有两只电锯手,身上无皮,头上蒙着一个袋子(如下图)。与Biggy Man交战是整场游戏中节奏最快,气氛最紧张的一场战斗,此时你手上如果还有霰弹枪就好了,对付Biggy要容易一些!


和所有成功的街机游戏一样,《Splatterhouse》也被移植到了各个家用平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PC Engine版(1990年),除了一些背景细节,动画,声音,过关画面(这些过关画面的确很酷,只是并不是电影效果)大大缩水外,PCE/TG16版基本忠实于街机版。也正是这个版本,让《Splatterhouse》在美国流行开来(街机版在美国真的很少见),甚至提升了TG16这部载机的知名度。

PCE/TG16版的难度比街机版降低了不少。一是其手柄上的turbo按钮可以极大方便玩家的操纵,二是每过一关后会回复两颗心脏。游戏中还有不少隐藏要素(只能通过密码解开):关卡选择,声音测试,难度调节等。


TG16版中的面具是红色的,外观与街机版明显不同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TG16版中Rick戴的面具是红色的,外观设计上与街机版明显不同。而街机版的面具看上去更像冰球队员戴的面具(PCE版也是如此)。对此,NEC大概出于两个考虑:一是避免Rick和Jason Voorhees搞混了(《黑色星期五》中的角色),二是为了避免被Paramount电影公司找麻烦(Paramount拥有《黑色星期五》的版权,如果撞车,NEC极有可能吃官司)。还有一个街机版所有的倒十字架boss也被换成了一个飘浮的人头。

其它移植平台还包括罕得一见的富士通FM Towns Marty主机(由Ving发行)。只有少数拥有该主机的日本玩家有幸玩到这部移植版。大概是因为FM Towns Marty这部主机太少有了,突然出现《Splatterhouse》这么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自然是被捧上了天,“完美移植” 是最起码的赞誉。

 

各大版本截图对比

街机PCE
  
FM Towns MartyTG16


衍生作品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Splatterhouse》周边游戏:这是一家名为Varie的公司,在1988年推出的一部LCD便携机游戏。它是《Splatterhouse》的一款周边游戏,一款典型的LCD便携游戏。玩家要穿越三层楼房,从Biggy Man手中救出Jennifer。一路上,你会遭遇蝙蝠,爬手,悬尸等各种熟悉的敌人。你必须用你的斧子杀死它们,这就是这款游戏的一切。

Splatterhouse: Wanpaku Graffiti 

游戏名称: Splatterhouse: Wanpaku Graffiti
类型: ACT
开发商/出版商: Namco
出版时间:1989年
平台: FC
封 面

1989年,Namco选择FC平台来开发《Splatterhouse》的续作。有意思的是,Namco这一次放弃了血腥风格,改走可爱路线,结果制造出了FC史上最搞怪的游戏之一:《Splatterhouse: Wanpaku Graffiti》

由于风格大变,它没有沿用原作的故事剧情。游戏一开始,Jennifer悲伤地跪在一个墓旁。突然,一道闪电炸开了这个墓穴,原来,Rick就埋在这里,他的脸上,仍然戴着面具。看到Rick慢慢苏醒过来,Jennifer兴奋得跳了起来,突然间,另一道闪电又击中了墓穴,一个怪异的南瓜灯幽灵(Pumpking King)飘了出来,并抓走了Jennifer。。。Rick没有选择,只有选择追击。。。

随后你会看到一系列奇怪事物——从第一关的“迪斯科吸血鬼”(貌似迈克尔.杰克逊),到受到蜘蛛威胁的女孩(第三关),所有这一切既搞笑又怪异。其它一些有趣要素还有:你可以在Pumpkin King休息室里的饮料机里捡取汽水补充生命值。在一个隐藏关卡里,有一个女孩为Rick跳舞,如果不停按A,B键,Rick就会开始放屁,女孩跳完舞后,会训斥他说:“靠!你真粗鲁!带着你的水晶球回家吧!”

说到厕所幽默,第七关还有个有意思的片段:在一个洗手间里,Rick要跟一些长着大眼睛的绿色粪便作战,然后又要与一个疏通下水管道的吸泵作战。


Wanpaku Graffiti中的厕所文化

本作第一次在每关开头给玩家提供了一个由四位数字组成的选关密码(游戏共有七关,每一关都还有名字,像“钻石之湖”,“地狱之屋”,“恶魔之塔”什么的)。另一个新增特色是生命值升级系统。在屏幕左上方会有两个数字显示,格式为00/10,斜杠左边的数字为你杀怪获得的分数,右边数字为升到下一级所需的分数上限(每杀死一个敌人,你就能获得一分),只要左边的分数达到了右面的数值,你的生命槽便会延长一格。

至于回血道具,有两种,一种是糖果(只能回复一格血),一种是汉堡包(可以回复多格血)。这些道具有很多,可以在箱子里,倒伐的大树里,甚至垃圾桶里找到。连怪物身上也会不时掉出一些糖果。由于充裕的回血物品和可提升上限的生命值,《Wanpaku Graffiti》被公认为是最简单的一部系列作品。

和其它系列作品比起来,《Wanpaku Graffiti》明显缺乏武器。除了标准武器,就只有一把十发霰弹枪。绝大部分时候,Rick都只能依靠他的那把斧子。Rick不能出拳也不能脚踢。事实上,它更像其它类似游戏,而一点也不没有《Splatterhouse》系列传统的影子。游戏中还有不少平台跳跃成分,这也是其它同系列作所没有的。

《Wanpaku Graffiti》中的怪物非常可爱。虽然都是原作中的一些老面孔,但都变成了Q版造型。此外,也有一些来源于知名恐怖电影的新敌人/boss。

游戏的画面属于FC时代的翘楚,某些场景甚至有视差卷轴效果。游戏用色明快鲜艳,同时也保留了一丝丝血腥感(无头小鸡和悬挂僵尸很不错)。音乐部分还算OK,

一旦你打败Pumpkin King,救出Jennifer,最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所有这一路上的冒险旅程,都是一部正在拍摄中的电影。在最后,导演向Rick表示祝贺,高度赞扬他的演技。Rick也摘下了面具...这时,面具开始变得具有生命力,到处扔起了椅子和灯具。

这果真是一场电影吗?其实不然,隐藏结局画面(只有获得两个隐藏水晶球才能看到)告诉我们,这不过是Rick与Jennifer最早时候的样子.

 

周边作品:Simple 2000 Series Vol. 64: The Splatter Action--Playstation 2 (2004)

2004年,一家名为D3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PS2上开发了一款据说是《Wanpaku Graffiti》续作的作品,里面也有恶心的生物,电锯之类的Splatterhouse特色菜。

 

Splatterhouse 2

 

 

游戏名称: Splatterhouse Part 2
类型: ACT
开发商/出版商: Namco
出版时间:1992年
平台: MD/Genesis
封 面(左:日版,右:美版)

尽管《Splatterhouse》一代在PCE上很流行,Namco却决定在MD上推出一部正统续作。这实在有些奇怪,要知道PCE在日本还是很有市场的,而且Namco也挺支持这部主机。

故事剧情发生在原作结束三个月后,神秘面具要求Rick重返西部别墅营救Jennifer,因为她仍然活着(看来一代中的那个Jennifer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怪物喽)

《Splatterhouse 2》几乎原样照搬了前作的各种设定(这对原作的饭斯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Rick依然会出拳,跳跃,跳踢,滑铲,使用各种武器。生命值显示依然是血淋淋的真实心脏,进入boss战后依然会失去所有武器。稍有区别的是:每关完成后可回复两颗心脏,还增加了一个难度调节界面,以及声音测试和操纵自定义功能。此外还有一个密码系统。这些密码皆由四个三字母单词(比如EDK、VEI、IAL、LDL,可这能算单词吗?)构成。这些密码很有用,毕竟游戏总共有八关,其中不少还很有点难!

武器的种类和原作一样丰富,包括金属钢管(代替了原作的木棍),霰弹枪(依然只有八发弹容),船桨,电锯(只能在boss的房间里找到),僵尸脑袋(!)等等。面具的样子也有所不同,在MD版中,它更像TG16版一代中的样子,但在美版/欧版中,面具在经过重新设计后更像一个咧嘴阴笑的头骨。这实在比原作的冰球头盔式面具还难看。看来我们只有等到三代才能看到真正像样的面具了!

怪物种类很多,但只有少部分来自前作,比如从僵尸胸前流出的蛆虫(第一关)。新怪物有会飞的头颅,会跳的变异鱼,一种叫做“尖叫咪咪”的跳跳生物,还有会分裂的僵尸,以及漂浮的幽灵(它们会附着在Rick身上,打乱玩家的操纵)。

游戏中的boss则是整个系列中最出色的。包括一只巨大的水怪(第一关boss,注意他死后胃部爆炸流出的东西);一个有着丧尸脸的头颅(第二关);一个已沦为僵尸的疯狂科学家(也许是West博士,谁知道呢);一只巨大的乌贼;最终boss多头怪;以及最最变态,悬吊在半空中的变异胎儿 (如下图)。


悬挂在半空中的变异胎儿,实在够恐怖

游戏还有不少过场电影推动剧情的发展,但比三代差多了。实际游戏画面只能说是参差不齐,有些场景很精彩,有些场景则显得很苍白。音乐方面比前两部作品提升了一大步,但显然没有三代出色。原谅我老拿二代和三代比,这只能怪Namco,因为二代和三代只相隔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相比三代的精良制作,Namco似乎并没有在二代身上下什么功夫,也许三代的开发比二代还要早吧!?

尽管《Splatterhouse 2》似乎总给人感觉缺了些什么,但它仍然在整个系列中占据着无庸置疑的地位,对于系列饭斯来说,更是一部必玩之作。

资料来源:http://hg101.classicgaming.gamespy.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Splatterhouse系列历代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