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80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30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摩天大楼里种粮食
摩天大楼里种粮食
瑞丽县
瑞丽县
亿年玉虫
亿年玉虫
和氏璧
和氏璧
海蓝宝
海蓝宝
金发晶
金发晶
茶水晶
茶水晶
女娲石
女娲石
方解石
方解石
红色碧玺
红色碧玺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汉江
汉江流域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冢山,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江长江最长的支流。其流域面积达15.1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8%。中国古代被称为沔水、汉水,又名襄河,初名漾水,亦名漾川。

目录

[显示全部]

干流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有南、北、中三源,即漾水、南河(即玉带河)、沮水。过去一般以中源为正源,即发源于中国陕西宁强番冢山的漾水。漾水的流量比玉带河与沮水小得多,但河谷远比二者宽广。在烈金坝附近,漾水平常水面宽不过10米,但河谷宽达2000~3000米,两岸谷坡平缓,河床坡度也很平坦,不像一般河流上游开端的深邃峡谷情况。

汉江由烈金坝东流至大安驿,成1000米宽的小型盆地,当地洪枯水位相差不过1-2米,唯河道散乱,水无定槽,两岸田地都遭冲毁变成荒滩。其后流入峡谷,至新铺湾则又展为一盆地,情况与大安驿相仿佛。再东行至炭厂市,南源南河来会,至沮水铺,源出陕西留坝秦岭山脉、海拔2610米的紫柏山西南麓的北源沮水来会。南北两源的流域面积长度和水量均较中源为大,但河谷都是非常仄隘的峡谷。三源会合后,汉江已具有大河规模,再经约10000米之峡谷,至武侯镇上游高家泉出峡,进入平坦开阔的汉中盆地。

自西向东从汉中盆地穿过的汉江,河谷开阔,两岸为冲积平原。沔县附近两岸距山约3000~4000米,河面宽度低水位时约60~70米,洪水则达400~700米,至南郑附近,南岸平地距山仅1000~2000米,北岸则达10千米以上。河面宽广,低水位时河宽约300米,水深3~5米 。洪水河面则宽达1000~2000米,河中沙洲栉比,河岸皆冲积沙土,易受流水冲刷,河泓变幻无常,如洋县城南土地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大水以前在江南,现已在江北,距河岸约500米。本段汉江河谷两岸阶地颇为发育,10米以下为第一级阶地--河漫滩阶地,地面平坦;10~15米之间为第二级阶地,平坦的程度不及河漫滩阶地,但较少分割;第三级阶地高出河床30~40米,地面分割比较破碎;第四级阶地高出河床70~80米,分布零星;第五级 阶地高出河床200米,完全为丘陵地貌。

汉江
汉江流域示意图
汉水出汉中盆地,便进入一段600余千米的峡谷河段。汉江急剧下切,两岸山峦叠嶂,河床狭窄,最窄处仅50米,最宽处亦不过200米,江流被约束在陡峻的河谷中,水流湍急,有 一泻千里之势,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干流上的丹江口、安康、石泉及支流堵河上的黄龙滩水利枢纽,都座落在这群山狭谷之中。

汉水过均县后,东南流经老河口市、谷城、襄樊、宜城、钟祥,而进入下游平原地区,过潜江、天门、仙桃、汉川、蔡甸等县市,在武汉市龙王庙注入长江。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汉江临眺》。诗中对汉水中下游景色的描绘是:南临三湘,下连长江,广袤无垠;滚滚江流, 一泻千里,水天相接,好像到了天地之外;远望藏在茫茫烟霭中的山色,时而清晰,时而迷蒙,若有若无,虚无缥渺。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长江和汉水像两条游龙,浩浩荡荡,晶莹的湖泊从机翼下掠过,大的似明镜,小的如宝石;众多的河渠像一条条彩带,构成一幅秀丽的水乡图景。

水文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千米,集水面积9.52平方千米。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河谷常与岩层走向斜交,平均比降为0.6‰,交替出现峡谷和盆地,河道蜿蜒曲折,束放相间,滩多水急,重要滩险有100余处。盆地段河宽一般为200~300 米,峡谷段一般谷深300~400米,河宽仅数十米,其中洋县至石泉间,峡谷最为集中。根据自然形势,这一段可分为两小段:洋县至渭门为深切峡谷段。本段为汉江干流上最大峡谷,全长约53千米,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从洋县小峡口至环珠庙,长约23千米,称为小峡。汉江进入小峡后,河身骤束至200米,两岸山岭高出河床100~200米。环珠庙至渭门间约3 0千米,称为黄金峡,又称大峡,是汉江最著名的峡谷。大峡成一大轭形,水程30千米,陆 程仅9千米。汉江进入大峡后,两岸山岭高出河床300~400米,谷坡倾角达50~60度,河身最窄处仅50米,最高与最低水位相差达24~25米,河中滩险甚多,著名者30余处,其中龟滩笼滩金溜子等为最险。

渭门至石泉。渭门以下至茶镇河谷较阔,大致一岸较陡,一岸较平缓,不若黄金峡双峰夹峙毫无回旋余地。本段河宽约200米,谷宽达500米,七星坝附近有红色岩系所成之小盆地,比石泉盆地略小。茶镇以下至石泉又为荒凉的峡谷区,河宽约150米,两岸山峰高出河面约300米,谷坡50~60度,在石灰岩区域尤其峻峭,并有很多溶洞,高出河床30~40米。

本河段河床多卵石和砂碛。支流短小,且多属山溪性河流。

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千米,平均比降0.19‰,集水面积4.68万平方千米,河流流向从东西方向转变为西北至东南。穿行于低山、丘陵、岗地间,流速减缓,河谷略见开阔,枯水期河宽一般增至300~400米,洪水位河宽2000~3000米,最宽处达5000~6000米,最大洪水时期最宽地区扩展至8000~10000米,洪水泛滥于全部平原地区,直达两边岗地边缘,唐白河下游平原亦完全被淹没。河床宽广不稳定,冲淤多变,沙滩罗列。汉江进入平原后,流速骤缓,河中停积泥沙甚多,常常此冲彼淤,变化很大,洪水时期河床冲刷甚烈。例如襄阳测站1952年4月29日~11月10日16次测量洪水时期断面的变化。开始时河底高程为61.9 米,中间一再冲淤,最低时曾达51.8米,但洪水退后又回淤至61.3米,恢复纵剖面的平滑状态。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沙滩38处,平均每1.7千米即有沙洲或沙滩一处,这些沙洲与沙滩经常在变化,例如三官殿附近饶家营以上至王家垸一带,1944年有沙洲6处,至1953年已冲走2处,但在该地又有新沙洲出现。本段襄阳以上河床质为大石、粗、细砂组成,襄阳以下为沙质河床。河谷沿河两岸除局部地点(如襄阳老龙堤)之外,几乎全部无堤,因此,常受洪水灾害,沿河自然堤逐渐加高,而平原部分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至岗边为最低,造 成河谷地貌的倒置,当地居民亦都了解此点,有“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之谚。

汉江
汉江流域各区县图
钟祥以下为下游,长约382千米,平均比降0.09‰,集水面积1.7万平方千米。穿行于江汉 平原间,水流缓慢,河床淤浅,河曲至为发育,有“曲莫如汉”之说。各段河道的中心里程比直线距离长得多,汉江从钟祥到汉口,河身长388千米,直线距离仅210千米,相差达142 千米;又如东荆河,从泽口到沌口,河身长210千米,直线距离仅136千米。两岸自中国明代起,筑有堤防,河道沿途收束,河槽上宽下窄,成漏斗状。汉江在钟祥一带寻常洪水期宽达3000 ~4000米,自泽口至张截港,河槽宽约1000米,张截港以下至麻洋潭减至500米,黄新场与仙桃之间已缩至350米,仙桃以下更窄,至武汉市附近最窄处仅100米。汛期时,上游来水由下游干流和右岸东荆河分流入长江。东荆河上游陶朱埠附近河床泄水断面为2300平方米,而下游北口附近仅仅1700平方米。这种上游宽下游窄的畸形状态,使河道允许泄量愈往下游愈小,如钟祥碾盘山汉江允许泄量为27000~30000立方米/秒,而仙桃杜家台以下允许泄量仅为5250立方米/秒,而上游来量很大,形成了洪水来量与泄量极不平衡的局面,这便是汉江 与其他河流不同而具有的最大特点。一旦发生水灾,洪水汹涌澎湃,以致冲破堤垸,实为造成汉江下游严重水灾的基本原因之一。

本段沿江两岸海拔35米以下为广大平原与众多湖泊,平原成带状,与河道平行。35~50米 为河阶地、岗地与丘陵。汉江、东荆河、长江等大河沿岸的地势一般比较高,各河之间往往 形成洼地,为积水所汇聚的洼地湖泊带。例如汉江左岸,干流与北方岗地之间为天门河刁汊湖洼地带,汉江右岸与东荆河之间为通 顺河排湖洼地带,东荆河与长江之间则为内荆河(中襄河)洪湖洼地带,这些洼地带大致均 为东偏南方向。在平原与阶地毗连的地方地势亦很低,常有湖泊散布期间,成为岗地边洼地湖泊带,如钟祥笪家湖,天门白湖,孝感童家湖野猪湖等。

汉江下游河道淤塞的情况普遍而严重。汉江干流两岸在历史上原有甚多穴口和支流,后来因为日渐淤塞与堵筑,以致各支河大多淤废。明朝为了维护献王陵寝,将左岸穴口全部堵塞 ,因此右岸水灾日益严重。明隆庆间,大学士张居正为保护其祖坟,在右岸修筑沙洋大堤,并堵塞长江的茅江口(现洪湖县),于是右岸穴口亦大多堵塞,把汉江河身约束于狭隘的干 堤内,最大洪水流量超过安全泄量的4~5倍,再加上长江洪水顶托,汉水常因泄洪不畅酿成水患。1949年后,除全线修筑堤防外,在上游干支流上先后建有安康、丹江口和黄龙滩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修建汉北大型排涝工程和杜家台分洪工程等,减少了洪涝灾害,并兼有灌溉、航运、发电、养殖之力。

汉江全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在长江各大支流中,仅次于嘉陵江,多年平均径流量563亿立方米,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820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96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066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汉江由于中上游来自山区,水流急骤,冲刷较强,沙量较多,碾盘山站年平均含沙量2.39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1.3亿吨,最大年输沙量2.63亿吨(1964),最小年输沙量0.223亿 吨(1996),侵蚀模数达929吨/平方千米,在长江各大流域中仅略低于嘉陵江,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中游主要泥沙来源。

重要支流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
汉江
汉江支流众多。在汉中盆地汇入的支流,北岸有褒水胥水黄沙河溢水河等,均为秦岭南坡的顺向河,它们的河90%以上在山地区,均系峡谷性质,河床平均比降为4‰,各河一出峡谷,即进入汉中平原,河谷骤然开朗。南岸有濂水河冷水河等,源于大巴山北坡,除比北岸支流短促外,其他情况大致 相同。流入汉中盆地的各支流,均由山区骤入盆地,都能利用河口形势,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历史上,汉中的人民在此开凿有汉惠、褒惠、胥 惠、冷惠等渠,为汉中盆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从洋县至均县峡谷盆地段,支流一般较为短小,较大的有酉水金水子午河牧马河甲河洵河蜀河天河白石河等。

中游段支流主要有丹江、南河唐白河蛮河利河等。

下游支流多发源于周围的山地大洪山桐柏山等山,如员水天门河鬼水大富水等,均在左岸。各支流一般上游穿流于山地,乱石多,坡度大;中游经过丘陵地,多石滩;下游入平原湖沼地区,多泥沙沉积。由于河流短,河槽窄,水量小,夏季涨水,旋涨 旋落,属山洪性质。在沿江堤防没有修筑以前,汉江下游河道常常发生变化,洪水时期干支 流交汇在一起,一片汪洋。江汉干堤及其他大小堤垸修筑以后,汉江与各支流河道淤塞严重,河流发生极大变化,如天门河原来从汉川的新鲜口到牛角湾、沉下湖、皂角树、马港、会张弛口水出风门,入松湖、慈湖,后来由于故道淤塞,遂由冯家湾、杨腰坡入三台湖。天门旧河(俗称老县河),七八十年前为梅石廖湖,现为梅石两垸。

现将汉水重要支流介绍如下:

唐白河

系唐河与白河的合称,由源出河南方城县伏牛山的唐河和源出河南嵩县的白河, 流至湖北襄樊市双沟镇汇合而成。至襄樊市东律镇注入干流。以白河为源,全长312千米(唐白河口至白河源),流域面积2450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2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2 26米。整个水系略成扇面状,干支流在山地的长度很短,白河自黑山头以上仅90余千米,唐河自金店以上仅30余千米,河身大部分在平原上。干支流进入平原后,河曲发育,并有局部 改道现象,如新野以东有老白河,为东汉以前白河正流,从老白河沿河集镇残碑断碣推测, 过去曾通航。南阳瓦店区东湾原来在白河以西,现已改在河东。唐白河下游从前纳清河以后 在现在的清河口流入汉江,后因改道淤塞,始改道南流至张家湾入汉江,而清河则单独入汉江。唐河的河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类似的变化较少。

唐白河各河流的流量很不稳定,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达1900多倍。每逢大雨之后,河水猛涨,毁岸决堤,破坏甚烈,河床普遍扩展,如白河支流鸭河在唐村一带从1919年以来河床已加宽一倍多。若久晴不雨,则又干涸无水,甚至断流,对于航运和灌溉都很不利。

唐白河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地均在河南南阳地区。而南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远在中国战国时代,楚人沈诸梁为叶县尹,即“作陂池,资灌溉”。这种风气在两汉进一步弘扬光大,一直沿袭到明清,历时两千年左右。但是从中国明代开始,由于数十万流民聚积于荆襄山区,迫使政府允许他们在此“各占旷土,开垦为永业”,开垦很快出现了向山头延伸的苗头,清代则大规模地向山区发展。这一方面带来了田地的开垦,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平衡,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的进程。据中国史书记载,自古河南的土壤就是很肥沃的。南阳汉代适宜种稻,不光是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适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明清以后,土壤沙化问题屡见记载,如“麦熟高低陇,河流浅白沙”,嘉靖《南阳府志》卷10《诗》。“白河不流飞白沙”,邓州田地“土壤夹沙,非徙即涸”,嘉靖 《邓州志》卷11《陂堰志》。《南阳府南阳县户口地土物产畜牧图表说》。唐县“土瘠民贫”,乾隆《唐县志》卷3《赋役志》。这和汉代的肥田沃土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由于流经地土壤沙化日益严重, 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沙粒自山地冲刷而下,使唐白河干支流中充满了沙砾,尤以白河系统为严重,白河河槽几乎全部有沙的沉积,当地居民有"白河沙多,唐河湾多"之谚。其实,唐河的大部分河槽也有沙粒沉积,除下游苍台以下一小段外,沙滩也很多。唐白两河主要不同 之点在于白河河槽宽,河底全属沙质,河身淤浅,河槽不固定,两岸地势低平,稍一涨水,即四处漫流,不能归槽。由于淤积太甚,白河干支流的河床在很多地点已高出两岸平畴,如南召潦河上游三岔口一带,河底高于堤内田面有0.8~3米。湍河在内乡附近亦有类似情况。唐河河槽较窄,河底有泥有沙。两岸地势较高,即使有洪水,淹没两岸有限,不至四处漫流 ,河水总能归槽。不过,由于沙砾的大量淤填,唐河干支流中上游的河床亦大都平坦宽广, 因此,当地居民往往垒沙为堤,堤外植树(大多为槐树、杨树与柳树),改河为田,这种沙堤非常脆弱,极易冲垮,在洪水较大年份,水灾便很严重。例如,1953年南召县冲毁河堤达1970处,造成很大损失。

丹江

汉江
美丽的丹江
俗称丹河,又称均水,亦称丹渊,发源于中国陕西蓝田县商县之间分水岭西南侧,与渭水支流灞河同源而背流。东南经陕西商县、丹凤、山阳、商南4县,河南淅川、内乡2县境,于湖北丹江口市注入汉水,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 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武关河、淇河、淅河、滔河等。

丹江流域在地貌上最显著的特色为沿江峡谷与平地相间,从丹江口至秦岭依次为江口峡谷李官桥盆地关防滩峡谷淅川荆紫关盆地湘河街峡谷竹林关普峪河宽谷流岭峡谷、丹凤-商县盆地,最后为秦岭峡谷。这种地貌对于修建水库非常有利,峡谷两岸高而陡,可以建高坝,而盆地宽谷亦可拦蓄大量洪水。著名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就建在汉江与丹江的汇合处。丹江口水利枢纽是综合开发汉水的关键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产养 殖等综合效益。银灰色的混凝土大坝,高97米,连同两岸土石坝长约2500米。它像一道水上 长城把汉水挡住,扼守着上游深山峡谷的大门,有力地控制着坝址以上95000平方千米的集水面积的径流,约占汉水全部径流的3/4,在万山丛中形成一个总库容达209亿立方米的巨大人造湖。

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严重情况仅次于唐白河,每年冲入丹江干支流的泥沙数量很大,根据白渡滩水文站1953年所测丹江最大含沙量达10%,河床推移尚未计算在内,河床年年淤高,在河流出峡谷入盆地处尤为显著。如商县附近,丹江从秦岭峡谷进入商县盆地,在峡口及盆地内堆积大量泥沙,河床淤高甚速,商县小南门在1919年以前尚可通行,至50年代下半部( 约2米)已被丹江的泥沙所堵塞,仅留上半孔,洪水期间上半孔必须关闭,否则洪水即拥涨入城。河床淤高的结果,使丹江的航运愈感困难,在清康熙乾隆年间,丹凤(龙驹寨)为一个十分热闹的沿江码头,丹江小船可以上溯至此,大水时还可通至商县,这种状况一直维持 到民国年间,50年代以后丹江的航运起点已移至丹凤以下190千米的荆紫关。小船大水时也只能到此,缩短了航线152千米。

堵河

又名武陵水,亦名庸水、陡河,为汉江第三大支流,有两源:南源出湖北神龙架东北麓,北流称官渡河,至竹山县两河口汇合西源;西源出陕西与四川省间大巴山东南麓,南流称平溪河,过镇平县称南江,进入湖北竹溪县称汇湾河,与南源汇合后始称堵河。干流经 竹山、房县、十堰市,至郧县西流镇入汉水。西源为干流,全长约342千米,流域面积12431 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93‰,自然落差1586米。黄龙滩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834万吨,年平均输沙模数695吨/平方千米,为湖北泥沙高值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弯曲,干流 弯曲系数1.87,为山地弯曲河型。主要支流有潭口河、苦桃河、北星河、官渡河、泉河、竹 溪河等。

堵河沿岸除黄龙滩、竹山、竹溪等城镇附近河谷较宽外,其余均系峡谷性质,两岸山峰高出河床150~200米,可以修坝的地点很多,但无宽广盆地足以拦蓄大量洪水。

堵河干流横截均房背斜层之西端,与地质构造不符合,根据研究,李捷与朱森认为堵河上 游背斜层以南水系原是南河的上游,后因堵河向源侵蚀袭夺南河上游为己有,乃成今日的堵河。

褒河

古称乌龙江,又名太白河、褒水。有二源:东源出自秦岭山脉陕西太白县与宝鸡县之间分水岭西南侧,西南流称红岩河;北源出自陕西凤县东部秦岭沟附近山区,至留坝县江 西营汇合东源,至汉中市入汉水。全长198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无论是长度、流 域面积,还是水量,均超过沮水,故有人主张以褒河为汉江正源。流域多山,河道流向较顺直。主要支流有沙子河、武官河、太白河、杨家河等。

流域地貌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
汉江中游示意图
《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指出:根据汉江流域的地层情况,可知自从经过三叠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以后,本流域不再受到海侵。当侏罗纪的时候,本流域低洼地区成为内陆湖泊,有砂岩和页岩的沉积。侏罗纪末期的造山运动在本流域非常剧烈,完成了本流域地貌的 大轮廓。白恶纪时期本流域只有汉中盆地略有沉积,其余各地可能都是侵蚀区。白恶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使本流域地面上升,发生褶皱与断层,造成很多盆地与地堑,如郧县盆地、均县盆地、丹凤-商县地堑、西峡地堑等。在这些盆地与地堑中沉积了第三纪红色岩系。发生在 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本流域整个地面隆升,秦岭、巴山、荆山、大洪山大别山等均因这次运动而重新上升为高山。经过这次运动后,本流域的地貌基本上已 和现在的一样。

汉江流域绝大部分是山地,山地面积约123000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174000)的70% ,丘陵地面积约22000平方千米,占13%,平原面积约27000平方千米,占16%,湖泊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占1%。山地分布在老河口以上,主要平原分布在中国湖北省钟祥以下,之间为丘陵地区。当然,在上游山地区内亦有局部平坝与丘陵地貌,在下游平原上亦有个别丘陵,但在整个地貌上显然无足轻重。

本流域地面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面积占70%多,2000米以上的面积仅占4%。从全流域各地的绝对海拔的差别来说,上下游相差很大,秦岭最高峰太白山的海拔达4100余米,一般山峰的平均高度约2500米;巴山最高峰的海拔达2500米,一般山峰的平均高度约1500米。但下游平原的海拔在35米以下。本流域的山系,根据它们的走向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为东西走向的山脉,如秦岭与大巴山脉;一组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如大洪山脉与荆山山脉。这两组平行山脉都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它们的走向基本上就是地层的走向。这两组山脉都是以褶皱为主的山脉,岸层挤压很紧密,并有角度大的逆转断层,秦岭和巴山尤甚。它们的共同特色是"山大谷小",整个山地只有红色岩系分布的盆地和地堑比较宽广,其余山谷都很狭窄,平地尤属罕见。

该流域平原面积很小,只有四处较大的平原,即汉中平原、襄阳-宜城平原、唐白河平原、下游平原。四处平原之中,汉中平原、襄阳-宜城平原与下游平原都是泛滥平原,地势平坦,只有唐白河平原大部分为古冲积平原,俗称岗地,已略受分割,泛滥平原则占地面积较小。

该流域湖泊较大的200多个,其中大部分为洼地积水,旱年与湿年湖泊面积的变化较大。各类湖泊不论它们的成因如何,都在逐渐分裂与消失之中。

流域气候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距海洋甚远。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 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般高程在2500~3000米之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中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本流域的风向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冬季多东北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与西南风,春秋两季 为过渡时期,风向变化较多,但仍以偏北方向为多。就地域而论,大致自白河以下汉江河谷 内春夏多东南风与南风,冬季多北风与西北风,白河以上虽在夏季仍以偏北风为主,南风或东南风不占重要地位。风力一般说来,下游平原寒潮长驱直入,风很大,最大风力达10级; 上游山岭纵横,阻碍重重,风力较弱,最大风力在7级上下,但在峡谷道上,风力亦大,可超过9级。

本流域的气温上下游相差不大,冬季温暖,霜期较长,冰冻现象不严重,平常年份汉江干 流无冰封现象,只有沿河湾处有薄冰,特寒之年有相当厚的冰,钟祥县志有:"汉江冰,人 履其上"的记载。1955年1月汉口附近汉江干流全河封冻。汉江的支流一般比降大,水流急 ,无冰封现象,仅唐白河平原各河流结冰情况较突出,白河在南阳附近,唐河在唐县附近,冬季河水极浅,坚冰封河,冰上可通牛车。上游山地冰冻现象比中下游普遍,海拔2500米左 右的山地,5月间亦有结冰现象。夏季炎热,各月平均气温高于22°,愈往下游,气温愈高 ,但相差仅2~3°,可见本流域夏季普遍炎热。

本流域的降水主要是雨量,降雪、冰雹很少,除秦岭及大巴山高山地区之外,鲜有积雪达半个月以上者。多年平均雨量约700~1100毫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平均雨量的分布,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递增。郧县以上,盆地河谷的年雨量均在700~800毫米之间,大巴山与武当山约在1000~1200毫米左右,高山地区在1000毫米上下,中游800~900毫米,但唐白河流 域只有600~700毫米,下游自1000~1300毫米。各季雨量的分配颇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大规模降雨的主要原因,系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所至。

汉江流域的水旱灾害都很严重。就水灾而论,原因有自然与人为两方面。暴雨为造成洪水的基本原因,其洪水全系暴雨形成,且上中游地区常处于同一暴雨区,当发生全流域性大暴雨时,暴雨移动方向往往与干流流向一致,加上地形陡峻,重要支流汇口不远,使洪水汇 集迅速,沿程逐步增大,形成洪量集中、洪峰特大的洪水。而自北宋以后,下游荒地被大量 开垦,以致本流域湖潴被垦,妨碍容蓄;明清以后,山地大规模的垦殖,造成植被严重的破坏;再者,自明代在钟祥以下大规模筑堤以来,年经展修,导致河槽日渐狭窄,宣泄困难, 这是水灾日重的人为因素。

旱灾就地区来说,以丘陵、岗地最严重,其中,汉江中上游的旱灾比水灾严重得多,所谓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中上游的丘陵地亦为本区农业发达区域,但由于雨量分配不均, 以致“5、6月常怕旱,8、9月常怕霖”,造成或大或小的水旱灾。

汉江航运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
汉江船工
汉江干支流的航线很长,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70多个县市,在这一广大区域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几千年来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上,说明了在两千年前汉江已是今湖北、湖南和四川、陕南向中原运输贡赋的要道。在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以前,陕南和部分陇南的货物都要顺汉江运到汉口。可以说,在历史上汉江干支流一直是本流域交通网的骨干之一。

汉江干流水量比较充足,全流的95%均可通航。但比降很大,从河源到河口平均比降为0. 36‰,而且滩险甚多。上游约占总航线的62%,是全流航行最困难的一段。其中,洋县至石泉,河流流经山地中,大部分为峡谷,比降达1‰,为全流比降最大的一段,水流极为湍急 ,礁滩最密,两滩相距不及500米,河床最窄处50米,而尤以黄金峡最著,其中的车滩、囚 滩、龙滩、龟滩等处,泓道宽度在10米以下,船只转动不易,因此极易触礁,成为汉江干流最困难的地段。

中游段占总航线的16.4%,平均比降0.12‰,对航运来说流速仍嫌太急。本段乃全河流河槽最宽,沙滩和沙洲面积最大的一段。因水流散漫,泓道多变,沙滩常移动(称为跑沙), 若对航道不熟,易发生危险。

下流河段平均比降0.09‰,常年可通行轮船。

支流航线4317千米中,终年通航的河流仅2294千米,占53.23%。不能终年通航的河流约1 873千米,占43.39%。上游的支流,汉江北岸少航运之力,南岸通航河流较多较长,大部分 河流穿行于比较低缓的山地中,不过,除木马河、月河滩险较少外,其它各河滩险仍然很多 ,通行船只载重较小,航行十分不易。中游通航支流较多,主要有唐白河、北河、南河、蛮河、利河、丰乐河、梓河等,其中,唐白河航线最长,北河、利河、丰乐河与梓河航线极短。下游支流上游乱石多,坡度大,大半不利航行,中游多石滩,下游多泥沙沉积,对航运亦 有妨碍。但当长江及汉江洪水向各河下游倒灌之时,常使下游水位提高,而且历时较长,因此夏季航运比较方便。

汉水文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水渔歌

“汉水渔歌”亦称“汉水情歌”。无论是驾鱼鹰船的小伙子、大姑娘,还是垂钓的老翁都喜欢唱。其词语通俗上口,风趣,诙谐,形式活泼,韵调流畅。

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原名“山二簧”、“土二簧”或“陕二簧”,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汉剧。新中国成立后,安康、汉中仍称“汉剧”,商洛、关中仍称“二簧”。汉调二簧盛行于安康、汉中、商洛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中国清末至民国曾流行到陇东、川北、云南、鄂西、豫西等地。

重阳登高与插茱萸风俗

古人把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可见茱萸自古已广泛被中国秦岭山区的人们所宝爱。重阳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游,插茱萸枝,饮茱萸酒,赋茱萸诗,此俗由来已久。

紫阳民歌

紫阳是中国的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种,是紫阳古代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流传至今的宝贵艺术遗产。

紫阳民歌品类齐全,歌词朴实、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皆十分丰富。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陕南丧俗

汉江
陕南民间操办红白喜事
丧俗在中国陕南几十个县中,由于东西南北跨度较大,表现实施不尽相同,但较有代表的还数旬阳汉江两岸,这里的丧俗文化经数百年演化,至今它兼容了陕南丧俗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报丧、筹划过事、待职客、全席、散孝、孝子、老衣、奠酒、关殓、打太司、打井、出灵、丘坟、园坟、服三、过五七、过百天、过头周年、过三年、三年换孝、箍墓立碑等等。

旬阳民间一带 “老了人”,如果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且子孙满堂,丧事也当喜事,自古以来都把它叫做“红白喜事”(红喜事一半指结婚、过大寿、盖房等,白喜事特指老人高寿后去世的)。

山阳面花俗

山阳传统风俗之一是逢年过节,红白大事作面花。面花是用上等麦面掺和鸡蛋、香油、调料揉合面剂,以剪刀、镊子、梳子为工具,把面剂捏塑成各种动植物或花卉,再涂上颜色,放进油锅炸熟,面花外形美观,吃起来香甜,既可当风味食品,又是艺术品。

吃粽子

五月端午节粽子,这是中国南北方都有的习俗。粽子,乃粢类食品。汉水两岸,盛产稻谷,荆楚地区很早就有了裹饭祭水神的习俗。说到吃粽子,又有南北之分。汉水土著人吃粽子是不要馅的。而南方人吃粽子要荤馅,以豆沙、枣泥、火腿、成肉油脂为好,北方人的粽子则是素馅,以小枣、果脯馅为佳。南北粽子,风味各异。在荆楚一带,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的粽子真乃五花八门,什么馅什么味道的粽子都能吃到。

竞渡

典型的汉水流域民俗。盛行端午节时举行“龙舟竞渡”的活动,这与楚人纪念屈原的习俗有关。迁居于此的南方人以热闹、主动的姿态,讲究欢快热闹;而同住一地的北方人则是静态、被动的,意在避忌邪恶。

韩国汉江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江
韩国汉江
韩国也有一条汉江,自东向西贯穿首尔中心,将韩国首都首尔分为江南、江北两大板块。汉江流经首尔的部分虽然只有60多公里,但江上却有24座桥,平均每3公里一座桥。这些桥将首尔南北连接起来,成为首尔经济和交通的大动脉。韩国人誉之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1]:《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26页。
[2]:《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 王雄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3]:《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第31~32页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汉江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