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181 次
  • 编辑次数: 8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4-02-15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Unix传奇故事
Unix传奇故事
ARPA
ARPA
Well
Well
美国早期新闻网站
美国早期新闻网站
IP协议正式使用
IP协议正式使用
全球第一个电子公告板
全球第一个电子公告板
第一张网页诞生
第一张网页诞生
互联网首张照片
互联网首张照片
Minitel
Minitel
NSFNET
NSFNET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Well在1985年推出,是Brand的Whole Earth Catalog的后续项目。Well是一个拨号虚拟社区,面向海湾地区。用户拨号登陆到论坛、讨论组和进行其它形式的电子化通讯场所。在Berners-Lee描述万维网之前出现的Well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网络软件?因为它明显的促进了电子公告栏、讨论论坛和新闻组的革新并把它们带进形式更广的在线社区。当网络独自降临时,Well已经提供了现成的模型并验证了这类社区的生命能力。

当备受敬仰的微软研究人员Jim Gray在旧金山出海失踪后,志愿者自发形成了一个社区,他们捕获并检查卫星数据来追踪Jim。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正因为这样通过网络聚集众多自愿者合作完成某件事的试想开始流行。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5年Well

财富杂志:Web2.0的社交化演变史(图)

  Well是“The Whole Earth 'Lectric Link”(全球电子链接)的缩写,Google.org现任执行总裁拉里·布里连特(Larry Brilliant)和早已停刊的《全球概览》(The Whole Earth Catalog)杂志的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于1985年创建了这个在线社区。随着摇滚乐队“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的歌迷蜂拥而至,在留言板上互相交流,这个社区迅速发展成为反主流文化思潮的阵地。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The Well产生于1985年,最初是在VAX系统和几台调制解调器上运行。它是由Stewart Brand和Larry Brilliant构思成形的,Brand的想法很简单:“让志趣相投的人们聚在一起,并为他们提供工具,可以使他们相互保持持续的沟通,或者只是静静地待着观察他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也有此想法:通过线下的、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提高在线社区(通过打字对话)的沟通效果。他非常成功地将线下和线上这两种沟通方式结合起来。

1997年,《Wired》杂志中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但是,Brand早期对The Well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们需要为他们自己的言论负责’。不应该有匿名帖存在;每个人在系统中都是实名的。多年后,Brand提出了‘你要对你自己的言论负责’的理念,这一理念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社区成员在每次登录后都会被提示该条文。‘当我平常做事时,都会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他回忆道,‘那就是人们可能会因为别人在The Well上的留言而指责我们,可以让自己免责的惟一方式就是让每个用户都权责自负。’”

自从电脑开始接入互联网后,我们就试图让人们通过电脑来沟通。正如Clay Shirky在2004年沙龙的文章中所描写的 “在线社交网络完全将人们带回到了40年前的Plato BBS系统!”

The WELL was started by Stewart Brand and Larry Brilliant in 1985, and the name is partially a reference to some of Brand's earlier projects, including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The WELL began as a dial-up 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 became one of the original dial-up ISPs in the early 1990s when commercial traffic was first allowed, and changed into its current form as the Internet and web technology evolved. Its original management team—Matthew McClure, soon joined by Cliff Figallo and John Coate—collaborated with its early users to foster a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From 1994 to 1999 the WELL was owned by Bruce Katz, founder of Rockport, a manufacturer of walking shoes. Since April 1999 it has been owned by Salon.com, several of whose founders such as Scott Rosenberg had previously been regular participants there. Gail Ann Williams was hired by Figallo in 1991, and has continued in management roles into the current era.

Notable items in WELL history include being the forum through which John Perry Barlow, John Gilmore, and Mitch Kapor, the founders of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met. Howard Rheingold, an early and very active member, was inspired to write his book The Virtual Community by his experience on the WELL. Craig Newmark started his original Craigslist mailings there. The WELL was a major online meeting place for fans of the Grateful Dead, especially those who followed the band from concert to concert,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The WELL also played a role in the book Takedown about the pursuit and capture of Kevin Mitnick. Founded in Sausalito, California, the service is now based in San Francisco.

In August 2005 Salon Media Group announced that it was looking for a buyer for the WELL,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on other business lines. In November 2006, a press release of The WELL said, "As Salon has not found a suitable purchaser, it has determined that it is currently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company to retain this business and has therefore suspended all efforts to sell The WELL."

社交网站80年代就有了编辑本段回目录

没有图像,没有声音,没有广告,这完全是一个文字的世界,单词在屏幕上一个一个迸现,一行接一行。字里行间有严肃的话题也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充满智慧的建议,有体贴的感同身受,当然其中也不乏愤怒的发泄。迄今,网站的部分聊天记录还可以追溯至1985年。就在那一年,谷歌现任执行总裁拉里·布里连特和现已停刊的《全球概览》杂志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共同创建了“水井”(WELL,“全球电子链接”的英文缩写)这个在线社区,其模式迅速成为后来众多社交网站的“母版”。

“水井”提供给其成员一个自由讨论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对生活中的任何话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水井”,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的法律或规则可以来约束或限制它。在最初一段时间,“水井”的创办者只为用户定下了一条规则:任何用户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任何人不得利用假名非法行事。网站的基本原则是:自己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而且,从这样一个虚拟社区很快就诞生了一个真实的团体。由于很多用户就居住在旧金山,“水井”的创办者们开始每月举办一次办公室聚会。无论“水井”的哪位成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都可以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正是团体成员的这种归属感和互助意识让“水井”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的忠实用户。

但是,过分强调用户的参与感以及网络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阻碍了网站的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鼎盛时期会员也不过1万人左右。

如今网站仍有一半以上用户来自旧金山,这些忠实用户愿意支付150美元的年费,以保证网站现在的东家Salon.com还能负担起网站的日常运营开销。多年来网站也一直在找买家,但没有成功。而且用户也在减少:现在只剩下3000人,但他们的关系却在周围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越来越紧密。

比浏览器早10年诞生的社交网站鼻祖

  文 卡斯顿·莱姆  译者 陈思宇

  25年前,“水井”(WELL)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社区诞生在美国加州。25年过去了,尽管出现了无数比它更成功的案例,但该网站的影响在虚拟空间领域仍然随处可寻,不容小觑。

  比网页浏览器早10年诞生

  没有图像,没有声音,没有广告,这完全是一个文字的世界,单词在屏幕上一个一个迸现,一行接一行。字里行间有严肃的话题也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充满智慧的建议,有体贴的感同身受,当然其中也不乏愤怒的发泄。迄今,网站的部分聊天记录还可以追溯至1985年。就在那一年,谷歌现任执行总裁拉里·布里连特和现已停刊的《全球概览》杂志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共同创建了“水井”(WELL,“全球电子链接”的英文缩写)这个在线社区,其模式迅速成为后来众多社交网站的“母版”。

  1985年4月1日,在旧金山附近的小城索萨利托,为了满足“水井”的第一批用户的使用需要,6台大型调制解调器第一次同时运转,现代意义上世界首个社交网站即宣告诞生。这之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为了研究之需才在大学里安装了手动的超级计算机;而网页浏览器的发明则是10年以后的事情。

  “水井”的操作并不简单:谁想要在“沙龙”里发言就必须首先掌握“PicoSpan”程序。这种程序没有表格,没有颜色,没有对话框,也没有鼠标操作功能——而当时的苹果电脑已推出普遍使用图解式用户页面的麦金塔机。年轻的乔布斯对PicoSpan程序嗤之以鼻,认为是他使用过的最糟糕的程序之一。但是这些并未妨碍“水井”大受欢迎。

  “水井”提供给其成员一个自由讨论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对生活中的任何话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这些话题是关于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毒品、宠物、健康或性。“水井”的第一任管理者马修·麦克克鲁尔回忆说:“我们当时的理念就是做一个类似启蒙运动时期的巴黎文化沙龙,为那些有知识、有想法的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地方。”

  起初,人们的话题主要还是围绕科技和未来等比较安全的字眼,“但慢慢地人们的聊天越来越私人化”。大家在网上征询意见,寻找灵感和道德支持,认识新朋友;有的人仅仅想在网上给自己减压,寻求尊重和重视或者单纯是想打击对方;“有的人学到了爱,也有的人学到了恨。”

  第一准则:实名制

  “水井”,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的法律或规则可以来约束或限制它。在最初一段时间,“水井”的创办者只为用户定下了一条规则:任何用户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任何人不得利用假名非法行事。网站的基本原则是:自己为自己的言论负责。除此以外再无任何束缚。“我们并不想制订过多的游戏规则,只希望通过好的示例持续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而且,从这样一个虚拟社区很快就诞生了一个真实的团体。由于很多用户就居住在旧金山,“水井”的创办者们开始每月举办一次办公室聚会。以前只在电脑前聊天的人们现在突然面对面了,不少人因此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无论“水井”的哪位成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都可以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正是团体成员的这种归属感和互助意识让“水井”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的忠实用户。

  但是,过分强调用户的参与感以及网络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阻碍了网站的发展壮大。90年代中期,其鼎盛时期会员也不过1万人左右。

  默认准则:文字的世界

  对于“水井”迷来说,这个在线社区另一大吸引力在于它的深度。自1998年起担任社区管理者的盖尔·威廉介绍说:“‘水井’与‘脸谱’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致力于以光速传送图片和信息,前者则耐心地进行着费时的对话。在我们这里文字是永远的主角。”网站的许多用户甚至还在使用老旧的PicoSpan软件。

  如今网站仍有一半以上用户来自旧金山,这些忠实用户愿意支付150美元的年费,以保证网站现在的东家Salon.com还能负担起网站的日常运营开销。多年来网站也一直在找买家,但没有成功。而且用户也在减少:现在只剩下3000人,但他们的关系却在周围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越来越紧密。

  “我也注册了‘脸谱’,但对我来说它的一切都太快了,太炫了,太表面化了,”用户芮塔·胡尔特说,“我认为你有多少朋友并不是最主要的,拥有多少真正的朋友才最重要。”芮塔与丈夫大卫·盖斯俩定期在家里举办“水井”用户聚会,唱歌跳舞,吃饭聊天。人们互相了解和接近,有的还成了恋人。“我与芮塔就是19年前在一个类似的聚会上认识的,”盖斯说,“在‘水井’的用户中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夫妻。”

  克里夫·费加罗这位前任网站经理对此非常理解。“‘水井’就是这样一个平静的地方,在这里人们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有好处:当他们想知道曾经的先进技术时,登录“水井”逛逛吧。

网络文化与反文化溯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是如何接纳我们每一个人的维基百科作了一个好榜样。它提供免费的知识,拒绝权威,它能够让普通人在一起重新创造知识。换句话说,它实现了网络之父的开拓梦想。我们必须理解,理解网络的成长,就理解了维基百科。网络植根于一个充满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的文化氛围当中这种氛围可以追溯到40年前:

# There’s something happening here

# What it is ain’t exactly clear… #

开拓在线世界的野心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反文化的核心就是嬉皮士唯心主义?旧金山。

# Stop, children, what’s that sound?

#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

没人知道旧金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开拓就在那里发生了。传统家庭的出路,就是今天幸福的嬉皮士们的发源地。谁破坏了美国的唯物主义曼妙轮廓,是终极武器-爱。

# Stop, hey,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

在一片发酵的田地,一种特别的自由主义哲学开始扎根。插上双翅的思想拒绝受到控制,拒绝法律制度以及审查。那时就已经强调个人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当然反文化的梦想在现实世界中最终会破灭,20世纪70年代,不大可能找到一个让这种思想蓬勃发展的地方。

以前, 计算机只有政府,军队和大集团才拥有不过现在不同了,更小,更便宜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首次掌握在了普通人的手里。

精彩的事情发生了。反文化自由主义者在早期的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个新家。

《门外汉的崇拜:今日的互联网如何扼杀我们的文化和危害我们的经济》(The Cult of the Amateur: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 and Assaulting Our Economy)的作者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Author,The Culf of the Amateur’):

反文化最具体的遗产就是互联网。价值观, 组织,反叛, 抵抗,当然互联网也包含了权威。

一台便宜的计算机就可以让第一批在线社区发展起来。存活时间最长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社区是The Well。

是的,现在它还是叫The Well。

这个社区于1985年就已经在旧金山创立了。如果没有The Well,Facebook, Twitter, MySpace以及所有的网络社区也许都不会存在。

许多人都知道The Well这么个地方,不过他们生活并存在的这个地方并不是真实的,它只是一种信息流。

在The Well上我还遇见了一个叫感恩至死的会员。

The Well上的一些人,我认为是不够聪明的,因为他们只为自己工作。

The Well就是线上的自由主义。除了The Well的创始人-Stewart Brand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影响力可以驱动这种非凡的载体。Stewart Brand曾经出版过反文化圣经“地球目录”。他参与过合法的迷幻药学习,还拿黑豹做了实验。这里就是The Well的发源地,就是这里帮助定义了整个网络世界。

当时, 这个星球上一小部分的人遇到了互联网。The Well让许多人第一次尝到了网络空间的甜头。

是什么感觉呢?在那一刻你肯定有一种想要改变世界的感觉,革命性的交流方式,知识,社区就是你全部的家当?

The Well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Co-founder The Well):

我想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了这场革命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当然并没有人强迫你必须这样做。我想大多数人对此还是非常好奇的。

试试看?你会在这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我们要做的事情简单到只是一个情景对话。就这么简单,人们在这里交汇。他们既不富裕,也不强大,但是他们充满活力。一个巨大的机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通常我会先看看新闻,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然后再去一个充满争辩的地方。

在办公室吃午饭,我甚至都不愿意出去遛遛。我会登陆到The Well看看我的宠物和我的猫聊聊。

如果今天我感到压力比较大,我会去参加一个奇怪的网络会议,在这里人们什么都可以谈论。

这里也有3-4个不同口味的性话题网络会议,从最粗暴的到最有礼貌的,应有尽有。这里也有真心话网络会议,在这里人们绝对不会讲别人的是非,不管你到底做了什么也不管你承认与否。

人们对The Well的信任为早期的在线世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就是网络对待任何事情的态度。但是对我来说真正加剧了这种挑战权威的态势的是The Well的会员们把这种态度发展成为网络自由的宪章。

这对于创造今天我们熟悉的网络是相当关键的。网络空间上有一个预言家。John Perry Barlow,他是60年代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他的许多自由主义的思想被The Well上的人们拥护,并整理成册。他的出现导致The Well的会员数急速上升。在The Well上可以与感恩至死乐队的人聊天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粉丝蜂拥而至。

60年代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John Perry Barlow:

感恩至死的粉丝们终于可以在最早的网络上交流了。他们都在网上干点什么?仅仅只是与其他人讨论不同的话题而已。

噢, 这就是你所知道的互联网!

Barlow已经开始相信互联网是对传统权威的挑战,信息是免费的,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

60年代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John Perry Barlow:

你没有必要控制别人的想法,当然也没法控制。你也没有必要控制别人想要访问的资源,当然也没法控制。你也没法控制别人想知道什么,剩下的就很简单。

在Barlow的帮助下,一个有影响力的在线自由社区数字前沿基金会(EFF)诞生了。这个社区植根于信念同时Barlow也发表了网络空间独立宣言。

“Government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you weary giants of flesh and steel, I come from cyberspace。The new home of mind。On behalf of the future,I ask you of the past to leave us alone。You are not welcome among us。You have no sovereignty where we gather。It wasn’t so much as,Let the people go,it was a statement saying,Hey, we’re already gone, dude。”

你应该知道。这是最好的年代,加入我们吧。

“Your legal concepts of property,expression, movement and context do not apply to us。We will create a civilisation of the mind in cyberspace。May it be more humane and fair than the world your governments have made before。”

Barlow的宣言指出自由主义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同时他也相信自由流通的信息可能会面临挑战。

今天全球化的博客,在线日记以及传统的新闻都表明自由表达最显著的革新就是可以很容易的回复一些漫无目的的琐事。全球130百万的博客当中估计有不少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全球讨论方式。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Former US Vice President):

网络允许人们表达自我,获得新的点子,并和其他人一起讨论,反思然后接受那些看起来还不错的点子。那是一种令人兴奋的,革命性的前景。

当然要使用在对的地方,网络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环境。

斯图尔特·布兰德:匿名是一剂毒药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2年夏天,WELL 这个创办于近30年前的革命性的在线社区被它现在的东家在线杂志 Salon 挂牌出售。虽然Salon最终找到了买家,让这口具有历史意义的“在线之井”[1]避免了被关闭的结局——但不管怎样,在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有关社交网络的各种对话和讨论中,仍将有隐约的耳语跟随 WELL 的传奇。

对于联合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来说,WELL 只是在他那漫长而奇特的历程中无数令世人折服的成就之一。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当时还是一名“快乐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2]的布兰德创办了被返土归田运动(back-to-the-land movement)[3]和早期骇客奉为圣经的《全球概览》杂志(Whole Earth Catalog)。这本杂志所汇聚的人群后来成为了 WELL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 的首字母缩写)的种子用户。在当时,WELL 就是一个早期的 BBS,后来演变为网络黎明时代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在他众多的创业冒险之外,布兰德还是一位对科技及其未来极具远见的布道者。“信息想要免费”[4]就是他提出的著名论断之一(尽管他随即加上了“信息也想要昂贵”的补充说明,却很少被人们提及)。他还写下了大量关于替代能源、环境和生物工程的富于洞察力的文字。如今,布兰德是 Long Now 基金会的负责人,该组织致力于思考人类和地球在一万年时间尺度上的未来和命运。

作为《连线》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推出的经典人物系列之一,我们请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的长期撰稿人和编辑,也是 WELL 的早期成员,同时还是《全球概览》杂志的参与者——与布兰德聊聊他的在线社区的传奇历史以及他在看穿未来的尝试中所遇到的挑战。

(在以下对话中,我们用 K 来指代凯文·凯利,用 B 来指代斯图尔特·布兰德。)

K:1968 年在旧金山发生了一件事,它后来被称为“一切演示之母”。当时斯坦福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展示了一台带有鼠标和图形界面的计算机。你当时也在场。那场演示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B:它让我在此后的日子里一直处于迫不及待的状态中。我看到,许多演示的东西都是确实可行的,而我当时就想看到一些东西成为现实,拜托!那场演示清晰地展示了即将到来的未来,而它看上去是那么触手可及。可是数十年过去了,我们所期待的却仍未发生。

K:这会不会让你反思,今天那些我们看起来并不遥远的东西——无人驾驶机、神奇眼镜、自驾驶汽车——都只不过是一些言之过早的承诺?

B:我从中学到的是,技术是指数型的。我并不仅仅是指遵从摩尔定律的增长性,更是指在开始阶段,当消费者寻找使用它的途径时,它的起步是缓慢的。

K:另一个数字时代的先驱现在也岌岌可危了。六月份,Salon 宣布将出售你所创办的 WELL。你眼中的 WELL 是什么?

B: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它是一个突然兴起的公告板,是一个运行在微型计算机上、用拨号上网的电话会议系统。不过没人清楚它现在是什么了!最好的描述是,它曾经是社交邮件的早期版本,有你随时可浏览的分主题的消息。我们喜欢把它看作是一个“数字吧”——一个你可以通过敲击键盘进入的“棒极了的场所”。

K:现在看,我认为它是一个社交短信发送系统。不管它是什么,它都超前于它所处的时代。

B:当人们开始某个新事物时,通常都会有种(压力山大)的感觉,认为最好能有个正确的架构,因为它很可能成为将来所有重要部分的架构。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将这种感觉称为“因果综合症”(karma vertigo)[5]

K:你在 1985 年开始做 WELL 时,是否也有这种“因果综合症”?

B:当然了。当电子邮件还在早期发展阶段时,所有人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谁拥有你所发表的文字?你如何管理组织海量的邮件往来?在 WELL 上,我们把消息按“会议”来组织。是否需要对过激言辞进行审核?是否允许用户匿名或使用假名?在 WELL 上的人们,包括你在内,觉得他们正在构造整个数字世界。

K:我发现今天的在线语境——用词、玩笑以及许多文本缩写——都可以回溯到 WELL。事实上,如果你进到当下的任何一个在线论坛,立马就可以感受到 WELL 时代的那种氛围,包括那些黑暗面:火药味,攻击性——那些彬彬有礼的人们平时不会对人说出来却可以在这里写出来的东东。

B:我之所以离开 WELL 正是因为受到了攻讦。其起因与今天 Facebook 所遭遇的问题相类似。网站的管理员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占据了社区的用户认为社区是他们的,管理员们是在为他们工作!系统的特性决定了这类争议是极端针对个人的,而且直接涌入你的邮箱。这使得我在涉及到公开的 WELL 会议的管理时,往往手都在发抖。这种对抗是非常要命的,除了逃避,别无他法。

K:我也有这种感悟。我亲眼见过大众的智慧在万分之一秒内就转变为暴民的愚昧。同样的力量,却完全调转了方向。

B:线上的行为有可能像群鸡斗架一样,如果有哪只鸡见血了,那它就死定了。

K:WELL 的黑暗面有可能比它的文明面更具影响力。我们曾举办过一次名为“真实忏悔”(True Confessions)的大会,在那里人们可以匿名发表任何东西,而整个板块就称为“匿名”。这可以算是 4chan 的前身,同样充斥着由惹事生非的匿名者所带来的破坏性力量。不过,WELL 并未能像与它同时代诞生的美国在线(AOL)那样火起来。WELL 到底错过了什么?

B:我们在坚持用户的真实身份上做得不够。我当时就确信,匿名是一剂毒药,所以一开始并不想在 WELL 上实行匿名制。这导致了争议:其他人喜欢在线的匿名性,因为它能让人们讲真话。最后的折衷方案是假名制,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有一个绰号。我们是知道谁是谁的,因为每个绰号都与一个信用卡上的真名相关联。但其他的成员就无法知道绰号背后的真人是谁了。

K:假如你能重来一遍,做法上会有不同吗?

B:绝对的。与其半半拉拉地解决问题,不如像扎克伯格那样一步到位,并且将问题变为功能。你在 Facebook 上的身份认证是由那些认你做朋友的人来完成的,因此是真正的你,而不是某个自称是你的人。Facebook 为在线身份认证创建了一个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监督的机制,而这个功能已经被证明是可以变现的。通过彻底改造问题,Facebook 实现了我们当初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只是没能那么大胆地去做。

K:你还会有什么其他的改变吗?

B:我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好的欢迎新人的方式。之前的方式对任何新人来说都太痛苦了。

K:那时候还没有网络行为规范。人们用了 20 年的时间来学会如何应对无理取闹。现在,每个人都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

B:当人们有了新的沟通媒介时,会在上面尝试所有方式,这之后才会出现新的文明规范。

K:甚至是新的公民规范。你是如何对付那些不服从规范的人的?容忍的限度在哪里?在过去二十年里,数字时代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技术从未像过去那样更人性化。的确,人们会付出一些代价,不过每项新技术似乎都会激起新的技术恐惧症。

B:嗯,你和我都对这类人嗤之以鼻。瞧瞧我这儿的图书室,大概有 340 本关于科技的书——

K:排列起来足足有 20 英尺厚。

B:——其中相当一部分,大概占 15% 左右,都是在讲述为何好景不常在,为何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过,这类书还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社会公益服务——通过思考分析来找出新兴事物的问题所在。有时候它们是对的!有时候世事如浮云。我那些嬉皮士朋友们所尝试过的大多事情最后都不了了之。公社如此,迷幻剂亦是如此!

K:《纽约时报》记者约翰·马尔可夫(John Markoff)等人曾提出过一个理论,认为数字革命的血管中流淌的是反文化运动的血液,个人计算机是嬉皮的“我一代”("me generation")[6]尝试延展思维的技术产物。你对此怎么看?

B:这种前后因果关系的确有迹可循。它们间确实存在关联。1972 年我为《滚石》杂志写过一篇关于计算机与骇客的文章,在开篇第一句就提到了毒品。此后,我一直都很懊悔。

K:你懊悔什么呢?

B:那句话太过时了。我记得它是这么写的:“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了,计算机正走向大众。这是继迷幻剂之后最好的消息了。”这句话实在是太愚蠢了。

K:但计算机的确是走向了大众。我曾经听你说过,你之所以不再碰迷幻剂是因为它们不像计算机那样不断地进步。那么今天,技术的血液中是否还有反文化运动的成分?

B:反文化已经上了年岁并开始步入死亡。如今最好的反文化是在生物领域。就我所知,生物骇客们都是些富于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他们异常活跃,在世界各地游历。我不知道生物骇客是否如计算机骇客一样有趣,但他们远比计算机骇客更有责任感。他们的自省程度是计算机骇客们从未有过的。

K:20 年前,我们以为互联网会是大媒体主导的,但结果却是我们自己成为了互联网的主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户生成的。生物技术会是大公司主导的吗?抑或也变成用户生成的?

B:我现在的看法是,生物技术想要免费,当然,它也想要昂贵,非常昂贵。[大笑。]而这两种极端的倾向会一直缠斗下去。

K:你刚才说,“一切演示之母”让你变得迫不及待。那么今天,让你迫不及待的事物都有哪些呢?

B: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环保主义者不再危言耸听,而是为那些激动人心的消息兴奋不已。我已经看到了一些迹象,表明这种转变正在发生。我还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基因改造的生物,现在已经有了基因改造过的蚊子,以消除登革热。而我最迫切想看到的是核聚变发电站,以及作为中间步骤的模组化核反应堆(modular nuclear reactor)。你呢?

K:无现金社会,全民身份卡,全民义务服务,电动自行车,自驾驶汽车以及人体克隆。

B:过去 20 年间所上演的主线是摩尔定律。我们对它所描述的加速度已经习以为常。这种数字时代的加速度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这也正是《连线》最初想讲述的故事,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事实。

K:我还注意到了过去 20 年间的另一种趋势:人们对未来的兴奋感衰退了。未来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渴望未来。

B:这些日子来,我看到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某种现象。基于以往的教训,人们试图用理智的担忧取代无知的担忧。这显然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看到了基因改造生物的遭遇,也看到了核电站的遭遇。所以这个领域中的聪明人试图摆脱那些神经质的纠缠,把它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毕竟,你无法阻止人们去担忧。

K:嗯,那就让担忧的质量更高些。

B:可以让担忧变得真正有帮助!在一个会议上,一位生物伦理主义者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他说:“如果你让生物伦理主义者对某个伦理问题感到突兀的话,那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个启发是:不要让他们感到突兀。要让他们早早地参与进来。这样的话,即使他们看到你所做的事情会有某些令人担忧的后果,他们也会看到这些潜在的后果有多大可能不会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了,如何去监控它们。

K:你在过去四十年里一直站在数字浪潮的潮头,最近几年,你把注意力转向了即将到来的基因浪潮。

B:我认同科技史学家乔治·戴森(George Dyson)的观点——从现实世界的角度看,数字世界在飞快地加速;但从数字世界的角度看,生物世界在——变——慢——。由于我们人类同时栖居于两个世界中,一个世界的加速和另一个世界的变慢让我们有一种错乱感。这听起来很崩溃,但事实上它非常令人兴奋。

K:你最新的项目是复活灭绝的北美候鸽,这也是一系列复活灭绝事物的项目的开始。你打算怎么做?

B:现在有可能提取那些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的 DNA,复活它们的染色体,进而可能复活该物种并让它们重归自然。在西班牙,复活灭绝的巨角塔尔羊已经接近成功。如果我们能够复活北美候鸽的话,就有了进一步的理由去重现它所栖息的整个东部落叶林带。

K:我想这会让很多人担忧不已的。

B:我想让他们知道,复活灭绝物种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也想让那些最终能够在自己的农场里复活灭绝物种的业余爱好者们明白,他们的行为是受到伦理和透明性的规范约束的。

K:看来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就是一本如何去理智担忧的手册。

B:说对了!你和我对科技如此热衷是有理由的。我们也为我们的热衷得到了回报。但世界同样需要好的担忧者——那些以事实为依据并知道何时停止担忧继续前行的人们。他们与好的热衷者做的是一样的事情。

资深游侠凯文·凯利是《科技想要什么》的作者。[7]


译者注:

[1]WELL 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恰好是“井”这个单词。

[2]快乐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是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聚集在作家肯·克西(Ken Kesey,成名作《飞越疯人院》)周围的一群人。他们推崇公社生活以及迷幻剂。

[3]美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返土归田运动,这里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从城市迁移到乡村的运动。

[4]“信息想要免费”(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首次出现在 1984 年首届骇客大会的记录中。布兰德对沃兹尼亚克说:“一方面,信息想要昂贵,因为它非常有价值。正确场合的正确信息完全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但另一方面,信息又想要免费,因为获得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

[5]因果综合症(karma vertigo)是指人们由于意识到现在所做的事情可能会对未来有重大影响而产生的焦虑感。

[6]我一代(Me Generation)就是指美国二战后在 1946 年到 1964 年之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

[7]《科技想要什么》的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其电子版以及凯文·凯利另两部作品《失控》和《技术元素》

虚拟社区编辑本段回目录

1.虚拟社区的定义和种类

    所谓虚拟社区,是指一群拥有个别兴趣、喜好、经验的人(学生、上班族、女性、男性)或是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医师、程式设计师),透过各种形式的电子网络(BBS、Internet),以电子邮件、新闻群组、聊天室或论坛等方式组成一个社群,让参与的会员藉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资讯。由于这种社区不需要固定的聚会时间及实体的聚会地点,而是建构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之下,因此称之为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的类型根据沟通的实时性,可以分为同步和非同步两类。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国内则以BBS为主
1. 非同步互动:电子信件(email)、电子布告栏(BBS)、新闻讨论群组(newsgroup)、网络电子布告栏(usenet)
2. 同步互动:网络聊天系统(IRC)、多人地下游戏城/泥巴(MUDs)。

2.虚拟社区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的虚拟社区是1980年代早期,美国一个连结各大学电脑中心的网络,它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不同主题的新闻。参与者可以在这个网络上架设自己的「新闻群组」,其他人则可以依据该新闻群组织主题张贴相关讯息,也可以读取他人所张贴的相关讯息,因此形成一个交流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新闻群组式的虚拟社区起先并没有任何商业上的行为,直到透过专属网络提供用户各式各样服务的线上服务公司出现,如CompuServe(最早开始以论坛让会员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及个人兴趣,促成CompuServe在1980年代快速成长)、Prodigy、America Online(可说是藉由虚拟社区来建立其成为线上服务产业龙头宝座的目标)等,才开始为虚拟社区加入商业气息。
   到了1990年代中期,网际网络的普及及其开放又隐匿的特性,让虚拟社区的发展更加快速,被Lycos购并的Pripod.com,被Yahoo!购并的Geocities、The Globe.com,以及女性网站iVallage.com,都是当时相当知名,以经营虚拟社区起家的网站。

3.虚拟社区与真实社区的异同

    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由众多的成员一起参与、组成的。除了基本的信息沟通外,同样可以传达情感,而沟通的方式除了个人之间的沟通,也包括了集体的公共联系,这种新的沟通型态是网络社会之所以被称为虚拟社区的重要原因。
    相异点较多,虚拟空间具有跨地域性(空间的距离不再是阻碍)、去时间性(获得即时的互动及资讯)、互为主体性(以独立个体的身分进行沟通,而非传统媒体社会的单向传输性质)等特质,且虚拟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较少有社会面貌的接触,更可能是完全的陌生人。而这种电脑连线的沟通方式,与现实社区最大的差异即在于面对面的特征。因此,基本上虚拟社区的沟通方式是较少道德束缚或社会规范的,而且是比较具有创意的。因为较无成规可循,比方说创造出一些代表心情、喜怒表情的符号—微笑、眨眼…;但也因此是比较原始、粗鲁而直率的。虽然有这些先天上的限制,但是Wellman等人也提出,电脑所架构的社会网络(CSSNs)却仍然能够维持在真实社区中才会有的强联系(strong ties)、中联系(intermediate ties)与弱联系(weak ties)等网络关系特性;进而使得电脑所架构的社会网络可以拥有足够能力在虚拟社区中,甚至就在真实社区中提供信息的交换和社会支持。

4.虚拟社区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区所要描述的是一种不直接面对面,经由媒体的中介形成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由电话和书信等工具体验经由媒介的沟通,或是藉由阅读相似的报纸、杂志,观赏类似的电视节目,而与其他人构成一种人际关系。1964年McLuhan即提出全世界将因电子媒体的发展促成地球村的概念,Giddens也认为电子媒体的发展促成全球化的趋势,媒体几乎架构了现代社会的主要人际关系。不同於大众传播媒体的单向传播,电脑网络是私人沟通媒体(电话、书信)和大众传播媒体的结合,不但是双向沟通的,而且是多媒体的形式,电脑网络不止可当作私人间通信的工具,也使得个人得以获得、传播有关公共事务的各种讯息。事实上,从沟通的理论上来看,网络的分散性架构其实是比较接近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的。尽管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单纯成为客体,单向接收信息的时候,如看新闻、听广播,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进行的是一种双向的沟通,我们听别人说话,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是沟通互动,而不是单纯的接收或单纯的发出信息而已。
    所以说,网络人际关系的特色在于以网络的媒介特性为基础,建立起虚拟社区中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接触。

5.虚拟社区的成立目的

Hagel Ⅲ与Armstrong指出,虚拟社群成立主要有四种目的:
① 商业交易:虚拟社区居民在此交换情报的行为,广义上,也是为了满足交易需求。这种社区的访客多半是要买些什麽东西的人,而在买之前,他希望能听听社区会员的意见。
② 兴趣交流:大多数人都有特别热中的事物,例如户外活动、摇滚乐、旅游、养花莳草等等。很多早期的虚拟社区都是建立在共同兴趣上,这些社区聚集了许多分散各地,但对某一主题有共同兴趣或专长的人。
③ 提供幻想空间:将网路社区当作是另一个家,创造一个新的身份,编造一个新的故事,让访客运用想像力,一同参与规划此一社区的未来。
④ 建立关系,寻求支持:这种社区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同遭遇的人,互相倾诉安慰的地方,例如离婚、病痛、鳏寡孤独者等,虚拟社区为这些同病相怜的人提供交换人生经验的场所、制造相遇相知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6.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

    虚拟社区在形成之初,并未有,甚至相当排斥任何加诸其上的商业行为,以The Well为例,该虚拟社区是靠收取每月10~15元的会费维持基本开销。但Hagel Ⅲ与Armstrong认为社区与商业并没有必要势不两立,他们在《网络商机》一书中将虚拟社区的影响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扩展至对经济影响的重要。因为对电子商务者而言,虚拟社区能因会员提供的宝贵个人资讯而更有效地行销,并从中获利;对会员而言,虚拟社区让会员转换与电子商务业者交易模式中的权力掌控者,也就是会员可以掌控个人基本机料。消费行为模式及交易历史纪录等,以及能轻易地交流产品或服务的资讯。因此他们认为,虚拟社区将会逐渐变成一种商业性质的机构,藉着提供宝贵的资源和环境来加强会员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赚取优厚利润的目的。
    正如《网络商机》一书所指出的虚拟社区会员发展的四个阶段:吸引会员→增加参与→建立忠贞→获取价值。郭恬如认为,虚拟社区的获利来源还包括提供个人化的产品与服务以建立深厚而忠实的会员基础。因此,虚拟社区对电子商务业者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在于提供一个更趋近「Segment One」行销机制的环境。成功经营虚拟社区的电子商务业者,将拥有以往无法想像的客户忠诚度。
    此外,经营虚拟社区本来就不是为了直接赚钱,而是以非常间接的方式在赚钱。也就是虚拟社区所提供的服务,会带动顾客对企业产品形象、印象及满意度。 

全球电子连接Well将被作价出售 已有27年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已经拥有27年历史的全球电子连接Well(Whole Earth’Lectronic Link)近来人气不断下跌,继前不久传出了裁员消息后,全球电子连接现在已经正式被公司管理层挂牌出售。全球电子连接Well于1985年由霍华德·莱茵古德(Howard Rheingold)创立,起初全球电子连接Well仅仅是布兰德的付费BBS的后续项目之一。

uploads/201207/1341236518XP2dD0r2.jpg

后来,全球电子连接Well开始发展成一个基于订阅用户的论坛,主要提供邮件服务。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电子连接被Salon公司收购,并保留至今。在2005年,Salon曾试图出售全球电子连接Well,但没能成功。在昨天发布的一份文件中,Salon透露Well在不久前曾进行过一次裁员,并计划将公司再次挂牌出售。

尽管Well从来没有成为一个访问量很高的网站,但它却在1997年被美国知名《连线》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在线社区”。目前,Well还拥有大约2693名会员,其中大部分是作者、记者或各学科领域代表人。据悉,Well每年的会费大约为100-150美元。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WELL
http://cnhawk.org/archives/62
http://style.sina.com.cn/news/b/2010-11-29/091070467.shtml
http://select.yeeyan.org/view/5/312555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Well The WELL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全球电子链接,The WELL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