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鸟巢》 |
基本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 |
《鸟巢》 |
片名:鸟巢
英文名:Bird’sNest
导演/编剧:宁敬武
主演:滚生丢
贾金甩
滚秀梅
类型:剧情
片长:90分钟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国家/地区:中国
发行: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北京一声春雷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08年6月17日(中国)
剧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青山绿水,与鸟为邻的贵州苗寨,一封来自北京的家信打破了孩子们宁静的生活。贾响马外出打工的父亲在信中说,自己正忙着修建开运动会用的“鸟巢”,可小伙伴们谁都不相信这种说法,认为鸟巢是给鸟住的,跟运动会根本没什么关系。为此小伙伴们纷纷打赌,说响马的父亲在说谎,韦想丢更是赌上了十五捆柴火。但响马坚信父亲的话不会错,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响马决定去北京探望父亲,并亲眼目睹一下父亲说的鸟巢。响马的母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寨子里,从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也不识字。响马深知如果和母亲说明真相,她肯定不会同意自己
![]() |
《鸟巢》 |
小伙伴们也非常希望响马能够代替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鸟巢”。而闭塞的寨民们对“鸟巢”更是一无所知,寨老忙着展示自己的权威,商人则把它联系到咖啡广告,只有响马一人相信父亲不会写错,人们的无知更加强了他对真相的渴望。为了买火车票,响马和伙伴的身影出现在山林田地,但他们很快发现依靠砍柴不可能在开学前凑够路费。失落的响马从镇里的米酒节看到了商机,五百个清香坚固的竹筒杯让响马的北京之旅成为现实,也让寨里保守的大人们刮目相看。
影片花絮编辑本段回目录
四年对苗族文化的研究,绘就电影《鸟巢》。在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建设的同时,我用来自贵州苗寨的灵感搭建起一个感光在胶片上的“鸟巢”。四年前,从监制丑丑导演的电影《阿娜依》开始,就被贵州黔东南的苗族文化所打动,从此频繁往来于诸苗寨。快速的现代化发展不停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对苗文化的了解越深,就越能感觉到它对现代人所具有的启迪意义,于是决定用电影的方式表现我的所思所感。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宣称: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苗族。撇开苗族的历史不说,苗族文化在今天的眼光看来,有许多方面让我为之惊叹和深思,比如他们天生的环保意识;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对金钱和自然资源利用适可而止的克制态度,以及他们生活方式的高度艺术化。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一个人类学意义上的奇迹。如果说五千年前蚩尤让部属踏上漫漫西迁之路,是战败于黄帝的不得已之举。那么,五千年后,这个生活在群山密林中的苗族部落却孕育了最珍贵的文化,在今天反过来为东西方世界提供了一剂良药。
![]() |
《鸟巢》 |
电影《鸟巢》就是要呼唤绿色的生活方式。一个来自原始森林中的少年,千里跋涉到北京,去看那个世界上最大的“鸟巢”到底长什么样子。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寓言。北京筹办奥运会,在空气质量和交通上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说明我们应该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反思了。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也许,贾响马就是《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
电影《鸟巢》诠释更广义的绿色奥运。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由于碰撞而带来各自的焦虑。东西方共同的危机是能源缺乏、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难以控制、污染加剧等等。东西方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省与寻找。奥运会属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而不光是专属于体育精英和所谓发达地区的人。因为奥运会是展示健康身体和健康精神的盛会。来自贵州苗寨的贾响马向我们展示了蕴含在苗文化中的环境观、生活观、健康观,带给了我们对于健康生活的无尽启迪。来自原始森林的贾响马的跋涉和奔跑,在我的眼里是第一个到达奥林匹亚精神终点的人,所以他是我心目中的绿色冠军。
影片简评编辑本段回目录
![]() |
《鸟巢》 |
电影《鸟巢》讲述一位岜沙少年只身从家乡到首都北京看奥运场馆“鸟巢”的传奇经历,展示了边远农村少年对现代文明的新奇、惊诧与认知。在讲述有趣故事的同时,影片拍摄也全方位地展示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的民俗文化。跟着响马和他的小伙伴们,观众可以在绿色的山野(听歌),金黄的稻田,美丽的竹林,清澈的水流间穿梭;采草药、分葛根、荡秋千、救金雕、竹林富饶的动植物资源尽收眼底。此外,影片中质朴的苗寨民歌,独特的少数民族服装、乐器、舞蹈和生活方式极具苗寨特色,让人们对那里恬静的生活不禁神往。《鸟巢》凭借着精良的制作水平不仅被列入了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第一批面向全国发行系统的“推荐影片之一”,更一举获得了2008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环保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