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年前星际物质因彼此吸引而收缩,形成一个旋转的原始星云团。原始星云团不断收缩,越转越快,并逐渐变扁。
(2)原始星云最初的温度很低,为冰点以下200多度,由于收缩使大量引力势能转化为热能,使其温度逐渐升高。
(3)原始星云收缩到大致为今天海王星轨道的大小时,其赤道处的旋转离心力大致等于星云本身对赤道处物质的吸引力,因此赤道处的物质便不再收缩,但星云内部还在继续收缩,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周边较厚而中心较薄的旋转星云盘。
(4)原始星云中大约97%的物质通过收缩而在星云盘的中心聚集成为太阳,其余物质中细微的固体质点通过相互碰撞和引力吸引聚集成为行星。
(5)离太阳较近的区域因为温度高,原始物质中大部分挥发性物质几乎全部逃逸,剩下的是铁、硅、镁、硫及它们的氧化物,组成体积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大的类地行星。离太阳较远的区域因为温度低,除了拥有类地行星物质以外还有大量的氢原子、氢分子、氦、氖等捞?镏蕯,以及氧、碳、氮及它们的氢化物,它们组成了体积和质量均大但密度较小的木星和土星。离太阳最远的区域的行星因受太阳的吸引力微弱,大部分捞?镏蕯逃逸,或所存很少,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约介于前两类行星之间。
(6)由于太阳曾经抛射出部分带电物质并损失了角动量,而行星是由原始星云中最外面的物质形成的,这部分物质的角动量本来就很大,这就造成了太阳系角动量具有目前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