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66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02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巴伦周刊
巴伦周刊
十月
十月
《太原铁道科技》
《太原铁道科技》
《广西水利水电》
《广西水利水电》
《广西水利水电》
《广西水利水电》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湖南水利水电》
《湖南水利水电》
《湖南水利水电》
《湖南水利水电》
《百年建筑》
《百年建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证券市场周刊》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被美国期刊协会评为“世界十大财经媒体之一”。《证券市场周刊》见证中国证券发展历史,推进中国证券市场成熟。秉承“眼光即价值”的办刊理念,明确为机构和成熟投资人服务的指向,立足证券土壤,面向财经领域,集新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周刊类读者阅读率之首。至今不断创新,始终傲视同行。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杂志名称:《证券市场周刊》周刊

价格:全年零售价 490元/年;每期零售价 10.00元/期

主办单位: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编辑出版:《证券市场周刊》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6291

国内统一刊号:CN11-3043/F

邮发代号:82-875

国外发行代号:W1222

联合征定代号:LD112108

创刊日期:1992年3月

出刊日期:每周周五

报刊版式:16开80页

发行量(每期):200000册

栏目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主要版块栏目:

《封面文章》 、《视点》 、《互动》、《览要》、《本刊特稿》 、《融资》 、《公司调查》 、《跨国公司》、[产经]、《茶歇》 、《证券基金》 、《金融》、《访谈》、《海外》 、《期货》、《观察家》、《股改》

栏目先驱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第一本财经类周刊,并且也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本证券杂志,它在上世纪末期创造的月发行量100万份的记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后无人及的巅峰。《证券市场周刊》成就了众多的财经记者、编辑,很多风头正健的财经媒体人才皆出于此,并且孕育了日后风光无限的《财经》杂志

《证券市场周刊》的成功,对很多财经媒体而言都具有借鉴意义。如何预见并把握住市场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如何跟随市场的发展与时俱进,开发出新的媒体产品,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容定位。尤其是一份曾经辉煌的杂志,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发展,延续已有的优势,重塑核心竞争力,就具有典型性和普遍价值。

不容回避的是,《证券市场周刊》在保有品牌惯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是证券市场的周期性成长对杂志发展的影响,当股市不振的时候,《证券市场周刊》的发行量也萎缩到每月十万份左右,可谓大起大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证券市场信息服务受到较大冲击,再者,周刊在时效性上逊色于日报,在内容深度上不及半月刊、月刊,可以说是两头受到夹击。对此,已经走过11个年头的《证券市场周刊》又应如何迎接下一个十年?

发展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1992年2月17日,《证券市场周刊》 (当时名为《证券投资周刊》)试刊号正式出版。该周刊为胶版纸印刷,没有彩色封面,仅16页。在那时,国内的证券类刊物只有上海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刊》 (后来的《上海证券报》),以及深圳的《股市动态分析》。《证券市场周刊》的创刊,可以说适应了投资者获得证券市场信息的需求。

首期印刷量只有几千份,主要向机关、学校、银行、交易所等假想的客户邮寄,以投石问路。当年三月份,参与创刊、现任该刊常务副总编的方泉先生带着2000本杂志,亲自到上海的申银、万国和海通三大证券公司下属的各大营业部进行推广,结果很快就销售一空。这次上海之行,增强了办刊的信心;也使刊物的定位更加清晰:定位于可操作性强的内容,向投资者提供选择股票具有参考意义的信息。

《证券市场周刊》最初的内容就分为三大块:一是政策面信息,即关于证券市场的宏观政策;二是基本面信息,就是关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及经营状况的报道;三是技术面信息,即关于证券市场的盘面变动和走势分析。

1992年7月5日,《证券市场周刊》由内部刊号改为公开发行。当年年底,发行量迅速扩大,差不多达到了四五万份。

最初, 《证券市场周刊》单价为二元。在1993年上半年,该周刊由16页扩版到48页,增加了铜版纸的封面。由于成本上升,定价也提高到五元。虽然价格提高了,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发行量持续扩大。到1993年6月份股市出现第一轮牛市高潮的时候,发行量几近10万份。

《证券市场周刊》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长起来,其发行情况也随着股市的晴雨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1993~1996年这段时间,股市处于整理、衰退期。虽然《证券市场周刊》的整体经营状况越来越好,但发行量却在萎缩,每月只有三四万份。

1996年中国股市回暖,出现又一轮的牛市行情。在这种大背景下,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而随着《证券市场周刊》周围聚拢的证券分析师、财经专家等知名人士的增加,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到1996年12月份,月发行量达到了40万份。

(图)《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1997年1月,《证券市场周刊》分为综合刊(蓝刊)和市场刊(红刊)。前者延续了以前的关于证券市场政策面、基本面的分析报道,后者则更加贴近投资者,为其提供即时的市场信息。《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财经类刊物中最早实行“一号两刊”的杂志之一,而目前这种现象在媒体圈已经十分普遍。

早在1995年,《证券市场周刊》就提出了“浮上去、沉下来和存得住”的内容编辑方针。“浮上去”是提高政策面、基本面信息的权威性“沉下去”指技术层面的市场信息更贴近投资者,急投资者所需;“存得住”则是针对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将原来的技术面内容拿出来,单独做一本市场刊,无疑是对“沉下去”理念的落实与贯彻。这次的内容细分,适应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及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到1997年5月,《证券市场周刊》达到了自创刊以来的巅峰时刻,综合刊与市场刊两本加起来,月发行量突破了100万份;这一记录也是众多财经类期刊中至今仍无人能够望其项背的。发行量的突飞猛进,也印证了创立市场刊、满足投资者技术分析信息需求策略的正确性。

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9年“5·19”行情之前,中国证券市场再次进入一个调整期。《证券市场周刊》也随之放慢了成长的步伐,发行量不断减少;维持在30万份左右。1998年4月,《财经》杂志创刊。在其前四期、一直是作为“《证券市场周刊》月末刊”面世的。

1999年开始,股市不断走牛,投资者越来越多,可投资的方式越来越多,获取证券市场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网络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于是,证券类信息服务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时间,《证券市场周刊》的经营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前有《中国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三大证券报的出版周期快与实时信息的优势,后有《财经》、《新财富》等月刊的深度分析,再加上众多网站铺天盖地及更快捷的股市信息,《证券市场周刊》已不复昔日雄霸证券类媒体市场的辉煌。

(图)《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尽管《证券市场周刊》的发行量在不断下降,经营收入在缩水,但到目前为止,依然保持了它在证券类媒体中的龙头地位,保有相当的读者规模,以及相当程度的品牌影响力。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周刊》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在发生变化。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也从原来简单的股票变动技术分析提高到深层次、宏观面的分析报道,投资者也不断细化,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就要求为其提供相应的特色化信息服务。为适应这种变化,2002年《证券市场周刊》综合刊开始改版。更加突出政策面、宏观面信息的权威性和前瞻性,提供关于上市公司的独家调查,以及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等。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纵观《证券市场周刊》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媒体与市场共生、共进的历史。1992年的创刊,适应了中国证券市场诞生期广大投资者普遍的、浅层次的信息需求;1997年一分为二,则塑造了市场成长期内容细分的巨大成功;2002年综合刊的改版,是股市成熟期媒体持续性发展的一次尝试。

内容特色编辑本段回目录

《证券市场周刊》包括综合刊(蓝刊)和市场刊(红刊)两本。综合刊定价每本七元,每周六出版;市场刊定价每本五元,每周日出版。两本杂志采用两套班子独立运作的方式,同时在周六上午面市。综合刊尚在改版、调整之中,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市场刊已比较成熟,靠发行已经盈利。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证券市场周刊》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