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39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23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张石顽
张石顽
张景岳
张景岳
王好古
王好古
许叔微
许叔微
唐慎微
唐慎微
王惟一
王惟一
侯云德
侯云德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
李璞
李璞
瞿逢伊
瞿逢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图)严永清严永清
严永清,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家。中国中药(方剂)系统研究及复方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中药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先后主持进行了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剂系统的创新性研究,特别是对著名古方生脉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开拓了我国对方剂系统研究的先例。基础研究有多项新的发现,揭示了所研究复方的优越性是源于复方中物质基础的特异性,提出了在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有利于提高疗效的质和量变化的观点。“九五”期末又研制成了我国第一个由有效部位群组成的心得康颗粒剂,发展了新的用途,为中药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目录

[显示全部]

生平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严永清,1934年7月7日生于上海市黄浦区霞飞路(今淮海东路)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小学毕业时,随父母迁居无锡,在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初中毕业。1949年5月无锡解放,同年夏天考入辅仁中学读高中,勤奋学习,思想进步,1950年底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毅然参军,时年16岁。参军后,领导将他安排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学习,经军事、政治学习3个月后,又把包括他在内的100多名学员分配到该校药学院(1953年改为东北药学院,即今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学习并毕业。

1955年,由于地方建设的需要,他毕业时被分配到南京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组织的教学工作。他对教学的认真刻苦和高度责任心的表现,得到了学生的赞扬和领导的信任,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在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号召下,组织决定派严永清参加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这成了他日后为发扬中医药、为中药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转折点。

初学中医时,他对中医理论常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产生了兴趣,进而努力钻研,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中医“藏象”、“中药四气五味”、“气血理论”等写了许多心得体会。为此,学校还派严永清到全省各市讲演西学中的体会。由于他学习中医药的认真刻苦及毕业前写的有关“调理气机”的论文等,西学中成绩突出,毕业时成为江苏省西学中人员中惟一的卫生部一等奖获得者。

1961年西学中毕业回校后,严永清决心致力于中药教学和研究,担任了中药学、方剂学等教学工作。并把当时未被重视、研究难度大而又是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手段的中药复方和中药理论定为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方向。1983年,严永清作为全国协作组组长,主持了第一个复方(生脉散)系统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并对该复方的研究坚持进行了20年,至今仍在继续。1995年他对生脉散复方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是国内率先以复方为整体的复方化学与药效结合研究的实践者。在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带领课题组对生脉散先后开发了系列新制剂(口服液、颗粒剂、粉针剂)。 “九五” 期间,又以创新思维,从共煎液研究开发了第一个由有效部位群组成的中药二类新药心得康颗粒剂。严永清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和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及国际医圣杯医学著作一等奖、陈立夫中药著作奖等多项奖励。共发表论文120 多篇,著作13部。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他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严永清在中国药科大学,先后担任中药学院院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直到1997年他63岁时才批准退出领导岗位。近几年他仍为完成国家课题而兢兢业业地勤恳工作。2000年、2001年还被评为师德模范和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学术活动编辑本段回目录

严永清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成果,在许多国内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先后20多次应邀赴意大利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做学术报告,扩大了中药在国际的影响。

曾担任国际中草药学会副会长两届6年,目前还担任着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973”项目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中医药名词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及《中草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江苏药学与临床》等的副主任编委、 《中国天然药物》副主编《中国中药杂志》等多种杂志的编委。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药复方现代研究的倡导者 

严永清在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的两年半学习期间,他认为《方剂学》可看做是临床和药学学科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中医临床治病主要手段是应用复方,而由多味药组成的复方的化学成分复杂,就应着力研究。

1978年10月,“文化大革命”后首次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药学会学术会议大会报告中论述了复方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复方中化学成分不等于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相加”,“复方在煎煮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利于提高疗效的物质基础的变化”,“要重视和开展以复方为整体的化学研究”、“要研究阐明复方优越性的科学内涵”等观点。

1983年,严永清获得了“六五”国家攻关项目第一个中药复方课题“生脉散新制剂研究开发”的资助,以他为组长的全国8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对有8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方“生脉散”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文献调研、组成药物的品种、组方原理、制剂工艺、药效、毒理、化学、质量标准等全面深入的研究,有了多项发现和创新,如方剂来源纠正了长期误传认为的出自李皋的《内外伤辨惑论》的说法,而是出于张元素著的《医学启源》 ,把历史提前了45年。又如组方中药材用量,将药典方所用比例(人参麦冬五味子=1∶2∶1)改变为1∶3∶1.5药效明显优于药典方;发现煎煮工艺合煎优于分煎混合;发现了新的用途;发现各药材的品种、炮制方法不同对药效有影响,确定了红参优于生晒参,麦冬宜用杭麦冬或川麦冬,五味子必须北五味等。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严永清认为,无论是单味药、复方的作用均由其物质基础所决定。复方疗效优于单味药,必然也是由于复方中物质基础与单味药的化学成分不同,其作用肯定不是各药物质基础的相加,而是物质基础产生了变化,无论是量或质的变化,总是产生了有利于提高疗效的变化,应该加以研究阐明,才能更好认识配伍的科学依据,也将为研制更有效的新药提供启示。

他在主持“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六味地黄汤的方剂学研究”中,开始进行了复方化学研究的探索。他的课题组在对六味地黄汤的药理研究中,按中医理论分成全方(合煎与分煎混合)、三补、三泻、一补一泻3组共7个组的实验发现:大多药效指标均以全方合煎组最好。遂以这7组进行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发现全方合煎组及三补、三泻合煎液醇提组均有新的峰出现,初步分析合煎液可能使其某些成分发生量的增加或新成分产生,某些成分则大为减少。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及非计划研究内容未深入进行。但这已启示多药共煎可能有些物质基础发生变化,这也可能是药效好的原因。

开创研制有效部位群组成的中药新药的新路 

严永清长期坚持中药复方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发扬中医药学。他认为,研究中药复方,必须达到:阐明—发现—发展的目的。即通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一是阐明复方的科学性,揭示其有效的科学依据;二是在研究中有所发现,如奏效原理,配伍规律,作用特点,药物间的相互影响,用量与药效的关系等等;三是使发现的现象、原理、规律、关系、特点等启示人们进一步发展、发扬,包括可能把有些现象上升为新的理论;可能把发现进一步应用,研究开发新的疗效更好的药物,使人们更感到中医药学的伟大,使中医药学作为科学,也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逐渐地成为国际所承认的能被接受的主流医学的一部分。

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充分体现在对生脉散的研究中,从1983年开始研究,至今19年多,还在继续研究。前述深入基础研究所得成果,他想要把成果应用于开发新药。1997年他又获“九五”国家攻关项目——“生脉散细粒剂的研究开发”课题。他带领课题组决心研究开发从合煎液分离提取若干有效部位,研制成新型的二类新药。这是中药新药开发的创新思路,没有先例可供借鉴,就凭设想提出了方案。早在1995年,这一设想就提出过,当时曾经有专家提出疑虑,说他的想法是很新颖,也有依据,但最后是什么样子很难想象,能否拿出药物来很难说。他没有动摇,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发现支持着他,终于在1997 年申报课题获得批准。但当时国家新药审批办法中,尚没有列出这类新药的条文。

提出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中存在增效因素的观点 

他提出“增效因素”的概念包括如下方面。

复方中化学物质基础不等于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相加,而是在合理配伍后的复方在共煎过程中某些化学成分间可能产生有利于提高疗效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增效因素。这些增效因素仅是指诸药共煎所得的汤剂或其他制剂。不包括在患者服用后药物在体内过程的变化,后者是更为复杂的变化过程。

增效因素导致增效的表现包括:①变化后的物质基础的药效比原药材好;②减低了原药物的毒性,提高了安全性;③某些成分促进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间接产生增效的效应。

中药现代化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

80年代起,严永清就不断以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宣讲中药的优越性,加强中药复方研究等,扩大中药在国际国内的影响。经常提出中药应走向国际、走向世界。1994年,在重庆召开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特邀报告,题目就是“中药制剂要走向世界”。此后多次在《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国药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等报章杂志上以“科学性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中西医结合研究和创制新药”、“中药复方研究的若干问题”、“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路”等题目发表文章和论文,大力倡导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1997年,他参加了国家科委起草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纲要”的讨论及有关中药现代化的多次研讨,1998年又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举办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论坛”发表了“坚持中西医药结合、展望21世纪中药复方现代化进程”和“为中药复方制剂走向世界而奋斗”的报告。

简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1934年7月7日 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

1946-1949年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初中部学习。

1949-1950年 江苏无锡市辅仁中学学习。

1950年12月 江苏无锡市参军。

1951-1955年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东北药学院)学习。

1955-1958年 任南京药学院助教。

1958-1961年 南京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

1961-1964年 任南京药学院助教。

1964-1976年 任南京药学院助教兼团委副书记。

1977-1983年 任南京药学院讲师、系主任、科研处长。

1984-1997年 任南京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教授

任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至今 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主要论著编辑本段回目录

1 严永清.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途径的探讨.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3):61-67.

2 严永清.加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专论).中药通报,1985,(2):1-3.

3 严永清,吴建新.药物的辛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中药通报,1987,(1):53-56.

4 严永清,吴建新.药物的苦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现代应用药学,1987,(5):12-15.

5 严永清.生脉散口服液的综合研究.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6 严永清,朱丹妮,吴建新,等.六味地黄汤化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中国中药杂志,1991,(5):310-312.

7 高晓山,严永清,吴焕,等.中药药性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8 严永清,杭秉菁,刘国卿,等.六味地黄汤配伍理论的实验研究.中药材真伪鉴定研讨会论文集.1993:23-42.

9 严永清.中药辞海(第二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10 谢明村,严永清,祁公任.中药学概论.台湾:尚印刷事业有限公司,1996.

11 严永清.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思路.健康报,1997.03.07.第(2)版;中国中医药报,1998.07.15.专版.

12 严永清,朱丹妮,马世平,等.生脉散复方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一)生脉散有效部位的确定.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54-857.

13 严永清,朱丹妮,马世平,等.(二)生脉散有效部位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57-860.

14 严永清,马晓红,李志明,等.(三)生脉散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60-862.

15 朱丹妮,严永清,李志明.(四)生脉散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62-865.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严永清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