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51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23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何德全
何德全
朵噶·彭措饶杰
朵噶·彭措饶杰
吴先恩
吴先恩
黄新廷
黄新廷
卢胜
卢胜
张天云
张天云
李雪三
李雪三
旷伏兆
旷伏兆
陈先瑞
陈先瑞
曾绍山
曾绍山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罗舜初
罗舜初
罗舜初(1914—1981),福建省上杭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目录

[显示全部]

生平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罗舜初,一九二九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区委组织委员,闽西独立团班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代局长,军委二局副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参谋部二局局长,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参谋处处长,山东纵队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鲁中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军政治委员、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第二副司令员,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主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大事年表编辑本段回目录

1914年12月11日生于上杭县溪口乡大洋坝村。罗舜初7岁入学读书,12岁辍学后当杂货店店员。

罗舜初1961年在政治学院学习期间进行射击训练
1961年罗舜初在政治学院学习期间进行射击训练
1929年5月参加大洋坝农会举行的武装暴动。同年夏加入少先队。冬,参加共青团,被选为团支委。
1930年1月调任东二区少先队大队长,不久改任少共区委组织委员。
1931年加入红军闽西独立团,任政治战士、班长。在白砂战斗中负伤。
1932年7月伤愈后,入瑞金红军学校第四期学习。10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
1933年夏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参谋。
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长征。
1935年8月在左路军司令部任参谋主任。
1936年1月调红军总司令部二局三科任科长。9月任二局副局长。10月代理二局局长。红军总司令部与中央军委会并后,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
1937年秋进抗大学习九个月。
1938年12月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
1939年5月,随徐向前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组建八路军第一纵队,任参谋处长。
1940年6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参谋处长、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1942年8月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3年3月任鲁中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收复了鲁中大片国土。
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率鲁中军区部队和一批地方干部,于1945年11月挺进东北,建立根据地。
1946年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三纵队政委。3月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7月兼任辽宁分省省委书记。参加建立长白山根据地和四保临江战役
1947年8月调回三纵队任政委,在秋季攻势中率部全歼敌—一六师。
1948年9月,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在战斗中负重伤。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政委,率部入关。
五十年代罗舜初(前左二)深入海军舰艇视察
五十年代罗舜初(前左二)深入海军舰艇视察
1949年4月任四十军军长兼军党委书记。率部横渡长江,解放了武汉株州等重要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因病在长沙休息治疗,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
1950年4月任海军参谋长。
1952年3月任海军第二副司令员。
1957年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组长,参与制定国家海洋科学12年运行规划,组织领导了中国首次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
1958年负责领导组建海军舰艇、水中兵器航海、水声、工程设计、卫生勤务六个专业研究所及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以后为研制导弹,参与组建海军技术部和海军试验基地。同年7月经毛泽东批准,由罗舜初等四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中国海军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的总体设计工。
1960年8月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
1962年6月任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长。
1965年4月任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圆满完成了试验场地和观察站建设任务,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罗舜初对海军建设和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5年4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同年8月改任沈阳军区顾问组长。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2月在沈阳逝世。

“旋风”勇将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们常以“旋风”来形容将军的骁勇,上杭籍中将罗舜初是名副其实的“旋风”勇将。

1947年,在临江同辽东军区机关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右一为罗舜初,右二为莫文骅。
1947年,在临江同辽东军区机关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右一为罗舜初,右二为莫文骅。

1945年11月中旬,罗舜初奉命率9000余名将士,横渡渤海,开赴东北。翌年1月,山东解放军第三师、警三旅和冀热辽十六分区之二十一旅、二十三旅组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罗舜初任政委。东北战场,烽烟滚滚,罗舜初率部以弱御强,浴血鏖战,用辉煌的成果创造了三纵“土八路”打败国民党军“王牌军”的战争奇迹。在罗舜初等的指挥下,第三纵队在黑土地连战连捷,敌军给第三纵队起了个外号:旋风部队。

在率“旋风部队”痛歼强敌之前,罗舜初的骁勇风采就颇可圈可点:1933年,年仅19岁即从红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红军总部首长亲切地称罗舜初为“小罗”。长征途中,“小罗”软硬不吃张国焘那一套,跟定朱德,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作抗争,险些被杀。1938年12月,罗舜初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参赞军机;1942后8月,走马上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独当一面,嗣后,痛歼反共“摩擦”专家秦启荣,三讨伪军吴化文,威扬鲁中;1944年9月,葛庄一战,300多个日军魂归西天,1300多个伪军或毙或俘;1945年3月,蒙阴战役,上千守敌无一漏网;1945年5月,石桥伏击,日酋吉川资旅团长命赴黄泉。

临江战役期间,罗舜初担任南满军区第一参谋长。他及时掌握敌人动态,知己知彼,得心应手地制订作战方案,适时指挥,应变措施灵活而有力。临江战役,奠定了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在总结会上,陈云当众夸奖:“罗舜初同志是个好参谋长!”

临江战役结束约半年之后,罗舜初回到“三纵”任政委,不久,虎将韩先楚调任“三纵”司令员。韩、罗联手,率这支英雄的“旋风部队”,横扫敌军如卷席,创造了许多著名战例:奔袭威远堡,猛虎掏心,痛歼敌军一个整师;闻家台血战,国民党军新五军军官大队200多人,踏着尸体冲锋,边冲边吼“誓死保卫军部”,但在坚不可摧的“旋风部队”重创下,虽几番冲上解放军阵地,终在白刃格斗中惨败。
罗舜初辽沈战役作战地图
辽沈战役作战地图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韩、罗率“旋风部队”打头阵,攻克义县,奏响辽沈战役胜利序曲。辽西会战,“旋风部队”一举端掉廖耀湘兵团指挥所和三个军部,使十万敌军群龙无首。

辽沈战役接近尾声时,罗舜初被敌机炸成重伤,失去知觉,经抢救才苏醒过来。沈阳解放后,组织上送他到沈阳治伤。不久,中央军委电令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罗舜初伤势尚未痊愈,却对来探望的战友说:“请回去告诉部队领导,我很快就回去,一定要进关去,走不动,爬也要爬进去!”东野总政委罗荣桓在干部会上号召全体干部学习罗舜初。

在建国后的岁月里,罗舜初历任海军副司令员、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防工办兼国防科委副主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他负重任,建设海军;他披荆斩棘,主持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他呕心沥血,参与组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氢弹试爆前夕,他勇担政治风险,向最高决策层建言:二二一厂暂停开展“文化大革命”,集中力量搞好生产和科研。1981年2月24日,“旋风”勇将罗舜初病逝。

在延安抗大的日子编辑本段回目录

1937年1月13日,中央军委由保安迁至延安,正值西安事变不久,革命斗争形势紧张。时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的罗舜初,深感自己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不适应工作,产生了进校学习的念头。此时,“红大”也随党中央迁至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校长是林彪,副校长是刘伯承罗瑞卿任教育长。

罗舜初抗大学员参加延安集会活动
抗大学员参加延安集会活动

有一天,罗舜初去见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上学请求。毛泽东听了,欣然同意,并亲笔给他写了介绍信。罗舜初精神振奋,离开毛主席住处后,立即带着书信找到了罗瑞卿。这时,抗大第二期已经开课。罗瑞卿只能作为特殊情况,先安排他一面工作,一面在校选科旁听。后来,罗舜初又参加了毛泽东亲自主办的研究班学习。其间,毛泽东多次在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时事政治报告。罗舜初每次都到场听课。尤其是他聆听毛泽东讲授的《辩证法唯物论》,受益匪浅。毛泽东讲课前把要点发给大家,授课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系统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家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提高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辨别能力。毛泽东讲稿的主要部分,就是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实践论》《矛盾论》。抗大第二期于8月初结业,同时第三期开学。因为罗舜初原是插班学员,所以经批准留下继续学习,成为第三期正式学员。这一期共有学员1200多人。

从此,罗舜初开始了系统的政治理论、战略战术以及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星期日,大多数学员放假离校,罗舜初回到军委机关看望首长和战友们,在驻处门前遇见了毛主席。毛泽东关切地问罗舜初:“你在那里学习怎么样?有什么困难?”罗舜初回答说:“学习收获很大,就是课程太多,有点跟不上。有的教员讲得太快,听不懂,特别是工农出身的同志,文化水平低,听起来很吃力。”后来,毛泽东将罗舜初的意见转给了已升任抗大副校长的罗瑞卿,并强调,讲课要看对象,讲究实际,要用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方法。对于抗大教学方向、教学原则、教学活动等问题,毛泽东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一天,罗瑞卿见到罗舜初,开玩笑地对他说:“小罗,你在主席面前‘告我状’啊!”“是主席问我的。”罗舜初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你的意见很好,是正确的。在教学方法上正要听听大家的反映。”罗瑞卿诚恳地说。事实上,身为抗大负责人的罗瑞卿,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十分重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问题。他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多次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和教员进行研究讨论,在实践中创造出了一套崭新的教学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少而精”的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抗大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学风,先后培养出了数十万革命干部,为党和军队的建设及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舜初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旧址

罗舜初在抗大学习前后约10个月。他的政治理论、军事知识、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经过抗大学习,对党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革命方向有了系统的了解,使我更加明确了革命的人生观,更清楚地认识了革命的任务和最终目的;学习马列主义为我学会全面考虑问题奠定了基础;系统地学习革命理论及党的路线和政策,这是我后来发展、提高和进步的关键。”罗舜初离开军委总部,毛泽东勉励他:“好好锻炼,努力提高自己。”

1938年5月,罗舜初调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接到调离军委总部的通知后,罗舜初心里很不平静。他既为能够亲身参加前线战斗而兴奋不已,又为要离开多年来培养、教育他的毛泽东等军委首长而深感失落。临行前,罗舜初去毛主席那里告别。他走近毛主席住的窑洞,透过门缝见到主席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文件。平时一向办事干练、敏捷的罗舜初,却在门前忐忑不安,犹豫起来。他不愿意打搅主席,更不知道和主席说什么好。此时,毛泽东已经听到门外有人,看见是罗舜初。“小罗吗,有啥事?”毛泽东用温和的话语把罗舜初叫进了屋内。看到罗舜初的神态与往常不一样,毛泽东已经猜出他的心思。“主席,我向您辞行来了。”罗舜初低声说。毛泽东面对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也有些难以割舍。他仔细地打量罗舜初好一会儿,说:“好啊,是好事啊!”说着便把文件推到一边,和罗舜初交谈起来。他们谈打仗,谈学习,谈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这时,罗舜初平静多了,也充满了信心。最后,毛泽东对罗舜初在军委机关担任参谋、科长期间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勉励他:“到敌后要好好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罗舜初把毛泽东的教诲,牢牢记在心里。
罗舜初右  图:毛泽东在抗大开学典礼上讲话。
右 图:毛泽东在抗大开学典礼上讲话。

1942年8月,罗舜初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而后,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他又任中共鲁中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当时,为进一步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夺取战略反攻的有利阵地,鲁中军区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和山东军区的战略意图,决定由罗舜初和司令员王建安一道在鲁中地区部署和指挥讨伐吴化文部的战役。罗舜初和王建安把前后方的力量组织起来,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歼灭吴部64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解放村镇千余个,抗日根据地面积增加1000多平方公里,控制了战略要地沂鲁山区的大部,打通了沂、鲁、泰、蒙四大山区的联系,大大改善了鲁中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指出:“这次战役的胜利,使山东战场开始转入局部反攻,为全面反攻创建了巩固的阵地。”1944年9月2日,日伪军一部约2500余人又向滨海区“扫荡”,当时,鲁中军区的团以上军事干部都在山东军区开会,在家主持工作的罗舜初亲自指挥了歼敌战役。他组织第一、第二团和第十二团进至葛庄及金牛富地区,四团和鲁中军区特务营进至沂水河南岸陶沟地区,待机歼敌。9月3日,日伪军分两路沿沂河北窜,埋伏在葛庄一带的罗舜初部队毙伤、俘虏日军和伪军共1500余人。这是鲁中八路。军在运动中又一次歼灭日伪军二个大队的模范战例,山东军区驰电嘉勉参战部队。

罗舜初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嘱托,他为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

壮志未酬编辑本段回目录

天有不测风云

罗舜初东方红1号卫星
东方红1号卫星

1972年4月底的一个傍晚,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走出办公楼的大门,神色凝重地坐在了回家的车上。

北京的春天来得快,走得也急,整整一个春天,罗舜初将军几乎还没有意识到春天的到来,大好春色转眼间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这个傍晚坐在车上的罗舜初,对春天给人间带来的种种浪漫与喜悦、温馨与柔情,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除了闷热,还是闷热。

就在今天下午,在科委机关的大会上,有人宣布了中央的决定:罗舜初同志暂不参加科委党委常委工作,集中精力检查交代问题!

两年前,也是这个时候,罗舜初正协助周恩来组织指挥中国第一颗“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工作。当时,正是动荡年代中最混乱的时期,为了落实好周恩来总理的每一指示,从而保证中国第一颗卫星顺利上天,已经年过半百、身上又多处留有战伤的他居然和年轻参谋一样,坚持昼夜值班,随时处理各种问题,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这除了他用顽强的意志作支撑外,每天就只有靠吞云吐雾,超量吸烟!直到“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他最后一次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完卫星的运行情况后,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卫星上天后,他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欣慰感,一颗多年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他总算又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件事。毫无疑问,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既是一个让全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日子,同时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一个日子。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在全国欢腾的“五一”节之夜,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他有过长时间的交谈。谈话快结束时,周恩来还对他说,要注意身体,要再接再厉,第二颗、第三颗卫星还等着你们去组织指挥呢!

“五一”节过后不久,中央军委便下达了要搞同步通信卫星研制工作的指示。因此,他在参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和“实践1号”科学实验卫星的组织领导工作的同时,开始着手组织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1970年8月,他参与组织召开了国防科委规划工作会议。同年11月9日,他又在京西宾馆亲自主持召开了著名的“11·9”会议。在这个会上,上百名科学家济济一堂,热烈研讨了通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载人飞船的问题,对有关的研制、发射计划作了一系列的安排。尤其是通信卫星,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并确定由孙家栋担任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
罗舜初林彪座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毁的现场
林彪座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毁的现场

就在这时,震惊中外的事件发生了———林彪仓皇逃窜,连同座机一起坠毁温都尔汗。这个后来被称之为“9·13”的重大政治事件,不仅如同一枚惊雷在整个中国大地横空炸响,而且对位于中国政治中心的北京的国防科委来说,同样是一次强烈的震撼。

于是,有人利用林彪在“571”工程中把国防科委作为借用力量以及罗舜初曾在东北林彪手下工作过这一客观事实,想乘机将罗舜初划入林彪线上的人物。

面对这意想不到的攻击,罗舜初很冷静,也很坦然。他对自己的这段历史比谁都清楚,比谁都明白———多年来,他除了与林彪有过工作上的关系外,没有任何私交,更无“阴谋”可言。在“9·13”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周恩来就当面询问过他有关情况。他把他所知道的情况如实地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并向周恩来表示说:“林彪出逃,我确实没有想到。之前他在工作上交代的几件事情,我确实照办,但没有个人之间的私交。我与林彪的关系,可以接受组织的审查。”

经过审查,许多过去并不清楚罗舜初与林彪有关系的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在战争年代曾在林彪麾下担任过被国民党称为“旋风部队”的东北野战军主力纵队的政委、南下时担任四野先遣兵团先头军军长的将军,建国后与林彪虽然同在北京,却从未去过林彪的住地毛家湾,也从未与林彪或叶群直接通过电话,更无其他不正当的“秘密来往”。他留下足迹最多的地方,除了中南海西花厅聂荣臻元帅的住地,便是国防科委所属的各个基地和研究所———熟悉罗舜初将军的人都知道,每逢节假日,他总要到搞科研的第一线去转一转,和一些专家和师傅们拉拉家常聊聊天,他不仅熟悉那些年长的老科学家的特长、脾气与性格,而且还能叫得上一些富有才华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愁疾苦,以及妻儿在何方,老家是何处。一些不了解他经历的人,从他那脱口而出的一个个精确无误的科学数据以及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宏伟规划与发展前景的侃侃而谈中,都误认为他是投笔从戎的清华学子,而绝不会想到他在参加革命前只断断续续念过三年小学。

然而,正当他憋足力气,想让自己的事业再度辉煌的时候,他却被一种看不见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左”的政治力量击倒了,如同一名正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突然被人在身后放了冷枪

关起门来读《毛选》

“五一”劳动节这天,吃过早饭,罗舜初便把家里的人全都召集在一起,一边抽着烟,一边若无其事地说了一番话:“我下台了,以后你们要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关于我的问题,你们不要有任何牢骚怨言,要相信我,也要相信组织,相信我的问题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说完,他又回到屋里,继续抽烟。第二天,罗舜初便开始闭门读书。

罗舜初读的第一本书,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毛选》他过去是读过的,但平常由于太忙,所以实在没有时间通读过一遍,现在好了,一切繁杂的事务皆抛脑后,可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读它一遍了。
罗舜初《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

罗舜初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1929年。心情忧郁的毛泽东那年到闽西养病,路过福建上杭县时,在罗舜初的家乡大洋坝村住了一个晚上。大洋坝村的老乡当时叫毛泽东并不叫“毛委员”,而是叫“毛先生”。在村里住下后的“毛先生”当晚并未上床睡觉,而是蹲在一盏油灯下,挑灯夜读,通宵达旦。罗舜初当时是少先队总队长,为保护“毛先生”的安全,他率领着十几个打着光脚板、扛着红樱枪的少先队员围在“毛先生”住房的四周,给“毛先生”站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岗。就在这天晚上,“毛先生”那挑灯夜读的身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年后,罗舜初参加了红军,后来任了作战参谋。当了作战参谋的罗舜初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首长的接触日渐增多,彼此渐渐熟悉起来。由于罗舜初年轻而又个子瘦小,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首长都喜欢管他叫“小罗”。

建国后,毛泽东当了中国的领袖,依然没有忘了罗舜初。毛有时同罗相遇,如果有时间,就叙叙旧,没时间,就握握手。……罗舜初一边读《毛选》,一边回想一些事情,不知不觉中便将《毛选》四卷全部通读了一遍。

读完了《毛选》四卷的罗舜初,对他熟悉的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似乎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好像也有了一个更为准确的把握。可是,当他一旦面对眼前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现实,眼睁睁地看着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和其他各项国防科研项目一天天地消沉下去时,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他,满脑子依然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困惑。面对这个世界,他好像越来越不认识了。

历史不用复制

随着1973年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的到来,罗舜初的日子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罗舜初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斗争大会场景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斗争大会场景

197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周恩来对进驻国防科委的学习小组发出了指示:尽快结束对国防科委的清查工作,并尽快提出新的领导班子名单。周恩来还提议,让罗舜初继续留在国防科委工作。然而,这一时期的周恩来,政治地位已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说话的分量也大不如从前了。

罗舜初面对这一现实,既不感到有什么惊诧,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仿佛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事实上,这一时期的罗舜初想到的并非只是他个人的命运与前程,而更多的是对周恩来的担心和忧虑。

当周恩来想让罗舜初继续留在国防科委工作的意见未能实现后,罗舜初的问题便开始升级。一天,他闭门读书的宁静终于被响亮昂扬的“革命”口号声打破了———他被“请”出了家门,弄到一间冰冷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的小屋子里,成天写检查,交代问题。

检查什么呢?交代什么呢?每天坐在小屋里发呆的罗舜初百思不得其解。为了革命,他投奔了红军。从投奔红军那天起,他便冒着枪林弹雨,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开始了革命。而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在他的感觉中,他始终如一、忠心耿耿地在坚持革命。他深深懂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重要性。所以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直是隐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

罗舜初找不到自己的错,有人却给他罗列了一大堆罪状:在苏区时就参加了AB团;长征中跟着张国焘跑;在抗日战争中又打白旗又打红旗,等等。甚至有人公然宣称:罗舜初在历史上有严重的问题,必须作出老老实实的交代!结果,全场哗然。因为凡懂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罗舜初早在红军时期便是一直在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身边工作的人物,怎么在历史上居然还有问题?!罗舜初也被震惊了!所谓“罗舜初的历史问题”,实在是一个复杂而又沉重的话题。

1935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的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汇合后,在川西北的毛儿盖,决定分左、右两路军向陕甘方向前进。由于此时的罗舜初身处重病之中,按照组织的决定,他随左路军行动。因此,他随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率领的军委直属队一部返回阿坝,留在了四方面军。朱德总司令曾指示罗舜初,要很好地团结四方面军的同志,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到达陕北,与毛主席领导的红军会师。这就是所谓的罗舜初的“历史问题”。显然,这段历史对罗舜初本人而言,是十分清楚的,也是问心无愧的。现在,有人竟然在会上重新提出了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

于是,在1973年寒冬的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罗舜初怀着极其悲愤而又复杂的心情,对几十年前那段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又重新用墨水写了一遍。罗舜初去世后,有人在他的文件袋里找到了他唯一的这份“检查”。不知什么原因,已经被罗舜初将军写好的这段历史,最终还是没有交上去!莫非,将军突然间产生了这样的顿悟:历史,其实是不可复制的,也是用不着再去复制的。

现实不是梦

罗舜初进入了他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就在罗舜初每天在小屋里写检查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家也被折腾得乱七八糟;不过,罗舜初是平静的。全社会都是如此,个人又有什么办法?于是,他以沉默对待一切。

然而随着时间如同水一般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白白流去,罗舜初的心病也在开始加重———他不得不为中国的通信卫星问题而深深忧虑起来。本来,继“东方红1号”卫星上天之后,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完全可以按部就班、有规有矩地进行下去,而且用不着几年时间便可进入正常的发射程序。但四年过去了,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程,不少环节还处于盲目无章、停滞不前、甚至一片瘫痪的恶性状态。在他的一生中,凡是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恩来交给他的任务,他每次都圆满完成,而且还完成得很出色,可这次,已经几年过去了,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不但没有完成,反而还遥遥无期,很难往下进行,他为此十分着急,而又深感力不从心。
罗舜初江青
江青

终于,罗舜初病倒了。祸不单行,1974年,江青在国防科委“放火烧荒”,一场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又在国防科委拉开了序幕。……直到1975年4月,罗舜初才接到了正式命令,前往沈阳军区出任副司令员。

行前,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三位元帅将罗舜初等一批人召集一起,作了一次集体谈话,算是对几年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的一个了结。离开北京的那天晚上,国防科委机关的不少领导、专家、处长、参谋、干事、战士甚至打字员,都去车站为罗舜初送行。望着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一大群依依不舍的将士,罗舜初禁不住热泪盈眶。是的,通信卫星尚未上天,他的将士们不愿让他离去,他又何尝愿意离去,但他又不得不离去!

八个月后,周恩来与世长辞,远在沈阳的罗舜初痛不欲生。他含泪回忆了他在毛主席和周恩来两位伟人身边工作的情形,被当时的内参刊载。

1979年岁末,邓小平访问朝鲜归来,路过沈阳。当在欢迎的人群中一眼见到罗舜初那张熟悉的脸孔时,邓小平走过去,握着罗舜初的手,还是不改当年的称呼:“小罗,你什么时候到这儿的?”“1975年4月。”罗舜初回答说。“对工作有什么想法吗?”面对这个话题,罗舜初似乎感到很沉重。他想了想,只简单地说了一句:“我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比不上年轻的时候啦!”……

其实,罗舜初对工作何尝没有自己的想法。几年来,他人虽然离开了国防科委,可他的心却无法与国防科委完全割舍开来。通信卫星的问题始终是他心上一个想解又解不开的结。火箭、卫星导弹、发射场,以及那些科技专家和部队的将士们,总要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梦中。然而岁月沧桑,已经将罗舜初的精力耗尽!

1981年2月24日,罗舜初将军因患肺心病在沈阳逝世,终年六十七岁。将军走得很平静。既没有什么牵挂,也没有什么怨恨,唯一遗憾的是,在他临终之前,也没看到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的升起!

个人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罗舜初 

罗舜初 罗舜初 罗舜初

中将军衔

二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章

一级解放勋章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八闽开国将军》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罗舜初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