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5000 次
  • 编辑次数: 4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0-02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CISC和RISC纠葛
CISC和RISC纠葛
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Commodore 64发布三十周年
Commodore 64发布三十周年
手工之作Apple I电脑开拍
手工之作Apple I电脑开拍
AMD海盗文化
AMD海盗文化
沃兹尼克回顾自己的创新
沃兹尼克回顾自己的创新
当乔布斯遇上盖茨
当乔布斯遇上盖茨
奥斯本幕后故事
奥斯本幕后故事
IMSAI故事
IMSAI故事
1979年的电子打字机
1979年的电子打字机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ZilogZ80,简称Z80,是一款由zilog公司制造的微处理器,与英特尔公司出产的8080微处理器的代码兼容。Z80可执行为8080所写的CP/M操作系统,所以过去在apple II兼容机盛行的年代,很多人都爱在电脑内加装z80扩充卡,并透过它来运行WordStar、VisiCalc等商业软件。

目录

[显示全部]

Zilog Z80(1976年)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个8位处理器Zilog Z80其实是Intel 8080的克隆产物,不过凭借着性能好价格低它迅速蚕食了8080的市场,采用该芯片的代表产品是Radio Shack TRS-80 Model I计算机。

技术特点和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Zilog Z80 是一个8位微处理器由Zilog 设计和制造从1976 年往前。它被使用在桌面里和埋置了计算机设计, 和广泛是所有时刻的当中一个最普遍的CPUs 。虽然Zilog 被做几企图行动Z80 更加强有力的16 位(Zilog Z800, Zilog Z8000) 并且32 位(Zilog Z80000) 平台, 其它公司提供CPUs 在这个表现范围年及早, 和Zilog 芯片从未风行。今天Z80 保留Zilog 的唯一的CPU 设计在生产。
历史
Z80 出现当Federico ·Faggin 离开了英特尔在从事以后8080, 并且在1976 年前7月Zilog 有Z80 在市场上。它被设计是二进制与英特尔8080 以便多数8080 代码能管理非限定对此, 著名地CP/M 操作系统兼容。

Z80 提供了五真正的改善在8080:

一位固定记忆控制器为否则会必须由外在电路提供的特拉姆
一个改进的指令组包括新IX 和IY 索引寄存器和指示为他们
在之间能迅速被交换各台记数器的二个事例, 加速对中断的反应
有限的能力为SIMD (唯一指示, 多数据) 以块行动和拷贝指示...
低价
Z80 迅速接管了从8080 在市场上, 和变成了所有时刻最普遍的8位CPU - 的确, 如果你考虑市场的绝对大小, 最成功的CPU 曾经。最新版本增加了在速度从早期的模型的1 兆赫尽量20 兆赫。

或许Z80 的成功的钥匙是固定特拉姆控制器, 允许系统用少量支持芯片被建立。竞争者MOS 技术, 公司, 著名6502 的制作商处理器, 以后包括这个非常有用的特点在其第二代彩色影象芯片Vic-ii 。

著名的用途
在80 年代初期以前它被利用了在许多家庭计算机设计包括收音机棚子Trs 80 、Sinclair ZX80. & ZX81. 和ZX 光谱。它并且以为特色在很大数量的相当匿名朝向商业的CP/M 机器里(加上非匿名Osborne 1) 控制了时间市场就象窗口根据了机器今天。在80 年代中期Z80 被利用了在Tatung 的爱因斯坦和Amstrad CPC 和PCW home/office 计算机范围并且形成CPU 依据为MSX 计算机标准。

这样是Z80 的大众化和CP/M, 代将128 以一个Z80 处理器为特色沿着其MOS 技术8502 处理器为兼容性。其它6502 台基于的计算机已经在市场上譬如BBC 微和苹果计算机公司II 和6510 基于的代将64 能被提高与Z80 扩充卡。

对处理器的知名之士用途以后包括某一德洲仪器(钛) 注标计算器(象钛85 和非常普遍的钛83), SEGA 主要系统和游戏齿轮(手扶的) 控制台。SNK 新Geo 和SEGA Megadrive/《创世纪》电子游戏控制台利用它作为音像coprocessor 。Nintendo 的游戏男孩和游戏男孩颜色手扶的游戏系统使用了Z80 克隆由Sharp Corporation 制造, 有一个轻微地另外指令组。Zilog Z80 并且变成了一个普遍的嵌入微处理器和微型控制器核心, 它今天保留在普遍用途。

在东德, Z80 的unlicenced 克隆, 以U880 著名, 是制作的。它非常普遍和被利用了在Robotron 的和VEB Mikroelektronik M5uhlhausen 的计算机系统(前KC85 系列) 并且并且在许多自制计算机系统(前COMP JU+TER) 。

震撼世界的25款微芯片之Z80编辑本段回目录


齐格洛公司Z80 微处理器(1976)

Federico Faggin清楚的知道花在销售微处理器上的精力和资金。在英特尔期间,他为两款经典产品原始的4004和8080的设计做出过贡献。当他与前英特尔的同事Ralph Ungermann共同创办齐格洛时,他们决定开始着手设计一个更简单的芯片:单芯片微控制器。

Faggin和Ungermann在加州的洛斯阿图斯市租了一间办公室,开始起草一个商业计划,并开始寻求资本。Faggin回忆称,他们当时在附近的一家名为Safeway超市吃午饭,午饭就是“卡门贝干酪和饼干”。

工程师们很快就发现微处理器市场已经充满了大量设计优秀的芯片。即使他们的芯片比其他公司要出色,他们也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他们也只能继续吃干酪和饼干。齐格洛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食物链的更高层,可以说Z80微处理器项目就是这么诞生的。

他们的目标是做的比8080更出色,并且可以与8080的软件完全兼容,以此吸引客户放弃英特尔。在数个月的时间里,Faggin、 Ungermann和前英特尔工程师Masatoshi Shima在桌子前每周工作80个小时来绘制Z80的电路。Faggin很快发现在设计微芯片时,虽然越小越漂亮,但是这将很伤害眼睛。

他称:“到了最后,我不得不戴上了眼镜。我变成了近视眼了。”

整个设计团队从1975年工作到了1976年。在1976的的3月份,他们完成了一个原型芯片。Z80与摩斯太克公司的6502是同一时代的产品。如同6502一样,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出现的设计,而且在于价格便宜(大约25美元)。将产品推向市场为他们带来了许多信心。最后还得了胃溃疡的Faggin称:“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销售最终取得了成功。Z80用在了数千款产品上,其中包括Osborne I(便携电脑的鼻祖)、Radio Shack TRS?80和MSX家用电脑上。此外,打印机、传真机影印机、调制解调器和卫星上也都有Z80的身影。齐格洛还将Z80用在了一些嵌入式系统中。在一个基本配置中,今天Z80价格为5.73美元,这个价格甚至比一个干酪和饼干午饭还便宜。 

Zilog编辑本段回目录

ZiLOG公司由工业先驱Federico Faggin和Ralph Ungermann于1974年共同创立。该公司生产的Z80系列控制器曾得到广泛的应用。1998年,TPG(the Texas Pacific Group)收购了ZiLOG公司,根据ZiLOG公司的设计和生产经验,将市场定位于三个方面:通讯、家庭娱乐和集成控制。目前,ZiLOG公司拥有资料齐全的专有设计资料室,在加州、德州、爱德荷州、华盛顿建立了四个设计中心,在爱德荷州拥有先进的制造工厂,在菲律宾马尼拉拥有一个检测工厂,此外,在德州建立了全球用户服务中心。目前在全球共有27个销售办公室,分销点超过120个。该公司新推出的产品是eZ80,它是在Z80的基础上嵌入了Internet和DSP(数字音频处理)功能。产品有IR产品、微控制器、微处理器、PCMCIA、PC外围设备、TV控制器和无线产品等。

八位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Zilog公司Z80微处理器。Z80,当年大名鼎鼎的CPU看上去确实与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金顶的Z80,是z80系列中很少见的品种。

CP/M操作系统与Z80编辑本段回目录

CP/M是当时最好的操作系统,并且由于可以在所有以Intel 8080芯片为微处理器的电脑上使用,它在先天上就具备了成为行业标准的素质。后来,基尔道尔教授为了销售他的作品,在妻子的劝说下,成立星际数字研究公司,后更名为数字研究公司(Digital Research,即DR——记得9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DR DOS 6.0 吗?)。当时,基尔道尔教授并没有意识到他的CP/M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作品,在商业上也没有想让它成为操作系统市场的“老大”,所以最初的定价低得惊人——他的第一个客户为了得到CP/M的许可证只花了90美元!一年之后,这个许可证涨到了两万美元以上,但还是有很多公司来买,因为CP/M确实是一套非常好的操作系统,并且这个价钱仍然使他们有利可图,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销售CP/M系统,其市场占有量也就越来越大,应用软件厂商也就更愿意为这套操作系统开发软件……于是就有了前文提到的那个良性循环,CP/M刚好跟上了指挥棒下的曲调。
在CP/M成为操作系统市场霸主的过程中,一家名为救生艇协会(LifeBoat Associates)的软件经销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为基于CP/M系统的应用软件提供了一个通畅的销售渠道。当CP/M系统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这个救生艇协会还只是CP/M用户的一个俱乐部,后来开始做软件的销售工作,并且组织出版了基于CP/M系统的软件目录,很多开发CP/M软件的厂商最初就是通过这个软件目录销售他们的软件产品。在这些厂商中,包括后来以操作系统获得迅速发展的微软公司,那时微软的主要产品还是它的程序语言系列,前文提到,它的BASIC有其独到之处,能够完成一般操作系统的功能,但其它的产品,比如Fortran和COBOL语言,都属于严格的应用软件范畴,即需要一个操作系统在下面支持,而微软选择的操作系统正是基尔道尔教授的CP/M系统,救生艇协会帮助这些厂商销售基于CP/M的应用软件,在良性循环中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良性循环过程中,CP/M系统的版本也在不断地更新:1973年最开始的版本叫做1.3,1975年的1.4版本使CP/M登上了“霸主”的地位,此后,一方面继续更新版本,先后搞出了CP/M 2.0和CP/M 2.2,另一方面发展了CP/M的大家族——基于Intel 8080和Zilog Z80芯片的版本叫做CP/M-80,后来出现的基于Intel 8088和8086芯片的版本叫做CP/M-86,基于摩托罗拉68000芯片的版本叫做CP/M-68K,除此之外,还有多用户的MP/M-80、MP/M-86等产品,俨然一个坚不可摧的大家族。

在当时的个人电脑厂商中,有的购买通用操作系统(其中CP/M在高峰时占领了90%的市场),而另一些则保留自己的操作系统(前面提到的苹果和Commodore等公司就是如此),CP/M不仅争得了通用操作系统市场的头把交椅,还向那些保留自己操作系统的电脑展开了攻势。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针对Apple II电脑的Apple II转换卡了,其实,这并非基尔道尔教授所为,而是一些为CP/M开发软件的应用软件厂商觉得放曲Apple II市场实在太可惜,于是便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基于CP/M的软件搬到AppleII电脑上来使用,对于Apple II电脑的用户而言,如果能够使用CP/M系统下的应用软件,无疑手里的机器将会有更大的价值。既然双方都愿意,又何乐而不为呢?当时微软有很多产品都是基于CP/M系统,于是保罗艾伦,找人设计了一种Soft Card的APPLE II软件转换卡,即通常所说的Z80卡,这种卡上带有Z80处理器,能够接管Apple II的总线控制权、内存地址变换以及接口分配等。Zilog公司的Z80是与Intel 8080兼容的芯片,其实Zilog公司的创始人费根(Federico Faggin)原本是英特尔公司从4004到8080芯片开发的功臣,后来自己跳槽单挑一摊,成立了Zilog公司(在名字中取一个Z,有一种空前绝后的意味),他的Z80芯片是Intel 8085芯片(8080的后继产品,最初的8080芯片需要8224、8228两块芯片的支持,而这三者在8085中被集成到了一起)的一种改良版,曾与8085在市场上有过竞争,结果是使得它们成为市场的标准(这两者本身是互相兼容的),也加速了CP/M成为市场标准的过程,只可惜Zilog后继乏力,不久便从市场上消失了。这种转换卡推出以后,立即成为畅销品,第一年便卖出了两万五千块,到80年代初,共有十万多台Apple II安装上了这种转换卡。这样一来,AppleII反而成了拥有最多CP/M用户的机型。


CP/M的成功简直象一个神话,它在作者基尔道尔教授的不经意之间成了8位机操作系统的行业标准,并且统治市场长达八年之久,直到蓝色巨人IBM于80年代初从16位机开始插手个人电脑市场。其实基尔道尔教授完全有机会让CP/M继续称霸操作系统市场的,但是这一次他没有跟上指挥棒的节奏。在70年代操作系统称霸的CP/M,在即将到来的80年代里是稳坐江山呢,还是被扫地出门?

二十年前的程序设计经历回忆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7年秋,我刚上大三。某日,班主任王老师,一位吉林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出身的专业课老师,通知我随他做工业控制项目。从此,开始了我七年的Z80 、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工作。

    说是程序设计,当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用的设计语言、设计环境。我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棉纺厂织机监测,从电路板,到监控程序,全部自己设计。电路板要派人到河北青县去制板,几周能做好,自己再坐公共汽车去取回。之后再做轧染机监测项目,这是我真正独立地进行程序设计的开始。当时连续几个月,下午五点一过就进实验室(白天有别的工作),不抬头、不离座位,通常干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到四、五点,与计算机连续斗智。连续八、九个小时坐在那不动,一旦被值夜的老大爷多次催促后无奈地站起来,各种生理的需求全来了:喝水、去洗手间、吃东西、活动筋骨、照顾一下干涩的眼睛。但坐在那儿的时候全然不知,想想可怕,就是睡觉还能被去洗手间的需求唤醒呢,但程序设计时这类需求唤不醒人。

    编程序,则是先在系统机上设计程序、汇编,然后用EPROM擦写器把汇编好的程序代码写入EPROM,再把带着监控程序的EPROM插到工业控制机上测试。若通过,就进入下一段程序的编写。但未通过的时候居多,只好用EPROM擦写器擦除监控程序(紫外线擦除),下次再用,还得省着用,因为一个EPROM芯片很贵、不能无限次擦写。呵,许多工程意识就是这时建立的,得有成本概念呀!

    那时的系统机程序设计工作也不轻松,一开始用行编缉器EDLIN(DOS环境),一行行地写、删。记得用的首个全屏幕编缉器是VI,用上下左右的光标键控制,可全屏幕编缉,觉得好用得不得了。存储全是五寸半的软盘,读写(尤其是写)噪音特别大、特别慢,还易折损、易坏,至少双备份,费时费力。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程序一开始只能设计两层电路,后来变成能设计三层、四层的。

    当时芯片的集成度低,CPU、计时器、输入输出管理器等都是独立的、形体很大的芯片,要自己设计电路,再把芯片焊上去,焊接的功夫都是那时练的。各种抗干扰措施,包括高低容量的电容器、电阻、电感,还有保险丝、通风降热用的电扇、防尘网、防硬撞击的机壳等等,都要自己设计上去。然后到中关村采购(全国大概就中关村有三两家店卖这些东西,只有科海一家货较全)。那时的中关村电脑商店没几家,买电脑、打印机,交款后常要等上几个月,也没啥售后服务。每次来中关村最享受的是白石桥路(现在叫中关村大街)上的林荫道,最为难的是住和吃。一天补助16元,吃住行全在里面了。中关村饭馆只有两三家,最有名的是颐宾楼,卖的油水巨大无比的低质饺子,两三元一份,吃几口就腻得你不再想吃。从北京站下火车后,得先坐103无轨电车到动物园,再倒332路到中关村,全程得一个多小时(幸好不像现在这样堵车)。就是这样,来出差还算机会呢——能了解点最新的技术动态、设备动态。当时卖东西的能告诉顾客点技术、设备动态,还得看人家高兴不高兴呢。电脑类报纸、杂志非常少,信息也不全。网,还没人知道呢!

    那时内存特昂贵,所以程序设计里如何能有效使用一两个,最多8个字节的内存,是程序设计最大的诀窍之一。谁在合理调度内存上过不了关,就甭想设计程序的事儿。堆栈被广泛使用,以保护内存里的参数。有时程序入口上做了PUSH,出口时少POP了一句,结果就出不来。这类毛病又不太好查。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最终生成的代码量很小,1K左右的程序就不算小了,得让你忙上两三个月。最耗时的是调试。记得有一次程序总不能通过,左查右查,一个月下来,软件设计的毛病全挑出来了,还是通不过,伙伴们还时有抱怨和催促——耽误总体进度,那叫郁闷呀!连睡觉都在编程序。真别说,有些问题还真是睡觉时想出来解决之道的,半夜起来写下来,再睡,第二天编过去了,那叫兴奋!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怀疑硬件的问题了,拿逻辑表一测,定时器的一个输出口不管有没有输入指令,都在不停地输出信号。而那个口是用来管理不可屏蔽中断的。问题找出来了,心中的石头才落地,那一夜睡得那叫甜呀!

    从87年到94年,我的业余时间大都花在这些事情上了,七年的重复工作过来,至今忘不了Z80、8088汇编的指令。这些工作从基本的硬件设计、抗干扰措施,到软件设计、调试,全程下来,让程序员们对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没办法不了解,倒是很锻炼人。现在回想起来,那感觉也不错,很有些自豪感——大概凡是很累人的事儿,容易让人记忆的原因吧。

比尔盖茨撰文分享1979年记忆 BASIC语言最关键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博客网站Gizmodo近日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回忆1979年科技行业的发展。这些文章吸引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关注,盖茨日前在Gizmodo网站上撰文,分享了他对于1979年的记忆。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上周,我阅读了全部有关1979年的文章,这使我陷入怀旧情绪。因此,我希望分享自己对1979年的记忆。

 
微软早期员工照片

1979年,微软有13名员工,其中大部分人出现在那张著名的照片中。这张照片给出了毫无争议的证明,即70年代末的普通计算机行业人士并没有站在时尚的浪尖。那一年初,我们从Albuquerque搬回Bellevue,从西雅图穿过大湖。到那一年底,我们的规模已经翻番,达到28名员工。尽管我们做得很出色,我仍然对招聘步伐过快感到害怕,并担心微软有一天可能掉队。

使我感到有一些信心的是,在1979年,我们感觉到BASIC语言正在成为微型计算机的标准语言。

我们知道,这将成为释放PC潜力的催化剂,并将创造合适的条件推动程序和应用的快速发展,进而引起PC市场的快速增长。

到1979年中期,BASIC已在超过20万台Z80和8080机器上运行。我们针对8086 16位微处理器发布了新的版本。随着雇员的增加,我们开始考虑除编程语言以外的其他问题,以及开发能吸引大量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的可能性。这推动了1979年我们消费者产品部门的建立。我们最初的一款消费者产品名为微软Adventure,这是第一款大型计算机冒险游戏的家庭版。该游戏并不像《光晕》一样华丽,但是在它的时代仍是很有趣的。

 
微软Adventure

回到70年代,一本名为《国际计算机程序目录》的出版物颁发了名为ICP百万美元大奖的奖项,这一奖项针对那些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计算机应用。在70年代末,这一名单包含超过100个产品,但它们都是针对大型计算机的。4月份,8080版BASIC成为第一款运行在微处理器上,并获得ICP百万美元大奖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重要的转变正在发生。

今天,如果年销售额超过百万美元的软件不是数以百万计,那么我会感到非常惊讶。这些软件中包括个人开发者在家中开发的,允许用户直接下载至手机的应用和游戏,也包括由庞大开发团队开发,帮助大公司运营的大规模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全球目前有超过10亿人使用计算机和数字科技,这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这正是从1979年开始成形的。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

标签: Zilog Z80 Z8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Z80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