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55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12-02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解读中国科技实力
解读中国科技实力
财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
财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
棱镜门影响美企
棱镜门影响美企
施崇棠法则
施崇棠法则
中国科技企业大蜕变
中国科技企业大蜕变
香港科技公司内地恐惧症
香港科技公司内地恐惧症
彩电三足鼎立时代
彩电三足鼎立时代
软件外包七个弊端
软件外包七个弊端
史玉柱东山再起之路
史玉柱东山再起之路
2012光伏滑铁卢
2012光伏滑铁卢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中国平板芒刺之痛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中国平板芒刺之痛编辑本段回目录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章勇 执行/李海毅   

  特邀专家/高宏玲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OLED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差点让iPhone难产的,就是宸鸿独步全球研发出来的“透明玻璃式投射电容技术”。为了这个技术,苹果整整等了5年——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iPhone触摸屏都由我国台湾厂商代工制造,目前台湾厂商在电容式触摸屏上的市场占有率高达八成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国整体上在平板显示产业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实质性突破,至少在LCD、PDP等主流领域,核心技术缺乏,关键技术仍然空白。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我们成功复制了CRT时代的成功,也不能掌握产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逃不开替人打工的命运

  届时国外领先企业将放弃成熟技术的生产,而坐收专利等好处。他们的精力将集中于发展新一代技术,掌控产业新的高地。

  那么中国平板技术长期以来的追赶和内疚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沉,还是挟芒刺之痛卧薪尝胆——

  “涤净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幻想,深沉地活在具体的每一个时刻里,才能最逼近生命的真相。”

  乔布斯及其创新团队,恰是如此逼近他们对产品苛求的真实,令人敬畏!

  iPhone4光环背后:超级触屏的眼泪

  ——有感于曾航《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文/本刊记者  章勇 李海毅

  业内传递着这样一则鲜为人知的事情——

  2007年年初iPhone刚刚发布时,当乔布斯在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坐在台下的中国台湾触摸屏生产商宸鸿(TPK)的老板江朝瑞和技术负责人孙大明激动得失声痛哭起来。

  谁又曾知道,被消费者热捧的iPhone系列,如果没有台湾触摸屏厂商宸鸿(TPK)研发的“透明玻璃投射式电容技术”,没有TPK技术长张恒耀在苹果苛刻要求下经历近9次想放弃而又重新坚定信心的思想斗争后的实现,很可能就会难产。

  “差点让iPhone难产的,就是宸鸿独步全球研发出来的‘透明玻璃式投射电容技术’……为了这个技术,苹果整整等了5年,终于在位于厦门的江朝瑞的公司里,找到iPhone使用者界面最后的答案”,台湾《商业周刊》如是说。

  据了解,iPhone使用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原理相当复杂,它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其结构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这块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 ITO(氧化铟,透明的导电电阻),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0.0015mm),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和传统的电阻式触摸屏相比,iPhone使用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生产时间是前者的7倍。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在本质上,电容式触摸屏由触控传感器(sensor)、驱动IC、特种玻璃组成。

  在电容式触摸屏领域,苹果的工程师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实验,并和宸鸿(TPK)展开联合研究,最终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这为iPhone手机日后在业内遥遥领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iPhone推出之后,大批模仿 iPhone的全触屏手机纷纷推出,但在多点触摸的实际感受上,始终无法超越iPhone。

  招商证券(11.25,-0.17,-1.49%)曾于2010年中对苹果的供应商进行了调研,并在一份调研报告中谈到这个行业的特点:电容式触摸屏对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其定制化程度高、技术壁垒高、产业化困难。

  “因为LCD显示屏的价值一般是同尺寸触摸屏价值的两倍(这是 TPK综合毛利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触摸屏厂商来说快速提升良品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良品率为主)。正因为这个原因,电容式触摸屏的技术壁垒很高、产业化难度非常大。”

  “作为一个高度定制化产品,每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都非常短(iPhone手机相对长一点,通常每代iPhone的流行周期是一年,其他手机一般不到半年),要求生产商必须有足够快的爬坡速度,在出货量最集中的前三个月内就能迅速将良品率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才能够有经济效益。尤其,现在手机整机厂商要求触摸屏模组厂商将触摸屏LCD显示屏贴合好后再出货。”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iPhone触摸屏都由中国台湾厂商代工制造,目前台湾厂商在电容式触摸屏上的市场占有率高达八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胜华科技(Wintek)和宸鸿(TPK),iPhone的触摸屏50%由宸鸿生产,30%由胜华生产,还有20%由鸿海旗下的奇美电子生产。

  iPhone4公布之后,其卓越的性能迅速打破了个人移动讯通市场上的平衡,除了性能的优越外,出色的显示技术也成为“果粉”热议追捧的焦点。

  苹果的系列产品诸如,iPhone4、iPhone4S采用640x960像素的3.5英寸Retina Display视网膜显示器,连带掀起高端智能手机采用4英寸以上、WVGA(800x480像素)以上分辨率的手机面板潮流,从中获益的便是日系中小尺寸面板厂商以及韩国SMD。无疑,是苹果改变了手机产业生态,连带影响中小尺寸面板产业。

  苹果的产品向来是以卓越的显示效果作为一大卖点的。从iMac、iPod到iPhone、iPad,无一而外,因此,有人说,苹果的成功是显示技术应用的成功,时下最火爆的电子消费品iPhone 4首次采用了具有Retina技术的IPS屏幕,3.5英寸的屏幕分辨率达960×640,较iPhone 3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达到326像素/英寸(ppi),在乔布斯的介绍中说,300ppi是人们能看到的分辨率,326ppi就是可以让你在看显示屏的时候有种看纸制品的感觉,而不是如同大多数手机屏幕所具有的颗粒感。所以iPhone4的屏幕很吸引人,“由于其分辨率已经超出了人眼所能看到的极限”,因此乔布斯称呼其为“视网膜显示屏”(Retina意即视网膜)。

  据英国一家媒体报导,英国技术人员通过拆解iPhone 4发现,iPhone 4所采用的正是LG生产的IPS面板。该面板之前由飞利浦和LG共同投资生产(LPL),之后由于飞利浦方面转型,将研发方向投向医疗、照明等领域,从而撤资IPS生产线。现在基本由LG一家在独撑,并正式更名为LG Display(LGD)。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公司于2001年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俗称“Super TFT”。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之一。

  很多专业人士钟爱IPS硬屏,主要在于IPS硬屏在动态清晰度、色彩还原准确、可视角度等方面的显著优势。首先相对于传统的软屏液晶,IPS硬屏拥有稳固的液晶分子排列结构,响应速度更快,因而在动态清晰度上具有超强的表现力,完全消除了软屏液晶显示屏在受到外界压力和摇晃时,出现的模糊及水纹扩散现象,播放极速画面时更杜绝了残影和拖尾,因此,对于时刻处在运动状态中的航天、汽车、地铁等行业均采用了IPS硬屏,以获得没有任何损耗的画质。也许是基于这些优势,促使乔布斯最终决定选取IPS屏幕作为自家产品的显示材料。LG Display的7.5代生产线在2006年1月实现量产,月产能150K;切割技术成熟,成品率极高,达到95%。在拥有这一技术并实现在量产的公司中,韩国的LG Display公司规模最大,技术水准处于领先地位。LG的IPS能够入乔帮主的法眼理所当然。

  在全球面板业掀起区域贸易战之时,当日本官民共同出资的产业革新机构(INCJ)主导东芝、日立、索尼三家企业中小面板业务合并的消息使全球面板业再掀波澜,业界纷纷认为这一举动意在对抗韩国面板业时,我国面板业却悄然加快发展步伐。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的8.5代面板生产线相继投产,特别是与之配套的液晶面板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曾表示,对于下一代现实技术来说,到底什么技术是未来的技术重点,这是一个复杂的选择和决策的过程,但没有过硬的技术储备肯定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取胜。

  未来的产业竞争必将是一场企业综合实力间全方位比拼,那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想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角度出发,去获得世界竞争的话语权是否还有可能?单纯掌握面板资源是否就能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获得话语权的有效筹码?

  显示器在信息交流中扮演着人机界面角色,是信息链中的关键环节。

  平板显示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显示产业掀起了“平板化”革命。

  在电子信息领域,仅有平板显示产业与半导体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大产业,不仅如此,平板显示产业的带动力也非常强,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系数在4左右。未来几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带动的产业总产值将在4000亿美元以上。如果我国能够占据全国1/4的市场份额,那么平板显示产业每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000亿美元,能够为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做出巨大贡献。

  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正经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彩电业从CRT时代像平板时代过渡,IT业面对“数字化”和“价值上移”。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资源——显示面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谁掌握了这一核心资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本土核心面板不及10%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显示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成为主流显示技术。CRT从20世纪60年代广泛普及开始,至20世纪末,一直占领者显示领域的主流地位,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为代表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迅猛发展。2002年,平板显示(FPD)市场销售额超过CRT,2008年平板显示市场销售额达到1028亿美元,预计2015年,平板显示将占据98%的全球显示市场份额,销售额达到1167亿美元,二CRT销售额将降至2亿美元,所占份额不到2%。新型平板显示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对CRT的取代。

  新型平板显示主要有液晶显示(LCD)/彩色等离子体显示(PDP)、有机发光显示(OLED)以及电纸书(EPD)等。投影式显示包括CRT投影、LCD投影、数码投影(DLP)、激光投影技术(LDT)。

  而中国内地目前已成为全球的组装基地,75%的整机由中国组装制造,但在核心资源——显示面板的供给上,本土企业只有不到10%的份额。

  我国彩电工业长期面临大尺寸平板显示面板受控于人的严峻现实、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彩电大国的地位正在逐步消失。由于平板显示目前不仅关系到传统的彩电行业,对新兴的信息技术也关系甚大,如手机、各种便携式终端、计算机等。新型平板显示的发展都对上述领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如果不解决平板显示面板的问题,不但彩电业面临崩盘,中国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都面临严重问题。

  平板显示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它集成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制造装备技术、半导体工程技术等多学科技术、产业跨越了化工、材料、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平板显示技术发展至今,工艺改进、性能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技术创新的动力依然强劲,存在广阔的创新空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平板显示技术与其他技术不同,平板显示技术之间有着很强的技术传承性和大量的共性技术。例如,高迁移率TFT技术将是TFT-LCD、OLED、EPD等共性的有源驱动技术,光刻技术等微纳加工技术将成为LCD、OLED、EPD等的共性生产工艺技术。平板显示技术之间的共通性和传承性,延展了技术的创新空间和创新成果的应用范围与寿命。

  平板显示不仅在电视、计算机、手机等民用产品中属于关键性部件,而且也是武器装备和军队信息化领域的关键部件。美国在平板显示技术上尽管已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但仍未放弃相关研发和生产,并保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专门为军方研发和生产军用显示产品。平板显示由于可以节省空间,对于提高军队装备的信息化和集约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由于LCD尚存军用可靠性差的本质缺点,因此开发高可靠性的平板显示对我国军队装备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发展平板显示产业有利于消除国防安全在这方面的潜在威胁,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较日韩有很大差距,我国产业安全风险大

  2010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225.7亿元。与1625.9亿美元的全球产业规模相比,中国的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只占到了的2.1%,和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新型显示产业大国或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图1)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和国内巨大的新型显示市场需求相比,目前的产业规模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以LCD面板市场为例,2010年中国大尺寸TFT-LCD面板的销售量达到3.77亿片,同比增长22.1%,销售金额达到3211.1亿元,同比增长16.8%。因此,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不得不依赖于进口,从而给国内的产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图2)

  中国新型显示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大,截至2010年底,国内共有4条4.5代线、3条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两条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两条在建7.5代线、两条在建8代线(含8.5代);在OLED领域,国内共有4条PM-OLED生产线、2-3条在建AM-OLED生产线。同国外的大型新型显示厂商相比,这些企业的产能规模都不大。(图3 )

  LCD虽迎来投资高峰期,但其生命周期已进入成熟阶段

  “十一五”末期,中国迎来了LCD产业投资的新高潮。2009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纷纷呈现,如京东方的6代线和8代线、龙飞光电的8.5代线、LGD在广州的8.5代线,TCL的8.5代线、以及南京熊猫的6代线等等。“十二五”期间,LCD面板的产能将得到充分释放,产业规模将得到迅速扩大。

  但是从产品生命周期上来看,LCD技术已经进入其生命周期当中的成熟期,快速增长的成长期已经过去,整体增长速度会逐渐降低下来,新的产业投资速度放缓,产业并购整合、重新洗牌局面将会不断上演;同时,LCD技术将会面对一些更先进的平板显示技术的挑战,主流地位将会不断受到挑战。

  OLED项目投资旺盛,但产业化水平不高

  OLED具有全固态、超薄、无视角限制、快速响应、室温工作、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FPD技术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的OLED产业投资也比较旺盛,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化的水平并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企业大都还处在对OLED原理、技术和工艺摸索的阶段,还处于产业化的初期,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在关键原材料和制造工艺两方面,中国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OLED用关键原材料主要有有机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和其它有机材料)、导电基板、封装材料、驱动IC、其它功能材料和干燥片等。有机材料是OLED器件的核心原材料,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和韩国手中。有机发光材料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红、绿、蓝三色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均基本满足实用化需求。但色纯度、发光效率、寿命的进一步提高依然是今后研发的重点,特别是色纯度好、发光效率高的深蓝色材料仍然是OLED的主要的技术瓶颈之一。

  导电基板主要采用玻璃基板、塑料基板和不锈钢基板,目前主要使用导电玻璃基板。导电玻璃基板是LCD、PDP、OLED等平板显示器的基础材料,目前导电基板玻璃只有美国康宁公司和日本的旭硝子等少数几个公司能够生产。

  封装材料主要为玻璃盖或金属盖,通过固化胶封装或薄膜封装,其中前者技术较成熟,且在产业界获得广泛应用,而后者还处于研发阶段。薄膜封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采用薄膜封装可以减少屏体厚度,促进屏体散热,并可以实现透明及柔软显示屏体的封装,目前只有美国Vitex的薄膜封装技术相对较成熟。

  干燥片需要同时具有吸湿速度快,吸湿量大的性能,通常采用几微米到数十微米的CaO或SrO作为干燥材料。此外,为加快工艺节拍和增强屏体的美观,透明干燥剂和液体干燥剂正处于开发阶段,这类材料包括直径更小的CaO或具有分子筛结构的材料等。目前,OLED用干燥材料主要来源于日本和欧洲的供应商,国内尚无从事该类材料开发的厂商。

  在技术工艺方面,中国目前主要是在PMOLED的生产方面,已经基本掌握制备工艺,也进入到了产业化阶段。但是针对中小尺寸的AMOLED制备工艺,还只是处在研发的阶段, AMOLED制备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OLED制备工艺的开发和TFT基板制备工艺的开发,其中TFT基板制备技术是AMOLED器件的关键技术。

  触摸屏产业规模激增,但缺乏高端产品

  随着信息及电子设备产品市场的迅速壮大,以及人们对电子产品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触摸屏作为一种直觉式输入接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触摸屏的需求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手机、PDA、便捷游戏机、便携导航设备等。随着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其它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会得到不断延伸。图5

  中国的触摸屏制造业起步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稍晚一些,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带。目前,中国触摸屏厂商主要有南京华睿川、广州华意、深圳深越、深圳北泰等,产品多为电阻式触摸屏。由于各触摸屏生产厂商的总体产能规模较小,产品档次较低,而且触摸屏上游的一些关键原材料(如ITO薄膜、ITO导电玻璃)依然被外国大公司像orning(康宁)所控制,导致生产成本升高,缺乏竞争力。因此,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是“十二五”期间发展中国触摸屏产业的重点。

  目前,国内从事触摸屏生产的企业其产品主要集中在以电阻屏为主的小尺寸产品和以红外屏为主的中大尺寸产品;而在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电容式触摸屏领域,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导致进入的企业不多,产业规模较小。

  激光显示技术研发起步较早,但产业化进程较慢

  中国对激光显示技术的关注比较早,上世纪80年代末,激光全色显示技术就已进入中国863计划,并已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目录。在专利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激光显示相关专利已达80多项,其中很多都是核心专利,已拥有从激光光源、照明模组、图像引擎到激光显示整机设计、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在该领域实现产业化重大突破的良好基础。在激光显示、光学引擎和屏幕等几个产业链环节,中国都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在三基色激光源方面,全固态激光器技术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在红、绿、蓝三基色半导体激光器的中,红色发展比较成熟,蓝色技术也已开发出来。从激光显示前端基频的产生源技术看,国际上主要是以美国Novalux公司为代表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倍频技术,中国主要是通过全固态激光倍频技术获得,两者相比都各有优势。国外主要是半导体,国内是全固态,这只是材料选择不同。

  在激光显示的光学引擎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中国发明了“全固态非运动相位随机扰动调制器”的消相干匀场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激光相干噪声问题,并集成出60英寸、84英寸、140英寸和200英寸的系列化大屏幕激光显示样机,具备了从光源、光调制、光处理以及整机系统集成的能力。其中,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部署下,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中国在MDTV光学引擎LCOS的技术产业链已经形成,LCOS光学引擎从晶圆、封装、镀膜、光学元器件、高清驱动板到整机集成的所有关键环节均具备完善生产能力。

  在大屏幕及大屏幕拼接墙方面,中国也具有较强的实力,2007年全球首次推出了120英寸大屏幕激光电视,同年又研制成功了140英寸大屏幕激光显示样机,这些都展现了中国在激光显示技术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虽然中国在激光显示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的产业化进程却非常缓慢。2002年中国推出首个全固态激光显示原理样机,2003年研制出60英寸背投激光显示机,2005年推出84英寸背投激光显示机,2007年又研制成功140英寸大屏幕激光显示样机,等等这些都只是停留在试验的阶段,从而使得中国的技术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市场机会。

  3D显示时代来临,一些核心环节仍然缺失

  3D技术是继平板技术之后,彩电业面临的又一革命性技术。2009年可以称为是3D显示的应用元年,自《阿凡达》引爆3D影视市场以来,国际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已经加大了3D影片的发行力度,相关电视机构也开展了3D电视的转播。2010年世界杯有25场比赛通过3D进行全球转播,国内部分电视台也展开了3D节目的试验;2010年广州亚运会,国内电视机构及部分3D电视终端厂商也将在小范围内进行3D电视的摄制、传输等试验。

  中国非常重视3D显示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从事3D显示技术研究的企业或科研院所有几十家,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TCL、长虹、海信等;海信、TCL都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3D电视,TCL的商用3D电视已进驻广州机场、深圳机场。2010年,TCL已经推出民用3D液晶电视,海信、长虹也有3D电视将上市。目前广电总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都在对3D电视标准进行研讨,广电总局即将制定的3D电视标准主要集中在拍摄、制作、传输等环节,而工信部的3D电视标准则主要集中在终端显示等方面。2010年,中国3D电视的市场销售量达到6万多台。

  但是在基础研发投入和产业链建设方面,与国外相比,中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内容制作方面,缺少原创3D影视精品;标准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此外,3D显示还涉及立体摄像机、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等方面的技术,中国目前还比较缺乏。

  “十二五”打造中国特色平板产业

  2009年,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指出,以促进我国彩电工业转型为契机,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和瓶颈,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产业体系。重点支持OLED、激光显示、EPD和3D等具有前瞻性技术和潜在市场巨大的新型显示技术的研究上,争取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国际上的技术壁垒,打破垄断,实现在下一代显示产业发展上掌握主动权。与此同时,做大做强FTF-LCD和PDP技术已经成熟的平板显示产业,重点放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能升级上。争取到2015年使我国的FPD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产值的30%。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2010-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年,我国平板显示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艺、材料、装备等方面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由当前的5%提升到20%以上,支撑我国彩电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目前,新型显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技术创新;建立健全产业体系;统筹规划,健康发展。发展思路是合理控制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配套,完善政策环境,重视新兴显示技术研发。

  平板显示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行业跨度大、纵向整合度高的行业。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的下一代新型平板显示技术OLED、激光显示、EPD和3D,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建立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自己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

  其次,TFT-LCD和PDP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通过开展高世代生产线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核心生产技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整合,整合优势资源,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第三,大力发展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和测试仪器,形成整机需求为牵引、面板产业为龙头、材料及设备仪器为基础,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四,优先发展平板显示的共性技术、配套原材料技术及核心装备技术,带动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设备及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要重视军民两用显示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国防配套。

  总体来看,我国平板产业的原材料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之一,建议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对平板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加大对平板产业上游核心材料的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核心材料的本土化,完善市场上主流平板显示技术的产业链,同时,对OLED等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显示技术的上游核心材料给予特别关注和扶持,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把握未来的平板显示市场。

  除相关材料外,TFT-LCD涉及的配套产品还包括TFT-LCD制造设备。中电二所、京城清达、北京七星华创等一批国内企业,采用自主研发和国际技术合作的方式,掌握了高世代TFT-LCD生产制造设备的某些关键技术,使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同等水平,对于制造设备国产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应当看到至今制造设备仍然是配套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表1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液晶面上游配套取得众多的突破,但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配套体系,上游材料厂商与面板厂商之间的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关键的建线设备及相关材料等还需进口,国产厂商提供的材料很少被采用,相关人才紧缺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无疑我国液晶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对于原材料的需求空前旺盛,对于上游材料厂商来说是难得的契机。上游配套产业的完善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相关机构人才的培养以及上下游厂商的通力合作。

  同时,平板显示在信息产业中处于核心技术与高精制造的地位,业内被称为“烧钱机器”,其生产线建设投资额巨大,信贷资金需求巨大,即使是跨国企业,投资和融资也是大问题。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少则几十亿,多则数百亿。“如以月产能9万张基板的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为例,5代线约要100亿元,8代线要300亿元,等级越高生产线。其投资额越是惊人,且项目投资时间较长,一个企业并非只投资一条生产线,一般企业在投资时都负债巨大。”

  如此庞大的项目,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处理不好会演变成企业的豪赌行为,落入“越亏越建,越建越亏”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到那时,所有承载的梦想恐化为乌有,而我国平板产业将又一次迈入深沉的夜里,追赶得气喘吁吁。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中国平板芒刺之痛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