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年度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 |
On April 20, 1994,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IHEP) built the first cabl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realizing e-mail communication with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
1994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部委、各省市明传发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8号)》,"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自此,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1994年6月28日,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大力协助下,北京化工大学开通了与Internet相连接的试运行专线。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采用IP/x.25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运行TCP/IP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间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并与国际学术计算机网络互联,建立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系统。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协议中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994年11月,由NCFC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亚太网络工作组(APNG)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详解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4年
1月,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在国家教委召开会议,讨论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有关问题。
2月,清华大学成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项目建议书起草小组,开始起草项目建议书。
3月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六所高等学校通过国家教委向国家计委提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项目建议书”。
4月7、8日,在清华大学甲所召开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研讨会”。国家教委和有关司局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六所高等学校的主管校领导和技术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就CERNET建设的重大管理问题、重大技术路线和策略问题进行了研讨,统一了认识。会议决定成立CERNET筹备领导小组,联络组和专家组,进一步推动CERNET的建设和立项工作。
5月3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第二次研讨会”,国家教委领导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六所高等学校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国家正式批复立项以前,通过X.25网络建立连接六所高校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试验网。
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试验网开通,该网络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与INTERNET互联,成为中国第一个运行TCP/IP协议的全国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项目建议书”,同意立项,要求尽快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月,通过评审,确定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学院参加CERNET示范工程的筹备工作。
9月,在国家教委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由叶培大院士为首的专家委员会的论证。
11月2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主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十所高校承担建设。
11月24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第一次CERNET管委会和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管理办法。
11月26日-29日,亚太地区网络组织APNG在清华大学召开工作会议。在会上经与APNIC协商,确定了CERNET的统一IP地址申请与管理模式,为CERNET地址申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月3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汇报演示会”,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CERNET领导小组组长韦钰主持了会议。
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CERNET学术年会,全国50多所重点高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对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