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呼吁建立“互联网大宪章”,从而进一步明确政府同各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职责、规范各自的权限与义务。
25年前蒂姆·伯纳斯·李创建万维网,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5年后,他提出应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具有全球意义的权责标准”。对此,蒂姆·伯纳斯·李表示,他之所以希望成立“互联网大宪章”,是出于一个名为“我们想要的互联网(the web we want)”的倡议: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行为准则,好让世界所有国家的公共机构、官员政要和企业都以此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他表示:“除非我们能拥有一个令人放心的、公开、公正的互联网,否则我们永远也无法拥有公开透明的政府、安全可靠的医疗以及一个兼容并蓄的多元化文化交流平台。有这种期望并不可笑幼稚,但如果我们只是坐等而又什么都不做的话,那就只能真是痴人说梦。”
据了解,伯纳斯·李此前就一直宣称,互联网作为现代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其隐私及安全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网络大宪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网3月16日讯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3月14日报道,万维网(Web)的发明者——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呼吁保护互联网的独立性以及维护世界各地互联网用户的权利,这是他对于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行为的回应。
英国《卫报》3月12日援引蒂姆这位计算机专家的话说,互联网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来自政府和公司的攻击,现在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网络的“开放性和中立性”已经势在必行了。
蒂姆的这一表态正值他提交现在被称为“万维网”的第一份草案25周年之际,他在表态中称,网络现在正需要一部法律文件——“世界宪法”来进行约束,就像英国在1215年所签署的《大宪章》那样。
蒂姆警告说,不断增长的对于互联网的监管会威胁民主的未来。他说道:“难道我们会继续过去的做法,允许政府施加越来越多的监管和控制吗?或者我们可以制定出万维网版本的《大宪章》,这已经变成我们生活中和人权同等重要的一件事。”
他还补充说道:“我们还没有拥有一个开放的、公正的网络,在那里我们不用担心有什么幕后行为。我们也没有拥有一个公开的政府,一个健全的民主机制,良好的卫生系统,以及互相紧密衔接组织和多样的文化。”此外,他还表示:“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得到这一切的想法并不天真,而是那种认为我们可以坐着什么都不做就得到这一切的想法才是天真的。”
万维网之父蒂姆关于建立《大宪章》呼吁是在一项名为“我们想要的网络”的倡议框架下发布的,该倡议呼吁人们在每个国家都建立数字权利法案,并以此作为原则性声明。他还希望各公共机构,政府官员以及各个公司都能支持这一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蒂姆曾对英美两国情报部门对于国民的监听行为直言不讳地进行批评,而这些行为也是随着美国国安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披露才得以曝光。蒂姆表示,在现在的情形下,人们都在寻找一种对于安全服务进行全面改革的方法。
《大宪章》与“棱镜”监控计划编辑本段回目录
《联合早报》7月22日文章 原标题:《大宪章》与“棱镜”监控计划 作者于时语 原文如下:美国情报分析员斯诺登向俄罗斯申请避难,并且继续向媒体爆料,揭露微软、谷歌等大公司密切配合美国政府的“棱镜”网络监控系统。斯诺登继续成为世界性人物,也是奥巴马政府感到极为恼火、必欲封口而后快的芒刺。
对全球互联网数据“竭泽而渔”的“棱镜”计划,从情报收集角度并不意外,只是早先“梯队”(Echelon)全球电子情报监听系统的最新版,符合美国的一贯原则:最新科技在第一时间投入军用。原子弹试爆成功21天后便用于实战,何况彻底变革世界的互联网技术。
连《华盛顿邮报》也承认:以“反恐”作为“棱镜”的理由,完全是个“红鲱鱼(red herring,“障眼法”之意)”。除了潜在军事对手俄中两国,对美毫无军事威胁的南美洲,甚至“盟邦”欧盟总部,也全都在“棱镜”的法眼之下。回顾2001年7月,欧洲议会完成调查报告,指责美国利用“梯队”情报网进行商业间谍活动,打击欧盟成员的经济利益。此事因九一一不了了之,但充分说明商业情报也是“棱镜”的重要职责。
“棱镜”曝光,虽然使得华盛顿指责中国政府互联网间谍活动一下失去了底气,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全力为自身国家利益服务,其实无可厚非。但是真正促使斯诺登反水的,是山姆大叔在“反恐”幌子下,利用“棱镜”对美国和他国公民私人信息的海量监控,确实是美国法制和宪政传统的重大倒退,而令人担忧。
去英国的游客,多半不会错过史前遗迹巨石阵。但是距此不远的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大教堂藏有保存最好的一份1215年《大宪章》(Magna Carta)原本,才是英国真正国宝,也是美国法制和宪政传统的根源。“文明冲突论”创始人亨廷顿有句名言:西方文明的本质不是(麦当劳)大汉堡包,而是《大宪章》,精辟说明了《大宪章》的历史作用。
持法语的诺曼王室与英语撒克逊领主的矛盾动因不计,《大宪章》创立了法制高于王权和政府权力的原则,演变为英美宪政的基础。特别是《大宪章》第39条:任何自由民如果不经同人的合法审判或法律,不受逮捕、剥夺权力财产、流放和其他地位损失。这是英美“法定正当程序”(due process)的基础,也是“人身保护法”(habeas corpus)——任何人不经法律允许不受政府拘捕的根源。
“正当程序”是美国法制的基点,尽人皆知,尤其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没有法院批准和“合理依据”(probable cause),任何人不受搜查拘捕,明显是《大宪章》的延伸。英美的陪审团制度,由普通公民而不是政府和法官来判定嫌犯是否有罪,也源自《大宪章》“同人的合法审判”(lawful judgment of his equals)。
宪政传统受到腐蚀
新书《国家为什么失败》论证制度是国家盛衰的关键。工业革命以来,先后称霸世界的恰好是英美两个英语国家,决不是巧合,必须归结于两国的宪政传统,也是亨廷顿把西方文明定义为《大宪章》的原因。
“反恐”战争以来,美国在这一宪政传统上出现明显倒退,特别是“正当程序”和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没有合理依据不受搜查拘捕。我曾经指出奥巴马无限扩张无人飞机刺杀行动,是由政府单方定罪判刑,不经“正当程序”的法外杀人。
美国继续在关塔那摩基地无限期关押“恐怖”嫌犯,明显违背了“人身保护法”。近来美国政府违背个人意志,强行鼻饲众多绝食抗议的关塔那摩囚徒,更违背了国际公法。
美国法学家纷纷指出:用“棱镜”计划尽数截查互联网数据,虽然符合九一一之后的《爱国者法案》,却明显违宪(指宪法第四修正案)。由于互联网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普通人的所有生活隐私都会落在“老大哥”的监控之下。连保守派论客乔治·威尔也指出:凭美国国税局报复茶党组织的做法,无人可以保证这样的监控不被滥用。至于白宫强调监控美国公民与外国公民有别,除了互联网难以分割的跨国性,显然也忘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世原则”。
我曾经评论过,纯粹以金钱计算“反恐”,奥萨马无疑创造了“四两拨千斤”的世界纪录。“反恐”如果成功腐蚀英美称霸世界的宪政和法制基础,只会是更大的历史成就。(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万维网发明人:泄密者拯救社会编辑本段回目录
蒂姆·伯纳斯李在1990年免费向全世界公布万维网的代码,将万维网的发明公之于众。之后不久,网络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起来,几年时间内,诞生了亚马逊、雅虎、网景等互联网大鳄,杰夫·贝佐斯、杨致远、马克·安德森等一批富豪也相继出现。
蒂姆·伯纳斯李将自己的发明无私地奉献给了全世界,给无数人创造了暴富的平台,自己却分文未取,坚持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如果当初他为自己发明的万维网申请了知识产权,那么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
猫咪竟成最大意外
万维网在建立的25年中引发了无数的网络创新事物,但在众多的创新事物中,最让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感到吃惊的竟然是用户对小猫的偏爱。蒂姆在参加Reddit网站上的问答活动时,被问及“人们用网络来做什么事情是他最没有想到的”,他的回答非常简单:“猫咪。”
2009年6月8日,美国纽约举行的第13届网络颁奖大会上,蒂姆获得终生成就奖。他的5个单词的获奖致辞是:“Free... open... Keep one web”(免费、开放、维持一个网络)
不过,蒂姆并没有光顾着说笑。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网络世界的深刻见解,表示了“关心互联网的未来,并为之激动。” 还分享了他对爱德华·斯诺登事件的看法。
泄密者拯救社会
蒂姆在网络发言中写道:“我认为斯诺登应该被保护起来,而且我们也应该对他这样的人给予保护,因为我们虽然尝试去设计完美的政府系统,但永远也达不到完美,于是泄密者便成了拯救社会唯一的可能,因为他没有另外的选择……”
蒂姆还对日益增长的监控系统做出评论,他支持政府利用监控系统来打击犯罪。他在网上写道:“我认为一些政府机构布置的用来打击犯罪的网络监视系统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权力制衡系统,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来调查和控制对公众负责的政府机构。”
蒂姆还否认了,因万维网“404”错误信息,而导致他的办公大楼没有404房间号的这一传言。“不,那是胡说。”他回答道。
小常识:万维网与互联网
常见的一个误解是,人们认为互联网(Internet)和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同样的事物。一些词语如“互联网”、“万维网”,“网”和“网络”经常可以交替使用。但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和“万维网”是两个独立的实体。
互联网是线路、协议以及通过TCP/IP协议实现数据电子传输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体。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万维网(WWW)、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等。
万维网则村在于互联网之上。它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构成了因特网主要的部分。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连接连接而成的。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万维网由浏览器浏览连超文本页面组成,这些超文本页面是通过TCP/IP协议从网络上获取的。网页的开头部分总是 http://或者http://,表明被浏览器的信息是超文本,是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来传输的。
所以,如果把互联网看成是基础,那么万维网就可以被看成是对互联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