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29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
漫画家
漫画家
5D电影
5D电影
4D电影
4D电影
人体艺术
人体艺术
海派青口
海派青口
民族歌剧
民族歌剧
京剧流派
京剧流派
单色画
单色画
分节歌
分节歌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大众艺术
大众艺术

 

目录

目录 ?涵义 ?大众舞蹈 ?大众文学 ?通俗音乐 ?大众戏剧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众艺术
Popularart


涵义
[编辑本段]

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20世纪的大众艺术通常依赖印刷、摄影、唱片、录音带、电影、广播、电视等再现技术,并以都市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的大量集中人口为对象。大众艺术一般是叙述的。它加强群众的信念与感情,维护群众的风俗习惯,创造社会集体的同一性。它的特点是:风格变化快、内容多形式,并且不断从贵州艺术、民间艺术、外来艺术汲取营养,在歌曲与歌词、广播、电视、小说、舞蹈及其他许多流行的文娱活动、物件、潮流、风尚等方面利用现代技术。


大众舞蹈
[编辑本段]

在公开或私人场合纯粹为参与者享乐而进行的舞蹈,即称为大众舞蹈或社交舞。早在3000年前,社区和家庭聚会中就有这种舞蹈存在。舞者围成圆圈或排成行列的跳法逐渐发展为锁链舞。自中世纪起,乡村舞蹈与娴雅的宫廷舞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前者后来以民俗传统的形态存留,后者则从产业革命起一直影响社交娱乐的发展。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暑期的宫廷社交圈中,曾流行庄严的帕凡舞及活泼的加利亚德舞。当时这些舞由一对对并肩而立的舞伴运用摇摆动作、单足跳跃和复杂的跳步表演。在17世纪,路易十四的宫廷中首次有新式舞蹈的旋律。小步舞及加沃特舞蹈引入英国。科蒂荣舞原本是一种活泼而有节奏的法国宫廷方块舞,风行于18世纪晚期。它的跳法是四对舞伴面向内站成方块,各两对交替跳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华尔兹风行一个世纪,从英国摄政王批准采用的1816年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跳法是由一对舞伴用“踏滑踏”步法作旋律。它源于中欧,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流行于维也纳与巴黎两地,最后整个西欧都采用这种舞步,而男子在跳舞时公开拥着女子也为社交规范所允许。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脸贴脸”的跳舞方式。诸如火鸡舞、兔子舞和马克西克斯舞者卡斯尔夫妇带动而风行。探戈热闹摒除较含色情的成分后,才被跳茶舞的顾客所接受,查尔斯顿舞则是爵士时代的缩影。当快步舞和慢狐步舞出现时开始有了跳舞比赛,这足以反映出跳舞已是广受喜爱的消遣活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马拉松式的跳舞盛行,这简直是对享乐作了可怕的讽刺,与赛者苦撑着想成为最后没倒下的一对胜利者。由于拥有跳舞厅的大住宅越来越难维持,私人舞会相对地减少,到旅馆、夜总会、饭店及任何有宽敞舞池的地方去跳舞便成为时尚。

在30年代晚期、40年代早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大量人口流动,美国文化的影响得到传播。摇摆舞、吉特巴舞以及许多类似的舞步,基本上是即兴的、通常是黑人创出的美国舞蹈,然后才传入欧洲。50年代主要是大众舞蹈采用拉丁节奏,包括伦巴、森巴及恰恰等。一般而言,自1960年左右的扭扭舞开始,年轻人的大众舞蹈趋向独人独舞。白人与黑人的种族音乐创出了灵魂舞和雷盖舞,舞伴也不在碰触。70年代晚期及80年代早期,迪斯科舞厅取代了旧式的跳舞厅。从迪斯科舞中可以见到许多舞式的影子,但是大众舞蹈本质上已变为即兴、折衷的舞蹈了。


大众文学
[编辑本段]

包括为群众所写的、取悦于广大读者的以及来源于群众的作品。它与艺术文学的基本区别在于以使人愉快为目的。一般来说,它不象高层次文学那样追求高度的形式美或微妙精致,也不求持久。大众文学的成长与教育普及平行,同时也受益于印刷技术的发展。文学作品原本只供少数受良好教育的上层社会人士享用,但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一国之中许多阶层、甚至大多数民众都可以接触到文学作品。艺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是模糊的,根据时下大众喜好与日后衡量的标准,在两个文学范畴之间常有互相易位的情况。莎士比亚在世时原可被视为大众文学家,现在却被推崇为艺术文学的创作者。的确,界定某作品是否算是大众文学的主要方法(但并非一成不变的方法)乃是看它是否瞬息即逝,也就是说,会不会随时间流逝而丧失其吸引力的意义。自中世纪至今,大众文学中最重要的类型一直是浪漫爱情故事,最有名的典型便是描写不该相爱却相爱的两个人(通常是年轻人)所遭遇的阻碍。另一常见的类型是奇想故事或科幻小说。以19世纪美国西部边陲为背景的西部小说也很受欢迎。此外,神秘谋杀故事或侦探小说也是拥有广大读者群的一种大众文学。大众文学也渐渐将连环画书及漫画书等类型囊括于内。


通俗音乐
[编辑本段]

与民间音乐不同,它是由有名气的个人(通常是专业人士)写的音乐,并不经过口传的演化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的“流行”音乐变成专指从电子乐器扩大音量的音乐形式,摇滚乐转化而来的经常变换风格的音乐。从历史观点看,通俗音乐指任何广大受大众欢迎的非民间音乐,可包括中世纪游方艺人和吟游诗人所唱的歌曲,也包括那些原只为少数上流社会人士所作但后来广为流传的精致艺术音乐。产业革命以后,真正的民间音乐大都已告消失,维多利亚时期和20世纪早期的通俗音乐指歌舞厅和歌舞杂耍表演的音乐,这些后来又被舞台音乐剧的歌曲所取代。过去一百年间,西方通俗音乐以美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为主,特别是美国黑人音乐,美国黑人把非洲民间音乐与节奏融入20世纪最重要的新乐风爵士乐中。

30年代晚期,大型乐团的摇摆乐风支配了圈套的唱片市场。40年代,乐团歌唱家因发展出轻哼唱法而引起注意。同时,美国黑人特有的音乐布鲁斯也在改变中;南方黑人歌手到北方的工业城市找工作,因而他们的音乐转变成风格较粗厉的都市布鲁斯或节奏布鲁斯。40年代,崛起于芝加哥的布鲁斯乐团使用扩音电吉他,并且经常配以低音电吉他和鼓,这些乐器后来被许多摇滚乐团采用。

与这些黑人乐风同时发展出来的白人乡村音乐,是一种舞曲兼带叙事的风俗,部分取自欧洲白人移民的盎格鲁-凯尔特民谣。乡村音乐有时受黑人爵士风的影响,50年代乡村歌手将他们的音乐与黑人的节奏布鲁斯结合,创出了“乡村摇滚”。摇滚乐兴起于50年代,他们将都市布鲁斯缓慢有力的节奏与忧郁的唱法,改变为较快的节拍和具浓厚情感的曲调。60年代变为更复杂的摇滚乐形式,风格多样,有温柔的和声歌曲(抒情摇滚)、以及受福音灵歌影响的通俗黑人民谣(灵魂歌曲)。英国摇滚乐在60年代渐具影响力,独唱变为四人或五人的流行乐团演出。起初,这些乐团模仿黑人的节奏与布鲁斯乐风,但后来便发展出他们自己更具实验性的乐风,这种新乐风在美国也大受欢迎。60年代与70年代摇滚乐逐渐获得知识界的肯定和尊重,部分可归功于当时最有影响的甲壳虫乐队。


大众戏剧
[编辑本段]
大众戏剧一词指各种传统的现场表演,如歌舞厅表演、歌舞杂耍、低级歌舞表演、轻松歌舞剧、时事讽刺剧、马戏、音乐喜剧及歌舞表演等,与正规的、高层次的艺术性戏剧不同。大众戏剧中的歌手、舞者、喜剧演员、小丑、木偶戏表演者、特技演员、杂技演员、魔术师及腹语表演者为组成“演艺事业”的大部分成员。音乐、动作及幽默向来都是大众戏剧运用的是性爱、夸张的动作或杂技。英国传统的歌舞厅表演实质上与歌舞杂耍一样,前者源于工人阶级的啤酒馆,但后来变成社会各阶层的标准娱乐。至于时事讽刺剧和歌舞杂耍表演,一秀是表演各种不同的短节目,有伤感歌曲与爱国歌曲的演唱及舞蹈、单人滑稽、魔术、特技、杂耍等演出。幽默可以将事实扭曲,较粗俗的表现在笑闹中,或在单人相声中作刻薄讥讽的表现。幽默引起的哄堂大笑是一切戏剧追求的效果。最伟大的剧作家则能把笑与泪都融入他们对人生的诠释中。有时,通俗表演者设法表现意义较广的诠释,以致沟通了大众戏剧与精致艺术。卓别林与基顿便是杰出的代表。无论是在辉煌音乐厅里,用大型管弦乐团演奏,或是在拥挤酒吧里,以单独的直立式钢琴演奏,音乐向来是大众戏剧中极受重视的一种沟通方式,它不仅加强疑惑的悬念,也使表演者与观众同处于一个不要求现实而相互沟通的环境中。音乐喜剧自多种不同音乐、戏剧与舞蹈风格衍生出来,可上溯到用简单的民谣来加强叙事性的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还通过维也纳的轻歌剧及英国吉尔伯特与沙利文的喜歌剧。这些剧型到20世纪,在通俗百老汇歌舞剧不断推出之际,再度在美国兴盛,自然它们有了些美国化的色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大众艺术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