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69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最大最好的前卫电影资源库
最大最好的前卫电影资源库
百老汇
百老汇
三一律
三一律
小仲马
小仲马
《哪吒劈天救母》
《哪吒劈天救母》
弗拉季米尔·谢苗诺维奇·维索茨基
弗拉季米尔·谢苗诺维奇·维索茨基
舒桐
舒桐
潮剧
潮剧
徽剧
徽剧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武陵戏历史上只称戏班名,亦称“沅河戏”、“汉戏”、“常德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

武陵戏
武陵戏
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据60年代抄录的传统剧目统计,共有剧目450余个,其中弹腔戏占90%以上。弹腔剧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戏"和瑞凝天元文华同乐4大名班各具特长的"一家戏"。整理、改编的一批传统剧目,有《思凡》 (曾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祭头巾》 (文化部颁发的第一批戏曲得奖剧目之一)、 《打督邮》《两狼山》等。创作的现代戏中, 《发霉的钞票》《巧婚记》《姻缘错》《芙蓉女》等影响较大。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武陵戏原名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

武陵戏
武陵戏
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四大行。戏班一般以生行应工戏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武陵戏,1953年改称“常德湘剧”,1957年又改名“常德汉剧”,1986年定名“武陵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艺术实践中,武陵戏形成了丰富的颇具特色的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演出剧目600余出。根据声腔的不同,这些剧目可分为高腔剧目、低、昆腔剧目和弹腔剧目三大类。其中高腔剧目的50余出,低、昆腔剧目20余出,弹腔剧目多达500余出,占整个剧目数的90%以上。

武陵戏(常德汉剧),地方大戏剧种。又称沅河戏、汉戏、常德戏,1953年改名为常德湘剧,1957年改为常德汉剧,1986年又被专家正名、经省文化厅批准改名为武陵戏,但本剧种大多从艺人员仍称该剧种为常德汉剧。 武陵戏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为根据地,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怀化、湘西自治州,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

武陵戏剧目以弹腔剧目为多,高腔次之,昆腔最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抄录剧本450余部,记录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五个集子。传统高腔剧目《祭头巾》《思凡》 、弹腔剧目《两狼山》《打督邮》在观众中有较大影响;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元宝案》《巧婚记》《姻缘错》曾在全省会演中获奖。

详细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武陵戏
武陵戏
武陵戏,曾称常德班,还称沅河戏常德戏常德湘剧常德汉剧,直到1980年,才正式定名为武陵戏。武陵戏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等地为基础,广泛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观众面甚广。

高腔剧目早期有包括目连、观音、三国、岳传等12本在内的“48本目连”和大量传奇。到本世纪40年代,大部分高腔剧目失传,仅留下为数不多的整本戏和一些精彩的折子戏。新中国建立之后,挖掘整理恢复上演了《祭头巾》《思凡》《金殿配》《葵花井》《赐马挑袍》《松林收女》《闹酒馆》《三怕老婆》等30余个剧目。低、昆腔剧目本来不多,流传中更是日渐稀少。仅存《天宫赐福》《大封相》等吉祥戏。

弹腔剧目众多,一般分为“江湖戏”与“一家戏”两类。所有戏班都能演的戏,称为“江湖戏”。主要有《打渔杀家》《宋江杀惜》《翠屏山杀海》《八义图》等剧目。“一家戏”是指那些当时四大名班戏路不同而各有特长的剧目。如瑞凝班擅长演的隋唐戏和《乌龙院》《浔阳楼》等“背时的宋江戏”,以及《黄君洞》《芭蕉洞》《琵琶洞》等“五洞戏”。文华班以演宋江上梁山之后的故事, 《岳飞传》《西游记》以及《一令关》《双蝴蝶》《三招安》《泗水关》《五凤吟》《六打华府》《七星灯》等“十大名剧”为拿手戏。同乐班则拥有《齐星楼》《八卦阵》《紫金山》《木养阵》《嘉桂岭》等“八大名剧”和《施公案》《彭公案》等“山头戏”。天元班则以表现三国、两汉、封神故事的一批剧目和《百花诗》 、 《金凤寨》《宝莲灯》《清风亭》等剧为保留剧目。

武陵戏的音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由高腔弹腔昆腔三大声腔和一些民间杂腔小调组成。武陵戏的高腔以弋阳腔为基础,揉进了青阳腔的因素,地方特色颇为浓郁。有30余种基本腔和70余种曲牌,形式上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很有特点,分一唱众合的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大锣大钹的唢呐帮腔两种,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并融入了大量的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

武陵戏
武陵戏
武陵戏中的昆腔曲牌约有200余支,现已用得较少。除用于一些喜庆戏之外,大多作为伴奏。弹腔,包括南路、反南路、北路、反北路、南反北、四平调等6种腔调,都有成套板式,自成系统。以北路和南路为大宗。另有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也颇有特色。

武陵戏音乐的主奏乐器为唢呐胡琴。高腔是唢呐加锣鼓;低、昆腔是唢呐加大锣钹;弹腔则是胡琴加月琴、三弦、大筒,也常有锣鼓配合。打击乐中,土、苏、京三套锣鼓并存,根据需要分别使用。小鼓云板课子等领奏乐器和小锣、云锣为通用,北路弓马戏常用沉雄粗犷的土锣鼓伴奏,南路戏中多用流丽清脆的苏锣鼓, 武戏大开打场面时,则用高吭激越的京锣鼓。

武陵戏的表演艺术亦有特色。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的舞台语言。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角色分为生、旦、净、 丑四行。基本角色为九人制,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

武陵戏很强调演员的表演基本功的训练,在角色分行和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整套富于表现力的表演程式。如有内外之分的“八大块”功夫。“外八块”,即、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用嗓上,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表现方法。步法上,亦有踮步、 呔步、提筋路、马路等多种表演功夫。演技上既有行当划分,又有互相借鉴,许多功技多从生活中来,摸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不少。扫台翎、阴阳眼、雌雄眼、反踢大刀、跪地踢腿、打叉等表演特技更是精彩异常。 一些折子戏,经过多年锤炼,已成为艺术精品。

历史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据60年代抄录的传统剧目统计,共有剧目450余个,其中弹腔戏占90%以上。弹腔剧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戏"和

武陵戏
武陵戏
瑞凝、天元、文华、同乐4大名班各具特长的"一家戏"。整理、改编的一批传统剧目,有《思凡》 (曾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祭头巾》 (文化部颁发的第一批戏曲得奖剧目之一)、 《打督邮》《两狼山》等。创作的现代戏中, 《发霉的钞票》 (参加全国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并获奖)、 《巧婚记》《姻缘错》 、《芙蓉女》等影响较大。历代名艺人,生行有萧盛保王文松艾元松孙元裕、李福全、万千元、朱明禄、罗炳泰、雷华禄等;旦行有小癞子、胡春凤、李福祥、萧兰芳、万金红等;净行有王金奎、毛太满、罗武刚等;丑行有胡春阳、邱吉彩等;乐师有蔡春生、刘炎卿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陵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零散的民间戏班,得到政府的扶持,流落四乡的艺人,成为新型的文艺工作者。各地先后举办演员训练班和戏曲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通过挖掘、整理,上演剧目更为丰富,演出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优秀剧目在各类会演中获奖。1952年,李福祥演出的《思凡》一剧,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员奖。1955年, 《祭头巾》《打督邮》《程婴救孤》《黄河》《桃花装疯》等剧目和演员,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奖。1956年,邱吉彩主演的《祭头巾》一剧赴京汇报演出,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一批授奖的戏曲剧目之一。

近年来,武陵戏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较大突破,创作了《发霉的钞票》《姻缘错》《元宝案》《巧婚记》《沉雷》《芙蓉女》《特别口令》《黑犬案》等一大批现代戏,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发霉的钞票》一剧,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 《芙蓉女》一剧赴京演出,获誉而归。王阳娟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吸收现代艺术养分,活跃在武陵艺苑,深受观众的喜爱。武陵戏,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湖北省      沅河戏     湖南省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武陵戏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