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434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唐僖宗
唐僖宗
华强北
华强北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
公元993年
公元993年
公元918年
公元918年
公元992年
公元992年
公元991年
公元991年
公元903年
公元903年
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841年
公元927年
公元927年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绿林赤眉起义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的残酷压榨,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纷纷起义。东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农民起来反抗官兵。

公元17年,南方荆州闹饥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人多野荸荠少,引起了争夺。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出来给农民调解,受到农民的拥护。大家就公推他们当首领。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一下子就聚集了好几百人,还有一些逃亡的犯人也来投奔他们。

王匡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夫,这支起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趁势攻下了几座县城,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把官家粮仓里的粮食,一部分分给当地穷人,大部分搬到绿林山。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五万多。

第二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死了一半。还有一半只好离开绿林山,后来分作三路人马——新市兵、平林(在今湖北随县东北)兵和下江(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兵。这三路人马各自占领一块地盘,队伍又强大起来了。

当南方的绿林军在荆州一带打击官兵的时候,东方的起义军也壮大起来。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县)有个姓吕的老大娘,儿子是县里的一个公差,因为没肯依县官的命令毒打没钱付税的穷人,被县官杀害了。这一来激起了公愤。有上百个穷苦农民起来替吕母的儿子报仇,杀了县官,跟着吕母逃到黄海,一有机会就上岸打官兵。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吕母死了后,她手下的人投奔樊崇起义军。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在青州徐州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

樊崇的起义军很讲纪律,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要被处死,谁伤害老百姓就要受罚。所以,百姓能拥护他们。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作好准备,跟官兵大战。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叫“赤眉军”。

首领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赤眉起义是由王匡、王凤组织起来的。

王匡(生卒年不详),王莽时期农民起义领袖。

绿林赤眉起义王匡
王匡
王莽统治时期,荆州地区连年灾荒,广大农民生活无着,纷纷逃离故土。公元17年(天凤四年),饥民们在新市人(今湖北京山)王匡、王凤兄弟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队伍得到广大民众和附近起义军的响应,迅速扩大。
 
公元21年(地皇二年),王莽的荆州牧发兵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出山迎击获胜,部众增至数万人,战斗意志高涨起来。公元22年(地皇三年),绿林山中疾疫流行,绿林军出山,一支由王常、成丹等率领,西入南郡(治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王凤、马武等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新市兵攻随县时,平林人陈牧、廖湛率众响应,于是绿林军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兵西汉宗室刘玄,这时也投身于平林兵中。

公元23年(地皇四年)二月,绿林军领袖王匡、王凤等拥立刘玄为皇帝,国号“汉”,年号“更始”。刘秀的哥哥刘縯反对刘玄称帝,被刘玄、王匡等杀死,刘秀因兵力薄弱,不敢公开反抗,忍辱负重,表示忠顺于起义军。
同年八月,绿林军兵分两路,王匡、王凤率军进攻洛阳,另一路申屠建等进攻长安。长安市民发生武装起义,攻入未央宫,王莽逃至浙台,被商人杜吴杀死,王莽新朝覆灭。

公元24年(更始二年),刘玄由洛阳进入长安。但是他很快变质,生活腐朽,政治专制。为了达到独揽政权的目的,刘玄杀死众多起义军将领,又剥夺了王匡等人的军权。义军将领与刘玄为首的贵族集团发生冲突,王匡率领部分起义队伍投靠了另一只著名的起义军赤眉军。

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更始政权灭亡。

地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寨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地点——绿林寨
绿林寨被称为神州第一古兵寨,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国务院1988年同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同批次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区。绿林古兵寨是当年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策源地,也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地,这里有两千年的古烽火台、古城墙、古兵寨、古战场、古汉梯田,也有抗日战争旧址;历史人文底蕴丰厚,自然风光秀丽无比,尤以绿林十八景蔚为胜观。

方圆120公里景区内重峦叠嶂。山水涵晴,石色映辉,葱茏满眼,光风霁月,自然之间是宇宙的真意。

绿林山不仅是风景秀美,更值得一提的是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当年轰轰烈烈的绿林起义席卷全国。他们杀富济贫,开仓放粮,号称绿林军,安营扎寨,出没于绿林山中,迎敌于云杜,也就是今天的京山,大破官军,攻竟陵,击安陆,威震荆楚,义军达5万余众,推翻了王莽“新”朝,为后来东汉王朝两百年的和平局面奠定了基础。“绿林”二字也便成为后世的好汉代名词。

故事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农民将领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阴谋诡计。绿林军创始人之一张昂愤怒地拔出宝剑,往地上一击,大声地说:对必成的事情有怀疑,就不能成功,今天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不能再有其它议论。”王匡、王凤坚决支持张昂的革命行动,煞住了南阳地主集团妄图夺取农民政权的逆流,于公元23年5月11日,立刘玄为皇帝,建年号为“更始”,表示农民将领从头做起,建立新的天地,王匡被封为定国上公,王凤被封为成国上公,仍然掌握着农民军的领导大权。

绿林军在建立政权后,人心振奋,士气高涨,王匡、王凤决定乘此大好时机,向王莽政权开始新的进攻。王匡指挥围攻宛城的主力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坚战,王凤则率领一支起义军向北挺进,起义军进展神速,势如破竹,很快就拿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郾城(今河南郾城南)等县城,给王莽反动政权以沉重打击。这时的王莽,就象赌场上的赌徒一样,要把所有剩余的赌本付诸一掷,他要倾全国的兵力,去镇压绿林军。

公元23年5月,王莽调集各地精兵42万,号称百万,事先选好几百名懂得兵法的大师,带上诗书、武器,充当军中的参谋,气势汹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由王寻、王邑指挥向绿林军猛扑过来。这时,由王匡率领向北挺进的一支绿林军,首当其冲。面对着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强大敌人,应当怎么办?当时在起义军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主张分散隐蔽,保存实力;有的主张利用昆阳城小而坚、易守难攻的条件抗击莽军。在这关键时刻,将士们分析,如果分散兵力,容易被各个击破,只要王凤率领的这支队伍被打跨,包围宛城的绿林主力军将直接受到王莽主力军的攻击,有被消灭的危险。相反,收缩兵力,坚守昆阳,寻找战机,有可能取得胜利。王凤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坚守昆阳,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下令把八九千农民军都集中到昆阳城内,完成了战略收缩任务,准备握紧拳头,打击敌人。王凤还利用王莽军初到昆阳,包围尚不严密的时机,派宗佻、李铁、刘秀等13人在晚间突围,去郾城、定陵请援兵。刘秀等突围成功,使昆阳反包围战取得了初步主动权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狂妄骄横的王邑把昆阳包围了几十层,王莽军人喊马叫,钲鼓喧天,声闻十几里以外,数丈高的云梯俯视着昆阳城内,挖地道、撞城门的王莽军忙乱不停,箭头象雨点一样向城内飞落,城里人外出打水,都要顶着门板,以防箭伤。王邑得意忘形,认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下昆阳,把城内居民斩尽杀绝,好去请功领赏。但是,反动派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坚守昆阳的几千名义军战士,在王凤的指挥下,在全城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连续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王莽军已是精疲力竭,小小的昆阳城仍然屹立不动。在紧急关头,刘秀等请来了援兵。这时,王匡指挥的绿林军已在三天前攻下宛城,消息传到昆阳,起义军受到极大鼓舞,给王莽军队在精神上以沉重打击。城外的援兵象猛虎下山一样,从背后插入敌阵,以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冲进了王邑的指挥部,杀死了王寻,敌军顿时大乱。王凤在城里率领起义军冲杀出来,里外夹击,呼声震天,起义军无不以一当百,杀得王莽军抱头鼠窜。凑巧,天气突变,天昏地暗,大雨如注,河水满漕,洪水四溢,王莽败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仅掉在河里淹死的就有一万多人。昔日威风凛凛的王邑,早已吓得闻声丧胆,只带着几个小卒,狼狈逃命去了。昆阳大捷,起义军缴获了王邑军的全部辎重,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奠定了推翻王莽政权的基础。从此,王莽军一蹶不振,主动权已掌握在农民军手中。

昆阳大捷,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是推翻王莽政权的决定性战役。昆阳大捷表明,为正义而战的农民军是真正的英雄,表明了王凤是具有很高军事才能的杰出的农民领袖。刘秀当了皇帝后,将农民英雄创造的奇迹,完全记在了自己的帐上,说是刘秀指挥了昆阳战役。其实在昆阳大战时,刘秀只不过是一个“偏将军”,真正的统帅是王凤,而不是刘秀。

起义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西汉末年,封建统治阶级和官僚地主疯狂地兼并土地,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加紧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逼得农民难以得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大地主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就把政治野心家王莽抬出来,打着改革政治的招牌欺骗群众。王莽乘机发动宫庭政变,夺取汉朝政权,改国号为“新”。王莽上台后推行一条反动路线。在政治改革的招牌下,大搞复古倒退活动。在“收复绝属,存亡续废”的旗号下,大封诸侯王,复辟分封制。他以禁止土地和奴隶买卖为借口,宣布“王田私属制”,即按井田制的规定,把土地收归国有,更名为“王田”,把私人奴隶改名为“私属”,实际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恢复了奴隶主既占有土地、又占有奴隶井田制,要把汉代的封建社会拉回到西周时期的奴隶制社会。王莽还采取一套搜刮人民的经济政策,建立了“五均六管”,实际上是把由国家控制物价、统一调运物资和借贷大权,交到官僚、商人、高利贷者手中,使他们可以利用国家机构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大放高利贷,残酷地剥削人民。王莽还多次改革货币制,滥铸铜钱,对人民进行野蛮掠夺,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的恶果,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遭到了人民的强烈反对。为了转移视线,王莽又发动对兄弟民族的掠夺战争,引起了兄弟民族人民的反抗,增加了内地人民的负担。人民已是财竭力尽,无法生活,又加上水利长期失修,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田荒废,农民倾家荡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地尤为严重,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荆州地区人民的粮食早已被搜刮一空,平原上的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广大贫苦农民只好扶老携幼,成群结对逃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靠挖野菜充饥度日。可是灾情越来越重,到山里来的人也陆续增多,野菜也被挖光,人们眼看着就要饿死。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也在穷苦的饥民当中。他们向群众宣传只有起来造反,才可能求得生存,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在他们的宣传发动下,几百人的起义队伍很快就组织起来了。大家共推王匡、王凤为渠帅(大帅),在公元17年(天凤三年),举起了反对王莽政权的革命大旗。王匡、王凤领导的这支革命队伍,因为起义于绿林山,便称为绿林军。不久,南阳的马武、颍川的成丹也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数月之间,起义军就发展到七、八千人。他们凭借绿林山区的险要地势,开展了武装斗争。公元21年,王匡率领农民军在云杜(今湖北仙桃西北)附近痛歼王莽的荆州军,斩敌数千,缴获了敌人的全部作战物质,取得了重大胜利。起义军又乘胜攻下竟陵(今湖北天门)、云杜、安陆。当起义军凯旋回到绿林山时,队伍已扩展到5万多人。

公元22年夏,起义军遭到疾病的袭击,无法在山里坚持下去,王匡、王凤又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新的措施,决定走下山来,向面积广阔的平原进军。命令成丹带一支起义军西去南郡(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王匡、王凤、张昂率领主力军进入南阳地区,称“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北)人陈牧等也聚众一千多人起义响应,号称“平林兵”。

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一些豪强、官僚、贵族也打起反莽的旗号,乘机混进了革命队伍。破落贵族刘玄就混进了平林军。南阳地区的大地主兼商人、旧贵族刘演、刘秀兄弟,抱着复辟地主政权的野心,在南阳拼凑了一支军队,号称“舂陵兵”,参加了新市兵。在当时,面对着王莽反动政权,王匡、王凤采取容纳刘演、刘秀和一切反莽力量的策略,是符合革命发展需要的,因为它壮大了革命力量,孤立了敌人。但从此,在革命队伍内部埋下了定时炸弹,时时威胁着革命队伍的生存。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2年冬,绿林军在比水(唐河下游)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一举消灭了王莽反动军队十几万人,并乘胜包围了南阳首府宛城(今河南南阳)。绿林军的节节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广大群众。为了最后消灭王莽政权,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权威的领导机构,于是建立政权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了。但是,绿林军建立政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了激烈的斗争。当时,一些钻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阶级野心家,为了夺取农民革命胜利成果,炮制出了“刘氏复兴”的谶语,大造反革命舆论。这种反动宣传,在农民军中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绿林军建立政权时,就一定要立一个姓刘的当皇帝。然而,在立哪一个姓刘的当皇帝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南阳地主集团,主张立刘演;而以王匡、王凤为首的农民将领主张立刘玄。

农民将领认为,刘玄单身投入平林军,人单势孤,不敢违背农民军的意志;而刘演有南阳地主集团作支柱,有舂林兵作后盾,有复辟地主政权的野心。因此,王匡、王凤一马当先,坚持要立刘玄;而南阳地主集团一定要立刘演。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争论不休。这时王匡、王凤就想出了一个果断的对策,他们先召集农民将领开会,在会上作出了立刘玄的决定,然后在大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刘演一看大势已去,就想出了一个拖延战术,他振振有词地说:“赤眉军在山东势力很大,王莽政权还没有消灭,现在最好称王不称帝,等到将来局势稳定了,再立皇帝也不晚。”刘演的这个计谋非常清楚,是为他们将来篡夺农民政权打掩护。

发展状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的军队和赤眉军打了一仗。结果,官兵打了败仗,逃散了一大半。太师王匡的大腿被樊崇扎了一枪,逃了回去;将军廉丹在乱军之中被杀了。赤眉军越打越强,发展到了十多万人。

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大军分别在南方和东方打败王莽军的消息一传开,别地方的农民也都活跃起来。黄河两岸的大平原上大大小小起义军有几十路。有一批没落的贵族和地主、豪强也趁机起兵,反对王莽。

南阳郡舂陵(今湖南宁远北)乡的豪强刘縯(音yǐn)、刘秀兄弟两人,因为王莽废除汉朝宗室的封号,不许刘姓人做官,心里怨恨,发动族人和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乡起兵。他们和绿林军三路人马联合起来,接连打败了几名王莽的大将,声势就强大起来了。

绿林军的几支队伍没有统一的指挥。将士们认为人马多了,必须有个首领,才能统一号令。一些贵族地主出身的将军,利用当时有些人的正统观念,认为一定要找一个姓刘的人当首领,才能符合人心。

绿林军里姓刘的人很多,该推谁做首领呢?舂陵兵想推刘縯,可是新市和平林兵的将领怕刘縯势力太大,一定要立一个破落的贵族刘玄做皇帝。刘縯又提出等消灭了王莽、收服赤眉军以后,再立皇帝,也遭到反对。刘縯觉得自己力量不够,也只好同意了。

公元23年,绿林军各路将士就正式立刘玄做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所以刘玄又称更始帝。更始帝拜王匡、王凤为上公,刘縯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其他将领也各有各的封号。

打那时候起,绿林军又称为汉军

相关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好汉

昆阳大捷,劳苦大众无不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但是正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以刘演为首的南阳地主集团,却再次企图夺权,他们错误地估计形势,想利用刘演、刘秀在宛城和昆阳战役中立了战功,声望有所提高的时机,乘势夺权。刘演的死党刘稷竟公开扬言:“我们起兵图大事,就是为了伯升(刘演)兄弟,更始是个什么东西!”公开表示不承认更始政权。刘稷甚至猖狂到抗拒执行更始政权的命令。面对着刘演集团企图夺权的嚣张气焰,王匡挺身而出,领导着农民军将领,给刘演集团以迎头痛击,立即逮捕了刘稷。原来隐藏在幕后进行指挥的刘演,见刘稷被捕,竟公开跳出来反对。农民军遂又逮捕刘演,并把他们判处了死刑。这时善于“克己”的刘秀,听说他哥哥刘演被杀,马上由前线回到宛城,向农民军请罪。刘秀回宛城大耍“韬晦”之计,既不给他哥哥服丧戴孝,也不和刘演的部下私自交谈,“饮食言笑如平常”,经常对人说自己有过错,表示愿意悔改。刘秀这种以屈求伸的手法竟起了作用,刘玄就上了他的当,认为刘秀已经很老实了。不仅没有杀他,反而拜他为征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不久又派刘秀到河北去招收农民军,给刘秀以独立发展的机会。

绿林军在镇压了刘演、刘稷之后,内部更加团结,形势对革命更加有利。这时,河北农民军铜马、青犊等部已摧毁了王莽政权在河北的统治,赤眉军已消灭了王莽军在东部地区的有生力量。在大好形势下,绿林军决定向王莽反动政权发动最后一击。这时已陷入灭顶之灾的王莽,在农民军已打到长安的时候,还根据《周礼》关于“国有大灾”,用哭可以压下去,“告天以求救”的说教,率领文武百官,到长安南郊去祭天。他仰着头对天说:皇天啊,你授命我王莽当皇帝,为什么不帮助我消灭农民军?说罢就和文武百官一起嚎啕大哭。王莽祭天丑剧刚刚收场,更始元年(公元23年)9月1日,起义军就攻进长安,长安居民也起义响应,火烧宫门,高喊“反虏王莽,何不出降”的口号,冲进皇宫。面对着潮水般涌进来的起义群众,王莽早已吓得发抖,但他还要装腔作势,学着孔子的腔调说:“天生德于予,汉兵(绿林军)其如予何?”说罢,就连滚带爬逃上了四面环水的渐台。农民军把渐台包围数重,最后捉住王莽,斩首示众。尊儒复古的“新”王朝,终于被农民起义军葬入了坟墓。

王莽政权被消灭之后,更始政权很快就迁入长安。刘玄到了长安之后,马上就被靡乱的宫庭生活所陶醉,彻底暴露出他的腐朽没落的阶级本性,他“日夜与妇人饮酒后庭”,不问政事,农民将领要会见他,他就用侍者坐在帷幕里顶替,政权完全控制在地主阶级代言人赵荫、李松等一伙人手里。王匡、王凤等农民将领受到排斥。地主分子李淑对刘玄说:“陛下起家虽然靠着农民军的力量,那只是临时利用一下而已,不可能长久依靠他们。”现在应该“理改制度,更延英俊”,农民将领是管理不了政治的。这就是要改变农民政权的性质,把被打倒的官僚、地主再扶上台。刘玄虽然没有公开地接收李淑的意见,但是,暗中却在酝酿着屠杀农民将领的阴谋。更始政权已从代表农民政权的政治机构,转化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运动的暴力机器。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军创始人创始人王匡、王凤和张昂等农民将领,在进入长安以后,仍然保持着农民阶级的本色,在他们的管辖地区,对官僚、地主坚决进行打击和镇压。他们手下的官员都是“群小贾竖、膳夫包人”,政权还掌握在劳动人民手中。王匡、王凤等对刘玄的荒淫腐化,对赵荫等人的专横跋扈,十分反对,对更始政权的变质,感到痛心。他们想说服刘玄离开长安,谁知消息泄露,刘玄竟动了杀机,他先后用计将农民将领诳进宫中,杀害了申屠建、陈牧、成丹等人,王匡、张昂等机警地发觉了刘玄的阴谋,得以逃出虎口。刘玄又派赵荫率军攻打王匡、张昂驻地。于是,更始政权的内部斗争,变成了公开的内战,双方在长安连战月余,王匡、张昂等兵败后退出长安。原来想和绿林军合作的赤眉军,看到更始政权已经变质,便向西发动了进攻,这时已进军到离长安很近的高陵。王匡、张昂遂与赤眉军联合进攻长安。已成了孤家寡人的刘玄,走投无路,只好向赤眉军投降,后来被赤眉军处死。

王匡、王凤、张昂与赤眉军联合推翻刘玄政权后,仍坚持斗争。直到公元27年随赤眉军一起撤出长安,在崤底、宜阳被刘秀的军队镇压下去。

王匡、王凤领导绿林军艰苦奋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复古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使大批奴隶、农民得到解放,缓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农民沦为奴隶的社会矛盾,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匡、王凤对于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阶级野心家的斗争不够坚决,不够得力,使刘玄、刘秀等人得以私篡权,达到他们利用农民战争作为改朝换代的工具的目的,这个历史教训应当引以为鉴。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绿林赤眉起义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